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2800000028

第28章 飘泊依岑嵚

探讨赵之谦欲觅能书善画者为其捉刀之前,不妨从他同治九年七月廿八日给魏锡曾信中,了解他对索求书画人士应接不暇的情形:

弟近居省垣(按,杭州),以画度日,所入颇丰,而仅足敷衍。以识人太多,应酬太巴急;即轿夫一项,一月可销去屏幅数张。米珠薪桂,穷交戚,均散给于此,故无赢余,与清官同;今之所谓清官也。

同封信中,也透露他当时捐官的过程:

弟之谋捐官,乃体面乞丐耳,本不足计;然,不成则大可危也。今大约可成,明年准入此中求生活矣。

——尺牍通二五

锡曾盐官,即出自捐班,对之谦为了捐官手忙脚乱,不难理解。至于为筹措生活费及报捐知县诸费,请人代作书画一事,不仅之谦不会对锡曾隐瞒,且倩人捉刀的函件,也为锡曾所珍藏。

林来宾兄有纨扇一,须写三分小楷书,以工致秀丽为上,款“来宾”行一,款中祈加“司马”二字,以现将报捐同知衔知县,为之兆也。敬请阁下与花帆各书其一。再请于各友中择一能执□史笔,习殿试者书之,至感至感!

——尺牍通四三

从信中辞意来看,林来宾,若非同样失意于科场,则是富裕多金;不仅捐官摆排场,还要重金求名士如赵之谦者书扇,以骄于宾客。至于是否之谦真迹,大概也就不遑多计了。

信中同时显示,不仅收信人和花帆可以代为捉刀,还需另请一位擅馆阁书者。可见代笔者已自成体系,既可应邀捉刀,也可以随时在同行之中,代觅所需专才。

职业代笔者外,连书画兼擅,纳捐道员的乡友王子钦,也被他物色为捉刀者。

书画鉴定家黄涌泉,在浙江鉴定书画时,得见两通之谦倩人代笔的便笺:

昨失迓为罪。潘星斋侍郎有扇一,欲求阁下一画,以速为妙;原函呈阅。初十必相见,款写“星斋司空大人”可耳,下书“王□□”三字足矣。

尚有一横披,欲求捉刀;画大笔,愈潦草愈好。未知日内开作否?当奉上也。此致子钦仁兄大人。弟之谦顿首便笺所托首件画扇,下款署名“王□□”,推测其最大可能,因代笔者也是名家,所以请他落下款,然后再由之谦题跋,推崇一番;名家画笔,名士书跋,两美兼具,想来价值不凡。

所托横披,特别指明大笔,而力求潦草,未提上下款,可能意在与之谦“逸笔草草”的画风相近,假画真款,不易看出破绽。

另一笺写:

扇面二个求捉刀。

前闻尊处有青花佳者,祈惠我一二为要。

王大老爷,兴升店。弟赵之谦顿首

二笺均为王子钦之孙王菜山珍藏,后有菜山手识:

前清同治七年戊辰七月,叔先生客于京都。时我先大父子钦公亦引见北上。两人均以擅画为时人雅重。而求者踵接,应命不遑,溽暑挥毫,良以为苦。日常遇事,每作小启传达;盖各在旅邸作画,晨夕鲜暇,甚鲜觌晤也。此即叔先生当年致先大父便笺,亦为同一时期先后所书之亲笔,弥足珍视。

据黄涌泉考据,王氏名廷训,一名廷勋,字子钦,号蕺子,绍兴人。

大约咸丰初年,之谦曾仿完白山人邓石如风格,为廷训刻“蕺子”朱文印。又仿宋代画梅大师杨无咎(补之)笔意,为廷训作梅花折扇。款:

澹澹数笔,都从补之卷中得来,为子钦仁兄。之谦子钦画风比较工细、温雅,之谦求画横披时,特嘱“大笔”、“愈潦草愈好”,正是对廷训画风的工细、温雅而言,求其苍劲、简淡,或“逸笔草草”,使与之谦笔下的金石之气相近,并非真的愈潦草愈好,廷训看了,自然会意。

之谦寓居北京,转眼又是年余。推测此际与他一直合作无间的沈树镛已返松江故居,印谱和书画集中,不见如同治二、三年间,为树镛刻印、题额和审定金石的踪迹。

度过北方的新年之后,又复埋首创作书画。三月为友人庸斋作书四屏。首幅,魏书杜恕《体论》:

至人之治国也,处国于不倾之地,积政于万全之乡,载德于不止之舆,行令于必无竭之仓,使民于不争之涂,开法于必得之方。庶民,水也。君子,舟也。

有时他深夜自思,自幼读书,长而受缪梓教诲,所学何事?何期潦倒科场,韬略满腹,却难有所施为。

捐官如成,也许可以像缪氏那样,由乡僻小县而知府、道台……一样可以成功,造福一方。但,时和运,遇或不遇,难以相强,之谦脑海中也同时浮起了缪梓孤城待援,最后战死的情景。

第二幅,篆书《抱朴子佚文》,其次隶书“刘熊碑”片段,随后又是一幅北魏书。四屏、三种字体,是暮春的巨制。

三月梢,为潘祖荫刻“滂喜斋”三寸见方的朱文巨印,款刻:

同治己巳春三月,赵之谦刻呈伯寅少司农鉴正。

潘祖荫好藏书及碑版金石,重汉学,也尊重饱学之士。之谦更敬重他立朝清正敢言,勤于政事。

咸丰十年,左宗棠在骆秉章戎幕时,为人构陷,祸将不测,祖荫上三疏密保宗棠:

楚南一军,立功本省,援救江西、湖北、广西、贵州,所向克捷;固由骆秉章调度有方,实由左宗棠于地形阨险要,了如指掌,故贼纵横千里,皆在左宗棠规画之中。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见在贼势披猖,东南蹂躏,两湖亦贼所必争之地。仰恳天恩,饬下曾国藩、骆秉章、胡林翼,酌量任用,庶于湖南及左右邻省均有裨益。

保用之后的左宗棠,不仅成为湖南屏障,于咸丰十一年冬,受命为浙江巡抚,宁波、绍兴及杭州等地次第收复,肃清扰攘数年的浙东、西各地。接着,福建和两广等地,也一一克复。大臣立朝,一言兴邦,从祖荫身上,似乎可以得到印证。

四月朔,之谦作夹竹桃画扇,款:

皞民仁兄大人属画,时将南归,倚装作此,不计工拙。同治己巳四月朔。弟之谦记从此可知,之谦二次由北京南还,当在四月初旬。

他在杭州停留的时间,远比绍兴为多。画纨扇、书屏和写对联,无尽无休的应酬,伴随着丰厚的润笔。

因此,他有意在杭州赁屋而居,将桂官、寿佺迁来杭州,便于照顾和管教。

秋天,他有不少时间消磨在曹籀家中,以小楷抄录曹籀的文章《琴旨》,为友人所作的寿序……之谦想到他应许为锡曾两位亡母所作传记,总以草稿已成,懒于端楷誊录作为推拖的借口,对引领以望的锡曾,乃至一次次前来取件,却失望而归的魏性之,有种说不出的歉意。

仲秋八月,年高七十的曹籀,究心于书法、训诂之余,画兴勃发,请之谦为他作梅谱册,以为学习画梅的范本。

梅枝的结构、花蕾花托和花朵的正侧向背、石头的分面点苔、古干虬枝,乃至石与梅之间的呼应,之谦共为《梅石画法》十二叶之多。首页上题:

葛民先生悟篆法通于画梅,偶写一枝,遂发画兴。属之谦信手涂十二纸,以为吮毫泼墨之助。同治己巳八月,先生时年七十矣,老而好学且不废艺事,其勤如此,记之。

之谦教授钱式和朱志复,仅及于篆刻和书法,类似教七十老翁曹籀画梅的示范作品,在之谦书画集中,可谓绝无仅有,实属可贵。

九月,曹籀七十小像绘成;长髯老者,曲膝端坐,双目有神,一见便知是位有道之士。补景工作,就落在之谦身上。

远山,近洞。洞口石边,点缀着三五株稀疏的杂树。一眼望去,洞内宽阔、平坦而深邃,仿佛神仙福地。山石掩映中,有张巨大木桌,上置书册文房之属,为主人著书立说的宁谧世界。独坐洞边石上的洞主,一径落于沉思之中。

“石屋文字无尽灯图”,画面左上角,之谦于八分书的画题后面,以五行小字为记,并书一偈:

葛民先生七十小像,属赵之谦补图既成,为说偈曰:“是石不可屋,是屋非石作……”

题识与画面右侧山岭参差呼应,营造出深远无尽的空间感。

这幅画,也自然让人联想到同治六年七月,之谦为曹籀刻“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家”双面印时,印边石质崩落,将错就错所刻的“石屋著书图”。著书立说,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似乎是这位七旬老者,生平的抱负。

曹籀新著《籀书》,也在这个季节完成,倩之谦题耑。数年后,他又在龙门山,选择到百年之后的寿藏之地,亦由之谦作图及题跋。

之谦这次南归,原本计划于夏季游温州、福建边界不远的雁荡山。到暌违将近八年的温州旧地重游之后,转道台州府的黄岩,再返回绍兴。哪知一直在杭州耽搁,直到重阳前后,才仓促成行,直达温州。雁荡之行,只好作罢。

江心寺的双塔,他与陈宝善、江湜、刘拙庵等戍守的温州古城,一切无恙。只是许多好友,走的走,凋零的凋零,最令他感伤的,是二十几岁便离开人世的爱徒钱式。

他寓居于张氏“如园”,受到主人张志瑛(小孟)的热情款待。同治初年,他也时常寄寓此园。花木茂盛,东南隅的“池上楼”,为谢康乐的故址。假山、流泉、池中摇曳着楼影,使人不由得发出思古之幽情。

这次重临,适逢久旱不雨,树叶枯落,池已见底,几只悲鸣的鸟雀,越发显出景象的凄凉。张志瑛以《池上楼图》请题,赵之谦依谢康乐的韵和诗图上。

遥想当日楼影泉声,自己也正在英年,一心前往京师,以求一展怀抱。面对眼前凋零与枯萎景象,像极了自己为命运所拨弄的处境。因此,他笔下的和诗,也不知不觉地染上凄清的情调:

绝壁不削色,细泉尚遗音,山横面势尽,池摇人影沉。干时梦忽醒,怀逸情何任?堂堂日过隙,猎猎风在林。八年重为客,一再兹登临,檞树红可怜,飘泊依岭嵚……

在这种久旱不雨的季节,农夫所盼的,无过于一场能使大地复苏的甘霖。潦倒春闱,不得不降志捐官的之谦,却不知如何寻觅志业的春天。

之谦到温州后的临时工作,是指点扬州方子颖观察的两位公子敬之和平叔的艺事与文学。平叔并有志于小学,在之谦循循善诱的教导下,两位公子莫不兴趣盎然。方子颖府中的“且园”,与“如园”池上楼前的山景不同,古老泉石之外,有长松、深井。井畔石碑,篆书“古井”二字,给人一种永恒的感觉。暇时,坐在松荫之下,抚琴吹笛,弦歌不辍,别是一种乐趣。

方氏藏有两卷《春风并辔图卷》,描写中进士后,在京师通衢并辔而行的春风得意情景。一卷画着方子颖曾祖父辈的方笠塘和方兰嵎;出于扬州八怪中的罗聘手笔。另一卷所画即方元仲知府和方子颖观察,为秦炳文(谊亭)的手笔。

这是家族的光彩,世代为宦的表征,眼见敬之、平叔两位公子,也将步武父、祖的后尘,或为循吏,或入儒林,必有非凡的成就。

笠塘、兰嵎,为著名的“扬州二方翁”,之谦幼时在书中读到他们的事迹,不意到了四十多岁才在图卷中瞻仰到二翁之像,也想不到会在东瓯为画卷题跋。

题诗前半,咏卷中人物及方氏一门的光彩。下一半则又情不自禁地感伤起来,可见未来前途的改变,对之谦心灵创伤之巨:

……我生足迹半天下,老尚奔走同飘蓬,疲驴狭路亦无奈,暮气恰直时秋冬;此行天天且扰公,但愧名位非孙洪。

常到如园访之谦的友人,尚有郭外峰同知,和同年诗人蔡保东(枳篱)。

保东对南宗禅语充满兴趣,求书时指定要写禅语;之谦则仿寒山子风格赋诗六首。但他自谓:

口头机锋,不足道也。

兹录两首,以见一斑:

我曾不见佛,我先不见我,见我在镜中,不如人见我。佛是我见我,我是人见我,我能不见人,见佛无不可。

——六首之一

窗外东山小,门外东山高,屋外东山大,登山东山逃。东山何曾逃,我在山之腰,山下人看山,已笑登者劳。

——六首之二

其后,之谦除将这六首诗收入《悲盫居士诗》,并为以初都转运录于纨扇之上。

入冬前,之谦前往温州东北乐清湾畔山水胜地乐清一游。山不陡峭,瀑布也不高深,在岩石上面经过四五转折,即流入溪中。观瀑于溪畔茅亭,不失为幽静、纯朴的所在。之谦作图于扇;之谦山水作品稀少,此扇益觉可贵。

十一月初一,之谦装束北行。同年,也是同庚的蔡保东,以四百八十余言的长诗赠行,之谦依韵作答。这首号称五百字的长诗,跟他同治元年冬将去温州述怀六百五十字长诗,可谓异曲同工。“六百五十字”,以叙述辛酉离家后的种种遭遇为主,以因功受谤,决心北上京师,大隐求朝市及乱平后希望能返家祭祖来结束。“五百字”,则多写穷途之悲,造化弄人,不得不屈就州县小吏。想到无法预卜的前途,只感到一片茫然。

吞声来海曲,忍发惊人鸣?既来悔不去,将去悔此行,我足不自裹,何当怨榛荆!乞米得握粟,施者等坻京;非敢谢嗟来,幸不系死生。

仅从这段诗看来,探友、旅行和指点两位方公子之外,之谦此行,似图凭过去在温州的功绩,寻求保举的机会;结果却是如他长诗开头所言:

身存则蠖屈,言大为鲵鲸。先难后无获,岂为求非诚!通辞既款款,卜兆见庚庚,自古有穷途,偏续阮步兵。

学术的荒废,也许是之谦心中对未来最大的恐惧:

我今别子去,石田尚可耕,但恐荒所业,中夜犹怦怦。饱暖失长策,伊吾留短檠,死豹终爱皮,过雁自有声。戴天见北极,御风及东瀛(壬戌冬自瓯入沪,海上遇风,曾至日本界)……

当谋求进取一无所成时,他不得不珍惜他正报捐的七品知县:

生曾历灾难,分不当公卿,命蹇畴与造?人老非成精。矜此七品官,远过万里程;为郎坐无资,废弃事易明。方枘入员凿,一纵交数横,为佣不受直,谓我心难平……

从之谦第三次到温州的题跋和诗,不难看出,他科场落魄,想捐部郎苦于资金不足,求保举,不得门路;一旦屈就所捐的七品官,势必与学术和迈向公卿之路,渐行渐远;所有文字,无非是他内心的交战。

临行时,方子颖送他一笔重礼,是朋友的赆行,也算两位公子的束脩。赵之谦仍按题《春风并辔图》的谢康乐韵,赋诗二首,与子颖、两公子及郭同知作别。并和蔡保东相约,明年秋天,再来温州,同餐菊英。

同类推荐
  • 刘大响自传

    刘大响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刘大响自传》是作者刘大响院士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生涯以及为我国航空动力事业奋斗的历程,尤其是以亲身经历讲述了高空模拟试验台、高推预研、中推核心机和先进高性能发动机的预研和研制过程,以及呼吁国家重视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经历。
  • 眉批大师

    眉批大师

    本书是一部用当代的思维与新鲜的文笔撰写的《巨人传》,选取了中外文学艺术史上数十位公认的大师,对他们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大师们的艺术个性和人格力量。本书既有学术价值、艺术品味,又有新意与可读性,既能丰富广大读者的文学常识,又能唤醒人们重温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量级文学家、艺术家。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回忆与思考

    回忆与思考

    《回忆与思考(卢博米尔·什特劳加尔回忆录捷克1970-1988政府总理)》的作者卢博米尔·什特劳加尔是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捷共)多年的高级领导人,1970-1988年连续担任捷克斯洛伐克中央政府内阁总理18年之久。这本书是他多年亲历的历史见证。我们经历过的生活既有光明的方面,也有黑暗的方面。对于年轻的读者来说,作者描述了他亲历的各种事件,并揭示出历史的概貌,而这些事件和历史慢慢地也将被时间掩盖起来了。
  • 泣血忠魂铸悲歌——袁崇焕

