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有人天生是“不安分因子”,几年来像跳蚤一样跳来跳去,不仅跨行业,而且跨职位。有的人却像“惰性气体”,几年来不挪窝,即使跳,跨度也不大,这两类人,最终谁会发展得更好呢?
跳槽还是卧槽
职场并不是一个可以自主选择喜好的地方,因为老板给你薪水,买断了你工作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你只能站在工作和利益的角度来分析自己应该怎么做。如果站在自我价值的方面考量,难免会有不平之感。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够回报,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发挥,于是轻易做了职场“跳蚤”。
好友王生是一家汽车公司的经理,MBA,在公司颇受器重,前途一片光明。
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准备跳槽。因为他觉得凭自己的能力,该有更好的发展。很快,王生就得到了一家热门行业公司的青睐,开出的条件也比较诱人,王生没有犹豫,很快便加盟了新公司。
到了新公司,“蜜月期”还没过完,王生就陷入了困境:热门专业与自己的专长相距较远,原来以为没什么关系,现在才知道,并没有那么简单;老板对他这个高薪请来的人才期望很高,数次交给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生很难完成;
由于业绩不佳,下属也因为他没有像他们预期的那样出色而少了尊重。不久后,在一次重大失误后,王生主动请辞,跑到外地去另觅发展了。
从年终到新年初,这是一个新单位吐故纳新、吸收新成员的黄金时段,也是跳槽者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但跳槽者是否就一定比卧槽(不挪窝)者收入更高,越频繁转换单位是否就越容易摘取成功果实?我们不妨来算一下经济成本账和机会成本账。
“卧槽者”:每月“三险”由单位承担,每年平均薪资调幅约10%,熬上几年有望升职加薪,退休后每月还可领退休前薪资的80%。
频繁跳槽者:平均每年换五次工作,每次均加薪15%,但那都是在被录用为正式员工的条件下,必须先从最低位置干起,试用期为三个月只能领一点可怜的基本生活费,另外,在此期间的“三险”自理,还有,退休后可能没有退休金,只能靠自己的储蓄过日子。当然这还是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还有很多时候会处于等待通知的收入空白中,还有很多时候不得不为单方面提前结束合约而付上一大笔违约金。还有很多时候会由于不断更换新环境而需要更大的花费,比如重新添置工作服、重新求租离新公司更近的房子、重新“贿赂”新同事以搞好关系等等。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大多数单位都是以员工的任职年限作为发年终奖金的标准,如果你永远是个“新人”,那么你的年终奖金肯定比别人低不止一个档次。
卧槽者:在同一个岗位上做久了经验积累多了,就成了“元老”,熬上几年一般可能不断升职,且同事之间日久生“情”,彼此互相照顾,老板对老员工也总是颇为倚重,工作时心情愉快。
因此,就全面的、长期的理财规划来看,一直转换工作、寻求更好的待遇,也许意味着眼下可能过上更宽裕的生活,但肯定由于不断更换环境而有更大的花费。更重要的是,如果年轻时不谨慎积累财富,一旦退休没有收入,生活可能过得十分拮据而完全无法适应。实际上,轻率跳槽者一般看中的都是一种“可行性”,这对职场新人来说,更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操作。
“职场跳蚤”难以成大事
轻易跳槽者一般自视甚高,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们有向上冲的劲头,却找不到实现的途径。他们敢于尝试,喜欢一切新鲜事物,但是缺乏一种骨子里真正该有的个性。他们埋怨现状,急于打破既定规则,却不知道打破以后要建立什么。很多职场人要找的只是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要做出成就的事业。年轻是一种资本,但资本不应该如此挥霍。走得匆忙的时候,应该静下心来想一下应有的正确求职观念和明确的职业目标,如此才不会失了准头。
我的书迷吴小姐,工作才两年左右,先后跳槽5次之多,行业涉及房地产、化妆品、教育咨询、传媒等,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服务、营销、策划、编辑等四项之多。两年了,仿佛又回到了起点,她像大学刚毕业时那样,重新陷入了就业的困境:用人单位常常委婉地以她跳槽过于频繁而拒绝她。
在最不欢迎求职者的调查中发现,频繁跳槽者是最不受用人单位所欢迎的。
企业给予的理由一般是这样的:企业真正培养一名员工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而员工要是中途跳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所以招聘会现场,很多企业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某家房地产公司负责应聘的梁小姐说,该公司有明确规定,年龄在30岁~35岁的男性,只要换过3个以上工作的,公司原则上就不予考虑。梁小姐说,他们公司现在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企业每招聘一名员工到这名员工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企业需要为员工进行培训、支付薪水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刚刚培训成熟的员工就要辞职,这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所以他们企业不希望招聘经常跳槽的员工。
