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7000000007

第7章 把握好抬头与低头的时机

别为面子失去"位子"不要因为面子而失去位子,必要的时候,损失点面子换来位子,也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一个人若想在这个世界上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就要面对同人竞争的现实。竞争虽然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但是这并不等于时时处处抢占上风,有些时候适当地自贬身价、甘拜下风其实也是一种高明的生存之道。凡是那些有大成、得善终的人,他们从来不会因为面子而失去位子,当然最终也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徐兰沅是一位著名的京剧音乐家,先后为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梅兰芳操琴数十年,在京剧界颇有声望。徐老年轻的时候,有一位老琴师名叫耿一,他的操琴技术十分了得,徐兰沅很想拜他为师,但总是苦于没有机缘。有一天,徐兰沅正在街上走着,突然遇见了耿一,由于求师的愿望急切,徐兰沅便急忙走上前去,恳求耿一赐教。谁知耿一性格比较古怪,他从来不收徒弟,面对徐兰沅的求教,耿一满脸傲气,把徐兰沅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然后用一种类似侮辱的口吻说:"小子,我可以教你。但是,你必须趴在这大街上当众给我磕个头才行。"徐兰沅一听,什么也没说,立即就跪倒长街,给耿一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耿一见徐兰沅学艺如此心诚,于是破例收下了他这个徒弟,而这一跪拜磕头却使徐兰沅的琴艺大增。

试想,如果当时徐兰沅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面对耿一的侮辱予以反击或是扭头一走了之的话,那么他就不可能有得到耿一指导的机会,继而也就不可能有让自己的琴艺得到提升的机会,最终也不可能坐到"京剧音乐家"的"位子"上,正是他这种暂时抛下自己面子的做法,为他赢得了学习的可能。由此看来,在适当的时候,抛弃自己的面子是一种很有效的进取手段,因为它可以帮助你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在政坛上也是如此,适当地放弃自己的面子,才有可能保全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

民国初期,在张绍曾主持的一次国务会议上,财政总长刘思远(人称"荒唐鬼")一到会场上就开始不停地发牢骚说:"财政总长简直什么都不能干,一天到晚就知道打发要钱的人,东也要钱,西也要钱,简直是烦死了,就像胡景翼这个土匪,三番四次地来要钱,国家用钱养土匪,这是什么道理啊?"

胡景翼曾经在北京同冯玉祥、孙岳发动"北京政变",当时任国民军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刘思远的牢骚发完以后,在座的其他军官有的开始沉默,有的则开始讨论别的问题,突然,农商部次长刘定五满脸怒容地站起来说:"我认为今天咱们有必要先讨论一下财政总长刚才说的话。既然他说胡景翼是土匪,国家为什么还要平白无故地养土匪?我们应该请总理把这个土匪拿来法办,这样才合理,倘若胡景翼不是土匪,那我们也应该有个说法,不能随便让别人不顾事实地血口喷人。"财政总长刘思远听了这话,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情急之下涨红了脸,又不能给予答复。于是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气氛甚为紧张。

会议大约安静了10分钟左右,张绍曾发言说:"要不我们还是先讨论一下别的问题吧!""不行!先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再说。"刘定五倔犟地说:"我们今天必须要根究胡景翼是不是土匪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乎国法的大问题!"会场又陷入到安静的状态中,又过了几分钟后,刘思远才勉强笑着对刘定五说:"我刚才说的不过是一句玩笑话,你怎么就当真了呢!"刘定五依然板着面孔严肃地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会议,不是什么随便说话的场合。解决这件事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你向大家承认你刚才说的话如同放屁,再一个就是亲自下令讨伐胡景翼!"

事情闹到这一地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大家都不知道,但出人意料的是刘思远总长竟突然跑到刘定五次长面前行了三个鞠躬礼,并且连声说:"我的祖宗,我刚才说的话算是放屁,行了吧,请你饶恕我,好不好?"刘思远的这番行为,不仅让在场的所有人惊讶了一番,连刘定五本人也不知所措了,此事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这件事上,刘思远所采取的姿态很理智,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面子受损而和刘定五闹翻,相反,他采取了低姿态的手法,不仅缓和了自己和刘定五之间紧张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自己的"位子"。试想,如果当时刘思远一气之下和刘定五直接起了冲突,把事情闹大,那么这件事肯定会传到胡景翼的耳朵里,刘思远的位置就肯定保不住了;其次是和刘定五起正面冲突,无形之中也为自己多树了一个敌人,所以说,在当时那种场合下,保护自己面子的任何做法都将产生得不偿失的后果。相反,像刘思远那样,自己把自己的面子降低一下,不仅让对方认识到自己做得过分了一些,还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自己,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岂不是更好?

徐兰沅和刘思远二人的处事态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是用自己的面子换取了一个良好的结果。尽管看起来是有些脸皮过厚了,但是与他们所得到的结果相比,那一点面子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有时候,过于爱惜自己的面子是毫无意义的,必要的时候,装装样子,做个低姿态,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不会真正损失什么,但是结果却是大家都好,一团和气,何乐而不为呢?记住:千万不要因为面子而失去自己的"位子"。

小聪明绝非大智慧俗话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句话正好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真实写照。的确,小聪明绝非大智慧。在智者的眼中,小聪明不仅不是大智慧,甚至很容易走向智慧的反面,造成一些得不偿失的后果。经常玩小聪明的人迟早会落下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果。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人物要数《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了,一方面人们为她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所惊叹,因为她可以灵活地应付各色人等,而另一方面,人们又感慨于她的结局--被抛尸荒野,何等凄凉。

在贾府,王熙凤算是一个"巾帼英雄"了,她的计策以及聪明确实使贾府暂时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同时她自己也借此积攒了些家私。但是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却换来了贾府所有人的抱怨,不仅没有让自己在贾府的日子过得更好些,甚至死后连自己的女儿也保护不了,其关键问题就在于她的"小聪明"用得过多了。凤姐"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心性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些熟悉凤姐为人的各色人等对凤姐的评价,活脱脱展现出了一个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人物。

然而,就是这样聪明的人物却落得个孤家寡人,身心劳碌至死却无人哀怜的下场,正是印证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王熙凤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耍小聪明,却不知厚道待人,只知道损人利己,却不知深藏机密,最后悲惨到连丈夫都抱怨她的不是,这一切不幸的根源都在于她的爱耍小聪明。小聪明并非大智慧,凤姐得到那样悲惨的结局是情理之中的。

民间有一句话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句话正好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真实写照。事实上,知其可为而为之是聪明的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则是小聪明。生活中一再重演的那些有关机智的悲剧难道还少吗?那个自恃聪明,且又爱卖弄,甚至执迷不悟,最终成为荒丘野鬼的汉末杨修,不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吗?

根据记载,杨修原本是曹操门下掌库的主簿。此人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他恃才傲物的秉性。他耍了很著名的三个小聪明,而这三个小聪明不仅没有帮助他取得曹操的赏识,还因此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第一个小聪明是明白曹操门下写"活"的意义。有一次,曹操令手下的人建一座花园。在看了快要建好的工程后,曹操在花园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一声不吭便走了。见到这情形,大家都很奇怪,怎么也猜不透曹操的意思。唯有杨修笑着解释道:"门内添'活'字是个'阔'字,咱们丞相是嫌园门建得太窄了。"于是官员们根据杨修的意思修改了院门的大小,最后曹操看到修改后的花园门虽然很惊喜,但是对于杨修的小聪明却大为不悦。

杨修第二次耍小聪明是看透曹操"一盒酥"的意蕴。当塞北送来一盒酥孝敬曹操时,曹操没有吃,只是在礼盒上写下了三个字:"一盒酥",然后就把酥饼放在了案头上,自己径直出去了。其他人都没有对此做出什么特殊的反应,唯有杨修耍小聪明,他竟堂而皇之地让大家一人一口地分吃了酥饼。曹操对此很生气,质问杨修的时候,杨修还句句有理地回敬了曹操,让曹操哑口无言。杨修此番自以为是的"聪明秀"不仅没有挽回上次在曹操心中留下的阴影,反而又一次在曹操的心里埋下了祸根。

杨修第三次小聪明是猜透了曹操"鸡肋"的意思。如果说上两次的小聪明只是让曹操讨厌杨修这个人,那么这次杨修耍小聪明是实实在在地惹怒了曹操。在曹操自封为魏王之后,他就亲自引兵与蜀军作战,战事失利,曹操数次进攻蜀军总是无功而返,长期拖延不仅耗费钱粮,还会挫伤士气,如果真的撤兵又会遭人笑话。进退两难的境地使得曹操心中也犹豫不决,恰巧那会儿厨子进呈鸡汤,曹操看见食物中有鸡肋,不禁觉得眼下的战事就像碗中的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曹操正在念叨这句话的时候,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了一句:"鸡肋!鸡肋!"于是夏侯惇传令众官,今夜的口令是"鸡肋"。杨修自以为是地分析了一下曹操的心理,然后将这个心理公布于众,于是所有寨中的将领全都因为他的话开始准备归计。

当曹操看到寨内军士都准备行装并了解到这一切都是杨修所为的时候,不由得怒火中烧,于是以"私自造谣,乱我军心"的罪名把杨修斩首示众了,这一切都是杨修爱耍小聪明惹的祸。

当一个上司发现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能让手下的人猜透意向时,他的心里肯定是很不舒服的,不舒服的原因之一是这样的手下太聪明,光芒盖过了自己;二是留着不安全,一些军事机密倘若也被对方猜对的话,那样危险就大了,而杨修恰恰就犯了这两项大忌。

