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8700000008

第8章 中国特大都市圈发展程度分析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都市圈的发展初期通常是政府为改善原单一中心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失业人口增加的状况推动产业和人口向大城市周围地区扩散而实现的。这种都市圈的发展,会逐步在地域上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城市群落,并随经济发展拓展为庞大的城市化地带,形成独有的集聚优势,从而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无论是从空间地理角度还是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的地域集合体认可度最高的特大都市圈是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其他的地域研究在一定范围或者某一时段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只有这三大都市圈已经被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研究部门共同认可。

长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和珠三角都市圈,在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都市圈的功能得到了完善和优化,从国际城市群(都市圈)发展经验来看,中国东部已经形成了三个特大都市圈,并正处于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的发展时期。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实践,对于中国其他都市圈的发展和全球都市圈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1.1 长三角都市圈发展程度分析

长三角都市圈是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由上海、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常州、湖州、苏州、无锡、杭州、南京、温州、嘉兴、绍兴、宁波、台州等16个城市构成,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2007年,长三角都市圈以占全国1%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GDP总量、22%的财政收入以及28%的出口总额,并成为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跨国投资新的、重要的热点区域;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有10个位于长三角都市圈;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该地区也占了一半;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第一位、第五位和第六位;这里还聚集着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和数千家巨型企业,世界500强有400多家在此落户。所有这些都表明,长三角都市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

长三角都市圈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

区位条件得天独厚。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东海岸线的中点,扼长江入东海的海口,临江濒海,并处于世界环球航线的附近。长三角大陆海岸线长近千公里,长江优良岸线600公里,由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乍浦港、南京港、镇江港、张家港、江阴港、南通港等组成了中国最大的沿海沿江港口群,港口吞吐量占中国的70%,其中上海港就占35%,同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300多个港口有着经济贸易的联系,是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门户。同时,通过长江水运大动脉,可以沟通面积180万公里,人口3.5亿,粮、棉、工业产量占中国1/2的长江流域,具有极为广阔发达的腹地和市场。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的区位优势,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沿海其他地区相比,具有面向国内外两大市场的有利区位,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经济基础雄厚。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金三角”之称。各城市依托上海已形成了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体,区内城市工业技术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配套齐全,资源加工能力强,人口密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率均处于中国领先地位,且大多数城市具有一定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其中汽车、钢铁、石化、信息等一系列产品以及提供的金融、保险、商贸、航运、电信等服务在中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规模。长三角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现有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分布在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常州,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苏州、上海和无锡高新区成为全国首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基地。空间分布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区域性中心,二级城市为节点,以沪宁杭和沪杭甬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主轴,向长江岸线和杭州湾扩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2006年,长三角共有制造业企业94991个,占中国制造业企业总数的33.68%,在各都市圈经济区中制造业企业数最多。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为40443500万元,占中国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2.37%,在岗职工人均利润率为5.75万元/人。制造业共有在岗职工6974600人,占地方在岗职工总人数15006800的46.5%。制造业企业创造利税总额66548600万元,占全国利税总额的33.68%,制造业在岗职工人均利税率9.58万元/人,制造业销售收入为82557.11亿元,占全国制造业销售总额的30.71%。

长三角都市圈制造业的未来发展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实现区域制造业的整合协调发展。区域制造业只有实现一体化才能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长三角地区的不同城市应该按照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利益均沾的原则,强化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市场相通、体制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人才互通、产业互补,是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上海应强化国际大都市的综合功能,重点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加快发展信息、金融、房地产、现代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江苏的电子、纺织、化工和冶金等支柱产业优势明显,今后要重点打造沿江重化工业产业带,并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浙江制造业的最大优势在于日用消费品的加工制造,今后应在对传统轻型加工制造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这一优势,同时在与上海等科研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二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布局。长三角都市圈的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从产业布局上看,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建议是: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Z”型结构的核心,苏州、无锡、常州、宁波为节点,形成由沪-宁-杭三角和沪-杭-甬三角组成的多网络复合型空间布局,以增强空间结构的整体性,促进中心城市与二级城市的联动发展和参与不同层面的合作,构成以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二级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的一体化体系。具体来讲,上海定位为中国的创新基地和信息化基地;南京和杭州分别定位为“Z”型结构南北两翼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上海与南京、杭州应形成以水平分工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即高新技术产业在城市之间的产品差别化,以发展水平相近的区域分工为主,从而避免行业趋同导致恶性竞争。

三是构建区域创新网络。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级各类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区众多,但布局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因而缺乏集合创新能力。这种分散的布局分解了科技和教育力量,不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应整合园区布局,形成合理的集中发展态势,以发挥集聚效应。把杭州市高教园区和高新产业区的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培育一个具备强大区域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基地。无锡市也可以把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合并,与上海、南京等城市的科研、开发系统联动发展,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市把大榭岛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市科技园区结合为一体,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发展基地。在整合后的开发区内,积极培育具有先导性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发和国际引进相结合,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发展,以较低的成本建立起与世界水平接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并推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四是增强科研创新能力。长三角都市圈应充分利用区域内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共建高技术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形成研究与开发的网络,协同攻关关键性的科研项目,建立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构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互补的人才流通体系和人才市场,对人才的吸引、培养、激励和使用制定统一政策,合理规范人才的流动。开展联合办学,培养充足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通过改善科研的政策环境、服务设施,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些高科技领域,培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科技专业化研究优势。通过与跨国公司在高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合作,培育长三角地区企业的核心技术。广泛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构建长三角的产学研和科技开发联合体,共享技术创新优势和技术成果转让,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真正建立起区域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长三角都市圈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应该始终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原则,应开展长三角地区环境与生态规划工作,加强本地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其中包括建立以节地和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重效益、节能、节材、产业生态化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建立以节约运力为中心的综合运输体系,建立节约资本和资源的技术经济体系。建立长三角环境保护机制,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逐步保证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到达3%,并制定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实施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区域联动。

长三角都市圈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服务业也迅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就业人数和服务业基本建设投资等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服务业内部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在发展中不断提高。

从服务业增加值看,2006年长三角16城市服务业占GDP比重达41.3%;2007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2.2%。第二产业占54.4%。2008年一季度,虽然长三角经济增速出现回落,但服务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达到5063.47亿元,同比增长13.7%,占GDP的比重达43%。

