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4700000032

第32章 膜拜与恐惧

这是发生在我童年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年三十的晚上。和许多中国农村的家庭一样,过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吃饭以前先祭祖。在堂屋的中间摆上大桌,摆好酒菜,烧香、烧纸,给祖宗一遍遍地敬酒。这些都是父亲主持。母亲只管烧菜上菜。小孩子站在一边看,不许大声说话,到时磕头。三遍纸烧完,再等片刻,估摸着祖宗们吃完了,离去了,父亲说一声“行了”,小孩子们便欢天喜地地开始喧哗、找位置、端碗吃饭,忙了一年,这是最喜庆的日子。这年刚坐下,就听远处“嘭”的一声巨响,印象中,除了打雷,还从没听到什么声音这么响过。父亲跑到屋外一看,大叫一声:“不好了,高洼子失火了!”顺手提了一只水桶就跑了,妈妈和哥哥跟着也提了水桶跑出去了。家里只剩下婆婆、我和几个更小的弟弟妹妹。站在屋外场子上,可见远处火光冲天,半个天都被映红了。“高洼子”是一个小山坳,那儿住着一户姓周的人家。离我们家不到半里路。但我家屋后是一道小山岗,隔断了,站在场子上看不见。但只要向他们那个方向走二三十步,登上小山岗,马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顺风的时候喊一声都可以听见。但这时只见一片火光,也不知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爸爸妈妈哥哥好长时间没有回来,婆婆安排我们几个孩子睡下。爸爸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的,我一点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见爸爸妈妈正在向一个大布袋里装米。说话间知道,昨天晚上,周家也是祭祖,烧纸,没完全熄灭的纸片飞起来,因是草屋,一接触屋顶的干草,马上烧着了。前几年这儿打仗,他们从野外拣了个地雷放在屋檐的墙上,火一烧,点着了,我们听到的那一声巨响就是炸响的地雷发出的。地雷在后屋檐的墙上,离地面高,没伤着人。也因这一声响,惊动了村里的人,大家都赶来了。但因房子是草木结构,烧得旺,根本没法救,很快就烧完了。“可怜,连换洗衣裳都没有抢出来!”爸爸妈妈装的米和叠好的几件旧衣服就是准备给他们家送去的。

爸爸背米去的时候,我也跟着去了。果然,原来好好的房子这时只剩四堵被烧得黑糊糊的墙,朝里的那堵墙还塌出一个大缺口,显然是被地雷炸的。村上的乡亲都来了。男人们仍在帮助翻墙土、抬烧焦的木头,看能不能找到还未烧掉的东西。妇女们帮着劝周家几个已哭得昏过去的女人。让人惊讶的是,不知是谁已用木头临时削了个人像,用学生用的红墨水染红了,放在那里,周家几个女人在前面点了香,跪在那儿,一面拜一面哭。听周围几个大人说,那就是火神菩萨。其中两个还压低声音说,他们昨天晚上亲眼看见,满身通红的火神菩萨当时就站在熊熊燃烧的屋顶上,手拿一把扫帚,左右划,扫帚所到之处,火星飞溅,火焰腾起,一会儿就把房子全烧了,听着听着,我全糊涂了:既然是火神菩萨烧了他们的房子,他们这会儿为什么还要给他烧香磕头、一遍一遍地拜呢?

我跑去问父亲。不料父亲还未听我把话说完,就脸色铁青,一声断喝:“小孩子别乱说,滚回去!”

父亲让滚回去只好滚回去。但我真不明白自己说错了什么,更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父亲中午回来也没再提这件事,以后也没再提这件事。可我还是一直不明白,明明是火神菩萨刚刚烧了他们的房子,他们为什么还要给他烧香磕头呢?

