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100000005

第5章 当皇帝众叛亲离

复古潮人

徐世昌是袁世凯的老朋友,是清廷进士。自袁小站练兵时就为出谋划策,两人一文一武互为同道。徐颇得袁之器重,又与袁保持距离,是故进退有度。民国建立后,徐以清朝忠臣自居,宣称“不受民国官俸”。这次徐出任“国务卿”,如何发薪水呢?袁世凯自有妙招,他吩咐主计处在“总统交际费”项下,拨出4000元送徐,因为这笔钱是从老朋友荷包里拿出来的,徐便欣然收下。

徐世昌担任国务卿期间,其施政理念就是“清静无为”四字。他认为“如今大乱之后,惟求休息”,所以不敢有新政发表。不过,在“清静无为”之下,他兴起了一股复古风。

民国初建,许多旧的糟粕尚未去除干净,而当政的又是北洋这股旧势力,于是当时各地还出现了不少荒谬绝伦的故事。甘肃都督赵惟熙获陆军上将衔,竟有“谢恩折,”依旧例为避袁世凯名讳,折中凡是有“凯”字处,均以“恺”字代替。像这类怪现象,多不胜举,主要是政府不认真禁止,且似乎在鼓励,所以才会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到徐世昌上台,复古便成为一股潮流。徐到任后第一件事,是命令全国文职官吏,在呈送履历片时,必须开具清朝的旧官衔。当他任国务卿时的第一次端午节,他戴了红顶花翎,以“大清太傅”身份,参加了逊清的节宴,并且向溥仪叩头拜节。

(资料8,翰林徐世昌的硬气)

不但如此,徐世昌更是把民国的官名恢复旧时官名,改各省民政长为巡按使,改观察使为道尹。另外,所有前清官场中的旧习惯,包括称呼、排场等等也都恢复了,例如公文上或私函内一律禁止互称“先生”,以及恢复了端茶送客的习惯。

袁世凯对此推波助澜,将文官分为九等: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中士、下士。这只是表示级别,与实际职务不相干,与前清的文官制度类似。此外,又恢复了“五等爵”,即公、候、伯、子、男。

在这种复古的浪潮下,上行下效。地方官吏有乘坐绿呢大轿鸣锣开道的,有卸任时勒令地方人民建立德政碑,恭送万民伞的。最为荒唐的是,安徽有某位县长,到任后去谒见安徽都督倪嗣冲,觐见时用的是名片而不是手本,结果被倪嗣冲这个老顽固严词申斥。

虽然此时还没有规定恢复辫子,可是留辫子的人还是很多。政府高官中,远的有张勋统率的军队和甘肃都督赵惟熙,近的有参政院中的十多个参政。那些留着辫子的遗老遗少就更多了。

在这股复古风下,北京上演了一幕活剧,民国的大总统要“祭天”。

“祭天大典”发生在1914年12月23日,由清晨3时开始,至8时50分礼毕。祭天那天,自新华门到天坛,沿途都用黄土铺在地上,所有规定的警戒线上,警察挨户通知,不许民户留宿亲友。袁世凯头戴爵弁,身穿十二团大礼服,下着印有千水纹的紫缎裙,缓步走上天坛石阶。他所用的祀天祝版,只是把清朝皇帝所用“子臣”两个字改为“代表中华民国国民袁世凯”。