从就业比重看,2003年,长三角都市圈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2434万人,增长6.6%,占长三角全部就业人员7343.7万人的34.0%,比2002年就业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的29.3%、京津冀都市圈的31.4%高出4.7和2.6个百分点,但比珠三角都市圈的34.2%低0.2个百分点,与工业化国家相比就更低了。对于工业化国家来说,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持续稳定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末已基本占到本国就业总人数的3/4左右(意大利除外),美国更是超过了80%。服务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部门,它对于减少失业、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全国,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看,2003年,占服务业比重最大的前5个行业分别依次为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及社会服务业,这5个行业的增加值占长三角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79.09%;排在最后的三个行业为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和其他行业,它们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都不到1%

上海服务业发展很快。1978年,上海服务业的增加值只占GDP的18.6%,2000年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标志着上海正在经历着从工业经济时代向服务经济时代的跨越性转变。2007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223.83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9%,上海的经济增长已经形成服务业、制造业的双力推动格局。然而,上海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如下问题:

第一,上海服务业与城市定位及社会发展阶段不符。有关数据显示,纽约和中国香港的服务业人均GDP贡献分别为7.4万美元和5.1万美元,而上海只有8500美元。2007年,上海人均GDP为8594美元,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且略高于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4620美元的水平,而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平均相差整整10个百分点。这表明上海作为中心城市,其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还是比较低的,同时也折射出上海服务业发展空间较大。

第二,上海服务业发展不稳定。自1999年上海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以后连续四年稳步上涨,2002年达到51.0%。但2003年却出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首次下降且重新低于第二产业的比重,2004年又延续下降趋势,上海的三次产业又回到二、三、一的结构。不过,2007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223.8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又提升到51.9%,提升幅度为2001年以来最高。从世界范围看,纽约、东京、伦敦等国际著名大都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都在70%左右(纽约是86.7%,伦敦是85%,东京是72.7%)。因此,上海要想真正成为长三角的龙头、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必须大幅度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京津冀都市圈具有很多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将大大促进该都市圈的发展。

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首都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17条交通枢纽,有7大高速公路在这里交会,还有中国最大的航空港。天津身处近海和出海口繁荣的贸易区,河北则是产业转移低成本的腹地,京津冀都市圈具有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延展余地。

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京津冀都市圈2007年的GDP总量达到27887.98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1.32%,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经济结构。北京的知识产业和服务产业,天津的制造业和物流业,河北的加工制造基地,三者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使京津冀都市圈具有了其他区域难以比拟的优势和条件。

高新技术产业已具相当规模。京津冀都市圈是中国高新技术重要研发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尤其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绿色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在京津冀都市圈内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西起北京的海淀区,东至天津的塘沽区,分布着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廊坊经济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交通干线为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据2003年统计,京津两市的高技术总产值已达3114亿元,占两市总产值的36.1%。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近1/7,其中电子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8%,计算机产业占50.6%。

知识密集度高。知识密集度是反映工业知识创造、积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常用R&D经费占GDP的比重即R&D经费投入强度来反映。该指标较高的地区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能力,也有利于催生出新产业,尤其有利于知识产业的发展。2003年,京津冀都市圈的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56%,高于全国1.23%的平均水平,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速度和水平高于全国其他区域。

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高。京津冀都市圈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要高于政府。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津冀都市圈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已经占主体地位。2003年,京津冀都市圈政府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贷款所占比例分别为34%、50%、5%。与全国同期相比,该地区具有企业资金和银行贷款比例偏低、政府资金比例偏高的特点。在各省市资金来源结构上,北京市政府资金比例达到48%,企业资金比例仅为34%,这与北京市产业发展得到政府强有力支持有关,也与北京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密集有关,因此形成唯一一个政府资金比例高于企业资金比例的城市。河北省的政府资金比例仅为25%,企业资金比例已达到60%。

企业技术吸纳能力较强。从1998年、2001年、2002年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吸纳能力来看,京津冀都市圈工业技术吸纳能力增强。其原因在于京津冀都市圈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研究成果积累,北京是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各部委的高层次科技管理人员基本集中在北京,人才优势突出,同时,随着高科技企业群体的稳步发展,北京地区骨干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日益增强,已经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骨干企业集团。

技术积累结构改善。改革开放以前,京津冀都市圈多采用技术直接引进方式,成套设备引进和原形产品引进占很大比例,企业在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和产品后,只需掌握设备操作维修技术和产品生产技术,就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高效益。这比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开发新产品、设计制造新装备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导致许多企业失去了在研究开发和技术转化方面进行技术积累的热情,形成了技术积累的结构型缺陷。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京津冀都市圈企业技术积累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企业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和模仿创新能力有所上升,技术积累结构趋于改善,推动了京津冀都市圈企业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成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2006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内陆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此次确立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进一步促进这一地区加快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使这一地区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极大地提升京津冀都市圈的国际竞争力。

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其知识密集度高、高新技术产业发达、高精尖人才最为集中的主体优势,大力发展知识型、智力型产业,打造知识经济产业引导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如此定位的原因包括:

知识经济前景广阔。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产业。可以这样说,知识经济的发展快慢、发达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中国政府也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可以预见,知识经济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京津冀都市圈最具备发展知识经济引导的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条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都市圈发展知识经济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金、政策等资源,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表明该地区的知识型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具备相当的基础,高度的知识密集和集中的精英人才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完备的基础设施也为知识经济型制造业中心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知识经济产业引导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应该着力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区域一体化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应该重新定位京津冀都市圈的两市一省。北京由于自古以来的中心地位,中关村发达的知识经济,使其自然地成为京津冀都市圈打造知识经济型制造业中心的龙头城市;天津是中国的工业基地,经济发达,而且天津滨海新区的确立,将使其经济中心的地位更加加强;河北包围在北京和天津的周围,可以为两市提供大量的要素资源,并承接其产业转移。因此,北京、天津与河北可以这样定位:北京作为中心龙头城市,着重于打造知识经济产业的研发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而天津则定位为副中心城市,打造知识经济产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重工业等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制造中心、物流中心,河北应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资源中心、传统制造业中心和产业转移中心。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京津冀都市圈应该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依托现有的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连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科技型企业,建设京津冀都市圈科技信息平台,实现各地信息网络互相连接和电子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信息服务和决策职能化的需要。

