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22900000023

第23章 压力与自我暗示

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像在背着一个巨大的背篓在行走,有的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有的人却在哼歌前行,这都是为什么呢?

1.心理压力自测

对下列各题做出“√”或“×”的回答。

1.因为发生了某些没有预料的事,你感到心烦。

2.你感到不能控制你生活中的重要事情。

3.你常常感到紧张和有压力。

4.你常不能有效地应付生活中有威胁性的争吵。

5.你觉得不能有效地应付你生活中所发生的重要变化。

6.你对驾驭你的个人问题没有信心。

7.你感到事情不是按你的意愿发展。

8.你发现你不能应付你必须去做的所有事情。

9.你不能控制生活中的一切烦恼。

10.你觉得所有方面你都是失败的。

11.因为事情发生在你能控制的范围之外,你会因此而烦恼。

12.你发现自己常在考虑自己必须完成的那些事情。

13.你不能控制消磨时间的方式。

14.你感到积累的大量困难不能克服。

15.朋友同学的生日,免不了花钱,你往往不想在这类场合出现以免花钱买礼物。

16.如果你的自行车与别人相撞,你不得不与对方约个时间解决问题,这件事引起的焦虑和不安使你抱怨。

17.若你才买的新鞋穿一天就裂口了,你会很气愤、痛苦地抱怨。

18.你由于某件生活小事与好朋友发生了争执,大家互不相让,结果你会回家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想忘掉这件事,却总是不能。

19.当父母因为学习而责怪你使你感到压力很大时,你不会与他们争执,而是自己压抑情感。

20.你的一个非常要好的知心朋友因父母调动转学走了,这让你很难过。你常会逃避现实,使自己相信这不是事实。

21.如果有一天,你的能力被人们认识到并被赋予一项重要的工作,你会考虑放弃这次机会,因为工作量太大了。

22.你的一个非常亲近的人在一场事故中受了重伤。你从电话里得知这个消息,你会去医务室向医生要一些镇静剂,帮助你度过以后几个小时。

23.如果你突然感到不舒服,你会拖着不去看病,认为自己最终会好起来。

24.考试结束后你担心自己考不好,又不愿与人说,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25.你常为自己的长相不好而苦恼。

26.如你转学,不能适应那个环境,你会觉得很心烦。

27.你习惯睡懒觉,学校突然规定要求出早操,你会为早起而烦恼。

28.班上改选班干部时,你落选了,你为此而感到沮丧,很久无法摆脱。

29.如果有一天在路上看到一个病弱老人,周围也没有人,你当时却没去帮助他,事后你为此长时间感到内疚。

30.当你找不到适当的学习方法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时,你不愿求人,但又为此而烦恼。

分数分配

每题回答“√”记1分,回答“×”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得分分析

1.0~9分:你能够应付生活中的许多事件,但有时也会有些烦恼,这是正常的。

2.10~19分:你有轻度的心理压力,虽然常会体验到不必要的烦恼,但你基本上能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你应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3.20~30分:你已经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你不能处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使你紧张、烦躁不安,影响你的身心健康。你应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否则将使你的学习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