这一切,都预示着皇朝即将复活,就只差一个皇帝。

袁世凯准备向帝制迈进,但此时他的北洋再也不是铁板一块,分歧、疑忌在滋生,几个北洋的实权人物也不像过去那么忠诚了。

赵秉钧虽然是袁世凯的心腹,而且不计后果地甘心为其卖命,但宋教仁案发生后,为撇清自己,袁世凯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赵。袁世凯以避风头为由,将赵秉钧由国务总理调任为直隶都督。不久赵就在天津督署内七窍流血离奇暴毙。因之前宋案的另一重要疑犯应桂馨已被袁派密探刺死,因此赵的死世人多怀疑是袁世凯将其灭口。袁世凯为掩盖其罪状,下令拨给治丧费一万元,按陆军上将礼遇下葬,并重重优恤家属。这还不算,袁还亲自书写了一副挽联:弼时盛业追皋陶,匡夏殊勋懋管萧。可笑地把赵秉钧比作古代的良臣皋陶、管仲。虽然袁大耍伎俩,但在北洋内部,众人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虽然扑灭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但袁世凯与在外带兵的北洋将领之间也产生了猜忌。袁世凯本允诺把江苏都督给冯国璋,但张勋先打下南京,于是袁又变卦,将江苏都督给了张勋,冯国璋怏怏而去。结果张勋的部队军纪太坏,将南京城搞得乌烟瘴气,引起了外国的抗议,袁世凯就要张勋自动辞职。张勋大怒,认为袁拿外国人来压他,拒不离职。袁世凯只好许了张一个长江巡阅使的差使,又哄又骗地将张勋调离了南京。张勋也不含糊,从袁那里要了一大笔钱,并要求节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的水上警察,然后才施施然上任去也。

北洋间隙

另外还有一件事,引起了北洋诸将对袁世凯的“公愤”。

二次革命期间,北洋势力纷纷南下,抢了不少地盘,原来的许多将领摇身一变,成了各省的都督。袁世凯惧怕地方割据势力太大,于是秘密计划实行“废省改道”的计划,即废除省一级,而以省以下的道(一省可以分为几个道)为地方行政的最高单位。这样一来,那些北洋总督的地位和权力就会大大削弱。

后来因有人劝说袁不可操之过急,此计划才没有实施。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计划泄露后,那些都督们很不满意,对袁世凯也有腹诽,从此都开始用心抓紧自己的军队,并且在北洋内部结成小圈子,如后来的奉系、直系、皖系等。如果说他们过去“只知有袁宫保,而不知有大清朝”,后来“只知有袁大总统,而不知有民国”,那么现在他们则只把袁世凯当作自己求取功名富贵的桥梁。

袁世凯和北洋将领交恶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段祺瑞的离职。

民国建立前后,袁世凯的主要精力放在政治斗争上,陆军总长段祺瑞实际上掌控了北洋的军事调遣之权。

段祺瑞原本是一介武夫,但在袁世凯种种政治手腕的熏陶之下,对政治也开始产生兴趣,加上自视甚高,因此对袁世凯的指令也就不那么言听计从,这也慢慢引起了袁世凯的猜忌。段祺瑞的得力助手、陆军次长徐树铮经常向段献计献策,使得袁世凯对其十分厌恶,称呼其为“小扇子”,经常想把他调开。这也引起了段对袁的不满。

既然段祺瑞已经不能让自己信任,袁世凯就要想办法将军事大权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公子袁克定出了个馊主意:将北洋之龙王士珍招入北京,代替段主持军事。然后在总统府内设立“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由总统亲自掌握。

这样一来,陆军部的重要职权都移转到办事处,陆军部就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机关了。

王士珍入京后,袁世凯命其为“统率办事处”坐办,而原来的陆军总长段祺瑞则成了统率办事处的办事员。此时外间便有段已失宠,袁将以王代段的传言。

袁世凯对原来的老北洋人的跋扈自专也颇有微词,于是就想着再编练一只新军,对老北洋进行改造。王士珍既无大才,也不愿得罪人,在“统率办事处”无所作为,也更不想负起编练新军之责。袁世凯不愿意在老北洋中择人,自然也不愿让段祺瑞再有机会掌军。经杨度推荐,他选择了蔡锷,命蔡为统率办事处办事员。

蔡锷原为云南都督,在滇编练了一支军队,颇有建树,袁也早有耳闻。二次革命后,他命军队进逼云南,强令蔡锷来京,之后将蔡软禁。蔡锷是留学日本的士官,与北洋派毫无渊源,居然进入最高军事机构,这在当时引起了北洋系统的强烈反弹。

不久,更有消息传出,袁打算先任蔡为参谋总长,以代从不到部的黎元洪,然后调为陆军总长以取代桀骜不驯的段祺瑞。虽然虽经人劝说,袁世凯放弃了让蔡锷主持建军工作的计划,但深深的裂痕已在袁、段之间种下。