培育创新文化,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京津冀都市圈应该大规模地推动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不断增大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下大力气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实力,把研究开发活动主要放在企业。政府应果断采取措施,改革现有的科研体制,提倡产学研合作创新,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建立人才支撑体系。应该从激励、使用、引进、培养四个方面,推进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一方面,企业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鼓励高技术人才进入中小企业。同时,利用都市圈内高校、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办学优势,加大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知识更新、技能扩展和提高力度。另一方面,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推进人才制度创新,降低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流动成本,鼓励创新人才的无障碍流动。

构建科技发展辐射源,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在京津冀都市圈内选择基础力量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地区作为科技发展的辐射源,带动区域科技的发展。从区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区域产业分工出发,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计算机网络及软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行业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以北京为龙头带动京津冀都市圈知识经济、知识产业的发展,带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的加快,带动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发展从1978年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90~2003年的制造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9.6%,不仅超越中西部地区,在增长速度普遍较快的东部地区也是非常突出的。

从1990~2003年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内各细分行业在全国的地位情况来看,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具有如下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同步增长。自1990年到2003年,京津冀都市圈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科技制造业,不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都呈逐步攀升的态势。

技术指向型制造业聚集。京津冀都市圈在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资源指向型制造业,以机械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技术指向型制造业聚集程度较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京津冀都市圈本身就属于自然资源禀赋优越的地区,而且比其他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和制度(包括市场制度、企业制度、交易制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是技术指向型制造业的理想区位,也是发展知识经济产业的理想区域。

制造业聚集层次明显。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区域集中度大体上可以分成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北京,主要制造业中,除了纺织业分布比天津略少一点以外,其他各个行业的集中度都大于其他地区,尤其是交通运输设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五大行业。第二层次是天津,制造业的多数行业在这个城市有较多分布,大多数行业的区域集中程度仅次于北京。第三层次包括唐山、石家庄、保定等三个城市,在两三个主要行业中占有较多比例,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地方制造业特色。第四层次包括秦皇岛等地区,仅仅在某一个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第五层包括衡水和沧州,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属于整个京津冀都市圈的工业化边缘地带。

天津滨海新区已基本建成现代化制造基地。1993年天津滨海新区是以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经过11年的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新区工业的比重达到42%。无缝钢管产量位居全国第一,IT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天津开发区电子通讯行业完成产值1160亿元。目前,滨海新区已经培育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电子通讯、石油开采及加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及食品加工、海洋化工等七大产业成为新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型环保等六个高新技术产业群初步形成规模。2004年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3030.75亿元,工业增加值780亿元,占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的65%,占京津冀地区工业增加值的15%以上,现代化制造基地的雏形基本形成。

然而从1990~2003年主要年份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在全国的比例中我们发现有两个趋势不容乐观,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制造业企业数占全国比例呈先上后下趋势。从1990年到2000年,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处于缓慢上升过程,制造业企业数占全国比例一直上升,从1990年的7.6%上升到1995年的9.9%,再到2000年的11.26%,然而到2003年仅三年时间,这一比例急降至9.3%。

二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比例持续下降。从1990年到2003年,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增加值的绝对额是持续上升的,从1990年的391.3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6157.30亿元,这个成绩是可喜的。但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例却在持续下降,从1990年的10.57%持续下降到2006年的8.32%。这说明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

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发展已经具备非常深厚的基础,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资金优势和政策优势等,打造出以知识经济产业为主导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为了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京津冀都市圈需要: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具有发展先进的知识密集制造业的能力,北京有61所高校,科研机构占全国的1/3,技术人员密度居全国之首;同时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等优秀人才。京津冀都市圈应当依托京津现有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努力提升产业档次,通过建设京津IT产业带,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的标志性产品;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支柱产业为支撑、以都市型工业为补充的现代工业体系。

建设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带。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地区交通便利,各类人才聚集,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三港”(海港、空港、信息港)优势,是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发展的黄金地带。然而,迄今为止,该地带的优势和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当加强京津冀都市圈内的合作,依托京津塘高速公路以及沿线各类园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力争将该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信息产业走廊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打造天津滨海新区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经过10年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具备了形成现代化、世界性制造业中心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和加大投资力度,并大量发展具有高、精、尖、新特征的知识型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最终带动京津冀都市圈打造知识型产业为主导的世界现代制造业中心。

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和共赢。加快包括港口、机场、高速公路、能源和信息通道的建设,真正在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才流和货币流上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以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共赢来带动形成区域联盟,为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京津冀都市圈服务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首先,从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2003年北京为61.4%,天津为45.5%,河北仅为33.5%。总体上看,北京、天津稳定为“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河北正在从“二三一”型向“三二一”型转变。其次,从发展阶段来看,服务业的发展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业和交通通信业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金融保险业和产业服务业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科技教育业和信息产业迅速崛起阶段。目前,北京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迈进阶段,天津和河北正处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移时期。最后,从就业比重来看,2000年北京、天津、河北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53%、51%、45%。

