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属于经济安全的范畴,而经济安全在冷战结束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新支柱。对安全的预警最早源于军事领域,而金融安全的理论渊源可以从经济安全预警的发展历程中探寻。同时,军事预警思想在其他领域,如气象学、地质学等领域的应用又可以为金融安全的预警带来有益的启示。至于金融安全预警的必要性的理论则至少可以从金融安全在经济安全中的地位、金融创新时代金融风险的变化以及金融内在的脆弱性来阐释。
一、预警思想的产生
预警一词源于军事。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英、美、德、苏等国家各自研制成功雷达,并首先将其架设在地面和军舰上用于防空警戒与高射火力瞄准。在20世纪40年代初,雷达又被装上作战飞机,作为夜间搜索和攻击敌方目标的探测器。但当时雷达的效能还很低。限于体积和重量,机载雷达探测敌方飞机的距离只有几公里到十几公里。防空警戒和引导我机拦截还只能依靠地面和舰上的大型雷达。后来,预警飞机逐渐产生并被投入使用。使用雷达预警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反射和传递快速的原理。军事领域的预警是指通过预警飞机、预警雷达、预警卫星等工具来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敌人的进攻信号,并把这种进攻信号的威胁程度报告给指挥部门,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我国古代利用烽火台来传递信号即是利用火焰的光速传播来为应敌提供预警时间。
军事预警原理在社会政治、宏观管理与环境保护、经济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自然灾害方面,有地震预测预警、台风预警、泥石流预警等。主要通过先进的预测工具对地震波、热带气流、泥石流多发区的暴雨和地质变动进行探测和分析,如果是成灾信号,则利用电信号与地震波、台风、泥石流的时差向受灾区发出警报,通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抗风险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在社会宏观管理和环境保护领域,有城市安全减灾预警、失业预警、干旱监测预警、耕地生态经济预警、环境预警等。
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是“前馈控制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事物发展的方向,提前实施一些步骤,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或者避免向坏的方向发展。经济预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主要是西方经济统计学界对宏观经济波动问题的监测研究。从理论上说,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运动的非均匀性产生了强弱不一的波,任何经济运动过程,无不包含着经济系统内部矛盾运动和系统外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而表现为波浪式的经济波动过程。一方面经济波动因其强度上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不可避免性。那么如何减轻波动对经济的破坏作用就成为借助预警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气象学预警原理与方法
气象学预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或减轻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损失。因为气象灾害具有突发性,所以气象学预警主要是通过发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防灾减灾信息。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由有发布权的气象台站为有效防御和减轻突发气象灾害而向社会公众发布的警报信息图标。该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和含义三部分构成。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Ⅳ,Ⅲ,Ⅱ,Ⅰ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气象部门根据不同的灾种特征、预警能力等,确定不同灾种的预警分级及标准。当同时出现或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气象学的预警是和防御指南密切联系的。气象学中对突发气象灾害信号及防御指南的发布情况。
本章附录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之处:一是气象学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正常秩序是一种影响,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进行预警。二是气象学灾害的形成和发生,可以通过观测及相关的数据处理进行预警。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气象灾害的形成和发展速度比人们通讯的信息传递速度慢这个基础上的。三是气象学灾害预警是按照警素(如风力、温度、能见度等)的成灾程度和可能成灾时间的缓急来确定的,有的突发气象灾害(如暴雨)的预警信号级别是直接从较重(以黄色标示)开始的。四是气象学灾害预警的预警信息是和相应的防御指南一起发布的,对于预警信息的接受者来说,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而且,与较为严重级别的预警信息同时发布的防御指南依次包含了前面级别防御指南的内容。五是气象学灾害预警的方法是观测到气象灾害的形成或发生的信息后,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向社会公众普遍发布信息的方式进行的。六是我国气象学灾害预警的组织实施是通过中国气象局及其所属分支机构系统完成的。
