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4800000023

第23章 在美国,我丢掉了事业,也丢掉了心中的孩子

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后,我慢慢的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也了解了美国的教育体系。发现了美国教育体系的优点,同时也感到美国的教育体系中的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美国小学的学习宽松,学校并不仅仅只是学习,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培养孩子其它的方面,教育理念和中国完全不同。

虽然很多华人的家长对美国的教育赞不绝口,但在美国教育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却认为,其实中国的教育也不是一无可取之处。对孩子紧一些并不全是缺点,要是由着孩子的性格来,他们会直接把书扔到看不见的地方去。在美国,孩子实在是太自由了,对孩子缺乏必要的管束。

但不可否认中国的教育也有很多失败之处,在学校孩子的作业似乎永远也写不完,学习压力实在太大了。在学校,一切都以学习几门主课为第一位,学习是机械,死板的教条,由于作业太多,孩子们只能一遍遍的复习课本上的知识,父母更加在乎的是孩子考试的成绩。在机械的学习中,孩子们的创造力就被扼杀了,这是很大的遗憾。

美国的教育和中国有这么多不同,我们是留在美国打拼,叫孩子去接受美国式的教育,还是按部就班的回到中国叫孩子接受中国的教育?

我只有一个孩子,和所有中国独生孩子的父母一样,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是输不起的,孩子很小,没有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去买单。有什么样的母亲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母亲的选择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作为家长必须考虑清楚孩子在美国成长好,还是在中国成长好,这是关系到一生的重大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看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情况。我把中国教育的优点还有美国教育的优点全部都罗列在表格之上,使劲的对比,但总是不能释怀,美国的教育资源的硬件,还有政府的投入,远远超出中国。但是他们教育孩子的理念,又是和他们的社会发展,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中美是来自于两个世界的人,就好比饮食一样,完全是不同体系的事,我们的骨子里的东西和别人骨子里的东西不一样,无法靠强力的办法去施行。我不敢全部苟同他们的活法。但是,回到国内吗?国内的教育这么艰苦,孩子将要度过的是一种非常艰辛的生活。

其次,是家庭的生活情况。我们一家人在中美之间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在中国,老公是重点大学的教授,工作稳定,薪水不错,学校里有着产权归属于自己的公房,医疗有保险,生活稳定,在社会上属于比较受到人们尊敬的阶层。以我的工作经历,在国内找到一份不错的教学工作也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我们的工作可以稳定下来,一家人能够心态比较平和的生活,这样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可以带着孩子去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孩子会学习到很多的东西。要是在美国,这些项目的花费,是我们所不能够承担的。

在美国,老公的工作并不是终身制的,他的工作存在着变数,必须努力的工作才会保住职位,所以在心理上总是有生存的压力。我的工作也不稳定,存在着许多的变数。

同时,我们没有房子,没有房子的感觉就像漂,所以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买房子,花钱不会太大方。总之,经济的压力很大,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白手起家,重新去奋斗。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打拼,即使那些有本事的人,也常有不安全的感,况且我们这些新来者,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将会非常的艰难,心理上的压力大,经常处于焦虑之中。

而且家庭的稳定性差,周围的例子很多,目前约九成新移民的技术移民短期内无法在当地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移民夫妇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父母的亚健康的生活状态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枚定时炸弹,有可能成为阻碍子女成长的巨石。

在中国比美国的心理压力小,生活稳定性好,所以婚姻也相对稳定,可以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

再次是生活质量,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环境远远比不上美国,美国的自然环境,远远的超过中国。在美国到处都是绿树成荫,到处都是自然的,人工很少雕琢的环境。优质的,没有经过人工污染的环境有利于人的长寿。中国的环境污染,在全世界也难以匹敌。

从人际交往的关系上来看,国内无论在哪个单位,人际关系是一绕不开的坎,很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人际关系之上,在美国,虽然在工作上也存在着人际关系,但所耗费的精力并不像中国那么多。很多时候人际关系的冲突小一点。这点美国绝对优于中国。

在社会交往上,中国人之间是非常的密切的,到处都是人,好脏好乱,好热闹,可是美国却是好山好水,好寂寞,那种寂寞是一种来自于骨子里,来自于灵魂深处的一种超级的寂寞,这点中国绝对由于国内。

