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27200000049

第49章 威廉一世:称霸欧洲的德国皇帝

威廉·腓特烈·路德维格(1793~1888)生于普鲁士首都柏林,他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的次子。威廉从小便受到了普鲁士军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和平民百姓的子女一起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学会了骑马、射击和战术技巧。1807年,他年仅十几岁便参军入伍。1810年,母后路易莎因病早逝,从此小威廉便以军营为家。他性格倔强,勇猛好斗,在军中以普通一兵的身分服役,从不摆王子的架子。1814年他获得上尉军衔。在反对拿破仑入侵的战争中,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因功勋卓著而受到上级嘉奖。1825年他获中将军衔,任普鲁士近卫军团司令。1829年,他与萨克森-魏玛的奥古斯塔公主结婚。

1840年,威廉三世病故,长子威廉四世继任普鲁士国王。但威廉四世体弱多病,又无子女,难以理政,便封弟弟威廉为普鲁士亲王(即指定的王位继承人),代他处理政务。威廉摄政后,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1848年爆发的席卷整个欧洲的大革命。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也发生了“三月革命”。柏林市民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在革命面前,威廉充分施展了他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干,妄图把革命打下去。3月9日,他被任命为莱茵-威斯特法里亚军事总督和特别军事全权代表。他在柏林近卫军兵营里发表了煽动性演说,唆使军队连续三天向革命群众开枪射击,打死打伤100多人,迫使愤怒的市民于3月18日举行武装起义。以工人为主力的起义者包围了王宫,国王及大臣们惊慌失措。这时威廉挺身而出,下令军队向群众开枪,使许多起义者倒在血泊中。起义者纷纷拿起武器,筑起街垒,同政府军展开激战。经14小时浴血搏斗,起义者付出伤亡1400人的代价,终于打败了拥有74门大炮的1.4万名政府军队,许多士兵纷纷倒戈投向起义者。3月19日,威廉四世不得不向人民屈膝求和,宣布政府军撤出柏林。他还和王后装模作样地向100多名死难烈士脱帽鞠躬致哀。威廉一看大势不妙,换上一身邮差的制服,化妆逃到英国伦敦避难。

三月革命胜利了,但由于无产阶级当时还不成熟,被资产阶级篡夺了革命领导权,组成了以康普豪森和汉塞曼为首的内阁。德国资产阶级害怕革命威胁到自身利益,不惜出卖曾与之并肩战斗的无产阶级,企图与封建势力妥协,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制来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6月8日,康普豪森内阁又把威廉“请”回了柏林,还谎称他在英国“完成了外交使命”,由他筹建这个君主立宪国并担任首脑,而资产阶级则甘愿充当“掩护这个王朝的挡箭牌”。但威廉并不领情,他回来后立刻充当了反革命阵营的首脑,暗里调兵遣将,妄图将革命镇压下去。他对军官们说:“我只信赖你们。”他在议会演说时竟高呼:“国王和祖国万岁!”的口号。但威廉很有心机,在表面上表示拥护新政府。资产阶级为他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遂放松了警惕,而忙于在法兰克福议会讨论新的宪法草案。经过半年多的高谈阔论,终于制定了一部《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由威廉四世任德意志帝国皇帝。议会还派人给威廉四世送去了王冠。但威廉四世此时已做好了军事镇压革命的准备,胆壮气粗,对王冠和宪法不屑一顾。为挽救革命,南德的资产阶级被迫掀起“护宪运动”。威廉这时凶相毕露,亲率6万军队前去镇压,屠杀了许多革命者,并将28名起义领袖处死。威廉以暴力扑灭了护宪运动,并用刺刀把各邦的君主扶上台。威廉因镇压革命有功而被人们称为“炮弹亲王”。

1854年,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因患精神病,无法理政。按说威廉可以代替其兄摄政。但是贵族中的保守派却百般阻挠,迟迟不宣布国王患病的消息。直到国王不能理政时,还拖了一年才让他摄政。1858年10月,威廉上台执政,撤换了保守派内阁,任命自由派组阁,并把统一德国作为他的战略目标。他认识到:要想以普鲁士为主统一德国,一定会遇到众多敌人。不但德国内部的奥地利和各封建邦国反对,而且国际上的法国、俄国等大国也会极力阻挠。要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必须有强大的武力作后盾。于是他把执政的重点放在军事改革上,把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他毕生追求的事业。他相信:强大的军队是王权唯一可靠的保护者,可以有效地防止革命,而且还是统一德国的强有力的工具。他说:“普鲁士军队必须是强大的,有权威的,为的是必要时在天平上放上一个重要的政治砝码。”为取得资产阶级的财政支持,威廉又耍手腕。他装出自由主义的姿态,任命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奥斯瓦尔德一施韦林组成内阁,还吸收了一些资产阶级分子入阁。在1858年议会选举中,自由派取得了议会的多数。资产阶级便认为这是自由派的“新纪元”,开始支持威廉的政策。

