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6600000013

第13章 模仿石涛举世无双

张大千再次回到上海的时候,主要的精力仍然放在对石涛作品的研究上。因为这个时候,在上海艺术界兴起了一股石涛热,一些国画家和收藏家,对石涛的书画趋之若鹜。

张大千虽然也痴迷石涛的作品,但他与许多人不同,他不是为了标榜高雅,而是发自内心对石涛的爱。

石涛是清初四僧之一,原名朱若极,号大涤子,广西全州人,明宗室。明亡之时他年龄尚小,后隐蔽为僧。早年屡游安徽敬亭山、黄山,中年住南京,晚年定居扬州。石涛擅长画山水、兰竹、花果、人物,而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

石涛所画的黄山、庐山、江南水乡、平原风光,都比实际景物更完美。他重视学习传统,虽师法元人笔意,但并非拘泥不化,更注重深入自然,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他的画布局新颖,笔墨千变万化,不拘守一种形体,而是配合多种多样的笔势,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运用,淋漓尽致地加以描绘,表现了山河阳晴阴灭、烟云变幻、寒暑交替的虚虚实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样化的风格。

石涛画花鸟、兰竹,多用水墨写意法,行笔爽利峻拔,用墨淋漓简练。他的山水、花鸟画对后世影响很大。

同为石涛爱好者的曾熙先生竭尽全力给张大千以帮助。当时市面上已经很少能见到石涛的作品了,他对自己的得意门生说:“季爰,要学习石涛就得看大量石涛的真迹,我这里的几幅你都看熟了,买你又力不能及。我看带你到各处走走,去看一看那些收藏人家的真迹吧!”

于是,曾熙就带着张大千,到那些有石涛真迹的地方或人家去,欣赏、品味石涛作品中的真谛。但是张大千随老师去了一次之后,就自己接二连三地去,多次之后,有些人就不高兴了,就把那些作品藏起来,借口被别人借去了,不再给他看。

时间一长,张大千也明白过味来了,他于是再到别人家里,就仔细观摩,将构图手法、笔墨、题款等一一熟记于心,回到家里,马上铺上宣纸,按记忆把它画出来。这种被逼出来的过目不忘的功夫,对于提高他的绘画水平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张大千也对自己三番五次地麻烦人家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他就转而经常去城隍庙游逛。

上海的城隍庙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色杂陈,摆摊算命、舞枪弄棒的,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当然也有许多的字画店和旧书摊。有时碰巧了也能买到真货,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上当买到假的。

有一次,张大千满心高兴地从城隍庙抱着字画回家,从楼上请下黄宾虹先生一起观赏。黄宾虹一看,马上说:“季爰,你怎么把赝品买回来了?”

张大千立刻向黄宾虹请教其中的诀窍。

黄宾虹就真心诚意地为他指点:“你看,石涛是明末清初人,那时还没有赭石颜料,而这幅画用赭石染山石,不是假的还能是什么?再看用纸,这种纸是清代道光年间才出产的,根本不是明代的纸。也难怪,现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明代的纸了。”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大千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时才明白李瑞清先生原来训斥自己“班门弄斧”所言非虚。

从此,张大千经常就书画艺术向黄宾虹虚心请教。黄宾虹也毫不保留,将自己所知倾囊相教:

中国画家,要想在艺术上有所造诣,有所创新并自成一体,就必须精于鉴赏。而要达到精通,就必须向古人学习。一个连味道好坏都尝不出来的人,怎么能当厨师呢?

你应该多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比如汤厚的《古今画鉴》、安岐的《墨缘汇观》,都对我国历代不少名画的用材、题识、印记等做了精辟的评述和注释,不可不读。

在黄宾虹的指教和点化下,再加上博览群书,张大千的鉴赏水平不断提高。他也省吃俭用地收藏一些喜欢的书画精品。

黄宾虹还告诫张大千:“石涛的山水意境新奇,笔墨纵横,变化而有创新;这不仅是技巧问题,古人早就说过,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真是一语道破玄机。确实,石涛就主张画家“在墨海中立定精神,在笔锋下决出生活”,“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也”,并注重“法自我立”,有自己独创的风格,而且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这些主张,对张大千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时张大千不仅学石涛,也学八大山人、渐江、唐伯虎、四王,就像他学书法不仅学魏碑的庄重,也学赵孟的秀丽。

