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2200000008

第8章 人生真是机锋处处 (1)

当然对袁绍来说,这些都是小事。他现在要考虑的是大事。选定自己的接班人。

逃回冀州惊魂未定的袁绍本来不想这么早就选接班人的,可他老婆刘氏对他说,做人是有风险的,不选接班人也是有风险的,什么叫人生真谛?结婚、生子、立后就是人生真谛!

刘氏不是谋士,但说起话来很有谋士的范儿,让袁绍刮目相看。

袁绍决定立后。事实上这是个三选一的游戏。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在自己身边。刘氏的意思是立袁尚为其接班人,不为别的,只为袁尚是她生的,另外两个不是。

袁绍不想这么赤裸裸,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要民主不要专制嘛。

于是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四人被请了过来共同商议立后大计。此四人看上去一脸大公无私、忧国忧民。但其实,这只是表象。

因为他们都是有帮派的。审配、逢纪是袁尚利益的代言人,辛评、郭图是袁谭利益的代言人,所谓泾渭分明,井水不犯那个河水。

袁绍不知道这一切。袁绍只知道,今天必须议一个结果出来。袁绍清了清嗓子,开腔了。袁绍说,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是定调子的会,是议前途的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形势逼人啊。曹操他不是人啊,从官渡到冀州,曹操步步紧逼,我是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怎么办?为了让我今后有喘气的时间,为了我们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立后问题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只有解决了立后的问题,才能解决向前也就是向前进的问题。下面我把我三个儿子的情况说一下,长子谭,为人性刚好杀;次子熙,为人柔懦难成;三子尚,呵呵三子尚,大家说说,都说说……

袁绍本来想说“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我欲想立他”之类的话,但又觉得太过赤裸裸,就把球踢给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四人,希望他们把自己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话说出来。

审配、逢纪心里那叫一个暗喜。作为袁尚利益的代言人,此二人愉快地发现,不需要铺垫也不需要暗示什么了。袁老大的意思傻瓜都听得出来,还需要多说什么呢?

郭图却不想愿赌服输。郭图以为,在赌场上服输的赌徒不是好赌徒。不错,袁绍是给暗示了,可暗示又怎么样呢?在这个世界上,暗示其实是这样一种东西,你接受了它那是暗示,你视而不见那叫屁也不是。

郭图决定让它变得屁也不是。他开始跟袁绍摆事实讲道理,说老大的三个儿子中,袁谭为长子,现又在外带兵;如果执意废长立幼的话,毫无疑问会导致乱相频生。再说官渡之战新败后,曹操大兵压境,这样的非常时刻,倘若我们父子兄弟自相争乱,那会是多么可怕的一副场景啊……

所以郭图的建议是,暂时搁置立嗣之事,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袁绍犹豫了。此时的袁绍突然发现,人生真是机锋处处,曲径未必通幽,曲线未必救国。人生的常态是欲速则不达。虽然他很想将三子袁尚扶正,可郭图描绘的可怕场景让他止步于立嗣之争。审配、逢纪也只能是空欢喜一场。

当然最失望的那个人儿是他老婆。尽管在此之后刘氏锲而不舍地在袁绍身边尽吹枕头风,却已然是作用不大了。

曹操攻过来了。如影随形地攻过来了。袁绍和他的儿子们仓皇迎战。战事的结果是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这场战争老天爷看来继续在帮曹操。因为袁绍吐血了,在袁熙被箭所伤,军马死亡殆尽之后。随后袁绍带着儿子袁尚逃入冀州养病,深深体味人生低谷的感觉。

刘备却想有所作为。在曹操准备宜将胜勇追穷寇之时,刘备同志带着关、张、赵云等人,引兵欲袭许都。当然,从计谋学上来说,这叫趁虚而入,也算是一狠招。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能想出如此招法,真是难为他了。

但曹操却小瞧了他。

曹操以为,计谋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若想事半功倍,一半靠计谋,一半靠实力。刘备的实力已然不行。自保尚且不足,怎么可以进攻呢?更可笑的是刘备进攻的理由——当时两军对垒,刘备与曹操都义正词严,为即将的开杀寻找理由。曹操给出的理由是小刘啊,我一直待你为上宾,你怎么可以背义忘恩呢?刘备则伸出一根兰花指,试图将自己变作正义的化身:老匹夫!你托名汉相,实为国贼!我乃堂堂汉室宗亲,现手上有天子密诏,我是奉诏讨贼!