事实上,杨修确实很聪明,聪明到能看透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事情。同时,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到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只知道展示自己的聪明,却不明白,聪明需要用对场合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所以,尽管他的聪明使他招人喜欢,被人赞赏,但是他动不动就表现出来自己的聪明终究也会被人嫉妒的,尤其是在和上级相处的过程中,这种小聪明更是要不得。在明争暗斗的官场,杨修注定成不了大气候,而这一切正是"小聪明"造成的。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你是真正的聪明人,那么你就不要总是在别人面前随便"卖弄"自己的聪明,否则,不但会使你的聪明变得"廉价",有时还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每个爱耍小聪明的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双刃剑",那是一种很危险的游戏,玩得不好,就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小聪明并非是大智慧。

主动示弱,不逞匹夫之勇羽翼未丰时要懂得让步,低调处之,不可四处张扬。《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就是指君子要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在现实生活中,时不时地向你的对手主动示弱,不失为一种精明的处世策略,因为主动示弱的姿态不仅可以帮助你笼络人心,有时候还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推翻以后,项羽分封天下诸侯,然后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封刘邦为汉王,属地为巴蜀。当刘邦听到自己被封在巴蜀的时候,十分生气。巴蜀地势偏远,道路艰险,与关中地区的交通来往也很不便,那里曾经是秦朝放逐罪犯的地方。刘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率先带兵打进了咸阳,结果非但没有分到一点发展得好一些的地方,还给发配到巴蜀去。刘邦满心的怒气直往上涌,想调兵遣将和项羽拼命。这时萧何赶忙劝谏道:"大人应该听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说法,大丈夫做事要能屈能伸,审时度势,不能逞匹夫之勇,否则会得不偿失的。我们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暂时顺从他,先去汉中,以巴蜀为我们的立足之地,安抚当地的百姓,养精蓄锐,广招天下豪杰,等我们的实力足够雄厚的时候,再求东山再起,那样我们才有获胜的把握。所以现在,您可千万不能因为这么一点点的得失荣辱而去枉自送命!"其他的将领也出来相劝,刘邦这才忍了这口恶气,同意去汉中。

刘邦带着大队人马前往汉中,当大军进入斜谷的时候,望着峭岩栈道,刘邦痴呆呆地望着这道天险,心中感慨万千,这时,张良从后边过来说:"我觉得大王应该赶快烧掉沿途的栈道!"刘邦说:"可是烧掉了栈道,我们以后怎么出来呢?"听到刘邦的询问,张良悄悄地告诉他:"大王虽然离开了关中,但是项羽对您并没有完全放心。如果您烧掉了返回的栈道,一方面可以截断诸侯军队来犯的道路;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除项羽的疑心,向他示弱,表示自己没有东归的意图。至于将来我们安定了想出来,完全可以再去修复另一条道路。"刘邦一听,觉得有理,于是立即命令士兵将沿途所有的栈道烧毁。

听到刘邦火烧栈道后,项羽很高兴,认为刘邦确实是害怕了,于是就不再去主动追击刘邦的军队。然而,项羽不知道"火烧栈道"仅仅是刘邦耍的一次手段而已,他这是向项羽主动示弱,让项羽放松警惕,以得到喘息的机会。当刘邦进入汉中以后,积蓄力量,终于拥有了与项羽相抗衡的军事实力以后,就突然杀出了汉中,把项羽打得大败。

西汉建立后不久,有一天,刘邦在京城洛阳南宫设宴贺功。大家都开怀畅饮,刘邦也喝了不少。高兴之余,刘邦向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朕为什么能夺取天下,但是项羽却最终失掉了天下呢?"群臣们一致认为:"陛下心胸宽阔,能与天下人同利,有才德的人就给他功名,并能够真心相待,但是项羽却不一样,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总是怀疑别人,刚愎自用,好逞匹夫之勇,所以会失去天下。"

刘邦笑着回答说:"其实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朕不如张良;在治理百姓,安抚百姓,筹备粮饷,支援前方这方面,朕不如萧何;带兵打仗,战必胜,攻必克,使用兵法方面朕又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今的豪杰,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朕才夺取了天下,而项羽身边虽然有范增这样的人才,他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失败的关键。"

刘邦说这些话的时候只提大臣的能力,对自己的能力他却只字未提,由此可见,刘邦是在故意示弱。示弱的表层含义为:在座的臣子们,你们的功德我是记得的,我会好好地让你们享受荣华富贵,这样的示弱方式无疑有着安抚人心的功效。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示弱也隐藏着刘邦的一个惊天大阴谋,那就是他需要不断地自我壮大,积蓄足够的力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拔掉威胁自己实力的人,比如说韩信。

事实上,与敌人交锋,主动示弱就是一种策略,所谓"大巧若拙",目的只是为了迷惑对手,然后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时机出奇制胜。当年越王勾践如若没有装巧卖乖,掩人耳目,那么他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就不可能最终顺利地实施。由此看来,从古至今,主动示弱的招数确实是很有安全性的妙招。在战场上如此,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生活就如同战场,你懂得时时向你身边的人示弱,那么你的低姿态就有可能使你获得更多的机会,你的交际能力也会更胜一筹,人生之路也会走得更加顺畅。

以柔克刚,用柔弱保全自己古人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即本来胆大如斗的,却表现得胆小如鼠;本来足智多谋的,却表现得寡言讷语。智而示以愚,强而示以弱,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其目的就是为了蒙蔽对手,争取主动。一天,有一个人向一位高人询问:"天有多高?"高人回答说:"只有三尺高。"这个人听完之后很奇怪。后来,他回家后认真思索了高人的答案,终于明白了高人是在告诉他一个重要的处世哲理:人要学会低头,要保持谦和,要懂得以柔克刚。以柔克刚的意思就是要善于把自己置于弱者的位置上,这样就可以提高自身的忧患意识,同时也可以避开竞争对手的锋芒,以利于自己积聚力量,等待有利的时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不争馒头,争口气。"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说人在某一个时候可以不去争抢一个馒头,但是一定要争取一种名誉。这句话是要鼓励和激励人不要让自己被人瞧不起,自己要努力、争气、好强,时时保持一种强者的姿态。这句话可以说影响着很多人的处世观,但是从厚黑的角度来看,人不一定非要在所有时候都保持高姿态,适当地以柔弱示人,懂得以柔克刚,用柔弱保全自己,那样你在处世过程中才会走得更加顺畅。其实示弱只是相对形势而言的,指的是当自己处在不利位置时可以采取的一种必行之策,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事事时时都强势,总有一段是你的人生低谷,在低谷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示弱,必要的示弱是为了让你将来变得更强。

《孙子兵法》中有一段话这样说:"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始如处女"事实上讲的就是如何"示弱守柔"。由此看来,向敌人展示自己的柔弱确实是一个迷惑敌人的好手段。

青梅煮酒论英雄关于英雄,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都会想起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年刘备臣属于曹操。有一天,曹操邀刘备赴宴,酒席间二人评论起当今天下的英雄。刘备列举出了当世那些手中握有重兵、雄踞一方的各方诸侯,并称他们为英雄。但是听完刘备的话,曹操并没有点头,随后曹操分别举出这些人的弱点,认为他们都不属于真正的英雄,而当世的英雄其实只有曹操本人以及自己面前的这位出身布衣、目前还寄人篱下的刘备。听到曹操这样的话,刘备大惊失色,使酒杯跌落于地,正好这时天上响起了一声巨雷,于是刘备趁机掩饰说:"因为惧雷而落杯。"看到刘备的反应,曹操心里很高心,认为刘备如此胆小怎么能成气候,于是暂时放松了对刘备的戒备,后来终于让刘备寻机脱身,再到后来才有了刘备、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局面。

关羽曹操的眼光确实很厉害,天下那么多有势的豪杰他根本不屑一顾,但是他偏偏看出刘备身上的潜力以及无可限量的将来,他与刘备论英雄,其实就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从刘备这方面看,当刘备被捧为英雄的时候,他不但没有丝毫的惊喜,反而因为害怕而落杯,因为刘备知道曹操是个妒才的人,如果此时自己表现出沾沾自喜的样子,顺势往上爬,曹操必然会起戒心,以致借故除掉他,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刘备才故意示弱,以此降低自己在曹操心中的形象,让曹操轻视自己,那样自己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养精蓄锐。由此可见,在必要的时候展现自己的柔弱也是一项很好的计谋。但是有些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一味地逞强,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不懂得保持低调,结果不仅打了败仗,甚至性命也因此丢掉了。

过去人们都说关羽"大意失荆州",事实上,关羽的失败并非是大意造成的,而是他的性格弱点--过于示强造成的。关羽在镇守荆州时,东吴吕蒙做了大都督,他早就想夺回荆州,但是他知道使用强攻肯定是夺不下来的,于是他就在关羽的刚愎自用、狂妄、好强的性格弱点上打主意。正好那时关羽攻打樊城,吕蒙就谎称自己有病,让东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孺子陆逊代替了自己的位置,陆逊刚一上任就给关羽用友好的言辞写了一封信并备了厚礼,然后毕恭毕敬地遣使拜见了关羽。吴国示弱的做法无疑让狂妄的关羽放松了警惕,他还嘲笑孙权说:"孙权见识短浅,竟用孺子为将。"那时的关羽丝毫没把陆逊放在眼里,认为陆逊无论如何也奈何不了荆州,于是就把荆州守兵抽出来攻打樊城,结果导致荆州失守。

