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2100000008

第8章 对秦始皇陵园门阙遗址的初步认识

袁仲一

1999年至2000年,秦始皇陵考古队对始皇陵园的内城南门和东、西两侧内外城门,以及内外城间东、西司马道两侧的建筑基址等进行了详细的勘探。勘探的结果已发表。这是始皇陵园考古的一个重要收获。现根据已公布的资料,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门阙遗址概况

(一)内城南门遗址

内城南门遗址保存较好,仍高出地表2~3米。经探测获知,基址的平面呈东西向的“中”字形,两端和城墙相连。它由中间的大台基及左右两侧的小台基等三部分组成。大台基东西长45、南北宽18.6米,距现地表高2.4米,距秦地表高4~4.8米。左右两侧的小台基大小相同,东西长均为10、宽8.2~8.4米,距秦地表高2.8米。小台基与中心台基的连接处呈梯形。东边小台基的南侧夯土断面上暴露出一段残长3.4(原长应为10米)、宽3米的廊类建筑遗存,上面堆积着瓦片。整个南门遗址上部覆盖大量的板瓦、筒瓦及红烧土、炭迹等物。

(二)内城的东门和西门遗址

1.内城东门遗址

内城东门遗址是个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台基,南北长77、东西宽23米,两端和城墙相连。在大台基南边相距21米处,有一小台基突出于城垣基址的东侧,长、宽各8米。在大台基的北边相距22米处,有一东西长8、南北宽6.2米的小台基突出于城垣基址的东侧。以上三个基址以城墙和廊相连,构成有机的整体,成为门、观(阙)结合式的建筑架构。该遗址的上层破坏较甚,20世纪70年代农民平整土地时曾发现石柱础4件及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片,至今两个小台基上仍残存0.3~0.5米厚的瓦片及烧土的堆积。

2.内城西门遗址

内城西门遗址的形制与东门大体相似,亦由中央的大台基及左右两侧的小台基等三部分组成。大台基南北长77.4、东西宽22.8米。大台基的南、北两侧相距约20米处,各有一个小台基突出于城墙西侧。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7、南北宽8.4米;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7、南北宽8.2米。小台基与大台基间以城墙相连,城墙的两侧有长廊及石散水等遗迹。

西门遗址上曾出土石门槛1件,上刻“甲百八”三字,另外出土壁柱石础多件(多散佚,现存4件),大量的板瓦、筒瓦及瓦文。

(三)外城的东门和西门遗址

1.外城东门遗址

外城东门遗址的形制与内城东门大体相似,亦由中央的大夯土台基与左右两侧的小夯土台基等三部分组成。中央的大台基南北长77、东西宽22.4,高出秦地表1.68~2米。大台基的南、北两侧相距约20米处,各有一小台基突出于外城墙的西侧。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6.7、南北宽7.6米;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6.7、南北宽6.4米,高出秦地表0.83~1米。小台基与大台基间以城墙及廊相连。遗址范围内有堆积厚0.3~0.6米的瓦片及红烧土、炭迹等。大台基上发现平铺的一块大石板,长、宽各1.3、厚0.2米。

2.外城西门遗址

外城西门遗址的形制与外城东门相同,亦由一个大台基及两个小土台组成。中央的大台基南北长78.2、东西宽22.8米。大台基的南、北两侧相距约20米处,各有一个小台基突出于外城西墙的东侧。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7.2、南北宽7.8米;北边的小台基东西长6.4、南北宽7.4米。小台基与大台基连接的方法与东门相同。遗址范围内亦有大量的建筑遗物的堆积。

(四)东侧内外城门间的建筑遗址

1.东司马道

陵园东侧内外城门之间有条东西向的司马道,长173、宽113米。路面上的踩踏层厚薄不一,中间宽约18米的区域内,踩踏层厚30~80厘米,其余部分踩踏层厚5~10厘米。

2.东司马道两侧中部的三出阙遗址

司马道两侧中部各有一座平面略呈甲字形的阙址,二者南、北相应成为一组。北侧的阙址,东距外城东门77.5、西距内城东门81.5米。阙址南北长45.9米,南端宽14.6、北端宽4.6米。由南向北依次大体可分为面积不等的三个区间:第一区南北长27.8、宽14.6米;第二区南北长8.3、东西宽10.8~7.2米;第三区南北长9.8、东西宽4.6米。第一区的夯土台基较二、三区高0.6米。由上可知,第一区为主阙基址,二、三区为两个子阙的基址,三者组成三出阙。

