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36300000006

第6章 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资本配置状况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1953年到1978年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个时期的资本配置状况可分为资本的产业配置状况和资本的地区配置状况。

一、资本的产业配置状况

新中国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中国成立伊始,国民党政府留下的是破败不堪的烂摊子,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低下,整个国民经济呈现满目疮痍、百废待举的局面。据统计,1949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为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为66.1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占70%,工业总产值仅占3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落后,现代化大工业相当薄弱。在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生产所占的比重仅为26.4%,其中作为生产资料生产核心的机器制造业所占比重只有2.7%。在这种经济条件下,走均衡发展道路难以迅速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实现强国富民的发展目标。因此,将有限的资本集中配置于能够武装国民经济的现代工业部门,通过这些部门的优先发展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同时,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我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正常的国家经济交往和贸易受到阻碍,经济建设所需的生产资料基本不能从国际市场上(前苏联除外)获得。这种国际环境使我国迫切需要迅速建立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而重工业处于关键地位。

为了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资本的产业配置呈现极度倾斜状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三次产业间极度向第二产业倾斜;二是在工业内部则严重向重工业倾斜。资本配置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配置,物质资本分布于各个产业、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货币资本投资引导的。因此,通过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在各个产业、行业的分布,就可以看出这种资本倾斜配置的特征。

1.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

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首先应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进行界定。改革以前,我国一直坚持前苏联经济统计分类方式,认为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三要素论,因而在实践上采用农轻重的划分方法。1978年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三次产业为核算范围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范围是:第一产业为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为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从总体情况看,1953~1978年间,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6 216.1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为239.09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85%;第二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为3 520.82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高达56.64%;第三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为2 436.50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9.20%。可见,基本建设投资在三次产业的分布明显向第二产业倾斜,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明显不足,三次产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 ),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第70~77页的有关数据整理和计算。

从各个计划时期看,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除“一五”时期为46.19%之外,其余各时期均超过一半。1958~1960年间由于片面推行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战略,使“二五”时期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创纪录的61.74%。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对1958~1960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进行纠正,第二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又下降到51.93%。此后,第二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基本稳定在57.0%~57.5%之间。第一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大体在2.5%~4%之间,只有在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超过这一比重,达到7.57%,“三五”时期又下降到3.71%。第三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除“一五”时期达到51.09%之外,其余各时期均在41%以下,“二五”时期更是创下历史最低点的33.22%。此后,第三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基本稳定在38.5%~40.5%之间。

2.固定资产投资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分布。

对于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划分,在西方产业经济学中往往依据产品单位体积的相对重量。产品单位体积重量轻的工业产业就属于轻工业;产品单位体积重量大的工业产业就属于重工业。在我国,按照现行的统计口径,轻工业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它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印刷、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药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机械制造等;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机械设备制造等。

从总体情况看,1953~1978年间,全民所有制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3 407.47亿元。其中,轻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350.94亿元,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0.3%;重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3 056.53亿元,占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为89.7%。由此可见,基本建设投资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分布呈现明显的重工业化倾向,轻工业的投资严重不足,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 ),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的有关数据整理和计算。

从各个计划时期看,轻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由降到升。“一五”时期为15.0%,“二五”时期为10.5%,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创下历史最低,仅为7.8%,此后各计划时期轻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逐步上升,1976~1978年间达到10.7%。重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除“一五”时期为85%之外,其余各时期的投资比重均在89%以上。1958~1960年间由于实行“以钢为纲”、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大跃进”,基本建设投资严重向重工业倾斜,导致整个“二五”时期重工业的投资比重急剧上升,达到89.5%。1963~1965年重工业投资比重更是达到92.2%,此后各个计划时期重工业的投资比重大体在89%~92.1%之间。

3.固定资产投资在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的分布。

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不仅要处理好第一、二、三产业以及农、轻、重的比例关系,而且还要正确处理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的比例关系。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在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的分布也是考察的一个重点。一般来说,基础产业是指原材料工业(包括冶金、化学、化学纤维、建材工业)、能源工业(包括电力、煤炭、石油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加工工业是指工业中除去上述能源、原材料工业外的其他工业。

从总体情况看,1953~1978年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在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5 023.81亿元。其中,基础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3 785.27亿元,占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为75.3%;加工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 238.54亿元,占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4.7%。可见,针对新中国成立后基础产业相当薄弱的现状,国家把大部分投资都用于基础产业建设。相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一、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以及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分布严重失衡而言,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投资比例不协调并不十分明显。

从各个计划时期看,基础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基本呈上升趋势,而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则基本呈下降趋势。“一五”时期为我国开始实行工业化时期。依据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状况,以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为建设重点,投资主要用于建设电力、钢铁、机械工业。这一时期全部基础产业投资比重较低,主要是由于工业中能源、原材料投资比重较低。在工业中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大,使得原材料、能源与加工工业的投资比例都是历史上最低的。“二五”时期,尤其在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经济建设是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着重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煤炭、电力、机械等部门,因而基础产业投资比重上升了2.2个百分点。1963~1965年对“大跃进”时期片面发展钢铁工业的倾向进行调整,冶金工业的投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他基础产业(比如化学工业)的投资所有加强,从而导致这一时期基础产业投资比重继续上升,加工工业投资比重进一步下降。“三五”、“四五”时期即“文革”时期,能源工业尤其是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基础产业的投资比重继续保持在70%以上的较高水平,但与1963~1965年相比有一定的下降。1976~1978年,经济建设继续实行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投资重点放在燃料、动力、钢铁、化工、铁路建设方面,从而导致基础产业投资比重遽然上升,高达81.8%,造成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严重不协调。

