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说话时不要唱独角戏,只顾自己说,不让别人插言,要多想想听者的感受,把机会让给别人去说。
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应当注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对方很感兴趣,说话时也要适可而止。要知道,自己一味无休无止,说个没完,会令人厌烦的。在说完一个话题之后,应当停顿一下,让别人发言,看别人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若别人没有说话的意思,而在整个局面中由于自己的言论而人心所向,这个时候还必须由自己来支持局面。那么,我们重新选个话题,才能引起大家的继续听下去的兴趣,并能起到维持其生动活泼的气氛。
在谈话当中,别人发言的机会虽为自己所操纵。但是,在说话过程中,应有别人插话的机会。有别人说话的机会,不要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更好的方法是找机会诱导别人说话,这样气氛更浓,大家的兴致更高,相处得也更融洽。
当说我们说到对某一个问题时,要征求别人的对该问题的看法与见解,或在某种情形时请他们试述自己的见解,才不失为一个善于说话的人,不失为一个明智的人。
苏世长原是王世充的手下,后来王世充兵败,他投降了唐高祖李渊。高祖授予他玉山屯监之职。
有一次高祖在玄武门接见苏世长,高祖问道:“您自己说,你是属于奉承的人还是属于正直的人?”
苏世长回答说:“臣实在是又愚笨又正直。”
高祖说:“您如果正直,为什么背叛王世充而归顺我呢?”
苏世长回答说:“洛阳已经平定,天下统一,臣智穷力屈,才开始归顺陛下。如果王世充还在,臣占据汉南,还是个很强大的敌人。”
高祖大笑,又调笑他说:“名长意短,口正心歪,对郑国抛弃忠贞,对我忘记信义。”
苏世长回答说:“名长意短,实在像您所说,我是承认的。口正心歪,却不敢承认。过去窦融率领河西投降汉朝,十代封侯;臣率领山南归顺唐朝,只是得到屯监。”
高祖听了,当天便提升他为谏议大夫。
苏世长又跟随高祖到泾阳打猎,获得很多猎物,高祖对左右说:“今天打猎快乐吗?”
苏世长说:“陛下不理万机,从事游猎,不满100天不算是大快乐。”
高祖脸色变了,然而马上又笑着说:“又发狂态了。”
苏世长说:“替臣自己谋划那是发狂,替陛下国家谋划那是尽忠。”
还有一次,在披香殿陪同高祖喝酒,苏世长进言说:“这殿堂如此华丽,一定是隋炀帝所造的。”
高祖说:“你实在是狡诈。你明明知道这殿堂是我造的,何必设诡计而说炀帝呢?”
苏世长回答说:“臣实在不知道。只看见这里如此奢华,实在不是受命于天的帝王爱民节用的作为,如果是陛下造的这宫殿,确实不应该。臣过去看到陛下的房屋,只够挡风霜您就满足了,如今得到天下的归顺,陛下应该接受奢侈的教训,不忘节约。现在就在隋宫之中,又加雕饰,这样怎么对呢?”
于是,高祖虚心接受了他的建议。
苏世长作为投降之士,地位比较特殊,因此在面对高祖提问的时候既不能表示出对过去的留恋,也不能表示出对高祖的过分的谦卑,而只能在这两个极端中间适度把握自己的分寸。于是,苏世长用不卑不亢的态度,以机智和顺的言辞应对,从而得到了高祖赏识。
因此,我们在说话时也应当像苏世长那样有准则,不可以骄傲或者太固执地大说特说,那样,不但会令别人不高兴,还会阻止自己的成功之路。因此,我们也要不卑不亢,只有保持自己的尊严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在谈话时,不要一味地说个没完没了,应该设法把谈话在适当的时候结束。即使自己谈兴正浓,也应该让别人的耳朵休息。如果真的是自己占了一大半发言的机会,要知道这是不得已时才偶一为之的方法。千万不要以为别人爱听你说话,就不管别人的兴趣而随便说下去,这背离了说话艺术之道。
在社交上,也许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形:那种看来不爱说也不爱听的人,常常坐在一个角落里,吸着香烟,当他偶然听见另外一些人哄然大笑时,也照例跟着一笑。
但是,这种笑显然是敷衍的,因为他的笑容随即就收敛了,他的眼光已经移到窗外的墙壁上或者其他的目标上,这种人不会单独来看哪一个人。
这时,我们就要明白,这类人或因年纪小,或是学问兴趣较高,而时下在座的其他人比较市井气。谈天说地的问题无非是饮食男女、金钱女色,或出语粗俗,言不及义,使有修养的人望而却步,所以,他才独自躲在一角。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知其症结所在。在与其交谈时,可以在几句谈话中探得他的学问兴趣,然后和他谈论下去,这样便很自然展开谈话内容。
只要能恰当地提一些问题,就可以有一个增长学识的谈话机会。他见你谈吐不俗,在这举世混浊中,一定会引你为知己,如此一来,僵局就打开了。当我们面对一些年纪较大或较小的一类交谈者时,会因年龄差距大,社会经历、生活经验不同,因而兴趣不同,趣味也无法相投。所以可以采用上述方法来打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