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4100000059

第59章 章学生与清末社会变迁(6)

以欧化为表现的民族自觉,形式上是本位中心捩转,内容上是传统文化更新,这与民族虚无主义没有必然联系。欧化倾向强的社会集团,往往对传统有深刻认识,而且经过全面比较和认真思索,他们既是中华民族清醒的革新者,又是民族情绪最为强烈、救亡行动最为坚定的爱国者,学生在历次爱国运动中的表现就是明证。在后发展国家的近代化过程中,通常的情形是,前期民族情绪强烈,对本位文化的否定倾向也明显。既发展后,民族情绪趋于平和,而复兴本位文化的要求则急剧上升。原因在于,前期人们主要关注如何进入世界即发展问题,后期则转向如何确立本民族在世界上的位置。从文化角度看,在有全面接触愿望而尚未达到全面了解时,对外部文化的期望评价过高;当已获得全面接触和有效吸收时,则更注意消除由此带来的弊端,增强与本位文化的协调性。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与一般学生醉心欧化形成鲜明对照,在教会学校读书的中国学生反而对此表示异议。他们说:“中国学生往往钦佩西学的精深博大,而对本民族的文学、哲学予以蔑视,被西方文明的光辉所迷惑,看不到中国文明的价值。应当认识到,新旧学虽发生冲突,但在许多方面有其共性,如国家、教育、道德观念等。我们应对旧学进行仔细的选择取舍,把新旧学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以满足处于过渡时期的中国的需要。摆在我们学生面前的任务,就是融合中西文化的精华。”《编者的话》,《金陵光》第2卷第2期,1911年。3月。他们对“抬高英文贬低中文”的倾向提出批评,认为学生将成为教师和政治家,具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责任,必须学好中文,才能在讲台和政坛上更有效地影响民众《学习中文对于中国学生的重要性》,《金陵光》第1卷第2期,1910年。1月。;并为增加和改善国学课程多次发动斗争。而一般学堂中此类事件闻所未闻,相反,每每因为要求增加和改进西学课程发生骚动。

人们常常认为教会学堂是最容易产生全盘西化和崇洋媚外倾向的温床,但事实上这里的学生大都以救亡振兴为己任,满怀对古老文明的崇尚仰慕之情。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一般学生醉心欧化与教会学生珍视传统,表面上是对待中西文化态度的分歧,实质上双方基点一致,目的相同,其差异决定于各自的具体文化环境不同。推崇传统的教会学生并不否认欧化,他们对待民族文化的崭新价值观,本身就是欧风美雨荡激的结果。而一般学生醉心欧化也不一概排斥传统,那些启迪民族意识,批评君主专制的文献古籍,以及与近代观念合拍的文学作品等被统治者视为异端邪说的传统文化,就使他们兴趣盎然。教会学生不满于侵略势力的奴化教育,一般学生则反感专制政府的奴隶教育,他们倾向相对而立意相通,所向往追求的,都是自身的缺憾补偿。二者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否定,不能脱离具体背景,以其中一方的意见作为否定另一方态度的依据。在文化的冲突融合中,无论人们主观意向如何,真正的精华都会被吸收涵化。青年。学生批判甚至摒弃传统的偏激,并不会导致民族古老文化的沦落,而是在加强中外文化全面接触的基础上促进民族文化的更新重建,使之再放异彩。

西学东渐和西俗东移由外力强制的客观进程内化为主观能动意识,有助于打破僵化的旧道德。作为维护与巩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传统凝聚力与道德约束力相结合,不仅使封建阶级振振有词,也绊住了不少进步开明之士走向近代化的脚步。为了抑止青年。学生的西化倾向,维护固有传统而鼓噪一时的国粹派由中兴到末路的历程,值得每一位有志革新的中国人深刻反省。周而复始的循环产生一种怪象,经过长期冲突才为国人接纳认可的洋新事物,很快又被心安理得地当作国粹去抵制新的舶来品,文化融合走着一条盲目痛苦的艰难历程。历史进步必然伴随着旧道德的沦丧,这不是民族精神的衰落,而是复苏振兴的开端。

