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6800000013

第13章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幼儿社会性概述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一个儿童只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或有突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但社会性没有很好发展,缺乏应有的社会交往能力,不能很好地参与社会生活,那么他的心理发展仍然是不全面的。在现实生活的适应上感到困难,难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不善于用社会行为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与社会上的其他人之间就会有一层无形的隔阂,既不了解别人,也难以了解自己,表现为孤独和怪癖,个性和行为都将出现问题。很多家长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关注不够,造成儿童社会性发展受影响,进而影响到他的人生道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但影响着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也直接影响幼儿个性的最终形成。因为幼儿的个性及其倾向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而一切实践活动总离不开社会交往。在广泛的、深刻的社会交往中,幼儿的一切心理过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表现,他的各种能力方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的性格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接触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从本质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属于物质世界,如动物、植物、生活用品;另一部分属于社会世界,如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某人行为的对与错等。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很好的融入社会,有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是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掌握和遵守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这种心理特性使个体能够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正常地与别人交往,接受别人影响,也反过来影响别人。

人的社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他们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交往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性也在不断的变化,越来越适应周围的环境,越来越能够满足新的交往需求,这一过程就是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就是幼儿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社会性发展也就是儿童社会性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幼儿从入园时的哭哭啼啼,到后来与同伴和老师的正常交往,再到拥有自己的朋友,形成父母以外的交往圈,这就是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性的发展,是从婴儿期开始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婴儿的微笑、啼哭、认生、模仿等行为的发展,表明他们有和其他人交往的需要和能力,这种交往需要的满足,最初取决于父母,尤其是取决于母亲对他们的关心程度。母亲除了给婴儿喂乳、换尿布、安抚睡觉外,还常常做出呼唤、拥抱、抚摸、微笑等交往性动作。婴儿对这些动作则报以相应的微笑、发声等反应。这样,婴儿逐渐认识到母亲能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于是产生了对母亲的信赖,建立了婴儿与母亲之间在情感上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是儿童与父母和其他养育者之间最初的人际关系。由于婴儿在家庭中受到父母最大关怀,因此,父母成了儿童心目中的权威。父母通过语言、面部表情及姿势动作等施加影响,赞许或限制他们的行为,而儿童则依从父母的意愿进行活动。这种最初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儿童对成人的尊敬和服从的情感以及道德上的一些特点,都和这种人际关系有一定联系。随着儿童身体的发育和运动技能的增强,他们的活动范围与交往范围都在逐渐扩大,他们开始在父母之外有了另外的人际关系,这是同伴关系,他们开始享受初期的友谊。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开始部分脱离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的交往对象进一步扩大,交往活动多样化,交往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二、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幼儿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属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范畴。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

人际关系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幼儿的人际关系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主要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联系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一种抚育关系,一种教养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具有平等、互惠的特点。师幼关系是指进入幼儿园的幼儿与幼儿园保教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与父母之外的成人建立的密切关系,是一种教养关系。

(二)性别角色的发展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是作为—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社会性的主要方面。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身的内容。

(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同情、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一般来说,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相对立,它的最大的特征是使他人或群体受益。亲社会行为对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是个体社会性发展过程成败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他们的道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活动,如打人、咬人、故意损坏东西、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基本上是一种不为社会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攻击性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过程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研究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社会性发展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在此阶段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开始逐渐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个人特点,可以说某些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以前,成人过度关注幼儿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甚至是伤害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独生子女在行为方面表现的挑食、挑衣、不尊敬长辈、不爱惜用品和玩具、爱发脾气、无理取闹、比较自私、不关心别人、胆小、生活上自理能力差等行为,都与对社会性发展的忽视有一定关系。目前我国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内的交往比较单调,父母对幼儿比较溺爱,如果引导不当,极易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节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