2.心理压力的分数

对下列各题做出“√”或“×”的回答。

1.每当考试或提问时,会紧张得出汗。

2.看见不熟悉的人会手足无措。

3.心里紧张时,头脑会不清醒。

4.常因处境艰难而沮丧气馁。

5.身体经常会发抖。

6.会因突然的声响而跳起来,全身发抖。

7.别人做错了事,自己也会感到不安。

8.经常做恶梦。

9.经常有恐怖的景象浮现在眼前。

10.经常会感到胆怯和害怕。

11.常常会突然间出冷汗。

12.常常稍不如意就会怒气冲冲。

13.当被别人批评时就会暴跳如雷。

14.别人请求帮助时,会感到不耐烦。

15.做任何事都松松垮垮,没有条理。

16.脾气暴躁焦急。

17.一点也不能宽容他人,甚至对自己的朋友也是这样。

18.被别人认为是个很挑剔的人。

19.总是会被别人误解。

20.常常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

21.经常把别人交办的事搞错。

22.会因不愉快的事缠身,一直忧忧郁郁,解脱不开。

23.有些奇怪的念头老是浮现脑海,自己虽知其无聊,却又无法摆脱。

24.尽管四周的人在快乐地取闹,自己却觉得孤独。

25.常常自言自语或独自发笑。

26.总觉得父母或朋友对自己缺少爱。

27.情绪极不稳定,很善变。

28.常有生不如死的想法或感觉。

29.半夜里经常听到声响难以入睡。

30.是一个感情很容易冲动的人。

分数分配

每题回答“√”记1分,回答“×”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得分分析

1.0~5分:可算一般正常人。

2.6~15分:说明你的精神有些疲倦了,最好能合理安排学习,劳逸结合,让神经得到松弛。

3.16~30分:你的心理极其不健康,有必要请精神医生或心理治疗专家给以指导或诊治,相信你会很快从烦恼不安中走出来的。

心理学知识1:强迫症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以重复出现病人不愿意、明知不对但又无法控制的某些观念、意向和行为为其特征。病人常为这些重复出现的强迫现象所苦恼,虽尽力克制,但都无法摆脱,因而极为痛苦。本病常见于青少年,以男性为多见,特别多见于青少年学生。本病的发病诱因常不明显,仅少数病人是在某些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下发病,绝大多数则无明显原因地逐渐起病。但病人病前的人格特征,与发病很有关系,例如表现为拘谨、古板、犹疑、过分注意细节、要求十全十美等的人,易于在身体健康不良或长期心身疲劳时引起本病。

强迫症病人突出的表现是有强迫症状,这种强迫性症状可表现在两方面,即表现为强迫性观念与强迫性行为。

强迫性观念包括强迫性联想、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极虑等;

强迫性行为则包括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手、强迫性检查、强迫性计数等。

据我们的观察,在强迫症中表现为强迫性观念者远多于强迫性行为,前者约见于75%的病例,后者仅见于25%的病例。

在强迫性观念中则尤以强迫性联想(或称强迫性思虑)为最多,其次是强迫性穷思极虑、在强迫性行为中则以强迫性仪式动作为最多,其次为强迫性洗手。诚然一个病人可以合并有两种以上的强迫症状,但据我们的资料来看,其比例仅约占15%左右,而且其中还必有一种症状为主要的。

不论是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病人都知道这是由自己思想所产生或支配的,并不是别人的或外来的某种力量所支配,这就有别于某些精神病强制性思维与动作。此外,病人对各种强迫症状均明知不对或不必要,故常想控制,但终因控制后内心非常不适而无法摆脱,最后只好屈从,继续去思考、去做。这些强迫症状在病人集中注意于工作、情绪高兴,或受到威胁时可减轻;而在心情不快、无所事事、疲劳时则更加明显。

心理学知识2:封闭

封闭被认为是一种天生的知觉结构原则,人们总是把对象(或刺激)直接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比如,如果你较近地看报纸上的一张图片,你会发现它是由许多不同的亮点组成的。但人们总是忽略这些亮点的区别,而是将这些亮点所组成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如一张脸、动物、蝴蝶等。这种知觉倾向就是封闭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韦特海默(Wertheimer)将封闭总结为格式塔理论之一。封闭不仅限于视觉、知觉,而且适应于所有不同程度的感觉。比如,当我们听乐器演奏时,我们不会去听单个的音符,而是听整个旋律。再如,如果两个尖锐的刺激物同时刺在皮肤相距不远的地方,人们只能感觉到一点的刺激。

心理学知识3:消退

语汇解读:消退指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活动减弱或停止的过程。有人也将这个过程认为是习惯的忘却。

例证与分析:比如,某大学某个系的系主任L某因工作关系常和另外一个部门的主任X某发火,而且还在背后时常讲X某的不是。然而,X某是个火上房都不会着急的人。无论那个主任怎样发火,也无论其他人怎样指责他,X某都会给他们来个“冷处理”。久而久之,那个爱发火的系主任心想:“我跟他发多大的火都没有,所以干脆就不跟他着那份急了。”此案例中X某的“冷处理”就是一种消退行为:它消减了L某的“怒火”势头。

再如,三岁的南希养成了一种习惯,通过发脾气达到自己的目的。南希的妈妈意识到自己对南希的纵容更强化了她的这种习惯。她决心改掉南希的这个坏毛病,无论南希怎样发脾气,她都不予理睬。使南希的妈妈感到欣慰的是南希逐渐减弱了发脾气的强度,减少了发脾气的次数。在此案例中,南希妈妈的做法也是一种消退行为。

