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03200000006

第6章 圣与俗:诗歌的二重起源

诗歌起源的探讨同艺术起源问题一样,曾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时至今日,用思维与文化的眼光重新考虑这一课题,似可区分出诗歌的二重起源——圣诗与俗诗,分别加以探讨,从而避免许多纠缠不清的死结,使问题逐步明朗化。

简单地讲,圣诗即指服务于宗教信仰和礼仪活动的诗歌唱词,如祭祀歌词、咒词、祝祷之词、招魂曲词等等。圣诗起源之早,当与人类法术思维的成熟和语言的发生同步。各大文明初始时期被各种宗教奉为“经”的诗歌作品,如古印度的《吠陀》和《薄伽梵歌》、古伊朗的《阿维斯塔》、希伯来《旧约》中的《诗篇》、古埃及的《亡灵书》中的诗作、苏美尔和巴比伦文明中的颂神诗与创世史诗《艾努玛·艾利什》、古希腊文明中大部分失传了的诗体启示录据吉尔伯特·默雷(G。Murray)《古希腊文学史》:“这种启示录最初出于俄耳浦斯、缪赛乌斯和巴喀第斯之口。这最末一类久已失传,只留下很少的遗迹,而荷马和赫西俄德的诗,则构成我们最初的文学的纪念碑。”等等,便都是因及时见诸文字记载而保存至今的圣诗。俗诗与圣诗相对而言,泛指一切与宗教信仰并无直接关联的民间歌谣、韵语唱词等。俗诗的起源从理论上讲,当与圣诗不相上下,同样以人类语言能力的发生为前提。但由于二者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大不相同,所以早期的俗诗大都因为无法及时记录为文字而湮没无闻了。《诗经》中的“颂”与“风”,大致上相当于这里所说的“圣诗”与“俗诗”,而“雅”则介乎二者之间。

圣诗与俗诗虽同样古老,但其内容和形式都各具特色,相互之间既有影响作用,又明显地属于不同的思维和文化产物。《诗经》中的《周颂》31篇皆由一章组成,而《国风》和《大小雅》则为多章叠咏体,仅此一种区别,即可看出二者本不同源,似应区别对待。参看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概说》(中译本),重庆出版社,1982年,第61—62页。圣诗的溯源研究实际上必然属于宗教文化的范围。俗诗的根源则在于世俗文化,尤其是民间的性文化方面。随着从原始到文明的演进过程,许多本来作为宗教信仰对象的圣诗逐渐向世俗化方向转变,也就是从固定于仪式场合演唱的歌诗向非信仰的、文学性的说唱诗转变。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现存的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以创世神话和祖先事迹为主题的长叙事诗,似可看做是由仪式性的圣诗脱胎而来的产物,它们同世俗的抒情歌诗并不同源。安德鲁·兰的看法是,应区分民歌与史诗的不同来源,他说:

民歌有长时期和普遍的流传是可以证明的;这些歌的起源,从民众嘴里和心里出来的,同那些艺术诗的起源,由于贵族为得要求一种只有他们能有的那种史诗而生的,可以说是正相反。安德鲁·兰(Andrew Lang):《民歌》(Ballad),家斌译,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编《歌谣》周刊第18期,1931年5月。

按照这种看法,民歌出自民间,反映的是民众的世俗心声;史诗出自贵族,是个人性诗作的滥觞。如果参考当代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安德鲁·兰所区分的诗歌的两类源头实际上正是“圣”与“俗”的区别。

就希腊和印度的大史诗传统而言,《伊利亚特》和《摩诃婆罗多》虽已脱离了宗教信仰的束缚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多少仍具有圣诗的色彩。

与史诗传统相对的民歌或歌谣之所以具有充分的世俗特性,因为它出自与宗教圣事远离的民间下层阶级。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说的正是下层民歌创作的情况,与“美盛德”的贵族宗教诗和史诗显然大异其趣。尽管远古时的情形因无文字记载已无法详考,但是从现代的民谣民谚的产生的分析中多少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吧。傅振伦先生1925年作《歌谚的起源》一文在这方面先行了一步。文中把歌谚的创作者划分为六类:

1.小学生。如“赵钱孙李,师父捻米;周吴郑王,师父溺床”之类。

2.儿童。如“父十三,母十四,哥哥十五,我十六”之类。

3.乞丐。傅氏举出的例子是:“老太太,真有福,抱着孩子他不哭。”

4.说书人。过去把说书人所作谣谚通称为“小段”,如《高高山上一老僧》等。

5.杂耍卖艺者。这些民间卖艺人在演出时口中常有韵语同观众交流。如乡间玩帆船(扮角游戏之一种)的人唱词:“人老了,人老了!吃不动了的多,吃动的少。人老了,人老了!白头发多,黑头发少。”

6.妇女。这一类在数量上颇为可观,例子遍布各种民俗歌谣书刊之中。傅振伦:《歌谚的起源》,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编《歌谣》周刊第87号,1925年。

傅氏这种歌谚起源分类法虽在逻辑上欠严谨,毕竟还是显示了诗歌产生的世俗文化背景的主要情况,对于从“俗”的一面了解诗之构成不无帮助。如他所举出的第6类妇女,作为民间歌谚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说自古而然。圣诗《颂》的部分中绝无女子创作殆无疑问,然《风》诗中出自女性的作品确实相当可观,从道学立场出发指责“淫风”的朱熹就已意识到这一点,他说“郑风淫”的主要依据便是郑风中多有“女惑男之语”朱熹:《诗集传》卷四,郑风总评。。时至今日,讨论妇女与歌谣之关系的学者已经断言,从歌谣的内容方面判断,几乎半数以上是有关妇女问题的;从歌谣的作者方面判断,也有一半出自妇女。刘经庵先生解释说:

歌谣为什么一半是妇女们造成的?天所赋予妇女们的文学天才,并不亚于男子,不过她们久为男子所征服,没有机会去发展罢了。但是她们的文学天才,未曾淹没,遇有所感,可随时而发……更有些妇女们受公婆的虐待,妯娌和姑嫂间的诽谤,以及婚姻的不满意,她们满腹的冤屈,向谁去诉?她们既不会作什么离骚的词,断肠的诗,所以就“不平则鸣”,把自己的痛苦信口胡柴的歌唱出来了。刘经庵:《歌谣与妇女》,见《歌谣》第30号,1923年。

刘氏还自述他采歌的情况说,他所采辑的《河北歌谣第一集》有三百余首,短者两三句,长者千余言,多半是妇女所说的。这种情形似乎验证了孔子“诗可以怨”的古老诗歌理论。正因为下层人民苦难深重,怨情最多,所以民歌谣谚等世俗之诗多出自他们之口。又由于妇女除了受各种社会压迫之外还要受到男性的压迫,所以怨情较一般男性更重,形诸歌咏者自然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种从民俗学考察出发所得出的推论对于我们区分诗歌的二重起源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并且对于理解圣诗与俗诗两类不同作者群的性别构成比例,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中国古代的诗论家们在描述上古诗歌史的时候,也有人已注意到最古的诗集《诗经》中实际包含着两类有明显区别特征的不同作品。如明代胡应麟《诗薮》便指出:

《国风》、《雅》、《颂》,并列圣经。第风人所赋,多本室家、行旅、悲欢、聚散、感叹、忆赠之词,故其遗响,后世独传。楚一变而为骚,汉再变而为选,唐三变而为律,体格日卑,其用于室家、行旅、悲欢、聚散、感叹、忆赠,则一也。《雅》、《颂》宏奥淳深,庄严典则,施诸明堂清庙,用既不伦,作自圣佐贤臣,体又迥别。三代而下,寥寥寡和,宜矣。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页。

