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通过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成丰歉的变化,奉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方法,丰收年景时,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买进绢帛棉絮,出售粮食。他用观察天象的经验预测下年的雨水多少及丰歉情况。若当年丰收,来年大旱,今年就大量收购粮食,囤积货物;想让粮价增长,就专买下等谷物;想让成色提高,就专买下等谷物。为掌握市场的行情及变化规律,他经常深入市场,了解情况,对城乡谷价了如指掌。
弃者,无用也,是指在一定期内消费者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是已经贬值了的商品。一般情况下商人见到这种情况也会大量抛售,以防止更大的亏本。取者,购进、收购之意。
在商品贬值之机大量购进似是愚蠢之举,很多人认为这样是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底洞之中。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取”不是无原则地购进一切已经贬值的商品,对于已丧失了消费潜能的商品当然不能购进。这里的“我取”,指的是购进的是那些由于市场暂时变化而忽然供大于求贬值了的商品,它们并不是完全丧失了市场潜力,而是一时由于市场变化的原因而滞销。对于商贾来讲,能够看到这种商品潜在热销的可能性时,就应大量购进。
在大量购进具有消费潜能的滞销商品这一阶段,商家一直处在投资阶段,利润的回报周期可能相当长。而一旦“人取我与”的时机来临,商家将从中获取丰厚的回报,因为当这种商品重新热销的时候,其他商家没有库存,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将商品投放市场。而对于已经囤积已久的商家来说,此刻掌握着完全的市场主动权,商品价格会因供求失衡而上涨。
有一次,商人们都在一窝蜂地抛售棉花,有的商人为了尽快把棉花抛售出手,而不惜把价格压得极低。
白圭见到这种情况,于是便吩咐手下的僮仆挂出收购棉花的招牌,一概收尽商人手中所有现存的棉花。后来由于收购的棉花太多,白圭只好派人从其他商人那里花钱租地方来存放棉花。
此时,卖完棉花的商人都又拥在了一起,抢着购进皮毛。原来,不知从哪个商人那里传出消息,说最近皮毛成了抢手货,冬天人们有可能从市场上难以买到皮毛。此时,白圭的仓库里正保存着一批上好的皮毛,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将皮毛压在手中,而是把所有库存的皮毛卖了个精光,从中赚到了不菲的一笔。
没过多久,由于连绵不断的阴雨,棉花严重歉收。于是那些手中已经没有了棉花存货的商人开始到处寻找棉花。这时,白圭便以高出收购价的价格卖出了全部库存的棉花,再次发了一笔大财。又过了一段时间,由于某种原因,满街的皮毛突然卖不出去了,价格降得越来越低,很多商人后悔不迭,血本无归。
在两千多年前,白圭就有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么好的经商思想,实在让我们叹服,这种思想也一直深深影响着古往今来的经商之人。
生存之道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是商业经营的一条基本原则。商业行业并不是从事单纯商品生产环节的活动,而是组织商品流通过程中某些产销结合的综合经营。人们所从事的商品经营首先必须与市场容量和消费者需求相一致。这样,才能把生产者手中需要出售的产品收购起来,推销出去;才能把消费者迫切需要的商品购入运回,销售到广大消费者手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赚取商业利润,成为优秀的经营者,也就是商战中的胜者。
生存之道97
着书立说,炒作造势
战国末期,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
对于许多当王的人来讲,都有两个想法:一是长命百岁,永远做王;二是留名青史,让后世人永远记住他。
做了丞相的吕不韦,要权有权,要财有财,是一个无冕之王,但因为自己学问太浅,虽身为丞相,他仍然怕被以后的文人学者瞧不起,毁掉自己的一世英名,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事。于是,他想到了着书立说。
由于自己腹中墨水不多,想靠自己的力量着书立说绝非易事,但这难不倒一向精明的吕不韦。很快,他就找到了留名的好方法。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门下的三千宾客是不产生实际效益的投入,这是他作为一个商人绝对不愿干的事情。于是,他便把门客们召集在一起,让这些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各种见解写成文字,并把它们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并署上自己的名字流芳百世。
