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4700000021

第21章 宋应星的故事

17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一本名为《天工开物》的书,传到西方以后,欧洲人惊奇不已,称它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1年)。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大约生于明代万历中叶,逝世于清代顺治末年的公元1661年。宋应星是17世纪中国杰出的科学家,进化论大师达尔文称他为”东方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宋应星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末清初,腐朽没落的统治阶级极力倡导的”八股科举取士“制度,被大多数知识分子看成是最有前途的道路。宋应星参加了几次科举以后,就意识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从此不再奔波应试,而是全身心地投入于科学技术研究,撰写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集大成的代表作《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工艺百科全书。它详细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其中有不少是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工艺措施和科学创见。《天工开物》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为18个项目。书中除了介绍农业生产经验外,还记述了纺织、染色、制盐、制糖、制砖、烧瓷、造车、造船、采煤、榨油、造纸、冶铜、炼铁、军器,火药、颜料、酒曲等等许多种手工业生产技术。书中详细说明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描述了它们内部细致的专业分工,还附有200多幅工艺流程插图,与文字互相配合。此外,书中对生产各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人力、产量,生产工具的规格、尺寸,效率,各种金属的比重,合金成分的比例,火器的射程和杀伤力等等,也都用具体数据加以说明。《天工开物》所讲的多半是人们”巧夺天工“的生产实践和科技研究创造,为研究明朝的社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宋应星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其方法有些已经同近代科学方法很接近,体现了人类科技启蒙阶段的较高水准。他注意研究和表述问题时利用准确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本质。他所论述的耕田、水利、纺织等生产工艺均使用数字,现代人完全可以以此仿制出当时的器物家什。

宋应星对客观事物进行过系统细致的观察,反对空洞的道理。他记述的”江南麦花夜发,江北麦花昼发“,没有亲身的仔细观察是概括不了的。

有趣的是,西方近代启蒙科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笛卡尔于1637年发表了著名的《方法论》一书,同一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在中国问世,两部著作都是用科学语言和术语写成的,也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笛卡尔长于数理分析,宋应星在生命科学领域内某些论述则高出西方。宋应星已经萌发出生物进化的思想,这一点后来为达尔文所反复引证:”在一部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中,已有关于物竞天择原理的明确记述。“宋应星以蚕茧为例,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生物进化思想,引起了包括林耐在内的西方生物学家的强烈共鸣。

《天工开物》是一部非常珍贵的科技文献,在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史上部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它刊行后很快传到日本,日本学者评价说:”作为展望在悠久的历史过程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是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1869年它被译成法文,传到西方,以后又被译成英文,西方研究者把它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0.冯如的故事

1912年8月25日,广州郊区燕塘操场上热闹非常,人们如海水一般地涌向这里。只见一个人站在飞机上在向人们演讲,并向人们介绍飞机的性能。他在一片欢呼声中爬进了飞机驾驶舱,然后驾驶着这架飞机飞向了蓝天。

他驾驶着飞机在蓝天上表演了许多人们从未见过的高难度动作,大家全都看呆了。飞机降落的时候,几个孩子突然跑上了跑道,为了孩子的安全,飞行员只好猛拉操纵杆,让飞机上升,可是锈损的机件却失灵了,飞机失去了平衡而坠落地面,当人们赶去营救时,飞行员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个飞行员就是我国卓越的航空学家——冯如,那一年他只有二十九岁。

冯如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的四个哥哥因为生病没钱医治而先后去世。只有冯如得以幸存。父母都认为家里就剩下这一棵独苗了,怎么也要让他学点本事才行,于是老两口便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了一点钱来让冯如上了小学。冯如聪明好学,老师非常喜欢他。12岁那一年,因为遇到了自然灾害,冯如家里更困难了,冯如也因此上不起学。正在这时,在美国的舅舅来到他家,他见冯如这么聪明,而家里又没有钱让他上学时,便跟冯如的父母商量,要带冯如去美国。冯如的父母亲虽不舍得让他走,但为了儿子的前途,就答应了。

