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13000000012

第12章  洞察万物,审时度势

变化之中找出机缘

中国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商场与战场一样,其环境和形势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变化,不是将人们推向风和日丽,就是将人们带入暴风骤雨。所以商人在面对这种变化时应该习以为常,要坚信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才是相对的。要从无穷的变化中透视出无穷的机缘。

万事万物在变数中都孕育着机缘,而此时,正是考验经营者发现机缘、掌握机缘的能力。识时务者为俊杰,那么何为识时务者?他不仅应当识时务,还要去寻找把握机缘,决定自己何去何从。这样的人才能够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成功。

人生的发展和规划时时刻刻都处于变化中,能否把握好这一点,对于事物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人生的选择、经营决策、计划的实施等至关重要。能够较准确地识别时机的到来,并据此作出人生抉择,即为识时务的俊杰。

胡雪岩曾说:“用兵之妙,存乎一心。做生意跟带兵打仗的道理差不多……随机应变之外,还要从变化中找出机缘来,那才是一等一的本事。”

胡雪岩在生意场上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但就在此时却爆发了太平军攻占杭州的事件,从而使他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故,而且这次变故险些将他逼入绝境。仔细分析下来原因有三:

第一,杭州是胡雪岩的幕后大本营,他最大的生意,如钱庄、当铺以及胡庆余堂药店都集中在杭州,最重要的是他的妻儿老小都居住在杭州。太平军这次占领了杭州城,就等于中断了他所有的生意来源。不仅如此,当前的燃眉之急是他必须想办法从杭州城救出老母与妻儿。

第二,所谓树大招风,平日里看不惯胡雪岩呼风唤雨的“小人”,此时就趁乱毁坏胡雪岩的名誉,说他手中留有王有龄生前留给他的大批私产,现如今死无对证,所以胡雪岩就私自吞并了这些财产;还有人说胡雪岩以太平军围困的杭州购米为名骗走了公款,避难到上海;甚至有人向朝廷告发胡雪岩,说他骗走了浙江购米公款、误军需国食,导致杭州失守。种种罪证都有可能导致胡雪岩被朝廷惩治,即使收复了杭州城,他也无法回杭州。

第三,即使胡雪岩不被朝廷治罪,他也不能顺利返回杭州,因为他已经失去了王有龄这座靠山,而且生意场上也遇到很多困难。胡雪岩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发迹,与王有龄的大力帮忙密不可分。像他做的销往洋庄的生丝生意和军火买卖,都离不开官场的庇护。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胡雪岩并没有丧失斗志,更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从表面对他不利的因素中,准确地预见出可利用的因素:

第一,沦陷在杭州城内的人大部分开始为太平军做事,这些人之所以陷害胡雪岩,就是不想让胡雪岩回杭州城做事,所以才会设法阻断太平军诱使胡雪岩回杭州帮助处理善后。这些人的谣言虽然对胡雪岩极为不利,但是也并非不可利用。

胡雪岩从中制订出两条计划。首先,避免与这些人发生正面冲突,决定目前不回杭州城;其次,胡雪岩决定亲自出马向闽浙总督衙门上报,说是这些沦陷在杭州城里的人实际上是留作内应,以便日后相机策应官军。

这两个计谋都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表面上是与这些人套了一些交情,但是暗地中却把他们推向导火索的边缘。若是这些人继续加害胡雪岩或是不肯就范,那么,只要胡雪岩交给太平军一纸公文,说这些人勾结官军,那么这部分人势必会遭到太平军的责罚。

第二,胡雪岩手中拥有杭州城被太平军攻陷之前为杭州军需购得的1万石大米,当时太平军封锁了所有入城的通道,所以这批粮食只得转道宁波,用于赈济宁波灾民,并与宁波政府约定在杭州城收复时,以等量大米归还。

这同时也是一个可利用的因素,胡雪岩心想,只要杭州城一收复,就将这1万石大米运往杭州,既可以解救杭州赈济之急,同时还能显示胡雪岩的信义之举。那么,毁灭胡雪岩骗取公款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实际上,在杭州城刚刚收复之初,胡雪岩就将1万石大米运至杭州,而且还直接向带兵收复杭州的将领办理交割,显而易见地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此举还意外地获得了左宗棠的信任,他视胡雪岩为座上客,并委他鼎力承办杭州善后事宜。

由此可见,继王有龄这座靠山之后,胡雪岩又得到了一位更有权势的官场靠山。胡雪岩的红顶子,也就是这一举措的直接收益。

初看这些人对胡雪岩的污蔑都是些不利因素,但这些却成为胡雪岩日后重新崛起的机会,把不利之中的有利因素充分运用到了极致。能从不利因素中寻找到机缘者,就是一等一的俊杰高手!