可以说,荆州的失守完全是因为关羽的强势以及自以为是的性格造成的,吕蒙以看似弱势的陆逊示人,结果他成功了;关羽刚愎自用,认为自己很厉害,结果却失败了。

战场如此,商场如此,处世亦如此,不是所有的示强都是正确的,在适当的时候,以柔克刚,用柔弱保全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为。

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缘"是从因到果的重要条件,所以为人处世,希望成功立业的人就必须懂得把握因缘,时时与人广结善缘。佛教上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要懂得广结善缘,那样才会有人缘,才能"得道多助"。在为人处世上,广结善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为人处世时如果孤傲,太爱面子,过于顾及自尊心,就无法广结善缘。广结善缘实际上是一个人睿智、谋略与高瞻远瞩的深刻表现。

在梁山众英雄的心中,宋江是一个重情谊、讲义气、竭尽忠孝的人物。县衙押司出身的宋江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才能都不在别人之上:智谋不如吴用,财势不如卢俊义,法术不如公孙胜,文采不如萧让,武艺不如武松、鲁智深,但他却靠着过硬的为人处世的本领令手下心悦诚服,其奥妙就在于他善于广结人缘,与各类人等都能和睦相处。

宋江广结善缘的品德体现在为人处世的各种小节中,比如拿出10两银子解李逵之急,念旧情冒险暗放晁盖......凭着这些忠义之举,宋江终于成为108位好汉的首领。

有一次,宋江和戴宗在一个酒肆遇见一位大喊大叫的莽汉,此人看上去憨直可爱,宋江便产生了与他结交的心思,于是劝散众人,拉他来桌前喝酒。

宋江问道:"兄弟贵姓?刚才为什么在楼下大发脾气?"

莽汉道:"我姓李名逵,原本有一锭大银,换了10两小银使用了。现在我想向这里的主人借用10两银子,赎回那锭大银,一会儿就还他,没想到这鸟主人不肯借我,就想和那厮较量一番,却被大哥叫了上来。"

宋江道:"只用10两银子去取,不要利钱吗?"

李逵道:"利钱已有,只需10两本钱去讨便可。"

宋江听完,便取出10两银子递给他道:"兄弟,你用这银子去赎吧。"

李逵把银子接过来,说:"这样也好。两位大哥暂且在这里等我一下。赎了银子便来还给你,再和哥哥去城外吃碗酒。"

在宋江递给李逵银子的时候,身边的戴宗曾暗使眼色。待李逵走后,宋江问其缘由,戴宗回答道:"这厮虽然生性耿直,但是贪杯好赌,他什么时候能有一锭大银!他慌忙出门,一定又去赌场了。如果是赢了,还有可能回来送还哥哥;若是输了,这10两银子很可能有去无回。"

宋江对戴宗笑道:"兄弟,何必见外。这区区几两银子何足挂齿,由他便罢。如果他还需要的话,再给他一些使用也无妨。我看这人倒是个忠直汉子。"

再说李逵得到宋江施予的钱财,心中甚是感激:"宋江哥哥不曾与我深交,便借我10两银子,果然是仗义疏财,名不虚传。真是难得呀!真是个好哥哥,人家说的差不了!结拜这样好性格的兄弟,也不枉了!"

宋江凭着区区10两银子就收买了一位好兄弟,得到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兄弟情谊。从那以后,李逵为感激宋江的知遇之恩,立下了一心一意追随宋江的决心,至死不渝。正如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所言:"以10两银子买一铁牛,宋江一生得意之笔!"

宋江厚结人缘的另一件突出事件就是他冒险暗放晁盖。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时,听说心腹弟兄晁盖犯了弥天之罪,济州府的官差正要捉拿他归案。这时宋江心想:如果自己不救心腹弟兄,让他被这些人捕获而去,必将性命难保。

宋江私放晁盖于是他对前来办案的官差应付道:"这事容易,捉拿晁盖无异于瓮中捉鳖,唾手可得。"宋江把他们拖住后,立刻奔向晁盖住处。此时晁盖正和吴用、公孙胜、刘唐在后园吃酒,听说宋江独自一人飞马而来,心想必有要事,便慌忙出来迎接,宋江道:"兄弟是我的心腹弟兄,我现在是冒着性命来救你的。如今黄泥冈事发了!白胜已被拿下,关在济州大牢里,出卖了包括兄弟在内的7个人。济州府派人来拿你们,这些差使正好被我碰着,早些知道了此事。我借口推托说知县已经睡着,让他们暂且在县衙对面的茶坊里等我,我趁此机会飞快报告于你。正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哥哥还是快走吧!我回去引他们当厅下了公文,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耽搁,倘有些疏失,如何是好?不要抱怨小弟不来救你。"晁盖听了大吃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我便回去也。"

晁盖智取生辰纲,事情败露引来杀身之祸还不知不闻,宋江深知为朋友两肋插刀是站稳江湖、笼络人心的首要条件,于是他在得知消息后,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策马向晁盖告密,不能不说情深义重。他正是靠着这种不计后果的广结人缘,为日后当选梁山首领赢得了人心。

宋江作为梁山泊的首领,能将各种各样的人物聚在一起,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本事。正是靠着广结人缘,宋江才将白胜、时迁一类的鼠窃狗偷,鲁智深、武松这样的江湖侠客,关胜、呼延灼一类的朝廷名将,老谋深算的吴用,呼风唤雨的公孙胜等身怀绝技或个性嚣张的各种人物都收为己用。广结人缘是他的号召力所在,而他广结人缘的方法无非是讲仁义,重孝道,仗义疏财等。

最终,宋江靠着广结人缘赢得了人心,这为他后来被推选为寨主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晁盖身负重伤时曾留下遗言:"但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不管是谁,便是山寨之主。"按照这个遗言,头把交椅应该由卢俊义来坐,而宋江靠着极好的群众基础,也能厚着脸皮夺得这把交椅。但出乎众兄弟意料的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非常诚恳地主动让贤,并讲述了自己不如卢俊义的三方面理由。正是宋江的一再谦让,所以众兄弟越是觉得这寨主之位非他莫属。吴用说:"兄长若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之心!"而鲁智深更直接地说:"若兄长还要这许多礼数,洒家们各自散开。"连卢俊义也真心诚意地让宋江做老大。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宋江不仅坐上了第一把交椅,而且将自己的谦逊和大度再一次展现在众人面前。

世事纷繁,人心不古,为人处世,举步维艰。拥有好的人缘是成功的前提,建立了广泛的好人缘使人人都愿意为你所用,办起事来才能无往不利。世间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赢得人缘,关键是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厚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敬重和推崇,才能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呼风唤雨。

能屈能伸才能笑到最后人非圣贤,谁都无法甩掉七情六欲和面子,但是想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能屈能伸才能实现理想,成就大事。历数一下古今的成功者,他们身上都有同样的特点,那就是能屈能伸。能屈能伸的人将获得成功,不能屈只能伸的人,结局都很惨烈。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能屈能伸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刘邦是农民出身,项羽却是楚国贵族,争到实力相当的时候,二人都想把韩信争取到自己的阵营里来,因为韩信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谁要是能把他抢过来委以重任,那么势均力敌的形势就会发生倾斜,优势将倒向韩信所在的一方。最后刘邦派人成功地说服了韩信,并在韩信的帮助下,在垓下困住项羽,项羽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刎颈自杀,而刘邦却借助韩信一统天下,当然韩信也因此封王封侯,位极人臣。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封王封侯的人物也曾经忍受胯下之辱,可谓是能屈能伸的典型。

韩信年轻的时候,总是接受乞婆的喂养,他这番行为受到了当地人的嘲笑。有一天,他在街上闲逛时,迎面走来几个当地的小混混,他们截住韩信的去路并嘲笑他是"漂母食",还无理地要求韩信从他们的胯下爬过去,要不然就会打死他。

面对这些小混混的无理取闹,韩信想了一会儿,便默不作声地从他们的胯下爬了过去,爬完之后拍拍身上的灰尘便走开了。那些小混混见此都哈哈大笑起来,纷纷说韩信是个胆小怕事的人,肯定不会成就什么大事业。后来韩信发愤图强,精学兵法,军事才能无人能及,最后做了大将军。

勾践"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源于韩信的故事。在常人看来,胯下之辱绝对让人不能忍受,但是韩信却爬过去了,而且爬过去以后拍拍身上的尘土扬长而去,甚至没有因为这个事情发一点火,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就得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耻辱。历史将赋予你重大的任务,你就要做好吃苦受辱的准备,这些所谓的苦和辱不仅是命运对你的考验,也是自己对自己的验证。因为在遭遇困厄和耻辱的时候,你要想想自己的实力是否能和对方的实力相抗衡,如果实力不济,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先保存实力,而不是意气用事,一时意气用事是莽夫的行为,绝不是成就大事业的人的作为。

能屈能伸,"屈"只是暂时的,暂时的忍辱负重是为了实现长久的事业和理想。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忍受一时之屈,最终不能使自己的壮志得以实现,不能使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古来成大事者必定都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为人处世有两种境界,一是逆境;二是顺境。不同的境界需要用不同的处世方式,环境有利于自己时,就应懂得一个"伸"字,乘风万里,扶摇直上,以顺势应时帮助自己更上一层楼,处于逆境中时要委曲求全是为了保存实力,以等待转机的降临。

