4.1.1 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研究和实践
发达国家城乡关系的演进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乡村孕育城市,城乡分离,城市统治和剥夺乡村,城乡对立,城市辐射乡村,城市反哺乡村,乡村对城市产生逆向辐射,城乡互助共荣与融合。工业革命早期,在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英国和西欧国家,出现了工农分裂、城乡差别加剧、阶级矛盾尖锐、城乡对立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思想家提出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张,如区域统一体、城乡混合体、城乡整体规划、城乡融合系统等,以此作为推进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方式。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相继完成,整个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土地集中和农场规模扩大及农业技术进步,带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改善。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工业化的进展,促使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中,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加之各国政府对农业保护性政策的实施,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到19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城乡之间的差别明显缩小。近些年来,由于城市工业的扩散和快速交通络的建设,促使大量城市人口由城市向郊区和小城镇迁移,以及智力密集型小企业在郊区城镇的增长和集聚,给城市郊区和小城镇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成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新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后现代化社会和城市化高级阶段,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和农工商综合企业迅速发展,农场经营管理趋向集中化、资本化和企业化,农民收入提高和城乡居民社会地位的平等化,小城镇兴起与郊区城镇化发展。它们面临的问题是保护城市与乡村的居住环境的多样化,推进城乡融合城乡优势互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由于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方面都走在我国前面,城乡差别己相对缩小,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观、舒适的生活、各种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已使农村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城市人口外流,农村风景独好”的现象已露端倪。
上海市课题组认为,发达国家的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一般是同步进行的,这些国家的城乡一体化趋势呈现出如下特点:
(1)工业和住宅外移,改变了乡村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重要内容。例如,莫斯科向郊外扩展的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将1200家工厂迁出市区,铁路将卫星城与中心城连接,最远行程只需50多分钟,每日向中心城运送60万职工。
(2)卫星城蓬勃兴起,老城镇得到改造和发展。如日本大阪市1986年修订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就是一份大区域发展的规划。城郊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农田向园林业转移的现象比较普遍。莫斯科郊外有一圈世界闻名的环城森林公园带,宽为10至15公里,仅旨在阻挡西北风的北段就长达28公里,总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纽约市郊的森林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扩大到211万公顷。此外,这些发达城市还把市民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休憩地、游乐场、旅游点、度假村、疗养院、康复中心等,都规划建设在郊外。
(3)耕地面积有计划、有控制地非农化。纽约市在1950至1959年的10年间,平均每年有133000公顷农用土地退出农业,1959至1969年的10年间,平均每年减少135000公顷,20年间共减少200多万公顷农用土地。从农业退出来的土地,除用于建造森林外,工厂、铁路、公路、机场、住宅等也都占了一定的比例。
1Desakota理论模式。195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心城市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张,在城市边缘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城乡交接地带;同时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使过去独立发展的城市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而且沿城市之间的交通通道形成了新的发展走廊,这些区域具有特殊的既非城市,也非农村的空间形态,但又同时表现出城乡两方面的特点,因此被学者称之为“灰色区域”或者被扩展的都市区。1980年代中期加拿大学者麦吉(TGMcgee)针对这种新型空间结构提出了Desakota(在印尼语中,desa是村庄,kota是城市)的定义,它们一般出现在人口密集的亚热带或热带地区,处于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借助于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带动了劳动密集的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增长,实现了居民职业活动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的转变。麦吉的Desakota模式的提出,是对传统西方国家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单一城市化模式的挑战,对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双向交流的论述,为亚洲许多国家的城市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Desakota理论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它主要是麦吉通过对亚洲一些国家的实地调查进行总结得出的,在分类、特征和动力机制上,还存在局限性。
4.1.2 发展中国家城乡一体化研究和实践
发展中国家在获得独立后,为了实现赶超目标,企图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增长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大量资金投放在城市,忽视农业和乡村发展,过分榨取农业剩余用作工业和城市发展积累,从而使乡村更加落后和贫困,城乡差别呈现扩大态势。196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步认识到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局限性,开始重视农业变革和乡村的综合开发,重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然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它们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为非农业人口问题和城镇布局问题;如何节约资源,实现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避免农村地区的衰退问题;如何保证人类的生态安全问题;如何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将成为摆脱城市繁荣而农村衰落窘境的有效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学者麦基(T。G。Wgee)在对亚洲一些国家进行长期研究后提出了“Desakota”概念,它是一种以区域为基础(giott-based)的城市化现象,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城市为基础(Citybased)的城市化景观。建立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形态,其实质就是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麦基用城乡一体化区域(Desakota)来概括亚洲城市化的空间模式,其主要特征是高强度、高频率的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混合的农业和非农业活动,淡化了的城乡差别。这一模式的提出,削弱了传统的城市—乡村两分法,增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与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发展中国家在城乡转换(Rural-Urdan Transition)过程中存在不同方式,麦克,道格拉斯(Mike Douglass)通过对泰国东北部的研究,认为传统的城市极化效应可以带来城市的繁荣,但相伴随的是农村的老龄化、区域经济的落后、农民生活的贫困;而采取城乡一体化(Rural-Urban Integration)的方式,建立城乡联系的区域网络系统可以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共同增长。这种设想是一种内生的经济发展战略设想,目的是通过建立网络构架克服城乡分离,激活区域经济,给小城镇和乡村带来共同的利益。斯卡利特,爱泼斯坦(Tscarlett Epstein)与戴维,杰泽夫(David Jezeph)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背景入手,认为它们大多沿袭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采取“城市偏向”(Urbanbias)的政策,忽视了乡村地区的发展,其结果城市基础设施趋于紧张,城市贫民窟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等城市病出现,所以他们提出一个三维城乡合作模型,包括乡村增长区域(Ruralgrowtharesa)、乡村增长中心(Ruralgrowcenters)、城市中心(Urbancenters),通过城乡之间的合作可以解决乡村与城市共同的贫困问题。毕雪纳,南达,巴拉查亚(Bhishna Nanda Bajracharya)提出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强小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基础,进而促进乡村发展。总的说来大多国外学者把小城镇(Town或Ruralgrowcenters)作为城乡经济增长的连接点,大城市通过产业转移,为小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大城市问题;同时随着小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可以冲破基础设施建设的门槛,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前来就业;农村人口的减少使得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以农业为基础的非农产业就会得到发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带来城乡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