使学生陷入角色矛盾的指责不仅来自本国旧势力,也来自域外的殖民主义者。英国报界指责中国学生的运动中“有一种毋庸置疑的趋势,它不仅对英国的利益而且对中国自身孕育着危险”。对此中国留英学生曾专函予以驳斥,指出:“当学生们尚未接受新的或西方的知识,仅仅满足于历史悠久的古典文学时,他们就被讥之为‘古香古色发了霉的老古董’。而当他们认真地致力于掌握新的知识,以期有所成就,因而有时迫不得已对旧的知识略有忽视时,又说他们过于‘感情用事’、‘歇斯底里’,并且全然抛弃了儒家学说的有益的克制和修养。”《1911年。1月25日莫理循致贝尔函》,《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第683页。其实,正如清政府的攻诋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一样,列强的态度决定于他们害怕中国学生的觉醒引起殖民体系的动摇崩溃。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学生的“大部分精力是用来在所有这些殖民地中削弱我们的权利,这些殖民地乃是英国贸易和英国利益的支柱”《1911年。1月26日姬乐尔致贝尔函》,《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第688—689页。。一位在东京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任职的英国人对留日中国学生的评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位与20多名中国学生同住一个宿舍、很有正义感的宗教人士说:留日学生的形象常常被人们歪曲,他们并不是“一伙浮躁和轻举妄动的人”,“大多数是认真思考的爱国者,他们对中国的需要有着异常清楚的见解,并且热切盼望为祖国服务”。中国学生的躁动,在他看来正是列强瓜分掠夺造成险象环生所引起的强烈反应。《1911年。5月10日华莱士致莫理循函》,《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第721—722页。学生对世界潮流和西方先进思想事物了解得越多,民族意识和民族情绪就越加敏锐激昂,爱国救亡的行动就越急促。醉心欧化与追求独立自强的焦躁情绪,不过是学生群强烈爱国热情不同侧面的体现。在分析此类倾向时,应十分警惕与封建道德礼法紧密相连的传统保守主义的侵蚀影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们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受到旧道德的制约,对待新事物显出几分叶公好龙习性。1907年。一桩在北京引起满城风雨的学生恋爱纠葛,很有剖析价值。是年。初,中国妇人会在厂甸为江北灾民募捐,一些女学生前往演说,其中任该会书记的四川女学堂学生杜成淑表现出色,使在场的译学馆学生屈疆一见倾心,会后托人转交一函,表达爱慕之情,并约期一晤。这在提倡恋爱自由者本属文明举动,但革新先锋一旦面对现实,却不知不觉地流于习俗。杜氏接信后如蒙大辱,一面四处投诉,一面公诸舆论,痛责屈生“私信传递”,“行同狗彘,心如鬼域”。诚然,屈疆此举在当时确有些惊世骇俗,顽固守旧势力的非议攻诋不足为奇。但杜氏明知“现在世界开通,人人讲求学问,交换知识”,即“女友”之说“亦文明之通例”,却无端指责“世上浮薄子号称自由者,大都野蛮之自由,非法律上之自由,满口卢梭,居心盗跖”,削足适履地把新意识纳入旧秩序。如果说这还情有可原,那么她声称经人介绍者可,大庭广众之下交结者可,唯私传信柬不可,依据何在?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此风一启,顽固者得以藉口”,“女子世界从此复处于黑暗,无复有拨云见天之一日”,内心却认为:“中国女界尚在萌芽,循礼守义,国粹在斯。”而根源在于“淑家世以孔教为尊,最不取自由之说”。其“落落大方,光明磊落”《四川女学堂学生中国妇人会书记杜成淑答译学馆学生屈疆密书》,《大公报》1907年。2月27日。之类的漂亮言辞及关于各种文明结交方式的讨论,不过是遁词而已。

