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些业绩不能说是惊天动地的,但是他非凡的管理才能由此可见一斑。彼得·尤伯罗斯因此担起了这副重担,担任起了奥运会组委会主席。
举办奥运会的难处是他始料不及的。一个堂堂的奥运会组委会,居然连一个银行账户都没有,他只好自己拿出100美元,设立了一个银行账户。他拿着别人给他的钥匙去开组委会办公室的门,可是手里的钥匙居然打不开门上的锁。原来房地产商在最后签约的时候,受到了一些反对举办奥运会的人的影响把房子卖给了其他人。事已至此,尤伯罗斯只好临时租用房子———在一个由厂房改建的建筑物里开始办公。
尤伯罗斯激动人心的“五环乐章”开始了,下出了惊人的三招妙棋:
第一招,拍卖电视转播权。
彼得·尤伯罗斯是这样分析的: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对体育没有兴趣的人恐怕找不到几个。很多人不惜花掉多年积蓄,不远万里去异国他乡观看体育比赛。
但是更多的人是通过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的。因此,事实证明,在奥运会期间,电视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很显然,电视收视率的大大提高,广告公司也因此大发其财。
彼得·尤伯罗斯看准了,这就是举办奥运会的第一桶金子。
他决定拍卖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这在奥运会的历史上可是破天荒的。
要拍卖就要有一个价格,于是有人就向他提出最高拍卖价格152亿美元。
尤伯罗斯抿嘴一笑:“这个数字太保守了!”
手下的人都用一双惊奇的眼睛望着他。这些人都一致认为,152亿美元都已经是天文数字了,那些嗜钱如命的生意人能够拿出这样一大笔钱就已经不错了。大家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觉得他的胃口也太大了。
精明的尤伯罗斯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不过只是抿嘴笑了一下,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知道,这一仗关系重大。于是,他决定亲自出马,来到了美国最大的两家广播公司进行游说,一家是美国广播公司(ABC),一家是全国广播公司(NBC)。同时,他又策划了几家公司参与竞争。一时间报价不断上升,出乎人们的意料,就这一笔电视转播权的拍卖就获得资金28亿美元。真可以说是旗开得胜!
第二招,拉赞助单位。
在奥运会上,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激烈竞争,还是各个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因为很多大企业都企图通过奥运会宣传自己的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竞争常常会超出运动场上的竞争。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尤伯罗斯想方设法加剧这种竞争,于是奥运会组委会作出了这样的规定:
本届奥运会只接受30家赞助商,每一个行业选择一家,每家至少赞助400万美元,赞助者可以取得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某项产品的专卖权。
鱼饵放出去之后,各家大企业都纷纷抬高自己的赞助金,希望在奥运会上取得一席之地。
在饮料行业中,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两家竞争十分激烈的对头,两家的竞争异常激烈。在1980年的冬季奥运会上,百事可乐获得了赞助权,出尽了风头,此后百事可乐销量不断上升,尝到了甜头。可口可乐对此耿耿于怀,一定要夺取洛杉矶奥运会的饮料专卖权。他们采取的战术是先发制人,一开口就喊出了1250万美元的赞助标码。百事可乐根本没有这个心理准备,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拿走了奥运会的专卖权。
照片胶卷行业比较具有戏剧性。
在美国,乃至在全世界,柯达公司都认为自己是“老大”,摆出了“大哥”的架子,与组委会讨价还价,不愿意出400万美元的高价,拖了半年的时间也没有达成协议。日本的富士公司乘虚而入,拿出了700万美元的赞助费买下了奥运会的胶卷专卖权。消息传出之后,柯达公司十分后悔,把广告部主任给撤了。
不用细细叙述。经过多家公司的激烈竞争,尤伯罗斯获得了385亿美元的赞助费。他的这一招的确比较凶狠:1980年的冬季奥运会的赞助商是381家,总共才筹集到了900万美元。
第三招,“卖东西”。
尤伯罗斯的手中拿着奥运会的大旗,在各个环节都“逼”