这样过了好多年。直到有一天,我在大学的课堂上,读到一个英国记者写的一篇记叙文。里面说,一些住在尼罗河上游和周边的人去远行,从居住地走出来,要穿过一片片沙漠。沙漠里没有水,遇到夏天晴热的日子,太阳炙烤着,地上的温度升到四五十度,许多人没走出沙漠,就热渴而死了。直到听到尼罗河的水声,看得尼罗河的水,他们才知道得救了、这次去远行有望了。这位记者说,他也沿着远行的路走过一次,沿途除了看到大片大片的沙漠外,还看到许多庙,使他感到十分惊讶的是,他发现庙里供的都不是水神、尼罗河神,而是太阳神。明明是太阳使他们历尽磨难,甚至失去生命,是水、是尼罗河挽救了他们,他们为什么不感激不祭祀水神、河神,而要供奉太阳神呢?读着这位记者的疑问,联想到小时候看到邻家的房子被烧、还要跪拜火神菩萨的事,我突然觉得有点明白了:在很多时候,我们祭祀、供奉、崇敬某个对象,并不是真的敬他、爱他,而是因为怕他。小时候看到的火神菩萨烧了邻家的房子,或者说,当时的人们认为是火神菩萨烧了他们家的房子,不仅不敢恨他、骂他,还要给他烧香、磕头;周围的人说亲眼看到火神菩萨出现在火灾现场,说时小心地压低声音,听的人也屏息不敢说话;父亲听我说及火神菩萨立时铁青了脸叫我“滚回去”,现在想来,都是出于恐惧,出于害怕,觉得火神菩萨还在现场,要是让他知道你不服,或胆敢怨恨,还要受惩罚;而旁观的人胆敢对受罚者表示同情,或对事件作不当的议论,也要被牵连受惩罚。尼罗河是实实在在地在那儿的,到了河边就能喝到河水,不祭祀她她也不会惩罚你;太阳可不一样了。他可在可不在,时在时不在,你看不见他他却看得见你。高兴时,可以风和日丽,放你走过沙漠;不高兴时,就火炉般地炙烤,让你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一个暴烈的、乖戾的、变幻莫测的对象,因为无法预测,不能把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将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所以只能供他、祭他、求他、不敢惹他,受了罚还要感谢他,因为他一旦不满意,还会把更可怕的灾难再次降临到你的头上。

神是人创造的。火神菩萨也好,太阳神也好,无非是我们将自然界某种我们无非预测、无法把握的力量神化,赋予他们一种具体的可视可感的形象,对神的崇敬、祭祀其实就是对这些神秘力量的崇敬、祭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供奉、祭祀的又何止自然力和从自然力转化过来的神呢?我们供奉、祭祀的更多的还是各种不可知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力量转化来的神。玉皇是神,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人间君王的象征;阎王是神,除了代表死亡,很大程度上也是人间司法体系的化身,还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菩萨、佛祖、救星,我们供奉他们、祭祀他们,有时是不是也出自相同的心理?旧时的臣子被皇帝处罚,下诏贬职、入狱、甚至赐死,都会跪拜、接旨、“谢主隆恩”;现在的一些官员被革职、被审判,检讨书中一般也会写“感谢组织对我的培养”“感谢组织对我的挽救”,“我以后一定好好改造,以报答组织对我的关心”等等。更有许多小民,进了衙门就磕头,上了大街就喊“万岁”,不管有用没用,先把皇上、领袖、各级父母官、清官大老爷供在自家的案头上。这里的情形自然十分复杂。有心悦诚服的,有企图蒙混过关的,有刻意巴结的,但似乎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恐惧,害怕不对已受的惩罚表示诚惶诚恐、谢恩谢罪,就可能会受到更大的惩罚。说到底,仍不是敬他爱他,而是怕他。

