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端六(1885—1966)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袁昌英(1894—1973)现代著名作家,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
小滢回忆
我的干爸干妈
干爸杨端六(六,读陆的音)和干妈袁昌英,当年都是武大著名教授,干爸在经济系,干妈在外文系。在乐山,我们两家来往频繁,我的干爸干妈都喜欢我。小时候我们两家相距不远,联系不断,我和静远姐的生日,两家人经常聚在一起过。我的父母也是干姐的干爸干妈,干爸干妈他们的经历不凡。干妈是最早留学西方的人。从干妈为我写的留言看,在西方,干妈的说法就是所谓的“教母”。大概是天主教堂定的意思。我不信教,所以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但是从干妈写给我的雪莱的英文诗,可以感受到干妈是一个受西方新思想影响很深的大学外语教授。干妈晚年经历坎坷,很不容易。
以下是我的干姐静远写的回忆我的干爸干妈的文字。
亲情回忆
我的父亲杨端六
杨静远
我的父亲杨端六是一位在上世纪前半叶享誉学界的人物,现在似乎已经被历史尘埃淹没而成为专业辞书中一个干瘪的条目。作为女儿我有义务将他的情况做一介绍,但由于我们之间的专业和个性的差异,又由于父亲是一个实干、不喜张扬的人,我只能凭借我的点滴记忆、亲友的热情介绍和武汉大学图书馆的资料,来把父亲还原成为一个立体的人。
一、早期经历
父亲杨端六(杨冕、杨超,1885—1966)出身于长沙的一个贫寒家庭。我的祖父早丧,祖母艰辛地抚养大六个子女,父亲在兄弟中的排行为二。他在湖南的几所中等学校半工半读后,于1906年自费(后公费)留学日本,就读东京宏文学院、第一高等学院等并学英语。时值辛亥革命前夕,一个满怀革命激情的青年,在日本参加了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同盟会。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在上海组织海军陆战队,任秘书,在南京见到了孙中山。1912年初他以为革命大功告成,回家探母,就在《长沙时报》任记者。同年春与好友周鲠生、皮宗石、李剑农、任凯南等同去汉口法租界创办《民国日报》,任总经理。不久因为宋教仁被刺大声疾呼声讨袁世凯而使报社被查封,几人被捕,在法国巡捕房监狱关押四天,后被释放。
1913年初,我父亲等人受黄兴资助赴英伦敦大学入政治经济学院货币银行学,改名杨超(1984年我曾经去该校查找父亲入学资料未果,可能是因为名字的原因)在英国学习7年,期间短期留法、德。
1919年,他参与一批以王世杰为首的留英中国同学去巴黎。协同旅法中国工人,围困中国大使馆,抗议巴黎和会上中方代表签署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此举配合了国内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一内一外,对阻止签订“二十一条”是起过作用的。
父亲在英国时不断为国内报刊撰稿,以助学资。1917年,因为在《太平洋》杂志上发表《会计与商业》一文,受到商务印书馆领导人的重视,在他1920年回国前就聘他为《东方杂志》撰述。1921年在他建议和主持下推行新会计制度,获得成功,使商务财务扭亏为盈,被誉为商务的“金柜子”。据说他是第一个将西方先进企业管理引进中国企业的人。改良会计制度一举,在后来的历次运动中和自我检查中,被批判为“替资本家剥削工人效力”。
1922年至1929年任会计科长,兼《现代评论》主编,又兼吴淞中国公学教员,期间出书数种。我父亲一生与商务结下不解之缘,后来他的(以及我母亲的)书几乎全由商务出版。1921年,父亲与留学英国五年的母亲袁昌英在北平我外祖父家结婚,证婚人是吴稚晖(辛亥革命元老),婚后母亲留在北平,在女高师教莎士比亚,父亲回上海继续在商务任职,直至1928年母亲留法两年回国后,才带着我到上海与父亲团聚。
