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70600000027

第27章 论文的精读

第一层次的文章(单元)没有内部构造,而且是在叙述一个完整的内容(应该是这样),所以找出代表全文的句子是很重要的。在一篇书写合宜的文章中,关键句通常被摆在开头的部分(倒未必一定如此,像这一段的关键句就不在开头处)。

一般考试时出现的白话文“阅读测验”试题,多属于第二层次的文章(短文);完整的报告书或专业论文一般属于第三层次(长文),至于经商者或研究者所读的东西也多是这个长度。因此,接下来我们要以从第二层次到第三层次篇幅的文章为主,来谈谈如何精读这种长度的文章。

关于此点,其实有个非常清楚而简单的方法可用,那就是:重点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一篇文章在开头时会先从绪论写起,接着会在最后写出结论(应该是如此),所以只要先读这两个地方,就能掌握住全文的概要。这些分量顶多只占全文的两成左右,至于文章的中间部分则是以供导出结果的论证以及为说服读者而作的阐述,这个部分可稍后再读。

看小说的时候,如果先看结尾,就会减低阅读的趣味性,所以一定得从前面顺着读下来。但是阅读论文或办公文件时就不该如此,而是要先看最最重要的地方。

精读论文的三阶段法

现在我们再具体地叙述一下这个方法。

第一阶段:掌握全貌

先读开头和最后的几段,借此了解主题和主要的结论。

第二阶段:通读

接着把全文从头到尾读一遍,而且通常是从最前面开始顺着读下来。

这里要注意的重点是,即使碰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拘泥于此,而是继续往下读。与其去理解内容,还不如去知道什么地方写些什么东西。

在执行这个程序时,并非只是漫不经心地读过去,而是要在看来很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不懂之处画线或做记号,同时最好要视情况需要记笔记。这些动作都是在为待会儿重读时作准备。此外,由于需要做这些工作,所以笔记用具一定要带齐,这样就不用担心会因做记号或书写而把论文弄脏。如果是借来的论文,就先复印一份,看复印本。

第三阶段:选读

在全部读完一遍后,要想想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什么,然后再检查那个结论是怎么被导出来的。这个时候就不要顺着读,而是以做记号的地方为中心,把重点挑出,来来回回地读。若是没有时间,则可以省略第二阶段的“通读”(此时由于没有先做记号,就一边读一边找重点)。

我们想有很多人都会用上述方法读书,但是死心眼儿的人或许会一开始就逐字不漏地从头读到尾,非要把每个部分搞懂不可。这种死心眼儿的读书法还是及早舍弃为妙。而以往只是无意识地使用这种三阶段法的人,今后更要刻意去实行,从整体去理解体系。

这种读法之所以比较有效率,是基于以下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和人类理解体系时的效率性有关。比起累积部分,再去掌握整体的方式,一开始就取得整体的鸟瞰图,会比较容易理解。在很多情况下,把某个句子个别抽出来看,可能会不懂它的意思,但若是把它放进上下文去思考,反倒能理解了。这也就是借着掌握句子和上下文的关系或是句子在整体中的定位,去进行了解的意思。只要能掌握住整体,各部分的定位就会显而易见,这是阅读学习法的一条重要原则(从理解整体内容着手)。

学术论文经常都写得十分浓缩、精练,而且以各种知识为立论前提,将一些专家学者当然会知道的概念与定理不加说明地就用上去,所以这样的论文是很难读的。然而,如果因此被艰难的地方困住而不再前进,那就怎么读也读不完了。此时,就应该采用“阅读”学习法的另一条重要原则,把难的地方放到以后再想。

第二个理由则是因为论文的各部分不见得都是理论性地一直条线串联下去。很多时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呈现多层结构,尤其长文(第三层次)更是如此。

本论的构造相当复杂,如果只是把表里的那些分项号去掉,那么情况还单纯得多,但是一般的文章都不会这样写,而是经常连小节也不分就一直写下去。所以这种多层结构的对应关系很难马上看出来。

此外,为了要针对预想中的反论提出答复,也有可能会铺陈出一些枝节部分。

虽然作者可以针对形式与内容作各种取舍与考虑,然而文章还是得在完整的单一体系内铺陈。所以读者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可以有效率地读过去。要得到理解,未必一定要照着文章的顺序读,有时不按顺序读的情况反而可能比较多。

