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900000018

第18章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2)

所谓的富贵繁华,最终不过是过眼烟云,任何人都逃脱不了一个平淡的结局——一抔黄土足矣。

曾国藩能有这样的心态和作为,真是了不起。可是古今官场上绝大多数人,握有炙手可热的权力后,很难得有这样的平常心。

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为官者大多对名和利患得患失,弄不明白这看似平常的道理。因为平常心是要靠读书、修身、参悟、实践慢慢培养的。

曾国藩起初也有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人生追求,要不然也不会热衷于科举。但博览群书的慢慢参悟以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把他塑造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儒者。

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六月,曾国藩被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兼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是从二品,但如果兼署了礼部侍郎,便是正二品,待遇比太常寺卿高多了。

按清朝当时的官制,四品以下官员准乘四人抬的蓝呢轿子,俗称四人抬大轿;三品以上官员准乘八人抬的绿呢大轿,俗称八抬大轿。但这不是硬性规定,官员如达到品级而收入不丰便可量力而行的;如果品级达不到却乘高品级的轿子就算违制,一旦被人举报,不仅要受处分,严重的还要被革职、充军。

曾国藩以前一直乘四人抬的蓝呢轿子,当了三品官以后,按说可以换乘八人抬的绿呢大轿了,但他却仍然坐着四人抬的蓝呢轿子。而今升了二品官,许多人都以为他会换乘八抬大轿,没料到他还是坐着他的“四人抬”。

从表面看,因为曾国藩收入有限,实在养不得太多的闲人,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不想太招摇。因为如果换乘八抬大轿,不仅仅是要增加几名轿夫那么简单,还要有引轿官、扶轿官等等,多花不少银子不说,弄这么大的排场,太引人瞩目。所以,对于可摆可不摆的架势、可坐可不坐的大轿,曾国藩一律是不摆不坐。

官大不招摇,功高不自傲,为人低调一些,有百利而无一害。37岁的曾国藩时刻牢记古人的金玉良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忌,时时处处慎独而思,慎独而行。

古人还云:“欲成事先成人。”一句话: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是曾国藩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真正的智者总是在声名显赫时藏锋敛迹,从而成就一番大事业,曾国藩无疑深谙此道。

道光帝的高级打工者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正月二十二日,曾国藩第七次被升职为礼部右侍郎。十年七迁,跃升十级,成为了真正的二品大员。连他自己也料想不到升迁会如此之快,简直有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味道。

八月以后,曾国藩又兼任了兵部右侍郎等职位,公事繁忙到了无暇吃饭的地步。曾国藩的心情也抑郁到了极点。甚至颓废到了想隐退的地步。因为他的志向是做国计民生的大事,像这样繁琐的事情,他是不屑于做的。

十月,祖父星冈公去世,曾国藩请假两个月,在寓所守制。谁知道到了年底,皇太后也去世了。治丧典礼是礼部的职责所在,无奈的曾国藩只能入宫参与办理丧事。

身在朝堂的曾国藩作为道光皇帝的高级打工者,对琐碎繁杂的公务厌恶到了极点,他真怕自己救世匡民报效祖国的理想因此而夭折。

不久,清廷的变化让曾国藩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最后,我们再看看曾国藩的升迁过程。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四月,庶吉士散馆,任翰林院检讨。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三月,升任翰林院侍讲。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七月,补授翰林院侍讲。

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九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

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6年)十二月,任文渊阁直阁事。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六月,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头衔。

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六月,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兼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正月,升授礼部右侍郎。

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八月,署兵部右侍郎。

可见,曾国藩平均每年都能升一级,十年七迁,连跳十级,他的仕途可谓是一路平坦,青云直上。30岁的曾国藩用十年的时间从七品一跃成为二品大员,这背后于他个人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更主要的是他遇见了伯乐穆彰阿。这个大靠山在他仕途的升迁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每一个人都应该牢记这句话。如果你还没有成功,不要灰心,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相信伯乐就在前方向你招手,成功也许就一步之遥。

乱世还乡

道光时代的结束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事情真是太多了。

年初的一个傍晚,曾国藩从道光帝的贴身太监曹公公处听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道光帝快不行了。

这个消息让曾国藩震惊无语,震惊过后,就是极度的伤心和无助。道光帝是他崇拜的偶像,他曾经发誓要振兴大清国,如今大清还是积贫积弱,而自己的偶像却要撒手归天了。

曾国藩一路走来,顺风顺水,虽然靠的是穆彰阿的推荐和庇护,但道光帝却是他青云直上的直接提拔者。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这位青睐自己的大清君主危在旦夕,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曾国藩明白:自己的前程能否依旧大红大紫,现在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古至今,上到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没有人能左右生死。事到如今曾国藩又能做些什么呢?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争分夺秒地赶到道光帝面前,再看一眼还有呼吸的皇上。

