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4100000022

第22章 腐朽——神奇——平常 (1)

一旦化腐朽为神奇,就可以绝处逢生,改变格局与命运。

一旦化神奇为平常,就可以保持神奇效果,持续有效发展。

非常道变常道为新,又将成为一种新的常道。它负责解决本阶段的问题,一直到它不能解决的问题出现,那时将引发更新的方法。即:

常道——非常道——新常道——新非常道

循环升级不已。杜甫《上白帝城》诗云:“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事物的“变态”(非常态、非常道)是不可避免的,人的“变态”也是不可避免的。经常变态就不那么变态,变态到底就正常了。人不“变态”,实不能做人。杜甫说“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我们也应如江城,这样才能在变态中“一上一回新”。

同样的一个“一”,可以发散出无尽的想象。汉字是象形的,当汉字“一”作为汉字的使命完成后,将回归自然,产生更多意义。这些意义有的是本来的,有的是人赋予的。

因此我们发现:一样东西或一件事情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指向什么。我们不是在积极探寻结果吗?这就必须在指向上下工夫。如果看出“一”是飞碟,那就应该作出有效反应。

当然,必须事先选择。“一”有N个意义与指向,进入具体操作必须只认准一个,否则无法启动认知系统。在认准过程中,要有补充,才能在心理上“认”与在数理上“准”。

总之,非常道的总特征是突破常有思维,它绝对戴有色眼镜看人,用异常的眼光看这个看似正常的世界。它发现: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正常的,各种力量一直在牵扯斗争,人已经变形。如果要把人与事拉回到自己所设想的道路上来,就必须动用潜伏在我们体内的异常力量(本来力量),用看似非正常的手段解决不正常的事,以回到正常状态。即:

不正常的事情引发→用非正常手段解决→正常

回归后的正常不是原有正常,而是一种新的正常。这种新的正常如果用旧眼光看是非常不正常的,甚至是危险的,而如果用新眼光看则是正常的,安全有效的。

非常道扬弃常道,变旧为新,是推动我们发展的法宝。它从事物根本上下手,认知事物新本质,探索改变或实现的新方法,积极应对变化并领先变化,其思维制胜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变某状态为零状态;

二、变零状态为N个状态;

三、从N个状态中选择一个,开始新的状态。

我们把旧状态和新状态,也即常道和非常道相比,就可以看出后者更简洁、清晰、动态,具有不断生长之势。由此得出我们对某事某物的解决之道:从前有一只马在草原上游逛,不小心迷路了,走进了大沙漠。它以为前面就有草原,于是努力往前走,结果越走越远,深入沙漠腹心。这只迷途之马很快渴了饿了,它知道自己如果不能想办法喝到水,将很快死去。那么它该怎么办呢?

常道——

继续往前走,凭感觉找水。这样将按自然规律死去,生存率为零。这只马很快就会越走越慢,筋疲力尽,最后轰然倒地。关键时候“感觉”是靠不住的,因为在自身能量下降,甚至微弱时,“感觉”不会再敏感有效。这时要动用“异常思维”,而不是靠“感觉”。

非常道——

A.果断中止前行,不再幻想希望就在前方。仔细辨认来时路,凭自己的足迹走回头路,回到草原去。这样及时回头的生存率为50%。

B.听从感觉召唤,用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赶往前方,哪怕是海市蜃楼也看到希望。这样拼命一赌的生存率为1%。

C.暂时休息一下,聆听风声。向任何一个经过此地的人要水喝,杀死任何一个可以杀死的动物喝它的血,追随任何一个可以找到水的动物与它同行,比如骆驼。这样自己制造机会的生存率为90%。万一什么也遇不见,至少自己可以休息一下,然后再回头。

如果把这匹迷途的马换成人,可以发现人在沙漠中迷路时通常使用常道,因此很多人被无情地渴死。

稍有智慧的人选用非常道中的B式,其实只是常道的稍为进步,没有根本转变,因此获救的可能仅为1%,很多人在看到海市蜃楼的那一瞬间就已死去。以上两种都不值得提倡。

比较智慧的是A式回头走,用保守换生存。

最智慧的是C式,自己制造机会,并坚信机会必有,因为既然像我一样并不弱智的人都会迷路,那么肯定还有其他的人将出现在这里或附近。

C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变被动为主动,灵敏捕获有效信息,突击它,实现自救。

老牧人告诉我们:草原上的马如果不慎迷路误入沙漠,它们多半会跟着骆驼回来。这就是智慧,这就是非常道。

马与骆驼不是同类,平时不来往。草原上马厉害,沙漠里骆驼厉害,误入沙漠的马必须改变自己,不把自己当马,要当骆驼,向骆驼示好、求援,从而获得生存。

平常与非常交往

第一次交往,非常带领平常。

非常说:“啊,革命!革命!这一切不合理,必须打倒重来,创新创新!朋友,请跟我走吧。”

