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22700000004

第4章 晋朝二世 惠帝司马衷:白痴皇帝 怀帝司马炽:皇帝为奴 元帝司马睿:牛继马后

晋惠帝司马衷小档案

父 亲晋武帝司马炎母 亲太后杨艳

兄弟排位嫡2子任数第2任

生存时间公元259年—306年48岁

在位时间公元290年—306年17年

后一任第3任司马炽(衷弟)在位8年

晋朝国祚156年

影响力:★★★

历史标签:“白痴皇帝”

曹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丙寅。洛阳南郊。

旌旗招展,喜气洋洋,因为“(曹魏)天禄永终,历数在晋”,是晋武帝司马炎从在位5年、仅20岁的末帝曹奂手中“受禅”的大喜日子。当初曹丕威逼汉献帝“禅位”时,曾经喜不自禁地感叹:“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名列“三曹”的曹丕是个很善于想象的文学家,可他绝不会想到46年之后“黄初(曹丕年号)欲学唐虞事,司马将来作样看。”

参加此次盛大“开国大典”的,除了文武百官,还有匈奴南单于等“国际友人”参会的共数万人。只见人头攒动,人人垫着脚尖,只恨爹娘没把自己生得像2.26米的姚明一样高,唯恐漏过了这一稀世盛典——只是他们也绝不会想到,今后这样的“魏晋故事”故事还多得很。

晋武帝收下朝思暮想的皇帝玺绶,宣布了晋朝的诞生。在祷告上天保佑后,他就按例进行了“探策”,就是抽“数字”签卜看他这个王朝到底能传几代。只见他极其虔诚地抽出一个算策,大伙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这一出气就会把大晋江山给吹走。皇帝英明,该不会是抽得的是万世为君吧?可他很久一言不发,大伙就知道情况不妙——他抽中是的“1”!

大家大惊失色,顿时鸦雀无声。好一会,才有裴楷鼓足勇气,小心地说:“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武帝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大悦,群臣如蒙重赦,赶忙把“万岁”吼得震天响。

这个难堪的场面似乎就预示着大晋王朝的未来注定多灾多难。的确,作为一个曾经短暂统一过中国的王朝,它既没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威武,也没有春风化雨般的文治,它所特有的“魏晋风度”,我们读起来,除了感觉文人在血淋淋刀锋下病态的“做秀“,还有不要命上瘾的“吸毒”(服用五石散),实在不觉有异。

这是一个历史上非常奇特,从一开始就腐败的王朝,它何以致此?我们还得从追谥为“晋宣帝”的司马懿说起。

三马同槽:三代权臣

说起曹操,这个猜忌性格非常突出的百般算计他人的一代奸雄,谁会想到他竟然会被小字辈司马懿算倒呢?

曹操的第一个正式官职是东汉末年的洛阳北部尉(公安分局长),这是司马懿之父司马防所推荐的。这是曹、司马二家恩怨的开始。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曹操曾经召司马防有名气的二子司马懿出山。谁知他不愿屈就,装风痹不能行动推辞。奸猾的曹操不信,就派一个刺客去刺杀。当时司马懿正躺在床上,刺客把剑都放在其胸口上了,他也一动不动,因此居然把曹操给骗过去了。

后来,曹操又派人召他,还放下狠话:“再不来,就逮捕他。”司马懿畏惧了,不得不出仕。他先后在太子曹丕和曹操手下干过,智慧过人,为人阴鸷,把曹丕哄得很好,成为“太子四友”之一;在曹操手下,提出过屯田等好计,尤其出色的是在关羽“水淹七军”声势大震、逼得曹操差点迁都时建议连接孙权,袭杀关羽,终于转危为安。

可是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干得很郁闷,曹操曾经做过一个“三马同槽”的恶梦,又见司马懿“鹰视狼顾”,就想除掉他。为了防范天威不可测的曹操,他只得自己亲自喂马、扫除,以打消戒心。由于曹丕的维护,终于熬到曹操去世。

历史上,司马懿没有第一次诸葛亮北伐时因受到离间计被撤职的记录。他在曹丕手里,一直受到信任,作为辅政四大将军辅佐明帝曹叡;曹叡临死托孤,再次与首辅曹爽一起辅佐曹芳。和曹爽交恶后,利用曹芳外出祭祀曹叡高平陵之机发动政变,诛杀曹爽集团三族,自此政归司马氏。

司马氏当权,先后镇压了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三叛,曹家皇帝完全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从司马懿政变开始,司马师废了曹芳,“路人皆知”的司马昭杀了曹髦,到了司马炎,干脆就学曹丕“受禅”为帝,甚至连以前曹丕的三让过场都没有走。有诗云:“晋国规模如魏王,陈留踪迹似山阳;重行受禅台前事,回首当年止自伤。”其实种瓜得瓜,感到“自伤”的何止曹氏?将来的司马氏也一样。

害怕皇冠脱落的封建帝王最忌讳的政变、废帝、弑帝、禅帝,司马氏三代一个不落地干脆彻底的干完了,所以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声最差(其实他们也干过不少减轻百姓负担的好事,只是在御用史书的作者笔下,谁敢为他们唱赞歌?)晋朝的短命,似乎就是历史的报应。

开国腐君:司马炎的遗产

魏景元四年(263),司马昭灭蜀。2年后55岁的他去世,司马炎继承晋王、相国位,数月“受禅”即晋武帝。在多年准备后的280年,由于孙皓的残暴透顶,他发动灭吴的战争,势如破竹,再次统一了中国。

一般而言,能够统一中国的,基本上都是“历史牛人”,可司马炎就还算不上英雄,他的建立基业,完全是建立在父祖两代奠定的基础上,是“顺天理”,而非“尽人事”的原因,他顺应了统一的潮流,而且是孙皓的腐败统治给了他极好的机会,如果对手是孙权?嘿嘿。

司马炎在位26年,他的统一对历史是有大功的;但是,这只是再次巨大混乱的开始,对此他是有历史大过的。

司马炎在位,罢兵劝农,废除了屯田,解放了劳动力,人口得到发展,经济有了恢复,有过昙花一现的“太康之治”,在280——289即太康年间,干宝描述说“太康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者如亲……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

这是司马炎一手制造的兴旺,这种描述,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可他终究晚节不保,自己亲手毁了它。

门阀制度。扼杀人才的门阀制度就是专注于家世门第的恶劣用人制度。名门士族是极其瞧不起庶族地主的,哪怕他因军功等地位很高,也是不能通婚、同席而作的。这是和“上品无寒门,下品世无族”的“九品中正制”密切相关的一种特权等级制度。它最大的好处,是保护既得利益者,不让别人来抢占有限的官位(官位能够带来的好处,大家不是有目共睹的吗?),你给我的长子提拔,我怎敢不投桃报李提拔你的二子?自然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建立在血统上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门阀制度,朽晋的历史已经完全证明它是极端错误丑陋的,但它居然死而不僵,唐朝皇帝也不得不屈服于它,至今仍然有它鬼鬼祟祟的影子。

带头腐朽。早时的晋武帝,也曾经反对奢侈,厉行节俭。未统一前的一天,太医司马程据献给他一件十分奢华的“雉头裘”,不料,他却一把火烧成了灰烬,还下令内外敢有犯者就罪之。此时的他,未尝不可叫明君,可是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他就一改以前的简朴,变得贪得无厌了。一次,他南郊祭礼毕,问大臣刘毅:“卿以朕比作汉朝的哪位皇帝?”可能他自以为统一之功,可比刘邦刘秀;发展之功,可比文景。不料回答居然是:“可比祸国的桓、灵二帝。”晋武帝很吃惊,刘毅又说:“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还不如啊。”可见这时的腐败到了何种程度!他非常好色,在灭吴时把宫女五千人尽数迁到洛阳,后宫达到一万人,而此时的人口才约一千多万,为了选取美女,他还禁止天下婚娶一年。美女太多,他都不知道如何上哪张床,干脆常乘羊车,任其所到,停在哪里就和哪个美女上床。至使美女们为了勾引他,使用了以盐水吸引羊车的桃色新闻。

奢侈斗富。“斗富”是晋武帝时代最有名的“社会景观”,尤其以用强盗手段发家的石崇和武帝之舅王恺比富历史有名。这两位为富不仁的老兄在晋朝当是“富不死”的状元和榜眼,二人比富用的豪华紫丝布可以在大街上拉四五十里长作帷帐!王恺老是输给石崇,心里极不服气,司马炎不但不制止,反而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摇旗呐喊。一次他赞助王恺一棵二尺来高世所罕见的珊瑚树,王恺以为稳操胜券,就显摆给石崇看。不料石崇一看就拿铁如意把它打得粉碎。王恺心痛不已,声色甚厉。但石崇拿出家里的珊瑚树,有三尺、四尺高的,流光溢彩的就有六七棵,王恺只得甘拜下风。大臣何曾每天吃饭用一万钱,“天上飞的只有飞机,地下跑的只有汽车”没有干过,还“无处下箸”,他的儿子何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天膳费更高达二万钱。武帝女婿王济吃的乳猪是用人乳喂大的,环保安全,营养丰富,绝无“三聚氰胺”之虞,而且做的时候又用人的乳汁烹制。这些再奢侈美好的东西,应了一句话:“美好者,不祥之器”,用不了多久,晋朝就在他所犯的政治错误颠覆下,全部烟消云散了。

政治错误。晋武帝犯的第一个政治错误即分封诸王。之前的魏国因曹丕曹植争嫡留下“后遗症”,不让藩王掌兵,故迅速被权臣倾覆,所以晋武帝得出“教训”,违背历史潮流设立了掌兵掌权的57个藩王,以为他们会在国家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不料却反而成为帝国的掘墓人。

晋武帝犯的第二个政治错误就是没有处理后少数民族的关系。因为内地长期因为战乱,人口剧减,以前曹操时代就有许多少数民族内迁,有人劝晋武帝把他们迁回去,但晋武帝不听。他们和汉人的矛盾日益加深,在他去世后就爆发了“五胡十六国”动乱时期,曾经受到他重用的刘渊和慕容廆也成了汉国和前燕两个政权的建立者。其中,汉国第二代的刘曜给了西晋致命的一击。

表面统一的中国,表面奢侈的享受,掩盖不住危机的重重。这就是“二世皇帝”司马衷面临的局势,常人尚且勉为其难,何况这个“白痴皇帝”呢?