父亲自留英时起,就逐渐疏离政治,专心治学。他研究学术极为勤奋。据亲友们说,他独居上海期间,在盛夏赤着上身伏案疾书,桌旁边放一盆冷水。汗流如柱时,就拧一把毛巾擦去汗接着写。1926年9月应杨辁(杨杏佛)邀请参加广州科学会会议。同年冬,杨杏佛介绍他参加国民党。此时他对于政治活动已经兴趣不大。1933年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他更是心灰意冷。1928年,以蔡元培为院长的中央研究院在上海成立,总干事杨杏佛聘请父亲为社科研究所代所长、经济组主任。另两位所长是李四光和傅斯年。这一年,他与侯厚培等合作编著了《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一书,1931年出版。后因患白喉重症,辞职养病。1930年到了武汉大学。
二、与毛泽东的关系
在我印象中,这是父亲生平中最扑朔迷离的一个方面。不仅因为史料匮乏,也因为他自己从来不提。经过多年的查考,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1920年10月,也就是他五月回国后在商务任职期间,北大“讲学社”与上海公学联合组织罗素、杜威来华讲学团。罗素的陪同及翻译由杨端六和赵元任一南一北担任。父亲在1920年10月陪罗素到长沙后,为罗素作过一次翻译,自己作过三次演讲,看来是对罗素有研究的。在他的著作中有一本与张闻天合编的《罗素论文集》(二册,商务1930年版)。但他是怎样和毛泽东接上关系的,查找旧信,意外地发现我姑母杨润余的两封信和一篇报道《杨润余——最后去世的一名新民学会女会员》。原来,毛泽东当时在长沙创办中国第一个革命青年团体“新民学会”会员66人中有16位女性,包括蔡畅、向警予,年龄最小的就是父亲杨端六的小妹妹杨润余。通过她的介绍,父亲结识了毛泽东。罗素离长沙北上后,毛泽东请父亲在第一师范演讲,由毛本人做记录,发表在他任特约记者的长沙《大公报》上。这就是“杨端六讲,毛泽东记”一文的由来。1921年,姑母杨润余去上海就读中国公学,住在我家,考上李石曾、吴稚晖用退还“庚款”在法国里昂办的免费中法大学。这年毛泽东适在上海参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曾到闸北北四川路四达里我家去看望杨润余,并亲自把这批留法学生送上波尔多斯号海轮。这次会见是否见过父亲,不得而知。
姑母杨润余在1985年9月19日的信中提到,中共长沙党史办向她了解,杨端六是否毛泽东的“好友”,她答并无所知。问题的提出可能与毛泽东的一封信有关。1936年,毛泽东从延安致书南京中研院院长蔡元培,问及一些“党国故人、学术师友、社会旧朋”,名单中有杨端六。与毛泽东称得上“好友”的可能是我的外祖父袁家普(袁雪安),这里不谈。
据武汉亲友说起,新中国成立初年,毛泽东曾经致函武大(或者父亲本人)请他来北京工作,父亲婉辞(当时的武大校长父亲的挚友周鲠生即应邀赴京),固守武大,直至1966年9月“文革”中病逝。
三、与蒋介石的关系
我父亲虽然一心想避开政界,却都没有躲过。他1930年在武汉大学任经济系教授,曾任法学院院长、教务长、短期兼图书馆长。他在专业领域已声名卓著。1933年4月,蒋介石慕名请他为他个人讲经济学两次,这使他后来得了个“蒋介石的老师”的恶名。随后,蒋又任命他为新成立的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审计厅)厅长。我父亲不敢违抗,便提出三个条件:不离学校,不离讲台,不穿军服。蒋一一允诺。父亲只得在此后的四年中每年寒暑假去南京上任,成为国民党军中惟一一个不穿军服的“上将”。1937年夏抗战爆发,他趁机提出解散审计厅的建议获准,从此甩掉了这个包袱。抗战期间,蒋介石还不肯放过他,几次让他去重庆做官,他以侍奉老母为由婉辞,蒋也就不再纠缠。1938年至1947年,作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去重庆开过几次会,很少发言和提案。1945年,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当选为国民党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纵观他的一生,从热情投身民主革命到不满国民党政权,视政途为畏途,却难以脱身,实在苦不堪言。他的生活追求是“只做事,不做官”,却又做不到。他常叹道:“人怕出名猪怕肥(壮),表白了他无奈的心迹。如同遗传基因,他的这个信条传给下一代。我弟弟杨弘远虽然在学术上达到了中科院院士的荣誉,但始终不与”长字沾边。
四、武大岁月