胡氏的这种对中国诗歌源流的宏观把握虽未必完全准确(如认为《雅》诗在后代没有反响等),但他毕竟敏锐地抓住了由《诗经》所奠定的两类题材、主题、风格都迥然相异的诗作线索,并特别强调了俗诗——即《国风》——对于后代诗歌发展的主导和基础作用。近代以来的《诗经》研究可以说大致上都依照着同样一种侧重倾向而展开,即重视《国风》而相对忽略《颂》的部分。从崔东壁的《读风偶识》到闻一多的《风诗类钞》,可以大体上看出研究者们关注对象上的这种偏倾。建国以来又受苏联式庸俗社会学的局限,“人民性”突出的风诗被套说成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初典范,而《雅》诗,特别是《颂》诗,却成了几乎无人问津的“剥削阶级”糟粕。这可真是“圣”变为“俗”,“俗”变为“圣”的历史大喜剧。

当我们把作为文化事项的《诗经》放在人类学的跨文化背景中加以理性透视的时候,不难发现长期被人忽略的《颂》和《雅》竟成了探求“圣诗”发生真相的惟一可靠素材。因此,本书虽也涉及俗诗的发生背景问题,特别是原始性文化与《风》诗的渊源关系问题,但更多的篇幅却用来挖掘与“圣诗”有直接关系的远古宗教文化方面的问题,如中国汉语“诗”概念的宗教学意蕴、诗与寺人制度的深厚姻缘、《诗经》与儒家思想的渊源关系、温柔敦厚诗教与中庸伦理观的共同根基——远古阉割文化、盲诗人诵诗制与周代瞽矇文化的昌盛及其对中国文学的重要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由于过去没有得到重视和研究,笔者的尝试就不乏一定的冒险性和不成熟性。但愿这种斗胆尝试能给沉闷千载的《诗经》研究多少带来一点新的视野和新的思路,有助于对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做进一步的认识。

侯作侯祝,

靡届靡究。

——《大雅·荡》

愿你口说的话,

变为你眼见的现实。

——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同类推荐
  • 解放长沙

    解放长沙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八年的夏天,华夏神州万川千水,无不沸沸扬扬。黄河在涨潮,长江在涨潮,珠江在涨潮,黑龙江在涨潮。真个是,潮涨潮落,多少悲欢东流去,涨潮落潮,历代兴亡汇心头。
  • 那时青春,不懂爱

    那时青春,不懂爱

    本书收录了他100多篇文章,包括做你的一颗牙,爱之谜,给你最多的人,不是每种爱都会让人心疼,相爱过多少秒,补心之手,焐心之人,爱情保险,你并非我的依靠,五十分的两个人,在春天里寂寞的歌,那时青春,不懂爱,要对有些爱不以为然,那不是爱,藏爱,做你的骨头,爱情树,那群鸽子的主人,再向前一步等等。
  • 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精选

    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精选

    岁月匆匆,四季如歌,忽感时光流逝的飞速,心中汹涌着激动和不安。如一位辛勤耕耘的农民,到了金色的秋天,看到丰硕的收获,会更加感到兴奋和幸福!
  • 北大随笔

    北大随笔

    我把这部集子叫作“杂文”而不叫作“全集”,或“选集”,或“文存”,是有意义的,并不是随便抓用两个字,也并不是故意要和时下诸贤显示不同。我这部集子实在并不全,有许多东西已经找不着,有许多为版权所限不能用,有许多实在要不得;另有一部分讨论语音乐律的文章,总共有二十多万字,性质似乎太专门一点,一般的读者决然不要看,不如提出另印为是。这样说,“全”字是当然不能用的了。
  • 读者精品——小事物语

    读者精品——小事物语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回家人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热门推荐
  • 20几岁,魅商决定女人一生

    20几岁,魅商决定女人一生

    这不是一本“教训”你的书而是一个爱你才会说的“闺密”!《20几岁魅商决定女人的一生》只要内容包括:与聪明的女人相比,情愿做一个有吸引力的女人、穿出你的影响力、谁都会爱上顾盼生辉的女人、女人要为自己存储宽容基金、操之在我,做情绪的主人、女人用温柔“俘获”风情、没有钻石,你还有香水、魅力女人的十个时尚标签、秉持个性,每个女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职场女人要学会用魅力推销自己等。打造魅力女人的金钻宝典,铸就迷人气质的金玉良言。
  • 完美女王:王者归来