他的两位老师曾熙和李瑞清的书法风格就迥然有异,曾熙号称“北宗”,李瑞清号称“南宗”,但张大千的书法是各取所长合为一家的。

张大千曾言道:

临摹、观审名作,不论古今,眼观手临,切忌偏爱;人各有所长,都应该采取,但每人笔触天生有不同的地方,故不可专学一人,又不可单就自己的笔路去追求,要凭理智聪慧来采取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转变。

但张大千越学就越感觉到,自己还处在积累阶段,还没有完全进入艺术的殿堂。

张大千对石涛之喜爱真是如醉如痴,每闻哪里有石涛的作品,不计路途远近,必亲身一睹为快,能借者则借,能买者则买,有时身上无钱,典卖衣物,亦在所不惜。正如张善孖所说,张大千为买石涛的画,“甄无米,榻无毡,弗顾也”。

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曾熙突然来看张大千。这还是头一回,张大千感到受宠若惊,尽礼接待之后,正想问老师有何垂谕,曾熙却先开口了:“我听说你家的厨子肝膏汤做得很好,我今天就在你这里吃中饭,不必费事,做个汤就行了。”

饭后,曾熙问张大千:“是不是买画的钱还差800元没有付清?”

张大千不由局促不安地低下了头:“是。”

“那这样好了。昨天刚好有个晚辈送给你师母1000元做寿礼。你先拿800元去还人家。人家急于要回江西,付清了就不至于误了人家的归期。”

张大千万分感谢恩师,但也从此想到了一个问题:“我虽然号称‘张水仙’,以画水仙占一绝,但一幅册页不过4块钱,要画多少幅水仙才能换得一幅石涛的画?我的画已得石涛三昧,但只因名气相差太大,所以价钱上不去。”

在这重重感触之下,张大千造石涛假画卖大钱,并不觉得是问心有愧的事了。当然,他是挑“买主”的,要找有钱而好挥霍的人,不但卖得起价,而且取不伤廉。

终于,有一个“大买主”自投罗网了。

20世纪20年代,上海“地皮大王”程霖生是个承袭父辈余荫的纨绔子弟,既花钱慷慨,好出风头,又喜欢附庸风雅。因此跟李瑞清先生有些往来。

有一次,程霖生去李瑞清家,发现壁上挂了一张石涛的画,就认为这是石的精品,不由分说,非要带回去细看不可。其实这张画是张大千的手笔,李瑞清也不及细说,只好让他带走了。

后来,程霖生专程派人带给李瑞清一封信,内附一张700元的银票,言明那张画被其“豪夺”了。李瑞清觉得老大过意不去,另外找了一张值700元的石涛真画让张大千给送了去。

张大千走进程家位于爱文义路的豪宅,见厅堂上挂满的名家字画,大多为赝品。

张大千不但不说破,反而对他的收藏大加赞赏,并说:“程二先生,你收的字画,珍品的确很多,可惜不专。如果专收一家,马上就能搞出个名堂来了。”

程霖生怦然心动地问:“你看收哪家好?”

“你喜欢石涛,就收石涛好了。他是明朝的宗室,明亡了才出家,人品极高。专收石涛,也配你程二先生的身份。最好把斋名也改题作‘石涛堂’。”

“我要收石涛,一定先要弄一幅天下第一的镇堂之宝。你看,我这厅堂这么高敞,假如挂幅几尺高的中堂,岂不好看?!”

“对,对,对!可是石涛的大件很少,石涛的真迹可遇而不可求,慢慢访吧!”

张大千兴辞而归后,物色到一张二丈四尺的明代宣纸,精心仿作成一幅石涛的大中堂,再将其装裱、做旧。

一切妥当后,张大千找了个书画掮客来,叫他去兜揽程霖生的生意,并叮嘱说:“一定要卖5000元,少一文也不行。”

“地皮大王”要觅“天下第一的石涛”,这话已经传遍“圈内”;登门求售者甚多,但程霖生都认为画的尺寸不够,直到这幅两丈多的大中堂入目,方始中意。程霖生对掮客说:“我不还你的价,5000元就5000元。不过,我要请张大千来看过,他说是真的,我才能买。”随即他派汽车把张大千接来。

哪知张大千一看,脱口说出二字:“假的!”