父亲一生的两大贡献,一是在经济学特别是货币银行金融财会方面的开拓性研究论述,一是在教坛上呕心沥血默默耕耘,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财经界杰出人才。他教过的学生无不终生感戴,尊崇他为“我国现代货币金融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著书约15部,撰文约180篇。我无法一一列举。仅就我所知略举一二。
货币与银行是他研究的重中之重,早在三十年代就出版过一本书。抗战期间,他重写该书。1939年8月19日敌机狂炸乐山,我家和周鲠生、刘秉麟三家合住的院子遭燃烧夷为平地。几家人仓皇逃命时,我父亲救出的惟一财物是一包《货币与银行》原稿。1941年由重庆商务出版,以后多次重印,成为武大和其他一些大学经济系的必读教科书。在家,他不是一个溺爱孩子的父亲,但对学生,却像慈父一样关爱有加,倾其所有地传授知识,耐心地解答一切问题,并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毕业生谋职。1944年他60周岁时,毕业同学和各界人士约二百人发起祝寿捐款约四万元,用以设立“端六奖学金”。五十年代初,见到党和政府短期内遏制了旧政府留下的恶性通货膨胀,国民经济迅速复苏,他这个搞经济的五体投地。他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委员,并加入“民革”。年过七旬,应三联书店约编著了《清代货币金融史稿》于1962年出版,1977年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重印。
我父亲为人做事极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在武大的又一件鲜为人知的业绩,是1938年他主持“迁校委员会”,将全部图书仪器一一装箱,溯长江,过三峡,运到重庆后改有木船运载。溯岷江抵乐山,再雇人肩挑车载,安放在武大校本部所在的文庙,整齐上架。整个抗战八年,全校师生没有因为无书可读而苦。1946年返校时,又是他负责将这批珍贵文献毫发无损,运回珞珈山。却不料,后来竟有人诬陷他贪污了复校经费。父亲一生廉洁,公私分明,最恨贪污腐败,这个不白之冤对他的打击之大可以想见。
处世哲学方面,我父亲尊崇儒家中庸思想。从十岁起就教我读《四书》、《史记》,母亲则教我读唐诗、宋词、《古文观止》。他最景仰的古人是诸葛亮,父亲还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为座右铭。我的名字就是取自孔明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生活中,他崇尚简朴,惟一的爱好是园艺,只要有条件,就栽花种菜不止,当得上是绿色环保意识的信仰和实践者。
父亲对于我的影响,只是从我大学期间的日记中可以捕捉到,他劝过我,希望我不要黏上政治,政治就像恋爱一样,一旦陷进去就不能自拔。但那时候年轻的我怎么会听得进去?而且还为此闹过家庭矛盾。我说:“我不想搞政治运动,但我想了解中国革命,那么不要阻拦我。”我与父亲走的完全是两条路,他是个很古板的人,他的经济学我一窍不通,丝毫没有兴趣。我是个浪漫派。虽然他对我很好,但他看不惯我。
《让庐日记》摘编
杨静远
1942年9月1日
早上送弟弟上学,到文庙取成绩单。拿到成绩单,一眼望去都是甲、乙,仔细一看,果然没有丙、丁,先放了心。爹爹回来,先看信,刚才来了一封大伯伯的信。刚吃几口饭,忽听见爹爹在房里唏唏地大哭起来,我知道是那话儿来了,吓得进去看他。爹爹哭得很厉害,我知道没法劝他。信上讲婆去世的经过,说是临终时查得病已好,只是年事过高,无疾而终。信上又提起一应后事费用大概要五六千,要爹快寄去。
我的母亲袁昌英
杨静远
母亲袁昌英,字兰子、兰紫,1894年生于湖南醴陵农村的一个乡绅家庭。外祖父袁家普(雪安)是一位思想先进的饱学之士,民国官员。他对女儿的教育极为重视。幼时让母亲在家乡读私塾,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少时由外祖父送到长沙、上海读书,1916年毕业于上海中西女塾。外祖父自费送她到英国留学,一去五年。先就读于伦敦Blackheath中学,1918—1921年就读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为该校攻读英国与欧洲文学的第一位中国妇女,主修古典与近代戏剧。1921年7月以论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论文获文学硕士学位。因她是中国妇女在英国获文学硕士的第一人,当时路透社特为此发了消息,国内各大报刊随即登出,但误将姓名译为“张英女士”。