二、资本的地区配置状况

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下,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解放前,我国3/4以上的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轻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广州和青岛等少数几个沿海工商业城市。广大的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没有近代工业。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为140.0亿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所占的比重在70%以上,中、西部地区之和还不到30%。工业总产值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宁夏的292倍。新中国成立以后,针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状况,我国实行区域资本均衡布局战略。这种均衡布局战略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区之间实行均衡配置原则,在地区内部则是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实行地区之间资本产业配置趋同。

1.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区之间的分布。

从总体上看,1953~1978年间,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6 216.13亿元,其中,对东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2 433.90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39.2%;对中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 921.30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30.9%;对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 496.38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4.1%。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区之间的分布是遵循均衡布局的原则,国家通过经济建设将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逐渐缩小区际发展差距,实现地区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从各个计划时期看,“一五”时期,国家对东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为217.26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36.9%;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分别为169.43亿元、106.14亿元,分别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8.8%、18.0%,中部和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超过东部地区。“二五”时期,东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为462.62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38.4%;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分别为409.75亿元、265.86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继续上升,分别为34.0%、22.0%。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东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为147.38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为34.9%;中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为137.83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2.7%;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为107.94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继续上升,为25.6%。“三五”时期,国家开始集中力量进行“三线”建设,对西部的投资进行极度倾斜政策,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陡然下降,仅为26.9%;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所占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峰,为34.9%;中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所占的比重为29.8%。“四五”时期,国家对“三五”时期投资过度向西部倾斜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基本恢复到“三五”期间的平均水平,为35.5%;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所占的比重也遽然下降到24.5%;中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所占的比重基本上与“三五”时期持平。1976~1978年间,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41.1%;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所占的比重继续下降,为19.4%;中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所占的比重也较“四五”时期有所上升,为30.7%。

2.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区内部的分布。

从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看,1953~1978年间,东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252.33亿元,占该地区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2.9%;第二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 154.81亿元,占该地区投资总额的比重为59.0%;第三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 549.37亿元,占该地区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8.1%。中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246.96亿元,占该地区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2.8%;第二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 235.17亿元,占该地区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4.3%;第三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439.17亿元,占该地区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2.9%。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27.97亿元,占该地区投资总额的比重为8.9%;第二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874.20亿元,占该地区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0.7%;第三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438.34亿元,占该地区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0.4%。

1978年以前东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在三次产业的分布

资料来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根据有关数据整理和计算。由于缺乏北京、海南和西藏的资料。

从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在工业内部的分布看,1953~1978年间,东部地区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 133.07亿元,其中,轻工业投资总额为148.45亿元,占该地区工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3.1%;重工业投资总额为984.62亿元,占该地区工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86.9%。中部地区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 202.75亿元,其中,轻工业投资总额为103.88亿元,占该地区工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8.6%;重工业投资总额为1 098.87亿元,占该地区工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91.4%。西部地区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849.02亿元,其中,轻工业投资总额为64.38亿元,占该地区工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7.6%;重工业投资总额为784.64亿元,占该地区工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92.4%。

资料来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根据有关数据整理和计算。

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在三次产业之间和工业内部分布的比较发现,三大地区均把第二产业和重工业作为投资重点,建立各自独立的工业体系,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都在60%左右,重工业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在90%左右;东、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投资比重基本相似,大致在13%左右,仅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投资比重低于9%;东、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也基本相等,大致在30%左右,仅中部地区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低于23%。这表明改革前我国东、中、西部投资的产业配置趋同化严重。一般而言,东部地区在第三产业和加工工业具有优势,中、西部地区则在农业、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方面具有优势。各地区均把第二产业和重工业作为投资重点,尽管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这却使各地区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类推荐
  • 话到钱来:销售人员专业话术训练

    话到钱来:销售人员专业话术训练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销售同样产品与服务,成就却有天壤之别——排名前百分之二十的人员,总是包办了百分之八十的交易?答案是:他们运用了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成交秘诀。业务高手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懂得销售的艺术,其中的精髓正在于运用了成交的秘诀。
  • 销售高手的99个沟通细节

    销售高手的99个沟通细节

    本书作者结合多年的销售与管理经验,归纳总结出99条沟通细节,基本涵盖了与客户沟通中的各种情况,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 广告创意与文案

    广告创意与文案

    广告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在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活动自不必殆言,连政治选举、文化交流中也出现了广告宣传的身影,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5年和2006年两年中国广告市场一直维持着15%以上的高增长率,2007年预计可以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广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告与民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正处于一个被广告包围的世界当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灯箱、高速公路单立柱、宣传单、互联网等广告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人们的大脑,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消费。那么到底什么是广告呢?
  • 新任采购经理的5项修炼