京津冀都市圈服务业的发展在北京、天津、河北两市一省中分别有不同的侧重,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三个区域差别发展中既有竞争,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第一,从运输业来看,天津的水上运输业和仓储业的重要性远高于北京;在公路运输业方面,京津实力大致相当,但是在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方面,北京实力远高于天津。北京在近现代新兴交通方式发展之前主要依靠天津的水运为之服务,直到今天,天津依然是北京的主要出海通道。天津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功能齐全的港口,货运可达世界160多个国家、300多个港口,拥有全国目前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是第三条欧亚大陆桥国际运输线的起点之一,北京外贸出口的90%经过天津港。第二,从城市职能上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是全国的铁路交通中心和航空运输中心,天津则是为华北(包括北京)服务的港口和其他交通方式的辅助中心。京津两市对外交通的联系与分工大致是,大宗货运需要出海者,北京依靠天津港口的服务;客运中转等服务,天津需要依借北京的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优势。北京的客运与零售业、旅馆业、旅游业、娱乐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的聚集程度远高于天津,使得北京可以成为国际事务中心、商务中心、信息中心、交流中心。而与货运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辅助业、仓储业、零售业等行业,天津显示出较高的聚集程度,使得天津能够成为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区域性商贸中心、交流中心。历史上,天津曾经一度是全国仅次于上海的商贸和金融中心,只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随着第三产业的萎缩而逐渐丧失了这种地位。在考虑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调发展第三产业的今天,天津的这些功能又在逐渐加强。由于天津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货运中心(货流中心),而北京是一个客运中心(人流中心),因而在批发业和零售业上各占优势。北京批发业实力比天津低,零售业的实力却比天津高,这种特点为京津两市联合发展商业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第三,从旅游业发展来看,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业合作发展前景广阔,京津两市的旅游资源与承德、秦皇岛等地的旅游资源,共同构成水陆综合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具有潜力和魅力。旅游业发展起来,势必带动旅馆业、娱乐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发达的京津水陆交通可以促进两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将是京津冀都市圈分工协作的重要合作领域。第四,从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来看,在社会服务业的8个行业中,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的知识技术含量(科学技术含量)最大,恰恰也是北京显示极高比较优势的行业。北京在全国的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中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其就业人员达全国该行业总就业的36.02%。即使在天津这样一个计算机普及程度比较好的城市,应用服务消费依然远不如北京。第五,从文化产业来看,天津文化艺术业中各个行业的聚集程度均在北京以下,北京的比较优势普遍强于天津,北京很早以前就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出版业,吸引了天津的出版行业服务方面的消费,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天津出版业的发育壮大。

京津冀都市圈服务业的发展,应该从战略层面进行重新定位,确立服务业在都市圈长远发展中的次级主体地位(一级主体为制造业),尤其是在北京未来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中心城市。京津冀都市圈应该学习借鉴伦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了提升京津冀都市圈在世界竞争中的优势,应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发展京津冀都市圈、支撑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中心城市,并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等生产服务业。

促进两市一省旅游业的整合开发。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为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业的融合和发展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应当积极推进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优质旅游资源的整合,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旅游线路,合作过程中加速旅游业发展带动京津冀都市圈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河北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与京津相比明显较弱,2003年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北京是河北的14.9倍,天津是河北的2.8倍;三种专利申请书,北京是河北的2.7倍;在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北京是5.5%,天津是2.3%,河北仅为1.9%。所以,应当充分利用京津服务业的优势,促进河北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在教育方面,可以通过校与校之间的协作、沟通等方式,聘请京津一些著名高校教师到河北定期讲学;在科研方面,可以通过课题、项目的联合攻关,来培养河北的学术梯队,通过人才培养培训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带动河北科技与经济发展能力的迅速提升,从而不断提升京津冀都市圈整体的经济创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的现代服务业。为了配合天津滨海新区率先打造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中心,应该尽快发展其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借鉴国际经验进行改革试验;(2)全面发展现代物流业,尽快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应该充分发挥新区的航空港和海港的双港优势,积极引入现代信息化技术,与国际知名物流跨国公司合作,加快建设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中心,并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产业,推动建立航运交易中心。

2.1.3 珠三角都市圈发展程度分析

珠三角都市圈覆盖的空间地域范围包括广州、深圳2个副省级城市,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5个地级市及惠州市区、惠阳市、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7个县(区)级市,共计14个市、县(区),土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43%;人口236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4%。

(1)珠三角都市圈经济发展分析

我们主要从经济状况、工业结构、霍夫曼比例、钱纳里标准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 经济状况

珠三角都市圈的GDP,从1980年不足12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增长到2004年的13572.24亿元。在此期间,珠三角都市圈实际GDP年增长率为15.5%,高于广东全省(13.5%)和全国(10.8%)。从1980~2002年,珠三角都市圈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区域。到2003年,珠三角都市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9.1%、34.6%和27.1%。

★ 工业结构变化

珠三角都市圈工业结构经历了以“轻主重辅”到“轻重均衡”的变化过程。1980年,珠三角都市圈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为68.22%,重工业占31.78%。这种结构保持了十多年,到1996年,珠三角轻工业仍占主要地位,但1996年以后,珠三角都市圈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区重工业发展不断加速,到2002年,珠三角都市圈轻重工业产值比重基本接近,深圳重工业总产值已经接近轻工业的两倍。从1980年到2002年的20多年间,珠三角都市圈重工业占广东省重工业的比重一直呈增长态势,从1980年的55.38%迅速增长到2002年的82.39%。

★ 霍夫曼比例

以轻重工业产值比例近似地估计珠三角的工业“霍夫曼比例”。

珠三角霍夫曼比例的下降,反映了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霍夫曼定理,珠三角处于工业化的第三阶段,相当于工业化后期。

★ 钱纳里标准

钱纳里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过程是经济结构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建立了一个详尽的多国模型以反映增长与结构转变的一些最基本的关系,提出随着人均收入增长而发生的结构转变过程可以被划分为六个时期和三个阶段。珠三角都市圈人均GDP为28813元,大约为全国平均的3.5倍,再以城市化程度衡量,珠三角2002年城市化水平刚刚超过60%,远高于低收入国家36%的水平,也超过中低收入国家52%的水平,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据此做大致估计,珠三角都市圈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工业现代化迈进,这和前文用霍夫曼比例估计的结果基本一致。

(2)珠三角都市圈发展功能定位

珠三角都市圈处于中国的南部沿海,自古以来对外经济往来频繁,国际贸易基础雄厚。珠三角都市圈相比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 发展优势分析

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外经济联系紧密。珠三角都市圈的对外开放程度非常高,对外经济联系非常紧密。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是分析开放度的主要方法,看出珠三角各城市外贸依存度及出口依存度情况。中国外贸依存度平均为44%左右,而珠三角各城市的外贸依存度普遍高出这个数值。虽然从经济发展稳定性上来看,外贸依存度过高对经济发展并不一定非常有利,但是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珠三角都市圈对外经济非常发达。