此时,她已开始写文章寄回国内发表。现仅发现的一篇写于1920年的《论女子留学的必要》,响彻了“五四”运动时代倡导妇女解放的呼声。
在英国期间,经其父介绍,与在英国攻读经济学的杨端六相识并订婚。1921年回国结婚时,父亲杨端六年三十六,母亲袁昌英年二十六,两人都为学业而晚婚,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1922—1924年,母亲在北平女子高等师范任教,教英国文学,主要讲莎士比亚,是我国第一位研究和介绍莎剧的女学者。1926年,她远离丈夫和三岁的女儿,只身赴法国入巴黎大学为研究生,进修法文和法国文学。在法国两年中,她继续为国内报刊撰写散文、随笔和文学评论。她还热情地关怀我国的一些勤工俭学学生,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照顾,如帮助找工作,介绍法语教师等。
1928年回国后,她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讲莎士比亚和英文散文。同时写了大量散文、小说、论文,主要是剧本。她写了古代题材的多幕剧《孔雀东南飞》,现代题材的独幕剧《活诗人》、《究竟谁是扫帚星》、《人之道》、《结婚前的一吻》等,多涉及妇女及恋爱婚姻问题,歌颂纯真善良,鞭笞自私丑恶。这些剧本后合为一集出版(《〈孔雀东南飞〉及其他独幕剧》,商务1930年)。她写的游记《游新都后的感想》、《再游新都的感想》,文情并茂,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她还写过一本介绍法国文学的书《法兰西文学》(商务1929年),翻译过法国现代剧作家让·雅克·贝尔纳的两个剧本《玛婷·痛苦的灵魂》(商务1931年),并撰写了《西洋音乐史》。
1929年,母亲受聘为新创建的武汉大学的首批教授来武汉,任外文系教授,从此开始了如日中天、成果卓著的战前八年。她不遗余力地向青年学子介绍西方文化的精粹,教书育人的热情极高,恨不能把自己“扎扎实实填下的一肚子学问”统统掏给学生。不像有的大学教授多年只教一两门课,年年重复同样的教材,她不断开新课,不断更新老课的内容,总是忙着备课,阅读大量新资料,编写讲义。她在武大教过的课,除莎士比亚,还有现代欧美戏剧、希腊悲剧、希腊神话、法文、英文散文、中英翻译等。教课之余,继续从事写作,这期间写的论文、散文、随笔,自选为文集《山居散》(商务1937年)。其中论文有《文学的使命》、《论戏剧创作》、《莎士比亚的幽默》、《歇洛克》、《墨特林的静默论》、《短篇小说家契诃夫》、《妥玛斯·哈代》、《易卜生的野鸭》、《皮兰德罗》、《法国近十年来的戏剧新运动》、《读王独清君〈诗人缪塞之爱的生活〉》、《庄士皇帝与赵阎王》等。论及莎士比亚的就有两篇。
1933年,在相隔十年之后,她生了弟弟杨弘远(现武大教授,中科院院士)。她在校内和全国广交文友,过从最密的有苏雪林、凌叔华。由于她们三位都是珞珈山上的知名女作家,人称“珞珈三杰”。
1937—1945年抗日战争的八年,是母亲事业的又一高峰期。1938年初,她和全家随武汉大学西迁至四川。在那以大佛闻名于世的美丽的川西小城乐山,宁静的日子仅过一年,大灾难就从天而降。1939年8月19日,敌机狂轰滥炸了毫无设防的乐山城,在炸弹的肆虐下,全城精华付之一炬。我家的住宅被夷为平地,全家财物荡然无存。随后国统区物价飞涨,教职员生活日益困苦。不少人无心教学,或兼职,或另觅门路挣钱糊口。母亲虽身经大难,但对教学的热忱丝毫未减。她教外文系三四年级合班的莎士比亚和近代欧美戏剧,还教法语。跟她学过三年法语的学生,日后就能自由地阅读和应用。为了加深学生对莎剧的理解和体会,也为了扩大莎剧在全校的影响,她辅导高年级学生用原文演莎剧,记得演出过《皆大欢喜》。学生剧社演出王尔德名剧《莎乐美》,也请她作文学指导和顾问。教学之余,她仍笔耕不辍。这时期她写的文章已不同于二三十年代那种热烈奔放,挥斥激扬,而是增添了富于人生阅历的睿智、忧思和哲理,如《生死》、《行年四十》、《漫谈》、《爱美》、《成都灌县青城山游记》、《关于莎乐美》等。这些文章结集为《行年四十》(商务1945年)。她还写了一本专著《法国文学》(商务1994年),一部多幕抗战剧本《饮马长城窟》(正中1947年)。正如随笔《忙》中所述,纵然为师为妻为母,柴米油盐家务缠身,她仍在文学的园地奋斗不止,精力旺盛有如一团不熄的火。
