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3900000058

第58章 萧森桂林俞家村

桃源二月春风起,是处秾华有桃李。

调笑闻声不见人,游人只在华山里。

华山逋客来何迟,隐隐茶林隔烟水。

满眼相思寄碧云,独立城南望山嘴。

这是宋代舒亶《游承天望广德湖》,写的是游览承天寺,眺望烟波浩渺的广德湖的情景,就在广德湖南岸离承天寺不远处,有个风景秀丽、名闻遐迩的千年古村——桂林俞家。

桂林俞家地处鄞西,傍依千年古镇黄古林,村口有座高大的石牌楼,上书:“桂林俞家。”柱联曰:“河间枝叶千年茂,桂院诗书百世香。”牌楼的背面写有“宋朝请大夫俞鼎故里”。石牌楼两侧是桂林公园。园内芳草萋萋,桂树茂盛。飞檐翘角的长廊“千禧亭”“俞闻亭”,曲径通幽。廊边立有“鄞县桂林俞氏考源”等石碑。穿过石牌楼百余米,一条碧波潋滟的俞家河横贯村境,数百幢灰瓦粉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地聚集在河道两岸,全长约1公里的河道上,横亘着控湖桥、眺湖桥、西津桥、桂林桥、东汇桥、井龙桥、仙圣桥、祠堂桥等10座古桥,小桥流水,风景独好。其中井龙桥,传说小康王逃难时曾路过此桥。岸边高耸的马头墙、进士第、大夫第、旌孝坊、俞氏宗祠、萧刚禅寺、解元墙门、俞家小学、古樟树、黄姑祠等,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据《鄞县桂林俞氏宗谱》记载,鄞州桂林俞氏始迁祖徙自河间郡(今河北省沧州市一带),东晋初年(317),时任征西大将军的俞纵,跟随晋元帝来到新安(今杭州淳安)。到俞昱时,由新安迁到杭州。其子三人,分别定居杭州、越州(今绍兴)和湖州。唐代湖州、睦州(今桐庐、建德、淳安一带)刺史都是俞稠的后代。鄞州桂林俞氏始迁祖俞鼎是俞稠嗣裔一支,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世居吴兴蠡山,至咸平年间,升扬州江都丞,后授明州录事参军,复迁浙东制置使。俞鼎履职后,广泛勘巡明州辖地,一日途经鄞西广德湖南岸,见此地土壤肥沃,桂木萧森,东眺水天一色、霞鹭齐飞,西望四明支脉锡山,峰峦层叠,连绵不绝,遂卜居于此,发族兴村。至今已历42代,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全村620户,1540余人,800多亩耕田。村中居民八成以上姓俞。在漫长的岁月中,俞氏家族崇尚礼仪,饱读诗书,勤于耕樵,族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层出不穷。宋代出进士15人,明清出进士4人,出举人17人。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福建咸平府顺昌令、太子少傅俞伟,庆州知府、户部侍郎、成都路转运使俞充,抚州知府俞袤,平江知府俞乾,山东济南知府、江西道监察御史俞益,监察院御史、重庆知府俞兴,云南曲靖知府、两淮都转盐运司运使俞文曦,淮安府宿迁县知县俞友行,泰州知府俞叔夔,翰林院庶吉士、监察御史俞德儒,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俞士吉,明崇祯癸酉科解元俞颖阳等,宋、明、清三代任县令的就有13人;近代有江西省贵溪县县长俞谐,河北省公安厅厅长俞定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宁波市政协秘书长、《宁波市志》主编俞福海,鄞县副县长俞舜民,著名青年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苏州市卫生局局长俞康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员俞鹿年等等,可谓“俞氏古华宗,显声著浙东”。

在店铺鳞次栉比的北街,有座古朴的门楼,梁上悬黑褐色的“进士第”“都运第”匾额,黑底金字的额匾与古色古香的门楼相映生辉。这里曾是俞文曦的宅第。俞文曦,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擢刑部员外郎,改云南曲靖知府,迁亚中大夫、两淮都转盐运司使。

从“进士第”往东30米,有座气势恢弘的双柱石牌坊,过往人群无不驻足观望。牌坊通高3.75米,通宽2.70米。门额正中刻“旌孝”,下镌“旌表故太学生俞虬”。

据《鄞县通志》载,清代村里有个孝子,名叫俞虬,其父颈部生疽疮,脓血不出,他就用嘴吮脓血,未见效,又割下自己的大腿肉作药引熬药,给父亲服用,最终父亲病情减轻了……俞虬的精诚至孝,感动苍天,闻名乡里。卒后,鄞县知县张友泰将此事奏报朝廷,恩准旌表,总督闽浙部堂杨庭璋,巡抚浙江部院熊学鹏,提督浙江学政钱维成,宁波知府玛明阿等,于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孟夏月,为孝子俞虬立“旌孝”牌坊一座,以表旌孝。

