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5400000027

第27章 毛泽东论史对谁评语最狠?

毛泽东博览群书,喜欢在读书时眉批或横批,在点评中尤喜臧否历史人物。尽管他说自己“论人喜苛评”,但实事求是地讲,他对古人的评语用狠词的并不多。比较狠的评语有:刘表“虚有其表”;郭象无行;王建庸人,不懂政治;笑里藏刀李义府;李治朽物等等。其笔下对古人最狠的评语是“蠢猪”,他把这个狠劲十足的词送给了2500多年前的那位愚不可及的宋襄公。

在其名著《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探讨战争中的主观指导与主动或者被动的关系时指出:“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毛泽东认为,战争中的主动与被动是相互转换的,任何一方都不可避免地因自身主观、客观因素的局限而产生薄弱环节,予敌以可乘之隙,导致失败。高明的战争指导者,不应恪守本本,从而使自己陷于被动局面。宋襄公就是一个怀抱本本主义、死搬教条、一战而为天下笑的蠢猪式人物。

历史上把宋襄公和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并称为“春秋五霸”。后四位各有丰功伟绩,均称霸一时,而宋襄公不仅未曾称霸中原,并且还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国杀得大败,且在此战中迂腐地实施所谓的“仁义”行为,徒留千古笑柄。审视历史,宋襄公实在不配位列“春秋五霸”。

宋襄公是个资质平平的人,宋国的实力也很弱小。宋襄公曾侥幸地为齐孝公复位起过大作用,异常顺利地帮助超级大国齐国安定了局势。之后,他竟然异想天开地想仿效齐桓公会盟诸侯做各国的霸主。

于是,他派使者去楚国和齐国,想把会盟诸侯的事先和他们商量一下,取得楚国、齐国的支持。开始时,楚成王接信后轻蔑地直想笑,讥笑世上竟有宋襄公这等不自量力的人。大夫成得臣说:“宋君好名无实,我们正可利用这一时机进军中原,一争盟主之位。”楚成王觉得甚是,便将计就计,答应与会。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盟主非己莫属。他事先未征求齐国、楚国的意见,自作主张拟了一份秋季在宋国会合诸侯,共扶周天子王室的通告。

虽然楚成王和齐孝公对宋襄公的这种做法很不痛快,但碍于情面,还是签了字。到了秋天约定开会的日子,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没到。宋襄公首先说:“诸侯都来了,我们会合于此,是仿效齐桓公的做法,订立盟约,共同协助王室,停止相互间的战争,以定天下太平,各位认为如何?”

楚成王说:“您说得很好,但不知这盟主是谁来担任?”宋襄公说:“这事好办,有功的论功,无功的论爵,这里谁爵位高就让谁当盟主吧。”话音刚落,楚成王便说:“楚国早就称王,宋国虽说是公爵,但比王还低一等,所以盟主的这把交椅自然该我来坐。”说罢并不谦让,一下子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

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盘落空,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不承认?可你那个王是自封的。有什么资格做盟主?”楚成王说:“你说我这个王是假的,你把我请来干什么?”宋襄公气急败坏地大喊:“楚王本是子爵,假王压真公。”

批判的武器显然不如武器的批判来得更简单。这时,只见楚国大臣成得臣脱去长袍,露出里面穿的全身铠甲,手举一面小红旗,只一挥动,那些随楚成王而来、打扮成家仆和侍者的人纷纷脱去外衣,原来个个都是内穿铠甲、手持刺刃的兵士。他们往台上冲来,吓得诸侯四散而逃,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来,然后指挥五百乘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宋国。幸亏宋国大臣早有防备,团结民众,坚守城池,使楚王灭宋的阴谋未能得逞。楚成王把宋襄公拖到楚国的车上,带他回楚国去了。后来,直到过了几个月,在齐国和鲁国的求情调解下,楚成王觉得抓了宋襄公也没什么用,才把宋襄公放回国。

霸主未当成,反做了一段别人的阶下囚。从那时起,宋襄公对楚国怀恨在心,但是由于楚国兵强马壮,也没什么办法出气。宋襄公听说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就想讨伐力薄国小的郑国,出出胸中恶气。过了不久。郑文公去楚国拜会楚成王。宋襄公认为是个机会,公元前638年夏,怒气未消的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出兵伐郑,郑文公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接报后,没直接去救郑国,却统领大队人马直接杀向宋国。

大敌当前,宋襄公这下慌了手脚,顾不上攻打郑国,带领宋军星夜往国内赶。待宋军在涨水边扎好营盘,楚国的兵马也来到了对岸。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军到此只是为救郑国。咱们已经从郑国撤军。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咱们兵力少,不能硬拼,不如与楚国讲和算了。”

宋襄公却说:“楚国虽然人强马壮。可缺乏仁义。我们虽然兵力单薄。却是仁义之师。不义之兵怎能胜过仁义之师呢?”宋襄公又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并绣有“仁义”二字,以“仁义”来战胜楚国的刀枪。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军开始过河。公孙固向宋襄公说:“楚军白日渡河。等他们过到一半,我们杀过去,定能取胜。”宋襄公却指着战车上的“仁义”之旗说:“人家连河都没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么仁义之师?”