上篇 晋惠帝 立嫡之谜:晋武帝的悲剧

晋朝有三个二世皇帝,二个傻子皇帝,第一个都是司马衷。风流万状的晋武帝儿子多达26个,为人颇为精明的他,为什么会选择司马衷呢?这是一个千古之谜。

贻笑后人。司马衷是晋武帝的第二子,字正度,母亲是皇后杨艳。他哥哥早死,所以也是事实上的嫡长子。泰始三年(267),立为皇太子,时年9岁。

按古时的轮回说法,后世司马氏的命运就是对前世司马氏为非的报应。历史总是喜欢走极端,一代“阴雄”何其精明,把曹氏父子玩得溜溜转,可司马衷却是100%的白痴。他身上就发生了几起著名的令人捧腹的笑话:

一次,他在华林园游玩,听见虾蟆的叫声,就对左右说:“这个虾蟆大鸣大放,它们是为官呢,还是为私?”这个问题问得可真够水平,属于“脑筋急转弯”类的考题,左右费了好大的劲才回答:“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一问一答,问得有水平,回答得更有水平,真是巧问妙答。

又一次,是天下大乱的时候了,一石米卖一万钱也是稀疏平常,无数百姓被活活饿死,他听说了就说:“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有这样的儿子,真不知是司马氏三世修来的“福”否?

废立风波。司马衷的愚钝,是早就众所周知的了。晋武帝不是不知道这个严重的问题。为了江山,他考虑了很久,决定废了司马衷,毕竟谁也不敢拿江山做赌注。

从嫡子来说,杨皇后所生除了2岁就夭折的司马轨、惠帝司马衷,还有司马柬(262年-291年),9岁的司马衷被立为太子时他大约5、6岁。因为年纪小,此时司马衷的愚钝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自然也谈不上选择。可他是32岁才即的位,其间有长达23年的时间,他的愚笨早已显露无遗,却没有明断。司马柬在《晋书》里被称为“沈敏有识量”,就是沉着聪明,有胆有识,和哥哥司马衷是两个反面。泰始六年(270年),8岁的司马柬被封为汝南王。咸宁初,才十几岁的他徙封南阳王,拜左将军。

一次晋武帝阅军宣武场,令他审校三十六军兵簿名册,他一看便指出了脱谬。晋武帝十分惊异,于诸子中尤见宠爱,“为天下所属目”。他生性仁讷,口才不佳,正符合儒家“敏于行而讷于言”的要求。如果立他为太子,西晋应该是可以多延长几年国祚的。可司马炎为什么就没有走这一步呢?

杨皇后的反对。晋武帝曾经对杨皇后说想废了司马衷,这时他已经娶了贾后。但是可这一决定受到了来自其生母杨皇后的坚决抵制。杨皇后是个很有母性的女人,她见衷儿痴呆,也许和自己的某些不足有关,就决定弥补他,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晋武帝是个“跁耳朵”,在原则面前不敢坚持己见,这是他立嫡的第一个重大错误,谁知竟“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泰始十年(274)正月,也就是司马柬12岁左右,晋武帝曾经特意下诏不得以庶代嫡,这里面深含有确保司马衷太子地位的用意,这体现了杨艳皇后的爱子心切。她直到临死也还固执己见。这年七月,37岁的杨艳皇后病危,她见晋武帝素宠胡氏,恐立她为皇后,衷儿的太子位难保,心里很不安。临终,枕着司马炎的膝盖说:“叔父杨骏之女杨芷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她怎么就没有想到杨芷若生儿子将置司马衷于何地?幸好杨芷只生了一个早死的儿子)临终之语,最容易打动人心,何况夫妻两人的感情好,他流泪答应了。

相关利益大臣的反对。即使晋武帝不选儿子司马柬,还有亲弟弟齐王司马攸,因为伯父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自家的天下就是继承了司马师的。司马师无子,父亲司马昭就把司马攸过继为嗣,特加爱异,常常说百年之后,大业应该归于司马攸,总是抚床呼其小字说“此桃符座也”,几为太子者数次。何曾等固争说晋武帝“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发委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这才定的晋武帝。自然,晋武帝对此是心里有思想疙瘩的。

晋武帝的私心是在儿子身上的,一次问大臣张华:“谁可托寄后事者?”回答是:“明德至亲,莫如齐王攸。”但这个回答不是晋武帝所希望的,毕竟儿子比弟弟亲,所以张华不被重用。他有两个宠臣中书监荀勖、侍中冯紞,精于钻营。晚年诸王子并弱,而太子愚钝,朝臣内外都寄希望于司马攸。荀勖、冯紞也见风使舵、谄谀自进,但司马攸平素痛恨二人而不予结交。二人恐其为帝,祸必及己,就诬陷说:“陛下万岁之后,太子不得立也。”晋武帝大惊:“何故?”荀勖说:“百官都归心于齐王,太子怎么得立?陛下试下诏齐王回到封国,必全朝都以为不可,则臣言有征啊。”冯紞也说遣诸侯归国,宜先从最亲近的齐王开始。

晋武帝果信其言,下诏诸侯归国。司马攸知道是荀勖、冯紞二人为害,愤怨发疾,乞守后陵,不许。晋武帝还不放心,遣御医诊视,谁知受控的诸医皆说无病。在司马攸的病迅速转重时,晋武帝还不停地催他上路。司马攸只好强迫自己入宫面辞,其疾虽重,但还振作精神,举止如常。这下晋武帝就更加怀疑他是装病了。辞出不久,36岁的司马攸就呕血而死。这下晋武帝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大哭,而冯紞却说齐王之死是社稷之福,晋武帝也就收泪而止。其子司马冏嗣位,后来在“八王之乱”里有他活跃的身影。——其实,这哪里是社稷之福?分明是社稷之祸!

决定司马衷太子命运的因素,当然的确离不开立嫡立长的传统因素,但是晋武帝优柔寡断的妇人心肠,他对废立的三心二意,缺乏快刀斩乱麻的魄力也难辞其咎。如果说杨皇后在世,还不好处理15岁的太子,那么杨皇后去世之后就应该有机会。不过,此时的他处于废立天平的中央,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让他维持现状的居然是孙子!

聪明的孙子司马遹(yú)。“血统论”或者“门第论”者常常不愿正视一个现实:固然“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崽子会打洞”,可“播下龙种,收获跳蚤”实在是司空见惯的事。不然刘备何以生下阿斗,司马炎何以生下司马衷?而且,给这句话加上新的注脚的偏偏还有愚钝不堪的司马衷居然生了个聪明的司马遹。

司马衷的谢夫人,名玖。家本贫贱,父以屠羊为业,谢夫人清贞而美,选入后庭为才人。当时司马衷在东宫,将纳贾妃。晋武帝考虑太子尚幼,不知帷房之事,就派谢夫人往东宫侍寝,意外的是她居然怀孕有身。贾后无子,十分妒忌之,谢夫人惹不起还躲得起,求还西宫,遂生愍怀太子司马遹。这样过了三四年,司马衷也不知道。

司马遹幼而聪慧,晋武帝非常喜爱他,常在左右。一次司马衷入朝,见司马遹与诸皇子一起游戏,就像接见外宾一般一一握诸皇子之手,到了司马遹,他还要握下去。晋武帝笑着说:“是汝儿也。”司马衷才停止。一次宫中夜里失火,晋武帝登楼躲避。5岁的司马遹牵其衣裾入暗中。晋武帝问其故,司马遹回答说:“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火光照见人君。”晋武帝由是大奇之。又一次,跟从晋武帝观看猪圈,看见一头头吃了睡,睡了吃的猪儿肥头大耳,就对晋武帝说:“猪儿甚肥,何不杀了以赏士兵,还白白让它们久费五谷?”晋武帝嘉其美意,即令烹之。他还因此抚其背,对廷尉傅祗说:“此儿当兴我家。”他还曾经对群臣称其似司马懿,于是美名流于天下。

当时望气者说广陵有天子气,他对司马遹寄予了无限的期望,故封为广陵王。《晋书。武帝纪》说“爰至末年,知惠帝弗克负荷,然恃皇孙聪睿,故无废立之心。”司马衷就因为儿子的关系最终得到了他自己没有想过的皇位。我们不能说晋武帝目光短浅。因为这样看孙子决定地位的他并不是第一个,曹操的孙子曹叡(曹丕子)幼年聪慧,曹操异之,曰:“我基于尔三世矣。”(《魏书》)同时他也不是最后一个,康熙之立雍正,其四子乾隆弘历也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晋有了这样聪明过人的第三代,可它为什么依然三世而亡,甚至可以说二世而亡?晋武帝固然看得很远,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司马衷根本不能和文学家曹丕、有为之君雍正相比;更为严重的是,刘禅虽然可以和司马衷“并驾齐驱”,而他所托付的大臣更是完全不能和诸葛亮相比,诸葛亮尚且不能使刘禅洗心革面,何况才弱量小的杨骏?更不堪的是掺和了奸后贾后!