“假的?”掮客说,“张先生,你倒再仔细看看。”

“不必再看。”张大千指着画批评,哪处山的气势太弱;哪处树林的笔法太嫩,说得头头是道。

“算了,算了!钱无所谓,我程某人不能当冤大头、收假画。”

掮客既懊丧又窝火,不知张为什么要开这种莫名其妙的玩笑,卷起了画,怒气冲冲地赶到张家。

张大千已经回来了,他笑着说:“你不必开口,听我说。你过两天再去看程霖生,就说这幅画张大千买去了。”

掮客愣了一下,旋即恍然大悟。

过了几天,掮客空着手去拜访“地皮大王”,做出抱歉而又无可奈何,外加掩饰不住的得意神情。

程霖生看他这副样子,颇为讨厌:“你来干什么?”

“没有什么。我不过来告诉程老板,那张石涛的大中堂,张大千买去了。”

“张大千买去了!真的?”

“我何必骗程老板。”

“你卖给他多少钱?”

“4500元。”

程霖生十分恼怒:“张大千真不上路!你为什么不拿回来卖给我?”

“我要是拿回来说那画是真的,程老板,你怎么会相信呢?”程霖生语塞,想了一下说:“你再想法子去给我弄回来,我加一倍,出9000元买你的画。”

过了几天,掮客来回话说,张大千表示,他并非有意夺人所好,只是一时看走了眼,后来再细看石涛的其他作品,看山跟树原有那种画法,可见确系真迹。但如果在程霖生面前改口,倒好像串通了骗人似的;为了对掮客表示歉意,所以他自己买了。

听了这番解释,程霖生略为消气,但对二丈四尺的石涛山水,向往之心更切:“那么,他卖不卖呢?”

“当然卖。”

“要多少?”

“程老板已经出过9000元,您就高抬贵手,再加1000元,凑成整数吧!”掮客接着说,“我没说是程老板要买,我恐怕他会狮子大张口。”

“好,1万就1万。”程霖生悻悻地说,“我的‘石涛堂’,大家都可以来,唯独不许他姓张的上门。”

其实张大千亦不必上门:程霖生先后收藏了300多幅石涛的画,其中有一大半都出自张大千的手笔。

张大千伪造石涛,所以能够无往不利,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他本身即为石涛专家。他先后收藏过石涛的画不下500件,对其研究之深,旁人难出其右。

美国国立佛瑞尔美术馆中国美术部主任傅申在《大千与石涛》一文中说:

如果说大千是历来见过和藏过石涛画迹最多的鉴藏专家的判断,自为定论。因为如此,张大千有资格指他人伪造石涛;而他人无资格指张大千伪造石涛,因为尘世间究石涛真迹有多少,以及前人伪造的石涛又有多少,只有张大千知其约数。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希尔顿

    名人传记丛书——希尔顿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酒店大王希尔顿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少年往事、早年经商、弃商从军、经营旅馆、艰难度过经济危机,成为世界旅店帝王。青少年通过阅读希尔顿一段段真实而又理智的故事,从他的坎坷履历中学习他乘风破浪的勇气和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做个规划,并为之而努力。
  • 明清的那些皇子

    明清的那些皇子

    本书以传略的形式,选取明清时期有影响力的皇太子,描摹当时波澜壮阔的重大社会背景,再现他们宫廷争斗的历史片段。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秦淮十里扬媚香:李香君

    秦淮十里扬媚香:李香君

    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整地描写“秦淮八艳”的人物传记小说。史上最具争议的“红颜祸水”,风骚各异才气俱佳。秦淮八艳皆是色艺双绝、惊才绝艳的女子,即使出自青楼,但无论容貌、才艺、性情和人生际遇都极具故事性和观赏性。一把寄满相思的桃花扇,见证了他与侯方域的凄苦爱情。孔尚任的《桃花扇》说的就是李香君的故事。也说明李香君是一个铮铮铁骨贞洁刚烈的传奇女子。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热门推荐
  • 无境召唤者

