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8200000006

第6章 价值、生活重建(6)

第三,对“电视屏幕里的奥运”可能造成的遮蔽,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我们的目的是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真实的中国,以此来决定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对于在座的诸位来说,不同程度地参与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都是极其难得的社会实践。我们要通过这些实践,来检验已有的许多观念,这些观念都是长期灌输给我们的,我们也深信不疑,经过实践检验,有些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坚持,有些是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就要纠偏纠错,重新认识。我们要超越自我认识的局限,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有一个新的体认,确立更加健全的观念。例如,如何认识当今的中国?如何认识当今的世界?如何认识当今中国与当今世界的关系?如何认识我们自己和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认识我们的责任?这些大问题,我们过去想得很少,也不太关心,但经历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这样的国家大事,全球大事,我们就有可能,更有必要来认真思考。这样的“想大问题”,关系着我们的成长:视野狭窄,一味咀嚼身边一己的悲欢,是长不大的。奥运之后,正是我们“想大问题”的最好时机。

以上三大问题,第二个问题涉及国家制度建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改革与建设,也许更带根本性,是需要另外专门讨论的;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第一、三方面的问题,具体地说,我想讲两个问题。首先要讨论的是——

志愿者的地位,作用,我所理解的志愿者精神的核心问题

还是从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的比较说起。我们前面谈了二者的区别,现在谈二者的共同点。

有一篇文章谈到两个重大事件都“定位在同样的格局”,这个格局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是“周边有社会力量摇旗呐喊”,是一个“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新模式”(释然:《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新模式》,《南风窗》2008年16期)。这也是我在汶川地震的演讲中所谈到的“两大动员”,一是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动员”,一是民间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主导的“社会动员”。正是这两大动员,把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空前未有的动员起来,形成了巨大的力量,举世震动,我们自己也料所不及。可以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都把“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动员和以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动员都发挥到了极致。

在汶川地震的救灾和灾后重建中,都充分表现了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威力,显示了中国式的集中体制的力量。比如“对口支援”就是其他国家很难办到的。而北京奥运更是把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威力显示得淋漓尽致。简直可以说要什么就有什么,要怎么办就怎么办,集全国之财力,物力,政治之力,社会之力,文化之力,还有智力,想象力,科技力,来处理奥运会的每一件事,甚至每一个细节,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几乎可以说,只要想得到,没有办不到的。在我看来,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就是这么打造出来的。而为许多人,包括外国人所称道的奥运会的高效率,“无与伦比”的完美,周到,就是这样的“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的一个成果,几乎是其他国家、其他体制所办不到的,许多人觉得北京奥运不可复制,原因就在于此。

另一方面,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的社会动员力量也是惊人的。这是举世瞠目的两个数字: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初步统计,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有491万;而北京奥运志愿者据官方公布,则有170万。汶川地震志愿者的献身精神,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微笑,已经成为全球眼里的“中国标记”。

应该说,“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传统,可以说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而以志愿者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的出现,并且发挥了如此巨大的作用,还是一个新事物。当然,这里也有历史的继承,比如今天北京奥运的志愿者和六十年代“学雷锋”的我们这些当时的青少年,也有某种精神上的承接;但那时的学雷锋运动,是完全由党和国家控制的,是国家动员的一个部分,和今天具有一定自发性与独立性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社会动员,性质是不一样的。如果细说起来,汶川地震的志愿者和北京奥运的志愿者也有些差别,前者具有较多的自发性,奥运会的志愿者就有更多国家动员、组织的成分。