世事之道,变为恒道,任何事物都是在运动和变化中寻求发展的,世界上不存在永远静止不动的东西。识大事者善于从变化中寻求有利机缘,并调整自身以适应这些变化,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学会乘势而行

精明的商人都信奉这样一句话:“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胡雪岩居然都顺顺当当地办成了,就是因为他懂得乘势的缘故。

生意人不仅要把握住机会,还要善于将机会转变成源源不断的财源,这期间除了出手迅速之外,还要大胆设想、敢于实施,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乘势而行。胡雪岩为了帮助左宗棠筹办船厂和筹措军饷,曾以商人的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国贷款。在他之前,清政府还没有过此例,而且清政府还明确规定,不能由任何人代理政府向洋人贷款。由此可见,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商人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国引进资本的人。

胡雪岩向洋人借款之前,首辅军机大臣恭亲王也曾拟向洋人借银1千万两用于买船。但是,获得的谕批却是:“其请借银一千万两之说,中国亦无此办法。”胡雪岩想向洋人借款时,一向做事果断的左宗棠也犹豫不决,不知道此事能否获得朝廷的批示。但是在听完胡雪岩关于当前时势以及办大事要懂得乘势而行的剖析后,左宗棠也坚信此事一定能够成功。

虽然都是向洋人借款,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恭亲王向洋人借款买船,一方面是受洋人的刁难,另一方面朝廷的大多数臣子都不以为然,所以恭亲王亦开始打退堂鼓,自然此事没有成功。而现在却不一样,有三个先天有利的条件:

其一,洋人已经看出朝廷镇压太平天国的决心,必能收复东南财富之区,所以自然愿意借款资助朝廷的军务,而此时朝廷也不可能断然拒绝。

其二,当时时局并不是十分紧张,向洋人借款买船一事可以延缓再议,而此时镇压太平天国是重中之重,为军务所急。向朝廷提出跟洋人借款的要求,相信朝廷一定能够权衡利弊做出决议。

其三,提出借款申请的左宗棠不仅手握重兵,而且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由他向朝廷提议,其分量自然不一样。

胡雪岩觉得在这三个有利条件下,向洋人借款一事一定能够成功。后来事实的进展,也如胡雪岩预料的一样。

古语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商场上更需要灵活变通的策略。有了东风这个“势”,商船就能够顺风而下,这样一来,既节省了力气,又加快了行程。反之,若是没有东风这个“势”,船只的行驶速度自然会减缓,白白浪费了力气不说,还延误了行程。善于乘势的人,对于其做人做事都有好处。

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

人们常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战争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机会,但是商机往往转瞬即逝,取胜关键就在于在紧急时刻能否当机立断,能否迅速地抓住机遇。只有在该出手时就出手,才会使生意由小变大。

胡雪岩十分重视对商机的把握,因为他知道商机是有限的,而且是转瞬即逝的。也许抓住一个商机,就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反之,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时值冬日,杭州城内一片天寒地冻,而阜康钱庄却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大厅内一字排开的火盆将室内烤得暖气融融,柜台前十多名伙计忙不迭地应酬着顾客,报账声和算盘声络绎不绝,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

苦心经营数年之后,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同行业的龙头老大,银钱业务的往来已经超过其他任何一家钱庄。望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坐在太师椅上的胡雪岩的喜悦程度无以言表。此时,一位顾客声称要取现银,伙计看完银票之后,将这位顾客请进厅堂之内,并沏上了一杯上等毛峰。见到此景,胡雪岩当然知道这位顾客的来头不小,于是,上前关切地询问其情况,得知原来这位顾客想一次性支取5万两现银。因为银两数目较大,需要从库房中搬运过来,所以伙计只好先请他到厅内喝茶等候。

眼明耳聪的胡雪岩望了一眼来客,从形色上看便知他从远道而来。又见其双目明亮,眉间非同一般的英气,便判断他是场面上混的人物。胡雪岩有心探知顾客的来路,于是便右手端着茶碗,三指并拢,大拇指翘起,这是青帮询问的暗号,解释为:来者何人?

见胡雪岩这一举动,对方很敏锐地做出回答,只见他端起茶碗,三指散开,大拇指向下,这是回答的暗号,解释为:帮中弟兄。

于是,胡雪岩连忙拱手作揖,问道:“请问兄弟贵姓?”