据职场专家分析,一个人要想在某个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或专长,必须要经历五年的时间。而频繁跳槽者,无法专注于固定的领域,难以有所建树。
关于人生定位,汪中求讲过这样的道理:人一生的发展,或者是沿着专业的方向发展,或者是沿着行业的方向发展;不能在专业或者行业之间跳来跳去,并认为不分专业、行业地盲目跳槽,是人生的最大浪费。
不断选择造成的浪费,是人生最大的浪费。现在是一个专业分工非常精细的时代,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样样精通,在每个行业或者专业里都获得成功,两只熊选择其中的一个行业或者专业,长期地干下去,从而形成自已的核心竞争力。
而跳槽太过频繁的人,往往得不偿失。因为工作能力的培养,都要经过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掌握,如果经常跳槽转行,往往容易成为万金油,即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不专业,只好一直做不需要精通的初级工作。
频繁跳槽不可取还在于,对于那些经常炒公司鱿鱼的应聘者,招聘单位往往心存芥蒂,担心你到他们公司后也干不长。因此,很多频繁跳槽者,最不受企业欢迎。
学会爱惜工作
我们喜欢看NBA的比赛,那些球员这两年与这个队签约,过两年就换到另外一个队,可能他们有机会得到冠军,但他们并没有受到球迷真正的爱戴。最典型的例子是卡尔·马龙,他服役于犹他爵士队18年,与斯托克顿在犹他州被奉为神明,是忠诚的象征,但为了在退休之前获得一枚冠军戒指,于2003年转投湖人队,结果被当地球迷列为第二号最受反感的人物。相反,大卫·罗宾逊在他17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为马刺队服务,并带领马刺队两次夺得NBA总冠军,于2003年完美谢幕。他的50号球衣也永久退休,被高高悬挂在马刺主场,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
即使在跳槽频繁的美国,那些忠心耿耿为公司服务的人,同样受到人们的尊敬。而在中国,管理层更是大力提倡忠诚度,因为员工与公司的选择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对双方来说,都是花费成本巨大的工程。
很多人工作过几个月后就经常跟我感叹,感觉自己进入了“七年之痒”,对工作一点也提不起精神。这可能是很多人的通病。“工作低潮”或“工作倦怠”就像五线谱上高高低低的音符,总是埋伏在工作情绪之中,伺机而动。比方说,你的工作部门即将改组,被不合理的工作量压得喘不过气来,班组人际关系如箭在弦,或者升官不成加薪无份,都可能使你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工作倦怠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连续好几天都无法顺利入眠,早晨也时常在恐惧中惊醒;心中仿佛有块沉重的大石头压着,时常对着天花板发呆,脑中一片空白;没有办法提起劲工作,而且觉得无所适从;对目前的工作产生极大厌恶感,并对同事有不满情绪,有一种快被逼疯的感觉。
跳槽的想法九成的人都有过,但付诸实际之前,还是要想一下,如果抱着这样一份疲倦的心情投入一份新的工作当中去,自己有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做好呢?一般,很多人给予的回答是否定的。他们想通过工作转换心情,但事实是,新工作同样会有数不清的麻烦,同样会让人焦头烂额。
所以,跳槽不熊改变一个人的根本际遇,而是一个人的心态了决定了他在职场中的走向。所以工作疲劳想放弃的时候,不如给自己紧张的心情放放假,让自自己舒缓一下压力。不妨记下几个公司附近可以发泄情绪,振作精神的地方,如小公园、书店、咖啡厅、保龄球场等。在双休日,还可约上三五知己去郊游、泡温泉,钓鱼、划艇等。这样,也许会使你的情绪放松,压力有所缓解。
转换工作环境,不仅是转换岗位,也包括改变工作中的周围环境。要换来积极奋发的工作心情,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营造一种“工作真好”的气氛。
许多专家均认为,效率高的工作场所,每个小时至少都会传出10分钟的笑声。因此,不妨尝试在工作的地方制造乐趣,即使是个小玩笑,也有益健康,同时,四周的摆设也会影响工作情绪。有些时候,杂乱无章的工作环境会令工作效率低下。所以,不妨将自己的工作空间,设计成可以配合做事习惯的模样。除了让每份文件都有可以归类的地方,亦可利用一些颜色鲜艳的小海报、有趣的摆设或茂盛的绿色盆栽,振奋工作心情。
同时要学着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并不需要太多钱和太多时间,关键是放松心境,调整好心态。这不仅能使心灵与精神有所寄托,而且更让你拥有另一个成长的空间。
要点总结
跳槽是为了选择更适合的舞台,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一个人频繁地跳槽,那么这个人的诚信度和工作能力不得不大打折扣。“常移植的树长不大”,如果你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用大量的时间专注于那个领域,显然,频繁跳槽者无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