夫差公元前497年,吴越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到会稽山。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建议,准备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数个美女,派人偷偷送给吴国的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当时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后患无穷,因而极力劝谏,但是吴王不听,他认为败军之将没有什么威胁可言。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二人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着一些下人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像个奴仆一般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勾践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此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康复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吻合,于是夫差就认为勾践确实对他敬爱忠诚,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勾践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自己曾经经受的耻辱,他睡觉就躺在柴薪之上,在坐卧的地方挂着一颗苦胆并时常品尝,以此提醒自己不忘国耻。经过10年的努力,越国变成了强国,终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而勾践则成了一代霸主。

勾践最后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能屈能伸的性格,想想看,如果当初勾践不能接受失败的耻辱的话,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当场被吴王杀死,再到后来,如果他在吴国的时候,不能伪装得像个下人,吴王怎么可能放虎归山?大丈夫能屈能伸,屈得越厉害,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可以说,正是勾践的能忍能屈,才帮他完成了伟业,同样的道理,在处世原则上,只有能屈能伸的人才能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亲君子,远小人","小人故当远,然亦不可显为仇敌",如果实在躲不开小人,在必须得罪君子和小人之中选择一个的话,那就选择得罪君子吧。聊斋故事中,辛十四娘有一句十分经典的话:"宁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她说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得罪了君子,君子有气度,有容人之量,不会做一些龌龊的行为,所以得罪君子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但是得罪小人就不一样了,如果你得罪一个小人,那么这个小人就会一直纠缠不止,更为恐怖的是,小人既然被称作小人,他们自然可以放弃君子的所有美誉,不折不扣地把小人的嘴脸显露出来,随时准备陷害得罪自己的人。总之,如果得罪了小人,你的厄运就来临了。

西汉时期的董贤便是小人中的佼佼者。汉哀帝是个好色成性的昏君,他荒淫好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居然想到了找个男人来玩乐,而董贤正好是一个身材修长、容貌秀美的男子,就这样,容貌犹如女子一般的董贤就变成了哀帝的新宠。董贤原本就是一个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的小人,在得到汉哀帝的宠幸之后,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他竟然不顾人伦道德,把自己的妻子和妹妹同时献给了汉哀帝,几个人一起淫乱后宫。从此,汉哀帝对董贤更加迷恋,不断地赐给他官爵财物,朝中大事有时甚至都听董贤的。

因为得到了汉哀帝的宠幸,董贤终于获得了高位,为了稳固自己的实力,董贤还与朝中一些结党营私、趋炎附势之徒勾结在了一起,陷害忠良。当时朝中的尚书仆射郑崇是一位正直贤良的忠臣,他早就看不惯汉哀帝宠幸董贤这种毫无才德的人。有一次,汉哀帝竟然说要给董贤封侯爵,如此大的爵位竟然要封给一个一点才德都没有的小人,这是郑崇无法忍受的,于是郑崇便劝谏说:"滥赏滥封,本来就破坏了祖宗定下来的规矩,这是违背天理人心的事情,皇上怎么能这样做呢?"一边说着,一边把汉哀帝下诏书用的小书桌提了起来,不让汉哀帝下诏书,然后又直言进谏:"董贤小小年纪,能有什么才德,陛下如此封赏,对国家、对他本人必定没有什么好处。"

郑崇如此公开地反对汉哀帝对董贤的宠纵,自然而然得罪了董贤这个小人。表面上,董贤对此事不加过问,但是暗地里却指使尚书令赵昌出面诬告郑崇结党营私,图谋不轨。汉哀帝完全相信董贤和赵昌的诬陷,就真的将郑崇打入了大牢。之后董贤还是没有放过郑崇,他暗地里又耍了一些手段,指使狱吏对郑崇严刑拷打,打得郑崇皮开肉绽。当时负责此案的孙宝知道郑崇是被冤枉的,就向汉哀帝求情,同时还替郑崇作保,这在无意之间又得罪了董贤,于是董贤再次向汉哀帝谗言道:"孙宝欺上瞒下,是国家的大奸臣,应该将他消职为民才是。"此时的汉哀帝什么事情都听董贤的,听到董贤的这番话,就便下了一道圣旨,将好心为国的孙宝罢官归田,而郑崇则在狱中受尽折磨含冤而死。

此事之后,董贤宠上加宠,被汉哀帝封为大司马。后来又有一次,丞相王嘉奏本弹劾董贤,因此被投入大牢。入狱后的王嘉认为自己身为宰相却不能赶走董贤这样的小人,自己太对不起列祖列宗,于是一气之下吐血而亡。

像董贤之类的人,无一不是不择手段、睚眦必报的小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可以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君子固然不屑与之为伍,但是需要记住的是,也不要随随便便地得罪这样的小人,要提防自己身边的小人,要懂得"亲君子,远小人",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毕竟,君子大人大量不会与你计较什么,但是得罪小人,那就后患无穷了。

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放纵饱满的稻穗懂得低首,广阔的大海地势都很低。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放纵,保持必要的谦逊态度才能"成王"。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不管权有多重、位有多高、钱有多丰、才有多盛,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也应该保持低调。俗话说得好:"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必要的时候要保持低调、谦虚、谨慎的态度,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放纵,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谦"是做人的一种智慧,更是强者行走社会的利器,谦逊的人往往保持着静默的状态,而正是这种低调的状态使得他们永远高高地站立着。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大思想家孔子很早就教导人们做人一定要谦逊,当然孔子本人也正因为懂得谦逊才造就了儒家思想这一文化精粹。

饱满的稻穗都懂得低首,在社会上行走,为人处世要懂得谦逊,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许真的很优秀,但是你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不可过分地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而应适当地保持虚怀若谷、团结同事的心境,用自己的行为充分带动大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有才而自夸,因为自己的位高而放纵,那么这个人将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胜保曾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时率领清军和两支起义军作战,招抚过太平天国淮北团练头目苗沛霖和捻军首领李昭寿,还招抚了义军首领宋景诗,因此立下了显赫战功。此外,他还是"辛酉政变"中支持慈禧的大功臣之一,所以在"辛酉政变"成功后,慈禧对他委以重任,将他由普通的四品京堂候补身份一下子提拔成正二品兵部左侍郎,由镶蓝旗汉军副都统升为上三旗中正黄旗满洲都统、正蓝旗护军统领。这一时期的胜保可以说是红极一时,但是,就在慈禧任命胜保主持山东、安徽的"剿捻"军务,前线战事处于吃紧的关键时刻,慈禧却突然翻脸,于同治元年十一月传旨将胜保革职,第二年七月赐令胜保自尽。

原来,在同治元年六月的时候,胜保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陕西军务。不久,曾被他招抚过的太平天国降将苗沛霖、宋景诗等人又再次起义,胜保因为位高权重,做了不少违法的事情,于是招致光禄寺卿潘祖萌、顺天府丞汴宝第、御史丁绍周、华祝三等人先后参劾他的这些不法行为,包括骄纵贪淫、冒领军饷、收受贿赂、拥兵纵寇、欺罔贻误等。慈禧看过这些奏章后,命令僧格林沁等人查实具奏,经核查,胜保被参劾的诸多不法行为确实是事实,于是慈禧震怒,不仅颁布上谕揭露胜保的各种罪状,还传旨将胜保革职,交刑部问罪。

同治二年的时候,慈禧再次发布上谕,称胜保利用苗、宋二人来挟制朝廷。这种罪名在封建社会可是杀头之罪。慈禧之所以给胜保安上这一罪名,一是因为胜保恃功自纵,而且不肯认罪;二是胜保"拥兵养寇为自固"确有其嫌,这一点是慈禧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就这样,曾经得宠一时,风光无限的胜保,最终却落得个被慈禧赐死的下场。正所谓"树大招风"、"功高震主",胜保在名声显赫、位高权重的时候,不懂得适时收敛,保持必要的低调,只是一味地自傲,最后才不得善终。

细数一下,在历史上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功臣在最后都不能善终,当然也有很多所谓的明君却做出屠杀功臣的行为,其实原因无他,都是因为这些臣下的爵禄官位太过隆盛了,功高震主,因为功高最后招来杀身之祸。事实上,在处世过程中,知足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如果知道适可而止,那么你就会少一些生存的风险。一切世事都盛极必衰,因为万物忌"盈",一旦盈满就必然招致损耗。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留有余地,做人亦如此。那些位高才高的人最终被杀,就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每个人应该学会"心有所止",到达一定地位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调状态,只有这样,你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时机不到,不可强出头时机未到,暂时的低头让步往往是赢取对手的资助、不断走向强盛、伸展势力再反过来使对手屈服的一条有用的妙计。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想出头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强出头。时机不到,你却硬要出头,势必会遭到别人的打击排挤,不仅害了自己,伤了别人,还会埋下仇恨的种子,得不偿失。所以说,想出头也应该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迅速出击,功德才能圆满。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的时候,李渊出任山西、河东的抚慰大使,并奉命讨捕群盗,对于一般的盗寇如毋端儿、敬盘陀等,李渊都能应付自如,手到擒来,且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对于北邻突厥,因为他们有铁骑,民众又善于骑射,多次交战,败多胜少,李渊对此大伤脑筋。因为久攻不下,突厥兵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李渊十分生气,将其视之为不共戴天之敌。

公元616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突厥竟然用数万兵马反复冲击太原的城池,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反击,不仅无功而返,而且几乎全军覆没,后来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吓跑了突厥兵。更让李渊生气的是,盗寇刘武周突然明目张胆地进据归李渊专管的汾阳宫(隋炀帝的行宫之一),大肆掠取宫中的女子,然后献给突厥王。不仅如此,在突厥的支持或庇护下,一些朝内的大臣如郭子和、恭举等也纷纷起兵闹事,这样一来,李渊防不胜防,随时都有被隋炀帝以失职为借口杀头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以为李渊对突厥恨之入骨,肯定会与突厥决一死战。但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李渊竟派遣谋士刘文静向突厥低头称臣,并愿把"子女玉帛"统统送给始毕可汗!