“免贵姓高,弟兄们称我为高老三。”从排行老三看,胡雪岩判断此人是帮中管理财务的执事,亲切地和他交谈起来。闲谈之间,胡雪岩知道高老三是苏南青帮“同福会”的管家,专门负责钱财往来的事务,这次到杭州取银子,是为了一桩急事。

“一次性取这么多银子,路上会很扎眼的,何必一次性取完呢?”胡雪岩似漫不经心的问道。

“胡老板所言极是,这笔钱立刻就会分给帮派中的兄弟做安家费,所以不会剩下多余的钱。”高老三回答道。

“哦,原来是做安家费?”胡雪岩略带吃惊地重复了一遍。

据胡雪岩所知,安家费是在青帮兄弟流血拼命之时才会发放给眷属们,以解除帮众兄弟的后顾之忧,能够无牵无挂地为帮中做事,甚至甘心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胡雪岩又问道:“难道是同福会与仇家结下了仇恨,所以要大开杀戒?”

“胡老板,看你懂得帮中规矩的分上,我不妨直言相告。安福会将替太平军护送一批军火从上海到金陵,路上清军把守森严,难免会发生冲突和意外,所以会中选取了百位之多的壮士,前去完成任务。”

话说到此,胡雪岩才恍然大悟,青帮与太平军联手,之前是常有的事,由此可推断,一定是太平军出价不菲,所以同福会的兄弟们才甘愿冒险替其护送军火。

太平军与清军对峙多年,其军火匮乏的状况一向较严重,这次青帮替太平军护送军火,对双方都有好处。这件事情本来与胡雪岩无任何关系,但是胡雪岩在获知这条消息后,反复在心中琢磨,掂量它的价值。

太平军购置的军火一定是从洋人手中购买的,洋人向来是认钱不认人的,而且回扣给的也很大。倒卖军火的利润向来惊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作为生意人的胡雪岩早就对军火生意有了意向,但是一直苦于无处下手,如今获知这条消息,仿佛是专门为他指引的一条明路。

做生意赶早不赶晚,胡雪岩立即驱轿赶往王有龄的府宅。听完胡雪岩的汇报,王有龄大声地说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方才抚台黄大人还召见我,商议要从海运局拨出专门用于购置500支毛瑟枪的款项,用以加强浙江绿营军的装备。我正犯愁派谁去办理呢。你若是有兴趣,那就承接下来吧。”

胡雪岩心想,以每支50两银子计算,500支毛瑟枪则需要25万两银子,回扣若是在1分以上,至少可以获得3000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于是,胡雪岩立即将此事承办下来。当时,王有龄就给胡雪岩开出了一张3万两银子的官票,当做胡雪岩去上海的费用。

胡雪岩简单收拾之后,便雇了一只小火轮,连夜从杭州奔向上海。胡雪岩之所以行事这么快,因为他深知商场如战场的道理,稍有不慎就会坐失良机。胡雪岩在心中暗自盘算,太平军购置军火一定不会很快,而且洋商必定会与其讨价还价,延宕时日,就会将太平军逼到尽头,好从中获取暴利。

从高老三口中,胡雪岩获知太平军此次购置的军火数目一定不小,而洋人未必有现货,所以等洋枪从外国运回来时,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对于这批军火,胡雪岩有十分的把握能够弄到手。

一段时间过后,胡雪岩再次来到上海,求见了上海青帮首领廖化生。当胡雪岩说明来意之后,廖化生笑呵呵道:“生意人人做,就看谁占先,凭胡先生的才能和财力,看来这笔生意非你莫属了。”

胡雪岩谦虚地回答道:“靠我单枪匹马的出战,万难成功,还希望老哥出手鼎力相助。事成之后,我与老哥可三七分成,老哥拿三成利润,咱们就算是合伙生意了。”

廖化生没有想到胡雪岩会这么慷慨,喜出望外地说:“老弟,需要我帮什么忙,但说无妨,大家都是自家弟兄,可任由你差遣。”

“我对洋商所知甚少,所以,希望老哥给我派遣一位懂洋商的弟兄,与我一同行事。”

沉思片刻之后,廖化生说:“我倒是有一位上等人选欧阳尚方,他在洋行做通司,外国话说得很流利,并且深谙洋商的底细,我就让他一同陪着你,如何?”

胡雪岩满口应允。

第二天,在欧阳尚云的陪同下,胡雪岩前往一家洋酒馆会见麦得利。

经过热烈的迎接仪式之后,胡雪岩便开门见山地与麦得利谈起了那笔军火生意。刚开始,麦得利连连摇头表示不同意,因为这笔生意已经与别人签定了,做生意是不能失信的。

见此情景,胡雪岩反问道:“那你知道与你签订合同的是什么人吗?那是一群专门与清政府作对的乱民!”

