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2800000024

第24章 悔读斋

六朝金石和文献中,采用别字的地方颇多。之谦一面考订六朝吉金乐石,一面记录别字,考据别字来源,著成《六朝别字记》一卷。初稿于同治三年十月完成,在北京这时早已天寒地冻,之谦呵着手,拈笔为自己的新作题写书名。在好友锡曾的“缓刻”声中,他仍感到一丝欣慰。生于战乱时代的他,亲人、财富和学术著作,唯恐转瞬之间,烟消云散,一无所有。

又是岁末,在日以继夜,辛勤而近乎单调的金石审定工作中,沈树镛、胡澍及之谦、志复师徒,所能享受的最大乐趣,似乎是探听到哪位金石藏家需钱孔急,想廉价出脱全部所藏。从赵之谦同治三年岁末给魏锡曾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他们节衣缩食,疯狂抢购古物的妙事:

腊尽得“小钱李”铜像三尊,咸通间阳文造像碑亦得。虽快意而囊中空无有矣。乐安公主、秦江、王成三像为荄甫得,武容双观音像(建德元年)、乌容女残像为子重得。总计彼所藏,佳者殆尽……

所不得者,独一“程显忠”(元象二年,此像极精)。又一武平、一开皇为遂生得,共送伊钱两百余千。各家度岁,室中皆对古佛矣;可喜否?

——尺牍通二九

之谦自从妻子和两个女儿病逝家乡后,一心向佛,加以爱其造像铭文,一有机会,便大量收购古佛。

之谦信首所说的“小钱李”,是正定人,名为李宝台,家住宣武门外。盗墓取墓铭,到庙中破龛偷佛像,假造各种古钱……是个无所不为的古董贩子。他所经手的古物,不下千百件。高龄六十却仍旧无须的他,身形瘦小,动作敏捷。锡曾形容他是“枯藤老猿”,之谦说他坐在堆满古物的破屋中,倒活像石窟里的北魏造像。同治二年秋天,之谦、树镛和锡曾,是来此买碑寻宝的常客。不意同治三年腊尽,各家却有志一同地,把过年用费耗在小钱李的身上。

之谦对在北京的研究成果,自感颇为满意,信中不忘告诉锡曾说:

八分大有进境;即作书更有见地。年齿尚不老悖,或未至荒弃也。刻印亦觉更进,续稿甚精。

不过,年关岁尾,有钱买佛无钱过年的赵之谦,真可谓“人穷志短”;信末,一面向锡曾讨刻印的润例,一面请锡曾代向江湜借钱。

锡曾返闽之前,买了两块印石请之谦刻印。到了年尾之谦翻起旧账,表示其中一方已经刻好,另一方印石应归他所有,理由是“以酬腕力,想不恶也”。至于仍留福州的江湜,景况和之谦一样寒酸,他向江湜借钱,也只能算试试运气,他求锡曾:

夏间大穷,秋冬恐有过不去之势;天欲杀之,无能强也。明岁拟急归,否则客死可惜也。欲向弢叔求借钱策,信中已及之,如加一语切恳之,尤感。无所获则止,万一有获,望早汇寄。

当几位至交同好,纷纷把佛请回家中,把难得一见的碑版珍重收藏之后,赵之谦另一项工作随之开始:

之谦手札,向锡曾开列各家所购古董,说武容双观音像和乌容女残像为“子重”购得。子重姓刘,名铨福,大兴人,两世好古,收藏金石无数,并和之谦一样,尤其喜欢搜集佛像。早在锡曾入都前后,之谦就为他刻“大兴刘铨福家世守印”、“刘铨福”和“子重”等印;如今大有所获之后,势必要添新印。

胡澍对腊月所得北魏孝文帝女乐安公主造七佛像,异常珍爱,特别把书房命名为“乐安七佛之龛”,倩之谦以大字书额,并刻长方形白文印一方。

前述北魏郑道昭(僖伯、中岳先生),为山东光州刺史时,为纪念其父郑羲(谥文),先后在掖县天桂山和云峰山摩崖,刻同样的文章,分称“郑文公上、下碑”,或“郑羲上、下碑”。其中下碑石质好,下临大海,发现较晚,字迹清晰,特别值得宝爱。此碑,不但在书道史上地位极高,对赵之谦书法的影响,也难以估计。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特别强调道昭对古代书体融会的贡献:

北魏体多旁出,“郑文公碑”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体近易见也。

又说:

郑文公季子道昭,自称中岳先生,有云峰山五言及题名十余处,字势巧妙浚丽,近南朝郄超、谢万常,疑其父墓下碑、经石峪大字、刁惠公志,出其手也。

为了“郑文公上、下碑”的珍藏,沈树镛以“郑斋”自号,并作为藏宝的斋名。“郑斋”、“郑斋金石文”、“郑斋金石”、“郑斋所藏”,大大小小,刻印甚夥。他在“郑斋金石”边款刻:

北朝书无过于荧阳郑僖伯。

均初既得云峰、天柱两山刻石全拓,乃以郑名斋,属余题额,并刻是印。同治二年十月,悲盫记除了之谦题额、刻印之外,如上文所说的,沈树镛又请远在泰州的吴熙载题额。

赵之谦的绘画,像他早期的著作、书法和篆刻一样,因战乱而散失,或付之劫火。因此,很难看到发展的全貌。

在他遗留下来的绘画中,几乎全属花卉;人物和山水,百无一二。人物画,除因韩佛生潦倒科场,终日酗酒,而作《醉魁星》图加以劝诫外,只有应时应节的钟馗像、钟馗戏鬼图和《龙威丈人像》数幅而已。

山水画虽较人物画略多,但也十分有限。

他好奇好动,所游名山胜水无数,触目所及,无处不是画稿。

从福州返回温州途中,山路险峻,风云变幻,飞鸾渡波涛汹涌,危机四伏;他赋诗连连,却未施于丹青,不能不说是件令人费解的事。直待见到他同治二年八月赠友人景初的山水画扇,才恍然大悟,此中大有原因。

近树远峰,山势回转呼应,布局简单,却有连绵不断的韵致。上题:

不画山水已十五年矣!

景初必欲画此,勉强成之,可笑甚也。甲子八月,叔临黄鹤山樵本从同治二年上推十五年,也就是说他从二十一岁起,就不再画山水画。

从文献资料看来,赵之谦十九岁与范敬玉结褵,由于家境困难,开始教馆生涯。因扶乩者罗道人的启发,对作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次年考中秀才。二十一岁始,和好友孙古徐相约,节衣缩食,计划搜集并出版古书。其年留有画梅,并题诗:

老干槎丫酒气魄,疏花圆满鹤精神,空山安用和羹手,独立苍茫揽古春。

从这几年搜集古书,继历代绝学的心志,和题画梅诗中所表现的雄浑与刚健,都无法和停止山水画发生任何联想,这件事,可能就成为永久的悬案。

不过,十五年不画山水,可能只是概略性的说法。例如,画集中有幅二十七岁那年十月摹梅道人的山水,署赠“稷芝十一丈”,前曾引刊的,为陈宝善所作《瓯江记别图》,都作于不画山水的“十五年”期间。

有幅未具年款,现存上海博物馆的《积书岩图》,是他山水画中的合意之作。远近两崖耸峙,苍松掩映,隐约见到悬壁岩穴,露出两排整齐的石板,形状类如高高堆叠的书册。山石皴法,很像黄鹤山樵王蒙。由此推测,他的山水画,多以元四家为蓝本。款署:

积书岩图。

郑盫侍郎命,赵之谦画

“郑盫”为潘祖荫的号,此画是他寓居北京期间的酬知之作。

和同治二、三年,篆刻书法的收获相比,之谦在花卉方面的创作,就微乎其微了。

二年四月廿四日,为友人润生作设色纨扇,淡雅秀润,很有扬州八怪中李的韵味。余者不过《中天五瑞》之类应时应节之作。

同治四年,篆刻骤减,画兴勃发,首先为弟子朱志复画了幅《岁朝图》,陶瓶中,插着牡丹、梅花一类花卉,充满富贵吉祥的气氛,可能也为二月间赴礼部试讨个吉利。

试期过后,也订了不少画约和创作的计划。战后的首次归里,是件令他又兴奋又紧张的大事,准备、筹划;无奈阮囊羞涩,尚未近乡,却已有些“情怯”的意味。

会试前的举人复试,使之谦想起刚进京时,在漫天风沙中所参加的复试,他曾经写信向锡曾抱怨。不过,那次的恩科会试,不知何故,他并未入试。又到了风沙时起的烦人季节。来京的各省举人,互相拜会,探讨近年的试题,交换所得刊印的范卷。胡澍也积极准备闱中一搏,因此,和之谦反倒较少见面。

二月初九、十二、十五三次进入密如蜂巢般的号舍,最后一场出场时,已近二月下旬。赵之谦长嘘一口气,仿佛重新恢复了读书人的尊严。

自古士为四民之首,以其知书、达礼、有创见,又有经济之才,可以造福人群。视八股文如鸦片一般的之谦,觉得那是百无一用却足以消靡士气的麻醉品。尤其当他进入缪梓幕中,讨论各种实用之学和治世之道,更加深了这种感受。

二十五岁,他首次乡试落第的次年,曾赋答友人王晋玉(瓒公)《问学》六首,此际诗稿尚存的仅余一首:

……识字务觅举,八比且称文,如妆复如戏,鼓掌遂摇唇。其幸自获选,否亦潦倒均,千百约师弟,一再误子孙。奄然死牖下,六十竟不闻,英雄入彀中,祸甚于坑焚;地下秦祖龙,游魂来笑人。

