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40200000016

第16章 敢冒大风险才有大回报

风险与回报一般是成正比的,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在面对有赔光家底的风险时,即便有再大的利益诱惑,恐怕多数人都不会轻举妄动。但犹太人在这方面却魄力非凡,如果是看准了的事情,他们是会不惜一切代价的。

1.做别人不愿干的事情

别人不愿干的事情前景不明朗,自然有风险,但是巨大的回报也正是在这风险之中。

1916年,初涉股市的霍希哈以自己的全部家当买下了大量雷卡尔钢铁公司的股票,他原本希望这家公司能走出经营的低谷,然而,事实证明他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霍希哈没有注意到这家公司的大量应收账款实际已成死账,而它背负的银行债务即使以最好的钢铁公司的业绩水平来衡量,也得30年时间才能偿清。

结果雷卡尔公司不久就破产了,霍希哈也因此倾家荡产,只好从头开始。

经过这次失败,霍希哈一辈子都牢记着这个教训。1929年春季,也就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大股灾和经济危机来临前夕,当霍希哈准备用50万美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买一个席位的时候,他突然放弃了这个念头。霍希哈事后回忆道:“当你发现全美国的人们都在谈论着股票,连医生都停业而去做股票投机生意的时候,你应当意识到这一切不会持续很久了。人们不问股票的种类和价钱疯狂地购买,稍有差价便立即抛出,这不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好兆头。所以,我在8月份就把全部股票抛出,结果净赚了400万美元。”这一明智的决策使霍希哈躲过了灭顶之灾。而正是在随后的16年中,无数曾在股市里呼风唤雨的大券商都成了这次大股灾的牺牲品。

霍希哈的决定性成功来自于开发加拿大亚特巴斯克铀矿的项目。霍希哈从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及原子能的巨大威力中感觉到,铀将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一项战略资源。于是,从1949年到1954年,他在加拿大的亚大巴斯卡湖买下了470平方英里的土地,他认定这片土地蕴藏着大量的铀。亚特巴斯克公司在霍希哈的支持下,成为第一家以私人资金开采铀矿的公司。然后,他又邀请地质学家法兰克·朱宾担任技术顾问。

在此之前,这块土地已经被许多地质学家勘探过,分析的结果表明,此处只有很少的铀。但是,朱宾对这个结果表示怀疑,他确认这块地上藏有大量的铀。他竭力向十几家公司游说,劝它们进行一次勘探,但是,这些公司均表示无此意愿。而霍希哈在听取了朱宾的详细汇报之后,觉得这个险值得去冒。

1952年4月22日,霍希哈投资3万美元勘探。在5月份的一个星期六早晨,他得到报告:在78个矿样中,有71块含有品位很高的铀。朱宾惊喜地大叫:“霍希哈真是财运亨通。”

霍希哈从亚特巴斯克铀矿公司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52年初,这家公司的股票尚不足45美分一股,但到了1955年5月,也就是朱宾找到铀矿整整3年之后,亚特巴斯克公司的股票已飞涨至252美元一股,成为当时加拿大蒙特利尔证券交易所的“神奇黑马”。

在加拿大初战告捷之后,霍希哈立即着手寻找另外的铀矿,这一次是在非洲的艾戈玛,与上一次惊人相似的是,专家们以前的钻探结果表明艾戈玛地区的铀资源并不丰富。

但霍希哈更看中在亚特巴斯克铀矿开采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法兰克·朱宾的意见,朱宾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后认为,艾戈玛地区的矿沙化验结果不够准确。如果能更深地钻入地层勘探,一定会发现大量的铀床。

1954年,霍希哈交给朱宾10万美元,让他正式开始钻探的工作。两个月以后,朱宾和霍希哈终于找到了非洲最大的铀矿。这一发现,使霍希哈的事业跃上了顶峰。

1956年,据《财富》杂志统计,霍希哈拥有的个人资产已超过20亿美元,排名位于世界最富有的前100位富豪榜第76位。

要想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当失败的可能性大时,却偏要去做,那自然成了冒险。商战的法则是冒险越大,赚钱可能越多。因此每个成功的犹太商人必定具有乐观的风险意识,但千万别忘了:冒风险不是蛮干,一定在冒风险前有科学根据。

2.大风险意味着大机遇

不冒大风险就想赚大钱的想法,就像等着天上掉馅饼一样可笑。

摩根家族的祖先是公元1600年前后从英国迁移到美洲来的,传到约瑟夫·摩根的时候,他卖掉了在马萨诸塞州的农场,到哈特福定居下来。

约瑟夫最初以经营一家小咖啡店为生,同时还卖些旅行用的篮子。这样苦心经营了一些时日,逐渐赚了些钱,就盖了一座很气派的大旅馆,还买了运河的股票,成为汽船业和地方铁路的股东。

1835年,约瑟夫投资参加了一家叫做“伊特纳火灾”的小型保险公司。所谓投资,也不要现金,出资者的信用就是一种资本,只要你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姓名即可。投资者在期票上署名后,就能收取投保者缴纳的手续费。只要不发生火灾,这一无本生意就稳赚不赔。

然而不久,纽约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投资者聚集在约瑟夫的旅馆里,一个个面色苍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很显然,不少投资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他们惊惶失措,愿意自动放弃自己的股份。

