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舒适区”,在舒适区我们更自在,也不用改变。人际的“舒适区”就是熟人圈、亲友圈;生活的“舒适区”就是空调房、蓝山咖啡、慕斯蛋糕;而思维的“舒适区”就是思维定势,就是对一件事习惯上往某个趋势考虑。
实践中,由于情况的不断变化,很多人却还是守着原来的方式开展工作,即使付出同等的努力,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这时候就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定势,善于开拓创新。
思维定势,害人不浅
在职场上,我们对于小事的认知就是繁琐而酬劳不高,费力不讨好;对好工作的认知就是薪水高、不用加班,最好一年四五次年休假。我们的思维也有一个惰性,习以为常的思考方式会让我们不想改变,也懒得作出改变。
1913年美国著名企业家亨利·福特受屠宰流水作业的启发,设计了汽车装配流水线,通过标准化零部件和高架供应线,大批量生产统一规格的黑色T型车。
这一在福特脑中酝酿了整整10年的创新思维,诞生了管理史上著名的“福特制”。
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工业生产技术时代,也使福特成为一度占有68%世界汽车市场的“汽车大王”。
但是,福特在陶醉于他创新思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在大脑中埋下了“思维定势”的种子,居然公开宣称,福特公司从此以后只生产黑色的T型车。
当美国汽车市场渐趋饱和,早期购车人需要更新车辆,对汽车的档次、性能、外观有了更高要求时,福特的“思维定势”使他大吃苦头。
通用汽车公司看到了福特产品单一、款式陈旧这一致命弱点,从而设计制造出不同价格档次的汽车,并且首创了“分期付款、旧车折旧、年年换代、密封车身”的汽车生产四原则,一举击败福特,登上了世界第一汽车制造企业的宝座。这里便是通用汽车总裁斯隆的思维创新击败了福特由思维创新退化而来的思维定势。
很多时候,我们也困于自己的思维定势,朝着自己认为对的方向一条路走到黑,却从不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方法。虽然执著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也不能不分场合地一味执著。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懂得灵活变通总要比死守常规、陷入被动来得好。
当然,变通的前提是不要改变根基,要坚持对的方向和原则,单纯的执著与单纯的变通都是不合理的,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所以在工作中注意:要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遇到了问题要灵活地处理,不要被经验束缚了头脑。
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事方法,有时候看起来很行得通,遇鬼杀鬼,畅通无阻。
于是以为自己寻找到了万灵法宝,无论什么场合,无论什么做事方略,都是一成不变的解决办法。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职场上,从来没有永远行得通的办法,最好的适应办法就是与时俱进。
我的一位朋友因为工作出色,被猎头公司看中,被挖到了一家业务公司,担任“业务经理”一职。过去他担任的是行政方面的工作,平时为人严谨而精细,在行政方面自是十分合拍。但到这个业务公司上班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太寡淡,按其他人的评价,就是“没有激情、没有斗志”。本来业务方面每天都会面对大量的拒绝,需要经常推销自己,即使没有谈成一张单,即使别人放狗咬,都要端出一副完美而礼貌的模样,笑着说,下次再来。所以,其他业务经理在开会时,动员手下的员工出去谈业务,都是激情蓬勃、斗志昂扬的站在台上大吼大叫,又是誓师,又是精神激励什么的,搞得我这位很内敛的朋友一个头两个大。
他经常跟我说,都不知道他们在鬼吼鬼叫什么,要谈业务,就出去谈啊,干嘛吊着嗓子那样地声嘶力竭?我说,那你怎么勉励你的手下?他说,还能怎样,开会点名,找出不足,再接再厉。但我就是不懂了,怎么他们开会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难道要像其他经理一样,学幼稚园的小朋友又是做游戏又是誓师大会的才行?