    新任采购经理的5项修炼

    本书针对新任采购经理任职初期可能面临的困难,从供应商的调查与选择、采购价格分析与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的实施方案、降低采购成本的谈判技巧、采购管理效能评估等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任采购经理应避免的陷阱、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知道的技巧与业内常识、应学会的工作方法。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本身自发性的弊端,导致在资源配置和利用中的盲目性,公共部门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要干预这种盲目性,因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做到前瞻性和战略性。同时,公共部门的低效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今天的公共组织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竞争与效率,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在企业实践中被证明是高效的,因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对此予以吸收和借鉴。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塑造神话

    重生之塑造神话

    我叫曹枫,在获得强大能力的同时被仇家追杀,牺牲自己的寿命击杀仇家,我只剩最后10分钟,10分钟过去了,我将何去何从,死亡,仅仅是个开始。在新的世界我能否塑造神话,重现辉煌。
  • 魔道大帝

    魔道大帝

    我是魔头我骄傲。管你什么无敌天才,统统震死。管你什么圣女魔女,我喜欢,我就抢走。古玄,一代魔头天骄,从活一世,就要怎么潇洒怎么活。
  • 穿越时空的绝世王妃

    穿越时空的绝世王妃

    一个冷若冰霜的王爷,一个倾国倾城的杜云儿,从现代穿越来到古代化身一个弱不禁风的绝色美女,莫名被点名,做了王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傲天下

    武傲天下

    一个神奇的八荒聚灵鼎,让身为炎黄特警头号人物的武傲天忽然成为了异世一个无法修炼的废物,但是这个神奇的鼎,却玄妙的存在了鬼莫测,八荒葬神诀,让武傲天的修行道路,变成了一条逆天之路。笑傲红尘,武傲天下,天才之名,扬名八荒!
  • 纵使相逢应不识

    纵使相逢应不识

    十九岁时,一场交易。以为是一锤子的交易,他却从此缠着我不放;是他照顾我,疼我,宠着我;也是他羞辱我,刺激我,将我喜欢老师的事情曝光出来,让我身处舆论的洪流中,不得不狼狈离开。我恨他入骨,却也抑制不住自己对他的疯狂思念。念念不忘,必有内伤,再见到他时,我和老师在一起,而他已是闺蜜的男人。他成了我的顶头上司,日日用各种方法把我压榨的干干净净。我说:“南望,你放了我吧,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看着我:“你叫轻轻,我叫南望,此情难忘,我都放不过自己,又如何能放掉你?”【梦里繁华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 她是一只鬼

    她是一只鬼

    本书是一个受欺包成了鬼强大到“我欲成魔,神奈我何”的故事。她是一只鬼,一只嫉恶如仇的聪明鬼,也是一只情商极低的糊涂鬼。“告诉你,唐大署长,这世上只要是她汪馨蕊的东西我都要抢!”顶着鸡窝头的汪娇生紧攥拳头冲不怒自威的男人欺身怒喊。男人一向冷傲,看着她任性血红的眼,口型回话:‘我是你的守护神——不是东西’“你说什么?”她抓抓耳朵,什么没听到。
  • 愤怒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愤怒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罗伯特·德尼罗(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不仅成为世界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也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迷恋上了电影。秉承方法派体系的德尼罗独创了“获得授权”的表演理论,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挑战不同的角色,其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他当之无愧地得到同行的尊敬和钦佩。虽然仅分别获得过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奖,这个成绩并不足以匹配德尼罗在表演领域的地位和贡献,而他的影响力也将超越时代,形成深远的意义。而本书就向你讲述了罗伯特·德尼罗是怎样走上演艺生涯的道路?想知道更多关于罗伯特·德尼罗的事情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翻开本书吧!
  • 云幻斗天

    云幻斗天

    来自地球的他被一把奇怪的小刀,穿越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被重重困难所扰......因为它的存在...云力斗天下,修真都苍穹,召唤宠物,智斗BOSS.....
  • 远歌声声离人语

    远歌声声离人语

    江湖人品江湖人的辛酸,江湖人感江湖人的深情。秀发随风,巫女洛神,舞一生缠绵悱恻的短剑;衣袂飘飘,丰神俊朗,吹一世永不离别的长箫。公子佳人,联手舞琼霄!
  • 爱是一生的桎梏

    爱是一生的桎梏

    金臣,这是我最后一次这样亲切地叫着你的名字了。我真想回到我们以前的生活,牵着你的手,摘着还没有成熟的葡萄,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我曾多少次幻想我们手牵手一起老去的情景。可是今天,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就连这个美好的梦也破灭了。你是掳走我心脏的罗密欧,可我已经不再是掳走你心脏的朱丽叶了。梅秀清绝笔!他们的爱情,因孙文惠和云潇的到来而引发了一次次战争。他让她深深地爱上了他,却又狠狠地抛弃了她,她面对背叛,面对彷徨,面对痛苦,该何去何从……