我在纸上分析了很多方面,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事业,还是孩子的教育上,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各有利弊,那里都有可取之处,那里也都有不近人意之处。我们反复的衡量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心里非常的郁闷。难怪美国的一些华人,在美国的时候,想着回中国,可是当他们真正回到中国的时候,又想着中国的种种好处,经常的飞来飞去,心情总是安定不下来。在美国的时候,心里全是中国,在中国的时候,心里全是美国。

有些事,很多时候是找不到答案的,无论你多么执著的去想,却百思不得其解,只会越想心里越折磨,越想心里越难受越纠结。这个时候,只有把问题放在一边,暂时不去碰它。

有的问题的答案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一个偶然的时间,我终于找到了关于孩子接受美国教育还是中国教育合适的答案。

在假期里,我们一家开始了早已经计划好的全美国旅行,第一站的时候,我们到纽约,在游览了世界上最有名的那些景点之后,我们把住处安排在纽约的唐人街的法拉盛。

纽约的法拉盛到处都是中国人,感觉像回到了国内,在心理上有安全感。这里旅馆的价位合适,到处都是中国饭,饮食比较合适口味。

临走之前,夏老师帮我找了一个纽约当地的司机,建议我们租他的车游览纽约,因为纽约城市这么大,第一次很容易找不到游览的地方。

我们把行李安置到旅馆后,见到了夏老师介绍的出租车司机,他姓徐,徐老师他领着我们到处旅游,我们谈的非常投机。

在纽约市,我们呆了三天的时间,参观了自由女神像,联合国总部,帝国大厦,世界贸易中心遗址,华尔街,市政府大厦,洛克菲勒中心,时报广场,中央公园,百老汇歌剧院区及博物馆区,第五大道,苏豪区,中国城。

他又领着我们去了一家中国餐厅吃饭,这里的饮食叫我想起了家。在这里我们点了几个中国菜,大吃起来,其中有一个戴着眼镜的有些秃顶的服务生,很注意的看着我们的眼色,服务态度非常好,他上菜速度很快,每上一个菜都介绍菜名,端茶倒水的跑来跑去,片刻不清闲。

像这个优秀的服务员,真是难得,虽然我的经济不是很好,但临走的时候,我还是给了他10美金的小费。他很高兴的就拿到了钱,喜笑颜开的把我们送出门去。

晚上,在旅馆里,老公累的浑身都没有劲,一躺下就呼呼的进入了梦乡,床就像有魔法似的,孩子一倒下也睡着了。只有我还精神很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感觉不能白来一次,于是就到街上到处游逛。

正在我兴致勃勃的走来走去的时候,有人和我打招呼,我一看是徐先生,他邀请我去喝茶,因为他说他是东道主,应该尽地主之谊。

我看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而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在纽约的法拉盛,看似一个普通的人,其实身后都有一大堆故事。在法拉盛,有花费几万美金背井离乡的偷渡客,也有国内闻名许久的政治犯,还有各种干过凡人没有干过大事的名人,但在纽约这座国际性的大都市里,他们一个个都深藏不露。不知道这个徐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坐在路边的冷饮店里,他讲了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去美国的中国人当中,是再普通也不过的故事了,我几乎听过了无数遍,不幸的故事,虽然各有各的不幸,但都叫人感慨。

他曾经是中国一所大学的副教授,在国内和夏老师是同事,他们来美国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但来到美国后,机遇不如夏老师好,所以就沦落至此。

当年他作为国家公派的访问学者,来到美国以后,就不想再回国了,但一时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生存,只好先在餐厅里打工,想着先有口饭吃,再去寻找合适的机会。他中间为了身份回国呆上2年后,又回到了美国。现在他转行,干开出租车的业务了。在餐厅里工作的那个服务生姓刘,和他一样也曾经是个知识分子,在国内的职业是医生,两个人原来是同事,现在是邻居,又是合作伙伴。徐先生接待的旅游的客人,一般拉到刘先生的餐馆里吃饭,当然徐先生也会有一定的提成。