皇后、妃子、亲王、阿哥、格格、大臣等早就在皇上的寝宫外面跪了一大片,只等道光帝咽最后一口气了。

曾国藩抹了把眼泪,跪倒在道光帝床边,看到奄奄一息的道光帝,他的鼻子一酸眼泪就又流了出来。

皇上吃力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国之藩篱,唉。”然后就召人宣读遗诏了。

这一声长叹,意味深长,本以为曾国藩可以再现康乾盛世,如今看来是等不了了。当然其中也夹杂着对曾国藩的失望,还有就是落寞,一个帝王即将离开人世的落寞:到死也没有看到大清国的振兴,真是死不瞑目。

道光帝执政的清朝,积贫积弱,鸦片泛滥;官员们萎靡不振,苟且偷安;武备不兴,八旗和绿营已经没有了入关时候的勇猛了,战斗力低下到常人想象不到的地步。再看看朝政,宰辅都是昏庸之臣,前期是“小心谨慎,一守文法(法规)”的曹振镛,后期是投降派穆彰阿;外有列强环视,内有数不尽的百姓起义。内忧外患终于把道光帝压得再也起不来了。

对于道光帝的知遇之恩和栽培之情,曾国藩永远都有说不尽的感激。如果没有道光帝的青睐和提拔,他不会从一介草民书生爬到兵部右侍郎的位置,不会有如今的荣华富贵和受万人尊敬的地位。

我们前面提到过,道光帝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史书上关于道光的生活这样写:

道光皇帝带头过紧日子,他使用的只是普通的毛笔、砚台,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了龙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

每天下午四点前后,道光帝就让太监出宫买烧饼。来回路远,太监怀里揣着烧饼,虽然一路小跑,但烧饼还是凉了。道光帝毫无怨言,沏上一壶热茶,啃完烧饼,立即上床睡觉,这样,连灯都不用点了。

一次为皇后祝寿,满朝重臣献上寿礼,拜完寿后留下赴宴。众多文武百官心想皇家御宴的排场一定不小,不料开宴只是一人一碗打卤面。

在中国历史上,以天子之尊一生都崇尚节俭,除了道光皇帝,没有第二个帝王了。这位自幼生长在帝王之家的君主能做到这样,实在难得。但史学家认为道光帝的节俭有些过分了,显得吝啬了,到了“抠门儿”的地步。

道光帝就这样做了,至于评论,就由后人来完成了。

不过,试想一下,道光帝的节俭是不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呢

同类推荐
  •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收进散文、诗歌和评论等体裁文章约百篇,杨文琴、闵生裕等负责征集文稿、下载博文,并核对了文章的作者和写作、发表时间,编辑对文稿重新分辑整理编目。文集现分三辑,其中《青山湿》收进的是2010年8月之后亲人朋友不同时期创作的怀念散文,《梨花雨》大部分是发表于报刊、网络的散文诗、小品文和诗歌,《长相忆》则收进了各个时期对世忠散文、杂文的评论文字及序言、书评、创作论等
  • 粉香情浓三尺戏台

    粉香情浓三尺戏台

    混乱的时代,一个男人,四个女人。爱,让她们相识;爱,也让他们相妒、相恨。然而,为了这样一个注定不平凡的男人,她们或是牺牲自己、或是退出情战、或是远走异乡,只为留给他一个最广阔的舞台。与其说他是她们的信仰,不如说是她们成就了这样一个璀璨的京剧巨星,抑或说,她们才是他舞台上最浪漫的主角。
  •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以前,明史学者吴晗先生写过一本《朱元璋传》,怎么说呢?虽然该书影响很大,但是内容着实单薄,以区区二十万字去介绍和评价这位伟大君王恢弘博大的一生,难免给人一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之憾。出于对朱元璋伟大人生的感动和对真实历史负责任的态度,笔者耗时近十年,悉心研究朱元璋,创作此书。从史料考证到布局谋篇再到分析点评,无不殚思竭虑,精益求精,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元璋及其生存的时代。
  • 眉批大师

    眉批大师

    本书是一部用当代的思维与新鲜的文笔撰写的《巨人传》,选取了中外文学艺术史上数十位公认的大师,对他们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大师们的艺术个性和人格力量。本书既有学术价值、艺术品味,又有新意与可读性,既能丰富广大读者的文学常识,又能唤醒人们重温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量级文学家、艺术家。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热门推荐
  • 神奇宝贝之逆天宝贝