平常很崇拜非常,就跟它走。

但它们走不了多远,就走散了。因为它们经过人群时,发现这些人既不平常,也不非常。它们走着走着就分开了,平常还是平常,非常依然寻找非常去了。

第二次交往,平常带领非常。

很多年过去,非常回来了。

它果然变得很不寻常,蓬头垢面,面黄肌瘦。

平常不胖也不瘦,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两人一见面,平常大吃一惊:“朋友,你怎么了?”

非常不说话。

平常说:“朋友,虽然你这样,我还是很崇拜你,因为你是执著的,坚强的。你愿意与我在一起吗?我们是好朋友。”

非常使劲点头。

于是非常住在平常家里,过着平常的生活。它的内心依然是非常的,它知道终有一天它又将出走……

终于有一天,非常说:“朋友,我又将远行,再见。”

没想到平常说:“我也正有此意!跟我来!”

非常愣了愣,高兴地跟了上去。

高者易折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巅峰状态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不可无限增高。

“揣”就是测量。“揣而锐之”就是说测量其高度,感觉太高了。“锐”,尖锐,指高度。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太高太尖了,恐不能长久。

为什么山峰越来越尖就会断掉?这是因为地心引力使然,一高就容易偏,一偏就会倒。

我们垒棋为戏,一个棋子、一个棋子地垒上去,最底下的两个还能垂直重叠,越往上就越歪,最后由直线变成弧线,最终因失重而倒塌。

现代社会的高楼大厦之所以能屹立千仞,首先就在于它用科学手段掌握好了重心,再高的楼也是笔直的,不会弯曲,因此不会自己倒。而像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与北京良乡的昊天塔之所以斜得厉害,是因为来自地底的震力使然。

当今世界最高峰珠峰高达8844米,那么这座最高峰为什么不会倒呢?反而越来越高。越来越高不等于越来越尖,如果越来越尖,珠峰也会折断。但珠峰之所以是珠峰,就在于它的大巧若拙,它也是金字塔形,但整体相当牢固,顶部基本上是直角,而不是锐角,因此不会倒掉。这就像华山的原理一样,华山是由五座山峰组成,五峰相连,力量均衡,西峰虽然很尖,但不是锥形,而是一边垂直,另一边则是一个大缓坡。

华山原理:群峰相连,一峰独秀。

珠峰原理:因为如此巨大,所以如此高大。

珠峰处于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青藏高原之上,在青藏高原中又处于最大最高的喜马拉雅山之上,所以能傲视千山万岳。唯我独尊,这是必然的。

珠峰之顶是直角而不是锐角,台基又极大极稳,所以有增无减,不会倒掉。

华山之顶也是直角而不是锐角,又有五峰相连,所以亘古未变,不会倒掉。

与珠峰、华山成鲜明对比的是冰川,冰川尖锐如刀,拔节如笋,但通常都会倒掉,原理很简单,太尖了就会折断。

所以老子指出:“揣可锐之,不可长保。”意即太尖锐了就会折断。人的冲劲或巅峰状态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不可无限增高。游世品要变由自己

先变就不会被别人所变。

老子说:“万物将自化。”

万物必将自死,但这还不是自化。自化就是自己变化,自化的原因是它获得了自由。

第一层道让万物生老病死,第二层道让万物自化,第三层道让万物成道。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是说一道生二道,二道生三道,这样的三层道形成后,才能“三生万物”。

同类推荐
  • 庄子讲故事

    庄子讲故事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庄子本是讲故事的高手,本书作者又通过庄子讲故事,这故事中的故事,不知是蝴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蝴蝶?本书是《老子说人生》姊妹篇,通过采撷《庄子》原书故事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写自我修炼的法门。本书就是用亦真亦幻的庄子笔法写成的,不足为大人先生赏,倒不失为一部佐君清谈的闲书。熟书本书,可以在人前夸耀:我懂庄子了!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哲学智慧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哲学智慧

    本书采撷了古代哲人的一些思想精华,以此勾画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线路图,包括先秦哲学、两汉哲学、魏晋隋唐玄学佛学、宋元明清理学、近现代哲学等。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热门推荐
  • 遍地伤花