约瑟夫便把他们的股份统统买下,他说:“为了付清保险费用,我愿意把这个旅馆卖了,不过得有个条件,以后必须大幅度提高手续费。”

约瑟夫把宝押在了今后。这真是一场赌博,成败与否,全在此一举。

另有一位朋友也想和约瑟夫一起冒这个险,于是,俩人凑了10万美元,派代理人去纽约处理赔偿事项。结果,从纽约回来的代理人带回了大笔的现款,这些现款是新投保的客户出的比原先高一倍的手续费。与此同时,“信用可靠的伊特纳火灾保险”已经在纽约名声大振。这次火灾后,约瑟夫净赚了15万美元。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能够把握住关键时刻,通常可以把危机转化为赚大钱的机会。这当然要善于观察分析市场行情,把握良机。机会如白驹过隙,如果不能克服犹豫不决的弱点,我们可能永远也抓不住机会,只有在别人成功时慨叹:“我本来也可以这样的”了。

威尔逊在创业之初,全部家当只有一台分期付款赊来的爆米花机,价值5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做生意赚了点钱,便决定从事地皮生意。如果说这是威尔逊的成功目标,那么,这一目标的确定,就是基于他对自己的市场需求预测充满信心。

当时,在美国从事地皮生意的人并不多,因为战后人们一般都比较穷,买地皮修房子、建商店、盖厂房的人很少,地皮的价格也很低。当亲朋好友听说威尔逊要做地皮生意时,异口同声地反对。

而威尔逊却坚持己见,他认为反对他的人目光短浅。他认为虽然连年的战争使美国的经济很不景气,但美国是战胜国,它的经济会很快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那时买地皮的人一定会增多,地皮的价格会暴涨。

于是,威尔逊用手头的全部资金再加一部分贷款在市郊买下很大的一片荒地。这片土地由于地势低洼,不适宜耕种,所以很少有人问津。可是威尔逊亲自观察了以后,还是决定买下这片荒地。他的预测是,美国经济会很快繁荣,城市人口会日益增多,市区将会不断扩大,必然向郊区延伸。在不远的将来,这片土地一定会变成黄金地段。

后来的事实正如威尔逊所料。不出3年,城市人口剧增,市区迅速发展,大马路一直修到威尔逊买的土地的边上。这时,人们才发现,这片土地周围风景宜人,是人们夏日避暑的好地方。

于是,这片土地价格倍增,许多商人竞相出高价购买,但威尔逊不为眼前的利益所惑,他还有更长远的打算。后来,威尔逊在自己的这片土地上盖起了一座汽车旅馆,命名为“假日旅馆”。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好,舒适方便,开业后,顾客盈门,生意非常兴隆。从此以后,威尔逊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假日旅馆逐步遍及世界各地。

冒险并不等于蛮干。精明的人能谋算出冒险的系数有多大,此外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则可以胜算。唯有带着沉重的风险意识,敢于怀疑和打破以往的秩序,通过冒险而取得胜利,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最高喜悦。

3.拓荒者往往能成为控制者

最先看到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商机并大胆介入的人,往往因先人一步而成为这一领域的控制者,犹太人在电影行业的成功正说明了这一点。

在整个文化领域的所有艺术形式中,电影是一门从诞生之日起就彻底资本化的艺术。电影不仅是人类有史以来制作费用最高的艺术品之一,更是一种直接以赢利,至少是以收回投资为目的的艺术形式。而这样一种最资本化的艺术形式恰恰是由犹太商人一手培育扶持方得以成长成熟的。

世界电影史在其发端之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是与美国电影史重合的,而美国电影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一部美国犹太人电影史。

主宰美国电影业的5家最大制片公司:米高梅影片公司(包括其前身米特罗影片公司、高德温影片公司和梅耶影片公司)、派拉蒙影片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雷电华影片公司和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都为犹太人所拥有和控制;另外3家较有规模的影片公司,即环球影片公司、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和联美影片公司,也都为犹太人所创建或拥有。

美国电影史上许多重要制片人或发行人,如阿道夫·朱克尔(派拉蒙)、塞谬尔、高德温(米高梅和联美)、卡尔·利姆勒(环球)、马库斯·洛伊(米高梅)、威廉·福克斯(20世纪福克斯)、哈里·科恩(哥伦比亚),还有华纳4兄弟,即哈里、阿尔伯特、山姆和杰克,所有这些主宰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巨头都是犹太人。

在电影事业的发展方面,从电影业的初创到探索连锁电影院的分布,从提高影片的质量到引进第一部有声片,从创立明星制到起用第一个场外导演,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全面改组电影制片公司和60年代巩固制片公司,犹太人在电影制作和为电影提供资金方面都起着主导作用。

犹太人在电影世界中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引起了一些非犹太人美国人的不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电影对大众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将电影从魔鬼和500个非基督徒的犹太人手中解放出来”,成了某一压力集团的口号。

这种要求撕开其道貌岸然的外套,内里同几千年中一再发生的情形极其相像:当电影业完成了资本化,已经成为一个既安全又有利可图的金矿之时,犹太人就应该被“请”出去了,因为现在这里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地方特别需要犹太人了。