这本书既保持了各派学者的观点和风格,又有一定的体系,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它形式统一,内容多样,如杂树生花,群莺乱飞,开创了“杂家”的新体例。
《吕氏春秋》的编着目的显然也是为了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据吕不韦说,此书对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从客观出发,对各家都抱公正的态度,并一视同仁的。因为“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没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全书有一百六十篇文章,分成二老一辈六卷,共二十多万字,在当时称得上是一部巨着。
为了提高作品质量,防止抄袭,吕不韦又想出了一条妙计。在书稿完成后,他把《吕氏春秋》的书稿挂在咸阳城的城门之上,并且贴出告示:如有人能对《吕氏春秋》改动一字者,即可以得到千金的赏赐。
这一天,咸阳城比往日热闹得多,人们纷纷赶往城门,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好奇的观众越来越少,站在城门前阅读《吕氏春秋》的人也逐渐散去,终无一人将千金取走。并非书中不可改动一字,而是人们不敢改动,害怕招来杀身之祸,告示只不过是吕不韦宣传的一种手段罢了。
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不但明白宣传的重要性,还深知炒作造势的巨大作用。吕不韦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向世人宣告:“这本书就是我编出来的,我吕不韦也是一位文士,虽然出身商人家庭,但也是一个真正的贵族。”所以,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吕不韦此举完全是为《吕氏春秋》这本书做的炒作宣传行为。几千年前的吕不韦就有如此超前的意识,后人尊他为广告业的鼻祖,也是名副其实。
生存之道
有的人在有钱有势后,会想方设法标榜自己的才学,抬高自己的身价和名望,以此使自己更上一层楼。着书立说就是其中的一招妙棋。要做到着书立说并不容易,这不但的确需要胸中有点墨水,更需要炒作造势。
生存之道98
精心考察人才,关键时刻用人才
沈万三,元末明初人,是元末明初江南第一富家,也是当时的全国首富。沈万三之所以能成为首富,是和他善于识人分不开的。沈万三在如何识别人才方面有着其独到之处。
沈万三发家之后,不断有人来投靠他,如何对这些人进行考察评价,就成为沈万三最主要的事情。每一个投奔者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特长与能力,有的会吟诗,有的经过商,有的从过军,他们都希望靠着自己的本事,在沈万三这里谋求一个发展。但是,沈万三所需要他们的,却不是这方面的能力。
当投奔者来到沈府之后,沈府就会派专人出面接待,根据他们的能力,将他们安排在沈府做事,这期间新来的人会很小心地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但等过了三个月之后,他们已经成为沈府的“资深员工”,就会慢慢流露出本性。
这时候就会有人有意地接近这些人,与他们交朋友,拉着他们去喝酒。那些自我控制力不足的嗜酒者,就会在这个阶段悄悄被淘汰。留下来的人,就会进入下一个考察程序。
沈万三会让人带着这些新来的人去花街柳巷,因为意志力薄弱就会在这一阶段被淘汰。
即使是通过了这一关,考察仍然没有结束,沈万三在下一关布下了赌局。赌博是人类的天性,无论一个人是否好赌,但有机会总是会赌一赌。沈万三对这一关的要求是,赌博者不仅要有足够的意志力抗拒赌博的吸引,更重要的是,被考察者还要通过这一关证明自己的直觉判断能力。
民间传说,沈万三针对人的欲望所设下的这几个寻常的考验,一连三年竟然没有人顺利通过。直到三年以后,才有一个已经上了年纪的花匠通过了各个方面的考察。而他在沈府所种植的花木,也看不出有什么奇异之处。相信,这个结果也是大富翁沈万三自己意料不到的,但是沈万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就将这个花匠养在府中,一连几年无所事事。
几年之后,正在前线与元军交战的朱元璋秘密遣人来到南京,向南京富室请求资助军费并运往前方战场,这件事让南京的富户们好生为难。出资可以,但是要想找一个能够把如此巨额的银两,穿越元军与各方面的武装势力割据的中原大地,安全地运到义军大营的人选,却是不容易物色得到。
这时候沈万三想起了老花匠,就决定让他去走一趟。当时就有人反对说,那个老头老得路都走不动了,怎么可能做得了这样的事?还有人说,把这么多白银交给一个老头,他要是私拐了银两,逃跑了怎么办?