这时袁克定又出面扇阴风,在“统率办事处”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一支模范军,由大元帅兼任模范军军长。将来把模范军的官兵逐步地分配到北洋各军去,就可以加强对北洋各军的控制,避免大权旁落。

组织模范军的目的在于削弱北洋旧将的兵权,实现个人军事集权,把北洋军彻底变成袁家军,以利于袁世凯子孙世代相承的家天下。袁世凯拍板,立刻命王士珍和袁克定组建模范团,以后再扩大为模范军。这模范团的组建,也参照原来小站练北洋军的模式,军队向袁世凯效忠。这不仅使段祺瑞,也使北洋诸将产生鸟尽弓藏之感。

真正使袁、段二人分道扬镳的是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袁让段背了个“超级大黑锅”。

1915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自顾不暇,日本趁机大张旗鼓“对德宣战”,侵占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民国政府派外交总长孙宝琦交涉,这山东本来是中国的,你们即便对德宣战,将军舰开到欧洲去啊!

日本态度相当蛮横,扬言:中国政府能力有限,现在你们的财政支出都得靠借钱,不如将欧洲各国的利益全部转让给咱们,反正西洋鬼子忙着内讧,如果答应的话,日本政府保证借一大笔钱给你们。

接着,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与袁世凯进行秘密谈判,日方出的是选择题:要么行,要么打。

如果答应这个条约,则中国的主权将丧失殆尽,如不答应,则中日两国必有一战。

袁政府害怕与日本开战,在日本以战争威胁的形势下,由外交总长陆徵祥在条约上签了字(孙宝琦不愿背负骂名,已经辞职)。后来密约条文流出,举国声讨,日本向中国发出的最后通牒时间5月9日被全国教育联合会定为国耻日,称“五九国耻”。

国内沸反盈天,为缓解压力,袁氏父子竟将责任推到了段祺瑞的陆军部身上。袁克定公开向人表示:“日本提出最后通牒时,老头子问过段总长,可否武力抵抗?”段总长回答得很干脆:“如果发生战事,三天之内亡国。”

讲完这段童话般的故事,袁克定还大发感叹:“陆军如此无用,总长所司何事?这就是政府不得不接受日本条件的全部原因。”把签订卖国条约的责任,轻轻推到段的肩上。

段祺瑞一时间成为无能军人的代名词。面对袁氏父子的步步紧逼,段不得不以“养病”为名避居西山,不久提出辞呈。

(资料9段祺瑞不置私产)

袁世凯假惺惺的一面挽留,一面却命王士珍署理陆军总长,并将段之心腹徐树铮的陆军次长职务撤销。不久,袁世凯“正式批准”解除段的陆军总长,只叫他留任“统率办事处”办事员及管理将军府事务两个虚职。

这完全是卸磨杀驴的手段,袁世凯对待身边的人尚且如此,更遑论上信任在外带兵的北洋诸将了。

当时北洋派相传着这么一个段子:一天,“长江巡阅使”张勋到南京与“江苏都督”冯国璋相见,张多喝了几盅老酒,吐露真言:“老头子打了个密电来,叫我调查你的行动。”冯不慌不忙地说:“是吗?”也从案卷中抽出一张电报来,递到张勋的手里,说道:“这就是老头子叫我注意你的行动的密电。”两人哈哈大笑。

就在这种氛围下,袁世凯却向着帝制的道路大步迈进。

欲灭亡,先疯狂

清帝退位时,袁世凯许下了优厚的条件;他成为正式大总统后,对逊位的清室也是推崇备至,将自己包装成完美的“忠臣”形象,简直有影帝风范,加上国务卿徐世昌大力“复古”,于是时人猜测袁世凯将要请清室“重新登机”。一时间遗老遗少们感动得稀里哗啦,拥戴复辟的通电和请愿满天飞。

