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逃难的时候,曾流落在一个姓戚的平民家中,戚氏父女热情地款待了他。就这样,年方十八的戚姑娘遂嫁给了刘邦,后来进宫被封为戚夫人,深受刘邦宠爱。刘邦还想把原配吕氏之子的太子之位废去,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
得到这一消息后,吕后心里十分着急,想找张良商量对策。张良对吕后并没有好感,同时也不讨厌戚夫人,且不想卷入皇室家事,所以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但经不住吕后的再三恳求,张良只好答应,他也想到太子立废事关国家安危,为了保持稳定的局面,还是不换太子的好。不过他仍不想自己出面劝阻刘邦,于是他就对吕后说:“对于这件事,我也没有办法劝阻皇上,但有四个人可能会帮上大忙,不过这四个人当初受到了皇上的轻慢,他们便逃到了山野,发誓永不在汉朝为官。后来皇上认为他们行为高尚,不重名利,非常看重他们,曾多次派人对他们进行邀请,但并未如愿。这四个人的年纪已经很大了,须发皆白,并称‘商山四皓’,现今可派能言善辩之人,带着太子的亲笔书信,请他们出山辅佐太子,此事或有可为。”
听了张良的话,吕后想尽一切办法将“商山四皓”接来长安。
平定英布之乱后,刘邦回到了京城,因为箭伤复发,病情越发严重了,废太子改立如意之心越来越迫切,很多大臣竭力劝阻,但刘邦不为所动。
一天,刘邦在宫中设宴,太子在酒宴之间陪坐,刘邦忽见太子身后侍立四位老人,便问他们的姓名。四人忙报上自己的名字,分别是夏黄公、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正是他仰慕已久的“商山四皓”。刘邦问道:“为什么我请你们出山,你们却不加以理会,而现在却来陪侍太子。”四人回禀道:“皇上喜怒无常,轻侮士人,我们不愿受到这种侮辱,而太子礼贤下士,仁慈孝顺,天下有才之人莫不翘首相盼,甘愿为他效劳,我们也因此而来。”
刘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认为太子已得人心,羽翼已成,只说了句:“望你们好好辅佐太子吧!”以后再也没有提到废立太子之事。
读故事,悟道理:
让刘邦消除废立太子的打算,光凭嘴上功夫是无法将他打动的,一定要让他亲眼看到才会有效。自己请不动“商山四皓”,而“商山四皓”却自愿为太子效劳,这就是活生生的事实,面对这个事实,刘邦不得不打消原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