在最初理解整体时,将不重要的部分跳过不读并没有关系。此外,若是有分支出去的部分,略过去也无所谓。只是在刚开始读的时候,也有可能会读到枝节部分而不知道。事实上,在进行三阶段法的第二阶段通读程序时,有时也会在不甚重要的地方做了记号,所以尽早完成诵读,以掌握住整体的概要,了解各部分应有的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所谈的“读书技巧”,是适用于那些遵从规范化的原则写成的文章。这些文章在书写时都依循着以下的前提:“开头要先提起问题,最后则写结论”;“一个单元内不该含有相反的内容”;“本论的构造应正确地排列配置”。

同类推荐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8两卷,本书为B卷。按类别分成“献给时光不悔”“赶在落雪之前”“火蝴蝶”“秘地百合”“美狄亚的眼泪”“一路高速”六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子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精神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精神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天天见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天天见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热门推荐
  • 小姐,太嚣张

    小姐,太嚣张

    南宫世家某小姐道:“人生三大乐事,一:看美男!二:泡美男!三和美男谈恋爱!”我就是嚣张,你不服!你后台有我的硬吗?你拳头有我的大吗?你男朋友有我的帅吗?
  • 夏目友人帐——佛门寺下的等候

    夏目友人帐——佛门寺下的等候

    这一年,佛门寺下的樱花林又开了,好美。夏目似乎看到了樱花树下的五条君,还有在旁边陪伴他的素叶。
  • 玄元劫

    玄元劫

    妖圣圣血,积聚万年,机缘命数,注入凡体!三血齐修,何止血流成河;一朝绝世,笑尽天下无双。人族圣皇,十方妖王,兽族圣主,万世魔君,又能怎样?挚友红颜,同心逐浪;逆天改命,傲视苍茫。奈何心魔生,命劫太难抗!且看他如何铸辉煌!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多棱镜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多棱镜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末世草头王

    末世草头王

    有句古话说,乱世出草莽,有刀有枪便称王。而末世,恰恰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乱世!……突如其来的日月当空,灵气大爆发,粗暴的打破了人类严谨而周密的社会秩序,科技文明几乎一夜间坍塌。然而就在这个人类最黑暗的大环境下,本就行走于社会阴暗面的李烨倒是觉得,也许一切还没那么糟糕……
  • 乱华影

    乱华影

    万骨枯,狼烟尽,乱象有始疮百孔。春秋梦,霸业图,华韶无终世千秋。尘嚣堙落,影单自赏。封了我丹田?没关系,我就练他个铜皮铁骨。说我是魔头?没关系,我就搅他个天翻地覆。江湖很险恶?没关系,我就闯他个快意恩仇。身处乱世中?没关系,我就斗他个惊天动地。乱世江湖,群雄争霸,尽在《乱华影》!本书已养肥,可以下手了!精彩不容错过!
  • 幽绝之路

    幽绝之路

    通往山巅的往往有两条路,一条是宽阔的大道,一条是险峻的歧路,看主角如何凭着过人的坚毅走上一条从没有走过的险途。
  • 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

    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

    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出生于苏格兰一个普通的家庭,13岁时移居到美国。他从棉纺厂的小工做起,依靠个人奋斗,白手起家,打造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王国,成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称的美国经济界三巨头之一。晚年他热衷于慈善事业,成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他的一生,既是一个依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美国梦的典型,也是一段不朽的传奇。《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插图本)》是安德鲁·卡内基的一部自传。该书将带你:观商政两界如何渗透的鸿图韬略,看人脉圈子如何设计的机巧智慧。《卡内基自传——一个穷小子的发迹史(插图本)》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 十指相扣

    十指相扣

    一场车祸之后,她始终做着同一个恶梦,似乎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她疯狂的爱上了他,一个似曾相识的男人……就在二人即将举行婚礼时,一个天大的秘密由此揭开……
  • 你在左边我紧靠右

    你在左边我紧靠右

    一个极力隐瞒自己亿万家境故意丑化自己的少女,一个被张扬的二流千金穷追猛打的高智商感情冷淡家境贫穷俊美无比的少年。高中时代在医院里,少年对少女说“别走”,但却未如愿。各自成年后,少年对少女说:“天罗地网我为你设下,天涯海角我都要将你抓捕,你注定是我的。”面对高智商的少年,少女该如何跳脱,身后的二流千金又如何咽得下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