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1300000005

第5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理论(2)

毛泽东提出的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的群众路线领导方法,它体现了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统一。人民群众的认识,在整体上是客观的,丰富多彩的,但在具体上又是分散的、无系统的,有正确,也有不正确的,需要选择、加工、提炼。“从群众中来”就是把群众各自的认识、意见、要求、经验和办法集中起来,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各种科学手段,进行科学的抽象,化为集中的、有系统、有条理的领导意见。从总体上说,这能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从而制定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人民要求,代表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特殊上升到一般的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这种领导意见是否正确,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到群众中去”,就是把这种领导意见向群众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在群众的实践中考验领导意见是否正确和正确的程度如何;同时,吸收新认识、新经验,修正、补充和完善领导意见。这也就是把理论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用一般指导特殊的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这样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循环往复,就使领导意见不断充实提高,愈来愈正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由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过程。是领导同群众相结合,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限前进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化为党的群众路线。又把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到认识论的高度做出理论概括,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群众路线相统一,这是毛泽东在理论上的独创性贡献。

唯物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简称。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在中国,1919年9月,李大钊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通过十月革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蔡和森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指出:“俄社会革命出发点=唯物史观”,“方法=阶级战争+阶级专政”,“目的=创造共产主义社会”。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通信集》中提出,要以唯物史观作为我党的哲学基础。近代中国的民族解放和阶级斗争的现实,决定了中国的先进分子首先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首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及革命特点,论证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纲领和政策,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写了《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四篇文章,对唯心史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第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后,毛泽东又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丰富和发展了正确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又一重大贡献。第三,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又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般原理,结合世界历史与当前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总结了中国以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尤其着重分析了中国国情,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根据这条路线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等基本方针,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始终把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看作是无论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始终把人民的力量看作是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坚信只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不仅能解决战争所需要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能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毛泽东指出,人心向背是战争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群众最终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找到了进行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力量以及发动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的正确途径,并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不能与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他还指出,在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力量,人心的向背,仍然是历史转变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他强调要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样做才得人心,顺民意,真正反映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他既肯定了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特别是历史转折关头的决定作用,又重视共产党对群众的领导作用,反对离开党的领导去歌颂群众运动的“天然合理”,要求党的组织,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正确的和有效的领导,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从而使群众的行动更加自觉,更能发挥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群众与阶级

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群众与阶级相互关系的思想,毛泽东明确揭示了人民群众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人民群众的具体内容受阶级关系变化的制约,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群众的内容和范围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是指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解放战争时期,是指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社会主义时期,是指一切赞成、拥护、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以及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任何历史条件下,群众的主体始终是劳动群众和代表先进生产力或与社会发展趋势相联系的一切新兴阶级;在近代中国则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全体劳动群众,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的根本力量。包含在群众当中的各个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无产阶级在群众中是领导的阶级,它集中地体现和代表了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中国革命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胜利;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能够积极参加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同无产阶级一道把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力量之一。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往往通过阶级的活动表现出来,阶级又代表、依靠、服从群众;广大群众必须有无产阶级领导才能体现和发挥创造历史的作用,无产阶级也只有团结和依靠最广大的群众一同奋斗,才能完成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群众与政党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同群众之间是一种新型的领导与被领导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它是由人民群众中最先进、最有觉悟的一部分所组成;它完全是为着人民群众的,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中枢和核心力量;它要承担起领导广大群众创造历史的重任。共产党员在群众中应当最有觉悟、最积极、最能吃苦耐劳和冲锋在前。共产党也离不开群众,群众是革命事业的主体,是党的力量源泉,是党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充分尊重和发挥群众的历史运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目标。无产阶级政党的干部同群众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只能按照广大群众的意志,运用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允许牟取私利,搞特殊化,甚至欺压群众。在民主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建成了也不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来,进一步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领导是一项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同时又提出必须从严治党,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党的领导。