不管现在需要不需要犹太人,电影业在其初起之时,确实是需要犹太人,尤其是犹太商人的。

用美国经济学家本·塞利格曼的话来说,电影业是在“手套商、药剂师、皮货商、布商和珠宝商”(皆为犹太人密集的商业行业)这些开“5分剧场”的人手中兴起的。也就是说,早期的电影如同看“西洋镜”,付5分钱,凑在小孔上看个几分钟。谁能保证从那动作笨拙、无声无色且只有几分钟长度的早期电影作品开始,会诞生出今日令人眩目的整个电影世界?谁能从当年“5分钱”票价开发出今日上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电影业是潜在的、有利可图的行业,但谁能预知,为了让这种潜力成为现实,或者更为理想,成为“现钞”,又需要投入多少“现钞”?即使在电影业总体上已经成为安全之地的今日,耗资巨大的影片,因号召力不强而致亏损的也不在少数,100部影片中,最终赚钱的还不到4成。由此不难想见,当年犹太小商小贩们投身电影业的时候,是有着怎样的魄力和远见的!

阿道夫·朱克尔是一个匈牙利移民,抵达美国时,他所有的财产就是缝在外衣衬里内的40美元。最初,他以推销皮货为生。生意做大之后,他抽出20万美元的资金,投入到当时已开始实际拍摄电影的廉价游乐场,即所谓的“5分剧场”。就在这期间,他遇到了马库斯·洛伊。洛伊出身贫民,小时候做过童工,也是靠做皮货生意起家的。

朱克尔和洛伊两人合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买了西洋镜和廉价游乐场。由于意见不合,不久两人各奔东西。有意思的是,由于对电影业资本化的相同认识,两人从相反方向开始,最终仍然走到了同一点上,虽然两人没有重新合伙。

散伙之后,朱克尔守着自己的廉价游乐场,继续搞制片,后来组建了“著名演员公司”,并最终接管了派拉蒙影片公司。朱克尔很早就认识到控制电影院的重要,因为有了电影院才能保证拍出的影片有销路。于是他发行了1000万美元的股票,建立了自己的连锁电影院。1926年,他在纽约建造了极为豪华的派拉蒙电影院,将它奉献给美国。

洛伊的道路刚好同朱克尔方向相反。洛伊先是控制了一批连锁电影院,以后为了保证自己电影院有足够的影片可以吸引观众,他又转向了制片。在他的撮合下,3家犹太人的电影制片公司,米特罗影片公司、高德温影片公司和梅耶影片公司合并,建立了以3家公司第一个字母合在一起作为名称的米高梅影片公司。

朱克尔和洛伊这种将电影制片与放映电影的剧院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实质上也就是实现了电影的产供销一体化,使电影的制作直接以市场效益或票房价值为取向,电影业资本化所必须具备的构架已经形成。至于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商品化,尤其是其美学趣味上的商业化,也许应该更多地归之于华纳四兄弟。

哈里、阿尔伯特、山姆和杰克四兄弟,是一个原籍波兰的犹太补鞋匠的儿子。他们(主要是两个大的)原先做过各种小生意,并积累资金开了一家自行车行。1904年,四兄弟搞到一架电影放映机,就此开始了电影生涯。

开始时,他们只有一架放映机,没有自己的剧院,连拷贝也只有一部,叫《火车大劫案》。他们四处巡回放映,因为当时还是无声片(默片)时代,放映时,就由他们的妹妹弹奏钢琴,由四兄弟中最小的杰克伴唱,那时,他才几岁。以后积累了一点资金,他们开始同别人交换影片,并进而成为影片发行商。

1912年,他们迁居加利福尼亚,创建了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华纳公司锐意创新,虽遭受一系列失败,并多次损失惨重,但仍然不改初衷。1927年,他们终于拍摄成功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在该影片中,他们巧妙地借剧中人物之口说了一句脍炙人口的俏皮话:“你们还不曾听见过什么声音。”

华纳兄弟常被人称为“电影界的蒙古人”,四兄弟性格各异,并不十分合得来,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始终追求票房价值,致力于向大多数人提供容易接受的东西。因此,他们有着明确的制片标准,这种市场定位,借用华纳公司所生产的一部较为著名的影片《封面女郎》剧中人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开始取悦上流社会的话,那你就完了。”

面向大众乃至迎合大众,是华纳兄弟影片公司甚至整个好莱坞拍摄影片时遵循的一条总体性标准。不管电影评论家们或电影史研究者持何种批评态度,斥之为“平庸”或者其他,但就电影自身的属性和电影业资本化的内在要求而言,耗资巨大的电影只有从人数最多的观众群体那里,才能收回投资并获得赢利。不管是把以华纳兄弟为代表的好莱坞犹太巨头的这种强调“大众口味”的做法,看做犹太人根深蒂固的平等观念的作用,还是犹太电影商的精明使然,真正说明问题的是电影业这个艺术领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自我照顾得最好的领域,电影能找到慷慨的观众,观众能有豪华的电影看,这是电影业资本化进展状况良好的实例。