恐惧、害怕、面对惩罚依然谢恩谢罪自然是一种扭曲,是一种弱者心态的显露。契诃夫有一篇小说,题名《柔弱的人》。家庭女教师和主人讲好,每月40卢布,她做了两个月零几天,结账时,主人赖账,说原来说的是每月30卢布,还找出种种理由,如说有几天是节假日,有几天儿子病了没上课,某天她失手打破了一只茶杯,某天对儿子管得不严儿子爬树撕破了衣服,还硬说他记得她曾经从他那儿支过钱,等等,七扣八扣,最后说只给她11个卢布。女教师虽然也提出异议,特别是申明她从未从主人那儿支过钱,但在主人的强势坚持下,她屈服了,小心、恭敬地从主人手里接过钱,还喃喃地说着“谢谢”。好在这只是主人的一个“残酷的玩笑”,他只是想实验一下,在自己公然地洗劫这位女教师时,她会怎样反应。结果是让他很失望的。“望着她的背影,我不禁沉思道:‘想在这个世上做一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是如此的轻而易举!’”“轻而易举”!看起来确是如此。但是为什么能如此的“轻而易举”呢?当“我”对女教师说:“我明明洗劫了你,天啊,我是在抢劫!我偷了你的钱!可你为什么还说‘谢谢’?”女教师回答说:“如果在别处,一分钱都不会给。”这话说得何等的悲哀!在一个强者的话就是法律的社会里,她一个弱女子,别说无证无据,就是有证有据,又能怎么样?弱者不是天生的,弱者是造出来的。没有较为超越、较为公正的法律保障,个别人单枪匹马地抗争,很可能是头破血流,头破血流之后还要背上统治者强加的种种罪名。多少次失败以后,或看到多少次的失败以后,人们害怕了,学乖了,于是妥协、屈服、忍辱负重、挨了打只会求饶,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受了惩罚还要谢恩还要谢罪还要感激涕零,在这些看似窝囊看似猥琐的表现后面,不知有多少委屈多少辛酸多少血泪!对此,我们可以批判它,但在批判之前,切莫忘了应先有一些理解。

但契诃夫的失望以致愤怒自然是对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年罗素在杭州西湖,见轿夫出力受气后还向主人点头微笑,颇为不解。鲁迅评论说,若轿夫受气挨骂后不向主人点头微笑,中国就不是现在的中国了。同样,火神菩萨烧了房子后,大家都不向他磕头求饶,他能怎样?还能把大家的房子都烧了?

同类推荐
  • 午后的镜子

    午后的镜子

    杨森君,笔名杨迈,宁夏灵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致力诗歌创作二十余年。已出版诗集《梦是唯一的行李》、《上色的草图》、《砂之塔》(中英文对照本)、《午后的镜子》,随笔集《冥想者的塔梯》(与人合著)、《草芥之芒》。《午后的镜子》是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之一。收录了作者《十一月的山上》、《向下望去》、《观察一滴水》、《清水营湖》、《高空》、《黑山》、《桃花》、《再次来到镇北堡》、《五月十六日在磁窑堡西夏瓷窑遗》、《在东庄子草原上》、《登秦长城》、《荒芜之述》、《东塔寺院》、《中午之蔽》等。
  • 晚清·想象·小说

    晚清·想象·小说

    本书以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非写实性小说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喧闹的非写实小说、意向的背后、晚清非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等,多角度地、全面地论述了非写实小说对文学现代化的推进。
  • 名家散文:我心飞扬

    名家散文:我心飞扬

    本书属文学类,散文、随笔作品集。通过作者本人对美国社会各方面的深切观察和体会,主要从两个角度娓娓道来作者在海外的所见,所闻,所思。全书分两辑,上辑通过作者儿子在美国上初中高中大学的经历,对美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环境,和小留学生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和家长及社会的相互互动进行了细致,生动,引人入胜的描绘。作品的第二辑题名为美国风情录,作者用短小精干的篇幅对美国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展示和分析,读来清新可喜,生动有趣。书中通过留意生活中平凡的点点滴滴,刻画出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生轨迹,给读者带来感动和启示,值得读者细细体会。
  •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父亲是天,是铁的纪律,是人生的权威,是绝对的原则,是冷酷的理念,严峻的教导者,但这只是文化观念的表导意识。我们通过这套书,中要告知天下的儿女们父爱如山。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热门推荐
  • 四月八