面对拍到马腿上的马屁,袁世凯极为恼火,真不知这些蠢才是怎么想的,下令将复辟谬说压了下去。他气的不是民国的人还想念皇帝,而是这些笨蛋只想到清室,没想到自己。于是,袁世凯一面表明自己拥戴共和,一面却大大加紧了帝制活动。

袁世凯的帝制之路,是从大造舆论开始的。

在他的授意下,总统府“政治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专文,提出“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紧接着总统府“法律顾问”日本人有贺长雄发表文章,称“中国应仿行君主立宪强国日本,如果中国改行帝制,则亦将步武日本为亚洲强国了。”

幕僚杨度对袁的意图完全了解,自然不甘落后,也写了一篇《君宪救国论》,袁看了击节赞赏,连声说:“真乃旷代逸才也。”遂把这篇大作寄给几乎是干儿子的“干殿下”段芝贵,令他秘密付印。

因为“二十一条”事件,袁世凯不敢将帝制活动公开化,一旦风头稍过,他就迫不及待了。

1915年8月,对日问题告一段落后,袁命杨度等劝进人士组织一个研究国体问题的学术团体,并网罗一些名流参加,使这个团体能影响和领导民意,借为帝制打下基础。杨度于是邀请了五位有名人物孙毓筠、胡瑛、刘师培、严复、李燮和,加上自己,总共六人,成立“筹安会”,这六人后来被称为“洪宪六君子”。可惜严复这位翻译过《天演论》的著名学者,虽然只是具名而不做实事,但为自己的一生留下了污点。

“筹安会”于8月23日挂牌成立,杨度、孙毓筠任正副理事长,其余4人为理事。他们打着“学术团体”的招牌,宣称其宗旨是“筹一国之治安”,“研究君主、民主国体何者适于中国”,实则是伪造民意,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筹安会成立后,立刻通电各省军民两长及各政治团体派代表来京讨论国体问题,一些趋炎附势之徒纷纷复电赞成,并答应派代表入会。

当这些各省在京代表入会时,筹安会把自制的投票纸分别发给各省代表,请他们在纸上填写“君宪”或“共和”,做了一个所谓的“民意测验”,然后立即宣布“民意调查”结果:各省代表“一致主张君主立宪”,“废民主而立君主”。

至9月1日,筹安会又紧锣密鼓地组织各省旅京人士以“公民请愿团”的名义,向参政院请愿,并为各“请愿团”代拟要求变更国体的《请愿书》。筹安会自成立到组织请愿团,前后不到10天,可见北洋政府效率之高。

面对筹安会的疯狂表演,各方有识之士纷纷反对,甚至指斥筹安会群丑“乱政灭国”,要求将其“明正法典”。而袁世凯却展示了他“宽容”的一面,语重心长地表示“文人嘛,搞点学术研究,又没有祸害社会,大家淡定。”

另一方面,面对由筹安会引发的国体之争,袁世凯又发表了对于变更国体的宣言。宣言中很谦卑地说“我是人民选出来的大总统,要听人民的话,人民选择什么国体,我就拥护什么国体。”不过,他还善意“提醒”正在起草宪法的人士对“民意”要多加注意。

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如果“民意”硬要强迎他做皇帝,他便只能服从,而不便有所反对。

有了袁的授意,一些劝进的“民意”自然就出现了。

9月19日,“全国请愿联合会”在北京安福胡同成立,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帝制行动团体,是由交通系领袖、原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筹组的。

其会下辖五花八门的请愿团体,谓为民国政治一大奇观:“人力车夫代表”请愿会、“乞丐代表”请愿团、妇女请愿团、公民请愿团、筹安全请愿代表团、商会请愿团、教育会请愿团、北京社政改进行会、旅沪公民请愿团。由于全国请愿联合会的出现,杨度的筹安会便退入幕后,更名为“宪政协进会”。

请愿联合会组成后,就发动各省和各机关投送请愿书,要求改行帝制。

本来,袁世凯拟以“国民会议”为解决国体的机构,其幕僚们认为“国民会议是民国的约法机构,不宜于解决国体,同时人数不多,不能算做真正代表国民。”于是,“请愿联合会”便上书参政院,请以他们出面“另组代表大会”,作为“解决国体”的正式机构。