冯如跟着舅舅来到了美国的西部的旧金山,找到了一个打杂的活儿。冯如白天工作完以后,便利用晚上的时间到校里去学习英语。一年以后,冯如已经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冯如不仅能说英文,同时还会看英文,他经常买一些书刊来看,他逐渐认识到美国之所以富强,是因为他们有先进的技术。这让冯如想到了自己贫穷落后的祖国,他想:中国要富强,要发展工业技术才行。为了扩大视野,他独自一人来到了纽约一家工厂当工人。他很节俭,想省下更多的钱来买书。冯如常常一边看书一边动手制作一些东西,他根据书上的知识制造出了抽水机、打桩机、并且还制造出一台能收发的无线电报机。他这一举动让许多美国青年佩服不已。

一天,冯如看报时,一个醒目的标题吸引了他——美国莱特兄弟制造飞机成功!冯如平时对飞机这个名词也有所了解,他知道这项发明,不仅对美国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且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有一年,日本侵略中国,侵占了东北地区,对此清政府毫无办法。冯如想,要是中国有了飞机,可以用飞机来做武器,这样就可以打败日本了。为了制造飞机,冯如来到旧金山,找舅舅帮忙。舅舅很支持冯如的想法,但是舅舅也不是很富有,后来,舅舅从很多爱国华侨那里筹集了一笔钱给冯如。

得到这些资金以后,冯如便在简易的工棚里开始了工作,经过八个月的艰苦奋战,冯如和他的助手们终于制造出了第一架样机,然后冯如亲自冒着危险驾驶飞机飞向了天空,不料飞机刚起飞就掉了下来,冯如险些丢掉了性命。

祸不单行,没多久厂房又失火了。面对这么大的困难,冯如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干下去。舅舅被外甥的决心感动了,于是再次组织华侨集资筹款。可是正在冯如重新开始的时候,父母亲却来了一封信,让他回家去。

原因是父母亲年岁已高,恐怕今后难得见上儿子一面了。冯如理解父母的心情,可是他报国心切,他写信告诉父母他一定要为祖国制造出一架飞机来才回国。

冯如总结了失败的原因,1909年9月,他的第三架试验飞机终于制造出来了,助手为了他的安全,都争着要去完成这个任务,最后还是由冯如亲自驾驶着飞机飞向奥克兰市的上空,飞机大约飞行了805米,打破了莱特兄弟在1903年创造的259米的记录。

冯如的举动,让美国人既震惊又佩服,当时美国报纸为此而写了一篇长篇报道,标题是《中国人的航空技本超过了西方》。

华侨们听说冯如成功了,也纷纷跑来投资。冯如便借此组建了一个机器制造公司,他任公司的总机械师。

后来国际飞行协会在旧金山举行飞行比赛,冯如报名参加这次比赛。

当时在美国为革命奔走的孙中山也来观看了冯如的这一次表演,结果冯如以时速104公里,高度213米,飞行距离32公里的成绩夺得了这一次比赛的冠军。作为世界一流的航空专家,冯如引起了世界瞩目。

美国许多商人为了买到冯如的技术,不惜重金聘请冯如,面对金钱的诱惑,冯如没有动心,他首先想到的是祖国。1911年的春天,他带着自己的三名助手回到了中国。

回国后,冯如原本是想为祖国制造飞机,可是由于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冯如得不到任何有力的支持,他于是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并将飞机制造技术传给了国人。可是非常不幸的是这位才华横溢的航空学家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11.爱德华·琴纳的故事

爱德华·琴纳,英国医生,牛痘接种法的创始人。琴纳出生于英格兰格洛斯特郡伯克利的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是当地的一名乡村牧师。他有两个哥哥,比他大近20岁,也继承父业做起了牧师。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小琴纳就和母亲一起跟随长兄一家人一起生活。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长兄将他送进了教会学校。但好动的琴纳面对神学著作毫无兴趣,他最大的爱好是”玩“。他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伯克利村附近的小丘、山谷、草地和树林漫游。他喜欢掏鸟窝,特意去捕捉各种昆虫、小动物,他也对植物的种子、各种矿物、化石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他还利用林耐的双名命名法对自己收藏的标本进行分类。他的小屋,简直就是一个动物园、植物园、贮藏室三者的结合体。