1860年威廉委派反动的陆军大臣罗恩伯爵负责军事改革,任命自己的副官毛奇为参谋总长。罗恩提出了改革计划,计划规定:将正规军从14万增至21.7万人,服役期从2年延长至3年;取消国民后备军;每年征兵人数从4万增至6.3万;用新式武器更新部队的全部装备;建立动员体制;扩大军官团;加强军队的军事训练,等等。

资产阶级担心削弱自己在军队中的影响,担心军队变成容克贵族控制下的工具,因此使议会拒绝拨款。但威廉坚持罗恩的军队改革计划,他不顾议会反对,在不经议会批准的情况下支付军队费用,并下令解散众议院,组成由封建官僚组成的新内阁。但新选出的议会中自由派和民主派的代表更多了。议会对威廉一世进行了猛烈攻击,并在1862年9月再次否决了军事改革计划和军费预算。宫廷一片混乱,威廉坚持己见,宣称他宁肯不要王位,也不向议会妥协,要把军事改革进行到底。他甚至把退位诏书都写好了。为了解决危机,防止发生革命,迫切需要一个铁腕人物实行统治。罗恩向威廉推荐他的密友、驻法大使俾斯麦。威廉一世便急召回俾斯麦。两人在宫中谈了两个多小时,十分投机。威廉对俾斯麦坚强的意志、充沛的干劲和敏锐的思维留下深刻印象,便把他退位的备忘录撕得粉碎,起用俾斯麦担任宰相,授予他行政大权。

俾斯麦是个有远见、有决心和手腕的政治家,他没有辜负威廉的期望,根本不理睬议会的反对,甚至撇开议会,将威廉的军事改革计划坚决付诸实行,使普鲁士建立起一支欧洲第一流的军队。这支军队不受议会控制,而是服从国王权威,成为国王的独占工具,为统一德国奠定了基础。

威廉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把生命、苦乐、行为、决定都归之于“上帝的安排和启示”。他头脑清醒,注重实际,用人不疑。他起用俾斯麦后,看出了俾斯麦的非凡才干,便信任他,放手让他干,从不干涉他的行动。俾斯麦一上台,便于1862年9月30日在议会中提出了“铁血政策”,他决心用暴力来统一德国。他先后运用计谋,通过三次战争,分别打败了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这三个阻止德国统一的障碍。1871年1月18日,威廉在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举行盛典,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称威廉一世。德国统一大业大功告成,千年的分裂局面结束了。

威廉一世当上德国皇帝后,可谓春风得意。他虽仍重用俾斯麦,但在有的问题上开始有了分歧。他对“文化斗争”不满,皇后也对俾斯麦有所批评。俾斯麦一气之下,写了多份辞呈,但威廉一世看中其才干,继续重用他。1877年他亲笔在俾斯麦的辞呈上批示“永不同意”。威廉一世的政策还引起政敌的反对。1878年5月11日,他乘敞篷汽车在柏林大街的菩提树下兜风时,有一位流氓无产者、五金工人赫德尔向他行刺,幸运的是枪打歪了。20天后,又一位叫诺比林的经济学博士向他行刺,使他身负重伤。他虽命大不死,但伤了元气。为此他颁布了反动的“非常法”镇压国内的工人运动。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患肺炎去世,终年95岁。

威廉一世生活的近一个世纪,是德国历史上天翻地覆的时代。他领导德国实现了统一,成为欧洲强国,因此他在德国史册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同类推荐
  • 四十自述(精装)

    四十自述(精装)

    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领袖、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本书讲述李大钊在北京十年的革命历程中交往过的人物的简历及与李大钊交往的事迹。
  • 维多利亚女王(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维多利亚女王(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维多利亚女王,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开创了大英帝国统御七海、国运昌盛的黄金时代。她坚决、独立,亦将责任、良知、道德和坚定具体实践,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象征。翻开历史,大概找不出像维多利亚这样的女人,即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女王的职责,有如此平凡地拥有了一个女人的幸福。维多利亚是一个复杂体。她有时温柔、天真、善良,有时却又强硬、狡猾、冷酷;她有时对时代潮流采取顺应、随和之态,对外却贪得无厌拼命地支持殖民扩张……不同的人总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论、去评价维多利亚这个人,维多利亚这个时代,尽管她和那个时代在历史上已经消逝将近100年,但它对历史的影响却是潜伏在而巨大的。
  • 苏东坡传(林语堂全集4)