气象学对灾害天气预警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越来越依靠新的技术手段。比如,采用卫星等高科技设备进行观测和信息采集,依赖对大量数据的高速数值计算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才能有望在纷繁复杂的气象信息中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信息。再如,气象学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时充分体现了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在重大天气气候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台风等)及其次生灾害(风暴潮、泥石流等)并发和频发区建立飞机、卫星、雷达、全球定位系统、大气廓线仪、自动气象站等三维立体监测系统,实现重大灾害发生、发展的跟踪监测。配备包括大气综合探测、无线信息传输、应急气象服务信息处理、防护设备及车辆等在内的突发气象灾害现场应急保障设备。这些技术的运用是气象学预警的时效性不可或缺的因素。
尽管如此,气象学预警能够在多大的时间范围内提供预警信息也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根据有关混沌系统的研究,气象预警在时间上受到完全混沌系统的特性的制约。完全混沌系统是指不稳定和无序的体系存在一个时间尺度,超过这个时间尺度,就不可能对其行为进行预测。地球大气的时间阶段是以5天为单位计算的,也就是说,每5天空气在地球上流动一次。人们在5天的时间段中可以精确地推算出天气变化的情况。但是,要预测出更长时间的天气变化就需要精确地掌握当前的大气状况并要进行几乎是不可能的复杂计算。我们不可能超越季节平均值预测6个月以后的气候变化。
三、地质学预警原理与方法
地质学的灾害预警包括地震和泥石流等方面的预警,本研究以地震预警作为地质学预警的代表来进行讨论。
(一)地震预警的原理与方法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伤性两大特点。不少自然灾害,如洪水、海洋风暴潮等都有一个致灾的过程。科学家们利用对灾害事件时空发展演化过程(称“传播相”)的监测,预测其成灾过程和强度,并实时进行预警与防御。然而,地震灾害则具有猝不及防的突发性,1976年唐山地震在数十秒钟内将一个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夷为平地,并使24万余人遇难。地震灾害的毁伤性是指强烈地震对人类生存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功能的巨大危害,并对社会公众心理造成的严重伤害。陈颙等学者研究指出,现代地震灾害包括工程灾害和社会灾害两大类,除了巨额经济损失的工程灾害之外,地震造成社会稳定、社会功能的破坏和公众心理的毁伤往往比工程灾害更为严重,且往往导致比工程灾害更为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震灾,在其总额1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中,工程灾害的经济损失为480亿美元,而社会灾害的经济损失为520亿美元。因此,地震灾害是关系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早在1868年Cooper提出了地震预警的思想。
地震预警是指对一定时间域和空间域内可能发生地震和地震灾害所作的预测和警戒。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比电磁波要慢得多,往往能给人们防灾、避险提供宝贵而短暂的时间差。地震预警的主要内涵有两点:一是对地震和地震灾害的预测;二是对可能发生的地震和地震灾害的社会公众警戒。
1.对地震和地震灾害可能性的预测
这里所说的是对地震和地震灾害的可能性预测,而非确定性预测。地震预测是地球科学的前沿性课题,全球地震学家有计划的地震预测研究已有半个世纪,并在地震活动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面,在地震和地壳构造的调查和地震前兆观测以及在地震孕育发生机理的研究等方面都有许多重要进展。但科学家们都公认,这些科学进展与实现地震预测的科学目标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当前还难以实现确定性的地震预测。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地震预测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大量震例资料和现场经验。地震学家发现,在有多学科台网监测的地区,地震发生前往往总能观测到一些某种程度的前兆性异常。尽管这些前兆性异常与未来地震之间关系复杂,目前还给不出与未来地震时空强三要素之间的确定性关系,但随着实例资料和现场经验的不断积累,对某些类型的地震,震前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存在发生地震危险的可能性预测(有时包括紧迫性)则是可能的,而且以适当的形式反映这些成果,并使其应用于社会防震减灾需求之中则是完全必要的。
可能性预测包括了地震和地震灾害两种既彼此相关又彼此独立的预测。地震的可能性预测是指一定时空域内可能发生某种强度地震的预测。而地震灾害预测是指当预测中的地震发生时所造成的地震灾情预测。除了地震本身外,地震灾情还取决于震区及其附近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建筑物抗震性能等一系列特定因素。而地震预警则是建立在对地震和地震灾情的可能性预测的基础之上,而尤以后者为重。
