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6800000013

第13章 午夜来獾(1)

--关于自然生态文学

张炜

这里说一只獾的故事,用以诠释和感悟不同的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揣测其中的一些奥秘。

在山东半岛东部海角的林子里,有几条通向海洋的干涸的古河道、一些无水的河汊。这种地理环境有利于一种叫做獾的动物的栖息。有一年当地要建立一处文化设施,就在林子的一角围起了一块荒地,面积约有一百余亩。从几万亩的林区来看,这一百多亩太微不足道了,而且是树木相对稀疏的地方。它由一道加了栅栏的矮墙为界,算是与茫茫林野隔开了。几幢不大的房子在栅栏墙内建起来,并养了一条叫“老黑”的大狗,它与看门人老陈形影不离。由于这个围起的地场远离闹市,所以入夜后非常安静,除了倾听若有若无的海浪,再就是林中传来的几声孤独的鸟鸣。

可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人们发现每到半夜大狗老黑就紧张不安起来,最后总要贴紧着老陈的腿盯向一个方向,脊毛竖起一阵猛吠。这样的情形几乎每夜都要重复,时间总是午夜。有人就问老陈那是怎么回事?老陈肯定地回答:

“那是一只獾,它一到半夜就要翻墙进来。”“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日后有人寻过那只獾的蹄印,稍稍研究了一番,结论是:这只獾曾经在栅栏墙围住的地方生活过,因为墙内有一截老河道,两条干水汊上有几个洞穴,大概其中的一处做过它的家。总之,它每到了半夜就要想念家园故地,所以这才翻墙入内,夜夜如此。

按我们的想象和推论,栅栏墙外边是无边的林野,那里才是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也更适合它的生存,而且有更多更长的老河道和水汊--但问题是只有这片被栅栏围住的地方才是它的出生地,于是任何地方都不能替代……这只獾是如此的固执,无论是明月高悬还是漆黑一片,只要到了半夜就要攀墙过栏进来,惹得老黑不停地吠叫。

主人老陈不得不一次次平息老黑的怒气:“让它来吧,碍不了咱们什么,它不过是进来溜达溜达。”

一只獾尚且要念念不忘自己的家园,更何况是人。事实上人对故园、对遭到践踏的土地所表达的忧伤和愤怒已达到极点。比如我们有“自然生态文学”--它在国内通常被称为“环保文学”。作为一个文学的主题,它与今天的物欲主义潮流是格格不入的,并且站在了这个潮流的反面。它反对为了满足物欲而向大自然无限度地索取,主张节制开发和保护环境。作为一个文学门类,它在世界上越来越时髦了。它阐述的主题和内容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之危,并预兆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本身。

人的不安与焦虑是一个老旧的话题,但人类在网络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巨大惶惑倒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安静下来也会有“午夜的冲动”,渴望返回自然,就像那只被栅栏矮墙围在外面的獾。不同的是人却难得攀墙而入。由于隔了这样一道不可逾越的墙,人对自然的叩问和深思就变得越发急切了,并且要用比以往更激烈的方式表达出来--文学方面的表现只不过是一个侧面,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网络时代将海量信息推拥到周围,充斥在各个角落,真正是无远弗届。人的日常判断依据主要是远离现实的二三手的东西,不得不在虚拟的生活中游走,变得不安和脆弱:再也难以脚踏实地,常常要忍受一种极大的不自信和悬空感。人的内心也有一片安居的大陆,它现在正一点一点地抽离--这种难言的痛苦无时无刻不在折磨我们。正因为这样,二十一世纪的文学有了某种共同的匆促和焦虑感。严格来讲,二十一世纪的文学如果缺少了这样的恐惧,就谈不上时代的深度,也是不真实的。

说到“自然生态文学”的写作概况,因为我不是专门研究家,难以系统地总结,而只能说说印象。我个人感到的真实状况是:现在的文学写作或者是不太关心自然生态,或者是格外关心。前者是十九世纪之后的文学所呈现的总的趋向,它伴随了现代主义“向内转”的集体特征,打量外部世界的目光纷纷收拢到了人的自身;后者则往往是依据现实功利而生出的强烈责任--这种通常被称为“环保文学”的,常常是一些直接的呼吁之声,一些记录和陈列。

环保文学与物欲主义主潮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里还需要做一个甄别。物欲主义导致了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威胁到物质的持续增长,甚至是最基本的生存,所以人们才要大声疾呼。这当然是容易理解的,是必须的和必然的。

但作为文学的表达,它的目标和情怀,理应与现实的操作有所区别才好。这二者的混淆是可惜的。因为从现实层面来说,为了向大自然有更多的、持续会存在下去的通行逻辑。而文学作品则不然,它感人至深的力量却要来自非功利的心情,要有所超越。