琴纳的小学校长沃什伯恩是一个严厉而又十分守旧的人,他不喜欢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反对学生阅读神学以外的课外读物,认为琴纳阅读生物学著作完全是浪费时间,甚至是危险的。有一次,他把琴纳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严厉地对他说:”你现在的思想观点很危险,我得提醒你,科学与宗教是直接对立的,你最好不要去碰科学。你那愚蠢而又肮脏的爱好会得罪上帝的!“在这样的学校里,琴纳感到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无心学习,经常逃课。长兄见他对神学实在无兴趣,就尊重他的意愿,让他跟随索德伯里城的外科医生卢德格学习医学知识。当时琴纳年仅13岁。在卢德格家,琴纳开始了八年的学徒生活。学徒生活虽然十分清苦,但琴纳认为可以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因而觉得很有乐趣。

1770年,在卢德格医生的大力推荐下,琴纳来到了伦敦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亨特那里学习。三年之后,琴纳返回了伯克利农场,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

琴纳作为一名医生,之所以能载入史册,是因为他找到了治疗天花的办法,即牛痘接种法。

天花,在欧洲历史上有一段时期被人们称为”死神忠实的帮凶“。只要有一人得了天花,恐怖就会笼罩整个地区和国家,甚至整个欧洲。天花的传染性非常强,轻微的接触都会使周围的人染上天花病毒,而且传播速度极快。人们经常是谈”天花“色变。

一连好多年,琴纳所在的伯克利山谷都没有发生过天花。一天,突然有消息传来,说有一个人已经染上了天花。这引起了整个山谷以及附近居民的普遍恐慌,似乎一场大的灾难已经降临。

琴纳作为当地医生,对病人采取治疗措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最令他感到头疼的问题是病人的护理,因为护理人员最容易受到传染。一般的人是不能护理天花患者的,只得去找以前患过天花、现在已经痊愈的人。但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病人的家属最后找来了一位挤奶女工。琴纳见她皮肤光滑白嫩,脸上也没有天花的麻痕斑点,就认定她以前没有得过天花,因此不同意让她担任病人的护理工作。

”我确实没有得过天花,但我曾经出过牛痘。因此肯定不会染上天花。“挤奶女工坚定地说。

挤奶女工的话让琴纳想起了卢德格对他说的”奶区迷信“。即长期与奶牛接触的人很少会染上天花。于是他同意让这位挤奶女工来护理病人,并对她交待了应该注意的事项。

几个月后病人终于痊愈了,琴纳脸上留下了永远消不去的麻点,而那位挤奶女工却安然无恙,皮肤依然白嫩。这件事激起了他多年来藏在心底的疑团:天花与牛痘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如何来解开这个疑团呢?琴纳记起了亨特的教诲。他决定从调查入手。他来到多个牧场,向一些老牧场主详细询问有关牛痘方面的知识,诸如人是如何感染上牛痘的?感染上牛痘的人有没有人再得过天花?

调查费时费力,但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得出理论上的结论,即感染过牛痘的人是不会得上天花的。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于是琴纳张贴了一张广告,征集得过牛痘的志愿人员,要在他们身上注射天花病毒进行试验。最后终于找到了五个志愿者。在他们身上注射病毒半个月之后,志愿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半年之后,还是平安无事。琴纳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琴纳还想在人体上先接种牛痘,观察其反应,然后再接种天花,进行理论验证,但没有人敢于这样做,他的研究工作只得暂时停了下来。

1796年4月,一位中年妇女带着8岁的儿子杰米·菲浦士来到琴纳的诊所,要求在儿子身上进行试验。琴纳大为感动,激动地说:”你真伟大!你知不知道,现在有许多人,包括专业的外科医生在内,都不相信我的理论,有人认为是渎犯神明,有人认为会长出牛脸来。“琴纳在杰米·菲浦士身上的试验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注射牛痘、再接种天花后,杰米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这充分证明:琴纳用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免疫方法成功了!