    四月八

    叙述一个正常人突遭变故,就医过程以及关于生死的一些思考
  • 情深不悔之断木殇

    情深不悔之断木殇

    各位看书的童鞋们,有票票的话投给新书《御宠萌妃:冥王殿下撩不停》呗。她系天地之间唯一一株五璃花,沐日月精华化身成人,秉绝代之姿容。他乃诞于鸿蒙伊始六界仅有的七星狐,得天帝欣赏居星腾宫,具希世之俊美。一朝相遇,一朝情动。奈何世间情缘最是坎坷,倾心相爱的他们能否敌的过阴谋与背叛?刑天台上他当胸一剑,她不痛不恨,只求忘记。得上神垂怜最终没有陨灭,魂魄双双转入尘世化为凡人,然而情之一字于六界都是同样的道理,爱之深,恨之切,情不尽,债难偿,这一世的仙子与狐王是终成眷属还是情深缘浅……替新书《御宠萌妃:冥王殿下撩不停》求票票,求收藏。
  • 英国学生科学读本

    英国学生科学读本

    《英国学生科学读本》是一套英国学生曾经使用的原版科学教材。作者尝试从孩子身边不起眼的细小事物开始,让他们自己走进奇妙的科学殿堂。这套科学读本犹如一部生动有趣的万物简史,书中提到的事物,都是人们天天可见的:狗、猫、麦子、铁、煤、铅笔、大头当然,有些是当地特有的东西,比如英国的硬币——便士。这些内容看起来平常得很,但每篇文章背后都关联着相应的专业科学,让读者学到丰富而有用的知识。《英国学生科学读本》的最后,还收录了一些优美的英语诗歌,描述了身边美丽的自然现象和孩子们的日常活动。对中国读者来讲,此书可谓一套多功能的英语读本。
  • 涅槃经义记

    涅槃经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追车

    追车

    通过追车而形成的校园爱情的男主角陈奇缘跟女主角红玫瑰通过曲折,离奇,艰辛的过程,而最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啊!
  • 雪夜归人

    雪夜归人

    雪夜,一身白衣叩开一座城门。命案,一条人命牵出一段往事。归人,一桩悬案掀开一场情深。
  • 30岁以后女人的养生经

    30岁以后女人的养生经

    《30岁以后女人的养生经》内容简单易懂,实用性极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30岁以后女人的养生经》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提出了“养颜先要养生,养生从调理脏腑开始”的观念,全面为你解读了30岁以后的女人养生真经——如何调理五脏,从眼睛美到脚趾的养颜术,日常生活中的养生细节,保持体型的日常简单运动,安全健康的常见女性疾病的养生保健疗法……
  • 霸道校草抱紧我

    霸道校草抱紧我

    开学第一天就不小心惹急了校园“大魔王”,不仅成了女生们的公敌,还要忍受着来自“魔王”的请求。“喂!送我回家。”“喂!给我做饭。”“喂!给我洗衣服。”终有一天,某校花发令:“姐我不干了!”某男邪魅一笑“是吗?干和不干,由不得你哦……”于星星你要知道“如果你是天上的一颗星,那么我就是你唯一的蓝天。”
  • 樱诺贵族学院:恋上皇室五公主

    樱诺贵族学院:恋上皇室五公主

    她犹如雪山,她妖娆妩媚,她优雅知性,她活泼开朗,她呆萌可爱;他犹如冰山,他花心邪魅,他温柔善良,他脾气火爆;他体贴入微。十年前,她们是不愁衣食的公主…却因为一场场阴谋让她们失去一切…十年后,她们的回归是为了复仇…却遇到了她们的王子…她们的选择是什么?复仇与爱情之间如何抉择?(不喜勿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革命时期的爱情

    革命时期的爱情

    这是一本关于性爱的书。性爱受到了自身力量的推动,但自发地做一件事在有的时候是不许可的,这就使事情变得非常的复杂。举例言之,颐和园在我家北面,假如没有北这个方向的话,我就只好向南走,越过南极和北极,行程四万余公里到达那里。我要说的是:人们的确可以牵强附会地解释一切,包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