而这样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的出现,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在《致青年朋友》这本书里,有一篇演讲:《“我们”是谁?》就谈到了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运行,管理格局和机制里,只有一种力量,就是国家机制的力量,政府主导一切。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出现了市场机制,市场力量。而“非政府,非营利”的志愿者组织,社会组织的出现,又产生了“第三种力量”:社会组织机制,社会的力量。这样,国家、市场、社会三种机制,三种力量的互动与相互制约,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格局。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三种力量,志愿者社会组织,是以公民的身份来参与国家公共事物,参与社会管理的,这背后有一个公民权利的问题。我在汶川地震的演讲中,就谈到了长期以来,我们盛行一个观念,或者说被灌输一个观念:每个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管好自己的事,而把公共事物放心地交给“公仆”,交给政府去做。这背后是一个政府及其官员管理、主导、垄断一切的逻辑。这就在实际上把公民视为“被管理者”,置于公共领域之外,这是变相的对公民权利的剥夺,并且造成了对人的生命发展空间的挤压。限制,甚至不允许公民在公共政治和精神空间发展,就只能在个人的,物质的有限空间里求发展,这就是这些年许多人,包括年青人,变得越来越物质化与个人化,“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鲁迅语),其中的内在的,体制的原因。看不到这一点,只是一味指责年青一代“自私,狭窄,不关心公共事物,没有责任感”,不仅肤浅,而且有害:会遮蔽体制的根本问题。

但这样的状况,在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中有了一个大的突破:许多公民,许多年轻人,不只关心自己的本职,自己的学业,更以志愿者的身份,关心、参与2008年这两个国家最重大的公共事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公共事件。我在前面说过,这同时是有利于年轻人自身成长的,为什么大家都感觉到,就在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这两个历史的瞬间,我们都迅速地成长了,就是因为我们走出了狭窄的校园,我们有了一个大视野,获得了一个大的生命空间。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由和有效的途径,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管理。这是公民的权利,具体地说,我们应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这也是我们的义务:这是我们对社会的回报和承担。我们还要在这样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自觉上,建立“公民文化”。这些年,我们提出了“志愿者文化”的概念;在我看来,所谓“志愿者文化”就是这样的“公民文化”。而志愿者精神,它的核心,就是公民意识。

确认这一点,不仅对如何把握志愿者精神,而且对如何确立志愿者及其组织的地位和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把志愿者看作是一个降低社会成本的廉价劳动力,也不能简单地把志愿者精神归结为服务精神;志愿者当然要进行社会服务,但这种服务,是在行使公民权利,是在履行公民义务,这样的实质是不能忽略、淡化和淹没的。

这就谈到了作为“第三种力量”的非政府、非营利的社会组织的作用问题。它不仅是一种群众的参与,同时也是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对市场化负面效应的有效制衡。不能小看这样的监督、制约、制衡的作用。我们前面说过,“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提高效率,有很大的优越处。但是,政府权力的高度集中使用,同时是具有危险性的。也就是说,即使“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的作用还是应该有边界的,政府的权力还是应该有限度,有制约,有监督的。不然就会发生权力的过度使用,滥用,后果不但十分严重,而且难以纠正和挽回。说句不太中听的话,“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大事”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集中力量办救灾、奥运这样的好事,人民受益,可以得民心;但如果决策错误,或者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响,办了错事,坏事,越集中权力,危害越大,也会失民心。事实上,在奥运前后,所发生的公共恶性事件,如贵州的瓮安事件等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政府滥用集中在自己手里的权力。没有限制、监督、制约的“大权独揽”,其危害性绝不能低估。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对政府行为的制约和监督,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也就是这些年一直在呼吁要建立“公民社会”的意义所在。作为志愿者,我们也应该更自觉地行使这样的知情、监督和制约权。

