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捉贼是《三十六计》中第22计。原文是:“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意思是说: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纵其逃去而又穷追远赶是不利的。
关门捉贼,常与断敌退路相联系。“关门”并“断敌退路”,实质是围而歼之。在敌弱我强之时采取围歼的办法是经常性的,也是比较科学的。《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十则围之”。因为这样歼灭敌人更有把握。因此,这是每个军事谋略家应当熟知和会使用的一个重要谋略方法。
战国时期,赵国派李牧率兵驻守代州、雁门一带,抵御匈奴的入侵。
李牧筹集到充足的军饷,每天杀几头牛供士兵食用。他率领士兵骑马射箭,对士兵非常好。他特别嘱咐士兵,一旦发现匈奴入侵,你们赶紧退进关里,关上城门。谁胆敢在关外和匈奴交战,抓匈奴的俘虏,就杀无赦。李牧的这种训兵之法令人不解,又不出去,又不坚守,为什么呢?
士兵都听他的。这样几年,匈奴打不进来,但却以为赵国怯敌。这种讯息传到赵王那儿,赵王也以为李牧胆小,下令他出关迎战匈奴。李牧还是依然如故。赵王火了,把李牧召回来,派人去领兵和匈奴作战,不曾想,打了几仗都败了。
赵王冷静下来想到可能李牧有道理,又重新任命他回去主事。李牧先是推说有病不受命,赵王知道这是托辞,心存疙瘩,还是要他赴任。李牧没办法,只好提出:还要我回去干,那还得照我原来的干,赵王同意了。
李牧回到边关,照样善待士兵,坚持练武,不许在关外迎战俘获匈奴。他更进一步悄悄地招兵买马、囤积粮草。
一次,匈奴来了一小股部队,李牧下令迎战,而且告诉下级打几下就装败撤下。
匈奴获了小胜,以为赵国李牧部队真是不堪一击,才不敢出关迎战。于是匈奴单于下令率大部队来侵。这一次李牧早已做好准备,匈奴一入关,马上陷入李牧布下的奇妙兵阵,任凭匈奴怎样左突右冲,还是遭到惨败,10余万骑兵被杀,单干落荒而逃,这才知道李牧的厉害。此后10余年,匈奴再也不敢入侵。
用兵之际,讲的是虚实两字,要让敌人莫测高深或者所见非实,这样就蒙住了对方的眼睛,在真正交战时。突出奇兵,震慑敌军,从而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