加工贸易发达。珠三角都市圈的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是最主要的出口贸易方式,深圳连续十年外贸进出口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而东莞现有外资企业1.38万家,被誉为世界级的制造基地。给出的珠三角都市圈的广州、深圳、中山、东莞和佛山五个城市2001年的出口结构,从中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最主要的出口贸易方式。

★ 发展中的不足

珠三角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对外依存度过高,存在较大经济风险。在人口众多、内需为主的大国,外贸依存度一般不会过高。从国际上看,经济最发达的大国如美国,外贸依存度为20.7%,日本为20.1%(2000年,根据联合国LINK网站资料计算)。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为44%左右,已经高于美国、日本等许多经济大国一倍多。而珠三角各城市的外贸依存度普遍高出这个数值。考虑到汇率等因素以及珠三角庞大的加工贸易规模,该数值似有被高估的可能,但仍反映出对外贸易在珠三角各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发展阶段看,珠三角已进入深度工业化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将来自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就市场而言,在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前提下,珠三角为满足庞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而寻求的市场路径将更多地依靠国际市场,珠三角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还将更加明显,而过度地依赖必然会导致潜在风险增大。

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较大比重。珠三角各市的对外贸易,仍是一种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换取中间产品以及资本物品的传统国际贸易格局。近几年来,出口商品逐步转变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劳动密集产品仍占较大比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但总量不大,贸易产品结构矛盾仍然存在,低价格产品仍占主流。以广州市为例,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例大致为6:1:3.

出口市场结构趋同。珠三角各市的出口市场结构比较相似,主要贸易伙伴均集中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其依赖程度较高,出口香港产品也大部分是转口到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由于贸易伙伴的过分集中和对个别市场过度依赖的局面,珠三角很容易因为贸易伙伴的经济衰退、壁垒或贸易制裁等原因而使整个外贸工作陷入被动,出口直接受到国际衰退的冲击。例如2001年,由于国际需求大幅下滑,出口商品成本又因运输线路变更、战争险等因素有所爬升,致使珠三角都市圈在更加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出现竞争力下降、订单减少的趋势。出口商品中传统优势产品缺乏自主品牌,机电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附加值低,加上韩、日等国货币贬值,在内外因素夹击的国际市场中,出口增长的难度大大增长,引起珠三角各市在对外贸易中大打价格战等恶性竞争。

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珠三角各市的出口商品,大多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是指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零配件将其加工成制成品出口,它包括“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推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增加出口创汇,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现代加工贸易所要求的具备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研究开发能力等综合知识优势以及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规范的体制条件等方面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在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中,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这种格局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近年来中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中,相当大的成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加工贸易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中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 发展功能定位

根据珠三角都市圈的地区竞争优势分析,结合该地区经济结构和未来经济走向,我们认为,珠三角都市圈应该努力发展成为以香港为中心的加工贸易导向的世界制造业中心。这样定位有如下好处:(1)可以充分发挥地区竞争优势。珠三角都市圈强大的对外经济联系能力和雄厚的加工贸易基础两大优势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突出的,定位为加工出口贸易制造业中心,将更加充分地利用其竞争优势。(2)可以更好地利用香港、澳门的优势资源。香港很久以来就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近些年来,香港与广东省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交往更加频繁。以香港为中心打造加工贸易导向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可以使珠三角都市圈充分利用香港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资源和优势,促进都市圈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从而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 发展思路定位

珠三角都市圈通过高度对外开放的经济模式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腾飞,然而,与加工贸易导向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珠三角都市圈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坚持如下思路:

促进地区优势互补、促进出口市场与产品的差异化。在珠三角各城市工业化发展初期,彼此间缺乏优势互补的意识,自我发展导致了各产品结构趋同性较高、互补性不足。珠三角各市的出口市场结构比较相似,主要贸易伙伴均集中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其依赖程度较高,很容易因为贸易伙伴的经济衰退、壁垒或贸易制裁等原因而使整个外贸工作陷入被动。由于国际市场的波动,珠三角各市在对外贸易中还出现过大打价格战等恶性竞争。为了更好地促进都市圈的和谐发展,应该进行产品与市场的差别定位,更好地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从而促进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形成。

大力发展现代加工贸易,促进产业链高端化发展。珠三角各市的加工贸易,许多仍以传统的“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为主,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与现代加工贸易所要求的具备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研究开发能力等综合知识优势以及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规范的体制条件等方面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珠三角都市圈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发展现代加工贸易,提升产业层次,从而在以后的国际贸易中取得更强的竞争力。

继续改善产品结构,提高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例。珠三角各市的对外贸易,在近几年来逐步转变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劳动密集产品仍占较大比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但总量不大,贸易产品结构矛盾仍然存在。珠三角都市圈需要加大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力度,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从而增强未来加工贸易导向的世界制造业中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3)珠三角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1978年,中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在东莞成立,拉开了珠三角都市圈制造业迅猛发展的序幕。经过30年的发展,珠三角都市圈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的制造基地。1998年,仅东莞一市就拥有工业企业16406家,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工业产值达到732.22亿元。2002年,珠三角9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含香港、澳门)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为2777亿元,占广东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87.6%,其中广州增加值占22.7%,深圳占22.1%,佛山占13.7%。珠三角都市圈制造业发展具有如下趋势和特征:

支柱产业确立,产业结构正在改善。珠三角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这样几大支柱行业:A。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B。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金属制品业;D。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E。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产业结构来看,珠三角都市圈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改善,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不断提高。近几年来,以珠三角为中心的东部区域电子产业群正在加快形成,其产销量等指标保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较高地位,其中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国的14.4%。珠三角都市圈以通信、数字视听产品、新型元器件、软件、计算机等产品为重点的规模生产基地已经形成。总的来说,珠三角制造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

产业空间集群度高。这里采用区位商方法、区际商品率指数、产业集聚规模和集中系数四个指标来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集聚产业类型。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区位商”是一个衡量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有效指标,其定义为:

Rij=eij/ejEi/E

其中,eij-—表示第j个地区、第i个产业的指标值

ej-—表示第j个地区所有产业的指标值

Ei-—表示第i个产业的指标值

E-—表示所有产业的指标值

Rij-—表示第j个地区、第i个产业的区位商,主要衡量产业专业化程度。当Rij>1时,表明j区域i产业有溢出效应,i产业具有区位优势,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力较强;当Rij<1时,表明j区域i产业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劣势,以对内服务为主,没有比较优势;当Rij=1时,表明j区域i产业处于均势,在区域内比较优势不明显。区位商反映某一行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以及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当Rij>1时,用产业集聚规模Si来判断某一行业的集聚规模总量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Si=eijej-EiE×eij

区际商品率指数Pi是衡量区际商品率高低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Pi=Mi-Ni×k,其中,Mi是某区域i部门产值占全国(或全省)该部门产值的比重;Ni是某区域总人口占全国(或全省)总人口的比重;k为系数。Pi处于-1~+1之间,其值越大,表示区际商品率越高。集中系数Cij也是衡量区域专业化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Cij=lij/li,其中,lij表示j区域i产业的人均产值;li表示全国i产业的人均产值;当Cij>1时,说明j区域的i产业比较集中。

从全国范围来看,珠三角都市圈的主要集聚产业共有11个,其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区位商均大于2,专业化程度最高,集聚优势明显,这三个行业的集中系数Cij和区际商品率指数Pi也都位居前三位;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集聚规模最大,为48508.8,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分居二、三位,仪器仪表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虽然专业化程度高,但集聚规模较小,仅为557.2和389.1.区位商大于1.5的行业有电子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专业化程度很高,在全国的竞争优势较强,其中金属制品和塑料制品的集聚规模较大,分别为1216.3和915.6.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还有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复制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它们的集中系数和区际商品率指数较小,产业集聚规模不大,专业化程度一般。可以看出,珠三角在全国的集聚行业除了电子、电器和仪器仪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外,其他行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轻工业行业,说明这类行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仍十分明显。通过粗略分析,不难看出,珠三角都市圈的主要集聚产业仍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轻工业行业为主,尤其是电子、电子制造、仪器仪表、文教体育用品、皮革、金属制品等行业的竞争优势较为显著。

产品集聚已初显雏形。从珠三角工业产品在全国的集中度来看,珠三角IT类产品和家电类产品产量平均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比重达到了49.3%。在产量所占份额超过70%的产品中,组合音响、电话单机所占比重分别为80.4%和78.8%,电风扇、电饭锅、微波炉所占比重分别为88.2%、79%和72.1%,区域内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特点十分突出。产量占40%以上的IT类产品还有数字程控交换机、传真机、打印机和录像机,家电类则包括照相机和燃气热水器。从空间结构上看,珠三角已经形成以IT制造业和家电制造业为主导行业,沿珠江两岸的高新技术制造业走廊。电子信息产品集群和电器产品集群已初显雏形,珠江东岸是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群,西岸是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群。这两个产业群已经成为世界级的生产制造基地。以IT业为例,目前该地区生产的计算机硬盘占全球产量的30%,生产的计算机卡、软盘、键盘和各种驱动器占全球产量的10%以上,除芯片外,所有计算机零部件都可以在这里配套。IT业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正日益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点和吸引外资的新亮点。目前,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主要家电生产企业约有500家,家电工业的生产规模、完成产量和工业总产值均居全国首位。珠三角也是全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拥有康佳、创维、TCL、华强四大彩电生产厂家,其销售总和在1998年估计达到800万台,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4%、7%、6.7%和2%。

再从其他类工业产品的全国集中度来看,产量所占份额超过50%的产品有灯具、钟表、玩具、鞋和建筑陶瓷,还有铝材、自行车、服装、家具、化妆品和塑料制品等的产量比重也都在10%以上。目前珠江三角洲拥有各类制鞋厂家5000多家,从业人员达250万人以上,逐渐形成了东莞、中山、广州、惠州、深圳等一批鞋类生产重镇,形成了珠三角庞大的制鞋产业带,是全国最大的鞋业生产和批发出口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成品鞋生产基地。另外纺织服装业是珠三角传统的支柱产业,也是全国纺织服装出口创汇最多的地区。目前珠三角以区域为基地,以产品为纽带,以品牌为龙头,形成了一批分工明确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如中山莎溪的休闲服、南海西櫵的布料、佛山张槎的针织、东莞虎门的服装、大朗的毛织物、佛山环市的童装和南海盐布的内衣等,区域经济效应显著。同时珠三角还是全国最大的家具生产出口基地,其中深圳是高档家具的生产基地,东莞是中高档家具的龙头,顺德则是经济型家具的集中地。珠三角工业产品的相对聚集所产生的凝合力和价值实现远远大于分散性的产业生产,产业集聚效用非常显著。

区域集群产业差别定位。珠三角都市圈的不同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集群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别。从珠三角都市圈内部各市工业行业的区位商来看,新兴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和珠海,且专业化优势明显。广州的专业化部门最多,主要集聚产业与众不同,以石油加工、烟草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和钢铁工业等为主,资金密集型行业所占份额较大。深圳和珠海的主要集聚产业以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为主,如仪器仪表、电子、电器和医药制造业。珠三角其他市县的主要集聚产业大多仍是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塑料、金属制品、造纸等;尤其是珠三角外圈层的肇庆、惠州、江门等市县的主要集聚产业还包括矿产开采、木材加工等采掘业和原材料加工行业。

★ 制造业未来发展分析

珠三角都市圈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然而,珠三角都市圈要想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尤其是成为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加工贸易为主的世界制造业中心,还应该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快速大幅度提升。珠三角都市圈劳动密集的产业优势正在逐渐丢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保证持续的产业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具体需要做好:(1)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改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制定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财政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落实,制定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分配制度。(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一是加大政府科技引导和扶持的力度,逐年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各地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增长幅度要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对科技的投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和风险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机制;三是要充分发挥香港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融资的功能,积极推荐优秀企业上市。(3)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人才的培养,要根据珠三角都市圈制造业发达的特点,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中国香港、澳门与国际交流密切的优势和珠三角特定的人文环境、政策优势,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想方设法提高企业研发的档次,培养高层次科技人员。(4)推动产学研的合作,要积极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机构联合申报科技项目,开展技术的联盟合作,促进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创新的互动;推动产学研的合作,促使研究机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引导科研机构主动为专业镇创新服务,在创新平台中发挥“小平台、大舞台”的作用。(5)重视科技平台建设,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和高水平的科研院所,与国外著名机构、国内外著名大学、中科院联合建设一批围绕珠三角产业特色的科研院所,加强知识创新;建立一批工程中心、专业市、县、镇创新中心,吸引外资企业在珠三角设立一批科研机构,推动技术创新;建设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机构、风险投资机构,重点建设广东技术交易市场、新型科技信息数据处理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产业集群与产品集聚。珠三角都市圈制造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产业集群,应该在区域企业现有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条件,打破条块分割,引导建立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网络和产业群、产品群的形成;推动产业联系内部化,规避地区分割和不适当的行政分割,强化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使企业能在区域内自选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形成跨地区企业集团和以跨地区集团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群。目前,产业整合的重点,应该是培育以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一是轻工日化产业群;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群;三是以金融、贸易、交通、会展、信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产业群;四是以汽车、石化等为主的现代大制造业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群。