应该说,在加强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方面,汶川救灾、重建,北京奥运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最近报上就公布了对救灾、重建进行审计的结果。在这方面,我觉得奥运会似乎还有加强的必要。比如,我至今还不知道奥运会的支出情况,我前几天看中央电视台“奥运数字”的节目,看到了无数数字,就是没有看到奥运会支出的数字。据说奥运会的支出,大大超出了预算,我不知道这样的超出,有没有经过相应的合法手续。由于没有公布支出数字,就只能听各种“小道消息”了。据《华尔街日报》引用中国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估算,北京奥运投入总计4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0亿元。还有“一天平均二亿元”的说法,那么,申报以来一共七年,就有5100亿元,这是一个巨数,难怪有人说:“北京如今的高规格可能会令今后潜在的奥运申办国家望而生畏”。我不反对奥运的费用多一些,毕竟是百年一遇;但这样的巨额却超出了我的思想与情感上的承受力。因为我有一个数字比较:今年9月1日,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特别报道,大标题是《教育提速奠基民族未来》,其中专门谈到“2006年至2010年,国家财政新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如此大肆宣扬的“奠基民族未来”的教育工程,其投资居然比不上一个体育盛会!再考虑到一直到现在,政府还没有兑现教育投资占当年GDP4%的承诺,面对奥运会的过度奢华,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和感受,我知道也有朋友认为奥运会的钱花得值。但作为纳税人,我想是有权也应该对奥运会的用费——用多少,怎么用,用得是否都适当,有没有腐败现象,提出质问的:这也是在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这里,顺便对国家所实行的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提出一点质疑。据说这样的“举国体制”也是体现了“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的,这次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突出成绩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它的负面也是突出的,即是突出了部分人竞技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全民健身。我这里也有一组数字:据今年6月1日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学生体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肥胖检出率仍然继续攀升,7至22岁城市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23%和11.39%,比2000年上半年上升1.4和2.7个百分点;城市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也分别上升0.7和0.9个百分点,达到8.72%和5.01%,而最严重的就是举办奥运的北京,平均五个孩子就有一个小胖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体育锻炼,体育课被看作是可有可无的“小课”,或装点门面的“花瓶”。最能说明举国体制的弊病的是中国男子足球:这是中国体育和球迷的心中之痛,不仅国家足球队在奥运的表现让人难过,更由于完全忽略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扶植和发展,以至奥运会后又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我们不能因为奥运会的成功,掩盖这些体育发展体制的负面问题,我们也应该关注并进行监督。

现在,我们讲第二个问题——

如何认识“世界”、“中国与世界”以及“我们和世界”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奥运会的理念:“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却很少有人去追问和思考它的真实内涵。在我看来,它至少可以分解出几个问题:为什么是“同一个”?是“怎样的世界”?是“怎样的梦想”?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在实现这样的梦想中,应担负什么责任?

北京奥运,是中国和世界的一次零距离接触。我们早就说“全球化”,说“地球村”,对普通民众来说,都不太容易理解,现在,具体化了,形象化了:某种程度上,奥运村就是一个地球村。我想在座的奥运志愿者更是亲身体验到了,我们和其他国家、民族的运动员和普通民众确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所谓“同一个世界”,细说起来,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是全球化时代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打破了国界,许多人都成了移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迁徙,更换国籍。这次奥运会最触目的就是所谓“海外兵团”,许多中国运动员加入了其他国籍,代表他所属的国家来和我们同台竞赛。过去我们大惊小怪,不能容忍,现在都习以为常了。作家龙应台有一个对台湾大学生的演讲,甚至作了这样的夸张性的描述:“一个21世纪的孩子,很可能父母分属不同国籍,自己又出生在第三国,在第四国接受教育,在第五国和第六国成家立业,妻子属于第七国,他的子女则拥有第八国和第九国的护照,最后他自己在第十国埋葬”。(《我离世界有多远——谈21世纪大学生的“基本配备”》)。台湾作家余光中还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叫《日不落家》,说“一家而分居在五国,你睡我醒,不可同日而语”,就成了“日不落家”。这样老两口每天看电视,对气候的关注,就自然不限于台湾一地,而要关心全球气候:“温哥华还在零下!”“暴风雪袭击纽约,机场关闭!”“布鲁塞尔呢,也差不多吧?”——这里的描写,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象征:在这全球化时代,大家都成了“利益攸关者”。就以2008年所发生的几个全球事件为例,无论是粮食危机,气候变暖,还是石油的价格起伏,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都牵动着世界各国,几乎无一例外,也具体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今天的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国内问题都会变成全球问题,每一个世界问题也都会变成国内问题,问题也不再是单一国家所能解决。因此,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是“利益共同体”。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西方视野中的伟人:邓小平传

