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1100000004

第4章 把提高课堂效率放在首位(1)

课前准备不容忽

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课堂上的学习才是重中之重,课前的预习工作是为了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吸收老师所讲的内容和书本上的知识,是课堂学习的铺垫。而课后的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因此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看的是课堂效果,课前预习做得再好,在课堂上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领悟不到其中的精髓,这个学生最终也不会有好成绩。反之课堂效率不高,复习工作也难以做好。

因此,广大同学在课前预习到位的情况下,还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1.物质上的准备

课前物质上的准备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质量,在广大学生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上课时才发现自己忘记带铅笔或文具盒,这些东西虽然可以从同学那儿借,但是在你向同学借的时候老师却讲了很多知识,甚至这些知识会影响到整堂课的进行,而且,它还同样影响到了那个同学。再比如,在上一节课的时候语文老师要你在课下查一些关于下节课作者的事例以及了解他的生平,而由于太粗心没有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设想一下,如果第二天,那个老师一整堂课都在以那个伟人为中心,那么你的这堂课会听好吗?

如果上的是实验课,学习“溶解”,学生需要找来几个透明、大小一样的水杯;研究“平面镜”,学生要搜集各式各样的镜子;学习“声音的产生”,应该准备皮筋、塑料尺、纸盒等物品;学习“风的形成”,学生可以试着做一个风箱。如果上述准备都没准备好,那么这些细小的环节将影响你的课堂质量。

2.课前知识准备。

课前知识的准备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所作的认识上的准备和相关知识上的准备。课前认识上的准备。包括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观察一些生活现象、自然现象。学习“蒸发”、“沸腾”等,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有关的现象:衣服洗后挂在绳子上会怎么样,烧水时水有什么变化,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等;学习“杠杆”,观察国旗是怎么升上去,窗帘是怎么关闭拉开的,窗帘盒内部的构造是什么样的,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还看到哪儿使用与它类似的东西;学习“鱼”,搜集有关鱼的文字和图片,了解鱼的一些知识;学习“保护大自然一课,可事先到生活的周围看一看,了解有关的知识。

相关知识的准备包括与新课相联系的有关旧知识,比如学习英语中的过去完成式,就需要知道过去式并能很好的运用。如果学习的是一篇新的课文,那一定要查阅课文中涉及到的知识。

3.课前思想准备

课前准备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积极性的过程。比如上物理课的时候,学生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就会向家长和周围的人了解有关温度计的一些知识:温度计有哪几种?它们都是测量什么温度的?它们有什么不同?温度计是谁发明的,根据什么发明的?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为什么有红色的,还有银白色的?学生对要研究的对象迫不及待的探究从课前准备就开始了。学生从课前到课中,乃至到课后,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效果。

找对听课的着力点

1.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听中求解。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课一般应达到三种效果。第一是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再次认识,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加强理解和增强记忆。第二是完成对预习中不明白地方的解释,从而达到提高认识,消除疑惑的效果。第三是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把握贯通,从而达到感悟、自得的效果。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三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孔子说:“不愤不启”,孟子说:“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都是在讲人对解除思维障碍的迫切心理。在听课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听课,既包括学生自身解释疑惑的需要,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这两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交替发挥作用,就会在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听课的效率。

2.学会听重点。

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其中老师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讲课内容中,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很多,同学们在听课的时候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学会抓住听课的重点。首先是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重点听自己预习时没弄懂的部分,争取通过老师的讲解,把疑难点解决,学习老师讲解的思路。其次,要抓住老师讲课内容的重点。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课中关键的字、词、句,注意老师如何导人新课,如何小结,抓住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

老师曾经也当过学生,他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关键,在课堂上会反复强调与讲解,所以只要认真听课,很容易抓住老师的重点。老师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出错和如何避免此类差错。所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所没有的,只有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才能领会与掌握其中的奥妙。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学好知识的关键环节。

但是有的学生上课时不用心听讲,结果形成了“课上没学会,回家请家教,业余进补校”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任何家教与补习学校所取代不了的。一个小时不用心听课,两个小时家教也补不过来。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一课一课按照老师的要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以理解为主,眼耳手脑齐动员