    遍地伤花

    《遍地伤花》是“80后”一代知识青年的成长史,它以略带哀伤的笔墨,祭奠渐渐远去的青春,呈现了一代人在面临人生转折时恍惚、迷惘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周克等“失败者”的形象,因承载着复杂的时代信息而令人印象深刻……
  • 枭宠:盛世弃妃

    枭宠:盛世弃妃

    她是相府千金,东宫太子妃的不二人选,却暗恋一个生母卑微的皇子。她为引起他的注意,任性骄纵,甚至伤害了他深爱的女人。一朝圣旨降下,她家破人亡,沦为庶民。再相见,她是女扮男装的南地商人,他则摇身一变,成为大权在握的尊贵九皇子。他羞她,辱她,恨她入骨,却在听闻她要嫁作人妇后,他怒了。“孤的女人,谁敢动!”
  • 血动苍穹

    血动苍穹

    三尺照冥剑,霸杀凌八荒。一怒风雷啸九州,血海沉浮惊大千,打破极尽。一双拳破灭星空,一把剑逆乱阴阳,一个人傲世天下。我走我自己的路,啸天血气擎天行,动苍穹。诸位,可愿与我同握战剑,让男儿热血撼动苍穹。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粟裕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粟裕兵法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能毫不夸张地说,粟裕的作战指挥艺术,在这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发掘粟裕作战指挥艺术这一丰富的军事宝藏,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人民解放战争,准备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一代名帅名将兵法:粟裕兵法》的写作过程中,参阅了研究粟裕作战指挥艺术的大量论文和回忆录,并得到了许多老首长和有关专家的指教。
  • 江小牙破案记

    江小牙破案记

    “每个人心理都住着一个恶魔,很多人都能压制这它,但是有些却心甘情愿被他支配,做出一些惊人的行为,人们叫这种行为是犯罪”
  • 古破龙吟

    古破龙吟

    古破龙吟,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穿越故事,一块神奇的玉佩,一位文武双全的主角……
  • 当流星划过天空

    当流星划过天空

    一场意外,母亲被强奸致死,她开始变了,知道原因后她彻底变了。逃课、喝酒、、、、、、原本在老师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渐渐地走远了,直到遇上他她开始慢慢地在迷失中寻找自己。她喜欢看流星雨,他陪她,知道她随着那夜地流星雨远走,他知道他再也找不到那个爱看流星雨的人儿,在流星雨开始的一端他们相遇,在流星雨结束的一端他们离散。。。
  • 卿心冉冉

    卿心冉冉

    曾为公主陪读、出自书香门第的冉晴暖,被公主与其贴身宫女素问设计,代嫁至西漠大氏国,成为东则王律鄍的王妃。然律鄍逝去的旧爱始终横亘中间,造成重重波澜。南连王遂岸对冉晴暖一见倾心,几度示爱,无奈她心伤未愈不敢问情。经历波折无数,有情人终可携手共度,又见国生动荡,风云突变,他们情归何处?冉冉花明岸,涓涓水绕山。几时抛俗事,来共白云闲。
  • 霸妃帝宠:妖娆画灵师

    霸妃帝宠:妖娆画灵师

    传说,要救活心上之人,必定轮回三千,夺得三心,以命为引方能成功。她,21世纪的顶尖商业人才,豪门千金,却被自己深爱之人背叛,含恨而死。她,凌国传言的无灵废物女,出生豪门,却被处处打压,受尽世人万般嘴脸。一朝命丧,今非昔比,废物逆袭,却深陷谷底!轮回转世,她重遇他,阴谋重重,却心痴不改!她手握利剑,紧紧逼迫,他嗤笑道:“你只不过是个妓女!”昔日的废物成为天才,与千年之前一样的卓卓风姿,他哽咽无语。三千年的守候,只差最后一步,明明已经得到了想要的,她却哭着喊叫着:“不要!”他笑了,她哭了。而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恶魔总裁:夫人,别想逃

    恶魔总裁:夫人,别想逃

    母亲的离世,未婚夫的背弃,和陌生男人发生了关系。她,最终还是崩溃了。一觉醒来,她虐渣男,虐婊子,虐单身狗,不放过任何机会地虐。他是高高在上的总统先生,钻石单身汉,V国所有女人渴望得到的男人。“女人,惹完火就想跑?”他搂着她纤细的腰。她一脸懵,“蛤?你说什么?”“装!继续装!今晚我吃定你了!”沙发、浴室、露台、泳池……她终于忍不住了,扶着腰,“白羽宦!我不要做总统夫人了!”男人的缩小版站在她面前,一脸高冷相,说道:“妈咪,爹地说晚上给我造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