打造国际级企业,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珠三角都市圈制造业企业经过20多年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国际竞争经验,然而由于规模较小、资金等实力不足等原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很强。因此,应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协作、兼并、重组、联合、组建战略同盟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成为跨区大集团或跨国公司。培育区域企业群落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改善经济运行的基础面,针对珠三角城市的具体情况加强教育与科研,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设良好的区域基础设施。二是增强企业合作的驱动力。通过政策的推动,在市场竞争中促进地区间的产业整合,进行多层次的协作和重组,培育和促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跨地区企业集团和企业群、产业群。

(4)珠三角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珠三角都市圈的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从服务业增加值来看,2002年珠三角都市圈内地城市服务业增加值为4265.1亿元(加上香港、澳门为17509.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78年的230多倍;从服务业的集中度来看,广州和深圳占了珠三角都市圈内地服务业的63%,广州、深圳、佛山占了内地服务业的74%,集中度相当高;2002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7.1%;2002年内地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743.18万人,占珠三角都市圈全部就业人口的39.07%,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793.42万人)占就业比重41.71%基本持平。总起来讲,珠三角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服务业比重呈“先快后缓”的趋势。珠三角都市圈内地城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5.1%上升为2002年的37.1%,其中1978~1990年涨幅较快,增加了10.7个百分点,1990~2002年增速减缓,服务业比重仅增加了1.3个百分点,总体上呈“先快后缓”的趋势,而且自1990年以后,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多有下降的阶段,比较突出的有深圳、珠海、中山、惠州市区、惠阳、惠东、四会,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1)行政区域划分的调整,导致经济统计数字的下降;(2)制造业增长幅度过大,从数据上掩盖了服务业的增长;(3)发展战略的调整,从珠三角整体发展的角度规划地方经济结构,地方服务业“分包”给了周边城市,导致服务业统计数字的下降。

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香港、澳门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在总就业人数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达到70%以上,香港更是达到了82%强。而内地各个城市的服务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于港澳地区来说,仍有较大的差距。2002年珠三角都市圈内地城市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743.18万人,占珠三角都市圈内地城市全部就业人口的39.07%,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793.42万人)占就业比重41.71%基本持平。具体到珠三角各个城市来看,服务业经济比重超过40%的城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肇庆市区、高要,服务业就业比重超过40%的城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惠州市区、肇庆市区;服务业经济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经济比重的城市包括广州、肇庆市区、高要,服务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城市包括广州、珠海、江门、惠州市区、惠阳、惠东、肇庆市区,可见,无论从经济贡献还是吸纳就业,珠三角都市圈服务业已经和第二产业并行成为区域主体产业。其中广州市和肇庆市区无论从经济比重还是就业比重,服务业都已经全面超过第二产业而成为地方主体产业。

各市服务业吸纳就业集中度非常高。从珠三角各市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来看,各市的就业结构惊人的相似。吸纳就业比重最高的是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所有城市,包括香港,都超过了30%,其中最高的珠海市达到57.64%;各城市社会服务业、其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也都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各市这三个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在30%左右;各城市服务业中吸纳就业的“第三梯队”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第四梯队”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第五梯队”包括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总的来说,珠三角各市服务业吸纳就业的集中度非常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其他、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五个产业的吸纳就业比重(占所有服务业就业人员)珠三角平均为88.05%,最高的高要市达到93.06%,最低的肇庆市区也达到80.59%。

外国直接投资(FDI)对服务业的发展贡献巨大。过去的10多年中,外资服务业大量地进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促进珠三角都市圈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从1979年至2001年第三季度止,经政府批准,外资累计投资于广东服务业共12539个项目,占全部外资投资总项目的14.97%;合同外资金额达583.09亿美元,所占比重为34.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279亿美元,所占比重为24.7%。外资在第三产业也即服务业的各行业的分布情况。

★ 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珠三角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是其中两个比较典型的问题:

第一,服务业比重与经济发展程度不符。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前期阶段,人均收入达到1000~1500美元时,服务业产值比重会迅速增加,达到45%~50%;在工业化阶段,人均收入在1500~5000美元之间时,服务业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农业比重显著降低而工业比重显著增加;当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或者信息化阶段时,服务业比重又会出现迅速增长,比重达到60%~70%。对照发达国家的历史表现以及经验总结,珠三角都市圈服务业发展水平在1990年时段基本与发达国家在相应经济阶段的水平一致,但是到了2002年,珠三角的服务业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相应经济阶段的服务业水平。如果要计算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则珠三角都市圈的水平更加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合。

第二,现代服务业比较薄弱。将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区别开来看,珠三角都市圈,除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外,其他城市的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还比较薄弱,三个产业总共吸纳就业平均为12.8%左右;而龙头城市香港,这三个产业吸纳就业就达到31.2%。