听课的关键在于对老师讲授内容的理解,要眼耳手脑各种感官齐配合去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眼要盯着老师的板书和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耳要听清楚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得准确,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听出老师讲课的意图;手要有选择地记,要记重点、难点和疑问;脑筋要开动,积极思考,抓住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课要以理解为主,要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记忆所学的知识。那种未经思考和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是不长久的。

4.紧跟老师的思路

学生上学,坐在座位上听课,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学知识。但是,是不是知识听懂了,就算课听好了呢?应该说,听懂是对学生的最起码的要求。但是有上进心的中学生不应当只满足于这一点,而应当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在课堂上,在向老师学习具体的知识的同时,还要学老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摸清老师讲课的思路。

思路就是思考问题时的具体路线。摸清楚老师讲课的思路,就是要把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所用过的考虑问题的方法搞清楚。听课的时候注意学习老师是如何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有这样一位同学,平时特别注意理清老师讲课思路。他在上中学的时候,物理成绩优异。经过考查,学校认为他完全可以不用跟班上物理课。

但是,他依旧坚持上物理课,在课堂上没有骄傲,仍旧非常认真地听讲。有人说,已经懂了的课程再去听,如同嚼蜡,一点味道也没有。他却认为虽然老师要讲的知识内容自己已经基本掌握得很好了,但是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还没有摸清楚。他说他听物理课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思维方法跟老师的思维方法做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个同学采用的是一种巧妙的学习方法,老师是知识的先导,他们掌握了丰富的经验,学习了老师解题的方法,就相当于掌握了解题的金钥匙。这一点经常被同学们忽略,大多数同学认为只要多做题就可以掌握解题的方法,当然多做题有它的好处,但是学习老师的解题思路更是一种快捷方式。

紧抓听课基本要素

1.动机自控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常常会有某些强烈的个人需要、欲望,比如看见别人在外边打篮球,坐在教室里听课的你肯定会感到手特别的痒痒,快到中午了,肚子饿得要命,叽里咕噜地叫个不停,爸爸出差回来给你带回了最喜欢的礼物,眼看快下课了而老师还在不慌不忙地讲个不停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听课的因素。会使学生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所以学生要自我察觉并进行自我调控,使自己不受与课堂无关的因素的影响。

2.意识自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意识控制主要是对自己思想意识的控制,如课堂上控制自己思想不开小差。上课的时候思想开小差是每个同学都有过的,不仅影响了当上课的效果,而且还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同学们要注意在听课时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是意志力的具体表现。意志力的锻炼和注意力的培养有极密切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加强自控能力,善始善终地把一件事情做完,不分散注意力,主动抵制引起分心的干扰都是锻炼和提高意志力的好办法。

汤姆是某所名牌大学的学生,在上小学的时候。盛夏酷暑,他把房门紧闭,趴在桌上学习,满身是汗。别人问他为什么关着门,他说:“开着门,常有人到门口来张望,分散注意力;开门通风,会把书吹得乱翻,影响思想集中。”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样强的意志,令人称奇。这为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行为自控

行为自控是学生对知、情、意等各种因素综合运用的结果。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包括发动、制止已经产生的某种行为或坚持完成某种行为。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克服来自身体内部(如疲倦等)和外部的各种困难与诱惑,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保证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4.注意自控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课堂活动中,学生注意的指向性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如指向教师的讲解上。注意力的集中主要指排除无关的心理活动,使之集中于课堂听课。学生注意的自控力主要表现在:对不喜欢、不感兴趣的学科,自己能专心学习而不分心;根据学习要求能够将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暂时放弃而不去注意;排除外界干扰而保持注意力集中。

5.情感自控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如在解一道数学题是时候,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没有解出来,学生很容易失去信心。这就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情感。学生对自己情感的控制表现在:当教学活动中某些现象不符合学生主体需要时,学生能克制消极情感,调整心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6.认知自控

是学生对自己认知心理活动的自我调控,主要表现为对自我的感知觉活动、记忆活动、思维活动以及想像活动的自我调控。具体可分为: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控制,认知方法的控制以及对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等认识能力的自觉培养等。

