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5000000048

第48章 管理国家应懂得预测天下事物

本章强调掌握“道”这个世界观的重要性。老子认为不要用感官接触,只要用“道”静观、玄览就可以知天下。这与他的辩证推理有关。他讲这些,目的在于强调用“道”来预测、推知事物变化的重要性,并仍在强调管理者特别是侯王“无为”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原文”

不出户①,知天下②;

不窥牖③,见天道④。

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⑤

是以,

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⑥,不为而成⑦。

“注释”

①不出户。不出门。

②知天下。指预测天下事物。天下,不是指一个国家。

③牖。窗户。

④天道。指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此从任继愈先生。

⑤弥。越,逾,更加。

⑥名。明白。

⑦不为而成。无为而无不为。

“译文”

不必走出门户,就可以预测、了解社会时事;不看窗外,就能够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外出越远,了解事物越少。所以,圣人不经历而能推知,不用亲眼看过就能概括称呼,不必直接动手去做就能成功。

“解说”

老子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说要用“道”来推知。“道”是世界观,是方法论。有了这个显微镜和望远镜,就什么事物都可以推知,没有必要事事亲历。他接下来说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正确的一面是离开“道”的推知、预测,光靠亲身经历,越这么做,就得知越少。但也有不对的地方,即否定了实践的重要性。

实践出真知,实践对于认知具有根本性。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老子用于预测、推理的“道”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由心生的吗?他忘记了这也是通过观察得来的,忘记了自己说的“人法地,地法天”从而“人法天地”,他否定了实践的重要性,这显然是错误的。当然,老子是对管理者且主要是对侯王说的,要他们少亲身经历,多动脑筋多推测。他所说的圣人即可佐人君的管理者。他认为侯王也应如他们“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在这里,不仅认为要用“道”这个世界观来认识万事万物,而且要利用圣贤的智慧来认识万事万物以至推测未来的变化,并取得圆满的成功。这样做了,就是用五官少而得知也多,用己力小而成功也大,这是侯王应有的能力和本事。老子希望管理者特别是侯王应学会预测,掌握这种本领,这是决策大事的需要。吕子记载,孔子见鲁哀公,哀公曰:“有语寡人曰:‘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寡人以此为迂言也。”孔子曰:“此非迂言也。丘闻之:‘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不出于门户而天下治者。其唯知反于己身者乎!”(《吕氏春秋·先己》)这说明孔子是主张以己推人,主张预测和推知事物的。

《吕氏春秋·察今》还说:“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之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这无异于告诉我们,对立面是自己的镜子,自己也是对立面的镜子。故从对立面来观察对立面就是最好的预测、推知事物的方法之一。老子认为要用“道”来预测,就是要用辩证法来推测。作为领导者,这种能力及其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诗赞”

以一推多不可少

以近推远也需要

管理不必事躬亲

辩证预测有成效

预测就要反诸己

以己推人可知晓

预测要看对立面

一面镜子可反照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以苏格拉底与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作品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是西方哲学的源头。
  •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钱氏家训

    钱氏家训

    本书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大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
热门推荐
  • 狼性大宋

    狼性大宋

    十万军民化为冤魂永沉大海华夏脊梁碎裂文人风骨全无这一切的开始造就了华夏更为悲痛的历史云一妙作为一个现代修士穿越到大宋末期,是否能够挽回。
  • 自由的半兽人

    自由的半兽人

    意外来到大陆并且变成半兽人的白祖武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地奋斗。这个世界之中,在人类的掠夺和屠杀之下,半兽人数量极为稀少。白祖武的遭遇让他深深的同情起了这些半兽人,这些半兽人虽然头脑简单,十分好斗,但也淳朴善良。为了半兽人的自由,本是人类的白祖武却不得不与人类为敌,与人类世界展开一场生存大战。
  • 八门之外

    八门之外

    人体有八门:开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惊门和死门,而传言之上更有一门,只是,这传说之中的一门已经万年未现。穿越而来的少年。无故深陷诬陷门之内,为了洗清冤屈,却发现一切全显得没那么简单。绕烧着的烈焰,究竟代表着什么?平静了两千年的荆州大陆,神秘组织悄然出现。五大御武者村中,腥风悄然兴起。伴随着九门遁甲的出现,少年。又会踏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 两情不相“悦”

    两情不相“悦”

    年少时想接近而不得接近的人,多年后就站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可自己的个性却偏偏是对方最讨厌的类型,这是困扰她的问题。明明是最不擅长与之打交道的人,却总在有意无意间扰乱他的心绪,这则是困扰他的问题。人生也许需要深思熟虑,可爱情绝对不是如此,只有付出勇气的人才能看见谜底。
  • 似景田园:悍俏匪家女

    似景田园:悍俏匪家女

    她原是现代年轻葬仪师,一朝穿越,成为了那极品匪家女。匪家女有三忧,一忧吃不饱,二忧穿不暖,三忧桃花多,枝枝桃花是黑心。匪家女有三好,一好受宠爱,二好无人管,三好打手多,群殴那是分分钟的事儿。原以为是温馨的田园风,却一朝风云变,是江湖?亦是宅斗?还有那喜好独特的尉迟将军,莫再靠近,本姑娘伤不起……。ps:本书人物纯属虚构,故事瞎编乱造。
  • 少庄主

    少庄主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这是一个被抛弃了的星球,主角意外重生在这里。看他如何打破这枷锁,碾碎这天地。故事从这里开始...
  • 中外名家习惯教育格言与故事

    中外名家习惯教育格言与故事

    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将教育与格言、故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包括美德、修养、爱国、性格、心理、处世、理想、习惯、言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格言与故事。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打通脉络,创新才能活!

    打通脉络,创新才能活!

    本书作者以“企业中的人类学家”自诩,带领团队进行田野观察,深入探研各类组织在进行或导入创新时,为何会成功或失败。他将读者带到创新事件发生的现场,抽丝剥茧,让读者学会脉络思考,寻找到不让创新成为遗憾的解答。
  • 极品校花护花高手

    极品校花护花高手

    从小接受魔鬼训练,让他成为了杀手界的不败神话,任务归来,一次无意的施救,提前结束了他的杀手生涯,成为了一个富家小姐兼极品校花的贴身保镖,从此,什么富二代,官二代,一律狂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