家有恶妻:一代妒后贾南风

不幸的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一个完全具备了父母弱点的女人,既没有好的容貌,更没有好的德行。她和司马衷的结婚并没有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

妒酷的家庭。说起贾后的父亲贾充,颇有些历史小丑的味道。大家都知道。当年魏帝曹髦不堪晋公司马昭的威权,搞了一个皇帝“造反”,还亲自战斗,在太子舍人成济不敢抵抗时,是贾充恶狠狠地指使成济杀帝,成济立即向前刺帝,“刃出于背”,曹髦当即死在车上。贾充是魏国忠臣贾逵之子,却投靠了司马氏,他与成济的事情,其坚贞的母亲并不知道,还大声痛骂成济不忠,贾充只好默不作声,侍者无不窃笑。在平吴之前,他极力反对,最后晋武帝下诏说他如不愿去,就御驾亲征,他才迫不得已地接受了总统六师的大都督职位;在大军势如破竹,孙皓即将投降之时,他又大唱反调,说不可能灭吴,要求停止进攻,还请斩主战的张华,以致最后吴亡时自己非常尴尬。贾充就是这样一个欺软怕硬的人。在家里也一样,他的前妻李氏贤惠,是曾经密谋以夏侯玄代夺司马师大将军权的李丰女儿,事败李氏连坐,贾充为了自免就离婚了。后来他娶了郭槐,生了二女。李氏遇赦回来,晋武帝因他是重臣,特意令他设了左右二夫人,贾充之母也叫他迎回,但郭槐一旦发怒,“妻管严”贾充就两腿打颤,上书谦让说“不敢当两夫人盛礼”,但“实畏槐也”。 贾充把李氏置于别处,不敢往来,尽管如此,每次外出郭槐都要派人窥探,在这种天罗地网之下,贾充就是有贼心,也没有贼胆敢“家里红旗不到,外面彩旗飘飘”。

贾后之母广城君郭槐,性格妒忌,见不得别人生儿子,甚至导致了贾充绝后。贾充有子贾黎民(非郭槐子)年三岁,乳母抱入阁。小儿见父亲进入,喜笑,贾充就去摸他。不料被郭槐望见,认为是贾充和乳母有私,即鞭杀乳母。谁知小儿恋念乳母,发病而死。好不容易又生了一个儿子,才过了一年,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这样贾充就绝后了。

在这样的家庭里,我们可以想象培育出来的女儿是何等的嫉妒和厉害!

贾南风立后。郭槐的嫉妒和贾充的阴狠就诞生了一个结合了二人缺点的贾南风。郭槐的凶霸和贾充的惧内,早就人所共知,连晋武帝也知道了。

随着司马衷的长大,娶媳妇儿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此时西凉事多,需要重臣镇守,政敌任恺建议贾充担任,晋武帝同意了。贾充本来已经要出发了,朝廷的贤良都为他的远远滚开感到高兴,可真是“夜长梦多”。他认为这是离开了政治中枢而不愿去,但无计可施。荀勖和冯紞担心他走了在朝廷少了依附,就在为贾充饯行的酒宴上给他出主意,说太子已经13岁了,太子妃还未确定人选,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并愿意充当马前卒,贾充大喜。接着,荀勖借朝廷酒宴之机和冯紞一起对晋武帝推荐贾充之女说她“才色绝世”(,吹牛不犯罪的哦),其实她长得怎么样呢?据唯一被她“性侵犯”后放出的人描述:“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

本来晋武帝先考虑的是卫瓘的女儿。卫瓘就是帮助司马昭灭了邓艾的功臣,深得信任。能够母仪天下是世上所有母亲和女孩的梦想,贾妻郭槐就贿赂杨皇后,求以贾女为太子妃。杨皇后就给晋武帝说了,盛称贾女有淑德。晋武帝却说贾南风有五不可娶:“卫氏女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应该说,司马炎看得非常之准。可是杨皇后固请,趋炎附势的荀顗、荀勖极力称贾南风很贤,惧内的晋武帝就同意了定婚。因为大雪,原要西去的大军无法出发,贾充又加紧活动,终于在泰始八年(272)二月成婚。这样贾充不仅没有外放,而且也还攀了个皇亲国戚,恐怕睡着了也要笑醒。

人家说“好事多磨”,岂知不料坏事也要“一波三折”?开始欲聘的是妹妹贾午,才12岁,小司马衷一岁,连太子妃的礼服都撑不起来,就“姐妹易嫁”娶了15岁的贾南风,大司马衷二岁,泰始八年二月册拜太子妃。这是晋武帝犯的第二个重大错误。

“自古红颜多祸水”,此话往往把祸水往不幸的女人身上泼,未免太不公正。不过,亡国的帝王往往背后有一个绝世美女,大抵是真的。而西晋之乱,缘起贾后这个丑女,倒是一个奇观!

贾妃废立。贾后当了太子妃,以她的条件,已经是天大惊喜了。然而,她所陪伴的是傻儿太子,不懂风情,无疑使得她早就偏执的性格更加扭曲。贾妃之性非常酷虐,曾经亲手杀了数人。她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曾经用戟投掷一个已经怀孕的妾妃,肚子里的胎儿随刃而堕地。司马炎听说了,顿时大怒。他将废贾妃,如果这时他悬崖勒马还来得及。而有亲附贾氏的妃嫔赵粲劝道:“贾妃年少,妒忌是妇人的常情罢了,长大后自然会好。”

此时,新立不久的杨芷皇后也替她说了好话,加上荀勖等想法救她,故得不废。杨芷皇后又数次告诫她,她不知是皇后助己,反而认为是皇后告了她,忿怨弥深。晋武帝是一错再错,而杨芷皇后是一误再误。后来她会怎么报答呢杨芷皇后?我们拭目以待。

贾妃作弊。卫瓘深知司马衷根本不配坐御座,担心社稷不保。卫瓘每次欲请废之,但是心有顾忌不敢轻发。咸宁四年(278)十月,一次会宴于陵云台,卫瓘托醉,欲言又止,反复几次,终于以手抚御座说:“此座可惜!”晋武帝就醒悟了,叉开话题说:“公真大醉耶?”

谎话重复一千遍都会成为真理,何况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呢?晋武帝倒不是白痴,也怀疑司马衷的智力,曾经派信任荀勖和和峤二人去探访,后来荀勖进奏,说太子有了进步,而和峤却说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婆都是别人的好,娃儿都是自己的乖”,武帝当然相信好话了。

这次卫瓘如此冒死之言,不由他不动心,就想亲自试之。为了防止作弊,就尽召去东宫大小官属,为他们设宴会,而密封疑事,让司马衷判决。贾妃大惧,请外人作答。这些人只管当枪手,答复得文绉绉的。此时有个下人张泓却说:“太子本来就不好学,而他们却回答得中规中矩,就会露馅。不如浅白些。”贾妃大喜,马上封官许愿:“便为我好答,富贵与汝共之。”张泓就打了草稿,让司马衷自己书写。晋武帝看了,觉得司马衷固然不聪明,也还不笨,很是高兴,就马上给卫瓘看,似有炫耀之意,卫瓘极其尴尬,于是众人就知道是卫瓘打了小报告。

贾充心里大怒,密遣人对贾妃说:“卫瓘老奴,几破汝家。”卫瓘就被恨之入骨。这个晋武帝也是笨,他明明要考司马衷,何不面试?看来他的智力也不怎么样。

其实,司马衷和叔父司马攸都是贾充的女婿。在晋武帝重病的时候,有人对他说:“您的二个女婿,亲疏相等,立人当立德。”贾充不答。他为什么鼠目寸光呢?因为司马衷的老婆贾后是他后妻郭槐亲生女,而司马攸的老婆是前妻之女,而贾充是惧内的,事情就这么简单。

290年四月,一直忧心忡忡的晋武帝终于撒手人寰。因为晋惠帝是痴呆,他是死不瞑目的;而紧接尸骨未寒就发生的混乱,更是让他死不瞑目。

雌鸡司晨:贾后乱政

晋惠帝司马衷虽然是皇帝,其实国事并不关他什么事,而贾后倒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与其说我们是在记述二世皇帝,不如说是在记述二世皇后。惠帝即位后,妒忌多权诈的贾妃当上了皇后,惠帝既畏惧她,又被她迷惑,其她的嫔御很少有被幸的,只有贾妃生了四个公主。

小人得志的贾后一旦上台,就“搅得周天彻寒”,对于西晋的迅速覆亡,她“居功至伟”。

打击报复。惠帝即位,贾后曾经让他问大臣和峤:“卿以前说我不会打理家事,今日怎么样了?”和峤只得回答:“臣昔事先帝,曾有斯言;言之不效,国之福也。”可问题是他偏偏说对了。