所以,好莱坞的巨头们不仅在电影中提供让观众沉醉于其中的梦境,还建造起豪华程度同银幕上毫无二致的欣赏电影的场所。在“格劳曼中国剧院”和各大电影公司的电影院里,一片金碧辉煌,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四处都是琳琅满目的装饰,观众被奉为皇帝,而领座员和检票员则像贵族府第中的仆役一样衣冠楚楚、彬彬有礼。

所以,在所有面向大众的电影门类中,最面向大众的喜剧片部门,成了真正的犹太人天下:除了少数几个喜剧演员为非犹太人之外,其余的都是犹太人,如法尼·布赖斯、马科斯兄弟、杰克·本尼,以及莱尼·布鲁斯,而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则因为演技太好而一再被人误认为是犹太人。

随着电视的兴起,好莱坞以及整个电影世界多少有些衰落了,不过,同时也可以看到,在电视这个商业性更强的领域中,有着与电影业中同样多的犹太人。美国三大电视网曾经都是由犹太人掌门的:哥伦比亚广播网(CBS)的威廉·佩利、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伦纳德·戈登森和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大卫·萨诺夫;英国的3家商业性电视网络:联合电视台、格拉纳达电视台和联合转播台,也分别为3个英国犹太人埃米尔·李特、刘·格雷德和悉尼·伯恩斯坦所掌握。而且即使在素以保守、老派著称的英国,伯恩斯坦的格拉纳达电视台也在制作出足以同ABC最好节目相媲美的电视节目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利润,并成为“商业性电视台甚至能够从文化中赚钱的一个最好的例子”。

4.“冒险家”决不是个贬义词

善于冒险,这是一个褒义词,很多犹太人都是这样的,在他们看来,每一次风险都含着等量的成功的种子。风险越大,回报越高。

犹太商人历来背着一个投机家的名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投机”这个词是贬义词。现在不同了,经济学家们给“投机”换上了一个恰如其分的雅称,名之为“风险管理”。这个名称一改,犹太商人也由原来的“投机家”变成了“风险管理者”。

做任何一件事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当失败的可能性大时,却偏要去做,那自然就成了冒险。问题是,许多事很难分清成败可能性的大小,那么这时候也是冒险。而商战的法则是冒险越大,赚钱可能越多。当机会来临时不敢冒险的人,永远是平庸的人。而犹太商人则不然,他们大多具有乐观的风险意识,并常能发大财,犹太大亨哈默在利比亚的一次冒险的成功,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在意大利占领利比亚期间,墨索里尼为了寻找石油,在利比亚大概花了1000万美元,结果一无所获。壳牌石油公司大约花了5000万美元,但打出来的井都没有商业价值。埃索石油公司在花费了几百万收效不大的费用之后,正准备撤退,却在最后一口井里打出了油。

欧美石油公司到达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弃了的利比亚租借地。根据利比亚法律,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他们的租借地,如果开采不到石油,就必须把一部分租借地还给利比亚政府。第二轮谈判中就包括已经打出若干块“干井”的土地,但也有许多块与产油区相邻的沙漠地。

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最后,哈默的欧美石油公司终于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强大的对手大吃一惊。这两块租借地都是其他公司耗费巨资后一无所获而放弃的。

这两块租借地不久就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他钻出的头3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井,仅打井费就花了近300万美元,另外还有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官员缴纳的不可告人的贿赂金。于是,董事会里有许多人开始把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甚至连哈默的知己、公司的第二股东里德也失去了信心。

但是哈默的直觉促使他固执己见。在和股东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的几周里,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此后另外8口井也出油了。这下公司的人可乐坏了,这块油田的日产量是10万桶,而且是异乎寻常的高级原油。更重要的是,油田位于苏伊士运河以西,运输非常方便。与此同时,哈默在另一块租借地上,采用了最先进的探测法,钻出了一口日产7.3万桶自动喷油的油井,这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接着,哈默又投资1.5亿美元修建了一条日输油量100万桶的输油管道。而当时西方石油公司的总资产净值只有4800万美元,足见哈默的胆识与魄力。之后,哈默又大胆吞并了好几家大公司,等到利比亚实行“国有化”的时候,他已经羽翼丰满了。这样,欧美石油公司一跃而成为世界石油行业的第八个姊妹了。

哈默的一系列事业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胆识和魄力,他不愧为一个犹太大冒险家。确实,犹太商人长期以来不仅是在做生意,而且也是在“管理风险”,就是他们的生存本身也需要有很强的“风险管理”意识。犹太商人不能坐等“驱逐令”之类的厄运到来,也不能毫无准备地使自己措手不及。所以在每次机遇来临时,他们都能准确把握机遇的来势和大小。这种事关生存的大技巧一旦形成,用到生意场上就游刃有余了。有不少时候,犹太商人正是靠准确地把握这种“风险”之机而得以发迹的。当然,另一个大冒险家洛克菲勒也同样让世人惊叹。

洛克菲勒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一家名为休威·泰德的公司做书记员,这是他精于计算的良好开端。

在休威公司的第三年,他已经对中间商的生意掌握了十之八九,并且对这个行当跃跃欲试。在这一年,他未经老板同意,就自作主张地做起了小麦粉和火腿生意。不久,新闻媒体报道的饥荒在英国发生了,使他的计划得以付诸实施。休威公司把囤积在仓库里的食品发往欧洲饥荒蔓延的地区,赚得了巨额利润。为此,洛克菲勒要求公司为他加薪到800美元,但老板支支吾吾。于是,洛克菲勒决定辞掉这份工作,创办自己的公司。