7.有很强的求知欲

在上课的时候还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求知欲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提问题,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同一所重点中学的同学谈话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他说:“最重要的是创造力,是要能带头,而不是人家带头跟在后面走,这里关键是要学得活,而且要宽,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当成一种乐趣。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好奇心,敢于提问题,开头可以是先回答别人的问题,考得好是一个帮助,但那也只是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总不能老回答别人的问题呀。所以好奇心很重要,好奇才能敢问。”“你们在一些观念上有没有提出过疑问?比如对于牛顿力学,会不会问:我为什么要学它?为什么它不可能是不对的呢?这种年纪还不问这种问题,将来是不会问这种问题的。老师你讲牛顿力学,为什么是对的呢?根据是什么呢?这种年纪还没有这种态度,将来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年纪大的人往往习惯于运算,遇到问题拿起笔就算,而年轻人就不一样,敢于提问。为什么理论物理领域中做出贡献的大都是年轻人呢?就是他们敢于怀疑,敢问,年老的人,运算越熟,他的‘程序’可能编得越好,越是做不出一流的工作,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提问题,更不会去回答这些问题。”

听课注意力集中是为了有好的听课效果,只有在学生时代打好基础,将来才会可能有所成就;敢于提问,勇于探索是为了在已有的知识上能更高一层,有才识才能有所突破。二者结合起来,才可能有更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上述心理因素的调控围绕着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展开,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进行的学习调控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自适应调控方式,即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状态进行调节,以求得与整个课堂教学方向、教学进度、教学联系相一致的一种手段。二是自组织调控方式,即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需要,运用思维、注意、想像像等智力因素对学习方向、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等进行建构和调整的一种调控方式。很显然,这是以学生为主体形成的心理调控方式,是学生对学习的适应、调节以及最佳学习方式的选择、保持和调整,这种调控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课堂笔记能力要提高

同类推荐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父教”能赋予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著名父教专家、心理专家东子先生为家长朋友奉献的父教新概念,总结了他多年“父教”研究的体会和成功教子的感受,将崭新的父亲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论有效融合,文字深入浅出,事例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树立了父亲教育可以达到的新高度……这些全新概念的普及,将会进一步完善孩子的性格与心灵,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与情商,使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阔。
  • 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本书选用了120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告诉家长应该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时间安排、作息状况、兴趣爱好、人个能力、情商素质、智力情况等。
  • 小公主

    小公主

    为了能使自己的女儿像一位公主那样美丽、优雅和高贵,我看到过不少父母作了方方面面的准备。他们有的每周都兴冲冲跑去参加培训课,以期得到切身的经验;有的则忙着购买从胎教音乐磁带到学步车等等一系列物品。虽然这意味着花费不少时间,但作为父母,他们无疑已经下定决心,要帮助自己的小宝贝尽可能完美地成长。记得我当年得知自己将为人父时,不分好歹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并且准备了一个很高档的大笔记本,准备在理论上大大提高一番。如今这个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满我的心得……
  • 妈妈最常问的1000个育儿问题(3-6岁篇)

    妈妈最常问的1000个育儿问题(3-6岁篇)

    《妈妈最常问的1000个育儿问题((3-6岁篇)》针对饮食与营养、宝宝睡眠、幼儿园人园、学习与教育、活动和游戏、宝宝行为性格培养和能力开发、宝宝日常照料、意外伤害、健康护理等相关问题,对培养宝宝的人生观、价值观、性格、品德以及如何培养宝宝好的习惯,都科学的指导,帮助妈妈解决最棘手的育儿问题。《妈妈最常问的1000个育儿问题((3-6岁篇)》科学易懂,通俗实用,相信《妈妈最常问的1000个育儿问题((3-6岁篇)》一定能让做父母的读者受益匪浅,养育出更健康更聪明的宝宝。
  • 父母送给青春期女孩最好的礼物

    父母送给青春期女孩最好的礼物

    在青春期,稚气未脱的女孩是不可能独自承担成长的压力和迷茫的。有时候需要父母给予帮助;有时候又需要她自己去摸索,去寻找,寻找一个能帮助她解决问题的去处。因为有些事情即便她自己解决了,父母也进行指导了,但仍然需要从另外的去处去获得帮助和确认,这样女孩才能安心地成长。本书就能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有了这本书,女孩就不会孤独地承担青春期遇到的烦恼和痛苦。这也正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用意所在。本书是青春期女孩的好朋友。她温馨、细腻,细致入微,极像一个亲切活泼的姐姐,将青春期那些必须了解的知识对女孩不慌不忙地娓娓道来,让她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一切,而且铭记在心。
热门推荐
  • 萝莉特攻队