等到楚军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布阵时。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说:“趁楚军还乱哄哄地布阵,我们发动冲锋,尚可取胜。”宋襄公听到此话不由骂道:“你怎么净出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你便去打他,那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宋襄公的话才说完,楚军已经布好阵,列队冲了过来。宋襄公冲在最前面,却冲进了敌阵,由于宋襄公是个讲仁义的人,对待下属十分好,所以他的属下都拼死保护他。那杆“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到何处去了。

宋襄公逃回商丘后,首都群众情绪高涨,举行示威、静坐等非暴力活动,以指责他不会打仗,丧师辱国。公子目夷进宫视疾,把干部群众的意思委婉地告诉了襄公。襄公不以为然地说:“我这个君子在战场上,不伤害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老人,不把敌人逼进绝境。如今虽然惨败,但我们没有攻击过没作好战斗准备的敌军,这不正说明了我仁义的君子风度嘛。”公元前637年,受伤大半年的宋襄公死于伤口并发感染,结束了他可怜可笑的一生。

宋襄公所恪守的是当时盛行的兵法――《司马法》。这部中国兵法的经典著作在当时影响很大。其上说: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自古之政也。这里《司马法》强调,追击逃散的敌人不能超过一百步,追寻主动退却的敌人不能超过45公里,这是礼;不逼迫丧失作战能力的敌人并哀怜伤病人员,这是仁;等待敌人摆好作战阵势再发起进攻,这是信;争天下大义而不争一己小利,这是义;能够赦免降服的敌人,这是勇;能够预见战争胜负,这是智。宋襄公所说的“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正是《司马法》中“仁”、“信”的内容。仁义道德是中国兵法的思想境界,历来为兵法家重视,但实施这一思想境界必须以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弱小者在强敌面前空谈仁义道德只会落得失败下场。

宋襄公严守商周以来形成的“治兵以礼”的军事思想,沿袭了“君子不重伤”“不杀黄口,不获二毛”“重偏战而贱诈战”的作战方式,他努力保持了君子的风范,墨守于既定的战争中的道德法则。因为在那个时候,军事并不强调“诈”而讲求“礼”。

以宋襄公“仁义论”惨败收场的泓水之战标志着商周以来“礼义之兵”的寿终正寝。

在泓水之战后不久,《孙子兵法》问世,孙子13篇雄视军事几千年,成为古今中外军事将领乃至商贾们的必读之书。从此,战争已经不允许有任何温情,只要能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战争的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兵不厌诈已经成为兵家奉行的原则,战争披上了只求目的不讲手段的殷红惨烈的外衣。

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大军事家曹操进一步否定了儒家以礼治军的原则,在其《孙子注》中旗帜鲜明地提出“礼不可治兵”。通观《三国演义》,全书精彩之处在于各为其主的政治斗争和军事谋略,从头到尾的争斗掩盖不住一个“诈”字!

毛泽东少年时代在东山高等小学堂上学时,就开始关注宋襄公,他最有名的两篇作文中就有《宋襄公论》(经笔者考证,另一篇是《救国图存论》),国文老师谭咏春批阅后写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此文被老师破例打了105分。他后来在《论持久战》中对宋襄公极其尖锐的批评,揭示了战争的实质。

同类推荐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许多主人公都给人以迷惑、怅然若失的印象,即使在那些现实性和倾向性很强的作品里,也涂上了浓重的迷惘色彩。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的众多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最受人称道。他的“冰山”理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以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起来翻阅《海明威》吧!
  •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介绍了:赵匡胤、乾隆帝、唐玄宗等帝王的故事。帝王的位置,原本是属于一家一姓的,谁得到了都不想拱手相让,哪怕是一个白痴都要死抗到底。要想坐上去,靠的是诡计多端的手段。因此,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结局,都是悲局。帝王是权力、富贵的象征,它的诱惑力让人摇着船橹一波一波地驶去,一直驶入腥风血雨之中。
  • 慈禧秘史:女人当国