虽然众说纷纭,但沈万三却不为所动,仍坚持他最初的意见。第二天,老花匠就带着巨额的银两出发了。三个月后,他已经将银两安全地运抵义军大营,而老花匠也安然地回到了沈府。
生存之道
人要想成就大事,就需要有得力的帮手,这就要求必须具备识人用人的本领。其实,只要精心考察,往往就可以在最看似普通的人群当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对于认定的人才,就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样才能成事。
生存之道99
以钱赚钱算不得本事,以人赚钱才是真功夫
清朝时,有一段时间胡雪岩长期做跑街,与一帮削尖脑袋捐班升官的人打交道,慢慢地,也就熟悉了这一套习惯。他明白,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少的风险。
由于长期与这些人打交道,胡雪岩逐渐变得为人老到世故。当他遇到王有龄时,听说他是捐班盐大使,便感觉到机会来了。
王有龄的父亲是一个候补道台,被分派到浙江,王有龄也随父亲到了浙江。到杭州后,王有龄的父亲并没有得到过什么有实惠的实缺,加之心情抑郁,旧病侵扰,不到一年就客死他乡。王有龄无力送父亲归故里安葬,且家乡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亲友,也就只好客居杭州了。王有龄的父亲在世时,也曾为他捐了一个盐大使的官衔,但也从未有过实缺。王有龄自己想进一步再捐个县令、道台之类的官衔,又苦于没有一文钱的资本。到胡雪岩与王有龄相识的时候,王有龄实际上已经落魄到只剩下一副不肯放下的穷酸读书人的架子,每日到茶馆穷泡的绝望境地。
一次在茶馆,胡雪岩与王有龄偶遇,俩人颇感投缘。因茶馆人多,胡雪岩便邀王有龄至自己家中小酌。王有龄本已饥肠辘辘,推辞一番,也就应邀前往了。交谈之中,胡雪岩了解到王有龄空有一腔抱负,却无钱捐得前程的心事。
在清代,捐官只是捐一个虚衔,即凭一张吏部所发的“执照”,取得某一类官员的资格。如果要想补缺,还须到吏部报到,称为“投供”,然后抽签分发到某一省候补。王有龄尚未“投供”,更谈不上补缺了。
胡雪岩了解了这种情况后,心头不由一亮:眼前的王有龄绝非等闲之辈,若助他进京“投供”,日后有了出头之日,定能成为助自己飞黄腾达的靠山。
王有龄哪里知道胡雪岩的心思,他心不在焉地呷口茶,末了,冲胡雪岩拱拱手,然后起身告退。胡雪岩看着王有龄渐渐远去,感觉到一生的重大机遇似乎即将失去,而且失去了便再难遇到。他立即坚定了信心,决定在王有龄身上下注。
胡雪岩叫住了王有龄,从衣兜里掏出布包,一层层打开,露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原来老板当初交代胡雪岩去讨一笔欠账,并无十分把握,即使讨不回来,也并不怪罪他。故而胡雪岩收回此账后未把银票交回钱庄,他原打算用这笔钱做本钱,做一桩大生意,如今瞅准了王有龄,正好在他身上投资。
当时,王有龄一下子惊呆了,盯住银票如入定一般,半天回不过神来。当他听胡雪岩说这些银票要送给他进京“投供”使用时,他双手急摇不肯接受。这么大一笔钱,没有人敢替他作保,他怕还不起。
然而,当他得知胡雪岩是真心实意,绝非儿戏时,顿时又感动万分,热泪滚滚,倒头便要下拜。俩人互换帖子,结拜为兄弟。胡雪岩重又唤来酒菜,举杯庆贺,预祝王有龄马到成功,衣锦荣归。俩人如同亲兄弟一般,似乎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手足情。
在别人对王有龄投以势利眼之际,唯独胡雪岩报以殷勤礼节,并冒着丢饭碗的风险,擅作主张,动用东家的大笔银两相资助,表现出了过人的远见。而对于王有龄来说,遇到胡雪岩如大旱逢甘霖,他对胡雪岩的“慧眼识俊杰”自然念念不忘。
后来,王有龄以粮台升任杭州知府,不出几年,又升浙江巡抚,胡雪岩先前的人情投资便得到难以计数的回报,还博得了“东南大侠”的美誉。
王有龄由于胡雪岩这一帮助,才有机会补了实缺。他知恩报恩,极力帮助胡雪岩铺平经商之路。
王有龄发达后,在他的荫庇下,胡雪岩不再做钱庄的“小伙计”,而是自立门户,贩运粮食。他在官与商之间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自此,胡雪岩走上了从商的坦途,事业日渐发达。
生存之道
一般人求利在当前,而智者求利在将来。以钱赚钱算不得本事,以人赚钱才是真功夫。在必要时,要舍得投资,包括投资人情。倘若投资他人得当,那么以后必然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不但有靠山了,做事也会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