考完三场后,之谦把八股文抛诸脑后,首先偿还画债;能否金榜题名,衣锦荣归,得看天命,但,可观的润金,对重整残破的家园,不无小补。

三月,作设色花卉四幅。首幅牡丹,题:

富贵昌,宜侯王。

次幅篆书“紫绶”二字,记:

复堂画藤多疏,学之仅得其密。乙丑春,叔记事实上,之谦所绘长幅花卉,布局多密,款识则多在左上角或右下角空白处,应于他书法的“计白当黑”,“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结体、章法有关。

第三幅,《芭蕉老少年》。开花的芭蕉,入秋后叶子由绿转赤的雁来红,中间一块斜斜的,玲珑透空的太湖石。水墨淋漓的湖石,手法上也颇类徐文长。上题:

天浆神酒,永享年寿。

最后一幅芙蓉芦花,都是秋冬景物;年高德劭的象征。款:

风行草偃,拒霜敢战。

同治乙丑三月,为鹤缘仁兄作此四帧,拟苦李(按,李号)法。之谦记四幅画完,之谦命志复并悬于壁间,细加打量:

侯王的富贵和权势、神仙般的红颜永驻、耐霜化俗的道德修为、人世间的幸福荣华,可算全部集于一身;到底是真实?是善颂善祷?还是在编织一场春梦?他不禁又想到《红楼梦》中的种种情节。

此外,在等待放榜期间,又为雅林画《菊花灵芝》折扇,为瘦梅篆书五言联,为沈树镛新藏古本《隶续》书眉。这部书,原为绍兴梁文定所有,文定孙梁念培,是之谦已故的授琴老师,文定曾孙梁之望,是他师侍沈赤时的同学。之谦青年时期常往梁府走动,所见古碑古迹无数。咸丰十一年绍兴经战乱之后,恐怕一切都无从闻问了。想不到此书却由故乡散失,流入北京,三年秋为树镛所得。是缘分还是残酷的讽刺?赵之谦在《隶续》跋中,写出不胜今昔的惆怅。

四月十五日,会试榜发,历经五年的颠沛流离,之谦得到的是失望和空虚。

事后得知,房考官扬州江都县薛斯来,看到之谦朱卷,十分欣赏,大力推荐。但主考官说“经艺多援古书”,坚决摒弃。

又是文体之争;咸丰九年乡试,扬州甘泉县主试汪承元,对他试艺赞赏不置,欲取为解元,结果却以“首艺简古”,被考官们抑置第三。岂知春闱之中,再次遭到同样的议论。

和之谦同样陷于沮丧失望的胡澍,援例捐银为内阁中书;不过因为资浅,空有官衔未得实授,只好先请假回绩溪,探望族人。当他劝之谦同样纳赀,捐个一官半职,之谦表示手头拮据,恐难如愿。

退而求其次,之谦请同乡京官出具印结,向礼部呈请参加举人大挑。经过谘送吏部堂官验看相貌、气宇、应对等,合格之后,再请旨派亲王、贝勒等亲贵公开挑选。之谦以书法工整,文史素养深厚,取为国史馆誊录。

在潦倒科场的激愤中,使之谦想起他以北魏体为潘祖荫写的堂额:

不读五千卷书者无得入此室。

语出隋开皇年间员外散骑侍郎崔儦;崔儦年轻时以读书为务,恃才傲物,在门上大书这十二个字。潘祖荫则请之谦书额,以激励后生努力向学。

之谦自幼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结果却为他口中所说“几篇烂八股”埋没,无法一展济世之才,实在是一种讽刺。因此,他自题一额,把寓中书斋命名为“悔读斋”。

赵之谦在炎炎夏日的许多画作中,以六月所画的十二帧花卉册,最为可观;继咸丰十一年七月在温州为陈宝善画《瓯中草木图》四屏后,为新的高峰。

《瓯中草木图》和三月为鹤缘所作仿李花卉,采取他惯用的狭长条幅,上下稍留空隙,余者花繁叶茂,湖石、枝干,充塞其间,形成“密处不使透风”的对比效果。但,这十二幅花卉册,画幅接近方形,笔墨轻灵,以疏淡雅洁取胜。金石派后起之秀的齐白石,自述中称是“红花墨叶”法的开创者。不过,之谦此册已多采红花墨叶画法,或墨花彩叶的赋色方式。可见此法并非白石首创。

此外,所画花草,如桃柳、芍药、牡丹、萱草、白菜及胡萝卜、荷花等,都是北方常见之物。最后的折枝牡丹,采取和前十一帧没骨法相异的勾勒着色。从题记中,可以看出他改变画坛观念的苦心:

同治乙丑六月,赵之谦叔画于都门寓庐之悔读斋又记:

凡画没骨者,必先事勾勒,所为绳墨彀率也。近数十年,画家务趋便宜,遂令贵耳贱目者,见勾勒本必指为俗工;甚异事也。成十二帧,终之以此。并记之。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他对音乐执着追求,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时常陶醉于创作之中。他虽然一生总是遭遇困境与贫乏,但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之作,他谱写的一曲曲乐章都是旷世名曲。本书生动客观地讲述了音乐巨匠弗朗茨·舒伯特短暂又充满传奇的创作生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韧顽强的精神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岳飞传

    岳飞传

    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历代文人、作家创作了《岳飞传》。本书对《岳飞传》进行了精编,以适合小读者阅读。
  • 阿玛尼传奇

    阿玛尼传奇

    本书是全球首部由乔治·阿玛尼本人授权出版的个人传记,全面而真实地揭秘了阿玛尼帝国的崛起历程和乔治·阿玛尼与赛尔吉奥·加莱奥蒂之间隐秘的同性之爱,向我们呈现一个真实的乔治·阿玛尼。
  • 卧底,在敌人心脏

    卧底,在敌人心脏

    在国民党的首脑机关或政要身旁,有一批我党的优秀儿女潜伏在那里,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他们用智慧、谋略、胆识获取了一份又一份绝密情报,这些情报为我党取得全国胜利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孙亦平编著的《卧底在敌人心脏》讲述的就是这样12位中共党员的生平事迹。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霸道少爷的独宠

    霸道少爷的独宠

    他,是一个帅到不像话的天之骄子,却专宠于她;她,明明是一个脾气暴躁,但却只对他可爱迷糊的千金小姐。他们的爱情,从相遇,到相恋,到相殇,到相离,最后,却又在一起。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缘分,还是孽缘?她,注定是他的浩劫,而他,注定是她摆脱不了的梦魇……
  • 再见了——白裙子

    再见了——白裙子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穿白裙子,周围的人也常常夸我漂亮。那时候,我常常开心地想,我要穿一辈子的白裙子。可是等我长大后,人们却开始嘲笑我的白裙子,说它幼稚懦弱,不堪一击。而我白裙子也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恶意地抹黑,为此我曾躲在无人的角落里哭了一下午,在想我哪里错了,或是我的白裙子哪里错了。渐渐地,我也开始讨厌我的白裙子。后来,我有了一个女儿,当她穿着我给她买的白裙子,在地上开心地转圈圈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 烈阳之殇

    烈阳之殇

    杀手本应冷酷无情,但这个杀手缺放荡不拘,整日以笑容对人,跟着我一起来看这个杀手如何成为天地至尊,遨游九维空间。
  • 潇侠记

    潇侠记

    既是年轻时,为何不潇洒。莫等迟暮年,思忆空悲切!且看转世剑仙如何在都市中潇洒崛起,漫步银河!
  • 猫的梦

    猫的梦

    又到了蓝花楹盛开的季节,我不确定能不能在这铺满蓝色花朵的小路上遇到你。你知道吗?我又梦到你了,我又笑着哭了!我又闻到了那满池荷花的清香,你的那片荷叶上的水珠滴落了吗?你是不是也会有那么一秒钟想起我?
  • 顾影连年

    顾影连年

    现世大陆,顾家与唐家有着解不开的恩怨,顾家妃岑与梓吟的身世之谜,神秘莫测的眷公子究竟又背负了怎样的恩怨?顾家灭门,妃岑为此回到了幽海,开始进入七百年前就开始的恩怨中同时也陷入了朝堂争斗与江湖恩仇。幕后之人渐渐浮出水面……
  • 快穿之女配要逆天改命

    快穿之女配要逆天改命

    她在死亡之后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至此,她开启了略渣男虐,白莲花的虐之旅。冷酷少主,霸道总裁,呆萌小正太,邪魅少年……还不是手到擒来。她:我要颠覆女配和女主的地位。让女配登上女主之位。你!有意见吗?
  • 黑篮之论正太是如何被养歪的

    黑篮之论正太是如何被养歪的

    谢茜茜穿越了,准确的来说,她穿成自己本命男神的——姐姐==作为专业的腐女,谢茜茜表示自己一定要克制扑倒弟弟愿望,将弟弟带入腐之领域!然而她失败了,谁来告诉她,这个莫名其妙的腹黑怪是谁是谁!这是一个抱有目的的腐女被一个同样抱有目的的功课目标反推倒的悲哀故事【才不是!】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 霸道先生宠妻记

    霸道先生宠妻记

    逃离三年,异市狭路相逢,他说:简殊,回到我身边来。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承诺,更是一段羡煞旁人的情缘,于是她自投罗网。只是,当爱情遭遇阴谋,当真情换来假意,这一切究竟是三个女人上演的“宫心计”,还是一群男人之间的“无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