幼儿与他人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即垂直关系与水平关系。垂直关系是指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利的成人与幼儿之间形成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带给幼儿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指导,对幼儿的发展具有补充性,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了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一种“权威—服从”关系,在心理上、地位上是不平等的。水平关系则是指幼儿与那些和他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是幼儿与生理心理方面处于相同地位的同伴之间的一种自由、平等和互惠的关系。在社会化过程中,在幼儿前期,幼儿就比较喜欢同伴间的交往,从这时起,水平关系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逐渐发展,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广泛,到了小学高年级,其影响甚至超过了垂直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并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早期亲子关系是以后儿童建立同他人关系的基础,儿童早期亲子关系好,就比较容易跟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在1~3岁期间离开父母,由他人抚养的孩子,往往胆小,与同伴主动交往的能力差,在个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多,如独立性差、任性等。这是由于孩子早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安全感的原因造成的。

1.依恋的发展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依恋在婴儿早期情绪与情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形成的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结,是积极性情绪情感得以成长的最初的前提,它为婴儿那些最初的探索行为提供了安全基地。早期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2岁时产生更多复杂的探索行为,儿童对事物产生积极的兴趣,主动去活动、探索。随着儿童年龄的发展,这种好奇心则直接影响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孩子表现出更高的持久性和愉快感,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婴儿期的依恋质量也会影响到以后形成的同伴关系的质量。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容易接触,情绪比较愉快,牢骚少,攻击性低,具有更强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社会性技能,他们的朋友多。

一般认为,婴儿与主要照料者的依恋大约在第6、7个月里形成。与此同时,对陌生人会开始出现害怕的表现,即俗话所说的“认生”。

尽管所有的婴儿都存在着依恋行为,但由于儿童和依恋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交往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一般将儿童的依恋行为分为三种类型。

(1)回避型。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种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表现一样。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有的人把这类儿童称为“无依恋的儿童”。这种类型较少。

(2)安全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安全型依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

(3)反抗型。这类儿童遇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时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如孩子见到母亲立刻要求母亲抱他,可刚被抱起来又挣扎着要下来。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不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那里看。

父亲与婴儿之间也存在依恋关系。父亲在与孩子相互作用方式上与母亲有着不同的风格。从交往内容上看,父亲更多的是与婴儿游戏,发生的是游戏中的交往,更多的婴儿是把父亲当作第一游戏伙伴来选择的;从交往方式看,父亲更多地是以身体运动方式与婴儿交往,如把婴儿高高举起、抛起、悠荡等;从游戏的性质看,父亲与婴儿的游戏主要是触觉的、肢体运动方面的游戏,而且运动过程总是与刺激婴儿、提高婴儿的兴奋性密切相关。从以上这些不同可以看出,父亲与婴儿之间的依恋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在儿童社会性情感、认知、行为方面,会有重要的、他人无可替代的影响。可以说,婴儿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对婴儿的发展起着相得益彰的作用。

亲子之间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首先是“母性敏感期”孩子与母亲的接触。生后3小时起便有定时的母子接触,在开始3天里,每天有5小时让妈妈搂抱孩子。其次,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孩子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会造成孩子的“分离焦虑”,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特别是6~8个月后的分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第三,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最后,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作出反应。

2.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1)民主型。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孩子的爱好、兴趣;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明确而合理,将控制、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自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

(2)专制型。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同情较少。对孩子过多地干预和禁止,对孩子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理,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孩子的爱好兴趣,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定有不同的表示。这类家庭中培养钓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为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3)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般关怀过度,百依百顺,宠爱娇惯;或是消极的,不关心,不信任,缺乏交谈,忽视他们的要求;或只看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对孩子否定过多,或任其自然发展。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

研究表明,亲子关系还受下列因素影响:婚姻关系,即父母关系的质量、特点和抚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规模与出生顺序等。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作用重大。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儿童能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特别是语言技巧。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具有良好同伴关系的儿童易表现出友好、谦虚的品质和低焦虑,能顺利适应环境,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研究也表明,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适应环境的困难,甚至会对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儿童同伴之间的交往,最早可以在6个月的幼儿身上看到,这时的幼儿可以相互触摸和观望,甚至以哭泣来对其他幼儿的哭泣作出反应。12~24个月的幼儿开始在一起相互游戏,表现出初步的相互交往能力。3岁以下的幼儿的同伴关系建立在交换游戏物品的基础上,3~4岁的幼儿的同伴关系更多建立在口头上,而再大一点的幼儿则出现更为复杂的和互惠的游戏。幼儿早期的社会性交往通常是积极的,到了1岁左右则有近半数的同伴交往是攻击性、冲突性行为,如打架、揪头发、推人等行为。