在帝制筹备期间,袁世凯最伤脑筋的,便是外国方面的压力,列强虽一再照会袁,希望变更国体从缓。国内稀稀拉拉的反对声可以忽略不计,但列强的意见不可不听。面对列强的质疑,袁世凯采取了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态度,只是一再表示政府足以平息一切反对力量。

得不到列强的支持,做了皇帝也得不到外交上的承认,袁世凯心急如焚。

此时,大公子袁克定再次帮老父“解决”了这一问题。袁大公子一向热心于做皇太子,见父亲因列强态度暧昧而烦恼,于是派人每日伪造一份《顺天日报》送呈袁世凯,报上每天都有各国支持袁世凯称帝的通讯。实际上,这张报纸的读者只有袁世凯一人。

最头疼的外交问题“顺利解决”,剩下的就是从法理上把自己从大总统变成皇帝了。

“全国请愿联合会”要求“组织大会”解决国体机构,代行立法的参政院也建议“选出代表大会”解决国体问题,于是袁世凯正式公布国民代表大会之告令。紧接着,段芝贵领衔14省将军密函呈袁请速正大位。值得注意的是,这14省将军里偏偏少了嫡系大将冯国璋和张勋的名字。冯国璋反对帝制,张勋则是忠于清室。

1915年12月11日,自称是“国民大会总代表”的参政院举行解决国体总开票,各省国民代表共1993人,赞成君主立宪票正好1993张,无一票反对,也没有一张废票。

各省的推戴书上一致写着:“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参政全体起立,一致通过。11点半,在欢呼声中散会。

下午,参政院向袁世凯恭上推戴书,称“全国人心咸归于我圣主”,请袁“登大宝而司牧群生,履至尊而经纶六合”。袁世凯这时却学起了历史上那些篡位权臣,来了个“坚辞不就”。他回复参政院,表示对要求君宪的“民意”表示尊重和服从,但自己“骤跻大位,于心何安”,请代表们不要“强我以所难”,还是“另行推戴”吧。

配合着袁世凯的戏码,参政院又向袁上了第二封推戴书,言辞恳切,将袁的“丰功伟绩”大肆渲染,表示“今日者,国民厌弃共和,趋向君宪。则是民意已改,国体已变,民国元首之地位,已不复保存,民国元首之誓词,当然消灭。凡此皆国民之所自为,固于皇帝渺不相涉者也。”这就替袁洗刷了背叛共和的罪名。

1915年12月12日,在“万般无奈”之下,袁世凯半推半就地发表了接受帝位的申令,建立中华帝国,改明年为“洪宪元年”。

1916年元旦,中华民国改称中华帝国,改元“洪宪”。

过把瘾就死

自袁世凯接受帝位那天起,他就陷入内外交困之中。从1916年1月1日正式改元到3月22日宣布退位,袁世凯的洪宪皇帝梦只做了短短的83天。

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后十三天,也就是1915年12月25日,蔡锷就在云南联合唐继尧等通电宣告独立,电文中称“天祸中国,元首谋逆”,号召忠于民国之士讨袁。

蔡锷被袁世凯胁迫到北京后一直受到监视,他干脆装作无心政事,迷恋八大胡同里面的妓女小凤仙,使得袁放松了警惕。后来蔡锷借与小凤仙乘车出游的机会,从北京出逃,辗转日本回到云南。那时候部分国民党骨干也来到云南,联系讨袁,蔡的到达,使云南的人心更加振奋。发表讨袁通电后,蔡、唐等立刻组织护国军北上。

云南的讨袁行动得到全国的热烈响应。

1916年1月27日,贵州宣布独立,云南护国军的外围得到稳定,并威胁到湖南和四川两省的北洋军。

3月15日,陆荣廷在柳州行营改称广西都督兼两广护国军总司令,任命梁启超为总参谋,正式通电宣布独立。

至此,护国运动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在战略上而言,贵州、广西以及后来等地的宣布独立,使得讨袁的军事行动不再是一个地区的行为,而是全国性的反对和声讨了。孙中山在日本已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闻讯后与蔡锷、唐继尧、梁启超等取得联系,并领导各省党员发动起义。