贾后是个心胸狭窄的女人,实行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她“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暴戾日甚,对自己认为不好的人进行无情打击,特别是对外戚杨骏家。汉朝的历史证明,不知节制的外戚从来都容易为祸,不但祸国殃民,而且往往自己被灭族。如果遇到有两代外戚,这个故事就是非同一般的血淋淋精彩了。

铲除杨骏。贾后一上台,第一步是巩固政权,侍中贾模是族兄,右卫郭彰是从舅,与楚王司马玮、东安公司马繇分掌朝政。母亲广城君的养孙贾谧(继承贾充爵位)干预国事,权势熏天。她大肆培育党羽,和祖父级的杨骏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杨骏是杨芷皇后的父亲,他才能低下,却又欲望熏天,仅仅因为是后父而越级提拔,从三品的镇军将军直升一品的车骑将军,他和弟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共称“三杨”。他的两个弟弟倒还知道盛极必衰的道理,而他却是个志大才疏的家伙,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肯让出一点权。

本来晋武帝死前,是让他和汝南王司马亮(晋武帝四叔)一起辅佐晋惠帝的,而他害怕失去权宠,就假意从中书处借诏书看而不还。武帝临死,早已昏沉,杨芷皇后就说以父亲杨骏单独辅佐,武帝只是点头,就马上作遗诏宣布。武帝出殡,杨骏全无人臣之礼,并不下殿礼送。汝南王亮遭到排斥,不敢入宫,只在大司马府门前大哭,当夜就逃到了许昌。

惠帝即位,进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总理朝政,以其甥段广、张劭为近侍。凡有诏命,惠帝看了还得入呈太后下令,并不经过贾后。杨骏也知贾后情性难制,心里甚惮她,又多树亲党,皆领禁兵,为了独揽大权,他完全把司马氏瞥在一边,司马诸王都心怀不满,待机而发。他这种只手盖天的行为甚至遭到两个亲弟弟杨珧、杨济的反对,但无济于事,二弟深恐灭族。

贾后见大权旁落,岂肯罢休?她把杨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且她比杨芷皇后还大2岁,不肯以儿媳妇之道尊奉皇后。可是他的父亲贾充早于八年前就去世了,无枝可依,她就密图连接司马诸王推翻杨骏。

永平元年(291)六月,素不为杨骏所礼的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密告杨骏将图社稷;贾后令李肇密报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令他起兵讨杨骏。21岁的楚王司马玮(晋武帝五子)也同意了,于是假装求入朝,杨骏素惮楚王玮,本来就想先召他入,以防其在外为变,就不假思索地同意了。等到楚王玮一来,孟观、李肇就告启惠帝夜里作诏(惠帝哪里知道人间是非,这只是走过场而已),中外戒严,东安公司马繇率殿中四百人随使者到杨骏府上讨伐。

这时杨骏居于被司马懿发动政变杀了的曹爽故府,这本来就不吉利。主簿朱振说必是阉竖为贾后设谋,宜烧云龙门以示威,开万春门,引东宫及在外之兵拥翼皇太子司马遹,可以免难。而怯懦的杨骏和曹爽一样,犹豫不决,大伙于是皆逃。一会儿殿中兵出,烧其府,杨骏逃于马厩被戟杀,亲党皆夷三族,死者数千人。贾后又令李肇焚毁了杨骏家里书信,以免晋武帝让杨骏顾命的手诏被大家知道。杨骏死后,贾后以汝南王亮和卫瓘一起辅政。这场血案揭开了西晋自毁长城的“八王之乱”序幕。

废杨芷皇后。杨芷太后对贾后有救命之恩,而凶悖的贾后却以为她是陷害自己的人,又忌其父杨骏掌权,遂诬她为乱而诛之。当时内外隔塞,杨芷太后以帛写下“救太傅者有赏”,射之城外被发现,贾后就说太后同逆,幽于永宁宫,然后指使人奏她图危社稷,贬为庶人,废置金墉城(相当于今天关押高干的秦城监狱)。杨芷太后之母庞氏被斩,贾后还下诏让杨芷太后陪斩。临刑,杨芷皇后抱着母亲悲愤号叫,还扯断头发磕头不止,上表以母后之尊对贾后倒称为妾,请保全母亲命,可是此时的贾后怎么会不斩草除根?不堪凌辱的太后绝膳而崩时仅34岁。心狠手辣的贾后迷信妖巫,认为她必诉冤于地下的晋武帝,就把她头朝下而葬之,还施以各种驱邪的符书和药物。她可曾想到:她既不让别人好死,自己也将不得好死呢?

借刀杀人。卫瓘曾经力阻晋武帝不立贾后,他在杨骏死后辅政只是被贾后以其名望高来掩人耳目的。汝南王亮本来是被杨骏排挤的辅政之一,辈分高,不愿贾后专权,而且因为楚王玮性格暴戾,认为不可大用,想遣其回楚国。楚王玮大怒,贾后钻其缝隙,以惠帝的名义下诏,诬称汝南王亮和卫瓘将废惠帝,派兵围攻,汝南王亮自以为忠心,没有抵抗,于是被活捉。当时天气很热,士兵把他放于车下,有人怜之,为之交替打扇。将及日中,无敢害者。楚王玮出令曰:“能斩亮者,赏布千匹。”遂为乱兵所害,全家被杀,只有一个在襁褓之中的小儿子被家人抱着趁乱逃脱。这夜72岁的卫瓘也几乎全家被害,只有后来被人看杀的帅哥卫玠等两人因在医家治病而得免。

此时朝廷大震,张华对惠帝说楚王玮一夜杀了两个老臣,必是矫诏,于是遣殿中将军王宫在天明带着代表皇家权力的“驺虞幡”对兵众说:“楚王矫诏。”大家都信以为真,弃武器而走。楚王玮左右没有一人,窘迫不知所为,被活捉下廷尉。临死,他拿出藏在怀中的青纸诏,流涕给监刑尚书刘颂看,自称冤枉。可惜强权才有话语权,落魄的凤凰总是不如鸡,何人会听呢?

在贾后精心策划下,“一石二鸟”一夜除掉三个政敌,手段可见一般,之后,她让庶族出身的张华主持朝政,勉强渡过了9年的时间。如果这样继续下去,晋朝未尝不可多延时日,可是,她走了一步废太子的险棋。

构害太子。前面说过,晋武帝对聪慧的孙子司马遹寄予了两代国祚的极大期望,可孔融说了一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现太子司马遹就是一个典型。他的聪慧,被大家说烂了的其实就只有和晋武帝一起的那两个小故事,其它的事情,只能说他是一个暴君的种:

据《晋书》称:“及长,不好学,惟与左右嬉戏,不能尊敬(太子太)保、(太子太)傅。”这样的太子即使顺利继位,也会败坏国家;何况贾后早就对他虎视眈眈了。

为了使司马遹彻底坏到底,贾后密敕黄门宦官媚谀他趁青春年少之机极意所欲,不必自我拘束;每见他发怒,就叹曰:“殿下不知用威刑,天下岂得畏服!”这和赵高教唆胡亥没有什么两样。大概“人之初,性本恶”,学坏容易学好难,他于是成了脱缰野马,日益荒悖,浑然不知道危机已经向他张开了血盆大口,不知自律,有时候还找借口不去朝见,而在后园游戏。他喜欢令左右快速骑埤车小马,断其缰绳,使他们堕地以为乐,下人或有犯忤者,还亲手自捶击之。更有甚者,还在宫中为市卖葵菜、蓝子、鸡、面之类,而收其利,他派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不差”。其妻本是屠家之女,故他耳濡目染好之。太子洗马江统、舍人杜锡(灭吴杜预之子)以太子非凶暴贾后所生,深以为忧,每次尽忠规劝,而他全然不知政坛凶险,反而大怒,让人以针藏于杜锡常所坐的毡中而剌之(“如坐针毡”的来历),看到他的痛苦,反而引以为乐。

贾谧诬陷。贾后一点儿对司马遹都不好。贾后母亲郭槐比贾后看得远些,她打算把贾后之妹贾午和“窃玉偷香”闻名的韩寿所生的女儿嫁给太子司马遹,而两姐妹脑子里灌水,居然不同意,又为他欲聘以成语“信口雌黄”闻名的王衍长得很美的女儿,但贾后把他却嫁给了贾谧。两人成了情敌,太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贾谧仗势行凶,连太子都不放在眼里,他在太子东宫侍讲时,态度倨傲,与太子下围棋时,争抢棋子丝毫不让,被十六叔成都王司马颖叱责,太子也有怨贾谧,多次在他讲学时兀自跑到后院游戏去了。贾谧心怀怨恨,很快就入宫向姨母贾南风告了司马颖一状,贾后马上把司马颖赶到邺城镇守。贾谧见得罪太子太深,就诬告太子曾经说:“皇后万岁后,吾当鱼肉之。”他劝贾后先下手为强废掉太子,贾后深以为然。

郭槐因为贾后无子,为了后代富贵,很敬重太子,每劝贾后多对太子加以慈爱,还对恃贵骄纵的贾谧多次责骂,临终还执贾后之手,令她好生对太子,言甚切至,还说:“赵粲及贾午两个女人必乱汝事,我死后,勿复听入,深忆吾言。”可贾后却与赵粲、贾午专为奸谋,诬害太子。