以传统礼义为女界萌芽的保障,无异南辕北辙。哄闹之下,舆论哗然,口诛笔伐,声讨屈疆。一些开明之士也随声附和,一派道学遗风。其实,屈疆并非拈花惹草鼠窃狗偷之辈,在校中西学皆优,“每逢考试,必取第二”。平素品行亦佳。报纸指其私柬“颇涉猥薄”,但据杜氏本人披露,无非夹有“天假之缘”及“自由”等词句。《屈疆致中国妇人会书记杜成淑女士私函被革之丑行》,《大公报》1907年。2月27日。惜才的译学馆监督迫于社会压力,只得将屈开革,然后送他出洋留学。追求自由的学生反被同道送上祭坛,作了牺牲。译学馆同学均抱不平,说:“屈君因慕杜女士为人之正派,故有此举。女学生之名誉固然要紧,而男学生之名誉更不可轻弃。”《屈疆得病》,《爱国报》1907年。第97期。屈疆本人倒也坦然,当被问以“既有人陷害你,你何不图报呢?”他答道:“有人攻害,正是我出洋求学的好机会。设若没有此举,一时还不能出洋呢?”《屈疆出京》,《爱国报》1907年。第98期。自由界定须随时空变动,但毕竟有一以贯之的原则,不能以旧道德作新行为的准绳规范。旧礼教压抑人性纵容野性,道学伪善与蛮霸放荡都能各得其所,只有情欲合一的人性追求备受摧残。而人性不从旧理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就只能畸变为奴性和兽性。

在社会过渡时代,新道德规范尚在重建,旧伦理标准又失其所据,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和层出不穷的洋新事物,人们不免感到彷徨。但以个性解放必不可免地派生衍化若干流弊为由,把人们驱回旧樊笼,同样只能产生奴性而无法消除兽性。《中国日报》批评清政府压制女学时说的一番话,既深刻又富有哲理:“今日之女学界者,丁新旧智识过渡之时代,举五千年。女界专制之毒焰而扫除之。使一但文明装束,放脱其平日外言不入内言不出之旧道范,兰艾之杂投,在所不免。而世之仇视女学者,遂因而中伤之;一般之附和随声者,更得任意诋毁之。”虽然“防微杜渐,固所应尔,然使因噎废食,则中国女学不兴,即女权不振,二万万女同胞之脂粉生活,徒供男子玩弄之苦地狱,将何日而超脱也”。所以,“适际群疑众谤之时,……不得不扶翼使进”《学界宜速设法以保全女学生名誉》,《中国日报》1907年。10月10日。。历史进步就是在与既定道德规范的冲突中才能实现。

学生是推动社会近代化的重要动力,但他们自身并没有完成近代化。学生们对传统观念的否定批判,明显受到儒家文化意识决定论的制约影响,他们反对专制,向往自由平等,但权威崇拜心理依然根深蒂固。对此来自异文化环境的人感觉更加明显。当时上海关的报告指出:“中国的古老体制完全是建立在权威上的,而只有权威才能真正影响年。轻的学生们。”“中国教育的实质可以用‘权威’这一词语来概括。”学生的不安与躁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旧权威失去光彩,新权威尚未树立,心理失衡所致,这在本质上是权威崇拜的翻版。趋重实学的新风逐渐上升,而重理论轻技艺的旧习仍然普遍。学生们对课堂实验兴致勃勃,对实地见习则反应冷淡,“因为知识界的传统是把手工劳动看作是卑贱的,因之常有高贵阶级出身的青年。学生极其严重地忽视劳动的情况”。另外,虽然学生认识到通晓外语是直接接触世界已取得的全部成果的关键,但“许多学生急于求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完全精通他们所期望的知识赖以传播的语言工具”《海关十年。报告之二》,《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第96页。。

更为重要的是,近代以来西学的传入至此时仍集中在社会政治层面,而学理部分还处于介绍引进阶段,况且重在结论,轻视历史和逻辑的发展过程。尽管教育领域已出现模仿西学的各种近代学科,实际上尚未消化吸收,形成独立的学术体系,更没有产生本土化的成果。像蔡元培所说追求学术文化的学生虽不乏其人,但他们的努力见效较慢,还不能引起社会的重视。因此,人们对于西学的接纳缺少学理的严谨,未能真正贴近西方近代思想的科学精神。