由于洛克菲勒的勤奋工作和精明头脑,南北战争的爆发再一次成为洛克菲勒发财的契机。为了逃避兵役,洛克菲勒曾找过不止20个替身,同时向北军捐赠了大笔钱款。

尽管洛克菲勒逃过了兵役,避免了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和60万年轻人一样灰飞烟灭,但他也并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相反,他密切关注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在经纪公司的办公室里,他在墙上挂满了战况图和各种从华盛顿传来的政治新闻以及前线的最新动态。公司的职员们常常看到洛克菲勒在他的“陆军参谋部”里走来走去,不时用笔在内容丰富的墙上点点画画,或埋头记录着什么。洛克菲勒通过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使投机生意做得非常红火。

没有人喜欢失败,人人都渴望成功,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但是,当财富敲响大门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抓住机会,把走到自己家门口的财富留下来。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在已经撞到自己眼前的机会面前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或是没有做好准备,对突如其来的机会麻木不仁,没有反应,让机会悄悄地溜走。

因此,不要只盯着可能有的一点点风险,裹足不前。不能冒风险的人,必将一事无成。

命运的改变往往就在于某一个机会上,抓住这个机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成功与失败均是不可预见的,去做就意味着冒险。那么,面临此等机会,我们该怎么办?由于是身处逆境当中,我们可以凭借或依赖的东西非常有限,往往就是“抵上身家性命,成与不成在此一搏”。赢了,我们的人生就此改变;输了,就是一败涂地。一般人往往会望而却步,甘愿放弃机会;而勇敢者却会知难而上,激流勇进。只要我们充分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各方面的状况,不是盲目冒进,而是应该大胆地去尝试、去冒险。

19世纪80年代,在关于是否购买利马油田的问题上,洛克菲勒和同事们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利马油田是当时新发现的油田,地处俄亥俄州西北与印第安纳东部交界的地带。那里的原油有很高的含硫量,反应生成的硫化氢发出一种鸡蛋坏掉后的难闻气味,所以人们都称之“酸油”。没有炼油公司愿意买这种低质量原油,除了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在提出买下油田的建议时,几乎遭到了公司执行委员会所有委员的反对,包括他最信任的几个得力助手。因为这种原油的质量太差了,价格也最低,虽然油量很大,但谁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提炼。但洛克菲勒坚信一定能找到除去高硫的办法。在大家互不相让的时候,洛克菲勒最后开始进行“威胁”,宣称将个人冒险去“关心这一产品”,并不惜一切代价。

委员会在洛克菲勒的强硬态度下被迫让步,最后标准石油公司以800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利马油田,这是公司第一次购买产油的油田。随后,洛克菲勒花20万美元聘请了一名犹太化学家,让他前往油田研究除硫的方法,实验进行了两年,仍然没有成功。此间,许多委员对此事仍耿耿于怀,但在洛克菲勒的坚持下,这项希望渺茫的工程仍未被放弃。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幸事,因为又过了几年,犹太科学家终于成功了!

这一丰功伟绩,充分说明洛克菲勒具有能够穿透迷雾的远见,也具有比一般大亨更强的冒险精神。

“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赢得人生的辉煌。而且,那种面临风险、审慎前进的人生体验练就了人们过人的胆识,这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太人无疑是这种财富的拥有者:他们凭着过人的胆识,抱着乐观从容的风险意识知难而进,逆流而上,往往赢得出人意料的成功。这种身临逆境、勇于冒险的进取精神是成就“世界第一商人”的又一重要因素。

犹太人历来以冒险家闻名于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冒险家”都是一个贬义的称呼,不过,现在人们的观念终于转变过来了。人们认识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与失败的可能。因为在严格意义上来讲,促使一件事情成功的因素是不可穷尽的,人的力量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加以掌控。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只是大小不同罢了。如果一件事成功与失败的概率相等或者后者概率更大,那么做这件事无疑要冒很大风险。现代社会中充斥着种种冒险游戏,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投资意味着风险,特别是炒股票,风险就更大。不过,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风险越大,收益的绝对值越大。商家的法则就是冒险越大,赚钱越多,特别是对于一个前人尚未涉足的市场领域,作为开拓者就更要冒风险。

5.非常的冒险才有非常的收获

冒险是上帝对勇士的最高嘉奖,不敢冒险的人就没有福气接受上帝恩赐给人的财富。

犹太人是天生的冒险家,他们在危险中自由地驰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犹太商人看来,做生意必须有甘冒风险的精神,冒险就是勇敢与常识相结合。如果胆子放不开、机会瞅不准,你的小辫子就会被你的对手抓住,给你致命一击。聪明的冒险,必须是了解生意成败的可能性和生意失败时一笑了之地去承受自己能够承受得起的损失。显然,失败的命运是你为了前进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这里,敢于冒险不是鲁莽与蛮干,而且这也不是异想天开碰运气。

作为犹太商人,科克对谈生意中的冒险原则了解得相当透彻,认识得相当清楚。一次,科克的好友史密斯先生无意中说起他新近准备买一套漂亮的房子,心中已经有了目标。史密斯说:“卖主要15万美元,我准备付13万,我怎样才能少付那两万块钱呢?请你给我介绍点谈生意的诀窍吧。”科克问他:“如果你不买这所梦寐以求的房子又有何妨呢?”史密斯答道:“那可不行,我想那样一来我的妻子就会自杀,我的孩子也会离家出走!”