    萝莉特攻队

    作为高中生杨阳来说。1号是看透人心的御姐。2号在不发火的前提下,是一个萌萌的小妹妹。3号是一朵从长枪中喷出的黑色火焰。至于4号,好吧,我至今不知道她在哪。…………
  • 大狙4

    大狙4

    本书是《大狙》系列的完美终结篇。讲述优秀狙击手铁蛋为了替死去的战友报仇,与几个战友勇闯孤岛,追踪凶手。在岛上,他们遭遇了一神秘组织的几大高手。为揭开岛上的秘密,他们与怀着同样目的来岛的某国特工联手,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终于揭开了这个蕴藏丰富石油资源的小岛真相。铁蛋和战友们挫败了敌人的阴谋,但他也因感染了生化病毒而与其进行生死抗争。铁打兵王铁蛋胜利了,子弹出膛,兵王完胜。大狙再现,王者归来。
  • 苍雷惊雪

    苍雷惊雪

    目睹双亲罹难,他和哥哥机缘巧合下被人救出,哥哥被带往江南水乡,他则一人独留南疆,一个少年,肩负血海深仇,孤独地面对整个世界。无修真不玄幻不浮夸,纯正真武侠。
  • 前女友遇见现任女友

    前女友遇见现任女友

    两个女友相遇会怎样呢?男主角最后会选择谁呢?
  • 五少女之腹黑魔女伤不起

    五少女之腹黑魔女伤不起

    她,是乖巧懂事的女孩,在家被人疼,在校被人欺,在外混不起,不过,她有她,腹黑可爱撒娇是她的专利,毫无违和感,在哪她都是她的一片天,撑起一切的一切。冥冥之中,她也遇见的那个她,顽强固执的她,冰冷温柔背后有许多故事的她,因为家族而烦恼的她,五个女孩,故事也会有所不同。她对自己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一个真实的友情”她对自己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一个自由的自己”她对自己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一个随心的人生”她对自己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一个妈妈的健康”她对自己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一个温暖的家庭”
  • 听说你喜欢我(曾用名:一个人的一往情深)

    听说你喜欢我(曾用名:一个人的一往情深)

    影视+出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气不接不下气。我说,你叫什么名字。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有了一切。——梵高******************************************“你叫流筝?”“是……是的……”“听说你喜欢我?”“嗯……是……我……可是……”“那我们结婚吧。”“哦。好……啊?”阮流筝心里有一条星河。它属于一个眼睛里银河一般潺潺流动着碎碎星光的男子。她用了很多年去爱他,又用了好些年去忘记他。她曾经以为,忘记是一件不那么难的事,后来的后来,当他对她说“流筝,忘了我”的时候,她才知道,有的人,哪怕穷尽一生的时间,也是忘不了的。他是她的丈夫。她叫他宁学长,叫他宁医生,叫他宁老师,却独独地,从不敢叫他老公,甚至不曾叫过他的名字。他娶她,吻她,拥抱她,将她变成他的女人,可是,却从来没有认真看过她,她甚至怀疑,若她汇入了人群中,他会记不得她的长相。她穷尽了所有的力气去爱他,他亦待她温柔体贴,但凡她要的,他无一不满足,大到房子车子,小到他亲手做的巧克力,只要她说,他也会背着她从街头到街尾。会给她剪指甲,会给她扎头发,甚至,一个男人,还为她缝过掉了扣子的衣裳,对于外科医生那双灵巧的手来说,这些都算是学以致用。人人都说他是好老公,她拯救了银河系才能嫁他,可是她知道,他是银河系里一颗星,她不过地上一个人,星固然明亮耀眼,却离她千里万里远,他待她所有的好,不过用来抵消他的一句对不起,只因他心口那颗抹不去的朱砂。
  • 申日儿本经

    申日儿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成领主

    穿越成领主

    。。。。。。。。。。。。。。。。。。。。。。。。。。。。。。。。。。。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本书作者回首往昔,叙述了她与父母坎坷的生活历程,特别是他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松树的风格、淡定的秋色和永远的怀念。
  • 几暇格物编

    几暇格物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