然而,当琴纳将辛辛苦苦历经三十多年的观察、试验、研究后的重大成果拿到皇家学会请求发表时,遭到的却是人们的冷嘲热讽。琴纳虽然十分失望,却没有气馁,他相信科学终将战胜愚昧。1798年,琴纳自费出版了《接种牛痘的原因和效果的调查》这一科学巨作。在铁的事实面前,顽固不化的人们终于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法国皇帝拿破仑公开鼓励全体法国公民接种牛痘,维也纳医生卡罗博土也大力推广牛痘接种。在俄国、丹麦、普鲁士、意大利、土耳其乃至东方的印度,都有人开始用牛痘接种来预防天花。

琴纳的价值终于得到了世人的肯定,英国政府给他颁发了科学奖金。1823年,琴纳逝世。为了纪念这位天花的”克星“,人们特地为他建造了一座巨大的人体雕塑——琴纳正在聚精会神地为抱在自己怀里的婴儿接种牛痘呢!雕塑下的碑座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向母亲、孩子、人民的英雄致敬!

12.H·C·奥斯特的故事

19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同吉尔伯特的观点,认为电和磁是不相关的。直到伏打电池的发明以及磁效应的发现,电与磁的研究才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很多物理学家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研究而投向电磁研究,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研究成果,推动认识世界之本质。

1819年冬,H·C·奥斯特在哥本哈根大学开办一个自然科学的讲座。

讲座已经连续讲了很长时间,这使得奥斯特能够很长时间地研究讲座问题——电磁问题。他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新问题。

一次,奥斯特为大家讲电流与发热。早期的物理学家发现,电流通过任何导线时,就会发热,多少会依照导线的性质而改变。这种热效应在现在的电热、电暖方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热效应就是奥斯特讲座的内容。奥斯特为大家讲述:”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光和热,产生的热向四周辐射。“然后,他让助手通电。他特意在电流附近安置了磁针。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这堂课之前,奥斯特有过一个想法,他让电流通过极细的铂丝,在导线下放置了小磁针,然而出现了一个意外,使他没能成功地得出结论。

利用这次讲座的机会,他顺便安置了一个磁针。在助手接通电源的那一瞬间,奥斯特扫了一眼磁针,只见小磁针忽然动了一下!

这个现象太惊人了。

下课之后,奥斯特异常欣喜,他重复实验,并且设计不同的方案仔细研究。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做了60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从电生磁。革命性的发现从奥斯特的实验中诞生了。

奥斯特出生于丹麦的鲁德克宾市。1806年,刚29岁的他被聘为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一直到去世,他都是学院技术理论的领导人之一。

奥斯特之所以能打破旧的思维,发现革命性的现象,与他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18、19世纪时,伟大的康德是自然哲学思潮的代表人。自然哲学重视自然界中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自然力及其相互转化的思想影响了很多科学家。这种哲学批评牛顿的机械论成分。到了谢林,他更明确地提出自然力是统一力的思想观点。

奥斯特一直对康德哲学情有独钟。他周游欧洲,更是一位热心的自然哲学学派的拥护者和信奉者。他坚信客观世界的各种力具有统一性。

1812年开始,奥斯特受到了富兰克林研究的影响。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会使钢针磁化。于是奥斯特认为,电不是转化不成磁,而是应该寻找怎样才能转化成磁的办法。

1812年,奥斯特出版了《关于化学力与电力的统一研究》,他提出导线可能产生磁效应。

1820年7月21日,《关于磁针上电流碰撞的实验》一文发表,论文指明,电流所产生的磁力既不与电流的方向相同也不是相反,而是与电流方向垂直。此外,电流可以穿透周围的非磁物质而影响磁针。

这一个伟大发现轰动欧洲。

科学界里,安培敏感地抓住了这个问题。他继续实验,加以发展并用复杂的现象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定律。

从1820年7月21日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到12月4日安培提出定律,一共只有四个月多一点儿,时间很短,但却很重要。

其意义在于:电磁学经历了从现象的总结到理论归纳的质的飞跃,开创了电动力学理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血幕王座

    血幕王座

    大浩劫后,血幕降临,人类失去电能,世界面目全非!血幕纪元120年冬天,身怀神秘手环的苏野觉醒了进化血脉。陪着青梅竹马的姐姐,他逐步登上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面对残暴的机械种族,联邦的旗帜随风飘扬……血色天幕下,苏野身披原能机械战甲,爆发血色光辉,在铁火硝烟中悍然前行!——这是一个平凡的人类少年,在不平凡的时代中崛起的故事!
  • 塞纳河终曲

