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国各族人民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著称,创造了灿烂绚丽的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举世公认的贡献。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我国是唯一的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有“天朝物产丰盛”之赞誉。早在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遍游中国各地,流连忘返,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盛赞东方之富庶,文化之昌明。思想巨匠马克思也曾高度评价中国的三大发明,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只是到了近代,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入侵,我国才明显地落伍了。
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尤其是到了近代,为了改变任人宰割的屈辱命运,我国人民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御侮,共赴国难,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演了一幕幕英勇悲壮、荡气回肠的历史剧。
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在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如精忠报国的宋代爱国名将岳飞;“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浴血奋战十年,肃清倭寇的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主持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以及现代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杨靖宇、张自忠等。他们都是今天中学生培养爱国情操的榜样。
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曲恢弘的爱国赞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国家之魂,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外敌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灭亡危险的阶段,我们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对外反对侵略、维护祖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对内反对出卖祖国利益、改变祖国贫弱面貌上。
在当今的中国,国家的命运与社会主义事业密切相连,每个中华儿女的前途命运都与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辱兴衰息息相关。所以,在当代,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如同邓小平同志所讲的那样:“中国人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我们说在当代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还因为二者是有机的统一。祖国不是抽象的,它有自己的山川、原野、宝藏、历史、文化,爱祖国就要爱建设这些大好河山和创造历史文化的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制度,坚信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国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使亿万群众建设现代化的伟大热情和聪明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主义使我们的祖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些爱国情感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可缺少,但就中学生目前的情况而言,爱祖国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建功立业做好准备。
爱国如家,以国为先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在“爱”的范畴里,爱国是一种最高尚、最基本的情感。当然,爱国不是抽象的,它也不是只在祖国危亡的关键时刻才能表现出来。爱国是具体的,也体现在日常行为中。爱国之心首先体现在平时对家庭、父母、亲友和家乡一草一木的感情上。但是,爱国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它们。在几者相互之间的关系上,中国的传统美德历来要求人们以爱国报国为至高至上,也就是所说的“爱国如家,以国为先”。这是因为,没有国哪有家,只有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才有家庭的幸福。
爱国如家,以国为先,自古以来就是爱国志士的座右铭。
西汉大将霍去病,为抗击匈奴,征战千里,战功赫赫。为褒奖他的战功,汉武帝为他修造了豪华府第。霍去病拒绝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我们都知道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岳飞幼年家境贫寒,以拾柴为生。但他刻苦读书习武,期望日后能够报效祖国。当金兵入侵宋朝,铁蹄踏处,烧杀抢掠,国家和人民遭到灾难时,岳飞决心拼杀疆场,不许敌人侵略、践踏自己心爱的国家。20岁时,他参加了抗金队伍。行前,岳飞的母亲用针在他背后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希望岳飞不要记挂家庭,千里征战,报效祖国。
几年的军旅生涯,岳飞已成为让金兵闻风丧胆的名将。为了祖国,他终日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岳飞曾说:“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在爱国名篇《满江红·怒发冲冠》中,他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了自己不计功名、一心报国的情操。
近代辛亥革命时期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抛妻别父,慷慨就义,也说明了中华儿女爱国如家之心。
方声洞烈士在诀别书中劝慰其父,要以“国事为心”,不必为儿子的死过于难过。他说“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他希望父亲能用“爱国之精神”教育孙子,让他长大后继承父志,为国战斗。林觉民烈士给妻子的诀别书中写道,由于清政府腐朽卖国,全国人民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自己决心先她而死,并非不爱她,而是想“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他希望妻子也能“以天下人为念”,懂得牺牲小家庭的幸福,正是“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道理。
方志敏是位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他在狱中,在极艰苦的条件下,以自己的心血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作品。他认为祖国虽然衣衫褴褛,但依然是可爱的母亲。他坚信,未来的祖国一定会根治创伤和贫穷,成为世界上最美的母亲。对敌人,他是钢铁;对人民,他是赤子。他要以自己的生命去回报祖国母亲。
方志敏写道:“如果我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如果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在我葬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可视为我的精诚寄托吧!在微风吹拂中,如果那朵花上下点头,那可视为我为中华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致以革命的敬礼!如果那朵花左右摇摆,那就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伟大的中华民族,以美妙多姿的山河、博大精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子孙。对哺育了自己的整个民族,怀有深沉的依恋、由衷的敬爱。并且,为了祖国富强,民族繁荣,一代代地继志述事,前赴后继。由此形成了一种无形却有力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它如同血脉般贯通在祖国历史中,渗透在民族生活里。不独是岳飞、方志敏,每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一批这样的民族精英。他们由爱家向爱国,先国而后家。有了他们,祖国才由弱而强,由衰而盛。中学生应该把爱家、爱学校、爱家乡同爱国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牢固树立爱国主义观念。
培养爱国情感的基本要求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最朴素的情感。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该如何爱自己的祖国呢?
