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西周时期,周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他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再没有控制诸侯的力量。同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的强大起来,有的衰落下去。于是,诸侯国互相兼并,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诸侯林立的情况,严重束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平王东迁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在今山西的晋国,山东的齐、鲁,湖北的楚国,北京与河北北部的燕国,以及稍后于长江下游崛起的吴、越等国,都在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于是,在历史上展开了一幕幕大国争霸的激烈场面。
首先建立霸业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力强盛。又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燕国打败了北戎;联合其他国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扰,“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国与鲁、宋、郑、陈、卫、许、曹诸国联军侵蔡伐楚,观兵召陵,责问楚为何不向周王纳贡。楚的国力也很强盛,连年攻郑。但见齐桓公来势凶猛,为保存实力,许和而罢。以后,齐桓公又多次大会诸侯,周王也派人参加会盟,加以犒劳。齐桓公成了中原霸主。
齐国称霸中原时,楚国向东扩充势力。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发生争权斗争,国力稍衰。楚又向北发展。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霸业,与楚较量,结果把性命都丢了。齐国称霸时的盟国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国家,这时都转而成了楚的盟国。正当楚国想称霸中原之时,晋国勃兴起来。晋文公回国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也想争当霸主。这时周襄王被王子带勾结狄人赶跑,流落在外。晋文公以为是“取威定霸”的好机会,便约会诸侯,打垮王子带,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帜。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在城濮大战,晋军打败了楚军。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周王也来参加,册命晋文公为“侯伯”(霸主)。
晋楚争霸期间,齐秦两国雄踞东西。春秋中叶以后,楚联秦,晋联齐,仍是旗鼓相当。但争霸战争加剧了各国内部的矛盾,于是出现了结束争霸的“弭兵之会”。公元前579年,宋国约合晋楚订了盟约: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共同讨伐不听命的第三国。“弭兵”反映了两个霸主之间的勾结与争夺,也反映了一些小国想摆脱大国控制的愿望。公元前575年晋楚于鄢陵大战,楚大败;公元前557年晋楚于湛阪大战,楚又败。这一期间,晋秦、晋齐之间也发生过大战,晋获胜。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合晋楚“弭兵”,参加的还有其他十多个国家。会上商定:中小国家此后要对晋楚同样纳贡。晋楚两国平分了霸权。
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公元前506年,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从此,楚的国力大大削弱。在晋国联吴制楚时,楚国则联越制吴,吴、越之间战争不断。吴王阖闾在战争中战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大败越王勾践,并率大军北上,会诸侯于黄池,与晋争做盟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乘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之机,发兵攻入吴都。夫差急忙回归,向越求和。不久,越灭吴,勾践也北上会诸侯于徐州,一时成了霸主。
春秋时期各国的兼并与斗争,促进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动荡、大改组,几百个小国逐渐归并为七个大国和它们周围的十几个小国。
周平王将国都由镐京(今陕西西安镐京村附近)迁往洛阳(今洛阳东北),无意间,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引狼入室
周宣王死后,大臣们遵其遗嘱,立太子宫涅为天子,即周幽王。周幽王即位后,立申侯之女为后,立宜臼为太子。但是,这个周幽王并不像周宣王那样励精图治,而是荒废朝政,只知道吃喝玩乐,沉迷于女色,过起了荒淫无度的生活。周朝的一个诸侯国褒国给他献上了一个绝色美女褒姒,幽王更是一天都不肯离褒姒半步。褒姒入宫后不久就给幽王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伯服。幽王就废了申后及太子宜臼,把褒姒立为后,立伯服为太子。褒姒虽被立为王后,但从未开颜一笑。这可急坏了幽王,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烽火戏诸侯。
申后的父亲申侯得知幽王废申后立褒姒之事后心生怨恨,结果就有人报告给幽王。幽王听了大怒,下令削去申侯之爵,并命石父为将,准备攻打申国。申侯听说后大惊道:“我申国国小兵微,怎能抵挡得住呢?”想来想去申侯决定向犬戎借兵,他怕犬戎不借兵给他,就许诺说:如果日后攻破镐京,府库金帛任凭搬取。戎主遂发兵一万五千,申侯亦起本国之兵相助,浩浩荡荡杀奔镐京,将镐京围了个水泄不通。幽王听报大惊,忙令人点起烽烟报警,无奈各诸侯国以为幽王又在戏弄他们,竟没派一兵一卒前往。镐京遂被犬戎攻破,幽王被杀,城中财富被掠无数。
决议迁都
申侯入镐京后,安排筵席款待戎主,又敛聚金银、布匹10车为赠,指望戎主心满意足地离开。谁料戎主见好不收,终日饮酒作乐,并无还军归国之意。申侯没有办法,写了秘密书信,派人送给卫侯姬和、晋侯姬仇,请他们帮忙撵走犬戎;又遣人到郑国报郑太子掘突,说其父已被犬戎所杀,让掘突起兵复仇。
卫、晋、郑几路军马出其不意,将犬戎杀得落花流水,犬戎的残兵败将逃回本国。申侯大摆筵席,款待四路诸侯,迎太子宜臼继位,即周平王。
犬戎自从到镐京抢掠一番,熟识了中原的道路,虽被四国诸侯驱逐出城,但其主力并未受到多大损失。此后,戎主心怀怨恨,不断派兵侵扰周朝西部的疆域,渐渐逼近镐京。因为镐京上次遭到犬戎的洗劫,宫殿有一半都被焚毁,到处都是颓墙败栋,光景非常凄惨。而周朝此时已是府库空虚,无力修复宫室。于是,周平王渐渐有了迁都的想法,并征求文武百官的意见。
满朝文武都担心犬戎的骚扰,十分赞同平王的想法,只有卫武公不同意。卫武公认为,镐京是周立国的地方,地势险要,而洛阳地区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根本不适合立都。但平王迁都的决心已定,卫武公反复劝说均无效。
前770年,平王在晋文侯和郑武公的拥护下东迁洛阳。
春秋开端
周王室东迁标志西周时代的结束。周天子的直辖领地本来是邦畿千里,有西部以镐京为核心的宗周,以及东部以洛邑为核心的成周。平王东迁,完全放弃了宗周的部分,定都东部的洛邑,史称东周。
周王室东迁后,仍然占据着今陕西东部和河南中部地区,但这些领土逐渐被秦、虢等国吞没,后来所能控制的范围仅限于洛邑周围。周天子已失去号令诸侯的权力,各地诸侯也不再定期向周天子述职和纳贡,王室收入锐减,反过来周王室经常向诸侯求助财物,昔日的王者尊严和威望荡然无存,与普通小国无异。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取代,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中国历史进入了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