司马道南侧的阙址,形制与北阙基本相同,平面近似甲字形,南北通长46.9、北端宽18.3、南端宽3.2米。平面结构由北向南可分为大小相次的三个区间:一区南北长26.5、东西宽18.3米;二区南北长11.12、东西宽10.56~6.39米;三区南北长9.28、东西宽3.2米。该遗址夯土厚1.1米,周围有大量的瓦片堆积,亦为三出阙的基址。

3.东司马道两侧的廊庑基址

东司马道的南、北两侧各有一组廊庑类的夯土基址,基址的东、西两端分别与内外城门两侧的小夯土台基相连,中部与司马道两侧对峙的一对三出阙遗址相接。司马道北侧的廊庑夯土基址,东西长136.6、南北宽2.8~4.8米。其北侧平直,南侧有三处内凹,两端分别与内外城门北侧的小夯土台基(观)相连。基址上有零星的建筑遗物,夯土基址厚1~1.2米,东段厚1.5~2米。

司马道南侧的廊庑基址的西部保存较好,东部残缺。西部的夯土基址呈“中”字形,东西通长45.7米,中部长30米的一段宽13.5米;西端长4.5、宽4.6~5米的一段,与内城东门南侧的小夯土台基(观)相连;东端的一段东西长11、南北宽5.2~5.4米。由此基础向东直至外城东门南侧的小夯土台基(观)之间的廊庑基址,已遭破坏,仅存断断续续的残迹。遗址的上部覆盖着厚0.3~0.4米的瓦片、红烧土、灰烬等遗迹。

(五)西侧内外城门间的建筑遗址

1.西司马道

始皇陵园西侧内城门与外城门之间的司马道,东西长187、南北宽118米,上有断续的踩踏面遗迹,因受后期水冲刷和平整土地的破坏,踩踏面不完整。

2.西司马道两侧中部的三出阙遗址

司马道两侧中部距内城西墙90米、距外城西墙88米处,有一对左右对峙的三出阙遗址,两阙的间距29米。南侧阙址的平面近似甲字形,由三个大小相次的夯土台基组成,通长44、宽8~18.8米。第一个台基南北长29.8、东西宽18.8米;第二个台基南北长12.8、东西宽8.8米;第三个台基南北长7、东西宽8米。第一台基为主阙基址,其余两个台基为子阙,三者相连成为一组三出阙。基址上有大量瓦片、红烧土、炭迹等堆积。司马道北侧的三出阙基址的形制、大小与南侧的三出阙大体相同,已残缺。

3.西司马道两侧的廊庑基址

司马道南侧距内城西墙29.8米处,有一东西向的长方形夯土台基,东西长33、南北宽19.8米,此为廊屋即庑的基址。大型台基东、西两端各有一条宽4米的长廊夯土基址,东边的廊东西长约20米,末端与内城西门南侧的小台基(观)相连;西边的廊东西长116米,末端与外城西门南侧的小台基(观)相连,中部与南侧的三出阙相连。

司马道北侧距内城西墙38米处,亦有一东西向的长方形夯土台基,东西长38、南北宽14.8米,此为庑的基址。大台基的两端各有一条宽7米的长廊夯土基址,东边的廊东西长31米,末端与内城西门北侧的小台基(观)相连;西边的廊长约109米,末端与外城西门北侧的小台基(观)相连,中部与司马道北侧的三出阙相连。遗址的上部亦有瓦片、红烧土、炭迹、灰土等遗迹。

二、对始皇陵园门阙遗址的几点认识

(一)门阙的形制

上面把始皇陵园内城南门、东门、西门与外城东门、西门遗址的情况,以及陵园东、西两侧司马道两旁阙址的情况,分别作了介绍。根据上述遗址的平面布局,可知秦始皇陵园的门阙有两种不同的形制:内外城的东、西门及内城的南门等五处遗址,是属于门、阙合一形制的门阙;陵园东、西城门间司马道两侧中部的阙基,是独立的三出阙。内城南门的门阙又与内外城东、西门阙的形制有所不同。

