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档案
张汤是西汉杜陵(今天的陕西西安东南)人。在张汤年龄还很小的时候,张汤的父亲担任长安丞,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张汤很早就对刑事律法非常的喜欢。由于张汤出色的审理了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的案子,而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从此以后,张汤先后被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张汤用法一向主张严峻,而且常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并且根据皇帝的意思作为自己判案的准则。张汤行事经常察言观色,颇受汉武帝的宠信。但是,张汤却因为别人的诬陷,被强令自杀,如此廉洁精明的张汤,却落得如此下场。但他为官清廉简朴,也不失为后人的楷模。
历史揭秘
有一天,张汤的父亲外出办事,张汤独自一个人在家。父亲回来以后,发现老鼠把家里面的肉偷吃了,因此,张汤的父亲非常生气,用鞭子抽打了张汤。于是,张汤就挖开了老鼠洞,抓住了偷肉的老鼠,并且还在洞中找到了老鼠吃剩下的肉,然后,张汤就开始自己在家里立案审讯这只偷肉的老鼠,而且还写下了审讯老鼠的整个过程。张汤在审讯老鼠完毕后,就将老鼠定了罪,并且当庭就把老鼠处以磔刑。张汤的父亲看完了整个审讯过程后很惊奇,并且看了张汤审问老鼠的文辞,更是惊叹张汤的才能。后来,张汤的父亲死后,张汤就继承父亲的职位,做了长安吏,并且在此任职很久。
张汤与周阳侯田胜交情极好。有一次,田胜因犯罪而被拘押在长安。张汤闻讯后,一心想帮助田胜。并且,最后还为他洗刷了冤屈把他从监狱中救了出来。在田胜被皇帝无罪释放后,为了报答张汤,田胜就经常带着张汤去结识名门贵族。后来张汤受到多人举荐,又相继担任了给事内史,为宁成掾。因为张汤办事一向小心谨慎,并且准确无误,就被达官贵族举推荐给了丞相。丞相也听说了张汤的才华,于是就调张汤去做了茂陵尉,让张汤平日里处理一些陵中事务。
武安侯田蚡被任命为丞相之后,就任命张汤做了朝中的丞相史。后来田蚡又把张汤推荐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十分欣赏张汤的才华,于是让张汤补任御一职,处理全国的诉讼案件。不久之后,汉武帝命令张汤接手处理陈皇后巫蛊一案,张汤不敢怠慢,他非常认真仔细地深入追查了这一案件所涉及的党羽团伙,并且把案情的来龙去脉查的一清二楚。这让汉武帝对他更加欣赏,于是晋升他做了太中大夫。张汤和赵禹两人关系非常密切,并且张汤与赵禹共同研究完善汉朝的律令,依照法令使汉朝的法律严峻细密,尤其对任职的官吏非常严格。但是,赵禹为人廉洁孤傲,从来不在家中招待客人。朝中的王公大臣邀请赵禹做客,但赵禹却从不回请,而且赵禹从不收受任何人的贿赂,做任何事情都是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然而,相比之下的张汤为人机敏,喜欢用自己的智谋驾驭别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张汤只是担任一个小吏,为了拉拢人脉便与当时的宫商大贾田甲、鱼翁叔这样的人尽力搞好关系。等到做官做到九卿的职位时,张汤就开始收纳和交结各地有名的人才和知名士大夫。有时候,即使自己并不赞许对方的做法,但是在表面上张汤仍然会表现出对对方的敬慕之情。
张汤最善于察言观色,他在审理一些大案件时,一般情况下,他都会提前参照一些古人的做法,而且他还经常对《尚书》、《春秋》等书进行研究学习,以便解决在制定法令中所遇到的疑难之事。
张汤在给皇上上奏一些疑难案件时,一定会在奏明之前预先为皇上说出这个案件的原委,对于皇上同意的法令,他就会作为决断的办法,同时成为以后延尉断案的法律依据,以此来显示皇上的英明决断。有时候张汤向皇上奏事也会受到斥责,这时候,张汤就会立刻向皇上请罪,并且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他所犯的错误也常常会被皇帝原谅。如果张汤赏识一个人,而且想向皇上推荐,张汤就会在向皇上奏事时,表扬此人的优点,而且刻意遮掩这个人的缺点。而且,张汤常常揣测皇上的想法,对于皇上想要定罪的罪犯,他就会让廷尉监或掾史非常严格地给他治罪;如果他感到皇上想要宽免这个人的罪行,他就会让廷尉或掾史减轻这个人的罪状。因此,张汤也常常受到皇帝的夸奖,并且备受宠爱。
张汤根据皇帝的习惯,也培养了自己的办事风格,如果处理的案件是豪强,张汤就会依据国家的相关法令给他治重罪。若是一般的贫弱平民,张汤就会口头报告给皇上。然后仍然依据国家的法令条文说出自己的观点,往往皇上最终也会采纳张汤的建议。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张汤小心谨慎地侍奉皇帝,唯恐出任何差错。同样,在对待那些高官同僚时,张汤也是非常细心的,他常常邀请同僚到家里做客,并用好酒好饭款待他们。对于朋友的家人,不论他们的职位是什么,张汤都会给予周到的照顾。对于朝中的公卿大失,他更是不避寒暑地经常赶去家中拜访看望。因此,张汤虽然在审理断案时用法严峻,但对于人缘还是挺好的。人无完人,张汤也会利用自己的职权之便去排挤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大臣,并且,他因此也为自己找来了杀身之祸。