群众与领袖

毛泽东阐明了群众需要领袖,领袖更必须依靠群众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在一个几万万人的中国领导空前伟大的革命,更迫切需要有自己的德才兼备的领袖,要有许多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远见卓识,对人民忠心耿耿,勇于自我牺牲、密切联系群众的优秀干部。领袖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群众是领袖产生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领袖是适应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群众斗争中产生和涌现出来的,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人为地大树特树出来的;领袖不是凌驾于群众之上而是站在群众之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领袖要虚心地向群众学习,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然后才能做群众的先生;领袖要自觉遵守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和接受群众的监督,必须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不能神化领袖。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来,吸取历史教训,进一步强调不是要群众忠于领袖,而是要领袖忠于群众;革命荣誉不能归于某一个领袖,而是要归于党和人民;既要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威信,又要保证领袖的活动处于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领袖人物也会犯错误,要在经常接受群众的批评中前进;对领袖人物不能搞终身制,不能指定或变相指定接班人,而要由群众来挑选自己的领袖人物;决不能贬低群众和任意夸大领袖个人的作用,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群众观点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1945年,刘少奇首先提出“群众观点”这个概念。他在《论党》的报告中说,我们有了坚固的明确的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依靠群众、联系群众等思想就有了论述。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特别强调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认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他还说: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要想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群众观点的内容是:第一,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是共产党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二,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共产党人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任何工作都要发动和依靠群众,反对恩赐观点和包办群众斗争的观点。第三,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总体上,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最丰富、最实际,创造力最伟大。共产党人在一切活动中,要甘当群众的学生,老老实实地向人民群众学习。第四,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必须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才能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对人民负责和对党负责的一致性

同类推荐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局中局:中国外企官场透视

    局中局:中国外企官场透视

    本书是国内首部描写外企内部政治斗争的现实题材小说。惊暴外企内部腐败;揭示外企深层复杂人际关系;感受外企阴谋与爱情的较量。
  • 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

    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

    《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研究论丛之一,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主要内容包括现代高效社会要求政府低成本运行、政府制度成本探索、政府决策成本控制模式设计、政府运行成本控制模型设计、政府公信力成本探索及建立绩效预算制度、降低政府成本等。
  • 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本书主要讲述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危机,做到预防公共危机、正确处理公共危机、尽力将公共危机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这是现代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问题。我国从“非典”事件以后,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建立了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

    本书介绍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投资领域政府行为及其基本框架、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行为比较研究、1998年以来中国投资领域地方政府行为分析、规范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政府行为的思考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笑傲大陆之炎神

    笑傲大陆之炎神

    异界大陆,谁为争霸?看少年谢寒如何手持噬魔神剑,面对重重考验成为一代炎神。
  • 左禁

    左禁

    左手的无名指,是绑定爱情的地方,而他和他的爱情,只能捆绑在右手。原本以为只要不去触碰左手的禁区就还能回头,只是没有想到,左手是禁区,右手是沉沦。
  • 伏族修途

    伏族修途

    生活在都市中的陆三途,本是一位平凡的大学生,但是当他遇到了那只会说话的土狗时,他的命运却悄然改变。修者的路途上,他打破了修那压抑人性的规则,他的智慧与勇气也吸引了各式各样的美女们,到底在修的命运之路上,他还会经历什么呢?
  • 落月吟风

    落月吟风

    千古世间,神月教一统八荒,月尊之称惊古烁今。千载后的今天,背负命运的村落少年因故,踏上伐“月”之路,在路上,他将经历什么,会遇到谁?失去谁?
  • 从农村走出的强者

    从农村走出的强者

    强者如何,我会一步步追上去,我有不屈的意志,
  • 炼路

    炼路

    炼路之修,幻实相融,万物生长,群豪逐鹿,一个个永不言败,顶天立地的天之战神,在这小千宇宙,留下死而无憾的精彩瞬间,不顾生死追求那属于自己的炼神之路。寂寥焱界,火皇掌控,不灭之火深拥碧落。炼域之中,炼祖之名,可比日月。北天之宫,千战之魁,战绩列榜首。南冥之水,死坟之海,永恒暴君泣鬼神。如一张白纸之少年仇囚沐,自冰火门而来,乘不死风鸟,向着神奇奥妙的未知世界进军。涅槃之路,谁与争锋?朗朗乾坤,舍我其谁?万道相生相克,吾乃大炼路。
  • 高冷女王:霸气男主夺爱记

    高冷女王:霸气男主夺爱记

    当没有任何感情、高冷的女王,碰上霸道、腹黑校草,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原始生存记

    原始生存记

    只为了活着,生存路程的坎坷,最终也能迎来黎明。
  • 邪魅公主的复仇爱恋

    邪魅公主的复仇爱恋

    她们,为了复仇,进入贵族校园,却装作平民,暗地复仇,他们,开始调查他们,复仇女神,与名门校草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 完美爱恋:恶魔校草的宠爱

    完美爱恋:恶魔校草的宠爱

    他们俩认识不久。“洛葵,过来让我吻一吻。”苏瑞轩霸道的开口。“不!我才不会把初吻献给你这个恶魔。。。唔。。。”苏瑞轩已经堵住了夏洛葵的小嘴。初吻居然给了这只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