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上帝没有宠儿,也没有弃儿。
终身勤奋,便成天才
贾小奇
1707年,欧拉出生于瑞士的巴塞尔,13岁时进入巴塞尔大学。16岁从巴塞尔大学毕业时,他已成为巴塞尔有史以来第一位年轻的硕士。19岁时他写了一篇关于船桅的论文,获得巴黎科学院奖。从此,他的创作热情如江河滔滔,奔腾不息。
1727年,沙皇喀德林一世把欧拉请到了彼得堡。1733年,欧拉任彼得堡科学院教授,时年26岁。长期紧张地、夜以继日地研究工作,加上炎热的气候,给欧拉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他右眼失明了,这时他才28岁。但这个打击并没有动摇他献身科学的志向和决心。
欧拉更加勤奋地工作,即使在不良环境中仍始终如一,他经常抱着孩子,在喧哗声中完成他不朽的论文。
1741年,欧拉应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邀请,到柏林任柏林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在那里他工作了25年,是柏林科学院的创始人之一。
欧拉成为天才的过程就是他终生奋斗不息的过程。
精与憨的故事
王志康
我在一家外企做业务主管时,手下有两位业务员的业绩最为突出。
其一是个浙江女孩。她能文会武,且善解人意,擅长公关,贼精。跑业务之前,她就列出准客户名单,并给每个准客户建立一个小档案,客户的简历、脾气性格、特长爱好一一记录在案。和客户接触时,她并不急着道明来意,而是和客户闲聊神侃,投其所好,爱足球的就和他聊足球,好书画的就和他侃书画,以子女为骄傲的就夸赞他的子女,总之是句句说到客户的心坎儿里,客户就对她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了这个交往基础,下次再去时,客户往往就摆出了友好的态度。此时如果了解到客户有什么难处,她必竭力为客户排忧解难,使客户在友好的基础上又添了几分感激。一来二去,大家就成了朋友。这时再“不经意”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就有些顺理成章了。堡垒一个个被她攻破,单子一份份被她签下,她理所当然地成了公司的金牌业务员。
另一位业绩突出的业务员和她截然相反,是一又憨又傻的陕西小伙子,还有几分口吃。当初招业务员时,老总本无意用他,岂料他天天往公司跑,一再表示自己喜欢这份工作,甚至说开始的一个月他可以不领工资。被他的执着所打动,老总破格录取了他。谁知培训结束进入实战后,他竟第一个签回了单子,接下来更是捷报频传。我仔细了解了他的工作状况,除了勤奋执着,并无技巧可言。他每到一处,总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由于紧张,还常常词不达意。如遭到拒绝,他便红着脸告辞,但并不放弃,下次再去,仍然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但表情和语气里都透出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儿。结果客户都觉得这小伙子一看就诚实,让人信赖。他报的价,也让人觉得不会有多大水分。而他的坚定执着,更能打动别人的心,使人终不忍再次拒绝,而心甘情愿地成全他。
浙江女孩和陕西小伙,一个贼精,一个憨傻,不同的与人打交道方法,迥异的工作方式,却得到了相同的结果:都站到了塔尖,成为优秀的业务员。可见为人处世,并无固定模式,重要的是真诚待人。
为人处世,并无固定模式,重要的是真诚待人。
穷画家的故事
胡秀清
有一个落魄潦倒的穷画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除了画画之外,不愿从事其他的工作。
而他所画出来的作品,又一张也卖不出去,搞得三餐老是没有着落,幸好街角餐厅的老板心地很好,总是让他赊欠每天吃饭的餐费,穷画家也就天天到这家餐厅来用餐。
一天,穷画家在餐厅中吃饭,突然间灵感泉涌,不顾三七二十一,拿起桌上洁白的餐巾,用随身携带的画笔,蘸着餐桌上的酱油、番茄酱等等各式调味料,当场作起画来。
餐厅的老板也不制止他,反倒趁着店内客人不多的时候,站在画家身后,专心地看着他画画。
过了好一会儿,画家终于完成他的作品,他拿着餐巾左盼有顾,摇头晃脑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深觉这是有生以来画得最好的一幅作品。
餐厅老板这时开口道:“嗨!你可不可以把这幅作品给我?我打算把你所积欠的饭钱一笔勾销,就当作是买你这幅画的费用,你看这样好不好啊?”