1.内城南门的形制

内城南门阙,是由一个主体建筑及两侧的附属建筑等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的面积为837平方米(45×18.6米),两侧的附属建筑的面积各约83平方米(10×(8.2~8.4米))。主体建筑位于高出秦地表4~4.8米的台基上;两侧的附属建筑位于高出秦地表2.8米的台基上。前者为体建筑,后者为两座附属建筑,三者紧密相连构成一组建筑,即门、阙合一形制的三出阙式的南门阙。

主阙和子阙处在高低不同的台座上,高差约2米,二者之间以梯形斜坡台阶相通。因上层建筑全遭破坏,原为单层或重层已无法可知,以理推之应为重层的高大建筑,以与宏阔的陵园建筑格局相适应。关于南门阙门道的情况,明朝都穆《骊山记》说:“自南登之,二邱并峙,人曰此南门也,右门石枢犹露土中”。今石枢及二丘并峙的情况已不存。由此记载可知南门的门道位于南门遗址的中部,即中央台基部位。目前由于该遗址尚未发掘,门道的数目及其布局结构不明。汉长安城的城门每门有三个门道,所谓“三涂洞开”。秦始皇陵园的城门也应有三个门道。

2.内城和外城的东门、西门的形制

始皇陵园内城、外城的东门、西门等四座城门的平面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中央的大型台基及左右两侧的小台基等三部分组成。中央的大型台基与两侧小台基的间距为20~22米,其间以城墙及墙两侧的长廊相连。这四座城门面积的大小亦基本相同,中央的大夯土台基都是南北向的长方形,南北长约77~78.2米,东西宽约22.4~23米。两侧的小夯土台基呈方形或近似方形,东西长6.4~8、南北宽6.2~8米。以上四座城门的大型和小型台基上都堆积着瓦片、红烧土、灰烬等建筑遗迹,外城东门的大台基上发现有石板铺地;内城东门的大台基上曾出土大型石柱础;内城西门大台基上出土有门槛石及壁柱的石础,还有石散水等。说明内城和外城的东门、西门遗址上原来都有大型的门阙建筑。

内外城东、西门的中央大台基部分为城门的主体建筑。大台基两侧的小台基上的建筑为附属建筑,名曰观。主体和附属建筑之间以城墙和墙两侧的廊相连接,从而组成一体。这种结构是在城门的左右辅以双观。《尔雅·释宫》:“观谓之阙。”郭璞注:“宫门双阙。”邢昺疏:“雉门之旁名观,又名阙。”雉门,即城门。由此可知中央大型台基部分是城门,又名雉门;大台基两旁小台基上的建筑名曰观,又名阙。门与观组合一起构成门、观(阙)合一形制的门阙建筑。中央城门上的大型建筑为主阙,两侧的观为子阙,合称为三出阙。

内外城东门、西门的四座门阙与内城南门阙,虽都为门、阙组合式的架构,但有明显的区别。其区别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内城南门的主体与附属部分紧密相连;而内外城东门、西门的主体与附属部分的间距较大,以城墙和长廊把二者组成一体。二是内城南门的主体与附属部分位于高低不同的夯土台基上,高差约2米;而内外城的东、西城门的主体与附属部分的基座高低的差距不大,大体相似。三是内城南门阙属于高台建筑;而内外城东、西门的门阙建筑高于秦地表仅约1米左右,与南门中央主体建筑高于秦地表4~4.8米相比,低3米多,显然东门、西门不是高台建筑。

内外城东门和西门的上层建筑的架构已无法确知,以理推之应为重层或重檐的高大建筑。值得注意的是:在内城西门中央大型台基的南端发现一处高台基址,其西部已残缺,南北长19米,复原后东西宽14.2米。此台基的东侧有两级宽1.6米的台阶,在台阶的外边有一南北长21.6、东西宽0.8米的石散水。中央大台基北端未见高起的台基,根据左右对称的原则,北端亦应有个与南端同样大小的高台。城门中央大台基南、北两端的近似方形的高台,似为城门两侧垫的基址。

另外,内城西门中央大型台基东侧的中部,有两个内凹的槽,南边的凹槽宽6、进深2.4米,北边的凹槽宽4.4、进深3米,两凹槽的间距14.4米。两凹槽间的台基上有南北长10.6、东西宽0.8米的石散水。原简报推测“凹槽似为高台建筑的两处门道”。门道应有三个,此为两个与古制不洽。再者这两个凹槽进深仅为2.4~3米,不像是门道。关于这两处凹槽的作用和性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陵园东、西两侧内外城门间独立阙的形制