    塞纳河终曲

    到遇见陈洛宇,储希才相信世上真的有“一见钟情”。卢森堡的小木屋里,陈洛宇唱着跑调的《今夜无人入睡》。在机场的候机大厅,储希大声哭喊:“我不是你的垃圾场。”他说想要给她一份干净纯粹的爱,可沉重的现实却终究让她一再受到伤害。时光。沉静。长河......
  • 纯情郡主:总裁溺宠郡主妻

    纯情郡主:总裁溺宠郡主妻

    她因为离家出走,误打误撞来到了现代,刁蛮任性的她遇到了温暖的王子,却不知道有一个男人始终守护在她的身边,无微不至,极致宠爱;他是盛世集团的总裁,在第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女人,从此默默的守护,一点一点的攻占她的心房,他要让这个女人如公主般的生活........
  • 呆萌吸血鬼少爷的:那个她

    呆萌吸血鬼少爷的:那个她

    “老婆,我想你了....”某帅哥吸血鬼正戏谑的说着。“咿呀,老...老公?你....“话还没说完某吸血鬼已经搂着她说着:”老婆,你好萌....让我忍不住想亲你一口..."某女的脸都快红得滴血了.“我的佳音公主,我这一生就只爱你”【这是一段虐心但又治愈的恋情】
  • 王者荣耀之封神劫难

    王者荣耀之封神劫难

    根据王者荣耀为模板,创作的。希望喜欢。主角暂定是李白。如有侵权。我会尽快删除。
  • 魔兽战神1:鲲鹏战场

    魔兽战神1:鲲鹏战场

    "“掌我命运,燃我神魂……不入轮回……我的道,天!你也不懂!”暴吼声中,战无命不再掩饰自己的气机,漫天神雷若雨瀑般泻下,将每一寸虚空尽数填满。战无命的身体也在刹那间化成无尽雷光,他悍然引爆体内的本命雷力,让压抑了七日的雷劫更加狂暴,整个虚空都仿佛被雷火击穿,形成无数雷域空间。战无命在雷声中狂笑,这是他的雷劫,这是他的命运,但是这一次,他不再孤单。他用生命化雷,将自己的魂与雷相融,瞬间与怀中女人同化雷域。天劫灭世之雷可灭一切逆天生命,却毁灭不了他,这是战无命最后的筹码。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战无命也愿意用一切赌这一世的逆转。他赌天道轮回之中那一线生机! "
  •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本书系笔者悉心研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庄子讲记》、《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禅宗与道家》、《历史的经验》等著作后,采撷南先生文慧,意有所至,心有所悟,结合平素所想,雕琢文字,恣意成文南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仿佛一颗颗光华闪耀的珍珠,笔者以一己浅见为线将其串联,滴水藏慧,将南先生的智慧箴言一一记录,以期留住智慧的芬芳。
  • 我只是个幽灵

    我只是个幽灵

    一场意外,姜华变成了幽灵,带着黑猫黑炭,开始了自己的幽灵生涯。救好友,惩坏人。姜华渐渐接触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异术?超能?神秘科技?修行?轮回大道?在这茫茫世间,是独善其身,冷眼看苍生冷暖?还是冲锋向前,救世俗于毁灭边缘?且听核桃核细细道来。
  • 唐末藩镇演义

    唐末藩镇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之罪恶根源

    异界之罪恶根源

    本小说不是单纯的邪恶类小说,整部小说背景是在乱世中,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为什么正义必胜?枭雄和英雄,最后谁才能赢得天下。本小说反过来写的,主角不在是象征正义,而是邪恶-卑鄙,贪婪,无耻,自私,狡诈,凶残(后期),多疑。到异界什么特殊能力也没有反派角色才是象征正义-胸怀苍生,光明磊落,善良仁爱,温文儒雅,正直无私,又是高富帅。(够正义吧)到异界他便是神所选的”救世主“,拥有神给他的光明之力。这两种人在乱世中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