科克停了一下,嘟哝道:“嗯……告诉我,你对你的妻子儿女好不好?”

史密斯不理解了,说:“啊,科克,我很爱他们。为了他们我什么事都干。你问这个干嘛?我现在关心的是必须使房子的要价降低。”

“你去了多少次?”

“我找那房主不下10次了。”

“明天我们一起去吧,但你不可以说话。”科克说。第二天科克与史密斯一起找到了房主,科克说:“尊敬的先生,我们最后一次问你,12万卖不卖,因为我们要去另一家看看了。”

房主傻了,最后以12万元成交了。最后,史密斯为梦寐以求的房子只花了12万,如果就他那种迫不及待的态度而论,他没付16万已经够幸运的了。由于他太心切了,所以他不敢说任何冒险的话,如:“也许还有我喜欢的其他房子吧。”而这类话就会使卖主降低要价,科克代他说了一句,价钱就低了3万。

应记住:当你感到务必要得到某个东西时,你就永远得付出高价,因为你把自己置于一个对方容易驾驭的地步,你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冒失去之险。

6.只要准备充分冒险就能成功

冒险是讲条件的,只要准备充分、条件成熟,没有什么险是不可以冒的。

黛比出生在一个有很多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从小她就非常渴望得到父母亲的赞扬和鼓励,但是由于孩子多,她的父母根本就顾不上她。这种经历使得她长大成人后依然缺乏自信心。她后来嫁给一个非常成功的高级管理人员,但美满的婚姻并没有能改变她缺乏自信的心态。当她与朋友出去参加社交活动时总是显得很笨拙,唯一使她感到自信的地方和时间是在厨房里烤制面包的时候。她非常渴望成功,但是鼓起勇气从家务中走出去,做出决定去承担具有失败风险的羞辱,对她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终于认识到自己要么停止成功的梦想,要么就鼓起勇气去冒一次险。

她决定进入烹饪行业。她对她的妈妈爸爸以及她的丈夫说:“我准备去开一家食品店,因为你们总是告诉我说我的烹饪手艺有多么了不起。”

“噢,黛比,”他们一起反对道,“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主意。你肯定要失败的。这事太难了,快别胡思乱想了。”

“你知道,他们一直这样劝阻我,说实话,我几乎相信他们说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不愿意再倒退回去,再像以往那样犹犹豫豫地说如果真的出现……”黛比说。

她下决心要开一家食品店。她丈夫始终反对,但最后还是给了她开食品店的资金。食品店开张的那一天,竟然没有一个顾客光临。黛比几乎被冷酷的现实击垮了。她冒了一次险,并且使自己身陷其中,看起来她是必败无疑了。她甚至相信她的丈夫是对的,冒这么大的险是一个错误。但是人就是这样,在你已经冒了第一个很大的险以后,再去面对风险就容易得多了。黛比决定继续走下去。

一反平时胆怯羞涩的窘态,黛比端着一盘刚烘制的热烘烘的食品站在她居住的街区,请每一个过往的人品尝。这件事使她越来越自信:所有尝过她食品的人都认为味道非常好。人们开始接受她的食品。

今天,“黛比·菲尔茨”的名字在美国数以百计的食品商店的货架上出现。她的公司“菲尔茨太太原味食品公司”是食品行业最成功的连锁企业。今天的黛比·菲尔茨已经成了一个浑身都散发着自信的人。

充分考虑自身条件,有了热情和理想,只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什么能阻碍你实现自己的价值。

7.冒险是投资理财的必备素质

犹太人认为面对多变的投资环境,不冒险反倒成为最大的冒险,人们更需要勇敢、勇气来面对这个未来的投资领域,没有健康、良好的心态是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勇士的。

缺乏勇气、害怕风险,使人们迟迟不敢投资,和理财与致富失之交臂。将钱存到银行似乎是很安全的,不需要冒什么风险,但通货膨胀将严重地侵蚀金钱的实际价值。风险其实没有那么可怕,有风险才有报酬,冒一定风险获得报酬是绝对值得的。

在此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勇气和勇敢精神。

曾有人问某位炒股大师:“股票会不会跌?”

回答是:“不知道。”

再问:“什么时候会上涨?”

回答仍是:“不知道。”

接着问:“能买哪一支股票?”

回答还是:“不知道。”

问者说:“你什么都不知道,敢于投资,是不是太冒险了?”