汉武帝时浑邪王投降汉朝,汉朝便趁此机会调军去讨伐匈奴,使得汉朝的百姓饱受战争带来的灾难,苦不堪言。朝廷为了帮助受苦的难民,在开始的时候,还为难民发放粮食,但是随着国库日渐空虚,国家的财政也变得吃紧。
于是,张汤便向汉武帝建议铸造更多的白金货币或者五铢钱,并且垄断盐铁的生产和买卖。张汤每次上奏国家大事,汉武帝都会采纳他的意见。匈奴派人前来向汉武帝商议和亲的事情,群臣都开始讨论此事。博士狄山赞成同匈奴和亲,并且列举了一系列和亲对汉朝的好处,还有汉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通过和亲使得天下太平的例子,希望以此来说服汉武帝。于是,汉武帝就问张汤的意见,张汤说狄山是个儒生,没有什么真的知识。狄山也愤恨地以张汤审理淮南、江都王谋反的案子说事,说他有意诋毁诋毁诸侯王,离间皇室宗亲的关系,并且还说张汤根本就是对皇上假忠义。
皇上听了这番话,显得有些不高兴,于是便刁难狄山说让他负责一个郡,是不是能够抵御匈奴的烧杀抢掠。狄山回答不能,皇上又问一个县呢?狄山又说不能。皇上又问一个烽障呢?狄山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说可以。于是皇上派狄山到边境负责一个烽障,过了一个多月,匈奴人进犯,杀了狄山。朝野大臣为此十分震惊。从此以后,朝中再也没有人敢在皇上面亲提和亲的事情。
李文是河东郡人,他在担任御史中丞的时候,经常在张汤给皇帝的奏章中寻找能够治张汤罪的证据,可是都没有能够找到。张汤知道这件事后,对李文怀恨在心。张汤的下属有一个叫鲁谒居的属吏,猜透了张汤的心思,于是便迎合张汤的意思,在奏章中陷害李文。武帝便派张汤去处理此事,于是,张汤便借这次机会趁机将李文处死了。张汤为了感谢鲁谒居,在他生病的时候不但亲自看望,还亲自为鲁谒居按摩双脚。
张汤因为曾经多次斥责赵王,而鲁谒居也曾经因为在审理赵王的讼案时,被赵王怨恨在心,所以赵王一直都想除掉他们。于是赵王便把张汤为鲁谒居的捏脚的事告诉了皇上。皇帝听说后,就派人调查此事。然而,不幸的是鲁谒居因病死了,这件事情就牵连到鲁谒居的弟弟,于是鲁谒居的弟弟被拘押了。张汤因公事去官衙审理其他囚犯,看见了谒居的弟弟,并且决定暗中帮助他逃脱困境,但在当时张汤只能表面上装作与谒居的弟弟不认识。这使得鲁谒居的弟弟不明白张汤的用意,并且因此而怨恨他,于是就上书告发说张汤与鲁谒居有阴谋,并且同时将张汤和鲁谒居陷害李文的事情上书告发了。武帝将这个案子交给了与张汤不和的减宣处理。减宣本来就对张汤恨之入骨,正巧这时候孝文帝的陵园被盗,丞相庄青翟打算与张汤一起向皇帝谢罪。但是张汤觉得此事没有自己的责任,于是就没有去,并且还告诉皇帝说丞相知道这件事,这使得庄青翟也对张汤怀恨在心,时时刻刻都想找罪名除掉张汤。
当初,长史朱买臣与庄助两人都因受到皇帝的宠幸做了高官,并且深受武帝的信任;那时候的张汤还是个小官,去拜见朱买臣。此事过后不久,张汤便升任了廷尉一职,在审理淮南王谋反一案时,张汤却竭力排挤庄助,这使朱买臣对张汤的做法非常不满意。很多年以后,朱买臣因为触犯法律被降了职,后来他去拜见张汤,但是张汤却很没有礼貌,高傲地坐在床上,没有理会他。这更使得朱买臣常常想要报复张汤。后来王朝和边通两个人做了丞相长史,他们都对张汤不满,但一时间张汤不仅官位高而且受到武帝的赏识,所以,只好先在他的手下委曲求全。而张汤也一向看不惯这三位长史的作风,所以在他代行丞相的职权的时候,常常故意凌辱他们。因此三个长史都对张汤怀恨在心,他们知道张汤以职权之便谋私利的所有事情之后,于是暗中商议如何陷害他。
不久,他们诬告张汤的话就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汉武帝本来就生性多疑,于是就听信了这些话。然后减宣又趁热打铁,将鲁谒居的事情上奏了汉武帝。武帝听说这些事情后,就认为张汤是一个以权谋私的人。于是汉武帝就派赵禹对张汤进行指责。张汤看到自己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于是便谢罪自杀了,临死前他托来人告诉皇上自己是被人陷害的。张汤死后,家里的财产不超过五百金,全部都是皇上对张汤的赏赐。张汤的兄弟的儿子想要厚葬张汤。但张汤的母亲认为自己的儿子是被小人诬陷自杀的,不值得厚葬,于是只是用棺木、牛车把张汤草草安葬了。汉武帝知道这件事后就对张汤的案子进行了彻查,发现张汤确实是被诬告的,于是就下令处死了三位长史。丞相庄青翟也被迫自杀了。皇上为张汤的枉死感到惋惜,为了弥补张汤就将他的儿子张安世的官职晋升了。
张汤的一生廉洁,从不收贿行贿,这使得他的名声得到传扬;但张汤用法严峻,并且利用职权排挤他人,也给自己的官场道路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