功利化的、太切近和太直接的文学表述,将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物欲主义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不是因为担心生态恶化影响我们的生存,我们的文学还会痛心疾首地为之呼号吗?答案是不一定或不太可能。原来我们所谓的生态文学中的焦思不完全是出于爱,不是出于人类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感和责任--也就是说,不是更高意义上的善意,而只是因为恐惧、因为不能向大自然持续索取而产生的忧虑。这就是某些“环保文学”的遗憾。它没有,也不可能化进生命的浑然和本能的感受之中,结果就从文学的肌体上剥离下来。

其实所有的文学都应该葆有人性的深度好奇,深入生命世界的本质--如果剥离下来,成为了一个专门的文学类别,就会在文学表达上陷入过分的自觉,并表现出功利心的峻急。这就走向了反面。

实际上所有的文学写作都应建立在自然生态的背景之上,而不是相反。无论何时何地,大自然永远都是生命的基础,文学表达一旦脱离,就会变得浮浅和狭窄。这恰恰也是网络时代、一个文学小时代的特征。文学离开了万千生命簇拥的自然和大地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强烈而直接的功利性也会使“生态文学”丧失应有的诗意。人对大自然的各种欲望,包括依赖和敬畏,都是浑然天成的,是生命的固有之色--它在许多时候是拒绝分析的。在文学中,这种生命情愫与本能无法量化、无法抽出。我们所谓的某些“环保文学”,正因为使用了文学上的“离心机”,于是就从整个生命体验中甩了出来。

二十一世纪文学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呈现出某种怪异和畸形。它是渐变的、由来已久的。其实不仅是生态文学,任何题材的文学写作与现实的关系,都应该是超越功利主义的。文学对现实的过分自觉,会走向自身的单薄和肤浅。比如在刚刚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的老中青三代作家都在改变自己的写作主题,与以往的差距越来越大:手法更多了,状态更活泼了,以往的那种简单的理想主义、粗暴和单一的思想和艺术表达开始被抛弃。

不过当代文学在具有了全面激活、呈现蓬勃生机的同时,也表现出对物欲的彻底臣服,即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个时期,生命的自然感受力大幅度退化,人们对大自然或者视而不见,或者目光变得尖利起来--那是攫取的目光。

时至今日,二十世纪末开始的那股物质主义潮流更加猛烈了。在文学写作上,即稍稍超越于“时代”和“潮流”者虽然极少,但总还是有的。比如纵观新时期至今的一段文学里程,会发现为数不多的“个案”,他们的面貌多少有些不一样,总算保持了一点生命的自然气息。这一部分人并不完全依从时代的风尚,也没有那样及时和匆忙地调整自己的写作,而是一如既往地遵循心路的指引,服从自己对生活的长期探究,从而满足个人的艺术表达。这使他们有可能成为一些单独工作的人,葆有一份生命的淳朴。

人陷入物质主义潮流之后,再要葆有对大自然的敏感和敬畏之心将是十分困难的。历经了现代主义对“心智”的全面开发,又进入了一个物质与网络的时代,作家让自己的心身重新感知大地,这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人与自然的关系理应是比较亲密和贴近的。但是进入剧烈的市场竞争之后,这种关系不仅荡然无存,而且走向了一种底层机智和实用主义的劣质,表现在文学写作上,就是各式各样的机会主义的尽情表演。

中年作家尽管处于最富创造力的年华,但因为具备了利益熟透的生存经验,所以难以通过前所未有的道德考验。他们本来应该成为这个时期重要的文学和精神指标,却没能阻止自身的溃散。这个时期的文学表达是充分物欲化的,无法避免污秽、性和暴力,犬儒主义,粗制滥造等等,有时会有一种被淹没感。涉世不深的年青一代因为昨天的记忆不多,成长在新的物质环境中,于是拥有了格外随意和泼辣的表达--他们与整个潮流的关系常常是亲密无间的。

在今天,不同年龄段的写作,在各自的创作所追求的目标上,实际上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鲜有例外地追逐着市场效应。这就进一步脱离了永恒的思索,丧失了大自然的坐标,不再追求真理,格局空前变小。

同类推荐
  • 宋词之美

    宋词之美

    本书介绍了宋代22位著名词人的代表词作,主要以爱情为主题。作者通过介绍每个词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将爱情、生活、理想抱负等人生主题融汇在一起,向读者多方面地展现每一个词人同时,作者也加入了自身的评论和感悟,并附有诗人小传。
  •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与妈妈的八次通话

    取材新颖,语言精练,情节曲折,人物生动,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与妈妈的八次通话》收录的作品或让人潸然泪下,或让人捧腹大笑,或让人陷入沉思……表现方式、语言表达、思想深度、内容承载均可圈可点,符合大众阅读口味,特别适合学生阅读。阅读此书,你会在放松心灵的同时,收获一份感动,领悟一份幸福。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刘诗白文集(第十卷)