五十年代初,武大外文系撤销,母亲转到中文系教外国文学。她真心实意进行思想改造,学俄语,热情地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将毛泽东诗词译成英文。她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她出席过三次武汉市文代会,当选为武汉市文联执行委员,于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期间法国巴黎大学曾通过香港邀请她去讲学,被她婉辞。1957—1958年她受到不公正待遇,被错划错判,离开了她热爱的教学工作。“文革”中进一步遭受迫害,作为“五类分子”被遣送回湖南农村,仅靠我每月汇寄的二十元维持生活。就是在这样无望的境况下,她仍怀着天真的幻想,要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尽心尽力,重译莎士比亚戏剧。她带下乡去的少数财物中,就有一套1911年版的《莎士比亚全集》,篇页中至今留有她用铅笔作下的标记和解释。1973年4月,她病逝于醴陵乡间,年七十八岁。
1979年,在母亲逝世后六年,她的错案终于得到纠正。袁昌英这个被社会遗忘了二十多年的名字,重新被发现和认识。1981年《新文学史料》第四期刊出了《作家、学者袁昌英》一文(作者李杨),第一次对母亲的生平和建树给予了全面中肯的评价。她的著作在海内外重新出版,计有《袁昌英作品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李杨编)、《〈孔雀东南飞〉及其他独幕剧》(台湾商务1983年)、《袁昌英文选》(台湾勤洪范1986年,苏雪林编)、《袁昌英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王之平编,2004年重版)、《山居散墨》(《中国现代小品经典》书系之一,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她的散文风格特色也成了青年学者研究的专题。
母亲文如其人,一身正气,对国家、民族、社会、青年,怀着强烈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人格、品德教诲青年一代。据她的一位四十年代的学生、上海外语学院章振邦教授回忆:“袁先生常对我们说,值此世风日下之际,我们每个人都要严以律己,为国家保留一点操守和气节,我认为袁先生生前就是这样的人。她的教诲,至今还在对我起着教育作用。”母亲是一位爱国者,火一般的爱国心表现在许多方面,她曾用英文写过一本《中国的爱国诗人》,向国外介绍屈原、岳飞、文天祥、辛弃疾等。而她关于文艺的社会使命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她的一篇序言中的话:“实地研究我国下层社会的悲苦或慰安的情形,来多创造维新的戏剧,有生命的戏剧,因之可以影响及于改良社会,改良生活。”
《让庐日记》摘编
杨静远
1943年3月3日星期三
阴森森的天,死沉沉的空气。上午四堂课只上最后一堂英诗课,好不泄气。听说罗念生先生到成都去了,因为一位美国研究古希腊文学的学者久仰他的大名,特来拜访他。也许他就不会再来,到燕大去了。回家后,妈喊我一同到苏先生(苏雪林)那边听故事。苏先生的故事真是有趣,讲的是明末的一个遗臣独孙的遭遇。这是一篇真实的自述。作者在写完后就病死了,还不到20岁。苏先生把他改编为白话文,用一种别出心裁的方法写出来,把他经历的事在临死时回光返照的一霎那重演出来,根据柏格森(法国哲学家)的时间主观学说。这真是很特出的趣题。回来后,妈妈忽然说:“如果你真有聪明的话,可以试着写一种有趣的离奇曲折的小东西,倒可解解闷,又可试验自己的能力。”我说我总有一种成见,好像不是抗战题材的作品就不合时宜,而八股不合我的性格。她说,一个文学家的思想不能太严肃,有时也要写点轻松的东西调剂一下。虽然我口里还在分辩,然而心已活了。我发现自己对文学还是有极浓的兴趣。现在的郁闷不过是一时的不如意,遇了阻碍以致活水凝滞罢了。可是要写小东西也真不容易。虽然不要深刻的思想,可需要熟练的技巧和灵活性的想象力,我是否真具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