真是百问不如一见,在美国,加拿大拥有世界上学历最高的洗碗工,搬运工,卡车司机。国家花这么多钱培养出来的精英们,到了这里给人家做这样的工作,在国内他们都是些不可一世的精英,这些研究生,博士生,企业家,艺术家,对国内的情况横条鼻子竖挑眼,看不惯学霸,看不惯贪官,看不惯小人,在国内一天也不愿意多呆了。最后可算跑出了国门,到了美国,发现在这里只能给人家擦车,做饭,当保姆伺候人,为人家干体力活,否则就会饿肚子,这下好了,无求则无欲,无欲则刚,现在也认命了,心平气和的从事着劳动人民的工作,整天美滋滋的,心态好得很。

只有国内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才不愿意做这样的工作,这里可是美国,在美国工作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徐先生经常这样说。

徐教授周围所接触和交往的是一群生活在华人区的下层劳动者,有南方的农民,偷渡客,他彻底的接受了群众的再教育。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国内当年的养优处尊的生活,对他来讲,已经是过去了。当年在美国如同洋插队,每天像狗一样的生活,挣钱刚够每日的一日三餐,回家后感到非常的辛苦,由于生存的压力很大,他没有心思去管孩子的学习,孩子被放养,和他之间的交往很少。

后来不甘寂寞的老婆离开了他,移民到加拿大,又重新组织了家庭,弄得他身心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一度心灰意冷。不过他发现后来很多技术移民,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出国的人,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三天打架,二天离婚,后院总在着火,每天都鸡飞蛋打。自己的日子都昏天暗地的,孩子的教育更不用多说。孩子在这样动乱的环境之下长大,在心灵上自然会有很多创伤。

徐先生的女儿就是例子,她在单亲动荡的家庭里长大,父母一直在为生活挣扎,只能给她提供温饱的生活,其余的就顾不上了,她的心思一直没有放在学习上。

虽然现在拿到了身份,一家人也稳定了,可是由于孩子没有稳定的童年,成长的几个最为关键的时期被耽误了,性格有很多缺陷,个人的生活很不顺心。徐先生的朋友,大多数都是这个职业阶层的人,孩子从小就在这群之中长大,熟悉了这个阶层人的生活,后来选择的职业也是餐饮服务业。数年后,他追悔莫及,深感这样的抉择对孩子来说未必是最优。

他说要是不出国,最起码在大学里工作,接触的是教育类型的人,孩子可以接触一些文化层次更高的人,人生说不定就是另外的一个天地。

听了他的故事,我突然想到了国内家长的情况,记得当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周围的不少妈妈们已经开始讨论各种早教班,全英班,艺术班,钢琴班,孩子可以接受到非常良好的教育,很多孩子还没有上小学,就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特长。到了小学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把小学的课程学了不少。

现在国内的教育并不仅仅是孩子之间的竞争,而是家长之间的竞争,只有家长决策正确,有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金钱,并且坚持下来,孩子就会成功。要是选择移民到国外,孩子的结局如何很难预料。

徐先生在美国生活多年了,非常关注目前国内的移民潮,我和他谈的很多。他对于时下的教育移民热潮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东西方文化在养育子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现实的情况,对新移民有很多严峻的考验。

首先,新移民融入社会的艰难也有可能成为阻碍子女成长的巨石。老移民的二代教育情况有许多问题,新移民的问题会更多。

目前技术移民很多在短期内无法在当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徐先生在美国见到了很多在国内优秀的专业人才,他们大多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本科或硕士;精通英语;有工作经验。年富力强,专业对口,在国内的时候,教育背景良好,工作体面,收入颇丰。有些人是厌倦了国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想换个环境开始新的发展。更多人是出于对子女教育的考虑而移民,他们对国内横竖看不顺眼,感觉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于是,打着为孩子移民的口号而远走他乡,他们对中国教育体制的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想寻找一种合适于孩子的新的教育体系,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但实际情况却不乐观,首先,技术移民在美国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下岗失业是家常便饭,很多从事着劳力的工作。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全部绞杀,活着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虽然这样的生活是自己所选择的,但代价似乎有些大。