始皇陵园东、西城门之间司马道两侧的中部,各有一对南北对峙的阙的夯土基址。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结构都近似甲字形,由大小相次的三个台基组成,三者紧密相连成为一体。东、西司马道两侧的四处阙址的大小基本相似,南北通长44~46.9米,大端宽14.6~18.8、小端宽3.2~8米。三个台基中的大台基为主阙的基址,南北长26.8~29.8、东西宽4.6~18.8米。第二个台基南北长8.3~12.8、东西宽6.3~10.8米;第三个台基南北长7~9.8、东西宽3.2~5米。二、三两个台基为两个子阙的基址。三个台基的大小不同,一主两副构成一组三出阙。在司马道的南、北两侧,主阙朝内,子阙在主阙之后,南北相向,均衡对称。阙上部的建筑结构已不可知,推测应为重层或重檐的高大建筑。

东、西司马道两侧中部的阙,独立于内城门之外、外城门之内,和二者均不连属;南、北两阙之间亦无门的结构,仅是个相距20余米的缺口。这种结构形式,为独立的双阙。外城东、西门之外的司马道两侧,是否还有独立的双阙,情况不明。整个陵园坐西面东,东门为正门。以理推之,在外城东门之外司马道的两侧亦应有独立的双阙存在。

阙在春秋时已出现,到汉代已十分盛行,除城门、宫殿门外,祠庙、邸第、陵墓的茔域亦可建阙。汉阙的形制有两种:一为独立的双阙,其间无门;二是门、阙合一形制的阙。从秦始皇陵园的考古资料可知,这两种形制的阙在秦王朝时已出现。内城的南门及内外城垣的东、西门的门阙,都属于第二种形制;内外城垣间东、西司马道两侧的阙,属于第一种形制。独立阙与门阙一前一后迭合,可名曰二重阙。

阙是一种高贵的礼仪性建制,《白虎通义》说:“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阙有三等,即单阙、二出阙、三出阙。一般官员用一对单阙,二千石以上的官员用一对二出阙,皇帝用三出阙。汉代的霍光死后,霍氏僭越,在霍光陵域“起三出阙”。秦始皇陵园的门阙,是考古资料中所见时代最早的三出阙的实物例证。

始皇陵园阙的高度已不可确知,汉长安城建章宫的凤阙,一说高“二十余丈(46米)”;一说“高七丈五尺(17.25米)”。东汉洛阳南、北宫的阙高“百余尺(约为23米)”。始皇陵园门阙的高度可能高于20米。

4.陵园东、西两侧内外城门间司马道两侧的廊庑建筑

始皇陵园东、西两侧的内外城门间的司马道两侧,各有一条呈东西的向长条形夯土基址,此为司马道两侧的廊庑。夯土基址的宽处为庑,窄处为廊。廊的基址宽4.6~7米,长100余米;庑东西长30~38、南北宽13.5~19.5米。东、西司马道的两侧每侧有庑的基址一处(东司马道北侧庑的基址残缺),距离内城垣较近。庑的两端和廊相连,廊的中部与司马道两侧中部的三出阙相连,廊的两个末端分别与内外城门两边的观相连。也就是说在东、西司马道的南、北两侧各有一道廊庑式的建筑,把内外城门两侧的观(又名阙)与司马道两侧中部的阙三者连为一体;同时廊庑又是司马道两侧的屏障,使司马道变成封闭式的复道。

司马道两侧的廊庑,古代又名罘或曰曲阁。《汉书·文帝纪》:前元七年(前173年),“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颜师古注:罘,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然,一曰屏也。”《释名·释宫室》:“罘罳在门外。罘,复也,罳,思也;臣将入请事,于此复重思之也。”这是从礼制的角度解释罘的功能。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司马道两侧廊庑的作用:一是连接前、中、后的阙使其成为一体,在建筑格局上显现出大小、高低与虚实、明暗的对比,艺术效果显得既整齐、宏伟,又变化多端。二是廊可采用两侧敞露,或用直棂窗,以扩大空间和视野。三是借助廊庑形成的封闭空间,同时具有安全和防风沙的作用,也与中国古代的礼教制度相一致。这是秦和先秦陵园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在建筑史和陵园史的研究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5.始皇陵园城垣两侧的廊