1.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幼儿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游戏情境中发生的。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交往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3岁左右,幼儿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幼儿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这个时候,他们还不能很好的共同游戏,闹磨擦的多,玩到一起的少。对这时幼儿间的争吵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争吵可以增长幼儿的社会性。

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说笑,互借玩具,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没有组织的,彼此间的交往也不密切,这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时候,幼儿能够主动寻找游戏的伙伴了,而且也能形成较好的游戏氛围,但争吵更激烈了。

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就是合作性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分工合作,有共同的目的、计划。在游戏中,幼儿必须服从一定的指挥,遵守共同的规则,要互相协作、尊重、关心与帮助,大家一起为玩好游戏而努力,如角色游戏、规则游戏等。

2.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幼儿同伴交往一般存在着受欢迎型幼儿、被拒绝型幼儿、被忽视型幼儿、一般型幼儿四种不同交往类型。

受欢迎型幼儿一般具有友好、外向的人格特征,擅长双向交往和群体交往,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他们往往有着更为有效的交往策略。

被拒绝型幼儿一般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会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评价,往往估计过高,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他们在同伴交往中常常表现为拒绝、排斥、争执,采取的行为方式具有攻击性、敌对性,他们在同伴群体中处于被排斥、拒绝的地位。

被忽视型幼儿一般体质弱、力气小、能力较差;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少,性格内向、慢性、好静、不太活泼、胆小、不爱说话,常常退缩、回避,交往的主动性、积极性差,在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孤独感较重,对没有同伴与自己玩感到比较难过与不安。他们既得不到同伴肯定的认可,也得不到同伴否定的批评,他们在同伴群体中处于被忽视、不受注意的社交地位。

一般型幼儿则处于以上三者的中间,没有更明显的特征。

被拒绝型幼儿和被忽视型幼儿同属于同伴交往不良的幼儿,要尽量帮助这些幼儿,使他们逐渐被同伴接受。

3.幼儿同伴交往的性别差异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与同性别的儿童交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选择同性儿童接触的数量从幼儿园小班向大班呈增长趋势。女孩更明显地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其偏好更加固定。

女孩游戏中的交往水平高于男孩,表现在女孩的合作游戏明显多于男孩,对同伴的反应也比较积极。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4.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幼儿的行为特征影响同伴交往。研究发现,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主要性格的特点有:是否友好、帮助、分享、合作、谦让、性子急慢、脾气大小、活泼程度、爱说话程度、胆子大小等。受欢迎的男孩的亲社会行为较多,而攻击性行为较少;被排斥的男孩是攻击性的、过度活跃的;被忽视的男孩则较少攻击性、少言寡语、较为退缩。

外表也会影响同伴交往。在婴儿时期,儿童就开始显示出对身体外部特征的偏好。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外表是影响同伴交往的一个明显因素。幼儿园的孩子更喜欢和那些长得漂亮、穿戴漂亮、干净整齐的孩子玩。还有研究发现,漂亮在对于女孩的同伴接纳中比对于男孩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教师的影响。幼儿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影响到同伴对他的评价,在同伴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幼儿最强有力的人物。

此外,家庭教养方式、排行、性别、年龄等也会影响同伴关系。

(三)师幼关系的发展

师幼关系是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教学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幼儿的其他人际关系相比,师幼关系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蕴涵着教育的因素,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关系”。幼儿与教师建立的人际关系是与父母之外的成人建立的亲密关系,也是一种垂直关系。不同的幼儿与教师之间会形成不同性质的师幼关系。可以简单地把这种关系分为两种:积极的关系和有障碍的关系。积极的师幼关系中,教师对待幼儿比较热情、关爱,并跟孩子密切交流;在有障碍的师幼关系中,教师对幼儿很冷淡,经常与幼儿发生冲突。在和谐的师幼关系中,通过师幼间的积极交往,幼儿能够拓展社会认知,学习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和对教师的观察模仿中,幼儿能学会分享、合作、同情、谦让等亲社会行为,并发展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由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评价对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那些感受到教师关怀的高期望的幼儿更可能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水平高的幼儿倾向于更自信,具有更强的自尊心。此外,教师对待幼儿的方式和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自尊水平,教师对幼儿的接受、尊重、关心、鼓励和期望有利于幼儿自尊的发展。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