穷画家感动莫名,惊异道:“什么?连你也看得出来我这幅画的价值?啊!看来,我真的是离成功不远了。”
餐厅老板连忙道:“不!请你不要误会,事情是这样子的,我有一个儿子,他也像你一样,成天只想要当一个画家。我之所以要买这幅画,是想把它挂起来,好时时刻刻警醒我的孩子,千万不要落到像你这样的下场。”
坚持到底是众所皆知的成功法则,但坚持错误的方向而且始终不愿修正,却是导致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坚持到底是众所皆知的成功法则,但坚持错误的方向而且始终不愿修正,却是导致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屈辱中的明星梦
起初,他在香港一家片场跑龙套,名不见经传。由于从小在戏班学得一身好功夫,加上刻苦勤奋,几年下来,他做到了演员、武术指导,逐渐崭露头角。于是他每天都憧憬着影星梦。
有一部电影,剧情中,他主演的男主角被三个女人同时爱上,饰演女主角的是一名当红女星。女星感觉同一个无名小辈演对手戏有失身份,大为不满,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一天,女星竟当着他的面,对编剧说:“那个大鼻子、小眼睛的人,谁会喜欢他呀?”
这哪里是挖苦,简直就是人身攻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是还得强装笑脸给她鞠躬,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深感自卑。的确,自己个头不高,相貌也不够英俊。“我真的不行吗?”那一次,他几乎想过放弃电影事业。
还有一次,他想找大侠为自己量身写剧本。大侠是香港着名的武侠作家,红极一时,嗜酒如命。通过朋友牵线搭桥,好不容易,请到了大侠吃饭。席间,为表诚意,他频频敬酒,喝得烂醉如泥,跑到洗手间差点儿把肠子都吐了出来。不过为了剧本,吃这点儿苦头算不得什么。他洗完脸回来,毕恭毕敬地坐在那儿,等候大侠的答复。哪知酒足饭饱后,大侠只扔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就走了:“我的剧本都是写给帅哥的。”
不愧是大侠,挖苦人的话也能说得如此高明含蓄。要是他能预知未来,想必会狠狠地抽自己两个嘴巴吧。
这一次,大侠尖酸刻薄的嘲讽挖苦,非但没让他感到自卑,反而激起了他无穷的斗志。他暗暗发誓:“你们越是瞧不起我,我越要努力,一定要做给你们看,一定要让你们为自己的话后悔。”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足以证明,他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成功。那次,他受邀请去参加一个颁奖典礼,许多好莱坞大牌影星云集于此。他有些底气不足,因为没看到熟悉的朋友,只好规矩地站在一旁。出乎意料,那些大牌影星竟然主动排好队,一一上来同他握手。他恍然大悟:“哦,原来我才是大明星。”
大丈夫生当如此!
从艺42年来,他发奋努力,拍了80多部电影,重伤29次,但从未趴下。他在全世界拥有二亿九千万铁杆影迷,还是唯一把手印、鼻印留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中国演员。或许有人已经知道他是谁了,他就是成龙。响当当的名字,当今世上,有资格嘲笑他的人恐怕不多。
有一种人平生只做两件事,你成功时,他嫉妒你;你平庸时,他又嘲笑你。些许嘲笑算得了什么?不算什么,权当是鞭策。任何伟大的人物和事业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也许我们暂时渺小,也许我们暂时幼稚,也许我们暂时卑微,可别忘了,仅仅是暂时。
“志当存高远,位卑不忘发奋”,无论何时都要相信自己,因为没有人可以妨碍你成功。
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最近,一对着名的演员夫妻,生了一个小有缺陷的女儿。这确实不无遗憾。可是,这世界上没有一点遗憾的人,能有几个?
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这一缺陷烦恼沮丧,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一位老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着名的盲人推拿师,他的事迹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把人生缺陷看成“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个思路太奇特了,尽管这有点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个世界上谁不需要找点理由自我安慰呢?
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名的三大怪杰,文学家弥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哑巴,如果用“上帝咬苹果”的理论来推理,他们也都是由于上帝特别喜爱,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缘故。
就说帕格尼尼吧,4岁出麻疹,险些丧命;7岁患肺炎,又几近夭折;46岁牙齿全部掉光;47岁视力急剧下降,几乎失明;50岁又成了哑巴。上帝这一口咬得太重了,可是也造就了一个天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3岁学琴,即显天分;8岁已小有名气;12岁举办首次音乐会,即大获成功。之后,他的琴声几乎遍及世界,拥有无数的崇拜者,他在与病痛的搏斗中,用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世界。着名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有人说,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分天才,就搭配几倍于天才的苦难。这话真不假。
上帝很馋,见谁咬谁,所以,人都是有缺陷的,有与生俱来的,有后天形成的。既然无法抗拒,又难以弥补,就只有“既‘咬’之,则安之”,从容应对,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或者干脆学学尼采,公开宣布:“上帝死了!”
