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县白水江一带,苍山逶迤,林海起伏,是我国西北著名的自然保护区。这里栖息着约占我国野生大熊猫总数10%的“国宝”。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生态变化,箭竹大面积开花、枯萎、死亡,熊猫因得不到充足的食物,存活数量锐减,仅存的200多只熊猫迫于生存,不得不离开故土。
1986年春季的一天,文县城关镇贾昌村几位农民上山干活。临近中午时,突然发现一只大熊猫蹲在后坡的麦地里,嚼食青嫩的麦穗。他们没有惊扰熊猫,而是匆匆下山向白水江自然保护局作了汇报。局领导非常重视,意识到一旦小麦成熟收割后,熊猫断了食源,将更难存活。于是,便组织人力将这只熊猫捕获,进行人工喂养。保护局的科研人员检查后确认,这是一只19岁的雄性大熊猫。由于生活环境恶劣,长期食物不足,这只大熊猫瘦骨嶙峋,没精打采,走路左右摇摆,走几步就要歇下来喘气,兽医检查后还发现它肚子里寄生着很多蛔虫。为挽救“国宝”,局领导决定将它送往位于文县境内的大熊猫饲养场进行救治,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昌昌。
昌昌来到饲养场,可谓进了天堂。饲养场里的科研人员和饲养员如众星捧月般围着它转。他们每天从山里砍来鲜嫩的箭竹,还用奶粉、白糖、麦乳精等当时的稀罕品为它增加营养,并成功驱除了它肚子里60多条长长的蛔虫。昌昌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一个月之后,昌昌便恢复了健康,体重从刚来时的70多公斤增到91公斤。
昌昌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由于食源充足,它一年后就长得健壮肥大,看着它时而爬树,时而翻滚,时而搔痒,憨态可掬的样子,饲养场的工作人员感到莫大的欣慰。由于昌昌已届“婚配”佳龄,科研人员决定为它选择配偶,进行人工繁殖试验。也许由于“感情”不和,脾性相悖,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
转眼间,昌昌已在饲养场度过了四个春秋。这一天,它被一辆汽车送往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参加甘肃、四川两省自然保护区联合攻关的大熊猫人工繁殖试验。遗憾的是,这位“上门女婿”先后与两只四川“新娘”婚配,均未能生育。1991年,昌昌再次被送往成都动物园,进行人工繁育试验,仍然无果而归。
1994年10月,昌昌带着科研人员和饲养人员的重托,千里迢迢被送往山东济南市动物园借展。踌躇满志的昌昌这一次要向齐鲁人民展露风采,显示身手。在做客泉城的日子里,它精神饱满,状态极佳。它的表演得心应手,神态娇憨可爱,令游人大饱眼福,不时报以鼓励的掌声。昌昌听见掌声更加得意,竟直起腰来,在原地不住地转圈子。昌昌在世人面前能如此风光露脸,谁能想到幕后那些辛勤的“导演”呢?
昌昌的幸福生活一直延续到2002年。由于年龄关系,昌昌已显出老态,食量减少,行动迟缓。4月下旬,它终于病倒不起,不吃不喝。济南市动物园虽全力以赴,精心医治,但昌昌的病情不但未减轻,反而越来越重,甚至连眼皮也睁不开了。
国家林业局接到昌昌病重的紧急报告,立即组织济南军区总医院动物试验中心、呼吸科、消化科以及肿瘤科等八个科室的专家,成立了昌昌会诊专家组。经全面、仔细的检查,昌昌被诊断为患有肺炎、老年性肝病,并伴有全身多种脏器的功能衰竭。医院和动物园联手合作,实行24小时严密监护。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全天候开动,仅每天的药费就达200元。然而,昌昌毕竟已垂垂老矣,病入膏肓,如风中残烛,气息奄奄,专家们的高超医术和先进设备也无力回天。5月20日,昌昌终于停止了心跳和呼吸,结束了它35年的生命。
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25-30岁,像昌昌这样活到35岁的大熊猫,实属罕见。这当然应归功于人们的精心保护。现在,昌昌已被专家制成标本送回故里,伴随它长眠的是文县自然保护区的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