袁世凯称帝的确很不得人心,就在筹安会挑起国体论战的时候,袁派人请梁启超为变更国体摇旗呐喊,但梁启超不受威胁和利诱,写出《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发表于全国各大报刊,指出“国体一更,政制即可随之翻然而改,非英雄欺人之言,即书生迂阔之论耳”,明确表示反对在共和国体之下鼓吹他种政体。

而副总统黎元洪则采取了消极回避的态度,黎到北京后,袁世凯对其竭力笼络,授以参谋总长一职,但黎一直不愿到部就任。袁世凯为分担责任,将黎元洪绑上了帝制的战车,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但黎坚拒不受,袁派人上门劝说,来人口口声声喊“王爷”,黎被逼急了,吐出六个字:“你们不要骂我!”关键时刻,平日里软绵绵的黎菩萨顶住了压力。

黎元洪虽反对帝制,但没有勇气反抗;徐世昌也不赞成袁世凯称帝。当袁世凯的帝制活动进行到如火如荼时,徐世昌便称病请假,不到政事堂办公,他的国务卿职务,也被袁另外派给了陆徵祥。当袁接受帝位后,徐世昌也采取了黎元洪装聋作哑那一套。

几个省的讨袁行动,袁世凯认为还可以通过军事行动去镇压;北洋外部的反对,袁亦认为无关紧要;但北洋的窝里反,则使袁的皇帝梦彻底破碎。尤其是由冯国璋主导的“五将军密电”,迫使袁不得不撤销承认帝位案。

冯国璋是袁世凯的得力干将,武昌起义时正是他在前线屠戮革命军。后来,袁世凯留段祺瑞在中央政府帮忙,而把在外带兵的重任交给了他。“二次革命”后,由于张勋引起外交纠纷而调职,冯得以接任江苏都督一职。

袁世凯为了笼络冯国璋,特将自己的家庭教师介绍给冯国璋为妻,陪送的金银首饰、珠宝玉器达120余担,其他妆奁五光十色,不可胜数。婚后结算,仅招待费就支出白银数万两,一时轰动了大江南北。

不久,冯国璋还被授以“宣武上将军”。冯国璋深感袁世凯的知遇之恩,曾通电竭力叫嚣“应于世界上总统之外,别创一格,总统有权则取美国,解散国会则取法国,使大总统以无限权能展其抱负”。但是,冯国璋虽然主张袁世凯集权,不代表赞成他称帝。

冯国璋听说袁世凯准备搞帝制十分惊讶,特地跑到北京去问袁是否确有其事。袁却骗冯说:“华甫,你我都是自家人,我的心事不妨向你说明,历史上开创之主,年皆不过50,我已是将近60岁的人了,鬓发尽白,精力也不如昔。大凡想做皇帝的人,必须有个好儿子,克绳基业,我长子克定脚有毛病,是个无用的跛子,次子克文只想做个名士,三四子都是纨绔,更没出息。我如果做了皇帝,哪一个是我的继承人呢?将来只能招祸,不会有好处的。”还信誓旦旦地说什么他已在英国伦敦买好了房子,如果国人逼他做皇帝,他就去英国当寓公。

见袁世凯如此信誓旦旦,冯国璋也就信以为真了,别人问起,他还气愤地骂那些造谣的人该死。后来帝制活动公开化,冯国璋去密电向反对帝制的总统府机要局局长询问,不久得到“事出有因”的答复。冯国璋深感受骗,便愤愤不平地说:“他哪把我们当自己人呢!”从此,冯与袁的矛盾逐渐尖锐化。

袁世凯不再信任北洋老人,欲夺冯国璋的兵权。一面派人监视冯,一面请冯进京就职“参谋总长”。冯国璋学黎元洪装鸵鸟,托词害病拒不进京,只在南京“遥领”参谋总长一职。蔡锷等开始讨袁后,冯便公开反对帝制,居然成为“北洋派中反对洪宪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