曹操笑了。狂笑不已。因为刘备接下来的举动让他大跌眼镜。他看见刘备煞有介事地拿出一张形迹可疑的纸,然后在马上大声朗读起来。刘备的口音很重,曹操皱着眉头听了半天才听明白,刘备读的那些话敢情是骂他的,借天子之口骂他。曹操太清楚这是矫诏了,因为那个所谓的天子在他面前绝对不敢这么骂。相反的情形倒是有可能的,那就是曹操将天子骂得狗血喷头。

刘备读完之后神情自得,仿佛真理已在手中,接下来只需雷霆一击就可以了。

雷霆一击开始了。结果却是伤感的。

刘备被击垮了。一直逃到汉江边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刘备这才明白,原来人世间最靠不住的东西就是密诏了。密诏密诏,一个“密”字说明了一切。它是见不得天日的,是没有底气的,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也是要伤人的。而被伤的那个人注定是将密诏当一回事的当事人。比如他,刘备。

此时的刘备残兵败将不满一千,年纪也有一把。跟过吕布,跟过曹操,也跟过袁绍,终究一无所获,没有根据地,也没有未来。有的只是中看不中用的所谓江湖名声。

江湖名声害死人啊!刘备一声长叹,仿佛顿悟人生真谛。

于是,汉江之畔,刘备对着关、张、赵云推心置腹。他说你们这些人啊都有王佐之才,可又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跟错人。人生最可怕的是什么?站错队,跟错人。你们不幸跟随我刘备,苦吃尽了,福没有享到。我愧对你们啊。我刘备命窘,累及诸君。到今天身无立锥之地,实实在在是有误诸君啊。不如就此分手,我往这汉江里去,你们呢各投明主,以取人生功名,怎么样啊?

刘备一番话没有说话,已是声泪俱下。关、张、赵云人等也是掩面而哭。

这真是人生的绝望时刻。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可以走出低谷。因为一直在低谷里,从来没有看见山峰的样子,所以接下来如何安慰刘备或者说自我安慰也就无从谈起。

这个江湖一惊一乍

不过,孙乾还是抬起了头。孙乾是这样一个人——乐观,相信未来。一般来说,很多人都相信未来,但孙乾不一样,他是在看不到未来的时候,依旧相信未来。

在人生的绝望时刻相信未来。在从来没有看见山峰样子的时候,相信未来。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不是刘备能做到的。尽管刘备已不是一般人。

孙乾认为,未来不相信眼泪。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到一个落脚点。人必须活着才能有未来,可当下刘备最苦恼的就是,世上再无落脚点。

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再投袁绍,最后都仓皇逃离,现今,还有谁会是他的保护伞?最后的保护伞。

孙乾觉得,还有一人。刘表。

刘表虽然不是称王称霸之人,却是自保有余之人。刘表坐镇九郡,兵强粮足,最重要的,他与刘备都是汉室宗亲,怎么不可以投他呢?孙乾如是建议。

刘备却犹豫不决。他仿佛看到了希望,又仿佛看到了绝望。因为在他眼里,刘表的心胸不够开阔,不是可以容人之人。他担心自己自讨没趣。

孙乾站在了刘表面前。他不担心自己自讨没趣。理由是他找到了一个角度。说服刘表的角度。

不错,刘表是很牛,万事不求人。可刘备有一样东西更牛,是刘表不具备的。义气。

孙乾对刘表说,刘备是天下英雄,这一点连曹操都承认的。曹操为什么对刘备要赶尽杀绝,就是怕他日后威胁他啊。怎么?你不相信?不错,刘备现在是兵微将寡,可他有一颗心,一颗匡扶社稷的心。我们说英雄道英雄,不看他打过几次胜仗,而要看他为什么打仗。屡败屡战,百折不挠,这样的人才是英雄啊!汝南刘辟、龚都和刘备无亲无故,为什么要以死相报?一句话,钦佩刘备是英雄。现在刘备新败,想去江东投孙仲谋处。孙仲谋也说了,刘备是谁,大英雄啊,刘备要来,我十二万分地欢迎。但是刘备没去,为什么?心中有刘将军。刘备说荆州刘将军礼贤下士,士归之如水之投东,何况同宗乎?他因此特派我先来向将军报道。