人们普遍认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亲社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移情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许多研究发现,移情是人际互相关怀的基础,是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移情一是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从而导致亲社会行为;二是移情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从而产生降低他人痛苦的动机,增加亲社会行为,降低攻击性行为。

研究表明,移情水平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儿童的移情发展分为四种水平:普遍性移情、自我中心式移情、对他人感受的移情和对他人总体生活状况的移情。普遍性移情是指在儿童1岁之内,由他们的表情就会引起儿童的普遍性的移情情绪反应,由于婴儿无法把他们自己和他人有效区分,所以他们无法弄清谁在体验这一情绪;自我中心式移情是在出生第二年,儿童能够意识到他人体验的情绪,同时产生移情唤醒,但仍会把别人与自己混淆,安慰他人犹如安慰自己,所以帮助方式可能并不适当;对他人感受的移情一般是在3岁以后产生,幼儿不仅能通过他人的表情产生移情,也能通过描述产生移情,他们能意识到他人与自己不同,帮助的方式更加有效了;对他人总体生活状况的移情,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不仅能理解他人眼前的情绪,也能从更广泛的生活经历来看待他人的情绪体验,在幼儿移情能力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研究表明,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3岁幼儿就能知道站在他人的角度能看到些什么,但他们不能推断出他人看到那些情景之后会有什么想法。5岁的幼儿却能够作出推断。幼儿对他人意图的理解也存在着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让3岁半至6岁半的幼儿看表现一个人动作的录像,看完录像后,让被试判断行动者的意图。结果表明,3岁半至4岁半的幼儿倾向于将所有动作或运动看成是有意的,并将动作所产生的所有结果都看作是意料中的,只有少数人意识到类似物体运动的动作是无意的(脚下一滑,倒在椅子里);4岁半~5岁半的幼儿则通常都能意识到这种动作的无意性;5岁半~6岁半的幼儿和成人的判断模式类似,即对有意与无意的区分更加明显,说明此年龄幼儿对他人意图的判断趋于复杂化。

2.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其内在的情绪体验。关于幼儿对困境线索的研究显示出年龄小的幼儿能够认识困境的明显线索(如大哭),而较难看出隐蔽的困境线索(微皱眉头)。其他研究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所以幼儿,特别是中小班幼儿比较难理解比较隐蔽的情绪。

3.幼儿移情能力的水平是随幼儿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的许多研究表明,如果要求幼儿完成的任务不太复杂,且较具体,有约60%的4岁幼儿、85%的5岁幼儿及100%的6岁幼儿都能表现出去自我中心;反之,则导致幼儿更多的自我中心表现。如当要求6岁幼儿给另一个幼儿描述一个特定的几何图形的具体形状时,就表现出很大的困难。

研究表明,4~6岁是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主要受家庭教育、同伴交往等因素的影响。早期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移情能力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如幼儿做了错事时,父母要让幼儿知道爸爸、妈妈心理不高兴、很难过,逐渐让幼儿形成主动去考虑父母的心情,进而形成稳定的移情能力。从家庭教育着手,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是完全可能的。幼儿在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或观点不同而争论,容易导致社会认知上的冲突。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要考虑自己而且还要考虑同伴的动作和观点,认知冲突会促使幼儿去自我中心化。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最多的是合作行为。有研究发现,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的发生频率最高,占一半以上。关于幼儿的合作行为的发展可以从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中看出。

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的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分享行为是幼儿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目前国内有研究发现,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其中,4~5岁时分享观念增强,表现为从不会均分到会均分。5~6岁时分享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的增多。

(2)幼儿的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当分享物品与分享人数相等时,几乎所有幼儿都作出均分反应。当分享物品不足或只有一件时,表现出慷慨的反应最高。随分享物品数量的递增而渐次下降,满足自我的反应渐次增高,这说明幼儿利他观念不稳定。