处于新旧学交替过渡时期的青年。学生,由于未经系统严格的科学训练,对社会政治层面西学的接触(或是从社会政治角度来接受西学)又缺乏坚固的学术基础,对新知识新观念的理解把握,往往受本位文化既有观念的影响,不免模糊偏差甚至错解,由此形成综合缺乏症,表现于:一、认识上抽象认同多于具体理解,加上文化背景隔膜和习惯因袭作用,产生不少似是而非的倒错意识。二、观念行为上偏重于知识型的外观模仿,缺少智能型的创新改造。本能的反应与理性的指导相混杂,在政治制度等较高层次上,便显得力不从心。三、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社会变迁与文化素质的改善提高、科学思想的普及发展密切相关,学生对西学的了解能够促其产生反对专制的冲动,却不足以建立完备的新学体系,适应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需要。他们破除迷信,移风易俗,而掌握的科技知识过于浅薄。批判求雨者承认由于人多地气蒸腾和敲锣打鼓震动空气就会下雨;介绍世界之最者说喜马拉雅山高二万九千英尺,“一英尺抵中国三尺三分”;解释灵魂者用科学语汇大谈玄学,令人啼笑皆非。参见《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集,第297—300页。鼓吹发展实业之声如雷贯耳,懂得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者却寥寥无几。空疏浮华之风为学生所抨击,但要做到切实致用,并非轻而易举。病因虽不在学生,病态却妨碍其活动的社会效应,削弱他们的影响力和自信心。在改造社会的同时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使人的近代化与社会变迁同步甚至突前进行,在近代中国具有迫切重要的意义。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天下对联奇趣妙

    天下对联奇趣妙

    本书着笔于对联形式与内涵的剖析,从感情色彩上点燃它奇、趣、妙的光环和亮点。书中各呈纷披的对联,奇在令人拍案的工巧立意与构思,趣在读来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内涵特色,妙在别致、脱俗和独特技巧的运用,可谓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读者可从中赏析其奇、其趣、其妙,领略对联艺术的真谛与精华。
  •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本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利用图书情报发展状况,包括论现代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初创阶段、浅谈电子报纸的发展前景、试论高校图书馆员科研能力的培养等内容。
  •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是2008年我国重大地震的一个重要区域,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口迁移和异地搬迁安置,是重建工作的一个重点。陇南市又是我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研究这个区域的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对策问题,有着非常现实
热门推荐
  • 蜀山改

    蜀山改

    蝶化庄周,身入蜀山。鹿哺弃儿,拜师晓月。有心正邪互参,不教峨眉独秀,且看天道胜负,由我只手修改本书读者群:50378202,感谢紫薇大帝提供~
  • 生化危机之金刚狼

    生化危机之金刚狼

    一个废弃已久地下研究所,罗宇从沉睡中苏醒,陌生的手术室,模糊的记忆画面,残暴的怪物,未知的追杀……金刚狼是谁,锋利的狼爪,强悍的身体,飞檐走壁的身手,会喷火,会放电,逆天的空间异能,在这丧尸怪物遍地走,异兽满地爬的恐怖都市,我只能让我像狼一样冷酷,我要活下去,将这个导致世界异变的毒瘤,彻底铲除。不是我不懂慈悲,而是现实告诉我,慈悲是死亡的开始……
  • 平凡史诗

    平凡史诗

    也许你崇拜着那段被称为光芒与玫瑰的时代,崇拜着神与英雄们,崇拜着他们书写的史诗,而当我真的经历过历史之后,我才明白,史诗是无数的文明与族群的兴亡!我不愿历史就这样被遗忘,我渴望人们铭记这一切。我决定像卢修斯那样成为历史的讲述者!我只是想把我经历过的历史讲述给你听......
  • 魂冥石

    魂冥石

    尘世飘零,一个懵懂少年,与父母偏居于一淳朴的山村中,世事无常,变化反复,他该如何面对这种种磨难......多少次生死之间,谁才是宿命的那个人?请看《魂冥石》,为您揭开一个奇幻的世界。
  • 末日丧尸天国

