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12300000067

第67章 老鼠是如何走出迷宫的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约翰?B.沃森出身低微,但后来却一步一步地走向心理学界的巅峰,成为“行为主义”的先驱。

在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时,他选取哲学作为专业,但马上意识到自己真正关心的是心理学,于是转系。他学习非常刻苦,同时打几份零工以养活自己:在寄宿区当侍应生,在心理学系当管楼人,在实验室里照管老鼠。他一度因焦虑和失眠而患上抑郁症。

也许由于自己的出身和经历,他不善于和人打交道,更不善于将人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可与动物相处则不然。他感到,在研究它们时,他是在脚踏实地地走近生物学。这个想法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其他学生观察人类所发现的东西,我为何不能从动物的行为中找到呢?

沃森在芝加哥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因而在其毕业时,系里让他留校任实验心理学的助教,两年之后,即将其升为讲师,又两年,提拔为副教授,再一年,在其30岁时,即被授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职称,且得到一份在当时(1908年)非常可观的年薪:3500美元。

他的青云直上归功于其在动物认知方面所做的杰出实验。他教会老鼠走出迷宫――一个复制亨利八世建于伦敦郊外的皇家行宫汉普顿迷宫的微型迷宫。开始时,老鼠们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找到出口,但经过30次尝试之后,它们可在10秒钟内直奔出口。它们是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路线的呢?为找出原因,沃森先拿走它们的第一个感觉提示,接着再拿走一个,想以此方法查出究竟是哪一个提示是认知迷宫的关键。他蒙上其中一些经过培训的老鼠的眼睛,它们的表现立即大打折扣,但旋即又恢复至以前的水平。他冲洗迷宫里的道路,以去掉味觉提示,但经过培训的老鼠同样跟以前一样干得非常出色。他用外科手术破坏一些未经培训的老鼠的嗅觉,可它们跟正常的老鼠一样稳健地学会了走出迷宫。沃森得出结论说,肌肉运动觉,即肌肉的感觉,是认知过程的关键因素。

通过这些研究,通过了解桑代克和其他客观主义者所从事的工作,沃森否定了所有关于隐形精神过程的猜想,形成一种全新的、完全以可观察行为为基础的心理学。在1908年和1912年的心理学大会上,他率先提出了这些观点,并于1913年写出一篇文章,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这篇文章常被人称作“行为主义宣言”,就是它正式揭开了心理学史上行为主义时代的序幕。

他用三句话宣布了三条革命性的原则:第一,心理学的内容应该是行为,不是意识;第二,其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内省的;第三,其目标应该是“预测并控制行为”,而不是对精神现象的基本理解。

沃森严厉地指出,心理学之所以一直未能成为不可辩驳的自然科学,是因为它关心的只是一些看不见的、主观的和无法准确定义的意识过程。他抛弃了希腊哲学家、中世纪学者、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的心理学理论,也抛弃了诸如康德、休谟、冯特、詹姆斯和弗洛伊德等一批伟人的思想。在他看来,这些人全都误入了歧途。

大众传媒对沃森的一生所作的评述是,该宣言像弹射机一样将沃森一把推上1915年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的宝座。

不管原因何在,他毕竟高飞起来。但他知道,他还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方法,以指导行为主义者从事研究工作。在就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一职的演说词里,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也拿出了解决方案:条件反射法。他虽然对巴甫洛夫所做的工作知之甚少(仅为大致轮廓),却将之作为一个模式提出来,认为行为主义者的实验对象不仅可以是动物,而且可以是人类。他请人们注意,他的学生卡尔莱施里已经成功做出了一只可移动小囊,可植入人的面颊底下。他用这只可移动囊成功地测量出了人类志愿者非条件形成和条件形成下的唾液反射。

沃森本人也开始致力于研究人类的条件反射,毫不奇怪的是,他的实验对象不是成年人,而是婴儿。沃森首先希望发现婴儿具有哪些非条件反射,即,什么样的刺激可在没有任何学习过程的情况下引起反射。根据门诊的一些简单实验,他得出结论说,人类只有少数几种本能反射,其中有吸吮、伸手和抓取。他还发现,婴儿对某些刺激有三种天生的情感反应:在听到很响的声音或被从高处抛下时感到恐惧(呼吸急促,抿拢嘴唇,然后哭叫),头、手运动被强行限制时感到愤怒(身体僵直,手臂扑打,闭住呼吸,面部涨红),在受到爱抚、摇动、轻拍等类似动作时感到爱(咯咯发笑,呢喃自语或微笑)。