刘表踌躇复踌躇。

应该说他被孙乾的话打动了,却只打动了一半。在刘表听来,孙乾的话有水分——江东孙仲谋处要肯收留刘备,他们为什么退而求其次,转投他刘表呢?一种鸡肋的感觉在刘表心中油然而生,在留与拒之间,刘表首鼠两端。

孙乾大声呐喊:刘将军心中可以没刘备,刘备心中可时时有将军啊!刘表心头一动,觉得人世间最可怜的情状莫过于此。

他准备收留刘备了。

蔡瑁却在此时跳出来阻拦道:“不可。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可见其为人。”蔡瑁这话说得比较狠,把刘备说成了水性杨花的人,基本上有强壮的男人可靠他就靠上去,没有从一而终的观念。要命的是蔡瑁所说的确是事实,不是捏造出来的。刘备确确实实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四处依靠中讨生活。

孙乾张了张嘴巴,说不出什么来。刘表也张了张嘴巴,说不出什么来。

蔡瑁则继续侃侃而谈。他对刘表循循善诱:主公啊,我们今天要是接纳了刘备,后果很严重。因为曹操很生气,他一定会迁怒于主公,到时兵祸不请自来。为今之计,不如砍了孙乾的脑袋,献给曹操,曹操必定重待主公……

刘表看了看孙乾的脑袋,不做声。

没有人知道他是不是在琢磨砍脑袋的若干种方法。一切需要时间来做出判断。孙乾闭上眼睛,觉得这个江湖一惊一乍的,心脏不好的人还真是不能随便涉足。

建安七年的春天

几天之后,谜底揭晓了。

同类推荐
  • 再整江山

    再整江山

    明末是一个真正的乱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之巅的最好时机。然而为何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明的贪腐集体宁愿抱着堆积如山的财富和大明同归于尽,也不愿意施以援手。吴三桂,洪承畴等数不剩数的汉人宁愿投降异族,也不愿意精忠报国。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以勤奋节俭著称的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手下却无一人忠臣良将得以善终。又为何并没有落后于西方的科技并没有拯救大明于水深火热之中。飘洋过海而来的各种农作物却没有丰收一个崇祯盛世。作者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明末时代,一个全方位揭示明末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的时代。只为以史为鉴。警醒后人。
  • 兰陵禁书

    兰陵禁书

    一个历史系辍学的女黑客bottle与她的小伙伴、商业公司调查员汤彬彬一起,在他们的精神导师、大学历史系教授唐冬至的指引下,解开历史上系列悬疑案件。。。
  • 三国万里河山

    三国万里河山

    叶珏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一言不合就穿越,猝不及防到三国还有个坑比系统告诉她:“你的目标是一统天下,去吧少年!”统你个头啊,我是女的啊喂!叶珏:“文若,你长的真好看”荀彧:“……主公,你又喝酒了”本文主cp叶荀(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是荀叶)鉴于女主见到令君较晚,所以设定令君未婚且年龄有降低渣作不懂地理兵法历史,全文半架空,考据党勿入部分人设按《真三国无双》来,不要和我说什么新三国,那不是我的令君剩下部分在真三里大众脸的,怎么帅怎么来小学生文笔不喜可以叉叉,但不要喷,渣作玻璃心受不起谢谢渣作学生狗,周更,若有请假会说明
  •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第十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诗的国

    诗的国

    盛唐出诗人,是诗的国度。皇上写诗,杨贵妃写诗。出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书法家写诗,出了颜真卿和张旭、怀素。画家写诗出了王维、郑虔。风力才子写诗,风流女子写诗,可谓风流大唐,风骚大唐。我们的故事由李白和杜甫诗仙、诗圣开始。李白高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洛阳城里,少年杜甫在岐王李范的府邸里,听大唐著名歌唱家李龟年唱歌,与一些洛阳文坛名流饮酒作诗,因出生诗书世家并吟诵大宛马诗歌,震动洛阳文坛,了人类社会的理想愿望,其哀歌、浩歌、悲歌超越了时代和时空。
热门推荐
  • 当夜晚降临时,你是不是一个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当夜晚降临时,你是不是一个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夜晚,则是故事的高发时段。每当夜幕降临时,情绪和世界由此打开,奔涌而出,泛滥不止。故事,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10个和夜晚相关的故事,也是10个关乎情感和情绪的故事。
  • 利艾的奇妙物语