我说,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现在带的就是一些小朋友。他们喜欢新奇、年轻,干劲十足。所以用一下其他人的方法,也未尝不可。
很多人在换到另一个工作环境时,却仍然套用原来的行为模式,以至于与薪环境格格不入,结果一再碰壁。事实上,并不是新环境不好的关系,而是一个人旧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成了致命缺陷。
懒得变化的一类员工有时候也能做好分内工作,很是无欲无求,但并非因为无害就不会遭遇淘汰的危险。对于老板而言,这一类的员工死气沉沉,缺乏进取心和创造力,也想不出什么令人惊艳的idea。这样的泡沫职员,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所以说,职场其实并没有定式,一味遵从不提异议的员工不一定能决胜于江湖,追逐利益圆滑做事的员工也不一定会遭到唾弃。变化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实现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性。
打破成规,勇于创新
一个男人工作的时候可以一年四季都是黑西装、黑公文包、黑鞋黑袜甚至黑内裤,一个女人上班时也可以一年四季都是过膝套装、黑色丝袜、盘发、韩式化妆、美式英语。但没有一个老板想听到员工每次都是一样的思维,一样的话题,一样的策划,一样的方案。他会怀疑你从没思考,从不做事。毕竟人民币都换了好几版了,薪水也变了几次数目了,你想问题的方式却似乎从未改变过。
是时候让众人惊艳了,别让冥顽不化、顽固不化成为你的标志。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喜欢用常规思维去处理和思考问题,一是因为简单,二是可以少犯错,但如此却会使思维僵化。遇到事情,总是单一的想到一个层面,从而错过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感悟,也错失了许多商机。
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创业故事:晓峰是一家洗衣店的员工。他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增加人们洗衣的次数。他知道很多洗衣店都要在每一件烫好的衬衣领子上加上一张硬纸板,以防止其变形。于是,晓峰便想:“我能不能对这张三角纸板进行改进,以使其更具价值呢?”
一天,他突然有了灵感,即在纸卡的正面印上彩色或黑色的广告,背面则加入一些别的东西:如孩子们的拼图游戏、家庭主妇的美味食谱或全家可在一起玩的游戏等等。晓峰把他的想法告诉了老板,老板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并立即着手采取了行动。有些家庭主妇为了搜集晓峰的食谱,把原本可以再穿的衬衣也送来烫洗。此举不仅使洗衣店赚到了一笔不小的广告费,而且也为洗衣店带来了们,引起他们的嫉恨,是成本极高的一件事情。自以为优越总是讨人嫌的,如若你在他面前像孔雀开屏一样张扬的有恃无恐,那等着你的大概就没什么好果子了。
智力是人格特征之王,冒犯了它无异犯下弥天大罪。当领导的总是喜欢显示出在一切重大事情上都比其他人高明,他们喜欢有人辅佐,却不喜欢被人超过。
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不管换成任何一位上司,碰上一位自以为聪明的下属,都不一定有容人之量。自古以来就有“祸从口出”的说法,在职场上更要学会语言的技巧,如若话说不到家,不开口才是最明哲保身的方法。
还有一句俗话,叫“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意思就是说在瘸子面前不说短、胖子面前不提肥,对人家忌讳的事应尽量避免谈及。一方面,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多交朋友,甚至化敌为友。
《菜根谭》中也说到了:“不揭他人之短,不探他人之秘,不思他人之旧过,则可以此养德疏害。”所以还是不要做那些有损于道德修养的事情,虽然说完以后心里痛快了,嘴上舒服了,可是,一旦真的动气,你就不可能会全身而退。
以前我就任的公司,一个部门里有两位职员,工作能力难分伯仲,互为竞争对手,谁会先升任科长是部门内十分关心的话题。但这两个人竞争意识过于强烈,凡事都要对着干。快到人事变动时,他们的矛盾已激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好几次互相指责,揭对方的短。科长及同事们怎么劝也无济于事。结果,两人都没有被提升,科长的职位被部门其他的同事获得了。因为他们在争执中互相揭短,在众人面前暴露了各自的缺点,让领导认为两人都不够资格提升。
这样的结果,怕是两人都始料未及。所以更多的时候,奉劝各位职场新人还是别做青蛙和知了,聒噪个不停,而是拿说话那会工夫努力充实自己,此方为正道。
不要造谣生事
人都是有窥私欲的,很多时候都恨不得钻到对方的脑袋中,看看对方到底在想些什么。而了解秘密之后,我们又不是能保守秘密之人,于是,总是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只告诉你一个人,你不要告诉别人。”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于领导家里小孩打满分、考取高考状元之类的好事,很多人传播的兴趣并不大,但诸如谁包了二奶、谁家两公婆打架报警之类的家丑在职场上却是长盛不衰的。人天性的阴暗面似乎都是看不得别人好的,因为我们会油然而生对别人的同情感和对自己的崇高感。