有些优秀的孩子,如愿获得了奖学金,进入理想的学校,他的周围同学的父母都是成功人士,自己的父母却是一事无成,他的内心深处会很自卑,看不起家里的寒酸。到了那个时候,作父母的才知道,本来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移民。可是移民后,才发现虽然帮助孩子逃脱了应试教育的命运,也培养出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但他们并不成功。在东西文化的交锋中,那些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孩子,在思想上和父母距离渐行渐远,最后变成了另外一种人,最终他们丢掉了心目中的孩子。

徐先生说,不少第一代移民在子女教育上会感到不平衡。他们普遍对子女全心付出,但环境使孩子的思想已经完全西化,缺乏对父母的责任和关爱。很多年后,孩子可能创造性思维更强,但思想上和父母距离很远。

“我就丢掉了事业家庭,最后也丢掉了最心爱的孩子。一个堂堂的国内知名的大学教授,最后沦落成为法拉盛的出租车司机和服务生,当然了工作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徐先生自我调侃起来。

这句话,我感觉是为我说的,虽然现在我们一家在美国一切都还算顺利,可是,在这里真正的安家,还需要艰苦的奋斗几年,甚至十年。

其中的艰辛,我深有体会,由于我们是新来者,目前的经济有限,没有足够的钱去买房子,没有房子在美国就没有安全感,就无法很好的生存下去,我想起了自己,为了增加收入,我在教学的同时也在一个美国的公司里兼职,这样收入高了,心里有些安全感。但事物总存在着两个方面。两个工作,干的很累,压力大,身体也透支了,很多次我回到家就精疲力竭,浑身上下没有一丝的力气。

记得有一次,我回到家,孩子见到我就非常开心的扑在我的怀里,要是在平时,我会很开心的抱起他来,因为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

可是那天,我精疲力竭,于是我就把他推到了一边。这时候,我看见孩子脸上露出了很受伤的表情,但很快就消失了,他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再次的扑到我的怀里,我又把他推开了,快步走进屋里,把门插上,直接躺在了床上。

实在是太累了,我任凭他在门外不断的砸门,心里多少有些愧疚,很久没有去他的学校做义务教师,也很久没有再去关心他的学习,更是很久没有再去关注他的交往了。

此时想起儿子国内的同学,正座在教室里,安心的听着老师讲课,每天都在不断的进步,我想要是我们继续在美国呆下去,孩子的学习就会和国内同学的差别越来越大。

而我在美国却过得这样辛苦,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教育他了。而美国公立学校所教的知识又这么靠不住,没有家长的督促,他很快就会放羊了。

要是孩子在美国再混下去几年,也许在身体和其他方面会比国内的孩子有进步,可是,在基础知识这一块,就会被国内的孩子越拉越远。

现在孩子小,选择的余地还大,过几年,孩子长大了,那个时候再决定回国,他就会和国内的同龄孩子拉下很大一段路,甚至再也赶不上国内同龄的孩子了。

还是回国吧,心平气和的叫孩子去接受中国的基础教育。美国的大学教育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美国的哈佛,耶鲁,斯坦福名冠全球,还有一大堆领先世界的常青藤名校,吸引着全世界最优秀的学子。

而它的基础教育有优点,但更有不少的缺点,很多缺点都有不小的硬伤。将来儿子在国内接受到从小学到高中的基础教育之后,再来美国读大学,或者是研究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这样他会享受到中美教育各自的优点。

我计划在国内找一个稳定的,或者相对轻闲的工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孩子身上,这样,将来他在基础知识上,就会比在美国接受教育掌握的深一些,掌握的踏实一些,为将来申请美国的名校打下良好的基础。多时困扰我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我非常感谢徐先生在关键时刻指点迷津。

同类推荐
  •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本书分时光碎片、县域观察、乡村走笔、青川纪行、人物素描、编采札记六部分,收录了《思念如潮慰忠魂》、《湖州工业园区完成“格式化”》、《长兴民企兴无限投资》等文章。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站在常识一边

    站在常识一边

    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60多位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直面当下问题,大胆设问,话锋凌厉。被访者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本书精选的21篇访谈,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比如: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法治专业主义VS专制主义、民办教育的空间、房价、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公益事业与社会发育、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张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深入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共识。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持续农业初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持续农业初探