李渊这种屈节让步的做法,不仅让身边的大臣不能理解,就连他的儿子都深感耻辱。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之后还经常提起此事:"突厥强梁,太上皇(即李渊)......称臣于颉利(指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由此看来,当时李渊的这种做法是何等不得人心。就在大家怀疑的眼神中,李渊却"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有他自己的盘算,屈节让步虽然面子上难看一点,但是时机不到,强出头只能让自己损失更大,能屈能伸方能成为大丈夫,所以此时的李渊选择了"低头"。

原来李渊分析天下大势后,已断然决定起兵反隋。但是想要起兵成大气候,需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太原虽然是一个军事重镇,却不是理想的根据地,想要反隋,必须西入关中,那样方能号令天下,而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万不可丢失的根据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既保住太原,又顺利西进呢?李渊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当时李渊手下兵将有限,不过三四万而已,即使用所有的兵力囤住太原,要一边应付突厥的随时出没,一边追剿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也是捉襟见肘的,而当时的情况是要进伐关中,就肯定不能留下重兵把守。所以,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低头,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坐受宝货",不再对自己步步紧逼。考虑到这些问题,李渊才不惜屈节让步,自称外臣。当时李渊亲写手书道:"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贵国和亲,如文帝时故例。大汗弱肯发兵相应,助我南行,幸勿侵暴百姓。若但欲和亲,坐受金帛,亦唯大汗是命。与突厥约定,共定京师,则土地归我唐公,子女玉帛则统统献给可汗。"

退一步海阔天空,看到李渊主动求和,唯利是图的始毕可汗便与李渊修好。在李渊处境艰难地从太原进入长安这段时间里,只留了第三子李元吉率少数人马驻扎太原,虽然力量薄弱,却从未遭过突厥的侵犯,甚至连依附突厥的刘武周等人也收敛了不少。基于此,李元吉才有能力从太原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人员和粮草。

此外,李渊的主动低头和甘于屈节让步的做法还得到了突厥的不少资助。始毕可汗多次送给李渊马匹及士兵,李渊不仅借机购来许多战斗力强的马匹,还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的骑兵。因为汉人素惧突厥兵英勇善战,李渊军中有了突厥骑兵,自然增加了不少声势,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李渊屈节让步的行为尽管被很多人不理解,也为不少人不齿,但在当时情况下,屈节让步确实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它使弱小的李家军既平安地保住后方的根据地,又顺利地西行打进关中,这都是李渊主动"低头"的功劳。

由此看来,暂时的屈节让步往往是赢取对手的资助、不断走向强盛、最后使对手屈节的一条有用之计。大丈夫要想成大事就要明白什么时候该出头,什么时候该低头。战场中如此,处世亦如此,如果时机不到,千万不可强出头,只有适当地忍耐一下,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等到自己实力强大的时候,也就是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出头,这才是智者做事的方法。

糊涂处世,精明做人在行动上不前不后,保持中庸,在社会生活中就不会成为众枪围攻的"出头鸟"。糊涂处事,精明做人的生存哲学虽然有点保守,却大有可取之处。世间因清醒与糊涂给人平添了不少幸福和欢乐,但同时也增加了很多痛苦和烦恼。如果在两者之间选择,相信谁都不会选择后者。其实凡事都想弄个究竟是人类的天性,可细想一下,有谁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能弄个清楚?弄清楚之后又能怎样呢?现实中有许多问题的意义都是反向的,一个人做到了清醒很不容易,但是做到糊涂其实更难,做到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糊涂更是难上加难。

事实上,聪明只能带来一时的成功,再聪明也总有机关算尽的时候,只有糊涂智慧才可以成就大事业,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过去人们往往把最聪明的美誉冠给诸葛亮,其实在某些方面刘备的智慧就在诸葛亮之上,但是他却把这些表现聪明的机会留给了诸葛亮,所以人们看到的往往是诸葛亮的大智大勇,刘备却成了中庸之辈。

刘备之所以糊涂处世,关键原因就在于他和诸葛亮所处的位置不同。刘备懂得装糊涂的必要性,他明白一个做大事的人不能够总是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果自己表现得过于聪明,反而会让周围的将领无法与自己亲近,所以,装得糊涂一些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刘备虽然表面装愚,表现出糊涂的样子,但是其精明之处就在于他处处施仁,聚拢人心,让有才之人能够有机会表露自己的才华而不产生妒忌之心,最终使以智谋称世的诸葛亮甘心为其效力。

相反,诸葛亮却是一个不知道装糊涂的人,他处处表功显赫,不仅留给人一个聪明过人的印象,还让人产生了不好亲近的感觉,因为他的聪明,在刘备死后,他很难聚人心,在蜀中只依靠自己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治理国家,最终导致蜀中无大将的局面,自己累得筋疲力尽,还种下了蜀亡的隐患。由此看来,并不是所有聪明的人都会有好的结果。

因此,在生活中,必要的时候还是应该装得糊涂一些。会装糊涂也是一门学问,谁能把糊涂装得更像、更深刻,谁活得就能更"利己"些。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就是一个很会装糊涂的人。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把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她表面上"随分从时"、"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一切做法完全符合封建"淑女"的风范。但实际上,宝钗熟谙世故,城府极深,"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己,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她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就连那个几乎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这其实都是"装愚守拙"的结果。宝钗凡事本着"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与众人相处,她从来不刻意表现自己的聪明,所以她从来不像黛玉那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事情的真相,她总是充耳不闻,装作看不见,揣着明白装糊涂,一切的事情只为自己心里明白。宝钗的聪明是一种很隐秘的聪明,史湘云要起诗社的时候,因为没有钱,于是宝钗便趁机要替史湘云设东,看似这是糊涂人才干的事情,但是宝钗却做了。宝钗告诉史湘云要从自家带东西来款待大家,但出门的时候却叫一个婆子来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宝钗表面上是帮了史湘云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金玉良缘"一次打击。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真正掌权的封建大家长。她的糊涂恰恰是她的聪明之处,因为她的糊涂,家长才将她而不是黛玉嫁给宝玉。

事实上,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糊涂处世,精明做人,要的是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在吸收别人精华的同时,为自己的前途添加动力,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处世哲学。

不骄不狂,看淡自己的优势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们攫人噬人的手段之一。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明]洪应明明代洪应明在其著名的《菜根谭》中说过这样一段话:"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们攫人噬人的手段之一。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这段话的意思是:雄鹰和猛虎是两种攻击力很强的动物,它们一旦出击目标,几乎从不会空手而归。但是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准备捕食前,雄鹰立在那儿就好像在打盹睡觉,猛虎走起路来像生了病,一点生气都没有--这其实只是它们故意示弱的一种障眼法罢了,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既可以避免因锋芒过露而遭到对手的攻击,又可麻痹对手。基于此,作为一个有才有德的君子,只有看淡自己的优势,不骄不狂,善于掩藏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才能肩负起重任,实现鸿鹄之志。

看淡自己的优势、深藏不露是一种智谋,如果过分地张扬自己,把自己的优势全都暴露出来,就会经受更多的风吹雨打。俗话说:"暴露在外的椽子自然要先腐烂。"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如果不合时宜地过分张扬、展露自己的优势,那么不管他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别人明枪暗箭的打击。时常有些人稍有名气就到处炫耀,扬扬得意地自夸,喜欢被别人奉承,表面上这些人很风光,但是他们迟早会吃亏的。所以为人处世时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对方射击的靶子。

三国时期,魏国的势力渐渐变得强大起来了。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出身士族,从各方面的能力来说是拥有一定优势的,但是他并没有将这种优势展现出来,而总是表现出一种很低调的样子。在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就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能公然得罪曹操,于是就假装得了风瘫病。曹操怀疑司马懿有意推托,便派了一个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的卧室去察看究竟,刺客果然看到司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司马懿刺客还不相信,于是拔出佩刀架在司马懿的身上,假装出要劈下去的样子。他认为如果司马懿不是风瘫,肯定会吓得跳起来。但是司马懿早就料到了刺客的心思,只是睁着眼望了望刺客,身体却纹丝不动。刺客终于相信,于是收起刀向曹操回报去了。司马懿知道曹操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于是过了一段时期就让人散出消息,说风瘫病已经治好了。等曹操再一次召他的时候,他就不拒绝了。

司马懿不骄不狂、低调的处世方式使得他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担任了重要职位。到了魏明帝即位的时候,司马懿已经是魏国的元老级人物了。由于他长期带兵在关中跟蜀国打仗,魏国兵权大部分都掌握在他的手里。后来,辽东太守公孙渊勾结鲜卑贵族,反叛魏国,于是司马懿又被调过去对付辽东的叛乱。平叛后,司马懿正要回朝的时候,洛阳派人送来紧急诏书,要他迅速赶回洛阳。

司马懿到了洛阳,魏明帝已经病入膏肓了。明帝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同时叫到床边,希望他们可以共同辅助太子曹芳。魏明帝死后,太子曹芳即位,就是后来的魏少帝。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二人的职位相当。曹爽虽然说是皇族,但是从能力和资格上都跟司马懿相差很远。所以起初,他总是处处尊重司马懿,凡事都听司马懿的意见。

后来,曹爽手下有一个心腹提醒曹爽说:"曹家的大权不能分给外人啊!"他们替曹爽出了一个点子,用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名义上是给他升官晋爵,实际上是夺去司马懿的兵权。接着,曹爽又给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对这些,司马懿看在眼里却装聋作哑,一点也不干涉。

当曹爽把大权掌握在了手中之后,就一反往日的作风,过起了荒唐的生活。为了让大家相信他的实力,他还带兵攻打蜀汉,结果大败而归,差点全军覆没。对此,司马懿表面不说,暗中却有打算。好在他年纪也确实大了,此时就推说自己身体有病,不能上朝了。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还是有点不放心,就想打听一下司马懿是真病还是假病。

有一次,曹爽有个亲信官员李胜被派为荆州刺史。李胜临走的时候到司马懿家去告别,曹爽要他顺便探探情况。

李胜到了司马懿的卧室后,看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有两个丫头伺候他吃粥。他的手颤巍巍地没有接过碗,只是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把衣服全弄脏了。李胜看了,觉得司马懿病得实在可怜。于是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特地来向太傅告辞。"

听完李胜的话,司马懿喘着气回答道:"哦,真是委屈您啦,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备啊。我病成这样,只怕以后见不到您啦!"