然而,在他看来,既然所有这些构成了人类先天反应的总量――后来的研究则得出不同结果――他的更大目标则是揭示,条件反射是如何构成其他所有人类行为和情感反应的。他起步于解释巴甫洛夫关于情感反应的一个假定:当激发情感的物体与不激发情感的物体同时刺激受试者时,后者(经常只需一次此类联合刺激)也可引起与前者同样的情感反应。

为检验这一假说,沃森与其学生之一罗萨莉?雷纳(Rosalie Rayner)于1919年至1920年冬进行了一次被称为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实验,尝试让其报告中叫做阿尔伯特?B的11个月大的婴儿产生恐惧条件反应。在阿尔伯特年仅9个月大时,他们将一只白鼠放在他的身边,但他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然而,当用锤子在其脑后敲打铁棒时,他却一脸恐惧。两个月之后,他已将此事淡忘,于是,他们又开始对他重复这些实验。他们将一只老鼠放在阿尔伯特面前,他伸出左手抓它,就在手碰到老鼠时,他的脑后又响起了敲铁棒的声音,他吓得猛地一跳,扑倒在床上,脸深深地埋在床垫里。第二次尝试时,阿尔伯特用右手去抓,也是在快要抓住时,敲铁棒的声音又在身后响起。这一次,阿尔伯特跳起来扑倒在地,哭叫起来。

沃森和雷纳决定,推迟一周再做进一步的试验,“以免过度刺激孩子”,他们写道。这个说法非常奇怪,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刺激他,而且在继续试验时也的确过度刺激他了。这样的配套试验又进行了五到六次,他们把老鼠放在阿尔伯特身边,同时在他身后敲铁棒,于是,阿尔伯特形成了对老鼠的完全恐惧式条件反射:老鼠一出现,婴儿就开始哭。同时,他几乎是立即向左侧转身,歪倒在那里,撑起四肢快速爬动,一直爬到试验台的边缘,研究人员用了好大的劲儿才将他抱住。

更进一步的试验显示,阿尔伯特对其他毛乎乎的东西全都产生恐惧:兔子、狗、海豹皮大衣、棉绒,还有沃森装圣诞老人时所戴的面罩。一个多月以后,他们又对阿尔伯特进行试验,一切如沃森和雷纳满怀喜悦地在报告中所解说的那样,他哭了起来,对老鼠和其他一系列展现在眼前的、毛乎乎的刺激感到害怕,尽管已没有任何敲铁棒的声音。

令人惊讶的是――按照今天的研究标准来看――沃森和雷纳并没有采取任何消除阿尔伯特条件反射的措施,该孩子在完成最后的试验后就离开了门诊医院。他们在报告中的确提到:“假如有机会,我们可能尝试几种(消除条件反射的)办法。”而且他们也确曾做过消除反射的提纲。然而,他们嘲笑说,20年后,某些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分析师可能会从阿尔伯特身上得出一个虚假的记忆,说他约在3岁时曾想玩弄母亲的阴毛,结果被狠狠训斥一顿。

沃森没有为他对阿尔伯特的所作所为付出任何代价,却为合作期间所做的另一件事损失惨重。试验期间,他开始爱上年轻美丽的罗萨莉?雷纳,并与她发生了性关系。后来,他为了迎娶罗萨莉,忍痛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并因此丢掉了在心理学界的崇高地位。

在被驱出学术界后的头十年里,他依然就行为主义理论和儿童教育问题从事著述和写作。在他的大众作品中,他听起来像是救世主一样:行为主义将科学地处理性格的发展,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1925年,他在《行为主义》一书中说出了可能是他最为著名也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

给我一打身体发育良好的健康婴儿,将他们放在我自己的独特世界里长大,我担保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成为我所选择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场巨贾,甚至乞丐和大盗,不管他的天赋、倾向、能力、职业和祖辈的种族如何。

从1930年起,沃森与心理学切断联系,只在广告中应用一些心理学原理。1957年,在沃森年近八旬之时,美国心理学协会发给他一个通知,说要给他颁发一份奖金,奖励他对心理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深感震惊,也非常高兴,便与儿子们一起去纽约领奖。然而,在最后一刻,他害怕自己经过近40年的流亡打击,可能在仪式上失控痛哭,因而只让儿子代其出席了仪式。给沃森的颁奖词里写到:

致约翰?B.沃森,他的工作是构成现代心理学形式和实质的决定因素之一。他发动了心理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他的作品是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延续不断的航程的起点。

同类推荐
  • 大众健康心理咨询

    大众健康心理咨询

    本书旨在帮助人们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寻求诱发心理问题的各种原因和认知因素;确定咨询切入点和切入方式,正确指导心理问题者解决心理问题;运用各种测验方法对心理问题者进行各个方面的心理测验,并解释测验结果。本书将全面、系统地告诉您保持健康心理秘诀和焕发青春的效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健康和长寿潜能。全书共分健康心理、青春期心理、长寿抗衰老心理、减肥增肥心理、保健心理、疗疾心理6个部分,汇集了有关健康的最有效和最新的心理知识。
  • 生活中的催眠术