    完美女王:王者归来

    1.曾经完美的童年,纯真的心。竟因为一场杀戮导致一个女孩儿丧失家庭。……五年后我王者归来!当年的仇恨现在,我会让你加倍偿还!……2.“嫁给我吧!”身为“一国之君”的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咱们的女主能不感动吗!所以.........第一次,不好勿喷。请见谅
  • 盖世神道

    盖世神道

    战鼓响,狼烟起,血染诸天界。悟神道,修戟剑,横扫众天骄。神秘的狱界之主,欲势降临;西牛的恶佛势力,日益壮大;天生神力的北蛮巨妖更是蠢蠢欲动.......远古的战场即将拉开序幕.......乱世之时,必是衍生霸主之际!!!
  • 夜色边缘

    夜色边缘

    利欲交织的城市,我该用什么来填补空白的青春,而夜色的边缘,正是黎明。
  • 废材逆天:王爷请俯首

    废材逆天:王爷请俯首

    虾米!白痴?废材?一朝穿越成丞相府嫡女,可是白痴废材是怎么回事?一朝风华绝代,明明是个天才,哪个眼瞎说是废材的?虾米?神宠?抱歉!最厉害的神宠自动钻进她的怀里。虾米?炼药师尊贵?丹药她当糖豆吃,最后来了一个神秘男人,嘴角勾起邪魅的笑霸道的说:“我要让全世界知道,你、被我承包了!”我想要一个人,一双手,陪我左右,至死不休。
  • 冰神

    冰神

    “倾国倾城,谁言是她错?冰肌雪骨,谁知内心似火?”“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守候一辈子;为你痴,为你狂,为你酒入愁肠”她,是天界的紫嫣仙子,是刘家小姐,是冰冰公主。初下凡间为天庭,再入红尘遭陷害。他,是一国之君,一见倾心,爱她却因她而放弃她。他,双龙山当家,初逢定情,愿为她杀上天庭。他,沈府二少,朦胧有意,精通万兽之语,却难入其心。他,沈府三少,缘定三生,不离不弃,生死相随。
  • 天命医王

    天命医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有人天生好皮囊,有人却又矮又挫;有人含着金汤匙出生,有人却为三餐发愁;有人出门遇贵人,有人却怀才不遇……得天命,夺气运!金钱、权势、美女,滚滚而来。
  • 封天阙世

    封天阙世

    洪荒古域年间,上有大能,自比于天。视凡子如草芥,斩妖虫魅物,令奴之。只可笑莽荒孤寂无人,何曰凡者不可修?少年自于凡域夫家生,天自断其曰不能。但又如何?命数自由人定,天岂不可欺?莫欺少年郎,来日定当舞青冥,笑流狱。负皇命,战八荒!
  • 捣蛋的将军

    捣蛋的将军

    本书大部分是真实的历史,讲的是突厥族小屁孩儿,一步步成长为大唐帝国的将军,最后被皇帝封为东平郡王,成了汉人的王爷,问鼎皇权,最后一切化为烟尘。
  • 美男猎杀行动:抓个男人去拐卖

    美男猎杀行动:抓个男人去拐卖

    若问某人美男是拿来干嘛的,某人会很认真的告诉你:美男不能够吃的,但是可以猎杀的。某妖魅男:小梦儿,那么就让羽哥哥陪着你,不用你陪着我。某女:……对于厚比天好的脸皮的人,某女很想直接把某男扔到窗外,奈何武功不如人。某太子:诺,这是休书。某女:哦,原来……,是休书啊。惊叹于还没有嫁人就先从某人开始就收到休书了,以至于陆陆续续收到几封休书,某女感叹,原来休书可以这样写的。某师兄如是道:走,这些都是坏人,不要理她们。某女仰天长叹之后,嘀咕:师兄不也一样?不过对于和其他人相比,某女倾向于自己的师兄,不是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吗?于是某女本着这个原则,打算把师兄送给她家小白(一只小白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