当你遇到这些不如意时,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弃,顶好的办法,就是像那个老师那样去自励自慰: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上帝无宠儿
贝德是一个黑人孩子,住在一个教堂附近。他常在教堂门前玩儿,周围都是一些白人孩子,他们常打他,骂他是黑鬼。每到做礼拜的日子,白人孩子们便进入教堂,然后里面传出他们唱赞美诗的声音。这样的时刻,贝德总是站在大门外静静地听着。
又一个礼拜日到了,孩子们又都涌进了教堂。贝德趁人不注意也溜了进去,可是刚进门便被那些孩子发现了,他们冲上来把他打倒在地,然后把他扔出门外。他们笑着对他说:“你只是个被上帝遗忘的黑鬼,我们才是上帝的宠儿!”贝德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当赞美诗响起的时候,他脸上带着血与微笑站在那里静听。
歌声一停,贝德赶紧躲到阴暗的角落里,等那些孩子欢呼着走远后,他才走了出来。刚想回家去,忽然有一只手按在他的肩上,扭头一看,是那个有着长长胡子的神父,他顿时吓得不知所措。神父俯下身来问他:“你会唱赞美诗吗?”贝德点了点头。神父说:“那你唱一遍给我和上帝听听!”贝德犹豫着,终于,他在神父鼓励的目光中开了口。歌声结束,过了好久,神父睁开了闭着的眼睛,说:“美妙极了!只听这歌声,谁也不会知道你是个黑人的孩子,上帝也不会,上帝只看见众生的美好!”贝德嗫嚅着说:“可是,那些白人孩子才是上帝的宠儿啊!”神父抚着他的头说:“孩子,众生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上帝没有宠儿,关键在于你自己!”第一次,贝德不为自己是个黑人孩子而感到苦恼和自卑。
贝德从此不再出去乱跑,抓紧时间学习着各种知识,许多年以后,他已是当地一个颇有名气的律师了。这在那个混乱而充满暴力和邪恶的黑人居住区,是一个天大的奇迹。一天,他再次经过那个教堂,听见里面的赞美诗,忽然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于是他走了进去,当年的神父已是须发皆白,经过贝德的一再提醒,他终于记起了当年的那个黑人小孩。他说:“当年的那群白人孩子大都默默无闻,在生活底层挣扎着。孩子,上帝是没有宠儿的!”他紧盯着贝德的眼睛接着说:“可是,上帝也没有弃儿!”贝德的心再一次被震撼了。
人活在世上,决定人生高度的不是出身、种族等外在的东西,希望与信念才是进步的阶梯。当你奋斗到一个辉煌的高度上,便会看见上帝慈祥的微笑!
没有不带伤的船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原属于荷兰福勒船舶公司,它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一直没有沉没。
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现在,这艘外壳凹凸不平、船体微微变形的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
不过,使这只船名扬天下的并非劳埃德公司,而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辩护失败,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他遇到这样的事情,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这些人有的被骗,有的被罚;他们或血本无归,或倾家荡产;也有的因打输了官司,落得债务缠身。
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只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
英国《泰晤士报》说:截止至1987年,已有1230万人次参观过这艘船,仅参观者的留言就有170多本。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去过英国,也不知道这些参观者在留言簿上写了些什么,但有一点我认为似乎是不能少的,那就是: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
前行的路途,怎会没有坎坷和荆棘?要知道,风雨过后才会呈现阳光绚丽的色彩。
瓦片尚有翻身日
他从小痴迷相声,8岁开始学艺,“说学逗唱”样样拿手。可是没想到,生不逢时,正当他学有所成准备大展拳脚之时,相声忽然跌入低谷。有人提醒他:“相声已经完了,观众都看小品去了,趁着现在还年轻,你赶紧改行吧。”说的也是,“男怕入错行”,可他偏不信。
他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相声明星,走在大街上被人堵着要签名。为了寻梦,他两次进京,均无功而返,可是仍不死心。第三次,他怀揣着仅有的几千块钱,又漂在了北京。没过多久,钱花光了,梦想却依然遥遥无期,他找不到自己的舞台。最困难的时候,他一日三餐只能吃面条,快交房租的那几天,他就更加睡不踏实了,每月一百五的房租无疑是一笔巨款。房东上门来收钱,好几次把门踹得咚咚作响,却总是找不着人。其实他就躲在里面,不敢吱声,假装人不在,实在拿不出钱啊!白天不敢出门,只好晚上出去,还不能走大门,怕遇上守门的老头,因为房子是老头帮他租的,没钱拿什么跟人家交代呢?夜深人静之时,他就翻墙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