太子遭难。贾后对太子的恶意栽赃是蓄谋已久的,她想以养子代立。当初,她诈有身孕,还预备了产具,取贾午之子养之,假托是晋武帝去世时所生的,故没有暴露。这时洛中谣曰:“南风(贾后)起兮吹白沙(沙门是太子小字),遥望鲁国郁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暗喻了“白骨精”贾南风将对司马遹下毒手。她先制造舆论,揭发太子之短,于是朝野皆知其意。中军赵俊请太子废贾后,可惜他只是个只知贪图玩乐的青年人,哪里有这种气魄?有人再劝张华行废贾后之事,张华依然不敢。

元康九年(299)十二月二十九日一大早,贾后诈称晋惠帝身子不和,呼太子入朝。太子来后,贾后又不让他见惠帝,而是置于别室,遣美女陈舞以皇帝的命令赐酒三升,本不饮酒的太子说喝不下去,陈舞逼之说:“不孝啊!陛下赐你酒而不饮,酒中有恶物吗!”太子不得已,强饮至尽,遂大醉。贾后又派黄门侍郎潘岳作写内容:“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贾后)又宜速自了;不了,吾当手了之”等。太子醉迷不觉,遂依而写之,其字有一半不成,是贾后补成的,再呈惠帝。只有傻子才信她的连篇鬼话,可惠帝偏偏就是个傻子,下令赐死。遍示大家,没有敢说情的,只有张华、裴頠证明太子无罪。贾后就拿出平时太子写的十余张纸,众人一看,亦无敢言非者,因张华等意坚,议至日西不决。贾后惧事有变,就表免太子为庶人,乘小牛拉的车到了金墉城,太子妃和儿子也一同前去,太子宠妾蒋美人被活活打死,王衍怕惹祸上身,连忙叫自己的女儿和太子离婚。

既然脸面已经拉下了,次年正月,贾后干脆又指使黄门自首,诬告太子为逆。任人摆布的惠帝又遣一千兵防送太子,幽于许昌宫之别坊。

赵王司马伦(司马懿九子)此时也投井下石,一手促成了贾后杀太子,自己好火中取粟。孙秀劝他散布谣言说有人要发动兵变救太子,贾后大恐,就派太医程据做了毒性很大的巴豆杏子丸。23岁的太子这时倒恢复了神智,不敢掉以轻心,连饮食都是自己作,以前锦衣玉食,他何曾干过这些事?紧急关头,求生的欲望使得他不得不敢这些“俗事”,看来的确苦难是最好的老师。使者孙虑无法下手,就逼他服药,太子不肯,孙虑就趁他如厕之机,以药杵杀了他,因其不锋利,太子一时不死,死时大声高呼,声闻于外。他有二子臧、尚,后来先后被立为皇太孙。

贾后之死

多行不义必自毙。贾后以为太子一死,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不料形势因此急转直下。

她的倒行逆施激起了许多人的义愤。原来依附于她当了右军将军的赵王伦也和她离心离德。他见时机成熟,就联系了八哥梁王肜(司马懿八子)、侄孙齐王冏(司马攸子),于永康元年(300)四月三日深夜,矫诏说贾后与贾谧杀太子,奉令废贾后,此时华林令骆休为其内应,先挟持惠帝到了东堂。赵王伦故意派母亲与贾后有怨的翊军校尉齐王冏入殿废后。贾后一见,大吃一惊:“你来干什么!”齐王冏说:“有诏收捕皇后!”贾后说:“诏书都是从我而出,你哪里有诏?”贾后被武力押至閤门,远远的看见惠帝,大声呼救,可惠帝也是泥菩萨过河,她又问齐王冏:“起事者是谁?”齐王冏说:“梁、赵。”贾后后悔不已,恶狠狠地说:“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何得不然!”

于是在位11年的贾后被废为庶人,幽于建始殿。帮凶赵粲及贾午等被杀,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頠皆遇害。接着赵王伦矫诏自封为相国,几天后他矫诏赐关在金墉城的贾后饮金屑酒死。五月己巳,立皇孙臧为皇太孙,于是政归野心家赵王伦。这时,晋朝的统治日益消弱,益州刺史赵廞欲当第二个刘备,在成都造反了。

惠帝的复辟

人们常说:“世上本无忧,庸人自扰之”,晋惠帝整天傻乐,无论政治局势怎么变,他都旁若无人。这种人或许不知忧愁为何物,却比那些整天盘算着如何官发财而愁白了三千丝的人来过得无忧无虑,未免不是一种快乐——那些人都是算来算去算自己,赵王伦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赵王伦篡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相国赵王伦手握权柄,口含天宪,自然就不安心当王,而要称帝了。他是晋惠帝的祖父级的人物,辈分自然高,而他品行不端,史书称“伦无学,不知书;(孙)秀亦以狡黠小才,贪淫昧利。所共立事者,皆邪佞之徒,惟竞荣利,无深谋远略。”孙秀之子孙会,年二十,为射声校尉,尚河东公主。孙会形貌短陋,属于“二等残废”——“奴仆之下者”,行为不堪,百姓忽闻其娶公主,“莫不骇愕。”他们一伙可谓臭味相投。孙秀是赵王伦的谋主,因为著名的美女绿珠,他逼杀了曾经夸富的石崇,还杀了著名的美男子潘安,他可是一个破坏能手,威震天下,大家都怕他。

淮南王司马允、齐王司马冏因赵王伦、孙秀骄奢,内怀不平。孙秀等亦深忌他们,乃派出齐王冏镇守许,夺了司马允的护军之职。司马允起兵讨赵王伦,失败被灭。赵王伦就加了九锡(这是自古篡位的前奏)。这年十一月,惠帝立了皇后羊氏,这是羊氏不幸的开端。

赵王伦并不满足,孙秀派人假装宣告司马懿的“神语”(鬼话),说赵王伦应该当皇帝。于是次年正月,赵王伦废掉了晋惠帝,依然安置在在金墉城,皇太孙司马臧被废。地位对惠帝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他既不知道帝位的尊贵,也不知道乞丐的可怜——自然,“太上皇”这个“荣誉称号”他也是毫无知觉的。

说赵王伦的无知,实在是不可理喻。“太上皇”是汉高祖刘邦称帝后为了解决他庄稼老父的称呼而特意设计的,是对父皇的尊称。惠帝对赵王伦是什么关系?赵王伦是惠帝祖父级的人物,现在赵王伦却反把他奉为父亲级的人物,伦理关系反而倒了四级!可见赵王伦的荒悖了。

赵王伦僭位,为了广揽众心,就大行封赏,连考试、举荐都不用了,所封之滥,旷古未有,堪称一代奇观,以至于奴役也加以爵位(此时的官位太不值钱,似乎用不着跑官要官)。每次朝会,冠上用作装饰的貂蝉盈座,时人嘲讽:“貂不足,狗尾续。”忙不过来铸金银之印,干脆 “打白条”封侯。赵王伦亲祠太庙回去的途中,遇到大风,飘折麾盖,加上一时乌烟瘴气,百姓亦知其不长久。

惠帝复位。果不其然,都有重兵的诸王听说才德俱下的赵王伦称帝,大家哪里服得下这口气?于是齐王冏、河间王颙(晋武帝六子)、成都王颖“三王起兵”讨伐赵王伦,形势更加败坏。各地集合了20多万人马,浩浩荡荡向洛阳杀来。

孙秀迷信巫祝,连作战之日都由他们选定,其军先胜后败,兵败如山倒,大家都欲杀赵王伦和孙秀以谢天下。孙秀知道众怒难犯,不敢出宫禁。左卫王舆带领700多人攻入宫内,杀了作恶多端的孙秀。王舆屯于云龙门,迫使赵王伦下诏迎太上皇司马衷复位,自己下野。离开了孙秀的赵王伦完全听天由命,乖乖地下令将士解兵,可怜前后赵王伦只坐了御座100来天。

于是大家迎回幽闭在金墉不知天日的晋惠帝,他虽愚蠢,但还是国家的象征,百姓咸称万岁——大家还以这种帝王为尊,不能不感叹民主就是要比专制好得多,至少,民主不会选出这样的领导人。惠帝正式复辟了,这下可好,赵王伦被送到付金墉城,恰好和晋惠帝调了个位置。

四月,梁王肜上表指责赵王司马伦父子凶逆,宜伏诛。百官一致同意,于是以金屑苦酒赐司马伦死,死前司马伦大惭,以巾覆面,说:“孙秀误我!孙秀误我!”他就不反是省自己的野心导致了这种结局。

惠帝之死

晋惠帝虽然复位了,可他仍然是个傀儡,任由掌权的人摆布。

永宁元年(301)六月,齐王冏入京任大司马,但他僭拟皇宫,整天沉溺酒色,不理朝政。次年,翊军校尉李含奔于长安,诈称受密诏,让河间王颙诛司马冏,司马颙从之,派出2万人马进攻齐王冏,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响应,双方在京城展开激战,火光连天。晋惠帝上东门避难,箭矢都在御前嗖嗖直飞,齐王冏兵败被活捉,擒至御前。惠帝见了,有了恻隐之心,欲让他活命,但司马乂马上下令牵出去杀了并暴尸,党羽株连三族。

晋惠帝落到长沙王乂手里。本来河间王颙的打算是齐王冏和长沙王乂两败俱伤,自己好渔翁得利,以废晋惠帝而立有才望的弟弟成都王颖(晋武帝十六子),自为丞相,但现在长沙王乂得志,自己的打算落空,就派大将张方7万联合成都王颖20万人马进攻洛阳,但被长沙王乂破斩六七万。在城里的东海王司马越利用禁卫军在夜里活捉了长沙王乂,送到金墉城,再被张方活活烤杀。

成都王颖执政,河间王颙上表废太子覃,立成都王颖为皇太弟,并继续担任丞相。司马颖在邺城遥控指挥,也目无皇帝,大失众望。东海王越自封为大都督,挟持晋惠帝率领10万大军征邺城,左卫将军陈眕、殿中中郎褾苞、成辅及长沙故将上官巳等跟随,成都王颖派石超带领5万抵抗,此时陈眕在邺城的二个弟弟陈匡、陈规从邺城到了惠帝方面,说邺城已经离散了,因此东海王越大意,在荡阴被大败,逃到了自己的封地东海。这样惠帝又落到了成都王颖手里,被俘虏的里面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司马睿(晋元帝)。这时成都王颖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他放虎归山,把匈奴人头领、帐下的冠军将军刘渊以去招附匈奴五部为由给放走了。这一下,可要了西晋王朝的老命!