秦始皇陵考古队于1999年的考古勘探中,在内城南墙的两侧发现连续的廊房及石散水等遗迹,次年进行了局部试掘,在内城南墙与西墙的夹角处以及内城南门两侧的城墙上,各开了一个试掘方。通过试掘获知:城墙、廊、散水三者处于同一夯土基址上;三者的横断面呈“凸”字形,中间高起的部分为城垣的墙体,宽3.5米;墙体两侧低下部分为廊,宽约1.45~1.48米;廊外为石散水,宽0.93~1米。遗址上堆积着大量的瓦片,廊内侧的墙壁上发现有草拌泥及白粉的墙面,局部有彩绘残迹。

内城中部一东西向隔墙的左右两侧堆积着大量的瓦片、红烧土、炭烬等遗物。从其东端的横断面上,显现出墙体及两侧的廊、散水亦呈“凸”字形,墙体宽3.5、残高1.5米;墙两侧的廊宽1.4米,鹅卵石铺的散水宽0.9米。内城北墙的左右两侧有残瓦片、红烧土、灰土的堆积厚约0.3~0.5米。这说明内城北墙的两侧好像也有依墙建的长廊。在内城的西南角发现西墙内侧的一段长廊由南向北延伸,长度不明。内城的东墙在东门的两侧各有一段长约20米的长廊,其余部分情况不明。根据勘探获知:内城四周的墙基均宽约8米,而墙体的宽度仅3.5米,基址的余下部分当为廊和散水。也就是说内城的四周均有依墙建的廊,这样在整体布局上才整齐和均衡、对称。

秦始皇陵园墙垣的两侧建廊,为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廊本是宫廷、邸第主体建筑两侧或四旁的附属建筑。《说文新附·广部》:“廊,东西序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高廊四注,重坐曲阁。”颜师古注:“廊,堂下四周屋也。”从汉代的画像石及陶质庭院房屋模型等形象资料,可看到有的主体建筑的四周环有墙垣,墙垣的两侧或一侧筑有环廊,形成廊院式的布局。也有四合院或三合院式的建筑,在房屋旁角之间,通过墙和廊的连接组成封闭的整体。

秦始皇陵园城垣附有廊房,是模仿宫城的建制,也是中国传统的廊院式建筑格局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建筑布局的长处:通过陵园四周的墙垣和环廊,把城四面的门阙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周封闭、戒备森严的环境氛围,以显示墓主地位的高贵与无上崇高的威严。在建筑艺术方面,依墙建廊,廊、墙结合形成的封闭空间,显得封而不死,收到虚实对比、明暗对比,景域宏阔的视觉效果。高大的陵丘、寝殿、便殿、门阙、廊房等地面建筑,大小、高低错落有致,相互辉映,使得陵园的整体布局整肃而不呆板,富有变化多姿的韵律。

(二)陵园城垣的正门问题

秦始皇陵园的内城和外城的四面有门,但正门在何处?这是牵涉到陵园的方向及布局的重大问题。以往传统的观点认为陵园为南北向,正门在北边。20世纪80年代,我在《秦始皇陵考古综述》、《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等一些论文和专著中,提出秦始皇陵为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的观点。这一论断得到学术界一些学者的认同,但也有些先生提出质疑。秦始皇陵园门阙遗址考古勘探所获得的资料,进一步证明了始皇陵园是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

第一,从门阙的规模方面观察,内外城垣东、西门的规模宏阔,城门中部的大型夯土台基南北长77~78.2、东西宽22.4~23米,加上城门两侧的小台基(观)及连廊,南北长达130余米,是门、观(阙)合一式的高大、宏伟的门阙建筑。而内外城垣上的南、北门,相对来说规模较小。如内城南门基址,东西长65.4、南北宽8~18.6米;外城南门基址东西长68、南北复原宽22.8米。这两座城门的占地面积仅相当东、西门的二分之一。

第二,内城和外城的南门之间以及北门之间,未见独立的双阙,亦未见司马道两侧的廊庑类的建筑。而内外城东门、西门的司马道两侧的中部,建有一对独立阙,位于内城东、西门阙之前,形成二进阙,或曰二重阙。

另外,陵园东、西两侧司马道的两边有长条形的廊庑类建筑,把内外城垣上的门阙及独立的双阙连接成一体,构成司马道相对封闭的空间,类似秦之甬道或曰复道。《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集解》应劭曰:“筑垣墙如街巷。”《正义》应劭曰:“谓于驰道外筑墙,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始皇陵园的东、西司马道两侧不见筑墙,而是建廊庑。于道中可窥视于外,而外人不得见于内,此为始皇之神道。前已言之,连接门、阙的廊庑,又名罘,“臣将入请事,于此复重思之也”。由此可见其重要性超过南门和北门。尤其是外城的北垣只有一个门,而内城的北垣有两个门,内外城北垣的门不在一条轴线上,道路不畅,不可能是陵园的正门。