活学活用:消退的过程已经在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验证。概括起来讲,消退一种习得反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抑制强化物。比如,如果一只老鼠被训练通过频繁压杠杆来获取食物,那么当它这种行为不会再得到食物后,它就会减少压杠杆的次数。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下,消退理论对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特别是对领导者来说,消退的暗示有着“取之不尽”的营养。

同类推荐
  • 身体知道答案

    身体知道答案

    本书作者从一名心理学者的角度,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分析了身体与心灵、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指出了我们的心是如何构建了自己的世界的。我们身体的很多反应,其实都是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的,因而作者提倡回归身体,将身体与心灵链接起来,“成为真实的你自己”,做到这一点后,你将发现,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 家庭心理医生(最新家庭医生系列)

    家庭心理医生(最新家庭医生系列)

    本书全面系统地进行阐述,知识点深浅适度,例证具有说服力;文笔流畅,言辞恳切,通俗易懂,内容实用,方法具体,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书中配有大量插图,使全书的版式更加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内容简明扼要,易学、易懂、易掌握,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家庭护理指导手册。
  • 笑着读完心理学

    笑着读完心理学

    心理是一个十分广阔而又充满无限神奇的世界。在心理的世界中有不尽的是是非非、纷纷绕绕,也有无数的快乐、惊喜、幸福和感动。心理引导我们的生活,数不尽的嬉笑怒骂,看不尽的欢喜烦忧,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日子一天又一天与我们擦肩而过,而你是否安静地、用心地体味过它的滋味?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如何与异性交往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如何与异性交往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趋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产生心理障碍。《如何与异性交往》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以优美、流畅的文笔,真实地呈现了不同风格和理论取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治疗全景。为广大青少年认识自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取自我调节和预防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提供了多种专业手段,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了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参考价值。
  •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伺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本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
热门推荐
  • 狂少修仙在校内

    狂少修仙在校内

    看,狂少,如何狂的,如何修炼的,如何泡妞的。*****************本人宁神少第一次写书,望大家多多支持,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可以想我提出。
  • 冷清阔少:恋上绝世妖娆女

    冷清阔少:恋上绝世妖娆女

    林沫沫喜欢上了欧阳寒司,这个疼她,宠她,又将她从垃圾堆里救出来的大哥哥,可是,随着事情的发展,她知道了这个男人并不是真正疼爱自己,自己的母亲,死于这个男人的枪下,林沫沫决定,要复仇。一个是狼性总裁,一个是美丽妖娆的金色妖姬,二人的相遇,又会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大全集

    说话的分寸办事的尺度大全集

    说话是一门情理交融的艺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要用不同的言辞去表达。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本书从“道”和“术”两个层面,为读者阐明讲话的技巧和原则,帮助读者尽兴讲谈,又不失分寸。
  • 重生之疯狂升级

    重生之疯狂升级

    这个故事要从很久以前说起,不记得是多久了...........................................................故事的主角叫张影..................................此书已废,先停几天
  • 我的网瘾表哥

    我的网瘾表哥

    因为舅舅和舅妈工作地点变迁,原本阳光正气的表哥被寄居在我们家,他开始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游戏……
  • 战锤40K之远东风暴

    战锤40K之远东风暴

    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毁灭的边缘,如果不战斗,人类将被毁灭。唯有星际陆战队挺身而出,他们是受到皇帝祝福的战士,传说中的守卫者,他们行于星空之中,千万年如一日的守卫着人类。风暴将起,最初,它是从远东开始的。特别备注:本书风格有向“哥特”发展趋势…
  • 仙路多劫

    仙路多劫

    一座不受朝廷节制的边荒孤城,充斥着罪恶与凶险,混杂着三教九流。在这样一座边荒之城中一个从不会引人注意的稚弱少年默默地生活着,不过没有人知道这个难以引起人注意的少年居然怀有一身杀生之技,更没有人知道这个少年走上了修仙之路
  • 唐山大地震
  • 往生者便利店

    往生者便利店

    活着的时候我们都以为死了就能投胎,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黑暗的河流那端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完全不是如此,从往生到再次降临到世界恐怕要等几天、几个月、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千年。
  • Pollyanna

    Pollyan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