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犹不及”,一件事情如果被做过了头,最后的结果也许还不如当初没有完成的状况。自己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不说,还形成了负面的影响。对员工进行激励,就会面对这种情形。激励不足时,员工会有抱怨,但当激励过度时,员工也同样会出现懒散的状态。
激励员工,是最富有艺术性的一项工作。因为人性是最难以捉摸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每个人又都会有不同的期望。当物质的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追求精神需求,当这一需求也被满足之后,老板又要焦头烂额地去寻求更为有效的激励方式。而这也恰恰体现出聪明老板的不同之处。他们懂得对员工进行激励的重要性,但他们更懂得对员工激励要把握良好的度,只给予员工最需要和最恰当的激励,才可以产生出最好的激励效果。
一个老板的工厂出现问题,他的员工生产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逐年下降。老板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这些员工都是多年来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的优秀人才,并且平时自己也会使用各种方法对他们进行有效奖励,但为何最终效果却仍不明显呢?
“这到底怎么回事?”老板对于这个问题毫无头绪。
他决定休息一段时间,到外地去旅行,以缓解一下自己苦闷的情绪。
远离城市喧嚣,他来到郊外一个安静的农舍。
一天早上醒来时,老板看到老农正在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他感到非常奇怪,就去问这位老农:“你为什么不把草料放在地上,牛不是吃起来就更方便了吗?”
老农回答他说:“这些草质量不好,放在地上牛就不吃了,那不是太浪费。”
“那你把草放到屋檐上能怎样?”老板仍然没有完全明白。
老农淡淡笑了笑,说道:“把草放到牛勉强能够得着的屋檐上,它才会努力去吃,直到最后把草料全部吃光。”
老板恍然大悟,他想了一会儿,嘴角得意地翘了起来:“原来办法就是这么简单啊。”
没有激励,当然不行,但激励并不是越多越好。在经济学中有着非常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条规律所说的内容,就是在人们对同一种商品进行消费时,伴随消费数量的增减,一个产品所能产生的效用就会不断消失,如果这个时候,还不中止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那就会产生出负面的效应。这位老板所面临的难题就是这种情况。他注重对员工的激励,他使用各种方法对员工进行激励,但最终伴随他不断加强激励,所产生的效果是员工工作状态的低迷。
当他看到农夫处理这些质量不佳的草料方式的时候,他也就明白自己进行激励的不恰当之处。如同这位农夫一样,如果这位老板学会进行适度激励,那相信他的公司经营必然可以产生出更好的效果。
肯德基有这样一条规定:每天5点后,没有卖掉的食品必须当场销毁,绝不能留到第二天再卖。当时,由于肯德基食品价格相对较高,每天卖剩食品都会有很多。
面对这个情况,有人觉得就这样销毁这么多美味的食物,太可惜了,就有员工建议将它们作为一种奖励让员工带走,以慰劳他们一天的辛苦。
但这条意见,得到了肯德基管理者的断然拒绝。他们认为:“对于员工的辛勤工作,我们更情愿支付额外奖金。如果这么做了,员工为了得到更多食品,就会在每天5点之前炸更多食物,而且不积极将它们卖出,这样就能剩下更多。这样对整个公司经营不会产生一点好处。”
有些奖励通常都是和制度不相符合的,但却很受员工欢迎。比如,奖励员工暂住单身宿舍、奖励员工公司未卖出产品、额外创立一些奖金名目等。这样做的后果,短期内可以赢得员工的认可,唤起他们的工作热情,但从长期角度进行考虑,并不会对公司长远发展产生出好的作用。只会模糊了奖励的制度观念,让员工有了获得更多收益的理由,但这些收获并不是通过他们诚实的劳动换得的。喂大了员工的胃口,只会让他们瞄准公司的奖励与个人权益,而不会全身心去关注自己的工作投入与产出,而这就远远违背了当初激励的初衷。
肯德基的经营方式与理念,恰恰就反映出与有些企业传统管理方式的不同。有的企业注重绝对公平,并十分注重所有员工的福利,他们因此也就忽略了创新和员工个人能力的发挥。最后,他们总在吃“大锅饭”,很难产生出高的工作效率,在外界激烈竞争环境影响下,突然有一天,就发现自己已无饭可吃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可以追溯到激励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过分地强调满足员工需求的时候,就会忽略对他们付出的考核,长此以往,必然会陷入经营的困境。作为一个合格的老板,要懂得利用激励,要能够体恤员工的辛苦,不过心理一定要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激励都会产生出好的效果,只给最需要的人,最需要的激励,才是最为正确的激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