★ 珠三角都市圈服务业现状分析

珠三角都市圈的服务业发展在经历了1979年至1990年的快速发展后,出现了速度放缓的迹象,表明珠三角服务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需要以新的思路和方式进行突破,如果能够突破,则将迎来一次新的大发展,如果不能有效突破,则将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徘徊不前。为此,我们认为珠三角都市圈的服务业未来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改善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现代新兴服务业是珠三角都市圈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关键环节,关系到珠三角都市圈未来发展的潜力和速度。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使产业政策适度向服务业倾斜,并明确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要“积极发展旅游、信息、咨询、技术、法律、会计服务等新兴产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保险业”,“健全资产评估、业务代理、行业协调等中介服务”;要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新型服务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从根本上改造珠三角传统服务业的物质技术基础;要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建立起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展览、保险、金融、房产、咨询、教育、网络服务之类的服务业,从而缩短乃至消除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行业发展上的时间差;要提高传统服务业,如旅游、劳务、餐饮、运输等行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的龙头带动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签署了《内地和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ership Arrangement, CEPA),10月17日,中央政府又与澳门签署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标志着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关系从民间自发合作迈向政府之间制度性合作安排的新阶段。广州、深圳等14个城市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增加与香港、澳门的沟通往来,不断学习借鉴香港、澳门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物流、商贸、信息服务和社会中介服务等行业的经验,改善自身的产业结构。广东省政府要通过改革口岸管理体制以及通关制度,加快跨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快捷、安全、优质的出入境服务,要利用毗邻的地理优势,与其组建大型的电讯服务集团、中介服务机构等方式将一国两制的不利因素减少至最低,而香港、澳门应该更加充分利用内地的广袤市场和资源优势,加大对内地的投资和转移力度,更好更快地实现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突破。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制度,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珠三角都市圈的人才优势相比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都市圈并不明显,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珠三角的地理区位优势、资金优势,采取切实措施来拓展技术性的人力基础设施,要通过培养和引进大量符合服务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进入珠三角都市圈,全面建立起以市场准则为基础的激励、竞争、保障的用人机制,为珠三角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同类推荐
  •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研究,本书从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实体构成和空间关联效应两个层面着手:首先,运用SPSS数据统计处理软件,对84个样本国家(地区)、27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相关的众多因素提供归纳为综合实力、研发环境、市场规模三个主因子,按照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将全球国家(地区)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区域、高密区域、中密区域、低密区域和弱势区域,廓清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等级规模体系,并借助ArcViewGIS技术使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趋向更加直观。
  •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国和印度是曾经的世界上两个最古老并且还在存活延续的国度。中国和印度也是当今的世界上两个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两国间有何不同?
  •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知识、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同法等十三章。
  •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面临不计其数的决策与判断,我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终生受用决策依据和思维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人人都希望懂得一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崛起,在这之间,经济学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梁小民教授以通俗、简介的语言,通过分析一个个经济事件,让我们一本书轻松读懂世界经济局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新世纪,中国社会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分层趋势的发展和深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只是各个阶层规模有大小区别而已。
热门推荐
  • 兽神降临

    兽神降临

    当修真界第一炼体大宗——蛮宗年轻一辈首席大弟子楚天来到坎帕大陆,并变成了一个暴熊人,会发生什么呢?
  • 蜀山如甄传

    蜀山如甄传

    修真界中被誉为炼器炼丹双魁的顶尖女修,带着被背叛的疑愤兵解坠入轮回,百年后神魂苏醒在一具同名身体内,机缘巧合进入以颜值为入门标准的奇葩门派,带着一群大小怪咖开始重返巅峰之路。某人:我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我们是天生一对!关键词:热血、温馨、激情
  • 梦闯二次元

    梦闯二次元

    本作品没有挥手覆灭千万人的情节,也没有妻妾成群场景,有的只是一名宅男,经历各种二次元世界,本作品内容较轻,没有特别紧张的镜头,闲暇时可以看看。
  • 画眉雨中飞

    画眉雨中飞

    朦胧中,烟雾似那薄薄半透明的纱,轻轻。是露水滴落的声音。淡淡,阳光已悄悄钻了进来,却不是我的心房…你悄悄立足又悄悄不在,却不是海水那般来的轰动天地,去时波涛涌动。或又是一池静水,沉睡的千年睡莲。
  • 方圆大陆

    方圆大陆

    李残云,作为圣山六派之一八卦门的首席弟子,就在他的修真之路本是一片光明的时候,遭人暗算肉身被毁,自己甚至连仇人是谁都不知。好在千钧一发之际元神能够及时出窍,历经了无数险阻,元神流落到了方圆大陆的西方,那个满是魔法跟斗气的西方世界。可悲的是自己的元神付到一具乞丐身上。东方的元神与西方的身体结合,发生了难以预料的结果。李残云能否克服困难活下去呢?他又是否有机会功成名就,返还东方报仇呢?
  • 画心

    画心

    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怎么办?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甚至还可能是个连环杀手又该怎么办?这是美丽善良的小红帽和英俊富有的狼之间的故事。是一段惊险而又刺激的爱情狩猎。谁说小红帽只能乖乖被吃呢?不能几下把狼捆住了,扛起来就走么?
  • 仙游本记

    仙游本记

    性格相貌不同的两兄弟,机缘巧合下,一同踏上修仙路。各自又将会有怎样的遭遇?而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被谁操控着?
  • 缘劫:倾城小公子

    缘劫:倾城小公子

    “小公子,你在想什么?”她落下一枚棋子,望着不远处的大宅,“小事而已,如何搞垮云家。”青苏默,这云家绝对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小锦落,你在想什么?”她抬起眸,抿了一口桃花酿,“小事而已,最近桃花酿的酒香愈加浓郁了。”锦泽默,这小酒鬼的鼻子绝对是属狗的。“小东西,你在想什么?”她脸色绯红,偏头倚靠在他的怀里,“在想一件大事。”他剑眉轻挑,“何事?”她莞尔一笑,“想你。”
  • 通天霸市

    通天霸市

    刘大掌门听说你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我可以拿筑基丹换,你考虑一下。王掌门可伶啊,怎么受了这么重的伤,我有还魂丹,吃一颗包好,不过你得用千年雪参换。.....各得东西独一份,想要赶早。
  • 七月向日葵

    七月向日葵

    被租房婆婆勒令退租,以为没地方住,没想到男朋友居然给了她一个大惊喜——有房子了!参加好友婚礼,遇上不羁青年阿源,更没想他的另一个身份竟是公司的合作对象乐队主力!相处越久,感情滋生,男友和他,一个温柔绝顶,一个充满刺激,究竟该选择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