(3)当物品在人手一份之外有多余的时候,幼儿倾向于将多余的那份分给需要的幼儿,非需要的幼儿则不被重视。

(4)当分享对象不同时,幼儿的分享反应也不同。当分享对象是家长,且物品少的时候,幼儿慷慨反应较对同伴的多。但当物品有多余时,则慷慨反应下降。

(5)幼儿更注重于食物,对这些东西,幼儿的均分反应高,而慷慨反应少,而对玩具,幼儿慷慨反应稍多。

3.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有人观察3~7岁幼儿对同伴困境的反应,记录一个幼儿大哭引起的他附近的幼儿的反应。结果发现,毫无反应的幼儿极少;目睹事件的幼儿有一半呈现面部表情;有17%的幼儿直接去安慰大哭者;其他同情行为包括10%的幼儿去寻找成人帮助,5%的幼儿去威胁肇事者,但有12%的幼儿回避,2%的幼儿表现了明显的非同情性反应,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个别差异,这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三)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生活环境、日常生活环境和同伴作用等。

东方文化中强调群体和谐,因而赞扬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电视是幼儿学习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实验表明,观看亲社会节目的五六岁幼儿不仅能懂得节目的特定亲社会内容,而且还能将其应用到其他情境。

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幼儿具体的生活环境来起作用,因为幼儿是生活在具体的家庭和同伴环境中的。家庭是幼儿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主要表现为榜样作用和父母的教养方式。

同伴关系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即在幼儿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伴的作用不外乎模仿和强化两个方面。

三、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泛指违背、破坏、触犯、损坏等行为的性质,但攻击性行为未必是反社会性的。但有的幼儿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一)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根据攻击的目的不同,可以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幼儿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其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对于幼儿来说,主要是一些以获取物品为目的的工具性行为,但也免不了一些敌意性攻击的愤怒反应。

根据攻击产生的原因,可以把攻击分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和主动型攻击性行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或发脾气,失去控制;主动型攻击行为表现为物品的获得,欺侮或控制同伴。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频率较高如,有争抢玩具、争游戏角色、无意攻击、报复性攻击和为吸引老师注意而进行的攻击。

2.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

3.幼儿多是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发展的总的趋势是身体上的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相对增多。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在受到攻击以后发动报复行为,碰到对方是男性比对方是女性时更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

(三)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影响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有父母的惩罚、榜样的作用、受到的强化与挫折等。

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幼儿能抑制攻击性,但对于攻击型的幼儿则不能抑制攻击性,反而会加重攻击性行为。那些具有攻击性而时常受到家长惩罚的幼儿具有更大的攻击性。

模仿是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一个原因,看过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更容易产生攻击性。班都拉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组幼儿观看成人对充气塑料娃娃的攻击行为,另一组幼儿观看成人平静地玩同样的充气娃娃。然后让两组幼儿单独玩这些娃娃,观察其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前者攻击行为是后者的12倍以上。实验研究表明,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在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侵犯行为。同伴之间也能学会攻击性行为,如果一个幼儿成功地攻击了同伴,可以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受害者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也会强化幼儿的攻击行为。有时候关注(惩罚、批评)是消极的,也会起到强化的作用,而用不理会幼儿的攻击行为和鼓励相互合作的方式,可使三四岁幼儿的攻击行为有所减少。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一个受挫折的幼儿很可能比一个心满意足的幼儿更具攻击性。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认为,儿童在童年受虐或被忽视,会积累一种挫折经验,这可能导致成年后的反社会性攻击行为。

四、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性别是幼儿最早掌握并用于对他人进行分类的社会范畴之一。幼儿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和。例如,在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中,男人就应该养家糊口,女人就应该做饭、看孩子,这就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要求的反应。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要求可以表现在任何方面,大到社会分工、家庭分工,小到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处处都有一把无形的尺子,使一个人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去活动、交往,这就是性别角色的作用。

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男女两性是由遗传造成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

(一)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孩于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了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一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到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时期的儿童就已经具备了一些性别常识,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些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特点的认识,已经有了以下判断:“男孩打人”、“女孩话多”、“女孩经常需要别人的帮助”、“男孩玩汽车”。

第二阶段:3~4岁,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3、4岁的幼儿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第三阶段:5~7岁,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在这一阶段,儿童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的。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二)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特点