这样的谈资可以娱乐大众,自然也有这样的一类人去传播消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或者想到什么就爱到处去散播,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消息灵通,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不管是不负责任地乱说,还是不管事情真伪而人云亦云的话语,到最后总是会惹出许多是非和麻烦来。
朋友大宇告诉我,这两天他非常郁闷。“你这个乐天派还有解不开的愁事,说来听听。”我问道。于是,大宇和盘托出了他的苦衷。我的这位朋友和他的夫人都是小有成绩的人,朋友自己开了一家公司,经过几年的打拼,有几百万的资产,夫人是一家公司的高管。他们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
令他没想到的是朋友圈中居然盛传着“两人已经离婚”的消息,倒不是真的他们夫妻关系会因此受影响,而是怎么世上就有能把“无”说成“有”的这种不义之人,这种小人居心何在?原来听的皆是关于别人的谣言,自己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出,权当笑谈,真没想到这种阴险的小人也让咱碰上了,大宇不停地发泄着他心中的愤怒。
朋友大宇还真是讲对了,就是要把“无”说成“有”,“死”说成“活”,而且还说的有鼻子有眼,这就是小人的特异功能,也是他们最卑鄙、最无耻之处。
小人藏在阴沟暗河里真的不好防范,也不好找出来,退一步讲,就是你能猜测到或者真的知道他是谁,又当奈何!如果你要求小人也一是一、二是二,那小人还是小人吗?
小人尽管生存在阴暗之处,但确也是生生不息。马克·吐温先生在《竞选州长》
里,讲到了各种无中生有的谣言之后,有这样一句话:“最后,党派斗争的积怨对我的无耻迫害达到了自然而然的高潮:有人教唆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爸爸!”
我笑大宇,“你还好,没有9个孩子喊你爸爸。面对谣言,只能不理会罢了。”
其实,不负责任、不分青红皂白地在背后乱传别人的闲话,不仅会伤了别人,也会使自己受损害,招来别人对你的仇视,孤立自己,最终害人害己。所以不要毫无根据地胡乱猜测、轻信乱传、东拉西扯、说三道四,以免给人造成不幸。因为在给别人带来不幸的同时,你的社会道德也会受到大家的谴责。
而能够管好自己嘴巴的人,不仅为自己避灾免祸,而且给人留下了稳重谨慎的好印象。说话之前经过再三的思考,明白哪句话该讲哪句不该讲,避免给人带来不快和伤害。这样的人会让对方感到很温暖,很值得信任,也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
说话就是做人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是因为说错了话,轻则丢官免职,重则株连九族。特别是在古代等级森严的专制制度下,说话稍有不慎就会大祸临头。
正所谓饭可以乱吃,话却不可以乱说。如若是良善之辈,对于你的肆无忌惮和口不择言,最多面色难看点,下次看到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而对睚眦必报的无良小辈,他往心里听了进去,下次找着了机会也会整死你。别以为利益上的纠纷才是刀光剑影,语言上的伤害也是一把无形的利剑。你在不经意间在他心底狠狠扎了一刀,他不是皇帝,也要想着法子爬上权力巅峰,好收拾你出一口恶气。管不好自己的嘴,是人际关系的一大“硬伤”。
根据行为专家的忠告和众多人提供的经验,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让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个标杆:
1,如果你有意见最好直接向上司陈述。如果对上司作出的一些决定有看法,在心里有意见,甚至变为满腔的牢骚,在这些情况下,切不可到处宣泄。否则经过几个人的传话,即使你说的是事实也会变调、变味,等上司听到时便成了让他生气和难堪的话了,难免会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
2.乐于从老同事那里吸取经验。那些比你先来的同事,相对来说会比你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有机会时我们不妨聆听他们的见解,从他们的成败得失里寻找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自己少走弯路,更会让他们感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
3.让乐观和幽默使自己变得可爱。要保持乐观的心境,让自己变得幽默起来。当然,我们要注意把握分寸,分清场合,否则会讨人嫌。
要点总结
控制不住自己的多嘴,说出一些让别人难以忍受的话来,这样的人很容易招来天怒人怨。不要多说,也不要造谣,毫无根据的胡乱猜测,轻信乱传,会让你的社会道德受到他人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