西南一动,冯国璋便出面充当老好人。一面向袁世凯迭电密陈请“勿轻开战祸”,一面通过梁启超等人与唐继尧、陆荣廷信使往来。同时又劝说四川的北洋军与护国军停战。

不仅如此,冯还主动联络江西都督李纯、浙江都督朱瑞、湖南都督汤芗铭、山东都督靳云鹏等将军联名发出密电,向各省将军征求收拾时局的意见,时称“五将军密电”。

其电文内容,要求南方者:(一)取消独立,(二)退出战区,(三)保护战地人民。要求北方者:(一)取消帝制,(二)惩办帝制罪魁,(三)请元首自行辞职以觇全国人民之意思。

“五将军密电”是冯国璋企图以“中立”省将军首领的名义,召唤非独立各省区,形成第三种力量,既对抗西南,又隐含对袁世凯威胁之意。

3月19日,袁世凯接到“五将军密电”,气急之下几乎晕倒。他急忙以请老朋友帮忙的名义,请黎元洪、段祺瑞和徐世昌出面调停,但三人默不作声,前段时间还嚣张不已的帝制分子也个个瞠目无词。

北洋内部已经四分五裂,自己众叛亲离,袁世凯为保住大总统的位置,不得不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但是,袁世凯低估了护国军的讨袁决心,他宣布取消帝制后,护国军的军事行动并未停止。孙中山从日本抵上海后,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倡言把革命进行到底,反袁各派应众谋救国,相互提携,勿争权利,共任讨袁之事,并使谋危民国者今后绝迹于国内。

而北洋分裂的势头更加猛烈,冯国璋于4月1日和16日公开致电北京政府,劝袁世凯及早退位。

5月22日,四川将军陈宦迫于形势通电宣布四川独立,并“与袁氏个人断绝关系”。

这对袁是一个巨大打击,因为袁想改造旧北洋时,将陈宦当作重要力量加以培养,不但委以重任,还令“大太子”袁克定与他交好。袁世凯接到通电后,竟然气得晕了过去,醒转来的时候,口中低沉无力地频频吐着“人心大变”四个字。

从这以后,袁世凯气愤成疾,病势日益沉重。5月29日,湖南将军汤芗铭继陈之后宣布独立。袁世凯一病不起,只得将一切都交由段祺瑞处理。之所以选择段,是因为他在北洋中还具有一定的威信。

段祺瑞也不含糊,立刻要求重开国会,变更政事堂制为责任内阁制,要求所有实权。袁被迫废除政事堂,恢复国务院。从此,袁世凯就在病榻上接受外国医生的治疗,苦苦延续自己的性命。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内外交困的绝望之中,背负着“窃国大盗”的恶名,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据说他死的时候不断念叨“克定误我!”

其实袁世凯本色就是农民,机缘巧合才一路升职,当上大总统后也经常用袖子抹鼻涕,在他的脑袋里“共和”和“帝制”根本没有明晰的概念,别人怂恿,让他有一点动心,他便傻乎乎地干了——当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监控的时候,谁都会犯错!

同类推荐
  • 乱世中野蛮生长

    乱世中野蛮生长

    五胡乱华,中华罹难,异族残暴,你身为汉人会怎么办?把异族全杀光吗?朝廷高官叛乱,攻讦不断,威胁统治,你是掌权者,也把他们全都杀光吗?宗族内部矛盾深重,嫡子与庶子不断争斗,你又会怎么办?还是把他们都杀光吗?最重要的是你拿什么来杀光他们?乱世中究竟如何生长……
  • 大话三国杀

    大话三国杀

    刘玄德的做人宗旨:惟贤惟德,能服于女人;以德服女人。
  • 史前文明:重生

    史前文明:重生

    一架飞机穿越雷暴后迫降在史前时期,当劫后余生的人们反应过来时,他们还未觉察到,黑暗里的危险已经将他们笼罩,如何才能重建人类文明?让我们慢慢走进这个史前世界。。。
  • 岔道

