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5种形式。按司马迁所说,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必读理由”
最客观的历史,帮助管理者纵观天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蕴含至理箴言
以史为鉴,研管理之道的不二范本
“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夏阳人,曾游历全国,以便为帮助他身为史官的父亲著《史记》做准备,曾任皇帝侍卫官,后为太史令,接替父亲职位。公元前104年始著述《史记》。公元前99年司马迁被捕入狱,判死刑。公元前98年司马迁为著作《史记》而自请宫刑。公元前97年司马迁被赦出狱,任中书令,发愤著《史记》。公元前91年《史记》完成。一生坎坷,心血尽在《史记》。虽然是一部史书,却包罗万象,对管理者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内容提要”
《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西汉司马迁所著,堪称旷世之作。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3000多年。内容包括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平民布衣等数千名历史人物,涵盖政治、典制、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博大精深,宏伟富瞻。全书分为5部分,第1部分为“本纪”,共12篇,记述历代帝王及大事;第2部分为“表”,共10篇,系统理出古代人和事;第3部分是“书”,共8篇,分别是礼、乐、律、历、封禅、河渠、天官、平准;第4部分为“世家”,共30篇,记述历代大贵族的事迹及传承;第5部分是“列传”,共70篇,载录历代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全书共130篇,52万字。书中叙述的史事,以战国至秦汉间最详。取材方面,作者不仅大量参考了《左传》、《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世本》以及诸子百家著作中的资料,而且充分利用了国家收藏的档案和民间保存的古文书传,并增加了亲身通过采访和实地调查获得的珍贵材料。
“核心理念”
司马迁著史,欲“通古今之变”,着意探讨历史的发展变化及其内在规律。通过对历史发展沿革的考察,司马迁形成了历史进化思想。在《史记》中,他肯定了秦始阜剪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历史性的功绩,认为秦朝为后世王朝树立了“法则”。司马迁认为,历史要发展变化,必然要除旧布新。这一点,从他对商鞅变法所产生的作用和历史影响的肯定,袒露无遗。在追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司马迁看惯了盛衰兴替,敏锐地觉察到盛世中往往隐藏着衰象和危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但他从统治者骄奢淫逸、富贵者贪暴腐化,百姓们贫穷困顿中,看到了社会矛盾的加剧,预示了汉王朝将由盛转衰。司马迂的历史观是进化的历史观,是发展的历史观,他的思想,给了后人发展与进化的启迪。
《史记》力图通过对诸多人物事迹的记述,总结历史的成败得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稽其成败兴坏之理”。通过对历史的通览,得出了“修德则兴、败德则亡,仁政则兴、暴政则亡,任贤则兴、近佞则亡,民附则兴、民背则亡”的深刻结论,指出了以人心向背为出发点。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后人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其中有痛彻肺腑的失败教训,也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对于每位管理者来说,研读此书,都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深化管理思想,获得更多的智慧。
《史记》为纪传体,这种编写史书的思路被人诟病为帝王将相谱,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体现了司马迁以人为本的思想。他认为,人,其中更主要的是英雄人物,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书中,详尽记载了帝王将相们的所作所为,不留痕迹地展示了他们的成败得失。对勇敢进取而建立功勋的各路英雄,他倾注了巨大的热情,或赞美他们的美德风范,或歌颂他们不朽的创造精神,或肯定他们无畏的英雄壮举。对阻碍历史前进,危害国家人民的奸诈邪恶,则给予无情的揭露与抨击。
“精彩篇章”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阊左适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强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精彩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自家的历史文化,必读《史记》。
——台静农
现在很多培训师在讲授时爱引用外国的案例,比如《致加西亚的信》、《谁动了我的奶酪》等,对于舶来品,其适用土壤有待检验,与此同时,我觉得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有很多优秀的古籍中的案例都可供我们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竞争时借鉴思路,《史记》就是其中一部。
——牛津管理评论报道
“延伸阅读”
《史记》与企业管理
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一部生动的“史记”,任何企业都需要经历风雨,《史记》中讲述的列国纷争以及各类英雄的种种计谋以及壮举,都是经过筛选的活教材。成君忆能从三国中得出管理之道,《史记》自然也能给管理者深刻启迪。管理者,尤其是中国的管理者,熟读《史记》的绝不在少数,企业家和他们所带领的企业的成功,就是《史记》有用的见证。
“推荐阅读”
《史记》
[汉]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2006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