麦得利表示,自己只是一位商人,只管生意上的往来,其余的事情概不参与。胡雪岩立即晓之以利害道:“那您一定知道五口通商的条约吧,这是外国政府与清政府签订的官方协议,意在保护洋商在华的利益……而这批军火又是对付清军的,这无异于反对清政府的管理。这就不会受到任何保护了。”

听完胡雪岩的一席话,麦得利无言以对。抓住要害的胡雪岩立即强调道:“如果到时候朝廷派人劫持这批军火,那时你一定会赔得血本无归,而且还要追究责任,其中的利弊如何,不用说你也应该知道!”

麦得利随即狡辩道:“现在这批枪支已经启运了,而且很快就会到达上海了,如果中途再出现什么差错,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胡雪岩对麦得利说:“我可以代表浙江地方当局买下这批军火,而且价格方面还可以提高。”说到提高价格,麦得利突然双眼一亮,然后频频点头,表示很愿意考虑这个建议。此时,胡雪岩告诉他,不是考虑,而是必须这么做。否则他会不惜一切代价,破坏麦得利与太平军的这笔军火交易。

对此,麦得利将信将疑,然后将目光转向欧阳尚云,意在询问胡雪岩在中国官场的势力和经济能力。欧阳尚云告诉他,中国有句老话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而胡雪岩的钱财,足可以买下浙江半个省市的地皮,就相当于英伦三岛的其中一个。惊得麦得利张大了嘴巴,连连伸出拇指表示佩服。最终,麦得利屈服于胡雪岩的势力下,聪明的他又怎么能不与胡雪岩这样的富商打交道,而且利润也比较多呢。

为了使这批军火生意能够顺利成交,胡雪岩特地向麦得利讲明将每支枪的价格提高一两银子。听到这里,麦得利兴奋得睁大了眼睛,然后斟满了一杯酒,同胡雪岩碰杯,庆祝这笔生意的成交。

敢为人先,率先尝试做军火生意的胡雪岩虽然铤而走险,却频频获利,这奠定了他在商场上龙头老大的地位。

获知军火生意的消息很偶然,常人也许不会在意与自己行业无关的消息,但是胡雪岩却敏锐地从中看出了发财之路。通过对整个时局的分析,加上商人对利益的敏感,使得胡雪岩看出了这笔生意潜在的不可估量的利润。

把握时局是头等大事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尤其是处在信息瞬息万变的商海中,更需要居安思危,随时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的反应或是确定相应的策略。正如被誉为“红顶商人”的胡雪岩所说:“做生意最要紧的就是眼光,你的眼光看得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国外,就能做国外的生意。”

商人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多数都属于不可预知和耐人琢磨的,这就是为什么聪明的商人总能在关键时刻显露出求成的意识和性格,这都在于他们平常睁大眼睛,紧盯着整体局势的变化,由此才奠定了他们成功的基础。

高明的人往往能将目光锁定在现如今的时局上,从当时当刻的状况入手,才能够打开人生的局面。清朝末年胡雪岩的成功就得益于“时势造英雄”,但是“英雄”的出现,绝非被动产生的。分析胡雪岩的成功,看准时局、维持市面的安定是保证其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胡雪岩认为生意的好坏与时局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他自身的经验之谈,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阜康钱庄吸纳太平军逃亡兵将存款一事来讲,就与当时太平天国走向衰败有着直接的联系;再比如他销往洋庄的生丝生意,也与太平军杀入浙江,从而阻断了上海生丝来源有关系……正因为如此,胡雪岩才不惜血本,帮助稳定市面的平静与安定,并且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甚至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辞。比如,当杭州被清军收复的消息一传到上海,胡雪岩就立即动身前往杭州,参加杭州战后的赈济工作。

胡雪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1万石大米无偿地捐献给杭州官军,作为军粮和赈济灾民之用。一年之后,杭州城又被太平军团团包围,王有龄遵循“守土有责”的原则,率领其余的军民坚决抵抗,即使粮草尽罄,断粮达一月之久,也依旧继续抵抗,后来连熟地、黄精、枣栗、海参等药材都当做充饥物,最后吃糠、吃皮箱、吃草根树皮,甚至都到了割尸肉充饥的地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胡雪岩冒着生命危险出了城,到上海购置了一船救命的粮食,并且运送到了杭州城外的钱塘江面上,但是碍于进城的通道已经完全被阻断,致使城内城外只能相望,而不能相通,就这样坚持了三天三夜。