    慈禧秘史:女人当国

    在近半个世纪里,慈禧太后以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和一个女人的身份管理着这个古老的帝国。从同治到光绪,从保守治国到主持新政,慈禧漫长的一生,对应了中国近代最富戏剧性的时代动荡。站在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慈禧别无选择,光绪皇帝的人生悲剧、戊戌变法的最终失败、袁世凯的狼子野心,折射出紫禁城内钩心斗角的皇室内幕,讲述了一个帝国的覆灭、一个时代的风云变换。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
  • 有趣的中国太子

    有趣的中国太子

    本书真实再现了皇太子的生活、皇太子的不同命运,皇太子与皇帝的关系、皇太子的最高权力到手前的政治斗争,透视中国王朝的政治特色。
热门推荐
  • 校园怨情

    校园怨情

    校园里像雾像雨又像风的那些事,在追求命运的征途上,孰对孰错……
  • 大国名将

    大国名将

    飞机如蝗虫,导弹如冰雹,这是空中的打击。战车如狼群,重炮如雨点,这是陆地的交战。潜艇如幽灵,航母如要塞,这是海上的纵横。卫星如天眼,电子如暗器,这是看不见的暗战。不过,这些都挡不住韩庆为国守土,保护百姓安宁的雄心!“不管你们有什么手段,都来吧!我绝对不会害怕,我一定会把你们一个个打趴下!”韩庆说。这是一个大国名将的崛起史,这是一个让各国听到了都能止小儿夜啼的名字。
  • 总裁桎梏:顶罪新生绝代恋

    总裁桎梏:顶罪新生绝代恋

    家姐开车撞死了父亲在外养的情妇,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她在17岁那年被接回,目的只有一个替家姐顶罪,开庭审判那天刚好她生日,在孤儿院的好朋友出庭为她辩护,不料在来的途中身亡,因她为成年,加上认错态度较好,法院判决三年有期徒行,保受三年的牢狱之灾,本以为重获新生,却逃不来他的枷锁,他不断的折磨她,羞辱她,见不得她舒坦,同时他也给予了她至命的独宠,当得知三年前的真相,他们的爱能否继续?
  • 情天碧箫缘

    情天碧箫缘

    冷庄遗孤幼女冷若霜,立誓报仇血恨,投身魔教—冥谷,拜师生死门。几桩血案后武林大乱,叶景轩前去查究。叶景轩寻至冥谷与冷若霜相识,二人情愫渐生。叶景轩生父却为冷家仇敌,冷若霜决绝而去,叶府大乱,江湖纷争再起,为平杀戮,冷、叶携手共战江湖。
  • 王子殿下我喜欢你

    王子殿下我喜欢你

    美美追求王子殿下,‘’落辰,我喜欢你和我在一起好不好?”呵,你觉得你有资格和我在一起吗?落辰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 暮年花

    暮年花

    一封封神秘的信笺,打开了萧然寻觅自己的身世之路。面对男友的背叛,她选择尘封自己,选择离开。却不想,一连串的事情发生,终于开启了尘封的往事。却原来,她最好的闺蜜竟然是她同父异母的姐妹。
  • 我知道,我会爱上你

    我知道,我会爱上你

    米米从未想过,自己也会有逼婚的一天==。。虽然对方是个帅哥,但她真的不想结婚啊!!!天哪!还要去他的公司实习==!米米表示生无可恋了==。。“等等!你要干嘛?”米米看着那渐渐放大的俊脸,心中噗通噗通跳个不停。“你说呢?”陶叙嘴角一扬,封住了她的唇。
  • 小萝莉

    小萝莉

    一个平凡的人,用着不华丽的语言,讲着一个简单的故事。
  • 青春遇见奇迹

    青春遇见奇迹

    第一次遇见,在也没有看见过他,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不过很感谢他,到了高中时代,我既然会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在高一我认识了你,慢慢喜欢上你,我的生命里出现了你这个奇迹,我以为是永远的奇迹,可是,为什么你要让我这么难过,原来自己是不配拥有爱情......我以为我不会有爱情了,可是你出现在我生命里,我没有力气去想,我只有好好学习。“忘了我,没有关系,我会让你重新认识我。”为什么,我认识你嘛?“沈梦洁,你愿不愿意把你交给我,我来守护你,不会让你受到一点伤害。”谢谢你。原来我最初的遇见是我生命真正的奇迹。“燃杰,我愿意,以为你就是我的生命。”
  • 边缘人物

    边缘人物

    茫茫人海中,总有那么些人与众不同,他们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又必不可少,这些人统称为边缘人物。李赫在无意间得到一块黑色水晶,从此开启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但英雄的道路注定孤独,他能否守护住自己所爱的人,又能否战胜邪恶?一切尽在《边缘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