第三,以秦始皇陵的封土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延伸,与内外城垣的东门、西门及东、西两条司马道构成一条中轴线。一些大型的陪葬坑及陵园建筑沿中轴线的两侧分布,这是符合中国古代建筑格局的。而外城的南、北门虽与陵墓的封土在一条直线上,但因内城的北垣上有两个门,因而无法形成一条南北贯通的轴线。这说明始皇陵园的方向不可能是南北向,而应是东西向,即坐西面东,正门在陵园的东边。

第四,结合陵园内其他的一些遗迹、遗物来看,陵墓地宫的东边有五个斜坡形墓道,其他三边各有一个斜坡形墓道,说明东边的墓道为主墓道,陵墓坐西面东。再者,陵南紧靠骊山挡住了去路;陵北是地面建筑和陪葬墓区;陵西是修陵人员墓地,以及砖瓦窑场、石料加工场、砖瓦材料堆放地等。这说明南、北、西三面都不具备墓向的条件,只有东边地势平坦开阔,条件较好。从堪舆学的角度来看,东边明堂清,其余三面明堂不清,东边适宜于作为墓的主要朝向。

秦民族的丧葬习俗,墓葬大多是东西向,即头西脚东,面向东方,时代越早这一特点越明显。陕西凤翔已发现的十三座秦公陵园均为东西向、坐西面东。秦始皇陵园的东西向是继承秦人固有的传统。西汉时代的帝王陵承袭秦制,也是东西向,坐西面东。

(三)陵园城垣建制的历史渊源

在陵园的周围建有城垣不是秦始皇的创造,而是对传统的继承。从秦国的陵园发展史来看,秦都雍城已发现的十三座秦公陵园,都围有隍壕。隍壕为内外两重互相套合呈回字形。在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麓的秦东陵区发现的四座陵园,也有壕沟环绕。

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的王陵已有墙垣,如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陵出土的铜板兆域图,有内外两重城垣,即内宫垣和中宫垣,二者相套呈狭长的回字形。河南辉县固围村的魏王陵,亦环绕有横长方形的回字形的墙垣。

陵墓周围的隍壕是陵园夯土墙垣的前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隍壕和墙垣的性质和作用是相同的,都是表示陵园一定的界域,视陵园若都邑。

秦始皇陵园城垣的建制是继承前代的遗制,但与前代相比又有新的发展和创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秦始皇陵园城垣的规模超越前代。如河北中山国王陵兆域图,内宫垣周长834米,中宫垣周长1210米。而秦始皇陵内城周长3870米,外城周长6321.59米。(2)秦始皇陵园的城垣四面有门,门上有高大的门、阙合一式的三出阙;东、西司马道两侧的中部又有一对独立的三出阙,形成前后阙迭合的重阙建制,此为始皇陵园独有,不见于前代,是新的创建。(3)秦始皇陵园东、西两侧城垣间司马道的两侧有廊庑类建筑,借助廊庑把前后阙连成一体,同时使司马道成为封闭式的神道,此亦不见于前代。(4)先秦时代陵园的城垣上未见有依墙建廊者,而秦始皇陵园在内城垣墙的两侧建有长廊,并铺砌散水。

综上言之,秦始皇陵园的城垣、门阙、廊庑等建制,规模宏伟、气势浩大,模拟都邑的建制。这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在陵园建制上的反映。

同类推荐
  • 争霸西南之南诏

    争霸西南之南诏

    逐鹿大唐西南,战吐蕃,统六诏,做土皇帝,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不是梦想!
  • 黄粱梦三国

    黄粱梦三国

    在那算术用尽,纷争不断的年代,他因黄粱一梦悄然出现在此,三国,一个被世人熟识的年代,却诞生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经世之才,其文韬武略即使是孔明、吕布等俱都汗颜。风云变幻,一切都已超出命格,他为何出现?只待你去探索。
  • 现代化大唐