太平军将杭州城围得水泄不通,纵使拥有铜墙铁壁之身也无法打入其中,所以,费尽周折而来的运粮船只能停在杭州城外的钱塘江上望城兴叹。无奈之下,胡雪岩只好将粮米运往刚刚经过大战洗礼的宁波。

当初,胡雪岩将这批大米运往宁波时,正巧清军刚攻下宁波,此时城中难民、饿殍无数,粮食奇缺,这1万石大米正好解燃眉之急。当接受这批大米的米行要付款时,胡雪岩却分文未要,而是提出了一个小要求:这批大米算是出借,将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杭州收复,无论如何必须在三天之内以等量大米归还。

在生意人眼中,这么一大笔钱,就算是“搁煞”在那里。就当时的情况分析,太平军在东南地区的发展势头正猛,收复杭州城看起来似乎是遥遥无期的事情。即使在三五年之内有收复的可能,那么,这段时期利用盘利,一石也可能变得不止两三石了。

胡雪岩对于这批大米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虽然这1万石米是杭州军民百姓的救命米,即使自己已经尽力了,但是最终也没有将大米送到城中解救更多的人,所以,他自然不能拿着等于是杭州军民百姓性命的大米去赚钱。此外,胡雪岩坚信,杭州早晚有一天会被清军收复的,那时,早一天将粮食运到,就可以救活更多的人,所以他要将米留在宁波,争取在杭州被收复的第一时间就将大米运到那儿,可以随时启用。

胡雪岩的这一举动,从他个人角度来看,确实是出于尽心乡梓的诚意。从他冒死出城购米,到冒死将大米运抵杭州城下,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为赈济乡梓饥民尽一份心意。这份诚意是不可动摇的,更是不容置疑的。从这一点上,我们可见胡雪岩的为人。

不过,在商言商,从客观角度讲,作为生意人的胡雪岩,也正是想用这1万石大米为自己能重新在杭州站稳脚跟“垫”定基础,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当胡雪岩将这1万石大米捐献给杭州城时,当即获得了杭州士绅、百姓的爱戴,他的名声也由此大振,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一向敢作敢为的“湖南骡子”——左宗棠的赏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此前,左宗棠本是想以贪污粮款的罪名向朝廷上奏胡雪岩的,但是因为捐赠1万石大米这件事情,他彻底改变了对胡雪岩的看法。事后,胡雪岩被左宗棠委以负责杭州善后事宜的重任。

时代大局都具有不可阻挡的势头,正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任何时候,只要把握住时局的方向,就有建功立业的可能性。否则,就是螳臂挡车,自取灭亡。

善于把握机遇

人生中总有让你发光的机会,但机会永远只是留给有准备和善于发现的人,古往今来,能够成大事者都是善于利用机会的人。胡雪岩的生意之所以做得那么成功,除了他善于精通取势、用势之外,还在于他能够把无数个机会转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如果说取势靠本事,那么乘势则需要拥有善于发现机会的眼光,并运用灵活多变的手腕将每一次机会牢牢地抓住,再运用谋略将一个个机会转变成源源不断的财源。因此胡雪岩说:“做生意要有机会,更要靠过硬的本事。”

胡雪岩初做生丝生意时,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的阶段,纺织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度地增加,洋人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蚕丝,所以做生丝生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销往“洋庄”,都能够获得巨大的利润。

胡雪岩做生丝生意确实有某些偶然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是王有龄得到了海运局坐办的官缺,并且在上任之初就遇到了解运漕米的麻烦,王有龄只好请胡雪岩帮助,使得胡雪岩奔走于杭州与上海之间。途中雇佣的船只是阿珠家的,而阿珠的母亲又懂得一些蚕丝生意。在解决漕粮解运问题的过程中,胡雪岩又与漕帮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且还结识了熟络洋生意的古应春。这些,都是胡雪岩的机遇。

在所有机遇中,对胡雪岩最有利的就是王有龄调任到湖州任知府。因为湖州是蚕丝的生产基地,又有王有龄做父母官,正是应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这些良好机缘就像提前演练过似的,一环扣一环地发生,使得胡雪岩这个门外汉步步顺利地做起了蚕丝生意,而且还将生意做到了国外。

有人会说,胡雪岩做生丝生意的成功纯属于“巧合”,是靠运气得来的。事实上,他的成功确实有“运气”的成分,反过来讲,如果胡雪岩没有在一个个“运气”面前学会识势乘势,或是没有看出生丝生意的发展前景,或是不懂得利用眼前的有利条件,或是没有当机立断、想干就干的胆识和气魄,再比如,他没有调配人力和资金的能力等,那么就算胡雪岩有再好的运气,估计他成功的可能性都会很小。