(1)要有民族自信心
有民族自信心,就是要坚信中华民族的力量和光明前途。民族自信心,发源于对自己民族的深沉的爱。周恩来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我们并不否认,中国在某些方面还比较落后,但从世界近代发展史来看,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完全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跳跃赶上和超过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国家。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完全瘫痪,但经过几十年奋斗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我国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一定会进入世界强者的行列。
(2)要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有民族自尊心,就是要自觉维护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荣誉,不做有损民族气节和有损国格的事。中华民族素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祖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祖国的尊严受到损害时,我们要挺身而出,坚决斗争。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对外国人要讲礼貌,但要不卑不亢,不崇洋媚外,保持民族气节,维护祖国的尊严。有民族自豪感,就是要为自己民族的发展和成就感到骄傲和光荣,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同祖国、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
(3)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有报国之志,还要有报国之力。倘无报国之力,则虽有报国之志,那就像乞儿志于孝母,难以有所奉献。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武断地预言:“20年你们(指中国)也搞不出原子弹。”这个时候,争辩是无益的,空谈爱国也无济于事。中国的科学家最终用事实击破了赫鲁晓夫的预言。因此说,中学生只有学好真本事,做出实际成绩来,才能对国家有实际的贡献。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一定要具有真才实学。中学生正处在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一定要勤学苦练,掌握一身过硬的本领,千万不要做那种“无能食国惠”的碌碌之辈!
(4)做好身边事
爱国不是空谈,总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有人说:热爱祖国,这没说的,但是,“报国欲死无战场”,我没有赶上那轰轰烈烈的战争年代,纵有为国献身的理想抱负也难以实现呀!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诚然,在大敌当前、民族危难之时,效命疆场、置生死于不顾是爱国。同样,在和平时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把个人的目标和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脚踏实地,做出成绩,也是爱国。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我们为祖国服务,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本,各尽所能。”今天,我们在学校勤奋学习,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同样也是爱国。
(5)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懂得: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民族要独立,中国要富强,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我们今天谈爱国,就是指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
(6)要有国际主义精神
我们说热爱自己的祖国,不是鼓吹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不顾其他国家和民族,只考虑本民族的利益。我们要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扩大到全世界,在和世界其他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中共同谋求发展,真正做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要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爱国情感不是无端产生的,这要有一个培养和建立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就是要通过对自己国家的国情、国史的了解,培养自己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骄傲感。
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具有聪明才智、最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卓越的古代科学技术证明了这一点。“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旬子、韩非、王充、王夫之、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大批思想家,毫不逊色于世界各国的思想家。我国古代天文、农业、水利、医药、建筑、冶炼等方面的不少发明创造,更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涌现出了无数的优秀儿女,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他们和所有的炎黄子孙一道,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中华大地经过大自然的雕琢和中国人民的精心装点,正如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所说:“我可以说,不但是雄伟的峨眉,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夫‘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
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历史上,无数的爱国志士不辞劳苦,不怕抛头颅、洒热血,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庄严的宣告,洗刷了100多年来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耻辱,砸碎了中国人民身上的重重锁链。
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我们以自己的勤劳,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1/4的人口;我们凭自己的智慧,成功地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我们靠自己的勇敢,一次又一次地经受住并战胜了天灾人祸。我们的祖国正在一步步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有了这种自豪感、骄傲感,中学生才会自觉地去维护祖国的荣誉,才会激发起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爱国之心应当至死不渝
对祖国的热爱,是炎黄子孙的情感,也是一种信念。自古以来,凡是爱国者,都会受到民族和人民的崇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不为任何功利甚至生死所动,时刻把祖国的利益和安危放在心里,至死不悔。
在中国人的爱国内涵中,爱国不是一时一事的,而是扎根在自己的心里,贯穿到自己的整个人生之中。南宋时期的陆游就是这样一位代表。
陆游生值北宋灭亡之际。他出生后的第二年,就赶上金兵大举入侵宋朝。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他从小就立下了爱国志向,决心“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在《夜读兵书》中,陆游写道:“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中年以后,更是以为国立功,收复中原失地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直到晚年病重时,报国信念和爱国热情依然不减当年。
