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全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工人罢工达180多次。但是,1923年2月7日,陈独秀像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了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只靠工人们的赤手空拳,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与此同时,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不断遭到失败。段祺瑞夺取国政大权后,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起“护法”旗号,向北洋军阀进行讨伐,但不久就失败了。后来,孙中山又起用了老部下陈炯明领导的粤军,重新组织军队,开始了第二次护法斗争。可是,正当孙中山四处奔走,组织北伐军,准备亲自率兵北上的时候,陈炯明竟然发动叛乱,想要阴谋杀害孙中山,拥兵自立。陈炯明叛变是孙中山遭受到的一次最痛苦的失败。他最伤心的是,断送革命大业的竟是他亲手培养起来的陈炯明。究竟谁才是革命真正可以依靠的对象呢?孙中山苦苦地思索着。
就在这时,共产国际的代表和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找到了孙中山。他们都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表示钦佩,并且认为,要想革命不能依靠军阀打军阀。他们还指出了国民党组织混乱、作风不正的毛病。孙中山听了非常赞同,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与苏俄合作,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并且整顿和改组国民党。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不久,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广州召开。在参加会议的165名代表中,共产党员占了14%。会上,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从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转变为各革命阶级联合的组织。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后来,为了培养革命的武装力量,孙中山在广州黄埔成立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由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又建立了军队,精神为之一振,就开始准备北伐,实现打倒军阀,统一全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