紧挨旌孝牌坊,桂林桥北弄口又见一座飞檐翘角的门楼,梁悬“大夫第”匾额,楼前原置抱鼓一对,两旁有旗杆夹,入边门有天井、花园及大厅。这是明代中宪大夫俞士槐的宅第,其子俞世黯,诰赠中宪大夫。旧时厅堂高朋盈门,谈古论今,其乐融融,席后观花赏景,别有一番风味……

从桂林桥东行30米的东汇桥旁,原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单檐门楼,为十九房族人聚居处。相传是望春桥明代新庄礼部尚书周应宾、张家潭明代兵部尚书张时彻的外婆家,故十九房又称“龙房”。至今仍横跨在中塘河(布政至俞家段)上的一座三孔大石桥,一桥双名,去俞家东向桥栏上刻有“下伞桥”,往布政方向桥栏上刻着“后涌桥”。其意是:虽然外甥是官衔显赫的尚书,但是论家规外婆家是长辈,到外婆家前必须收拢备戴的“黄龙伞”以示尊敬,故桥名为“下伞桥”;在离开外婆家后,按国法外甥官衔大,就可撑伞上官船,后涌寓意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胜于蓝,故取名为“后涌桥”。一桥双名典故即由此而出。

沿俞家街河东走过仙圣桥,来到肃穆庄严的俞氏宗祠,宗祠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分三进两厢四合院落。原祠门庭上悬“俞氏家庙”匾额,两壁书:“基奠罂湖,诗书传家;文章华国,簪缨望族。”进门有戏台、天井、厢楼及祭厅。祭厅中悬“燕贻堂”,金光闪闪的柱联,诉说着昔日有过的辉煌。梁挂“进士第”“大夫第”“旌节”“旌孝”等额,勉励裔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新中国成立后,宗祠曾改建粮站四十余年,祠内厅堂、厢房虽多有损毁,但仍保留着当年古老朴实的风韵。今村内还留有一块长2米,高1米,上刻有“‘圣旨’‘旌节’,故孺俞楝之妻王氏立”的清同治三年(1864)的“旌节”匾一块,弥足珍贵。

宗祠往东50米处是黄墙红瓦的萧刚禅寺,重檐歇山顶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在春光下分外醒目。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清道光五年(1825)、光绪十四年(1888)曾两次重修,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及厢房,今前来拜佛的香客和览胜者络绎不绝。

从萧刚禅寺折回,过祠堂桥,穿越鄞县大道沿甬金高速入口处前行,即至同族同宗的鹅颈曲解元墙门。明崇祯六年(1633)癸酉科乡试解元俞颖阳曾生活在此。历经370多年的风雨侵蚀,今虽门庭破败,但宅第主体结构仍存。

解元墙门北行30米,过“同春桥”,便是20世纪30年代名闻鄞县乃至宁波市的俞家小学,校内立有一块碑铭,题额:“福谦先生碑铭”。该校的前身为“福谦义务小学”,是族人俞福谦先生于1927年独资创办的一所义务小学,学校占地4000平方米,耗银16万两。凡村民子女在该校就读1—6年级,学费全免,虽在乡村田野,但农家子弟的琅琅书声依然回荡在校园上空。该校创办80余年来,为国家输送了3000余名毕业生,仅俞家、鹅颈两村就有大学毕业生200余名,博士、硕士生30余名。族人俞方柏一门三代,就出了2个博士8个硕士。

在集(集士港)古(古林)公路俞家段西侧30米处的控湖桥旁(俗称碶桥头),至今遗有广德湖泄水闸一座。北宋熙宁元年(1068),县令张峋,曾筑环湖堤塘(夹塘)9134丈,堤高3尺,宽1丈8尺,泄水闸9座,并植榆树于堤上。控湖桥旁泄水闸,就是其中的一座,屈指算来,至今已有940多年的历史。