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方面。通常男孩在所有玩具中更喜欢卡车和小汽车,而女孩则更喜欢娃娃或柔软的玩具;儿童对同性别玩伴的偏好也出现得很早。2岁的女孩就表现出更喜欢与其他女孩玩,而不喜欢跟吵吵闹闹的男孩玩;2岁时女孩对于父母和其他成人的要求就有更多的遵从,而男孩对父母的要求的反应更趋向多样化。

进入幼儿期后,儿童之间的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儿期男女孩子的游戏活动中,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异。男孩更喜欢有汽车参与的运动性、竞赛性游戏,女孩则更喜欢过家家的角色游戏。

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进入3岁以后,幼儿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3岁的男孩就明显地选择男孩而不选择女孩作为伙伴。在幼儿期,这种特点日趋明显。在游戏活动中,男孩更喜欢结成两人以上的群体,女孩刚更喜欢在两个人之间交往。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相同。男孩之间更多打闹,为玩具争斗,大声喊叫,发笑;女孩则很少有身体上的接触,更多通过规则协调。

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幼儿期开始有了个性和社会性方面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在不断发展。女孩早在3岁时就对比她们小的婴儿感兴趣。研究显示,4岁女孩在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关心人与物三个方面优于同龄男孩;6岁男孩的好奇心和情绪稳定性优于女孩,6岁女孩对人与物的关心优于男孩,观察力方面男孩优于女孩;男孩比女孩有更强的攻击性,男孩的身体攻击较多,而女孩更多的是言语攻击。

(三)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人们认为,男女两性行为上的差异是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一是生物因素,主要受性激素和大脑功能分化的影响;其二是社会因素,包括父母、教师及社会舆论的影响。

影响幼儿性别行为的生物因素主要是性激素。研究发现,在胎儿期雄性激素过多的女孩,在抚养过程中虽然按女孩来养,但仍然具有典型的假小子的特征,她们喜欢消耗较多精力的体育活动。

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及相应的性别行为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在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的性别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行为之前,父母就已经开始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了。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引导着孩子朝着符合自己性别的行为方向发展。同时,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模仿对象。孩子自从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开始,一般会把自己的同性别父母作为模仿对象。最后,通过父母的引导,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及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强化,儿童的性别行为逐渐定型。

第三节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

一、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和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包括进餐、睡眠、盥洗、来园、离园、自由活动、游戏等,是幼儿经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活动。每天的生活环节对于儿童来说,也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课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点,促进他们社会性的发展。比如来幼儿园或离开幼儿园,可以让幼儿学会待人接物的一些基本做法;自由活动则可以让幼儿学会等待和分享;午睡则可以引导幼儿不打扰他人的正常休息,学会体谅;还可以培养他们学会自我服务,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觉性,学习互相帮助和与人交往。这样,在自身需要和客观要求、主观能动性及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个体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使幼儿的社会性在生活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得到最自然的促进。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与其他同伴的共同游戏中,他们会更多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同时他们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与后果间的关系,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能更好的得到同伴的接受。在游戏中,幼儿其实是在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使自己有机会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态度,学习社会角色应有的行为方式,从而理解其他人,理解社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学会相互适应,共同遵守活动规则,掌握技能,在角色转换中促进幼儿克服中心化的过程。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性,首先教师要重视,积极主动地创造游戏条件,这是游戏活动的前提;其次,游戏活动要多样化和针对性,不同的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促进效果是不同的,多样化的游戏就会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除了游戏和日常生活活动外,很多活动也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如,参观、艺术欣赏等社会活动也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二、在培养交往技能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幼儿的社会性是在与他人共同活动中形成的,能够运用有效的交往策略是幼儿赢得更多交往机会,获得更好发展的重要方式。家长或者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训练幼儿掌握有效的交往技能,使幼儿早日适应社会环境。

幼儿熟练地掌握、建立、保持良好的交往技能,就会在社会性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研究证明,受欢迎的幼儿掌握使用的策略多,有效性、主动性、独立性、友好性均较强;被拒绝幼儿掌握和使用策略也较多,较独立、主动,但策略有效性较差;被忽视幼儿掌握和使用策略较少,主动性、独立性和有效性都比较差。交往不利的儿童需要得到交往策略与技能方面的指导,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前提。因此,首先,要教会幼儿尊重他人。如别人说话时候要注意倾听,不要打断别人的话,不要强迫他人做不愿意的事情。其次,要帮助幼儿熟悉掌握倾听、强调、协商的技巧。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善于把握说话人的中心思想,分析他所说的话。在对别人提要求时,要学会协商,语气婉转,不要太强调或命令。再次,要给孩子实践和练习的机会。最后,成人在与幼儿相处时,不能过于宽容、放纵。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幼儿能与各种人交往,及早融入社会和大家做朋友。