    苏东坡传(林语堂全集4)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热门推荐
  • 裙下之城

    裙下之城

    同样诱发过我那一秒悸动从未敢每个亦吻却对每一个的欲望无憾热血在腾大概每个人不只喜欢一个女人让那飘呀飘呀的裙挑惹起战争赐予世界更丰富爱恨让那摆呀摆呀的裙臣服百万人对你我崇拜得太过份
  • TFboys青春校园之约

    TFboys青春校园之约

    三个土豪之女遇见了一代巨星TFboys之间发生的种种关系(大概内容)
  • 火影之忍具大师

    火影之忍具大师

    穿越到了火影的世界,成了和天天相依为命的哥哥。本来以为是生于了暗器世家,却发现,原来天天没有家庭,本身就是孤儿,处境和木叶其他几个小强完全不同。为了能在火影世界里活下去,保护妹妹。修行天赋并不高的梨木担起了一家之主的重担,开始了他在这个世界的生活。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他也是一个肯拼命的人。他还是一个有自知之明,所求不多的人。他尽力的去做好自己,增强实力,从而过好生活。这很完美。可这样子的人,真的能够如愿以偿么。......
  • 末世之黑暗黎明

    末世之黑暗黎明

    那天过后,黎明被黑暗取代,平静的生活被异世界的生物所扰乱,等待着人类的是疯狂的屠杀。没有人知道它们是什么,但是却都知道它们从天际而来。天空中蝙蝠似的巨大怪物,将一个个来自于异位面的奇异生物以种子的形似抛撒而下,这些种子打开之后,是数不清的异世界生物,拥有巨力的狗头人,脸盆大小的剧毒蜘蛛,拥有螯钳的巨大甲虫,红色的沉沦魔,绿色的哥布林,还有可以口吐风刃的巨狼。怪物的出现,似乎注定着人类的灭绝但是,圣神在赐予人类灾难的同时,同样也会为人类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觉醒与进化,那极少数人的奋力拼搏,让人类得以坚守住最后的家园。
  • 懒人的修真法则

    懒人的修真法则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不想挣钱,因为懒不想修炼,因为懒不想成仙,因为懒在这个修真像家常便饭的幻界我只想做个小懒虫只要开开心心的就好……不过,想欺负我的家人懒虫也会变成懒龙欺负回去的嘿嘿
  • 强者的伤感

    强者的伤感

    记得他师傅对他说:“总有一天,你会懂的强者的痛苦。“可是,在那一瞬间,他听到了毁天灭地的声音
  • 万古血神

    万古血神

    天地大道,唯吾独尊。万古血神。一个小家族的少年,无意间破开尘封万古的封印,一块神秘的玉佩,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 东方作家文萃-缘来缘散

    东方作家文萃-缘来缘散

    认识一个人很容易,见个面,通个话,或经人介绍握下手,通报姓名,打了声招呼,那就算认识了。有个性的,印象可能要深一些。表现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淡忘的可能也会很快。可若想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或是走进他的内心,让他的睿智、聪慧、感知和你的思想一同碰撞,那就不太容易了。于是,有人总结出探入一个人内心的捷径:认识的,多交往,勤探讨,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于言谈举止间捕捉他心灵深处的思想火花;没见过面的,就要读他的文字,从他的文字里,窥探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学识,修养,体会他的思想情感。我和杨涛的熟悉,就是属于后者,是通过她的文字,让我们心有感应的。
  • 天下第一:毒医狂妃

    天下第一:毒医狂妃

    当黑道毒医遇上天才九爷,强强碰撞,迸出激烈火花。于是——“还打吗?”某女龇牙。“当然,”邪魅少年勾唇,“床上打。”接着,劈倒,扛走,扔塌上,一夜扶摇笙歌,春意盎然。凤卿咬牙,真真是地下打不过,床上,更打不过——禽兽啊禽兽!
  • 让学生勤劳俭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勤劳俭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勤如摇钱树,俭如聚宝盆,勤劳又节俭,富裕长万年”。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中华民族历来以勤俭为美德。崇尚俭朴,提倡廉洁,反对奢侈,摈弃浮华。多少年来,以此修身、齐家、治国,相沿相袭,蔚然成风。早期的经典文献《周易》中,就有这种思想的总结,即“节以制度,不伤材,不害民”;孔子也认为“礼,与其奢也宁俭”、“君子惠而不费”。“克勤克俭,开源节流”这是治家之法宝。勤俭是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