广德湖夹塘转弯处的跳湖桥边,有棵古樟树,根深叶茂,粗约三人合抱,枝叶掩盖河道,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鄞州古树名木之一。该树与粉墙黛瓦的黄姑祠相映生辉,成为千年古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古樟北侧有圣女黄姑祠,门庭高悬“圣女黄姑祠”额,三扇大门绘有彩画神像,进中门有戏台、天井及厢楼,戏台两檐高高翘起,螺旋式台顶上嵌铜镜。单檐歇山顶的大殿,屋檐塑手持刀枪、挥戈跃马的屋瓦将军,殿前宝炉萦烟,殿祀横街林村昭惠庙神黄伯玉之女,又传说为汉初“商山四皓”之一的黄公之女,俗称“娘娘庙”。庙原在黄公林,清康熙年间庙毁,奉像于跳湖桥侧的永庆庵,道光七年(1827)移址今地,旧历八月二十三日为神诞日,迎神至俞氏老祠堂,演戏赛会,以志庆祝,夜幕降临,悠悠戏曲回荡上空。“文化大革命”时庙被拆,今在原址上由里人筹资重建。

黄昏,乡村升起缕缕炊烟,回望诗情画意中的俞家村,清代万斯同《西竹枝词》中描绘的黄姑祠下赛龙舟、村户尽包新糯粽的江南民俗风情又呈现于眼前:

黄姑祠下画船新,击楫沿洄捷有神。

村户尽包新糯粽,舟人但着短梢裈。

(鲍贤昌 张永刚)

张家潭水带长渠,万顷烟波绕屋庐。

莫道乡间无俊物,此中曾出两尚书。

这是清代诗人万斯同的《西竹枝词》,写的是今鄞西古林镇张家潭村。

出宁波城南,穿过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沿段梅公路(段塘至梅园)行半个多小时,就到了鄞西平原上的张家潭。

张家潭地处鄞西,傍依小桥流水的千年市集布政,数百座灰瓦黛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地聚集在昔日万顷烟波绕屋庐的槎湖边,村庄池潭遍布,古迹众多,民风淳朴,风景独好,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

据《四明槎湖张氏宗谱》记载:南宋淳熙元年(1174),张氏始祖张源一从临安迁鄞西布政市发族建村(此地曾有槎湖和双龙潭,张家潭村由此而来,张氏宗族亦被称为“槎湖张氏”),数百年后,遂发展成为甬上望族之一。

张氏宗族耕读传家,人才辈出,代有名人。从南宋以来,有近百名张氏后人在朝为官,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张时彻和张邦奇叔侄俩,张时彻为兵部尚书,侄子张邦奇为礼部尚书,俗称“叔侄两尚书”。

同类推荐
  • 冤魂霸主

    冤魂霸主

    一个21世纪的青年学者,因爱妻出轨,伤心之下,车祸而亡,然一缕冤魂不灭。一个古代皇子,在逃亡路上九死一生。当二人隔着遥远的时空相遇,又会成就怎样的传奇?请看文弱书生是如何变为一代霸主。
  • 三国甘宁

    三国甘宁

    甘宁,一个陆上能百骑劫曹营,水上能翻江倒海的锦帆贼。且看甘小宁穿越到三国,附身在甘宁的躯体上。如何打造一支无敌舰队,带领骑兵冲锋陷阱,驱兵攻城掠地,娶娇妻美妾……
  • 回到东汉做军阀

    回到东汉做军阀

    东汉乱,狼烟起群雄逐鹿,悲欢离合战沙场论勇武,拼智计待到头来,往事回首俱成灰东汉末年,群雄揭竿而起,皇权进一步的跌落至谷底。一个迷茫的少年,阴差阳错的被卷入了这场乱世纷争,且看他如何周旋于群雄之间,最终与各路豪杰一争高下!奸雄、枭雄或是英雄,在这场以众生为棋局的战役中,谁能够最终笑傲天下,将中原一统?穿越,或者不穿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位小人物,如何在这波澜壮阔的世界中生存,并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ps:小弟新书,欢迎提建议,如果喜欢,请收藏之……
  • 平贼

    平贼

    刚刚毕业的中专生江问天,和同乡去高速路哄抢事故卡车上的货物,却不料遭遇车祸,穿越到了民国。有时胆小,有时却又十分勇敢,有时机智敏锐,有时神经大条。忽变的性格,让他不能自己,却也总能在关键的时候化险为夷。一个年轻人,看他如何在民国这样的社会中生存下去,从出身响马,到成为响喝一方的胶东王,他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一生尽与磨难斗,谁能化羽展雄风!
  • 重生之笑傲星空