    刘诗白文集(第十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切实启动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健康复苏;价值理论与现代多样类型的商品结构;如何启动有效需求;大力调整结构重振东郊雄风等。
  • 就这样日益丰盈

    就这样日益丰盈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另配有12页阿来的生活写真照片。
热门推荐
  • 剑出古墓

    剑出古墓

    屌丝林风‘执行任务’(其实是玩游戏)‘壮烈牺牲’,却不想穿越到了南宋宁宗年间,更没想到,南宋真的有郭靖、黄蓉、、、江湖争锋,正与邪耶?————名与利耶?————武与道耶?————
  • 霸道少爷强势爱

    霸道少爷强势爱

    我不知道你能陪我走多久相识一场最大的希望莫过于走到最后可是总是这样你越期望就越会失望陷入深深的循环我们手足无措张开了双手却不知道怎样拥抱
  • 绝世爱恋:世家小姐难调教

    绝世爱恋:世家小姐难调教

    当红明星卿氏家族小姐被自己的宿敌害的惨死,再次睁眼,穿越到五大家族卿府废物嫡小姐身上,从此废物变天才。你说她狂傲,不不不“帅哥,约个炮呗”。美男黑脸,“阿墨,扔出去”“帅哥,你就是这样对待自己娘子的吗”,扒着大门不肯走。但最终还是被丢了出去。“孙女,我给你相了许多人,是时候该嫁了。”某女汗颜,“我才不要,我对自己家小酒酒很忠贞的”但身体却很诚实。回到房间,打开册子,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赞叹谁谁谁长得好,身材好。结果某男知道后,直奔卿府,拦腰抱起“娘子,咱们床上谈谈人生,让你看看什么是好身材。”某女暴走“喂喂喂,谁是你娘子”在没人看见的地方露出了得逞的笑容
  • 倾城绝恋之梦回千年

    倾城绝恋之梦回千年

    如果命中注定只能天人两隔,那么我只能愿你一世安好。————寄语
  • 念念向生

    念念向生

    爱情本就是一场救赎。庄重:你闫老师从来都不是善茬。云菲:路遥知马力,反正我已经看清那是匹汗血宝马。他虽长得出挑,可感觉就是硬汉的品性,什么萧郎二十风骨奇啊,我看还是改成闫君三十风骨奇来得妥当。柳成荫:他就是只老狐狸,自古以来小狐狸遇到老狐狸,姜都还是老的辣,书呆于他,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这还是假设在书呆是只聪明的小狐狸的情况下,除去这个条件,一切就又都另当别论了。姜欠许:没准你时来运转,这次踩的不是地雷,而是宝。你从哪里来?我从地狱来。你要到哪里去?要到天堂去。可曾遇见我?
  • 倾城王妃:霸世夺爱

    倾城王妃:霸世夺爱

    二十一世纪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修罗杀手,不幸遭到同伴欺骗而陨落。再次醒来,她成为西冥国一大家族裴家的嫡大小姐,前世得不到的亲情这一世不仅得到了,而且还多出了很多。奈何还是有小娘庶妹来捣乱,怎么办?看在是便宜老爹的面子上,随便整整就好了!某一天——“裴大小姐难道想把本王吃抹干净后就抛弃了?”“我不认识你!你走!再不走我就告御状了!好!你不走!我走!”“好,凄儿快穿上嫁衣随本王回王府!”他,传闻中冷酷无情,样貌堪比厉鬼的摄政王。又有谁知道,摄政王分明就是妖孽异常,腹黑无赖!且看强者对上强者,腹黑碰上腹黑。即使是这样,他与她命中还有那注定万年之期的劫。下一世,“殇儿,今后我们生死相依可好?”“好!”
  • 宠物小精灵:冠军挑战赛

    宠物小精灵:冠军挑战赛

    我的名字叫做不若,我的小精灵伙伴们想着这个赛事战斗着
  • 逆天改命之天神归来

    逆天改命之天神归来

    狂王先辈重掌天地,却在那一刻感悟到大道有变,成道瞬间,封天神、定乾坤,三魂逃离躯体散落异界。无三魂辨别善恶,躯体逐渐变得冷漠、无情。千年之后,天界被魔物所攻,一番恶战,众天神尽数陨落,因果牵引重生异界......
  • 嫡女归来:九凤鸾朝

    嫡女归来:九凤鸾朝

    凌曦毓,一个王牌特工,在一次任务中惨遭背叛,不幸身亡。竟然穿越到玄天大陆凌家废材大小姐身上,从此——没有玄力?废材?那我让你看看什么叫废材。一路高升,偶遇腹黑男主~本文强强联手(??????)??作者萌新一只,求支持
  • 重生农女记事

    重生农女记事

    两辈子的农家小妞,萧朵朵恼了,袖子一撸,肥手直指天空,贼老天,你等着!姐非混个城市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