炒股大师回答:“当你什么都知道,都弄清楚了的时候,投资成功的机会早已不属于你了,因此,你必须在以上所有问题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投资,才可能成功。”

事情说白了确实是这样。我们不能做浮躁鲁莽者,但我们更不能做保守者而裹足不前。

犹太人并非鼓励盲目的投资、无目的的冒险,提倡的只是建立在一种稳定心态基础上的(而不是赌徒们输红了眼的心态上的)勇敢精神。未来虽然充满风险,不过有一点须坚持的是,只要经济持续增长,企业获利的能力不断上升,你的冒险就更有可能获得相应回报,长期而言,整体上股市的投资回报率必然会高于银行存款,而且会高出许多。一再小心谨慎回避值得一冒的风险,你将与致富彻底无缘。

培养冒险精神、克服恐惧感是培养健康心态的重要内容。冒险精神并非与生俱来,多半是由训练而来的,经由冒险、失败、再冒险、再失败,一步步锻炼出来的。

毫无疑问,人们的冒险精神似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了,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在经历失败与挫折后,会本能地产生挫折感而泄气,如果没有适度的激励因素,很难恢复本能的冒险精神;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造成的,长者基于保护幼小者的心理,当小孩一旦做出任何危险行为时,马上会受到大人们的指责,因而养成安全至上、少惹麻烦的习惯。小孩和大人都以平安顺利为原则,逃避风险便成为一种习惯,而正是这一习惯成为了投资的严重障碍。

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恐惧感,便能较容易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他的自控能力能让他在纷乱的环境下处变不惊,并能无畏于后果的不确定性,而做该做的决定。当结果并不如其所愿时,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承受失败的结果,而这种临危不乱的勇气与冒险的精神,正是投资人所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勇于冒险的人,并非不惧风险,只是因为他们能认清风险,进而克服对风险的恐惧。勇气源于控制恐惧,而培养冒险精神则始于对风险的了解,特别是对风险所造成的后果的了解。

的确,积习已久的避险习惯,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过来谈何容易。但是,既然冒险是成功理财不可或缺的要素,学习投资理财的首要任务就是克服恐惧,培养健康的冒险精神和稳定的心态,勇于投资在高期望报酬的投资标的之上,并承担其伴随的高风险。

聪明的投资者应具备理智的投资心态,并且他应该在自我控制方面做到“铁石心肠”,亏损不懊丧,认定失败是成功之母;赚钱不轻狂,以防“满则招损”。在个人得失方面,得之泰然,失之亦泰然,心静如水,经常以理智控制感情的草率判断,不凭意气办事。特别是在投资领域,处处布满陷阱,如果像赌徒一样盲目地孤注一掷,成为牺牲品将是必然的下场。

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必须不断积蓄获取财富的能力、知识和社会经验。广博的知识尤为重要,聪明的投资者应懂得经济学、市场学、营销学、会计学、统计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

例如,你想在房地产上一显身手,你就要了解装潢业、建材业、五金业、广告业、土木业、玻璃业、建筑业、电器业的相关知识等。你想要投资股票,就要了解股票的分类、式样、内在价值的确定、股市行情等一系列专业知识。同样的道理,你要想投资期货市场,就必须了解相应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对减少你的投资风险、增大你的投资效益、保证你的投资回报率是极为重要的。

8.投资只冒该冒的险

每个人承受风险的限度都不一样,这与个人的条件很有关系。一个人必须从主观上愿意承担风险,客观情势也能让他承受风险,风险才不会对他造成伤害。超过了限度,风险就变成了一种负担,可能会对人们的情绪或心理造成伤害。犹太人认为过度的风险会带来忧虑,忧虑则会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健康、工作、家庭生活和交友等。

犹太人每次要投资时,务必先了解可能遭遇的风险,并对每个可能发生的状况,预先设想应变的方案。分析盲目冒险的成分有多少,预估成功的几率有多少,且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重新评估。在从事任何投资前,最好列出一张风险报酬评估表,将所有因素加以衡量,比如最坏的情况发生时,自己是否能够承受,而此投资标的报酬是否理想等。

凡事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也做最好的准备,投资更应该如此。在进行任何投资前,无论你有多大的把握,都应思考一下:“未来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然后再问:“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我能不能承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只要投资的预期报酬够高,就应该投资。如果最坏的情况是我们所无法承担的,那么不管报酬多么诱人,都应断然拒绝投资。

成功一定要冒险,但冒险不一定能成功。冒险一定要冒对的风险。何谓对的风险?是指就长期平均而言,具有高报酬的风险。有些人的问题不是缺乏冒险精神,而是冒了不该冒的险,他们不知道冒什么样的险才能投资致富。就长期平均而言,股票、房地产是具有高期望报酬的投资标的,因此,要冒正确的风险,便是将资金投资在高报酬的投资标的上,并勇于承担其所伴随的高风险。

有一种游戏,参加者必须出100元,游戏的结果是:有99.9%的几率你会损失100元,有0.1%的几率你可以获得95000元。那么,你会不会参加这种游戏呢?经过调查,65%以上的学生会选择玩这种高风险的游戏。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游戏风险固然很高,但就算输了,顶多损失100元;若赢了,则可得到95000元的高报酬。这项游戏,其期望报酬率为负值,就算你赢一次,但是长期玩下来,你必输无疑,这是典型的不值得冒的风险。

同类推荐
  • 感恩企业自动自发

    感恩企业自动自发

    中国著名企业培训机构聚成资讯集团推荐优秀读本。缔造和谐双赢的工作哲学,培养完美企业的卓越动力。工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学会感恩方能实现自我价值。常怀感恩之心,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 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