三、正确对待攻击性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前面已经讲过,攻击有很多种,不能一见到攻击行为,就认为是不好的。要对攻击性行为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1.培养幼儿的意志力这是指养成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让他们逐渐能够抗拒诱惑,有效地克服自发性攻击行为。诚然,耐挫心理、勇敢自信、善于克制的心理可以帮助化解冲突,克服那些反应性攻击行为。但是,要与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水平相结合,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意志力。

2.理解幼儿,允许幼儿合理宣泄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往往面对的是被同伴回避、拒绝,被成人训斥的氛围。对他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理解和信任。同时帮助幼儿学习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移情能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换位思考被攻击者的角色感受。我们应允许幼儿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来取代攻击行为。这样有利于幼儿把平常不良情绪通过“破坏性”游戏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并且,我们还要根据不同情况的幼儿组织不同的游戏来满足他们。

3.应给幼儿创设一个尽量避免冲突的空间各活动区域应稍有间隔,防止幼儿因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造成冲突和摩擦。玩具数量要充足,以减少幼儿彼此争抢玩具的矛盾冲突。尽量避免给幼儿造成过多的挫折感和压抑感,从而减少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因素。要注意消除幼儿的情绪障碍,培养他们的积极的情感。

4.有效运用惩罚手段首先,惩罚要及时,使幼儿的攻击行为能得到迅速的反馈,在惩罚时应向幼儿讲清楚错在那里,应怎么去做。其次,惩罚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要适度,要就事论事,不要提高到道德品德方面,以免对幼儿的自我评价产生影响。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社会性?什么是社会性发展?

2.社会性发展有哪些具体内容?

3.什么是依恋?有哪些类型?哪一种依恋是比较好的?

4.亲子关系有哪些类型,哪一种比较好?

5.观察幼儿的自由活动,看他们是如何选择游戏玩伴的。

6.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7.什么是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哪些特点?

8.请幼儿园教师谈一下他们是如何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

§§第五编 独生子女教育

同类推荐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社会学专业教学主干课程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各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教学科研、政策研究、市场调查和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感兴趣的同仁们进行理论研究、方案设计、现场实施、资料分析、撰写报告等教学科研与咨询服务的参考用书。
  • 成败探源:当代中国企业管理全景案例

    成败探源:当代中国企业管理全景案例

    根植于中国土壤的企业管理科学理论体系如何形成?许多学者、专家致力于从中国古代丰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中发掘并总结其有现实价值的东西;还有一些学者则努力对西方成熟的理论、方法和工具进行适用性改造。这些探索无疑自有其重要价值,但从企业管理科学形成的规律来看,当代中国企业丰富多彩的实践终归是中国式管理最主要的理论源泉。这是我们编辑出版这本当代中国企业管理全景案例的初衷。本书文章均选摘于国内最负盛名的管理类刊物之一《企业管理》杂志,该杂志以贴近企业经营管理实务和案例丰富著称。
  • 海底两万里(彩插版)

    海底两万里(彩插版)

    科学家阿龙纳斯先生受邀上了一艘军舰,去追捕一只神秘的海中怪物。在一次和怪物交手中,阿龙纳斯先生和他的仆人,还有一位鱼叉手成了怪物的俘虏,这时他们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一艘“潜水艇”。三个人被迫在“潜水艇”里,开始了两万里的海底航行。他们去了四大洋,还去了南极洲,此外还发生了很多事,有高兴的,有震撼的,有难过的,他们也渐渐认识了船长,不过他们还是想着离开,终于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逃走了。
  • 温馨享受的哲理美文

    温馨享受的哲理美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人生在世,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实现人生的目的,在千里迢迢的生活之旅上,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些人和事的碰撞中,头脑中可能会有瞬间智慧的闪光,这些闪光往往就是哲理的体现。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探险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探险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热门推荐
  • 镇苍宇