    重生之笑傲星空

    众人:“梁东先生,大家一致推选您为上海都督。”梁东:“没空。”众议员:“梁东先生,大家一致推选您为中华联邦总统的唯一候选人。”梁东:“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呢吗。”众元首:“梁东先生,大家一致推选您为地球联邦的最终裁决者。”梁东:“没兴趣。”门外报告:“老板,有外星战舰给我们发来最后通牒,限我们24小时内无条件投降。”梁东:“什么,真他么的给脸不要脸。那谁,胡佛,爱德华,威廉,小托,弟兄们都跟我去揍他丫的,看整不死他。哎哎,安娜,伊丽莎白,还有赫本,你们往前凑什么,这里没你们几个小娘皮的事,还不赶快给我回家哄孩子去。”
热门推荐
  • 云端之恋

    云端之恋

    “Cynthia...我们分手吧!”“Cynthia...我还喜欢你!”“Cynthia...我们结婚吧!”看衷情男主如何一步一步收复女主心!
  • 龙魔猎人

    龙魔猎人

    这是一个未知的文明,掩藏在历史的角落。巨龙在冰封的深海中苏醒,恶魔在无尽的深渊中归来!万里烽火犹,铁甲依然在!“既然你们真要把这天下变成苍生的战场,那么我向你们宣战,不死不休!”——江南……………………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
  • 妖涟异瞳惊世

    妖涟异瞳惊世

    绝色妖娆,红莲之封,九尾红狐,异色双瞳,双色秀发,血红妖物,杀身之祸,身世之谜,再度觉醒,异世着陆,身负重仕,除妖魔,斩黑暗,收美男,契伙伴。凭借万物之祖的旨意统领世界。“小莲花,你若不离,我定不弃。”一个承诺,换来一世情缘。“丫头,生生世世,不离不弃一双人。”一次援助,换来永生痴情。别人不理解,没关系,我们理解你。世人厌恶你,没关系,我们不厌恶。请看女主大人如何斗情敌、抗世人,如何踩着敌人的屁股,走着莲花步。本文一对一哦,很搞笑的文······想了解更多吗,等我这个不太称职的作者,更新之后亲们就知道了哦,
  • 菌仙录

    菌仙录

    天域修真国,三级修真门派天一道宗,惊艳绝伦的弟子旭尧,因狗血的英雄救美,修为被废,沦为废柴。天才细菌研究员,在超级细菌基因图谱即将完成之际,被人暗下毒手,身染超级细菌,命丧九泉两个灵魂在冥冥之中重叠在了一起,从此之后,一个修真界的废柴的身上,出现了超级细菌。晶石!法器!天材地宝!我吞噬、我养殖!魔道,佛道,妖道!我看见、我征服!中国剑歌一一年新作,各位读者大大请放心阅读
  • 冰冷残王:独宠倾城妃

    冰冷残王:独宠倾城妃

    二十一世纪,传奇杀手蓝颖惜,被爱人朋友背叛,又被自己的毒,害死!睁开眼,魂附在被刚好虐死的蓝府五小姐身上。看她如何玩转天启大陆!(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入坑)
  • 无罪的真凶

    无罪的真凶

    一个小小的资料管理员卷入连环杀人大案。谜中谜,案中案,连老刑侦都束手无策,他有什么手段能对抗黑暗中的真凶?
  • 豪门总裁霸道爱

    豪门总裁霸道爱

    一纸契约,叶桑做了萧冥寒六年宠物,也爱了六年,最终却换来心如死灰。
  • 杠上恶魔总裁

    杠上恶魔总裁

    无理取闹是强项,撒泼耍赖是专长,阴谋诡计不在话下,嘴吐莲花口舌如簧以生俱来的,家财万贯积累下来的,招蜂引蝶这是无可奈何的,心狠手辣对人的,逗逼犯二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家总裁。
  • 她与他的

    她与他的

    倾心与倾沐两个姐妹花在六年前被一户人家扔到了阳光福利院门口。她们在这一年分别被两户人家领养了。在同一个学校中再次相遇,可是童年的记忆太迷茫,模糊。倾心倾沐她们错过了。只能以朋友,同学,闺蜜等身份相处!在这所学校中两位大boy与倾心倾沐的种种“纠缠”也会相继开始。最后是以错过还是相遇为结局呢?
  • 九洲风雷

    九洲风雷

    依稀恶梦百年前,虎门销烟;西洋红毛鬼子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闭关自锁清朝国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马关条约》被迫签。割地赔款,辱国丧权。台湾我宝岛,日倭早垂涎。趁势大侵犯,烧杀掳掠奸。中华自古多壮士,岂容日寇遂贪愿?同仇敌忾,智勇歼敌;共赴国难,何惜身捐?悲夫哉!“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铁蹄之下,此恨绵绵!先烈九泉盼统一,炎黄子孙要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