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司马懿还是听不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才算是听明白了,他说:"我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听使唤了,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还请您见谅啊,您做荆州刺史,这真是太好啦。"和司马懿告辞回来之后,李胜便向曹爽把情况禀报了一番,他说:"太傅确实是病了,也就只差一口气了,您就用不着担心了。"曹爽听了,就对司马懿彻底放心了。

司马懿谋死曹爽公元294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们全跟了去。司马懿病得厉害,当然没有人请他去。谁知等曹爽一干人一出皇城,司马懿的病就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曹爽和他的兄弟以及亲信们在城外得知消息后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以此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一些胆小怕事之人,哪有这种胆量。于是司马懿派人去劝曹爽投降,说只要曹爽交出兵权,便可以放他们一马,曹爽只得乖乖地投降了。没过几天,就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趁机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处死了。

这样一来,魏国的政权名义上是曹氏的,但是真正的掌权者却是司马氏家族。

想想看,当初司马懿的权力其实是和曹爽一样大的,与曹爽相比,司马懿甚至还略具优势,但是司马懿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这些优势就骄傲狂妄,他把自己的优势淡化了,低调为官,低调处世,最终迷惑了曹爽,为自己的大业做足了基础。由此看来,不骄不狂,看淡自己的优势,在必要的时候表现得低调一些,才是成就大业的最佳策略。

不要告诉人家你更聪明"大成若缺,其用不解,大盈若亏,其用不穷,大辩若讷,大方无隅"讲的是人要善于守拙,知道自己聪明即可,但是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人家聪明,那样往往适得其反。一位先知曾说:"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另外一位智者也说过类似的话:"你只需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喜欢扮演聪明者的角色,凡事总是强出头,事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以此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但是出头的椽子容易先烂,你夸耀自己聪明的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这样看来,必要的时候,还是应该低调一些,那样处世才能更加顺利。

当然,聪明不是错,关键是要用好自己的聪明,把聪明转化为智慧。这样才不会得罪人,才能为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

相传汉武帝年间,雍州有个小吏叫做曹迟,因为头脑精明、办事忠诚,深得上司的欣赏,于是被升任为雍州一个县的县尉,辅佐县令处理政务。

他刚到此县时就听到百姓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便乔装打扮成过路客商,深入百姓之中调查。原来百姓们都在说当初的县尉只做了短短的半年就因为性格耿直,经常顶撞县令而被县令找了个借口给革职查办了。再仔细一打听,他才知道自己的上司很不得人心,虽然为官清廉,但才能有限,经常判错案。百姓们有口难言,只好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了。

刚刚上任几天,曹迟就发现县令审事断案漏洞百出,常常把好人当成坏人,把坏人审成了好人。曹迟想,明谏吧,容易得罪县令,一切都顺着县令吧,又不符合自己做人的原则。这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有一天,曹迟忽然想到了一条妙计,正所谓"糊涂之中隐藏大智慧",曹迟决定表面上稀里糊涂,顺着县令,但是暗地里可以旁敲侧击地给县令一些建议。

果然没过多久,县令在曹迟的辅佐下犯的错误就越来越少了。百姓们又议论开了,都说是曹迟的到来才使得冤假错案不再发生。一年之后,曹迟也因此被提拔为县令,接替了原来县令的位置,真正做上了此县的父母官。

曹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吸取了前任县尉的教训,懂得不能抢了上司的风头,让上司难堪,而是在糊涂之中旁敲侧击,向县令提出独到而正确的见解,才没有重蹈前任县尉覆辙。

聪明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切忌因为自己聪明就想时时处处证明自己,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容人之量的,如果你表现的比他聪明的话,估计你被排斥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所以,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告诉人家你比别人更聪明。最聪明的做法是,在人前装得糊涂一些、愚笨一些,一个有糊涂智慧的人应该随时随地想办法让自己糊涂,让别人显得出色。

通常情况下,对在运气、性格和气质方面被别人超过并不太介意,却非常在意自己的能力和智力,待时机成熟时再锋芒毕露,一鸣惊人,那才是真正的处世智慧。

低姿态为人处世,高水平传道授业人生路上,时时刻刻表现出高姿态往往会碰壁撞头,"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受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低姿态为人处世,高水平传道授业,人生之路才能更加平坦。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那些低姿态处世的人过于软弱,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事实上,低姿态只是一种表象,只是为了让别人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使他们愿意与自己合作。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必要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智慧。

自古以来,凡是成功者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低姿态。周文王弃车陪姜太公钓鱼,灭商建周最终成为一代君王;刘备三顾茅庐拜得诸葛亮为军师,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些都是人们相当熟悉的故事,但试想,如果没有周文王及刘备的低姿态,哪能求得后来的赫赫功绩以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有一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左腿蹲曲,右腿跪地,右足竖地,足尖抵地。上身微微左倾,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了很多陶俑,但是除跪射俑外,其他的俑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进行人工修复,只有这尊跪射俑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连衣纹和发丝甚至都清晰可见。

跪射俑为什么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导游解释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但是普通立姿的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197米之间,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的时候,高大的立姿俑肯定是最先受到损坏的,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的程度相对就会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下蹲的姿态使它的重心在下面,也增强了其稳定性。"

秦始皇的兵马俑中很少能见到直立的兵俑。因为那些直立的兵俑大都已经被土坯砸坏,只有那些蹲着、坐着的兵俑保存得较完好。这样看来,正是这些俑的低姿态保全了自己。其实,人生很多时候也是如此,高姿态往往碰壁撞头,"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受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要知道,身处低姿态并不是卑躬屈膝、苟且偷生的表现,它是一种睿智的处世哲学,就像陶渊明那样,既然"高处不胜寒",那干脆就退隐田园,不是一样怡然自乐吗?

孔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低姿态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只有低姿态为人处世,高水平传道授业,人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在这方面,孔子绝对是学习的典范。

公元前489年,楚、吴两国对峙,剑拔弩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负函(今河南信阳)即将成为前线。当时居于负函的孔子师徒不得不暂时告别对他们礼遇有加、勤于问政的楚大夫叶公,接受楚昭王的邀请,前往楚国都城郢。

一路上师徒同行,但是当行进了一段时间后,在一条路上,因为转弯过急,车轱辘被折断了。孔子很无奈,于是让学生子路到前边的村庄去借一把斧子来修理车子。

子路急步来到前边的村庄,他看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屋里织布。于是子路恭敬地说:"大婶,可否向您借一件东西。"那妇女还没等子路把话说完,就转身从里屋拿出了一把锃亮的斧子:"给你!"看到妇女的做法,子路很惊讶:"您怎么知道我要借用斧子?"妇女微笑着说道:"你不是要借一个'东西'吗?'东'是东方甲乙木的东,'西'是西方庚辛金的西,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做的,'金'就是铁。由此推断你是要借斧子的!"于是子路拿着借来的斧子跑回停车处,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后,非常惊讶并连声感叹到:即便是村妇,竟然也如此聪敏,不仅乐于助人,见闻还如此之广,于是不禁赞叹曰:"楚乃藏龙卧虎之地也!真应该好好学习才是。"

孔子是一个大学者,但是他碰上比自己聪明的人时尚且虚心向人家学习,不仅保持了自己的低姿态,还学到了自己不曾知道的事情,最终孔子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典范,这与其低姿态处世不无关系。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心境,孔子才成为中国几千年来众人学习的楷模。

由此看来,在生活中,一个人要懂得低姿态为人处世,高水平传道授业,不要因为自己拥有所谓的"高水平",在处世过程中就保持高姿态,这样的处世方式无疑会让自己陷入裹足不前的境地,因此,多数时候保持低姿态都是很有好处的。

学会低头,不可沽名学"霸王"一时的低头是为了一世的抬头,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永远抬头。项羽兵败乌江,走投无路的时候,对手下的将士说:"并非我带兵不行,而是天要亡我。不信,我再带领你们打上一仗。"于是项羽带领仅剩的几十个人向四面冲杀了三次,杀了数百敌人之后,项羽从容自刎。项羽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在该低头的时候没有低头,一点忍辱负重之心都没有,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