荡阴战中,侍中嵇绍(嵇康之子)始终保护着惠帝,不离左右。敌方的飞箭如蝗,嵇绍中箭,鲜血滴在惠帝的御袍上。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此嵇侍中血,勿去。”惠帝虽愚,心地还是不坏。而身心健康的人,狼心狗肺的倒是不少。

接着,成都王颖被有仇的幽州刺史王浚连接乌丸打败,被迫挟持着晋惠帝从邺城逃到洛阳。这里被河间王颙的大将张方控制,哄抢宫室,一百多年的积累转眼就没有了,十分名贵的丝绒也被用作垫马鞍。河间王颙拥着晋惠帝来到长安把持了大权,见司马颖势弱,就废其皇太弟之位而令其归藩,改立晋武帝二十五子豫章王炽为皇太弟。

光熙元年(306),河间王颙以帝令罢东海王越官职,司马越就连接王浚等攻入长安,使用离间计,使得河间王颙杀了张方后被击败。河间王颙和成都王颖这对难兄难弟到处流浪,都双双死于非命。晋惠帝就再次落到东海王司马越手里。

惠帝再也不会被挟持了,因为“天堂里没有人来人往”,十一月他就因食饼中毒而崩,大概是司马越之鸩。可以玩弄于股掌的惠帝他不要,却要另立聪明的新主,看来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功夫远远没有到家,因为惠帝绝不会向汉献帝一样两次发动宫廷政变要曹操的老命。

终晋惠帝一世,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他没有坏心眼之外,根本看不到在治国有哪怕一丝的作为。大唐二世李世民在评说《晋书。武帝纪》时批评晋武帝说:“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这是晋朝短命的根本原因,司马炎为他的私心付出了整个王朝的极其巨大的代价。

这里我们把晋惠帝的羊献容皇后颠沛流离作为第一个晋二世皇帝的结束。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后根本没有享受过一天安稳日子。和她的傻子丈夫一样,她也是奇货可居,就像被人贩来贩去,不得自由,一废一立起码有五次之多!这肯定是一个历史记录了。匈奴人刘渊称帝,洛阳失陷,其子刘曜娶了羊后,公元420年,西晋灭亡。羊后被立为前赵的皇后,就问她:“我比司马家儿如何?”羊后回答:“胡可并言?陛下开基之圣主,彼亡国之暗夫,有一妇一子及身三耳,不能庇之,贵为帝王,而妻子辱于凡庶之手。遣妾尔时实不思生,何图复有今日。妾生于高门,常谓世间男子皆然。自奉巾栉以来,始知天下有丈夫耳。”刘曜甚爱宠之,生二子而死。

羊皇后的话未必没有言不由衷的地方,但是大体是实情。连自己的老婆都无法保护,这样的男人有何用处?历史老人常常喜欢开玩笑,可这次玩笑开得太大了,无数人的生灵涂炭和几百年的大分裂就是代价。

中篇: 晋怀帝司马炽:皇帝为奴

晋怀帝司马炽小档案

父 亲晋武帝司马炎母 亲王才人

兄弟排位第25子任数第3任

生存时间公元284年—313年30岁

在位时间公元306年—313年8年

后一任第4任司马邺(吴王司马宴子,武帝孙)在位4年影响力:★★★

历史标签:皇帝给奴隶敬酒

司马炽是晋武帝最小的25子。他知道,即使皇帝轮流做,也轮不到他家,所以在晋惠帝时见天下大乱,就老老实实的闭门自守,不问世事,专玩史籍,有名声在外。此时的他,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岂敢奢望闻达于诸侯?

乱世皇帝

皇帝的位置真怪,有的人踏破铁鞋还无处觅,有的人却毫不费劲就得到了。司马炽在赵王伦时被逮捕下狱,能够活着出狱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可时来运转,赵王伦失败,他出狱为射声校尉,后为镇北大将军。永兴元年(304),河间王颙废皇太弟成都王颖,改立他为皇太弟。

光熙元年(306)晋惠帝被毒死后,操纵大权的东海王越立司马炽为帝,即晋怀帝。晋怀帝刚刚登基,南阳王司马模就杀了落魄的河间王颙,新年就改元“永嘉”(307),以太傅东海王越为辅政。这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年号。

度日如年。晋怀帝的皇帝生涯完全是在动乱中渡过的,没有一天安稳日子。各地反叛、外寇不断;元年三月东海王越出镇许昌,这时早已反叛的匈奴人刘渊攻陷了并州诸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刘渊部的石勒又来侵犯,反叛的王弥又先后攻打青徐四州、洛阳等地,七月刘渊攻下平阳(今临汾),十月刘渊称帝于平阳,国号“汉”,它就成了西晋的“要命无常鬼”。

面临内忧外患,西晋王朝不但没有精诚团结共同对付亡国之危,反而争权夺利,排除异己。三年三月,东海王越回到京城,污蔑中书监缪播等十多个大臣谋反,全部杀了。见政坛险恶,太尉刘寔吓得请老撒手不干了,遂以“清谈家”司徒王衍为太尉,东海王越兼领司徒。在大家内讧恨不得吃了对方之时,七月平阳人刘芒荡自称是汉帝之后,诳诱羌戎,僭帝号于马兰山。汉军石勒和王弥等已经攻下了要地壶关。并州刺史刘琨派人去救,被刘聪打败,上党太守庞淳投降。九月,接连兵败的东海王越只得退保洛阳。退无可退的晋军终于发了威,石勒寇常山时,安北将军王浚派鲜卑骑去救,大破石勒于飞龙山;南阳王司马模派部将淳于定斩了刘芒荡。晋朝的形势一度好转,刘聪被迫退走。

四年(310),石勒等卷土重来,二月,晋兖州刺史袁孚战败被杀,车骑将军王堪也在白马被杀,此时吴兴人钱璯也反了,自称平西将军。更加危险的是此时幽、并等六州发生了大的蝗灾,甚至连牛和马的毛都吃干净了。眼见晋朝岌岌可危,这时汉国发生重大变故,七月开国皇帝刘渊去世,暴君刘和继位,被弟弟刘聪杀了自立,晋朝好不容易缓口气。十月京师发生大饥荒,东海王越羽檄征天下兵,晋怀帝可怜巴巴地对使者说:“为我语诸征镇,若今日,尚可救,后则无逮矣。”可惜各地都应接不暇于兵变、叛乱,失尽天下民心的晋庭没有人肯出手相救。十一月甲戌,东海王越帅朝廷之众出许昌讨石勒,而洛阳的宫省不设守卫,荒馑日甚,殿内死人交横,盗贼公行,报警之音不绝于耳,一副惨不忍睹的局面。

这时疮痍满目的山河又雪上加霜,镇东将军周馥上表迁都寿阳,司马越见有人敢挑战自己的权威,就派裴硕讨周馥,却为周馥所败。五年春正月,因为怀帝不满生杀均由司马越,密令征东大将军苟晞讨东海王越,双方展开激战。二月,为非作歹了一辈子的东海王越因为上下崩离,忧惧成疾终于结束了可悲的一生,他的下场也是非常之惨:其棺材还没有送回封国东海就被石勒追上,命人焚烧了,说:“此人乱天下,吾为天下报之,故烧其骨以告天地。”于是数十万之众,被石勒以骑兵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清谈家王衍等也在此被杀。

清谈误国。魏晋之际,政局多变,大家为了保全性命,就只好“莫谈国事”。但是人长有两片嘴唇,除了吃饭、亲嘴,也不可能当哑巴。于是“清谈”便大行其道。所谓“清谈”, 亦谓之“清言”,是相对于柴米油盐俗事而言的,甚至于军国大事也被无情扫入俗务,当初晋武帝上朝,也是以不谈国事为荣。士族名流相遇,更是不言民生,谁要谈及,就被讽刺。因此,专谈不知所云、玄而又玄的老庄、周易,反而成了时尚。这些人每天吃饱了饭,撑得闲慌,又无事可做,就把精力放在这些虚无飘渺的东西上,致使官场效率低下,国家的执政荒废。其中王衍就是一个极端恶劣的代表。