就以信和钱庄的老板张胖子为例,他与胡雪岩同船来往于上海和杭州之间,与胡雪岩这个门外汉相比,他更熟悉江浙这一带的蚕丝经营。此外,信和钱庄还是当时杭州城内最大的钱庄,其经济实力远远在阜康钱庄之上,但是张胖子却没有想到去做这稳赚不赔且一定能够发大财的生意。

如果胡雪岩与丝商巨头庞二相比,差距就更大了,无论是从经济实力、经营时间长短和经验方面相比,胡雪岩都远远不及庞二。但是胡雪岩一上手就想到了联合同行控制市场,从而操纵价格,这一招使得洋人不得不就范,从而使整个生丝商赚取了巨大的利润。但是,庞二经营销往“洋庄”那么长时间的生意,却没有想到联合同行,操纵物价。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只有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有更好的发展。所以,能否在社会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善于抓住机遇。

天变人应变

胡雪岩说:“天变了,人应变。”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如果整体大环境变化了,那么人也应该根据周围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事方法,以顺应时代的发展。

胡雪岩做事总是讲究随机应变、急缓相宜、见机行事。所谓见机行事,是指通过观察形势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胜利。

商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时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看似平坦顺畅的道路,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凶险的争斗,如果一招不慎,可能会落得满盘皆输的惨痛局面。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总是有限的,而生意做得越大,需要照料的层面就越多,也就越容易出现纰漏和疏忽。所以,长期驰骋在商场上的人不能粗心大意,更不能四面树敌。

生意人在迈出第一步时,心中一定要装着第二步,做到未雨绸缪,这是所有人都需要谨记的,尤其是商人。商人想获利,就需要踏在浪尖上,随时面对两种结果,一种是满载而归,另一种是一败涂地。有人说,赚大钱就一定要冒大风险。就好像拿一笔巨款做投资一样,也许有进账,也许会是血本无归,其中的结果总是难以预测的。即使事前做了详细而周密的计划,但计划没有变化快,而且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最终的结果只能到最后才见分晓。

有人将投资比做“押一宝”,这个比喻很形象,商场就像战场、赌场一样,随时随地都面临着满盘皆输的境遇,商场在于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次小小的失败或是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全盘的崩溃。就好像胡雪岩疏忽了对钱庄和典当行的管理,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一动而全动,一倒而全倒,终至无法挽救。

商海中捞金子的人,必须要胆大,同时还要心细,时刻提醒自己要先谋而后发,做到“想妥当了再动手”。即将发生的问题和各种因素都考虑好,再大胆动手。对于搏战在商海中的人,要学会等待能助人成功的可乘之机。

这里所讲的等待,就是指做事不可只争朝夕,而是条件具备了,时机成熟了,才可以一步步地稳扎稳打,但是一定要注意缓急得当,当缓则缓,当停则停,等待时机的成熟。有时候,适当的放缓,能够使生意做得更圆满。

胡雪岩第一桩生丝生意的成功运作,就是在等待中圆满完成的。胡雪岩在湖州收完生丝运到上海时,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将生丝兑换成现金,按照常理来讲,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刚开业不久,并没有多少资金可以用于周转,但他仍然将这批生丝囤积起来。

很多人不明白胡雪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其实,胡雪岩不将生丝脱手的原因在于洋商开的价格不理想,而且他还有另外的想法,就是想联合同行业控制洋庄市场。但是当前的时机还不成熟,因为他手上的生丝数量少,其实力还不足以与洋商对峙,所以他必须联系同行业的其他人,才能与洋商相抗衡。为了这个长远目标,他需要等待,需要时间,即使手头上暂时积压一笔资金,也不能使整个计划落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事缓则圆,不必急在一时。”

无论是经商,还是做其他事情,主动性是不可或缺的有利条件。精明的商人都善于从已有的有利条件出发,甚至能够将不利的条件设法转化成有利的因素,使之为我所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造条件。

商战中,需要的任何条件都是可以创造的。比如,胡雪岩要控制整个洋庄市场,就必须拥有联络其他同行的条件,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完成的。但是有些变化却是人力无法改变的,比如政局和市场的变动等。这些并不是靠一己之力或是数十个人的力量能够完成的,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成功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许多时候,地利和人和是我们可以主动选择、可以改造的,但天时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法选择和无从改造的。