想要成大事,就得要学会低头,想想看,如果当初项羽忍辱负重,渡过乌江,然后保存实力,等自己的实力恢复之后再进行反扑,说不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临死还昂着高高的头颅。一个成大事的机会就这样白白地被英雄自己丢弃了,这岂不是很可悲?所以说,必要的时候要学会以柔弱示人,学会低头,保持必要的低调,这样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康熙是清世祖的第三个儿子,8岁登基。但是,由于年纪尚小,当时的大权落入了鳌拜之手,康熙根本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小小的康熙放在眼里。

当时鳌拜相当猖狂,他遍植党羽,排除异己,对于"相好者荐拔之,不相好者则害之",于是出现了"文武各官,尽出伊门"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是鳌拜的心腹。鳌拜恣意妄为,独断专行,俨然成了太上皇,康熙此时就如同一个玩偶一般。

康熙六年,康熙亲政。按常理来说,这时辅政大臣就应将权力移交给皇帝了。但鳌拜仍把持权力,不愿归政,企图把年轻的皇帝变成任自己摆布的傀儡。可是康熙虽然年幼,但他从小就才华出众,心思精明,他觉得鳌拜处处与自己作对,是个心腹大患,如果不除去他,必将朝纲不保,虽然康熙痛恨鳌拜的专权跋扈等倒行逆施的行为,但是考虑到时机尚不成熟,还不能一下子除去鳌拜,所以就暂时向他低头。经过长期的考虑,一个周密的计划酝酿出来了。康熙不知不觉地将一些亲信安排在自己的周围,并且暗中提拔亲信到一些重要部门任职,如提拔索额图为吏部右侍郎,提拔明珠为刑部尚书,并且派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慢慢的,一个新的权力集团被康熙悄悄地建成了。不仅如此,他还故意装出没长大的样子,以此迷惑鳌拜,使鳌拜逐渐失掉了戒心。

康熙八年,康熙亲自挑选了一些聪明伶俐的贵族少年在宫中摔跤、练把式,自己也经常混在其中,看似很爱玩的样子。鳌拜入宫看见这些场景后,只当是小皇帝玩心重,也没有往别的地方想。有一天,鳌拜突然被召,同往常一样,鳌拜还是大摇大摆地进了宫,刚一进门,就听到康熙一声喝令,十几名少年一拥而上,转眼间就把鳌拜捆翻在地。康熙历数了他的罪状,将鳌拜永远监禁,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这一年,康熙只有16岁。他凭着隐忍之术制伏了鳌拜,巩固了自家的政权。

康熙制服鳌拜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酝酿并且逐步实施的,在这期间,没有"低头"的忍术是绝对成功不了的。试想一下,如果康熙当时不能持之以恒,忍不住气,连自身性命恐怕也难保全,又怎能成就帝业呢?

其实,学会低头暗含了以柔克刚之术,它是低调做人的处事方式,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因为学会低头、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还可以让自己暗中积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所以,要在该低头的时候低头,不要沽名钓誉,学习"霸王",这才是成就大事的基础。

人在矮檐下,一定要低头在待人处世中要低调,当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难之时,不妨先退让一步,以柔弱示人,这样做不但能避其锋芒,脱离困境,而且还可以另辟蹊径,重新占据主动。做人难,办事更难。在这个社会上,任何事情都是人办的,一个人若想把事搞通,就必先把人搞定。所以,办事的艺术其实也是交往的艺术!因此,若想达到成功之目的就得记着一个信条,那就是"人在矮檐下,一定要低头"。

凡事都需要牢记一个"退"字。退却不是软弱,退不仅是一种糊涂谋略,更是一种维系生存的手段。它与你的道德和气节毫无关系。当你遇到一个很低的门的时候,如果你依然昂首挺胸地过去,你就肯定会被碰出一个包来,最明智的做法是弯一下腰,低一下头,让很低的门显得比你高就成了。

低头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学会低姿态。低姿态不是无能,其实你怎样看待你自己是一回事,别人怎样看待你又是另外一回事,你应该把别人怎样看待你和你自身的价值分开。如果你不低头,那么你就很有可能失去很多机会,总之,必要的时候学会低头,忍耐一时的耻辱是很有好处的。著名的军事家张良就是凭借一时的低头和忍耐获得了不小的收获。

据记载,张良因为刺杀秦始皇失败而隐藏于下邳,有一次,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的时候遇到一个身穿粗布短衣的老者,这位老者走到张良面前,故意让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孺子,下取履!"看到这个情景后,张良感到很是惊讶,他很想揍老人一顿,但是看到老人年事已高,于是勉强忍住气,去桥下把鞋子拾起来还给老人。按理说,老人应该知足了,但是他又对张良说:"给我把鞋子穿上!"听到这样的话,张良更是气愤,但想到既然已经给他把鞋子拾上来了,也不差这一下,于是便跪下给老人穿鞋,老者的鞋子穿好之后便含笑而去。

分开后张良觉得很是诧异,他朝着老者离开的方向注视老者。当老者离开大约1里路的时候,又返回说道:"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听到这话,张良更感惊异,于是跪下怔怔地答应了个"是"。

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就去了。但是老者早已经到了那里,看到张良后生气地说:"与老人期,竟然迟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便离开了,离开的时候并说:"后五日早会。"又过了五天,鸡刚刚叫张良就去了,但是他发现老者又先到了那里,这次老人又生气地说:"你又迟到了,为什么呢?"于是老人再次离开,在离开时嘱咐张良:"后五日复早来。"过了五天,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这次比老人来得早一些,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这次老人高兴地说:"应当这样。"然后老人拿出一本编书,说道:"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说完这个老人就一言不发地离开了。从此张良再也没有见到这位老人。天亮的时候,张良看那编书,正是《太公兵法》,张良因为觉得它不寻常,便经常读诵。没过几年,张良便靠着这本书成为著名的军事家。

想想看,如果当时张良面对老人无理的要求而生气地离开,那么他以后还有可能成为著名的军师吗?事实是,面对长者,张良保持了必要的低头策略,因而最终得到了老人的兵书,从这一点上看,张良的低头是很值得的。

因此一个人若想把事情做成,就得以一种"低头"的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表现出谦虚、平和、朴实、憨厚甚至愚笨、毕恭毕敬的样子,这样才能使对方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在谈事时他就会放松警惕,也才有可能帮助你。其实,你以低姿态出现只是一种表象,只是为了让对方从心理上获得一种满足,使他愿意与你合作。相反,如果你以一种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显得咄咄逼人,那么对方心里就会感到紧张,同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为了把事情办成,不妨常以低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头"姿态绝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处世智慧。学习谦恭,学习礼让,学习盘旋着上升是人生的一种品位,同时也是一种境界,"人在矮檐下,一定要低头",记住这样的话,方能成就大业。

与其征服,不如让人心服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诸葛亮的一句"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点明了赢得人心的关键。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运用的兵法之一是"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就是说在带兵打仗的时候,赢得人心才是关键。打仗如此,为人处世亦如此,与其征服别人,不如让人从心底里信服你,这样你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让别人信服你的第一的要素就是你要懂得忍耐,懂得低头,在低头之间让别人自然而然地臣服于你。

宋江在招贤纳士方面所使用的手段其实就是攻心术。宋江每擒获敌方将领之后都会亲自为他们松绑,并令左右人员退下,再将这些将领扶到交椅上,低头便拜,说些"请为山寨之主"、"愿让位于将军"之类的话,或者把他们放了。这些将领被弄得感动不已,其实这些将领如果用强硬的手段去征服的话,未必宋江就真的能将其征服,但是他的攻心术却让这些英雄们彻底信服了,所以他们才愿意归顺于他,可见攻心是何等重要。

在攻心这方面,朱元璋也是一个代表人物,当初朱元璋起兵的目的是推翻元朝,从这个层面上讲他与元朝是水火不相容的。但尽管如此,对元朝营垒中的一些文武人才,朱元璋还是努力争取,为己所用。其中秦从龙和郭云等就是有代表性的被朱元璋招服的文臣和武将,当然这些人才并不是被朱元璋硬碰硬地征服过来的,而是一个个心甘情愿地过来的,原因就在于朱元璋巧妙利用了攻心术。

朱元璋攻心为上,他很早便对外宣布对元朝人士"不以前过为过"的政策,因为仕元者不乏贤才。秦从龙是元朝江南行台侍御史,声望很高。战乱起后,秦从龙弃官隐居,朱元璋很早就想将其为己所用,在徐达率军攻取镇江前,朱元璋便告诉徐达"镇江有秦元之者,才器老成。入城,当为吾访之。"将寻访秦从龙作为徐达入城的一项重要任务。徐达访得秦从龙后,朱元璋便派他的侄子朱文正带着重礼火速前往聘请。秦从龙到达后,朱元璋还亲自出门迎接,"呼先生而不名",态度极其诚恳。对朱元璋这样的礼遇,秦从龙打心底里信服,于是便成为朱元璋的手下。

郭云是元朝的一员武将,十分忠于元室。朱元璋北伐时,"元主北奔,河南郡县皆下,云独坚守,大将军徐达遣指挥曹谅围之,云出战,被执。大将军喝之跪。云植立,谩骂求死"。徐达将郭云押解回到南京的时候,朱元璋爱惜郭云的为人,立即将其释绑。他并没有因为郭云的谩骂而记恨,也没有强行逼迫郭云为自己服务,这让郭云感动不已,最终答应再次出仕。有一次朱元璋正在读《汉书》,问郭云是否认字,郭云说"可以",于是朱元璋将《汉书》交给郭云读,郭云读起来相当熟练,"帝大喜,厚加赏赐,用为漂水知县,有政声。帝益以为贤,特推南阳卫指挥企事"。因为郭云在河南南阳家乡有较大影响,当时聚集家族部曲甚众,于是朱元璋又让郭云回南阳收集部曲,负责当地事宜,一直到郭云病死。朱元璋这样对待曾经谩骂过自己的人,让很多元朝的老将都佩服不已,于是他们纷纷效力于朱元璋。