    镇苍宇

    谁说阴阳不可同修?谁说身怀阴阳就是废材?刘宇意外穿越到了吴宇大陆,进入这个元素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等级共分为纳灵境、聚灵境、通灵境、灵海境、元素境五种,但刘宇的出现让这个安静的世界不再安静,让元素境的强者不再是最强。征途,就从镇苍宇出发。
  • 瑾年熙时

    瑾年熙时

    第一次,他救了她。第二次,他救了她第三次,他却不能救她。眼看着心爱之人离自己越来越远,心中的痛楚有谁得知。他们,最终是没有结果的。
  • 穿越之四妃倾天下

    穿越之四妃倾天下

    她们原本是21世纪的杀手界传奇,人称“鬼面罗刹”,因为只要她们盯上了谁,想要谁死,就没有逃出过她们的手掌心。而她们,一个个是家族中的宝贝,资质平庸。虽不是废材,但也与废材相差无几。同样的绝色,同样的名字,不同的名运,却阴差阳错的让21世纪的她们的灵魂重生到资质平庸的她们身上。再次睁眼时绝色锋芒毕露。麒麟世家家主夫人?算个毛线,杀了!帝君?那又怎样,惹我们不开心就杀!且看她们四人如何玩转异界大陆,叱咤风云,成为一代传奇。
  • 圆月无痕

    圆月无痕

    西汉末年,外戚当政,祸国殃民,忠臣武将,惨遭迫害。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据太史公《史记》推断,王莽乃千年巨蟒,因高祖刘邦斩白蛇,怀恨在心,故而报复。十六年后,绿林好汉,攻入长安,诛杀王莽,遂称更始。五哥对绿林军六千兵力击败王莽三十万大军一事深表怀疑,因此查阅古书,偶有所得。老子西行,尹喜结草,拜得道德真经,真经流传于世,使得凡人参破天机。然而,经过五哥详细考证,助绿林军击溃王莽者乃一魔宫女子。修道之人,颜面顿失。故而当世之人,极力隐瞒,使得后世之人,无从查证。
  • 邪魔狂尊

    邪魔狂尊

    一个农村小子,因为前世姻缘竟然同时拥有灵根和魔根,不幸少年时父母却忽然去世,未知原因,为此,农村小子踏上求仙求魔的征途。
  •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

    《慢品王阳明:心美,一切皆美》以王阳明的著作和现代解读为基础,针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带给人心灵深处的孤独、苦闷、烦躁、矛盾等问题,给出了一张张神奇药方。阳明心学使大众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自由,生命的束缚一经挣脱,精彩随之而来。学习阳明心学,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顺利,再没有任何事情能干扰你。真正读懂了王阳明心学,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 生活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生活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火影忍者之记翊

    火影忍者之记翊

    翊,宇智波一族的长女,她的真实身份竟是来自异世的穿越者?火影的世界会改变原来的结局?“不论你是不是叛忍,我都会爱你,用我一辈子的时光等你回来。”他爱上了宇智波的她,但注定会死的她却只能装作一副冷淡的样子。忘记我吧,否则,带来的只会是黑暗;“我要你感受到众叛亲离的怨恨,得而复失的绝望,然后带着遗憾不完满的离开这个世界!”他带着浓浓怨气对她说。但到了最后,究竟是谁带着遗憾离去;“为什么,为什么你不让我替你分担一些?!你难道不知道累吗?!”她边哭边捶向他。“对不起,我……不是个好哥哥。”他替她擦去泪水,只能说些苍白无力的话。“我,宇智波翊,难道只能听天由命?怎么可能?!”
  • 猎花邪神

    猎花邪神

    易闻辉,武凌市人,本为武凌市第一中学学生,成绩极差,多次打架斗殴且屡教不改,被学校勒令退学,此后,只能混迹三中。竟不料遭阎王托梦,让其统治黑道并赋予一身绝技。到底这只是阎王的说辞还是另有目的?
  • 截天途

    截天途

    大道永恒,万载追求。二度穿越的奇葩行走于天地,战斗,修行,积累,历万劫,只为寻找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