    泣血忠魂铸悲歌——袁崇焕

    《中华神勇武将系列·泣血忠魂铸悲歌:袁崇焕》记述了袁崇焕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描述了他少有大志,高中进士的情景,然后,到邵武任知县,又被伯乐识中,自此便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精彩地描述了袁崇焕参与和指挥的各个精彩的战役,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朝廷重臣高超的军事谋略、精辟的治军方法、极高的政治才能、强烈的爱国之心……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立体全面的袁崇焕。
热门推荐
  • 至狂兵王

    至狂兵王

    与美女相拥香艳无边。与硬汉对决拳拳到肉。一代兵王回归都市,携美同行,至狂无敌!
  • 前路有诡

    前路有诡

    前路漫漫哪里是方向?迷雾团团到底什么是真相?仙佛不显,千载传承的古老道术,是否还可以展现出,令人惊惧的奇异威能!神秘消失的文明,是否真的能够重现人间!没有天生的强者,只有历经风雨,还坦然微笑的男儿,平凡的大学生秦磊,将在历经磨砺后,笑着为你讲述一切谜团的真相!小猫书友群57409843期待与您相识。
  • 飞花雪梦

    飞花雪梦

    人生多梦,倏然百年,倥偬而走。但见少年骑白马而去,归来却已白发苍头。抑或不见来人,成阡陌之上,曾经拈花而笑的少女之泪。曾经许诺已成了妄言。但烽火台上狼烟未停,边疆号角不宁。少年郎终为负心人。
  • 综穿之改变计划

    综穿之改变计划

    书名是什么鬼,原谅取名无能的渣作者。如题,这是综穿,白陌接受委托完成心愿,只是为了……渣作者是小新人,内容请毫不留情的喷,因为这样才有进步,勿喷笔名,嘤嘤嘤,谁年少的时候没有中二过。剧透1:本文有cp。剧透2:cp为师徒。剧透3:…………渣作者忘了。哦……目测都是古代……
  • 假小子珼诺黎

    假小子珼诺黎

    男人对女孩的一见钟情是什么?公主?名媛?容颜?NO!都不是!霸道总裁+校园小草顾昊诚一见假小子珼诺黎就钟情,并非她的一貌倾城,而是,她的非女孩子气质,镇定自如的气势!!!惊呆了吧?他们的爱情故事引起很多人的嫉妒,一女孩紫燕有很深的家庭背景,父亲是珼诺黎学校的正校长,仗着这个靠山,她闯入他们甜蜜的爱情,想方设法让珼诺黎离开顾昊诚,珼诺黎能上紫燕的当吗?还是爱情的力量来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呢?在这个夏季,一场爱情故事悄然萌芽........
  • 查理九世之脆弱般的友谊

    查理九世之脆弱般的友谊

    在多多看来友谊脆弱至极,因为友谊的背叛使他加入了鬼影迷踪………
  • EXO之陌心爱恋

    EXO之陌心爱恋

    吴陌心一个20岁,因成绩优异提前毕业的女孩,因父母车祸双亲去世,独自一人来到韩国首尔好朋友家里住,却意外成了EXO经纪人,从而闯进了十二个明星少年的生活里,并且和其中一人相爱,自己的闺蜜也和其中一人相爱,后来,当得知自己最爱的人的父亲竟然是杀害自己父母的凶手,吴陌心仔面对自己的爱人和死去的父母之间,又该如何抉择?(此文有点虐,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本书为企业经营管理类图书,以“制度”和“规章”为关键词,详细阐述规章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稳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优化企业管理机制,介绍制度化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及在企业管理中如何按制度、规章来做好管理工作。
  • 不屑帝王宠:皇妃要升仙

    不屑帝王宠:皇妃要升仙

    星影国际大厦内,一女子悠闲地窝在一楼大厅里正中央的沙发里,双目微垂,睫毛弯弯长长的,如落羽般圣洁,精致的娃娃脸让人觉得她还是没有毕业的初中生……穿越之后的她成为了倾世倾国的绝代美后,也成为了掌握大权的一代女皇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俊凯:我是你的谁

    王俊凯:我是你的谁

    他,亚洲新星,万众瞩目的男神。她,普通学生,为妈妈而努力的女生。原本,冤家死对头,可……为什么他,这么对她?“好久不见!”他有心似无意的打招呼。“你是谁?”她“不认识”他?“很好!我们重新认识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