    末日丧尸天国

    丧尸来袭,并不是丧尸吃人那么简单;一旦人变成野兽,他们比不会思想的丧尸更可怕;当面对为了一块面包什么都愿意献出的美女时;当面对临死的人哀求帮忙照看小孩时;当面对生死未卜同事的未婚妻悄悄的告白时;林凡会占美女的便宜吗?他会应承收留孤儿吗?他会接受同事未婚妻的爱吗?在这末日的世界里,人类是走向灭绝还是迎来曙光,是在废墟里重新站起来传承文明的火种还是会沉沦成披着人皮的恶魔野兽,答案即将揭晓……
  • 锦绣绾华:殷氏丑女

    锦绣绾华:殷氏丑女

    一朝穿越深似海,要不是前世跟这阎王爷有着那么一斤酒没交钱的“交情”,便被正太形象唯美阎王爷给逮住了。“小爷要不是看在你是个妹纸的份上,才不会把这么一件美差交给你。”阎王爷笑呵呵地将可怜的凌泺带进了宁朝,救了美人,当了才女,这小日子我殷绾华过得就是爽逼啊……虽然还得斗个庶姐,请个太后,还得低三下四地跟王爷太子溜个团团转:“太子嬴扶不错,就是太懂得惹妹纸欢心,不要。”“五王嬴韫不错,就是是个前夫了,那是二手货,不中意。”“竹浮跟温诗吗,一个是清倌,一个是面首,身份跟俺配不上。”“至于这阎王爷吧,鬼知道哪一天他把自己给整了……”看一代丑女殷绾华,如何咸鱼脱身大放光彩?
  • 吞金者

    吞金者

    步武说:“从末世归来,这一次我才是主角!”一本有点另类的末世危机小说,包含很多元素。有点像游戏,有点像异界。莫名爆发的生化病毒开启了末世的序章,随后而来的大变故让世界彻底进入了末世新时代。当别人在为食物发愁时,步武却大吃着免费食物,爽!新人新书请多多支持!已签约,不太监,请收藏!小说群34381896“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异能都市:小白快过来

    异能都市:小白快过来

    他温柔,坚强,在打牌时会腹黑,酒品很差,头脑不错。她多变,时逗比时高冷,对钱这种身外之物很是不在意。十五岁那年重生的她无意中一次遇到被众多异兽攻击重伤的他,本来觉得他可以应付得来,但还是忍不住出手救人。不是吧,和他在同一教团还被分在了一组,他们共同闯难关,杀异兽,他对她的无微不至的关照。她对他说“我可以为你挡下一切来自背后的冷箭,只要你不负我,我就保护你,不论在何时何地”
  • 落花也有情

    落花也有情

    “要知道,我这个人很不喜欢吃亏,却也不会多占别人的便宜。”“嗯。”“昨夜呢,你我都喝了酒。”“嗯。”这不是事实么?有什么问题?“然后呢,我想起当年你承诺会答应我一个要求,不论什么。”“嗯。”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于是呢,我跟你签了一个契约。”他一边从袖中掏出一张纸小心翼翼地摊在桌上,一边念出里面的内容。“鉴于你比我于身高上高出四厘米,一,我说一,你不能说除了一以外的数;二,我说南,你不能走南以外的路;三,我要什么,你就得给什么,包括你;死,你是我的,也只能是我的。”确定他看完了,他又小心翼翼地将纸叠起来收好。“我这个人呢,不喜欢多拿不属于自己的,也不会让人吃亏。所以,昨晚,我也喝了酒。”“?!”
  • 敬重与惜别

    敬重与惜别

    本书是张承志总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次居留日本经历的一部心血之作。勾勒了中国读者渴望了解的一些日本历史文化梗概;独自的体验里,凝结着对天下大势的估计。不同于往昔的名人旅日谭,也不同于当今的学者论文集,此书以良知与自省为武器,疾呼历史的大义、国家的和平,以及民族精神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