    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

    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是季羡林先生于2006年亲自授权、审定的经典畅销书,集中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人生智慧的文章。时值季羡林先生诞辰103周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在原来《季羡林谈人生》的基础之上,循着季羡林先生的思想轨迹,精编精选了季先生关于人生智慧的文章,精心设计出版了《季羡林谈人生(典藏本)》。季羡林先生愈行愈远,而他的人生智慧对读者的影响却愈久弥深。
  • 不一样的奋斗

    不一样的奋斗

    行走人生,不可或缺的智慧启迪,走向成功,独辟蹊径的奋斗指南。成功就像走路,前路不通的时候,停下来看清路况,你会发现,希望就在转角处。奋斗就是不停拼搏,永远不放弃希望,即使跌倒一万次,也要有一万零一次站起来的勇气,但奋斗不是稀里糊涂地努力,奋斗也应独辟蹊径。
  • 实用广告文案写作

    实用广告文案写作

    本书总结出近百种广告文案写作技巧与方法,是目前同类书中最多的,充分反映了广告文案写作的最新成就。在编写体例上主要采取了技法和精彩实例加简评,“专家提示”和“实践练习”相辅相成,通过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来大大增强其对广告文案的实际写作能力。
  • 曾国藩智慧全集

    曾国藩智慧全集

    曾国藩的成功引起了后世的极大兴趣。无数的人都倾心于解读曾国藩人生成功的密码,甚至使其成为一门方兴未艾的“曾学”。但是由于曾氏著作以及有关曾氏智慧的书浩如烟海,有不少人不得不望而却步。有鉴于此,我们从曾氏智慧中精选了一些精华,编成这本《曾国藩智慧全集》,以供读者学习。本书力求从曾国藩的修身之术、做人绝学、处事之方、识人之智、用人之法、齐家之略、教育之方、为官之道、治军之谋、安邦之略十个方面入手,全面地揭示曾国藩完成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诀窍与智慧。通过引述、举例、分析,深入浅出地把曾国藩的思想精华和成功智慧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我和冥夫有个约定

    我和冥夫有个约定

    我出生那年,村里那棵不知名的千年古树莫名其妙的的枯死了,在我出生那晚,那棵古树突然活了,村子里到处飘着古树开花的香气,招来了十里八方的鬼魅,幸亏姥姥及时赶到救了我的小命,可我还是因为一魂三魄被鬼气沾染开了阴阳眼,看见了正常人看不到的那些“朋友”12岁那年我离开老家去城里读书,中元节那天因为老师拖堂回家时天下起了大雨为了避雨,我走进了一家咖啡店,从此,我的命运如同脱轨的火车~他一步一步的走进了我的世界。
  • 大汉颜女

    大汉颜女

    受造物神亲睐的徐欣一步成仙,为修仙心,启神念,寻一去不回的爱人,魂穿异世大汉,化身颜女。时值大汉暗潮汹涌,二皇子与皇帝明争暗斗,昕阳公主为追寻真相返洛阳,往长安。颜女助昕阳救皇帝,解大汉之因危。却发现阴谋的幕后主使竟然是自己穿越后灵肉两分离的爱人。一切的一切,是皇权争斗?是修真势力的争斗?是造物神的无聊安排?无论如何,颜女都将依着浩然本心、凭着天赐菩提,泰然以对
  • 莫怪泪如雪

    莫怪泪如雪

    一位遭家人背叛沦落精神病医院的女子体会到人心冷暖与事态炎凉。却在梦中意外穿越到南朝永光年间。在乱世之中她将如何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也许白首不相离终究只是痴梦,但是仍愿你我执手走到梦境的终点。即使是寒冬之中也莫忘世界之大总有一个人是全心全意爱你的。
  • 盛世婚宠:YES我的头号敌人

    盛世婚宠:YES我的头号敌人

    别人只知道萧池禹温雅是青梅竹马,也是一对水火不容的死敌,却不知萧BOSS极为护短。(续付萧离跟莫禾禾儿子,以及裴颜跟温祁云女儿的故事~)群号:572387947
  •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半分思念浅浅馨甜

    半分思念浅浅馨甜

    初识,吵吵闹闹。深交,爱不释手。昔日最讨厌的人,竟成了现今最疼爱自己的人。
  • 凡尘翩翩不做仙

    凡尘翩翩不做仙

    我们曾想过原谅,但比起曾经的快乐,原谅便不值一提。
  • 穿越星域之浅笑倾城

    穿越星域之浅笑倾城

    本是地球一个普通人,却因一场车祸而穿越!吐槽,跳脚?都没用!好吧,既然没用,那我要用我的天赋,闪瞎你们这群无知的人类的钛合金狗眼!他是魔族的魔王,邪魅冷酷,却独独对她一个人不同,哪怕她要这个天下,他,也会给!
  • 穆雪的魔力

    穆雪的魔力

    为了拯救整个魔法家族,从小生活在人类世界的夏穆雪不得不进入了艾娜尓魔法学校。在魔法学校里夏穆雪认识到了和自己有一面之缘的温裕熙,并和自己最好的朋友结识了几个魔法伙伴。在魔法世界里,穆雪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 黄庭内景经

    黄庭内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