2.对可能发生的地震和地震灾害的社会公众警戒
根据对地震和地震灾害的可能性预测,向社会公众发布地震警戒并针对性地启动不同级别的防御措施,这是地震预警第二个方面的内涵。地震警戒与洪水、森林火险、地质灾害等的警戒类似,虽然达到一定的警戒水平,但灾害还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政府可以按照事先的警戒预案进行工作,公众可以按照警戒级别进行预防。由于是警戒和防御性预测,因而与地震时空强三要素短临预报情况相比,产生极端严重后果的情况可以避免,从而可以使政府、地震部门和社会公众更加自然地应对未来可能的地震灾害,也客观地反映了当前的地震预测水平。
(二)地震预警机制的主要内容
地震预警主要是通过持续监测,从而构建地震灾害危机的预测预警机制。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说过,预防是解决突发事件的最好方法。危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危机发生,减轻危机后果。这就要求把预警放在首位,在危机发生前就采取措施,以防止危机爆发;在危机发生时从容应对,不致使危机发展为致命的灾难。
建立地震灾害危机的预警机制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和完善地震的监测网络体系,对导致地震灾害危机发生的因素和征兆进行持续的监测。在“非典”危机事件中,制约我国做出及时反应的症结就是缺乏灵敏、高效的疾病监测体系。当然,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十分复杂,人类至今尚未掌握,但大地震的前兆信息是客观存在且非常丰富的,关键是要在地震中长期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震短临前兆监测网络,特别是重视建立点多面广的群测群防网络,对地震发生的各种前兆进行有效的监测并及时提供预警信息。这是突破地震短临预报,提高预警效果的重要环节。
第二,建立地震灾害预警等级。借鉴其他危机事件管理的做法,地震部门完全可以探索建立地震灾害危机各个阶段的预警等级。在我国现行的地震预报类型中,从中期预报到短期和临震预报,是一个跨度一两年的较长时段,如何在这个时间段中,根据震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地震发生的危险程度,以红、橙、黄、蓝等不同颜色来实施地震预警;或者像我国防治“非典”而建立的一、二、三级疫情预警等级及三级响应机制那样,对社会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对应的防范措施,这对于引起各级领导和人们的重视,提高政府和广大社会公众的危机应变处置能力,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为此,需要在对地震前兆异常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出一套地震灾害危机的预警分析指标,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第三,在建立地震灾害预警等级的基础上,制定相配套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当灾害危机出现时,按预案全力防范。我国各级政府过去已经制订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震灾害预警等级,细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此作为政府进行地震灾害危机演练和应付突发性地震灾害危机的参考。
由上可见,地震预警和地震的分阶段速报是紧密联系的。墨西哥市的地震预警系统对1995年9月14日发生的地震成功地提供了70秒的预警时间。虽然是因为震源区与预警目标区距离达300公里,这仍然是地震预警系统能够成功的例证。日本于40年前在其新干线列车安装地震预警系统,是较早使用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当时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如果发生6级地震,造成列车脱轨翻车,可能造成3000人的生命安全及赔付受害者高达15亿美元的赔款,因此值得投资1400万美元安装铁路地震预警系统。
(三)对可借鉴之处的简要归纳
从以上对地震预警的介绍,不难归纳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之处:第一,地震尤其是破坏性地震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促使人们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地震预警研究。地震造成的社会灾害往往比工程上的灾害更严重。这些充分说明了其预警的必要性。第二,通过多学科台网的监测,可以观测到地震发生前的一些某种程度的前兆性异常,这从理论上说明地震是可以预警的。第三,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是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递速度比现在人们通讯所凭借的电磁波在大气层内的传递速度慢,虽然这种传递速度的差别事实上只能带来极其有限的时间差。第四,地震预警与对地震发生后的分阶段的地震灾情速报紧密相连,而且也辅以相应的防御指南。第五,地震预警的方法是通过在地震敏感范围内设置多个监测点,同时进行多学科的监测来进行的。第六,地震预警的信息发布系统也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的。第七,我国的地震预警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地震局及其所属分支机构系统来组织实施的。