    现代化大唐

    李恪穿越了,穿越成为了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可是他却发现这个大唐却有些不太对。长孙皇后拿着对讲机指挥宫女做事,太子李承乾正在玩策略战棋游戏,李靖正在在电脑面前分析战局,李世民正在心里面酝酿着无纸化办公。而这一切,都要从三年之前出现的那个时空虫洞开始说起。而刚刚魂穿过来成为了一个穿越者眼中的土著,正琢磨着怎么样借助穿越者们的力量,实现大唐的四个现代化。
  • 上阵夫妻挡

    上阵夫妻挡

    现代内家功高手李辰在雷雨天下突破修为,不幸被闪电击中,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新婚“官二代”身上。当晚被自己的夫人一脚踹下床。“别以为用娃娃亲和我成婚就能和我同床,什么时候打赢我,什么时候才准上来。”在郁闷的心情下李辰和这个霸道的妻子“合租”了两个月,在李辰的关照和不懈努力的恢复实力的情况下,终于拥获美人。“夫君,来蹂躏我吧,来吧。”听见这声音李辰从房间里狼狈的跑了出来。靠!这女人有受虐症吧!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征途

    重生之征途

    重生过去,不知名的朝代,不一样的格局。特种兵出生的杨楚重生于世家,本想带上两三个跟班,赌赌钱,调戏调戏良家妇女,当当纨绔。可是,现实的差距不得不让他踏上征途……
  • 黑道小公主与拽拽大少爷

    黑道小公主与拽拽大少爷

    夜如墨,17岁,男,X大的天才生。残魂的一把手,暗月。标志是右手大拇指上的墨水晶宝石“Morion”。乔羽曦,17岁,男,X大的高材生。残魂的二把手,明月。标志是左手尾指上的深紫水晶宝石“Amethyst”。颜潇潇,15岁,女,X大的转校生。噬爱的一把手,蓝玫瑰。标志是右手无名指的蓝水晶宝石“Aquamarine”。颜菲菲,15岁,女,颜潇潇的妹妹。和噬爱无关。
  • 错的时间错遇你

    错的时间错遇你

    错的时光错遇你,我放手,你让座,从此不再有交集,再次相遇,形同陌路
  • 天魔剑皇

    天魔剑皇

    父亲失踪,母亲身为魔族被家族所抓,他偶得神功,偶得圣龙魔剑,为红颜一剑震天地,扰乾坤,成就一代魔皇,一代剑皇,天下称他为天魔剑皇!
  • 晴天魔法师

    晴天魔法师

    她叫墨晓晴,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可一次车祸,夺取了她的生命。在这一场车祸中,她意外穿越附到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身上,并来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
  • 渺渺仙途

    渺渺仙途

    仙道一途,渺渺无期。多少世间男儿前赴后继亡命于此,终不得正果。大道无形,天道无情。山村平凡少年,誓要独闯仙涯,修成正果。
  • Nineteen Eighty-Four(1984)(英文版)

    Nineteen Eighty-Four(1984)(英文版)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小说创作于1948年,出版于1949年。书中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温斯顿史密斯的生活描写,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
  • 让我轻轻的走开你

    让我轻轻的走开你

    一个山清水秀的上清小镇上走出来的欧阳林峰,性格好强,总想以知识改变命运,从小学到大学,直至再读研究生,遇到了生命中三个难以抹去的女人,欧阳林峰与这三个女人究竟有怎样的情感纠葛?走出苦闷,才是幸福的开始。谨以此书献给历经考研磨砺和即将投身考研的人
  • 九龙天象劫

    九龙天象劫

    九九归一合帝龙,一分为九是江山。龙生九子,隐匿中原成千古神兽。浩浩中土,风云再变。千年痴情蛟,尊贵不二凤。蛟龙为爱放手一搏,此后谁人稳固山河?中土四方领主席卷浩劫之中,从此四分天下。凶神持强问鼎,英雄生死牵系,邪恶只手遮天,传统众星拱月。
  • 盛世红颜之江山如画

    盛世红颜之江山如画

    她父母双亡,沦为童养媳幸而未婚夫宽厚,养父母慈爱一朝养成,她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女红厨艺出色,四德俱全然而,功成名就的未婚夫却得配公主她即将从天之骄女沦为妾室请君且看一个小小的童养媳如何成长为一代绝世红颜,引天下枭雄折腰,与她接触过的男子,无不为她生,为她死,为她舍弃天下,为她争夺天下……而她,又是如何在这纷乱扰扰的天下,追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