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开创自己事业的大志,可是又没有作好自立门户的充分准备,就要采取暗自积聚实力、蓄养精神的办法,以图后来居上,大展宏图之志。
元朝末年,轰轰烈烈的红巾军农民大起义严重打击了腐朽的元朝蒙古贵族政权的统治。长江、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了农民起义军的割据范围,多支农民起义军在这里纵横驰骋。
朱元璋是当时众多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中最杰出的一位。经过多年经营,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大,先后攻取了常州、扬州、应天(即现在的南京)等地,占领了江苏大部和浙江、安徽的一些地方,此时的朱元璋已不是当年小和尚,举旗称王已时日可待,可朱元璋还是缓不称王,究其为何?
朱元璋在胜利面前并没有骄傲,他听取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以应天城为中心,营建战争根据地。同时,他还派兵夺取周围的战略要地,向外拓展势力。经过几年的努力,朱元璋的兵力和物力迅速壮大,应天城高河深,粮草丰足,起义军进可攻,退可守,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朱元璋以应天为基地,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了富庶的江南地区。然后,他挥师北伐,把元朝势力赶到了长城以北,建立了明王朝。
当初,如果朱元璋急于称王,想尽快统一天下,那么各地的割据势力就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他。而他的兵力,物力有限,即使能取得胜利,也绝不会再有雄厚的兵力北伐,弄不好元军还可能趁虚而人。
“欲速则不达”。蓄势要抓住机遇,尽快发展;又要避免操之过急,作出超出自己实力的冒险行动。没有积聚足够强大的势力,不要贸然行事。水不够深,大船就不能行。这个道理也可以运用到商业活动中。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自己技术力量还很弱、资金也不多的时候,一方面通过内部管理挖掘潜力,不断增强企业实力,另一方面借用通用汽车公司等汽车巨子的技术改造自己的产品,逐渐在技术上缩短差距。
等到时机成熟后,丰田汽车公司果断地打出自己的牌子,用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向通用、福特等大公司提出挑战。此时的丰田公司已今非昔比,财力雄厚,技术先进,于是美国的几大汽车公司纷纷败下阵来,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市场被丰田公司抢去。
丰田汽车公司的“蓄势战略”大获成功!它简直就是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在现代的翻版。
宋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的策略,为自己称王蓄锐增势,最终,大功告成。日本丰田则生势蓄锐,最终称王,这种策略实在高明,现代的企业商家是不是该扪心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