着亿万富翁、千万富翁、百万富翁及有钱的人掏腰包。
火炬传递是奥运会的一个传统项目,每次奥运会都要把火炬从希腊的奥林匹克村传递到主办国和主办城市。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传递路线是:用飞机把奥运火种从希腊运到美国的纽约,然后再进行地面传递,蜿蜒绕行美国的3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沿途要经过41个城市和将近1000个城镇,全程远达15000公里,最后传到主办城市洛杉矶,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
尤伯罗斯为首的奥运会组委会规定:凡是参加火炬接力的人,每个人要交3000美元。很多人都认为,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是一件人生难逢的事情,拿3000美元参加火炬接力———“值”。就是这一项,他就又筹集了3000万美元。
奥运会组委会规定:凡是愿意赞助25000美元的人,可以保证在奥运会期间每天获得两人最佳看台的座位,这就是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赞助人票”。
奥运会组委会规定:每个厂家必须赞助50万美元才能到奥运会做生意,结果有50家杂货店或废品公司也出了50万美元的赞助费,获得了在奥运会上做生意的权利。
组委会还制作了各种纪念品、纪念币等,到处高价出售……
尤伯罗斯就是凭着手中的指挥棒,使全世界的富翁都为奥运会出钱,他则不断地把钱扫进奥运会组委会的腰包里……现在我们来看洛杉矶奥运会的结果:美国政府和洛杉矶市政府没有掏一分钱,最后盈利25亿美元,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从此,奥运会的举办权成了各个国家争夺的对象,竞争越来越激烈。
尤伯罗斯之所以受命于危难之际,而最后创造了奇迹,关键就是他的奇思妙想,他善于发现可以赚钱的东西,善于发现市场的竞争点。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
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除了自己需有过人的敏锐外,更需要一种执著与勇气,否则,你只有放弃了。
很多外国的啤酒商都发现,要想打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市场非常难。于是就有人向畅销比利时国内的某名牌酒厂家取经。这家叫“哈罗”的啤酒厂位于布鲁塞尔东郊,无论是厂房建筑还是车间生产设备都没有很特别的地方。但该厂的销售总监林达是轰动欧洲的策划人员,由他策划的啤酒文化节曾经在欧洲多个国家盛行。当有人问林达是怎么做“哈罗”啤酒的销售时,他显得非常得意而自信。林达说,自己和哈罗啤酒的成长经历一样,从默默无闻开始到轰动半个世界。
林达刚到这个厂时是个还不满25岁的小伙子,那时候他有些发愁自己找不到对象,因为他相貌平平且又贫穷。但他还是看上了厂里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当他在情人节给她偷偷地献花时,那个女孩伤害了他,说:我不会看上一个普通得像你这样的男人。于是林达决定做些不普通的事情,但什么是不普通的事情呢?林达还没有仔细想过。
那时的哈罗啤酒厂正一年一年地减产,因为销售的不景气而没有钱在电视或者报纸上做广告,这样开始恶性循环,做销售员的林达多次建议厂长到电视台做一次演讲或者广告,都被厂长拒绝。林达决定冒险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于是他贷款承包了厂里的销售工作,正当他为怎样去做一个最省钱的广告而发愁时,他徘徊到了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于连广场。这天正是感恩节,虽然已是深夜了,广场上还有很多欢快的人们,广场中心撒尿的男孩铜像就是因挽救城市而闻名于世的小英雄于连。当然铜像撒出的“尿”是自来水。广场上一群调皮的孩子用自己喝空的矿泉水瓶子去接铜像里“尿”出的自来水来泼洒对方,他们的调皮启发了林达的灵感。
第二天,路过广场的人们发现于连的尿变成了色泽金黄、泡沫泛起的“哈罗”啤酒。铜像旁边的大广告牌子上写着哈罗啤酒免费品尝的字样。一传十,十传百,全市老百姓都从家里拿自己的瓶子杯子排成长队去接啤酒喝。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争相报道,林达把哈罗啤酒的广告不掏一分钱就成功地做上了电视和报纸。该年度的啤酒销售产量跃升了18倍。
林达成了闻名布鲁塞尔的销售专家,这就是他的经验: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