    生活中的催眠术

    催眠不是巫术,而是一种神奇的心理疗法。让催眠走进我们的生活,给心灵带来温暖和抚慰,帮助我们解除心中的烦恼,化解生活的压力,激发内心的潜能,提高生活的品质,让生活更加轻松和美好。你想戒烟、戒酒吗?你还在为失眠而苦恼吗?你对手术的疼痛心怀恐惧吗?你为自己的焦虑和自卑感到懊恼吗?你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苦苦挣扎吗?催眠术将帮你从心理的困惑和痛苦中解脱出来。"
  • 读懂别人不如读懂自己

    读懂别人不如读懂自己

    本书首先,教你如何提升自我的潜质;其次,教你全方位改变你的现状;再次,教会你如何做最好的自己,最终迈向成功。
  •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很多想法或疑惑萦绕心头,但我们并不了解真相。大多时候,我们不是命运的囚犯,而是心灵的囚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操控着人类的神奇力量——我们的心理!本书阐释了42个神奇的心理定律及效应,它们将引导你绕过生命中的暗礁,理性驾驭人生,驶向成功彼岸!
  •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本书校正了认知科学中的这种褊狭,它为人类经验的自发和反思的维度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精妙的理解瓦雷拉、汤普森和罗施认为:只有在科学的心智与经验的心智之间达成一种共识,我们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认知为了创造这种共识,他们在认知科学与佛教心理学之间开展了一场对话,并把这个对话置于同现象学和心理分析等其他传统的关系中。
热门推荐
  • 我们离婚吧!

    我们离婚吧!

    [花雨授权]周一我们激情相恋,周二你说让我们结婚吧!周三我独自一人回味,周四彼此间不断地摩擦却激不起任何火花,周五如果我不想再忍耐,周六爱情休息,婚姻告急。周日呢?我说离婚,你说不干?
  • 关于骄傲的格言

    关于骄傲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让我们对骄傲有一个新的认知,也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做事方为正道。
  • 让心成为一片海

    让心成为一片海

    每个人的心灵,都可以是一片广阔的海域。本书为您讲述宽心之法,让你学会放宽心,让烦恼少一些,快乐多一些,日子顺一些,成就多一些;能容得了委屈,容得了不平,容得了人生中的所有酸甜苦辣。让心成为一片海,获得心灵的安然与自由,乐度静好岁月。
  • 剑绝九天

    剑绝九天

    这是一个剑客的时代。万物可以化剑,剑可以化作万物。重生到少年时代的萧宁,从此掌握了自己命运,最终登临巅峰,成为剑绝九天统御万族的至尊剑神。
  • 崛起明末1616

    崛起明末1616

    主角穿越大明朝万历年间,是宁夏镇一小旗官,穿越的时候附带《国王游戏》一起穿越过来了。主角发誓,绝对不能留长辫子、做奴才,只好奋起努力,和蒙古斗,与后金战,改变历史进程,杜绝四川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剧的发生,挽救2亿汉人被屠杀的命运;利用系统对抗明末小冰河时代带来的危害;与西班牙、荷兰、英法等进行海上对抗;建设华夏大帝国,横跨亚非欧美和大洋洲。
  • 千纸鹤的青春年华

    千纸鹤的青春年华

    她,曾经被称傻白甜女神,和他在一起后,经历各种事情变得绝望,毫不犹豫的选择出国锻炼…四年后,她已是风靡全球的女星,她改了名字,也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傻白甜了,回国后,他们再次遇见的第一次对话,竟是这样的……
  •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中国的父母是保守的,他们有很多话都不好意思和孩子讲,比如身体的发育、感情的问题、啃老的问题,等等。本书就是要教会那些内心纠结的父母们,应如何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心声。本书以最贴心的语言、最深情的文字,带给孩子最温暖的心里话。这不是对孩子的说教,而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向孩子娓娓道来。本书抛开平常的尴尬,说出那些平常说不出口的心里话。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自由、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 快穿心愿事务所

    快穿心愿事务所

    安心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科学理论上根本不存在的事,她死了,但她却又活着,她一次次地在不同的时空里穿梭,演绎着别人的人生,完成别人的心愿。渐渐的,直到她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个局,对她而言的局。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 天降之物改

    天降之物改

    这是我在贴吧上发过的小说,个人感觉不错,传上来看看。主要讲的是一个叫张阳的人在天降之物的世界里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