    利艾的奇妙物语

    艾伦是个迈入大学监狱的苦逼大学生。这所大学是他梦寐以求、日思夜想,并且努力才考上的大学。
  • 生化丧尸之末日危城

    生化丧尸之末日危城

    生化狂潮的来临,末日丧尸的围城,在黑白残破的世界,血,是那样的绚丽,妖艳。不想死,只有拿起你手中的武器,让冰冷的刀刃舔砥敌人的鲜血,杀,杀出一条血路。追求强大力量投靠丧尸的决裂者,与维护人类,奋战不惜的猎杀者。你,选择哪一个阵营?
  • 酷天使,假王子

    酷天使,假王子

    她温文尔雅清秀大方,是谁那么没有眼光说她是王子?那个跟她青梅竹马高大英俊,打不过就哭的白痴的大笨蛋,真的太像天使啦……酷似王子的女生,貌似流氓的天使,深情的冰山美男,甜美的花心美女,爱情角色大转换,天使握拳,王子开道,超级PK赛精彩上演!
  • 登上云之巅

    登上云之巅

    三界,元素,纷争。一场大浩劫将至。云之巅,一条通往天界的神圣通道。云飞,黑河,血统,身世,家族。一切谜底,都会在小说中一一揭开。若喜欢本书,请推荐,请点击,请收藏。
  • 腹黑校草恋上拽拽笨丫头

    腹黑校草恋上拽拽笨丫头

    初次见面,她,吃蛋糕吃的不亦乐乎。他,看她吃蛋糕看的不亦乐乎。第二次见面,她,已是亭亭玉立的姑娘。他,依旧风流倜傥帅哥一枚。他的心已被她占满,而她的心被“吃的“占满。他最大的”情敌“是吃的!
  • 少女的心

    少女的心

    不就是掉进了一个洞嘛!居然样子变了,重要的不是这一点,重要的是记忆都消失了!她,叶隐,将进入不得安宁的日子。“臭丫头,你给我过来,不过来就死定了”“我干嘛要过去?过去等死吗?我没有那么蠢”“过不过来?”他再次说道,“不过,不过,打死我也不过”“不过来是吧!那我就要抓你过来”
  • 圣临记

    圣临记

    我是阿尔法,我是欧米伽,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圣临》1:8圣临异能者——人类开启自我救赎之路的产物。在神与魔的开启战争中,以人类之姿来终结。这是一本·都市·奇幻·异能·神魔·小说前方高能,请慢行~
  • 月无殇

    月无殇

    原是夏王朝最为高贵的嫡出公主和太子殿下,只因父皇后宫中储着的昭雪公主的母妃对父母的嫉妒,而成为亡国的祭品。年幼天真的她一夕之间变为冷血煞神,你要她死,那好,她就把你全族推进地狱!冷漠如她,江湖上的冰心医仙独孤寒,亦是凌云宗大小姐雪玉罗刹君陌殇,却非前朝大夏莲央公主殿下君琰!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曾纪泽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曾纪泽

    翻开中国近代史册,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曾涌现出众多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他们的事迹已被广为流传。青少年朋友。在他们当中,还有为了捍为国家利益,在充满剑拔弩张气氛的谈判中,不懈抗争的爱国志士,而曾纪泽就属这样一位。曾纪泽年轻时两次到京城应试都落了榜。他也曾因不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心中闷闷不乐,而一想到他父亲的教诲:“或中或不中,无甚关系”而应“以后穷经读史光阴难得,一刻千金!”也就慢慢从低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只有勤奋学习,并有一颗报效祖国之心,就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从此,曾纪泽放弃了科考,潜心钻研对社会有用的典籍。他除了研读经史诗文外,还学习天文、地理、数学、音乐、骑术等,成为了博学多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