所以,胡雪岩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等待,耐心地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静静地观望形势的发展,在静观其变的过程中等待机会的到来。瞬息万变的商海中,有些时候懂得冷静沉思、急缓相宜的人才是最明智的。

做事情如果没有轻重缓急,就好比“驼子跌跟头,两头落空”,这种亏本的交易,相信没有哪个智者愿意去做。胡雪岩从来不做“驼子跌跟头”的事情,即使到他即将破产倒闭的时候,他也牢牢地记住这一做事原则。在官府要查封他的家产时,他的太太想为他藏下一笔财产,作为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但是胡雪岩坚决反对。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有其“杭铁头”的性情在起作用,另外还有个关键原因,就是在胡雪岩看来,以这样的方式留下来的财产,就如同赌场赖账,钱是保住了,但是名声却臭了,兴许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进赌场了,更别谈东山再起的希望了。所以,一定不能做“驼子跌跟头”的事情,既坏了名声,又无法东山再起,相比较而言,还不如留下一个好的名声。

胡雪岩之所以这样考虑,关键原因有两点:一是,当处于两难或是多难境地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清孰轻孰重、孰急孰缓。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当然要在第一时间解决,轻缓的事情,则可以缓缓再做议定。二是,行事要果断,万不可优柔寡断,特别是在两件事情难以分出轻重的时候。

此时,如果真的难以区分孰轻孰重,那么不管你先做哪一个都是可以的,凡事难以两全,索性就放弃一件,全心全力地做好另一件事情。这样做,至少能够保证其中一件事情的成功,否则两件事情均会以失败告终,岂不是亏大了?

商场中的竞争不仅仅是实力的较量,还是智慧与谋略的较量。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常胜将军,遇到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或是走投无路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巧设奇谋,以智取胜,在退无可退的时候奋战求生,从而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变。

同类推荐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十:挫折磨炼智慧(下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十:挫折磨炼智慧(下册)

    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本套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 员工工作技能提升指导读本

    员工工作技能提升指导读本

    本书对如何做企业、团队、领导、同事、平级、下级、异性、客户欢迎的员工进行了论述。
  •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老板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老板

    感恩老板忠诚工作也许你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老板或上司的小过错耿耿于怀;也许你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和自己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这种心态总是让你把公司、老板对自己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视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还时常牢骚满腹、抱怨不止,当然就更谈不上恪尽职守了。这是许多公司老板和员工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 遇见最真的自己,唤醒灵性的那朵花

    遇见最真的自己,唤醒灵性的那朵花

    生命究竟为了什么?人类对生命的两大疑惑,一个是起源处,一个是归宿感。往往,我们以不停地行动来麻痹自己,想把这两个扑朔迷离的黑洞谜团抛诸脑后,不想来处也不想去处。生命呈现出奔跑跳跃的质感,却忽略了内心的定静。这是一本心灵治愈书,是都市心灵修行的指南。它将告诉我们,如何以定静的心思,拆穿世俗的幻相,赎回灵魂深处的力量。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情绪空洞得不到救赎而痛苦。如果,你还在为亲密关系的去向而忧心。如果,你在为选择或者得失而苦恼。那么,让我们收敛起浮躁,翻开这本灵修书。学会内省,学会定静,向宇宙的最高层赎回智慧和力量。找到真我,找到灵性。只要能够参悟灵修,我们就一定会找到那个心想事成的自己。
  • 忠诚责任感恩

    忠诚责任感恩

    大家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必须面对各种困难。自我的满足感,在不断的努力中获得。人生的真正报酬,取决于贡献的质与量。不论长期或短期,我们因自己所播的种子而得到收获,如同我们的职业,必须先付出劳动,才能谈论薪金和各种福利事项。忠诚无价,责任无敌,感恩无限,这些观念一旦树立,成为性格心理的组成部分,就具有稳定性,使人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尽职尽责。于是,当一个人完满地完成任务时,就会产生满意的、愉快的情感,如果没有,就会深感不安和内疚。可以说,忠诚、责任、感恩的员工通过工作内在的荣誉渠道直达人生神圣的殿堂,也是个人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体现的保障。
热门推荐
  • 女科旨要

    女科旨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首长大人,我饿了

    首长大人,我饿了

    首长大人,我饿了》她是他的新兵,他是她的丈夫,他爱她,宠她,却忘了对她说我爱你。她爱他,任性的爱着他,却忘了跟他说我爱你。几年后,某宝宝看着父母那别扭样,“你俩相爱却不说,我看的都心累。”于洛看着某宝宝,这娃一定是抱错了的。于是晚上欧阳澈一直对于洛说我爱你,于洛被压在床上,用脚踢他,“滚开,老娘不需要你这样爱我,”妈蛋,一晚上了,有完没完啊!“老婆,我们错过了几年,好不容易可以说爱你,当然没完了,”然后继续爱她的工作。。。。
  • 少年记