王衍家门是著名的琅琊王氏,《晋书·王衍传》中有记载,小时候就喜欢高谈阔论,一次他去拜访山涛。离开时, 山涛目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杨骏欲以女妻之,王衍耻之,装狂自免。晋武帝一次问王戎他可比当是何人,回答是居然“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的确,像他这样只会胡吹海侃的人真是旷古未见。王衍治国安邦的真本事没有,“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倒是一把好手,用“天花乱坠”讽刺他绝不为过。他每次说错,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

司马越讨苟晞时,王衍以太尉为太傅军司。及司马越死,大家把国家的命运都寄托在了根本不会打仗的司徒王衍身上,共推他为元帅。王衍却惧不敢当,百般推辞,迅即全军为石勒所破。石勒问他晋朝的情况,王衍就说祸败之由,推脱自己的责任。石勒开始很高兴,王衍欲求自免,就劝石勒称帝。不料这下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还是汉军大将的石勒大怒:“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他令左右在夜里推墙填杀之。王衍将死,这才后悔莫及,顾左右而言道:“呜呼!我虽不如古人,以前若不崇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可惜醒来已经晚了,紧接着48个司马氏诸王也被杀了。

王衍消极作用被很多人鄙夷,批判他“清谈误国”,是清谈使他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罪人。后来桓温北伐时,在中原登临远眺,曾经感慨地说:“神洲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王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参谋袁宏认为天运有兴废,不一定是个人过错。桓温生气作色说:“以前荆州刘表有一头重达千斤的肥牛,吃食十倍于常牛,但负重行远,还不如一头老母牛。曹操攻破荆州,就把它杀了以飧兵士。”王衍就是这么一个无用的东西。

皇帝行酒。东海王越弃晋怀帝于不顾自个跑了,留河南尹潘滔居守监视。晋怀帝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升任大将军的苟晞建议迁都仓垣,怀帝将从之,但诸大臣畏潘滔,不敢奉诏,而且死到临头的宫人舍不得资财,宁可当饱鬼,也不欲出去。这时因缺粮人相食,百官流亡者十有八九。怀帝召群臣会议,将去参会时落魄得连警卫都凑不齐。他无奈的抚手叹曰:“如何会无车舆!”他走出西掖门,至铜驰街,身为皇帝却居然为盗贼所掠夺,不得进只好返还。

六月癸未,刘曜、王弥、石勒等入寇洛川,晋军屡败,死者甚众。丁酉攻入京师,怀帝欲逃长安,却被刘曜等追及活捉,被送到平阳,刘聪以他为“会稽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变”。 下来的八月,刘聪之子刘粲攻陷长安,太尉、南阳王模投降后遇害;九月石勒袭阳夏,大将军苟晞及他所立的太子豫章王端并死于敌,西晋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这时,别支秦王司马邺被雍州刺史贾疋立为皇太子。

苟且偷生后,嘉平元年(311)一次宴会,刘聪引着晋怀帝入宴,谈起以前怀帝为豫章王时,自己曾与王济一起相访,比赛射箭的旧事,晋怀帝连忙毕恭毕敬地回答:“臣安敢忘之,但恨尔日不早识龙颜耳。”刘聪说:“你们司马家骨肉相残,何其厉害啊。”晋怀帝只好回答:“此大概不是人事,而是大汉得天下之意,故为陛下自相驱除啊。臣家若能奉武皇之业,九族敦睦,陛下何由得之?”永嘉七年(313)正月初一,刘聪在光极前殿大会群臣,逼令晋怀帝穿着奴仆才穿的青色衣服行酒。晋怀帝是从皇帝到了奴仆(而石勒则是从奴仆到了皇帝),这是一个奇耻大辱,可以和后世的“靖康耻”一比。庾珉、王隽等起而大哭,刘聪恶之。这时有告庾珉等谋以平阳响应刘琨,刘聪遂鸩杀晋怀帝,年仅30岁,并诛杀了庾、王。

晋怀帝一死,秦王司马邺就登基,即晋愍帝。改元建兴,五年(317年)八月,刘曜攻长安,愍帝出降,西晋就此结束了凌乱不堪的历史。

西晋灭亡之源,根本原因是晋武帝的私心,直接原因就是晋惠帝的白痴和贾后乱政导致“八王之乱”,人人各怀异心,以后形势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历史上以类似白痴为帝的真还不少,东晋还有一个不知寒暑的晋安帝。这种把历史当儿戏的朝代,历史对它也绝不会客气。

下篇: 晋元帝司马睿:牛继马后

晋元帝司马睿小档案

父 亲司马觐(司马懿孙)母 亲夏侯氏

兄弟排位长子任数第5任

生存时间公元276年—322年47岁

在位时间公元317年—322年6年

后一任第6任明帝司马绍在位4年

影响力:★★★★

历史标签:“王马共天下”、“牛继马后”

公元317年3月,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晋王位,次年建立东晋即晋元帝。他是司马懿之子司马伷的孙子,辈分和司马衷是同辈,所以按理他也是晋朝血统的第二代。

他于咸宁二年(276)生于洛阳,据说出生时“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长得隆准龙颜,目有精曜。15岁时嗣位琅邪王,因政局动荡,小心谨慎,以免于祸,不为人知。只有侍中嵇绍异之,对人说他:“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

金陵有天子气。“八王之乱”中,左将军司马睿跟随东海王司马越奉白痴皇帝北讨成都王司马颖,“荡阴之战” 司马越中失败逃回东海国,司马睿和晋惠帝等均为成都王颖所掳。他惧祸将逃出邺城,但这晚月亮正明,警卫森严,没有办法,十分窘迫。一会儿,云雾弥漫,雷雨暴至,游哨都休息了,因得机会潜逃。不料在黄河渡口河阳津又被守兵拦劫,因为司马颖下令“诸关一律不准放行达官贵人”。他很焦急,恰好随员宋典从后面赶来,随机应变用马鞭敲打着他笑说:“舍长!朝廷不准贵人通行,你怎么也被拘捕了!”守兵真以为他只是一名小小的舍长,就让他通过了。他到了洛阳,见城中大乱,就把他母亲夏侯氏接着回自己封国去了。不久,跟随东海王越,以王导之计守建邺(后避讳改建康),开始经营江东。晋愍帝即位后进位丞相,在晋愍帝百般求助时他也不理不问,只是在东南经营自己的一片天地。

建武元年(317)春二月辛巳,平东将军宋哲至,宣愍帝之诏,让他总理万机,时据旧都,修复陵庙,以雪大耻。他趁机称晋王。十二月,被俘后被刘聪百般折磨,如下令在酒会上行酒洗爵、入厕所又令他执盖的18岁愍帝被杀于平阳。二年,愍帝死去的消息到了东南,司马睿就马上名正言顺地称帝,史称东晋。

王马共天下。晋惠帝太安之际有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永嘉中王室沦覆,晋元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幸免于难,而他竟登大位应了童谣。

晋元帝刚到江左时,日子也并不好过,外面强敌虎视眈眈,内部矛盾百出。他只是皇室远亲,才能也很有限,一个多月了来投奔的人根本没有,为了收拾人心,他就和王导以及刚好来朝的王敦三人一起唱了一出“双簧戏”。

在传统的三月上巳日,他乘着肩舆,具皇家威仪,王敦、王导等人皆骑马跟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是江南之望族,悄悄地观看了,见天下第一大家族王氏如此礼敬司马睿,都又惊又惧,全部伏拜于道左。他就派王导亲自造访江南大族,顾荣等皆应命而至,因此吴会聚心,大势渐安。

在王氏兄弟的尽力辅佐下,司马睿渐渐把统治稳定下来,他很推崇王导,称为“仲父”,比为当今萧何。因为王氏兄弟的拥立大功,晋元帝司马睿登基的那天,特意从御座站了起来,要王导一起坐在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这是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待遇。这个意外的举动,使王导大吃一惊,连忙推辞说:“如果太阳跟普通的生物在一起,生物还怎么能得到阳光的照耀呢?”这一番吹捧,使晋元帝十分高兴,封王导为骠骑大将军,总揽政事;又让王敦总管军事。王家的子弟中,很多人都封了重要官职。这样就流传着一句话 “王与马,共天下”,意思就是强臣王氏同弱君司马氏共同掌握了东晋的大权。

晋元帝登了基,可他并没有把恢复故土当作真正的任务,对主北伐的祖逖放心不过,怕他势力太大了不好控制,反而加以阻挠,又派了一个戴若思来当征西将军,统管北方六州的军事,叫祖逖归他指挥,导致祖逖好不容易收复的部分土地又被石勒攻占,而且他志同道合的好友刘琨在幽州被王敦派人害死,遂忧愤而死。东晋完全继承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西晋遗风,类似王敦之反不断。

王敦之反。政治蜜月总是太短。仅仅5年,司马氏和王氏就刀兵相向了。王敦字处仲,是王导之从父兄,为人冷酷。巨富石崇曾经请他俩,石崇有个规矩,以美人劝酒,客人不喝完就要杀她,因此客人往往一饮而尽。酒至王敦,王敦故意不肯喝完,美人悲惧失色,而他却傲然不视,任凭被杀。王导素不能饮,恐行酒者得罪,遂勉强喝完。洗马潘滔说:“处仲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若不噬人,亦当为人所噬。”