83岁高龄时他还这样倾诉豪情:“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金兵蹂躏中原,陆游曾多次表示要挥戈跃马,收复失地。但是,“报国欲死无战场”,都被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拒绝了。壮志未酬,心感苍凉,陆游“悲歌仰天泪如雨”。
晚年病卧床榻,在风雨交加之夜,他依然渴望为国戍边。
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陆游吟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赤心报国的热忱使陆游夜不能寐,梦中也要驰骋寒疆,挥戈征战。
在久病不治、即将去世的弥留之际,陆游让儿子端来笔砚,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一生最后一首诗——《示儿》,作为留给儿子的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说,个人生死原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遗憾的是未能看到祖国山河的统一。等到有朝一日宋朝的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家中举行祭祀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九泉之下的父亲。《示儿》诗展现了中国人毕生至死爱国的心迹,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爱国,也许要付出代价,也许要舍弃些什么;爱国之心,也许要体现在困难当头之际,也许要体现在血与火的征战中,也许要体现在数不清的波折和坎坷之时,然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切爱国者,都会一往无前,至死不渝。
树立国旗、国徽、国歌意识
国旗、国徽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的黄色象征着光明,五颗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1935年的抗日烽火中。那时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义勇军进行曲》曾激励一批批爱国志士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曾鼓舞无数先烈冒着敌人的炮火在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道路上奋勇前进。这支《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同样是我们祖国的标志和象征。她的中间是红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国徽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尊严和荣誉,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每一位公民都应该自觉维护国旗、国歌和国徽的尊严。
北京某中学的一位女同学曾接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去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聚会活动。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郊区一个叫诺维克的地方举行活动时,她看到宾馆前面升起了几十面旗帜,她懂得,按照国际活动的惯例,这里升起的旗帜应该包括每一个与会者所在国家的旗帜。她兴奋而又急切地寻找,可是却偏偏没有看到五星红旗。
这位同学马上意识到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尊严的损害。她立即找到活动的组织者,严肃地问道:“我怎么没有看到我们中国的国旗?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儿!”
活动的组织者被她真挚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尊感震撼了,真诚地表示道歉并很快升起了庄严的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飘扬在诺维克上空,人们称这位把自己和国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同学是“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高度称赞她的“国旗意识”。
其实,不论是哪一个公民,都应该对国旗、国歌、国徽树立一种神圣、庄严的意识,自觉地维护祖国的尊严。公民参加和遇到升旗仪式时,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一般人行注目礼。奏国歌时应当肃立。严禁故意以焚烧、毁损、涂画、污损、践踏等方式侮辱国旗、国徽,违者将受法律惩处。
爱国,从实际行动开始
“爱国”二字,绝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而是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爱国,既表现在生死考验的战场上,也表现在和平的环境里,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可以这样说,只要对祖国有利的,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做何种事,都包含着爱国主义的成分。体育健儿,努力拼搏,夺取了一个个世界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这不是爱国之举吗?模范人物李素丽,立足本职,礼貌待客,使乘客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温暖,这不是爱国之举吗?是的,我们的每项事业都连着祖国的荣誉,每项平凡的工作都是为祖国服务的岗位,我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是爱国的具体行动。
爱国,是我们崇高而神圣的职责。今天,我们讲爱国,首要的就是要努力学习。把爱国之情、爱国之志转化为效国之行,就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中学生朋友们,要发扬五四精神,要肩负时代的重任,报效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志向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社会主义祖国的美好未来。
为此,中学生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为祖国之崛起而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中学生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才能以过硬的本领去实现这些战略目标。新世纪是科技竞争时代,国际间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上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中国能否抓住机遇,赢得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素质。当代中学生,只有不断学习,提高素质,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本领,才能肩负起此重任。
(2)发扬为国效力的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利益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体现着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这是五四精神的最高体现。作为新时代的有志中学生,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技能,勇于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潮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3)用所学的知识本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功立业
如何爱国,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在为祖国作出的贡献上。尽管工作岗位不同,但只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每个人在本职岗位上完成本职工作,都是光荣的。当代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世纪已经到来,面对着机遇和挑战,让我们勇敢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发扬五四精神,用知识和技能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用青春和热血去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 真情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