    西方视野中的伟人:邓小平传

    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特别赠送邓小平纪念书签?权威精装版?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三十年心血力作!西方视野中的邓小平,客观公正的纪念碑式传记作品。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冯玉祥

    冯玉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他曲折而光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下面就让我们从上个世纪开始,在流转的历史时空中,去追寻这位中华优秀儿女的成长轨迹。冯玉祥,本来名叫冯基善,字焕章。“冯玉祥”这个名字是他11岁那年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替他报名入伍时来不及问他的名字随手写上的。后来他一直用这个名字,本名冯基善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冯玉祥的老家在安徽巢县。他的父亲名叫冯有茂,是一个贫苦的泥瓦匠。冯有茂年轻时为逃避兵荒和战乱,和家人一起离开家乡,流落外地。在替一家姓张的财主当佣人时,他利用空闲时间,跟着财主请来教儿子武术的教师学习了一些武艺。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热门推荐
  • 喜欢你的100天

    喜欢你的100天

    喜欢你的100天又名《旧人旧梦旧时光》主角雨寒初三的男生,在离中考还有100天的时候,决定追求自己暗恋的女生林陌影。雨寒先是写了纸条要到了林陌影的电话号码,接着请教问题和林陌影套近乎。雨寒为了爱情努力学习,林陌影坐雨寒的自行车一起去买书,雨寒的成绩进步很快,原本成绩不错的林陌影成绩下滑,林陌影要求雨寒等她三年。雨寒因为自己学习不好高攀不起林陌影开始堕落还泡了学妹,这让林陌影很伤心.
  • 喰种一族

    喰种一族

    我本是一名17岁的学生,一年前的意外让我变成了喰种,在此同时也让我在苏州,杭州,两个城市闻风丧胆的人物,......这也是我和我的5个朋友的生活故事。如果你是喰种----那么--请注意--我是同喰。
  • 公子如昱

    公子如昱

    此昱非彼玉,此昱为:新日登位之意,凡以昱为名者,必如阳光般普照大地。当前世强者,觉醒记忆,从卑微而起,重新踏上征途!是一败涂地,还是龙腾九天,让我们拭目以待~~~~
  • 重生明星企业家

    重生明星企业家

    一个重生者的故事一个本就是明星的重生者的故事一个本就是明星的重生者回来赚钱玩转娱乐圈的故事从歌手,到演员。从监制,到导演。从艺人,到老板。想了解更多,请点击左边的﹤﹤﹦﹦﹦﹦加入书架想要更爽,请点击左边的﹤﹤﹦﹦﹦﹦投推荐票····················本书单女主,不喜慎入本书主华娱,不喜慎入女主包子脸,不喜慎入
  • 冰山女孩:天使在人间

    冰山女孩:天使在人间

    “快追,别让她跑了!”在阴暗的街道上传来几声吼声。“快,快,快,别让这些变态抓住了!”另一条街上两个身穿白色衣服的女孩手牵手飞快的跑着。
  • 花开花落仙依在

    花开花落仙依在

    命运总是爱捉弄别人,梦清雪不明白,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为什么再相爱的人却是要分开,有的人,也许只是差一点就是一辈子。此书暂停更新,暑假约吗?
  • 神游之乱贼

    神游之乱贼

    一个一无事处的死宅女,穿到游戏时代的最底层人。。。你说独自一人怎么活下去?不对,全身家就只有这个头盔。可就为了这破玩意连命都没了。。做为死剩种,怎么也会活下去的。“你偷了我的战利品,你说怎么办?嗯?”“嘎,我是捡到,我也想还给你,可一碰到它就锁定我了“”不如我杀到它重新掉落?""别别,有话好好说。你杀我到0级它也掉不了“”那它一天不掉落寻你就是我的了“”不要……
  • 象棋入门与实战

    象棋入门与实战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骗子老婆

    骗子老婆

    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车祸,失忆也就算了,忽然冒出了个老婆来,对于有花花公子之名的童瑞熙的确不能算件好事,尤其她还是个撒谎高手,这样的女孩接近他的目的为何呢?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