    少年记

    一个平民家出生的孩子。因为灵魂的强大而被一个老人收为弟子。从此鲤鱼跃龙门。打破囚笼,纵横于宇宙万族之间。斩神禽,灭天兽,最终带领人族走向巅峰。
  • 北周往事

    北周往事

    她,来到北周年代,为了能够生存,只能适应赋予的角色,却不期然在历史的浓墨重彩中,划出了五色斑斓的一笔;他,应运而生成为时代的宠儿,为了心中所求,不惜任何代价站在了历史的潮头。看北周年代,谁主沉浮!
  • 无邪馆

    无邪馆

    一个软弱无为的失业青年,一个神秘的冷美人,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网络写手,三人为了赚钱糊口,不得已开了一家专为人捉鬼驱邪的《无邪馆》,本来以为只要动动嘴皮子,糊弄几下就可以赚钱的好事,没想到竟然真的遇见了鬼,还是个女鬼。~~~天啊!地啊!!溜啊!!!~~~(悬疑推理,温馨搞笑。)︿︿︿★︿︿︿︿︿★︿︿︿︿︿★︿︿︿︿︿★︿︿︿︿︿★︿︿︿︿︿★︿︿︿︿︿★︿︿︿本文集灵异,悬疑,推理为一体。实在好看,各位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叶子的文比较慢热,各位可以先收藏,慢慢看,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温馨提示:本文虽为灵异,亲们放心看,不会让亲吓得晚上做恶梦的。O(∩_∩)O旧文《如意阁》为完本,欢迎大家阅读。
  • 异界之地球代理人

    异界之地球代理人

    2016年,一个黑洞似乎开通了人类征服异空间的时代。但是,当人类的精锐部队踏入那方天地之后。一切,似乎与说好的不同......
  • 七界封神榜

    七界封神榜

    封神时代早已经过去,只留下子牙一人在世俗界默默独守。三千年之后,谁知那些曾经被子牙早已封过的神和仙,将在这个时代有一场浩大的劫难,而且这场劫难关乎于众仙神和世俗界的生死大局,早就已经订好的秩序,也会被打破。所有的神和仙都被某种神秘力量和布局者一点点的剥夺者他们的法力,事态正在一步步的发展,太多的仙神竟然无力回天。三千年后的今天,有仙神无意之中发现了掌管封神榜的子牙,并把一切的事件告知子牙,这令子牙很恼火。子牙一气之下一并带上了曾经元始天尊传给子牙的打神鞭和唯一的徒弟小强一并出山,调查此事。调查之路困难重重,一件件的事件在这个现代都市上演,究竟操控者和布局者是什么,这令子牙和小强的调查之路出现了莫大的阻碍。独自去修行的小强,在一个朴实的小山村,发现一处福地洞天,这是上古时期的一处居所。曾经开天的人在世俗界一共留下了两颗能重新再造世界的种子,而且布局者早已经得到了一颗,另一颗却被小强在这处福地洞天之中所得。然而只有两颗造世种子融合在一起,才能重新造世。邪恶的布局者以求得到两颗造世种子的本体,才可以重新造世,这无意于对世俗界和仙神是一场大灾难。子牙发布仙神令牌,召集所有的仙神和各路修真者,一并现世拯救苍生。七界君主,百世轮回掌控者,曾经为出现在六界之中的战界界王纷纷现世。强大的战士们聚集力量,就在这一时代所有的恩怨,将被一一了结。
  • 帝之一道

    帝之一道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武者一怒,天地变色,流血万里。普通武者,能单手举起千斤大鼎,手撕百斤大石,而一些强大的武者,不但能无视重力,临空翱翔,跨越一座座山河,脚览一片片大地,甚至能一拳碎裂山河,一掌能劈断大地。更有武道至极者,通天彻底,无所不能,遨游太虚,摘星捞月,也只是一念之间。
  • 我好像喜欢你

    我好像喜欢你

    两个各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一个是众人眼中的俊冷美男,一个是平凡至庸的忧伤女孩,偶然的一次相遇,竟让一向内向娴静的女孩心动不已,为了走近那个男孩的世界,她开始一系列的改变,以至于成为自己以前最鄙视的狐狸精的形象,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吸引他,靠近他……
  •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