    岔道

    赵构是有名的历史人物,不仅因为他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也因为由他在幕后主使了陷害岳飞的行动。但赵构就真的只能做个苟且偷安的皇帝,真的容不下岳飞吗?在历史的岔道上,你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强烈推荐:《再生—似水流年》——作者:南门山人
  • 三国之狂傲横行

    三国之狂傲横行

    徐枫,一位沾满血腥的男人,如何在乱世汉末崛起,凭借武力?凭借意志?一切都将改变,他会是一位英雄。前一本书3万字就太监了,都不起哦,这本会好好努力的。
热门推荐
  • 新编经济法教程

    新编经济法教程

    本教材结合了最新的国内有关立法动态,吸取了经济法学界诸多观点,由长期从事经济法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本教材包括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组织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纷争处理法等法律制度。与同类图书相比,本书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图避免枯燥烦琐的理论演绎,在内容和体例上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反映了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成果。
  • Fanny and the Servant Problem

    Fanny and the Servant Proble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传记之追溯千古奇术

    传记之追溯千古奇术

    超越任何一部经典灵异巨作。此书是根据作者真实经历和所见所闻的奇闻异事改编而成。作者化身主人公老李,展开一系列的冒险经历,此路途之凶险,老李能否凭借自己的本领解开埋藏无数年的千古之谜还是一个未知,或许这个谜到最后就是自己也不得而知!茅山道术,南洋邪术,神秘的蛊术,巅峰对决,到底最后谁是巅峰的胜利者,谁能解开这千古奇术的秘密?就让主人公老李带你走进不为人知的世界,见识那些前所未见的奇术!敬请关注新的一部灵异奇幻大作--《传奇之追溯千古奇术》喜欢玄幻小说的书迷可搜索我的新书<情娇天下>
  • 钢与虫

    钢与虫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地底下,十几名科研人员紧张地摆弄着机器,时不时观望着不远处的飞船,希望能够打开眼前这似乎早就坠毁的飞船...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周围护卫的蒙面士兵似乎也感到了疲惫,正当他们准备结束今天的任务时,突然飞船周围激起一阵尘土,一束束光线透过尘土照亮了整个洞穴,一股恶臭也随之涌出。科研人员和士兵捂住口鼻,眯着眼睛惊讶地望着尘土之后的飞船,“战斗准备”......
  • 英雄联盟之转世王牌

    英雄联盟之转世王牌

    一个平凡的少年意外获得了一个来自瓦罗兰大陆的英雄系统,获得神奇的力量,从此,他的生活就无法平静......
  • 凤惊天下:金牌杀手妃

    凤惊天下:金牌杀手妃

    世人皆知,凤家大小姐凤妖娆胆小懦弱、胸无点墨、人人厌之。殊不知,一朝灵魂变换,迎来了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腹黑、狡诈、睚眦必报如她,又怎么能放过那些伤害她的人呢!从此,世人言,“宁愿得罪阎罗王,也勿惹到凤妖娆。”,因为凤妖娆,就如同恶魔一般的存在,人人惧之。暖色新文【霸气穿越:暴王的鬼眼妃】
  • 勿枉此生

    勿枉此生

    万物起于无,万物终于无!众生愚昧,唯我一人清醒……朗朗青天,茫茫大地,看这天下风云,终将执于我手!勿嗔,勿贪,勿恨天地无道…勿尤,勿怨,勿枉此生轮回……
  • 傲世魔皇

    傲世魔皇

    “蝼蚁尚且偷生,为人何不惜命?况且凡夫俗子若能掌控命理,亦能成就人王神皇,更能革鼎天下!”玄天之下,皇者如天,王侯似地,其余三六九等皆如草木之躯,蝼蚁之命。偏有少年言辰横空出世,宛如困龙升天,直搅的八方云动、将这一切规则尽数打碎。
  • 末世之求生本能

    末世之求生本能

    这里没有异能,没有系统,靠得就是生存本能。
  • 重生之留学归来

    重生之留学归来

    留学归来的青年宋瑞杰,本想回家乡为二老送终,却以特殊的方式“归来”,且看原本平凡的青年怎样谱写不平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