胡美为陈友谅的江西行省丞相,驻守龙兴,朱元璋派人去诏谕胡美,胡美表示可以考虑投诚,但希望"无散部曲",就是不解散他的军队。对这样的条件朱元璋有些犹疑。当时胡美的使者就在旁边,刘基就用脚轻踢朱元璋坐椅,朱元璋会意,当即下了一道赐书称:"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过虑也。吾起兵十年,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有能审天时,料事机,不待交兵,挺然委身来者,尝推赤心以待,随其才任使之,兵少则益之以兵,位卑则隆之以爵,贫乏则厚之以赏。安肯散其部曲,使人自危疑,负来归之心哉?"朱元璋这一番表示至为诚恳。于是胡美打消了疑虑,率众投降,朱元璋仍任命他为江西行省丞相,后又任征南将军,洪武三年封像章侯,成为朱元璋倚重的大臣之一。

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朱元璋攻下了采石城。采石城是江南一个比较富庶的城市,此城一破,红巾军千军万马顿时如潮水一般涌向城中的各个角落。对粮食供应紧缺的将士来说,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那些牲畜、粮食,比任何东西还要珍贵。尽管有军纪限制,但出于囤粮为公的心理,将士们都想把东西抢到自己的部队里去。因而进入采石城之后,各路将士都争先恐后地抢东西,弄得满城百姓惶恐不安,乱作一团。

对此,朱元璋忧心忡忡,因为他向来军纪严明。他看到士兵们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于是抓紧派人组成了纠缉队在街头巡逻,城中秩序才渐归平静。他郑重地向士兵们解释说:"我们这支队伍要成就大事,就不能贪图眼前的这点儿小利。前面就是太平城,那才是个富庶的去处,兄弟们到那里去,一起开开眼界吧!"经过这一番情真意切的谈话,将士们的抱怨总算消退了。接着便是犒赏军队,丰肴佳馔大开盛宴,让士兵们饱餐了一顿。

经过这一场风波,朱元璋怕在太平城中再起波澜,便在从采石城出发前命人紧急起草了《戒缉军士榜》,意在约束军队,制止扰民行为。果然,在太平城,战斗刚一结束,士兵们就准备动手抢劫、大发横财,却见城中的大街小巷贴满了榜文,上面赫然写明:敢有抢掠财物、杀害百姓者格杀勿论。士兵们无可奈何,只得遵守纪律。

得人心得天下,失人心失天下。信赖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人心是创业者最大的财富。因此,要想得人心,就必须对人坦诚以待,以心换心,半真半假或真假混淆是不会取得同级和下属的追随和敬重的。

不要争功抢功那些喜欢自我炫耀功劳的人,习惯居功自傲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所以,一个人要善于审时度势,隐匿自己,不是自己的功劳,就不要去占有,即便是自己的功劳,也要保持低调,这样才不会"高处不胜寒"。李靖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喜欢把别人的功劳占为己有。这样的人不想着怎么去创造业绩,而总想着如何去占有别人的功劳,到最后只能是害人害己。其实,做人的智慧在于韬光养晦,全身远祸。不是自己的功劳最好不要占有,即便是自己的功劳,也要记得深藏不露,不居功自傲,那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刘文静和李靖都是唐朝开国元勋,一文一武,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功臣,但二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一个惨遭杀身之祸,一个晚年安享富贵尊荣。原因何在?

刘文静是个谋士,足智多谋,从聪明的角度来看,他确实比身为武将的李靖要聪明一些,但刘文静有谋事之才,却没有谋人的能力。他不能深谙君主的心机,所以就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和同僚,身临危险境地却不自知。他和裴寂本来是好友,一起辅佐李渊起兵,但是当打下天下后封赏时,刘文静的赏赐却没有裴寂的多。刘文静想不通,他想道:"你裴寂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仗着和皇帝老子走得近吗,凭什么压着我刘文静!我的功劳比你大多了。"于是,刘文静处处和裴寂作对,一副水火不容的势头,最后闹得一对好友因抢功变成了冤家对头。裴寂乃李渊身边的近臣,他也不是大气量的人,于是他心里想:"你刘文静算老几,不就是一个小小的谋士吗,竟敢和我争功较劲过不去!"于是裴寂就在李渊左右给刘文静添了不少恶言!本来刘文静在李渊的心头就是一颗钉子,因为当初刘文静曾唆使士兵胁迫李渊强行造反。当时李渊坐镇太原,虽早有谋取天下之心,但李渊总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希望可以伺机而动,于是刘文静等人就使了一些招数逼迫李渊谋反。后来虽然事情做成了,但是李渊心里对刘文静却产生了芥蒂,本来就不待见的人现在又做这种争功较劲的事情,李渊很不高兴,最终杀掉了刘文静。

再看一下李靖是怎么做的。李靖和刘文静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李靖也曾得罪过李渊,而且得罪的程度要比刘文静深!

在李靖没有追随李氏之前,曾仗着自己的忠义去杨广那里揭发李渊父子谋反,这事后来让李渊知道了,差点把李靖杀掉,幸亏有李世民力保。后来李靖保着李氏父子打天下,屡建奇功,确实一心为李渊父子。当然,李靖并非只是一介武夫,他在大事上一点也不糊涂。他头脑非常清醒,明白为臣的本分,也从来不参与派系斗争,不居功自傲。李靖为大唐立下的功劳可以称得上是盖世奇功,其他文臣武将根本没法与之相比。尤其是他领兵以少胜多,临机应变,一举消灭了东突厥,去掉了大唐的心腹之患。其实刘文静的功劳的确不可忽视,但他不应该和功劳如李靖的人争功、抢功,更不应该和裴寂这类同皇帝走得近的人比功劳,他应该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只有这样,他才能平安做官,也才可以保全自己。抢功不是什么好事,居功自傲更是大大的蠢事。

因此,做人切莫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应在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应知退,还应该恪守"三不抢"的原则:一不抢话说;二不抢风头;三不抢功劳。只有矮化自己,低调做人,才可以心平身安。

同类推荐
  • 一生三舍

    一生三舍

    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的“得”?这是普通人都能认识到的道重。你不能总是望天上掉馅饼,没有付出的回报是不长久、不现实的。“舍”的学问比我们表面年到的要深得多,它是一种立世存身的价值观念,一种实现人生目标的智慧,一种无所不明又无所不包的胸怀气度,一种身心和谐、主宰自己的人生的精神境界。
  • 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

    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

    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先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结于人际关系。”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不可能是孤岛中的罗宾逊,人与人之间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必须建立起良好的人脉,而且还必须是有价值的,这样才能为你的成功提供更多的机遇。这也印证了在好莱坞流行的一句名言:“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
  •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人脉之道,掌握了人脉之道就好比掌握了扭转命运的黄金罗盘。
  • 如何才能被需要

    如何才能被需要

    本书详细阐述了在现代职场生涯中,中层领导如何与上司、下属建立良性的、有效的上传下达,从而提升自己的领导水平。
  •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3)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重阳立教十五论

    重阳立教十五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浅岸深海

    浅岸深海

    重生在十八岁的花季,他知道上一世所有的事情,那么这一世他还会一如既往,亦或是选择改变?
  • 花千骨番外之花开花落

    花千骨番外之花开花落

    白子画,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
  • 轩然如烟

    轩然如烟

    她是药王亲传弟子,生性淡漠,只因师父临死前得恳求,她嫁入轩然王府,新婚夜与他签下契约,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师兄的挚爱,杀手的深情,到底谁伤她最深?恨她入骨?谁又对她誓许三生?当真相拨云见雾,百般情谊只为伊人,伊人却不在灯火阑珊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假如人生不曾遇见

    假如人生不曾遇见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的奔波,淹没在这喧嚣的城市里。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又怎能知道,世上还有如此美好的你。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依然是我,只是错失了最绚丽的奇遇。此时献给同样穷得只剩下青春的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倾尽所有做一次置于死地的赌注,青春燃尽时是一无所有还是风光无线我们不得而知?只要当成长终于被时光之火淬炼为长成时,依然笑面如花。
  • 夕阳下的风吹云

    夕阳下的风吹云

    此情不与天地久,只愿情长生死同,这是开端,亦是结局
  • 哼情歌

    哼情歌

    别人问我忘了吗,我很诚实的说没忘还喜欢,但是我们回不到以前了.
  •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做情绪的主人——保持良好心态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做情绪的主人——保持良好心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
  • 暖婚蜜爱

    暖婚蜜爱

    住在城中村的夏时悠,无意间招惹了同城巨富顾仲谦,从此背负巨债……为了还债,她答应跟他结婚。只是,这婚后的日子嘛,跟她原先想的完全不一样。顾先生霸道,却也温柔,顾先生强势,却也忠犬……她觉得自己不是来还债的,而是来当豪门阔太太的。多年如一日,顾先生坚持早接晚送,很多年后她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这个男人事先算计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灾星

    超级灾星

    车祸、枪战、火灾、建筑崩塌、洪水、飓风……什么倒霉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所以,他被人亲切的称为灾星!李经纶对此表示无辜:我不过能看到灾难,难道你让我见死不救?何况,经历灾难还能升级,对于一个即将被伤势折磨成废人的我来说,还有的选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