随着政权的稳固,任大将军的王敦掌握军权,渐渐把晋元帝不放在眼里。对于君臣矛盾,王导还只是口头上发点怨言,而王敦却以自己有立大功于江左,手控强兵,有问鼎之心。双方矛盾渐渐激化,晋元帝畏而恶之,重用了大臣刘隗和刁协,对王氏兄弟渐渐疏远起来,王敦更加心不能平。

晋元帝以刘隗为镇北将军,戴若思为征西将军,悉发扬州奴为兵,对外说是以讨胡,实为防御尾大不掉的王敦。永昌元年(322),王敦率众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今湖北鄂州)起兵攻向建康。元帝大怒,下诏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今亲率六军,以诛大逆,有杀敦者,封五千户侯。”召戴若思、刘隗并会京师加强防御。王敦之兄王含当时为光禄勋,叛奔于王敦。

在京城的王导率群从昆弟子侄二十余人,每早都诣台待罪。元帝以王导忠节,特归还朝服。还任王导为前锋大都督,以戴若思为骠骑将军,六路进攻王敦。四月,守石头城的右将军周札(“除三害”的周处之子)投降,戴若思、刘隗率领军队攻之,王导、周顗、郭逸、虞潭等三道出战,结果六军败绩。尚书令刁协奔于江乘,为贼所害;刘隗逃奔于石勒。建康被陷,元帝只得派使者对王敦说:“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也。如其不然,我就回到琅邪以让贤。”王敦把持了朝政,自为丞相,紧接着杀了戴若思、尚书左仆射周顗(字伯仁)。以前王敦惮元帝贤明,欲更换皇帝,王导固争才止。此役后王敦又说:“不从吾言,几致覆族。”但在王导坚持下,王敦无法实现目的,只得于四月还师武昌,遥控朝政。

不过用不着王敦下手,闰十一月,晋元帝司马睿自己就忧愤而死了,太子司马绍继位(晋明帝)。晋明帝即位后,王导受遗诏辅政。一次王导侍坐,明帝问前世是如何以得天下的,王导就说了司马懿开始如何创业的,还说了司马昭杀高贵乡公的事。明帝听了,满面羞愧,以面覆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晋明帝不可谓无羞耻之心,而司马氏不可谓不千古流恶。

牛继马后。以前,有一幅玄石图有“牛继马后”,那时候的人大都迷信这些谶言图画,故司马懿深忌姓牛的。他帐下有大将牛金,曾经跟随他转战南北,抵御周瑜、诸葛亮,消灭造反的公孙渊,立有大功。司马懿就造了一个奇怪的酒壶,只有一个口,里面却装两种酒。一次请牛金,他先饮无毒的,而以毒酒给牛金喝。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牛金哪里会想到这里,就一饮而尽,遂死。司马懿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料据《晋书。 元帝纪》记载:时为恭王的司马觐之妃夏侯氏竟然私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居然和谶言相符。

整个晋朝从骄奢淫逸的晋武帝开始就是亡国之象,到了晋惠帝,贾后乱政,八王之乱,互相残杀,亲痛仇快,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忠贤路绝,谗邪得志,南阳鲁褒作《钱神论》以讽刺。虽然后来延续了东晋,结果是帮别姓挣江山,也只是二世就亡。苏东坡曾经评价说:“晋武帝探策,岂亦如签也耶?惠帝不肖,得一,盖神以实告。裴頠谄对,士君子耻之,而史以为美谈,鄙哉!惠、怀、愍皆不终,牛系马后,岂及亡乎!”

晋武帝 邓林

秋风铜爵曲池平,吴主宫娃满掖庭。

凭仗皇孙聪慧早,不知祸在夕阳亭。

同类推荐
  • 辛亥:国运1911

    辛亥:国运1911

    本书介绍了清末黄花岗起义、立宪运动、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1911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重生之崛起在美国极北

    重生之崛起在美国极北

    讲述一段幻想的历史,讲述一段可歌可泣的璀璨新人生故事——让我们买下阿拉斯加,建立全新国度吧!!
  • 无量星图

    无量星图

    先贤有言:天人感应。以天为尊,人为卑,殊不知天道苍苍,不若万民泱泱!
  • 相唐

    相唐

    穿越了,莫名其妙的成了李隆基的老师,薛怀义的女婿,武则天的弟弟。唐中宗管他喊叔叔,他却管唐中宗喊岳父,岳母大人想勾引他,上官婉儿想爬上他的床,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更死皮赖脸要把妹妹嫁给他,大唐美女争先恐后的投怀送抱,但这无边艳福却不是那么好享的,三代帝皇,一朝为相,且看李天野如何纵横天下,玩转大唐!
  • 汉末之无上帝业

    汉末之无上帝业

    汉末,天灾人祸,世家兼并,诸侯混战,七千万黎民到了西晋初年,只剩下不到一千万!乱世人如猪狗,可怜苍生。刘睿,一个带着二十一世纪的落魄皇家血脉,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为了遍地流民不再饿死,开始了他的抗争。机关算尽,不过是为了身边人的温饱,却一步步的借用各种势力机运,成为强者,叱咤三国。金戈铁马,一路血流成河,尸骸遍野,终于成就了强汉的威名,没有了随后的两晋南北朝,只有刘睿的大汉。塞外海外,遍插大汉旗帜,旌旗所指,所向披扉,天下臣服,一片血雨腥风几十载,四海之内,都变成大汉民族,再也没有所外蛮胡外蛮,不想改变的一律变成粪肥,绝无例外。就在刘睿坐了二十年皇帝,大汉蒸蒸日上的时候,突然把皇位传给儿子,自己带着众多美人儿还有属下,扬帆出海,那说,他要在遥远的美洲开创出另一个强汉,决不能把好地方留给别人。那一年,他五十岁,然后,又在美洲坐了二十年的皇帝。
热门推荐
  • 我的青春里只有你

    我的青春里只有你

    夏迟暖第一次看到如此妖孽邪肆的美人!不对,,,是妖孽的美男!从此夏迟暖就被迫走向了宠妻之路,当然宠她的就是她身旁这个妖孽!某日夏迟暖:”你的笑容得这么祸国殃民,以后不能对其他异性这么笑!同性也不行!“男子邪魅地看着霸道的夏迟暖:”我只对你笑,老婆!“说完,某妖孽抱着自己老婆回房间。。。(嗯,应该是笑笑去了/(ㄒ-ㄒ)/~~。装作什么都不懂)本文1vs1,男女以大宠为主,绝对妖孽!女主不是傻白甜!无小三狗血!配角也是很有故事的哦!
  • 逆天至尊

    逆天至尊

    天才科学家重生异界,成为原始部落首领幼子。两个不同灵魂融合,天才与蠢材的碰撞,前世遗憾今生实现。强者为尊,大道不公,因一次兽潮,且看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
  • 弃爹王爷靠边站

    弃爹王爷靠边站

    一场意外,她与他产生了一个短暂的交集,收获是十个月后的两个萌包子,五年后,两人再次相遇,她已是拥有遍布全国命脉产业的幕后老板,而他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的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远不认输

    永远不认输

    《永远不认输(好故事伴我成长之勇敢篇)》编著者范英杰。我们的父母一直教育我们要勇敢、要坚强,长大之后才能报效祖国,实现梦想。勇敢坚强的精神从小就要开始锻炼。本书收集了众多表现勇敢坚强的故事,意在告知小读者,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多苦的环境,都要勇敢地面对,勇敢地向前冲,成功就在前方招手!
  • 将门妖妃

    将门妖妃

    秦落羽,21世纪影视歌三栖巨星,一朝穿越,却成了乞丐?并且还多了个儿子!这一世虽身为大将军府的嫡女,却处处遭受凌辱。大婚之日,就被当街掳走,成为落魄乞丐。这一世她不会再听命运的安排,她要带上儿子,凤凌异世,将妖魔鬼怪,奸人贱人,一并扫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蛮荒狂情之兽人传说

    蛮荒狂情之兽人传说

    现在有夫妻闯荒野闹得挺火。这本书,也差不多。不过闯的不是荒野,而是莽荒。
  • 我一定要娶你

    我一定要娶你

    这是一个土的掉渣的故事,就犹如刚从泥土里刨出来带着泥巴的土豆,沉甸甸的带着泥土的芬芳,展现在世人面前,煎炸炖煮任由你来分享它的酸甜苦辣!
  •  变昆虫后的日子

     变昆虫后的日子

    天强原本是一个某五星级酒店的厨师,那天在快下班的时候宣布自己终于交上了一个女朋友,从此告别五姑娘的日子。邀请所有后厨厨师一起聚餐表示庆祝。
  • 拜金甜心很猫咪

    拜金甜心很猫咪

    因为一个特殊的任务,作为极品拜金女的Kitty踏上了去贵族学校的“寻夫之路”,寻找她的未婚夫,却是遇到了8位舍友:邪魅如他,可爱如他,冰冷如他,天然如他,恶魔如他,温柔如他,直率如他,神秘如他。到底谁才是她要找的他?面对众多男生,Kitty应该做何选择?谎言在慢慢酝酿,是谁在一步步陷入其中?又是谁在导演这出戏?Kitty被卷入到底是人为还是命中注定?
  • 恶趣味大史记

    恶趣味大史记

    神爱世人、圣人不死、道法自然、佛入轮回、人定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