    无境召唤者

    一场血与泪的凶杀,纪源失去了他的爱人,但却获得了神秘莫测的能力,可以将死去的朋友重新复生,并赋予其超自然的力量,与它定下契约,变成自己的英灵,与己并肩作战。这便是被称为召唤师的超能力者,他们从此陷入永无止境的悲痛深渊,身边在乎的人一个又一个的离去,他将如何面对自己痛苦的人生?全新的题材,全新的写作方式,创意都市玄幻,即将开启。
  • 死灵剑舞

    死灵剑舞

    带着满腔的信念,李一城重生了,带着各种各样的攻略记忆李一城开始了他的游戏生涯。只是:“我是双职业你怕不怕!”“我升级一次获得两个技能点你怕不怕!”“我会异能你怕不怕!”……原本成为游戏小BOSS的理想悄然飞散,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雄心壮志!!!这次,一定改变世界!注:里面有着大量攻略,想玩《上古世纪》的童鞋不看绝对会可惜哒~
  • 追忆那些年那些事

    追忆那些年那些事

    好想回到那些年座位前后故意讨你温柔的骂,每个人童年的心目中都有一个沈佳怡,追忆青春,那些年那些事,这是我的故事同样也是你的故事。
  • 腹黑花少的傲娇小辣妻

    腹黑花少的傲娇小辣妻

    “某天”老公,我想吃辣子鸡,辣排骨,辣鸡翅..."花情"瞥一眼某女,薄唇轻启:那还等什么某女,立刻会意,扑倒男人怀里,mua,mua,mua好几口...真乖,先喂饱我,说完就把一脸意犹未尽墨小奔二楼主卧沙发上正玩游戏的某宝瞅了瞅二楼紧闭的卧室珉了珉唇淡淡的嘟哝了句:辣眼睛--!(男强女强,简单粗暴的宠文,欢迎入坑,么么哒)
  • 仅此余生

    仅此余生

    “我能给你的不多,仅此余生,从此我之所有,悉听君便。”
  • 小女子的快意江湖

    小女子的快意江湖

    她,林妙妙,毕生的梦想就是踏遍祖国山河,采撷美男万朵!可惜还没等她去实现,稀里糊涂睡个觉就翘辫子了,来到另外一个世界,从此开始了她的漫漫江湖征途!皇子?王爷?没兴趣!大侠?盟主?不感冒!美男什么的浅尝辄止就好啦!她才不要只在一棵树上吊死,只是没想到她第一次吃干抹净拍拍屁股走人,就被缠上了!她都没要他负责,他凭什么剥夺了她调戏美男的权利呀!连多看一眼都不成!某人往她面前一站,占据了她全部的视线,冷冷的说:“看我。”脸微红,又低声的加了一句:“调…..调戏我……”扶墙……本文超级玛丽苏,不喜勿喷。
  • 奉天靖難記

    奉天靖難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活之不可一世

    重活之不可一世

    注:本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推荐回到二十年前面临抉择的那一刻,陈昂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做一个黑道少爷,打打杀杀,欺男霸女,将来顺利漂白,从无数人的血泪中挣扎出财富、名望和地位?还是像上一次二十年里一样,庸庸碌碌,窝窝囊囊,心爱的姑娘被人抢走,买不起车买不起房,最终老婆孩子横尸街头,自己连报仇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从高楼上跳下?重活一次,可以纠正所有的过错,弥补所有的遗憾,抓住所有曾经错过的美好……这一次,陈昂就要活得不可一世!不可一世:【解释】: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陈昂说:不可一世不是要表现得嚣张,那太没品位了。要用你的底蕴和气度,让所有人都对你心服口服,这才是真正的不可一世。
  • 那年,我们都还小

    那年,我们都还小

    什么是幸福?他愿意宠着我,我愿意被他宠着,这就是幸福。
  • 重见青春

    重见青春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从学校毕业后的你,是否迷茫过,彷徨过,快乐过?如果有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上一个十年你会不会选择不一样的人生?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在社会中迷失自己普通人,在一次意外中回到了十年前高考的时候,从此品尝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百味。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在记忆中留下那么些遗憾的我们,还有那些年,不曾忘怀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