    持续农业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率先提出的,它概括了当代农业的一系列先进思想,代表着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思想,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全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普遍接受的理想发展模式。然而,由于各国或不同地区自然的、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差异,以及持续农业发展本身内涵的广泛性,不同背景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学者对持续农业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
热门推荐
  • 修养净化梦想

    修养净化梦想

    本书以修养为专题讲解实现梦想需要具有的心态、品质和实际行动,并以一个个真切感人的生动故事进行阐述。
  • 这里曾经是汉朝2

    这里曾经是汉朝2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二部,书中从刘邦诛杀彭越写起,到汉朝两大外戚窦婴与田蚡相斗至死为止。刘邦崩后,吕雉趁势而起,扶持吕氏外戚,危及刘氏天下。在此关键时刻,谋士陆贾向权臣陈平献计,联合武将周勃,准备伺机而动。果然,吕雉一死,汉朝群臣及刘氏诸侯,合力诛吕。在这场纷乱的权争之中,守柔的代王刘恒成了最大赢家。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所谓的盛世“文景之治”,在流血的战斗中冉冉升起。
  • 福尔摩斯探案集.3

    福尔摩斯探案集.3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88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全能透视高手

    全能透视高手

    “十岁发高烧而意外拥有透视能力的刘文,他可以透视敌人携带的武器,轻松躲避危险。在边缘村上安稳过日子的他,被家里的老爷子威逼利诱来到金山市,保护一个小歌手美女学生,斗智斗勇打到富商、阔少,进入娱乐圈,潜入黑帮势力……开始史上最牛全能保镖高手之路。”
  • 什么样的爱情

    什么样的爱情

    爱情是什么样的?是幸福的。是痛苦的。是浪漫的。是平凡的。是简单的。是复杂的。其实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不一样,有幸福,也有痛快,有快乐,也有悲伤。可能爱之前是美好的,但爱之后却是悲哀的。可能你爱的人不一定是最好,但你一定要去珍惜那个爱你的人。下面就来说说我所知道的这些爱情。
  • 狼牙流浪剑

    狼牙流浪剑

    寒风似刀、少年一剑一狼牙、孤独于江湖、泪洒于江湖、笑傲于江湖。新人新书、传统、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谢谢各位大侠了!!!
  • 家庭生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生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您每天是不是有许多的家务,诸如煮饭烧菜、洗洗涮涮,每天都是重复这些动作。只要我们细心,会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小技巧小窍门,能解决许多麻烦,省了很多的力气,让您在繁琐的家务活中找到一丝乐趣。
  • 天降猫王:校草殿下,别来无恙!

    天降猫王:校草殿下,别来无恙!

    “照顾好这只猫。”这是某人的要求。“简单!”她爽快的答应。可没想到有一天怀中的黑猫突然变成帅气的他!“仆人,本殿饿了!做饭!”“仆人,本殿衣脏了!洗!”“仆人,本殿作业没写完!”“……”我去!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她泪奔。“我—不—干—了!”“哦?什么?再说一遍试试?”他逼近。面对这大少爷,她只好就罢……~(T?T)~呜呜,原来猫咪这么难养!!
  • 人鬼神魔传

    人鬼神魔传

    他们本来有着悠闲平静的街头看病、卖药、卖书、卖画的生活,可是他们心血来潮地想着要发上一笔财。在他们实施计划的时候,惊喜和凶险意外的事情不断接踵而来。医者仁心,他不但救了个公主,还要帮助她人流产剁胎,还不幸落入敌人温柔的陷阱。他们闯阴暗的地下宫殿,杀恐怖凶险的蛇虫鬼怪……他们险像还生,九死一生……交流鼓励加Q:252311548
  • 美女事务所

    美女事务所

    美女花丛任意游,各色美眉怀里头,要问哥们我是谁,嘿嘿,故事全在书里头!柳无祭,万事事务所所长,委托万般事,接受各色美眉的任务。“我们不能只认识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更应该知道万柳大街的柳无祭!”著名泡妞学家对广大媒体郑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