    神奇宝贝之逆天宝贝

    不一样的小智,不一样的神奇宝贝……本书纯属自己虚构与原著不同,但不脱离原著………'
  • 入道登仙

    入道登仙

    身为凡人,都想活着,对,就是活着,谁都不能阻挡,不管是人,鬼,妖,魔,佛,还是仙。。。。。。
  • 豪门婚路:腹黑萌妻不好惹

    豪门婚路:腹黑萌妻不好惹

    “嘴毒心狠下手稳,该留留该滚滚,有朝一日钱在手,杀尽天下劈腿狗。”是豪门新娘叶二小姐的独门战斗秘诀。媳妇儿如此彪悍,荣大公子笑的一派自豪邪魅,“宝贝儿,我挺你到底。我是你的小美人鱼绝对不劈腿。不过你可不可以别用杀猪刀在我这晃?太没有美感了,你上次拿的那把勃朗宁就不错嘛,没声音体积小,真是杀人越货居家旅行必备之良器。”“谢谢你的提醒哦,让我想起来,第一个要干掉的人就是你。”荣大公子笑容不变,“你杀不了我的,不如我们打个赌?”“赌什么?”“赌……胜者为王,败者暖炕!”
  • 太古天帝

    太古天帝

    一指碎天道,一言乱轮回,虚实如梦一念间。
  • 异界杀神之龙神

    异界杀神之龙神

    尘真因一个同学玩笑短信意外的坠入了扭曲的空间来到了一个弱肉强食、实力为尊的世界,在这个有淬体境,练气境,气丹境,生死境,仙境,神境,主宰境的顶级分明的世界,只有登上主宰才能手握大权,掌控天地。偶然间尘真得到了龙族族长龙神的传承羽化成龙,成为新的龙族族长。但是天上的神组织“天宫”却设计让地界自相残杀,地界变得非常乱,尘真愤怒了,一条怒龙即将苏醒......
  • 海贼王之格拉迪丝

    海贼王之格拉迪丝

    海贼同人女主实力强能力bug男主未定剧情从香波地群岛开始
  • 高房价还能撑多久:是泡沫终究要灭亡

    高房价还能撑多久:是泡沫终究要灭亡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中国的房地产业到处玄机重重。经济学家、著名学者、地产大鳄、政府官员以及寻常百姓,或为既得利益辩驳,或为民生大计呼吁,或为经济安全忧患,或为继续敛财造势,一时间唇枪舌剑,你方唱罢我登场,导演出这部看不懂的纷繁复杂的闹剧。两会即毕,中国政府表示痛下决心用各种手段来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但是普通消费者迫切期望在短期内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我们解决温饱问题用了三十年,那解决房价问题需要多久?作者将在本书给读者一一解说。
  • 黑界地

    黑界地

    《黑界地》是我生长的鄂尔多斯高原,秦汉时期曾有过极其灿烂的农业文明,那时郡县林立,直道横穿,后又沦为沙漠草原,成为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好牧场。成吉思汗的灵寝就供奉在鄂尔多斯高原,成为蒙古民族的圣地。我的长篇小说《黑界地》就是写的一百年前,清王朝开垦鄂尔多斯高原,在草原上建起了无数垦局,洋人、商人、王爷、军阀、地主组成利益团体,他们用尽权力、才华和智慧,掠夺民脂民膏,糟蹋蒙古人的牧场,疯狂种罂粟,用钱欲鼓动庄户人的野心黑心,最后,黑界地被搞得面目全非,一塌糊涂。结尾之时,我让金老万即书中的主人公悲壮地扒开了黄河口子,把五里垦局和吞噬人良知的黑界地泡在了滚滚黄河里。
  • 重生之喋血千金

    重生之喋血千金

    从小被训练出来的杀人机器……死神。杀人无数,冷血残忍,连那一头瑰丽的长发都是血色的。boos说她是天生的杀手,她笑,笑得狂放不羁。如果不是死在深海,她想,她这辈子都会在杀人中度过,然后,等着被别人杀。本以为她会死在黑暗中,下到十八层地狱,却不知道她竟然会重生!小片段:“哟~亲爱的这是吃醋了?”陈妖孽搂着千宸脖颈的手更紧了些,那脑袋更是挺了挺,凑近千宸的耳朵,哈着热气儿,声音带着些蛊惑,“亲爱的要抱的更紧些哟,不然本少被抢走了可有你哭的!”耳朵麻麻的酥酥的,她却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只是僵硬了下嘴唇,随即眼神有着些微的闪烁,“那我可就要放手了。”
  • 校花的贴身废柴

    校花的贴身废柴

    陈风,一个废柴加常年吊车尾,一日平行世界的校花来到,从此屌丝开始逆袭。美人在侧,技能爆表,兵王、医神、神农通通附体,都市乡村任我行。有人说陈风贱,陈风一撇嘴:呸!老子是正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