四、其他相关学科有关预警的原理及方法
除了气象学、地质学的灾害预警以外,很多领域都有相应的预警问题。比如,疾病预警、轨道交通安全预警、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其中,军事领域的弹道导弹防御比较有代表性的意义。
在军事领域的弹道导弹防御过程中,由于这种武器的破坏性犹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性一样严重,所以预警是关键的环节。正如气象预警要观测气象信息,地震预警要利用地震波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时间差,这种预警也必须紧密联系这个过程的特殊规律。而这其中的特殊之处即在于弹道导弹的飞行特点。所以,通过对弹道导弹的飞行特点的了解可帮助我们对该领域的预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分为助推段(从助推器发动机点火加速上升到燃烧完毕)、后助推段(从助推器熄火脱落,弹头母舱仍在继续飞行并投放弹头)、中段(靠惯性自由飞行)和末段(弹头重返大气层直到命中目标)。各阶段易被预警卫星探测的特征如下:参见袁俊:《未来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载于《中国航天》,2003年第4期,第39~43页。(1)助推段:导弹在这一阶段飞行3~5分钟,飞行高度55~115公里,速度6000米/秒。助推器发动机燃烧温度在3000℃以上,高温尾焰产生极强的红外辐射。(2)后助推段:导弹在这一阶段飞行6~8分钟,飞行高度400公里。弹头母舱仍具有精确控制飞行姿态的能力,弹头母舱的小型发动机启动,用于实施机动和投放弹头、突防装置。因此仍有断续中等程度的红外特征信号,是监视、跟踪和识别弹头的关键时刻。(3)中段:导弹在这一阶段红外辐射信号基本消失,仅有对地球红外辐射的轻微反射,飞行高度1200公里。并且弹头母舱投放的多弹头、诱饵弹头母舱以及突防装置同时飞行,给探测和识别带来相当难度。(4)末段:导弹在这一阶段飞行约2分钟。此时,导弹子弹头重返大气层,由于大气层的摩擦,弹头呈火球状,极易识别和捕获,诱饵目标会因产生的高温而被烧毁或降低速度而被大气“过滤”掉。这一阶段虽容易识别和捕获,但拦截防御系统需做出灵敏反应。
弹道导弹拦截防御系统要有效地对付目标,必须具备以下能力:(1)可靠预警。对弹道导弹发射场进行全球全时监视,以迅速发现目标特征,确定发射方向、威力和可能瞄准的目标区,并实施助推段和后助推段的探测、捕获和跟踪,提供基本数据。(2)识别来袭目标。弹道导弹进入被动段飞行时,红外辐射信号基本消失,而且弹头母舱投放弹头后,在由真弹头、假弹头、诱饵等构成的“威胁云”中,真假弹头具有相同的光学和微波辐射,使拦截系统中现有的预警装置无法识别它们,加上中段飞行时间较长,系统容易失去拦截机会。目前的预警系统在中段是盲区。尽管中段目标识别难度极大,但对于全程拦截有着突破性意义。(3)全程跟踪来袭导弹,做到逐层控制,连续交接,逐层拦截防御。
看似与经济金融领域的预警不相关的导弹防御预警,实际上也逐渐与经济金融领域的预警发生了联系。国内有学者在论及西方国家比我国更具有金融工程技术优势时提到,西方国家转移到金融界的科学家把军事工程科学成果转变为金融工程。如有关专家把判断导弹真假的程序改进后用于判断金融活动中的真假币、洗黑钱等。转引自王先玉:《现代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就一个典型、完整的洗钱过程而言,洗钱可以分为放置、培植和融合三个阶段。但一般来说,对洗钱者来说放置阶段是最困难的,而一旦进入培植阶段,识别和追踪就会变得相当困难。因此,各国的大额和可疑信息报告制度就是针对洗钱的放置这个薄弱环节的。
五、对预警原理的简要归纳
通过对以上气象学、地质学等学科预警的原理的比较和借鉴,可以大致得出以下几点较有共性的认识:
第一,预警的必要性是源于气象学、地质学等自然灾害因素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和影响。人为因素对人们财产安全乃至生命安全的影响与此有类似后果,也是对人为因素进行预警的必要性所在。从哲学的角度而言,这些又都是自然界或社会经济生活中所积累的矛盾以集中能量释放的方式解决失衡问题。
第二,预警的基本原理来自灾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和人们对此的认识及信息传递过程的时间差。比如,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递速度比电磁波在大气层内的传递速度慢。
第三,预警的过程具有前兆性、可识性、时效性、级差性等特点。所谓前兆性,是指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因素的发生总是可以通过观测获取它形成与发生过程中的一些前兆性信息。所谓可识性,是指通过对相应类型灾害的警素的判断与分析,人们可以对警源进行识别,还可以提炼出相应的数量指标对警素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所谓时效性,是指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可以为人们防范危险争取有限的时间。所谓级差性,是指预警的警度预报是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和时间的缓急区分为不同的级别。
第四,预警信息的发布通常是与相应的防御指南一起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在自然灾害预警方面,防御指南所用的语言皆为大众通俗易懂的语言。
第五,预警需要建立针对性的组织体系及相应的信息传递系统。不同类型的灾害预警都有相应的专门从事这方面预警信息的收集、监测的组织体系来保障。比如气象学灾害的预警由气象局专司其职。
第六,预警过程中高科技手段的采用和多学科的联合已成为有效预警的必备要素。比如,气象学预警中对卫星云图的观测和对大量数据高速运算处理的技术和设备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